清华大学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教学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的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基础知识情况的检验和对学生的学习、应用、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工作方法的重要过程。
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我校工作的重点。
为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理念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实现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所承担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所规定的全部任务,能够收集到课题所需的全部资料,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地进行设计、实验、计算、分析,按使用要求和标准规定绘制图样、表格,编制各种技术文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取得新成果或提出新见解。
三、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统一领导,实行教务处、各学院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
1.教务处工作职责1)教务处负责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安排、组织、检查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协调、解决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有关问题。
3)遴选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做好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浅谈组织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的若干经验

浅谈组织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的若干经验
香红丽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2(000)022
【摘要】综合论文训练作为本科阶段最后一门必修课,是完成大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开展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经验,为更好地提高训练质量提供了若干建议.
【总页数】1页(P60)
【作者】香红丽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 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关于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选题的探讨 [J], 香红丽
2.浅谈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和科研训练综合性与创新性——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 [J], 关群
3.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 [J], 王崇义
4.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的策略选择——以本科生综合能力训练缺失为逻辑起点 [J], 莫天生
5.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浅谈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与科研相结合 [J], 黄满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宏观管理,学院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毕业论文(设计)包括主修、辅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在全学程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0周。
鼓励学院(系)提前启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延长工作时间。
第五条毕业论文(设计)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本人独立完成。
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条理清楚、言之成理、文字通顺,能反映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驾驭资料、仪器设备进行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条同一人的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能相同或相近。
第九条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以中文撰写,经学院(系)同意,学生可用外国文字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第十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一般执行《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学院确有必要可参考、国际通用标准制定适于本学科的规范,并报教务处备案。
原则上,学院各专业规范应当统。
第三章指导教师第十一条指导教师一般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安排助教协助。
鼓励学院(系)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即双导师制)。
指导教师在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向应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或实务经验。
清华大学金融学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清华经管学院遵循清华大学的基本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
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学院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由此确定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数字经济时代商务活动规律,能够有效驾驭信息通信技术以提升绩效、引领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会计学专业培养既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通晓全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趋势,又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研究和实践人才。
经济与金融专业(含保险方向)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中文、英语和数学三种基础技能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即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以及新生研讨课等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三个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跨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
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
毕业后应具备在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中运用现代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经济与金融专业的特点是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清华大学SRT计划指引

目录一、什么是“SRT”计划? (2)1、“SRT”计划简介 (2)2、实施“SRT”计划的动因 (2)3、实施“SRT”计划的具体目标 (2)二、“SRT”计划的实施办法 (3)1、“SRT”计划的组织机构 (3)2、如何申请“SRT”计划的项目立项? (4)3、立项人如何获得“SRT”计划项目的经费资助? (5)4、学生如何报名参加“SRT”项目? (5)5、“SRT”项目的执行环节 (6)6、“SRT”项目的相关政策 (7)三、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几个着重点 (8)一、什么是“SRT”计划?1、“SRT”计划简介清华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是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及早了解工业界、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而在我校第20次教学讨论会上确定的一项重要教改措施。
是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针,高校和企业界相互合作,跨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新探索。
它是我校继全面推行学分制后,为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积极性,更灵活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合自己特点的挑战和培养机会的新机制。
2、实施“SRT”计划的动因我校“SRT”计划的提出,既是外部教育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深化的内在要求。
同时我校也具备实施这一计划的良好基础。
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竞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
国际间的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竞争。
如果今天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就不会有明天的高新科技,更不会有后天的经济腾飞。
从学校的内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深化上看:我们的教学过程注重循序渐进,长处是教学严谨,学生的知识扎实雄厚。
但我们的长处也隐含着我们的弱点,就总体而言,学生的创造性不足,需要发扬鼓励创新的教育思想,鼓励发明创造,重视首创精神。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要求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
1.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所撰写的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见解,反映作者具有的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
2.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进行实践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第三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第四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分为选题、开题报告、实验(设计、调研等实践过程)、撰写论文、答辩五个阶段。
第五条各院系应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各题目教学要求,确定学生选题。
第六条各院系应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3周内完成开题报告,落实选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步骤和进度等,学生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开题报告。
有条件的院系可指导学生在第八学期前完成开题报告。
第七条中期检查。
第八条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
第九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与复评。
第四章选题原则与要求第十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符合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的训练内容,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
选题应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任务,选择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论述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的开展

论述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的开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清华大学于1996年就确定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以下简称“SRT”)计划,旨在发挥学校综合科研优势,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灵活地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合自己特点的挑战和培养机会的新机制。
1 SRT计划组织管理形式介绍清华大学SRT计划由学校统筹,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组织管理。
电子工程系积极贯彻学校的方针政策,以本系实力雄厚的工程科学为背景,积极开展SRT工作。
我们成立了系级SRT计划工作组,由教学主管领导、业务办公室成员、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等组成,负责全面规划本系的SRT项目。
我们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组织管理分工明确,实施工作落实到位。
SRT项目的系级组织管理包括:立项、审批、报名、实施、结题、成绩管理、经费管理及评优等各项工作。
另外,校实践教学指导组对SRT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负责审核SRT计划的立项,并对项目进行验收和评价。
立项申请每年两次,分别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进行,原则上应在本学期申请下一学期启动的项目。
在校教师及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均可提出申请,在同批立项中,每位教师一般不超过两项,学生一项。
三年内曾获SRT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奖的教师最多可申报三项。
每个项目接纳学生原则上不超过5人,项目执行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一年,1-4个学分,执行时间为半年的最高为2学分。
立项后先由系级SRT 小组负责人审批立项,系审批同意立项后,再由校级实践教学指导组负责人审批,审核的侧重点是:能否使学生在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分析总结等方面获得研究能力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思路及环节是否明确,实施计划环境、现有设备基础是否能启动项目。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 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教督厅函〔2018〕6号)等文件,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工作,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平时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系统、综合的研究与训练活动,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总结和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全面检验。
第二章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三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以院(部)、系(教研室)为主体,实行教务处、院(部)、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
第四条教务处代表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负责组织、管理、指导与统筹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体进度,汇总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以及指导学生的名单,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统筹工作进度,组织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第五条院(部)成立由院长(主任)任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质量监控。
贯彻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与工作要求,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拟题、审题工作,负责指导教师的筛选审查,进行师生动员,组织学生选题并落实工作任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初期、中期、末期工作抽查,开展学术不端论文查重、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完成相关材料的汇总与统计,撰写工作总结,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完成指导教师考核,初审并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优秀论文评选办法 .doc

清华大学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论文查重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学位论文管理,推进建立良好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综合论文训练是本科生的学位论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当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健全学位论文审查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审核学位论文的真实性、原创性,加强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和学术诚信品质的养成,营造严谨治学的氛围,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加强综合论文训练论文质量的监控,对全部应届毕业生开展论文查重工作。
•论文查重系统我校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进行论文查重工作。
该系统由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面向高校教务处的需求开发,主要用于检测大学生毕业论文中的抄袭行为。
该系统比对资源权威性较高,包括《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总库》、《中国报刊文艺文化作品全文数据库》、《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综合信息库》、《中国工具书总库》、Springer、Taylor-Francis等国际著名科技文献数据库以及互联网资源等。
•论文查重工作流程论文查重工作由各院系具体负责。
各院系成立论文查重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系主任(院长)担任组长。
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论文查重工作的运行,具体流程如下:1、布置综合论文训练工作时,工作小组向学生和指导教师说明论文查重工作的具体安排,强调论文纪律,从思想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2、由工作小组使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所有参与综合论文训练的学生进行论文查重;3、论文查重工作在综合论文训练论文答辩之前完成;4、论文查重工作结束后,工作小组对查重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向学校提交论文查重工作总结。
•论文查重标准及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经论文查重,综合论文训练论文出现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学校将取消学生学位申请资格,具体标准及处理办法如下:论文全文上传查重后,根据查重结果,文字复制比为8%以下的定为“一般重复”,文字复制比为8%-15%的定为“中度重复”,文字复制比为15%以上的定为“重度重复”。
清华大学综合训练论文写作指南

本科综合论文训练论文写作指南本科论文是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科高年级时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某一课题来探讨、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总结性报告。
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次综合训练。
本科生(含国外来华留学本科生)非外语专业论文统一要求用中文书写。
一. 综合论文训练(论文)文本结构规范:1. 封面题目:力求简短,概括精髓,一般控制在25个字以内。
专业:以本年级《学生手册》中的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为准。
导师:可写出两名指导教师。
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
由院系确定为涉密论文必须在封面右上角处注明所确定的论文密级(内部、秘密或机密),同时还应注明相应的保密年限。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内部 1 年(经申请审批后最长可延至2年)秘密★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10年)机密★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0年)2.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单设一页,排在封面后。
3. 任务书:由教学负责人审定后作为正式任务下达给学生。
装订时放在“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页后。
4. 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段下方另起一行提供论文的关键词(3~5个)。
5.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页后为英文摘要。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6. 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章节标题。
7.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但必须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8. 引言(第一章):本课题问题的提出、意义及实用价值;已有研究情况的概述;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9. 正文:是本科论文的主体。
一般包含对使用的原理和技术的介绍、本课题采用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论文主体应突出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注意区分哪些是采用、继承,哪些是本人的创造、发明与分析、研究。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工作参考程序及评分参考办法

60%
25%
指导教师对论文质量、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等综合评价
15%
评阅教师对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
20%
答辩小组对口头报告的内容、阐述条理,回答问题等综合评价
学生若未参加论文答辩,“论文答辩”(60%部分)记零分。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工作参考程序
工作程序及要求
参考日程
一、各系(院)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综合论文训练环节开始运行。系(院)教学主管部门向师生公布校、系综合论文训练工作要求及评分标准等有关管理规定,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第七学期末或第八学期第1周
二、开题:学生做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进程计划等,并撰写外文资料的调研阅读报告或书面翻译),并记成绩。
第八学期第3-4周
三、中期检查:学生每人口头汇报、解答问题,并记成绩。系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检查,对不合格的学生给予警告。检查日程通知教务处,教务处、督导组随机抽查。
第八学期第9周前后
四、论文答辩:学生将论文按要求装订成册,答辩前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写出评语,答辩后由答辩小组给出成绩。必须有系级抽查答辩,并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不符合标准的,由教学副系主任(副院长)及系(院)教学主管部门进行调整平衡,教务处、督导组随机抽查。
第八学期末
五、系(院)教学主管部门总结综合论文训练工作 (包括本系(院)综合论文训练总体情况、特点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成绩评定情况,优秀的和最差、由教务处汇编各系(院)综合论文训练工作情况的教学简报,反馈给各院系及有关部门。
第九学期初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评分参考办法
评分内容
评分比例
评价要素
开题
15%
论文选题是否适当;调研和收集有关资料情况(如国内外及前人在该课题所做的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情况;阅读外文资料后撰写的调研阅读报告或书面翻译情况
(最新版)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考核的重要方式。
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获得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学校教务处、学院两级管理。
(一)教务处的管理职责1.制订本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2.对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3.审核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4.组织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考核、总结、评估等;5.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二)各学院的管理职责1.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2.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拟定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3.编制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指导学生从选题、开题、检查、修改、定稿到答辩的整个过程。
4.成立学院答辩委员会,并将答辩委员会名单报教务处,组织全学院答辩工作;5.做好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和推荐工作;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管理、档案管理和总结评估工作。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要求(一)指导教师的条件1.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科研、技术人员担任,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2.在校外实习基地或单位进行的论文课题,可聘请校外单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行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工作;学院应指定中级职称以上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指导工作,掌握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及要求,并协调有关工作;(二)指导教师的职责1.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8人;制定毕业论文(设计)进程安排;2.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定期与学生见面,全面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和提出修改意见;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及质量;3.认真评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并填写成绩汇总表及相关表格材料;4.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总结。
关于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办法-广东金融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一、总则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
为规范我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的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个环节的实际锻炼,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具体包括: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分析、设计、策划、方案论证、调查研究能力。
2.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检索与利用,资料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培养学生撰写论文(设计)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1. 内容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问题导向明确,力求体现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质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映运用专业知识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要求达到: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内容充实、材料详实、论证有力、层次清楚、语句通顺。
毕业设计要求达到: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完整,内容充实,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3. 程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必须循序渐进,符合基本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
主要程序包括:论文(设计)的选题、任务下达、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撰写、教师指导、指导教师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工作考核。
浅谈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选题

浅谈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选题综合论文训练(或称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综合培养目标的最终环节。
综合论文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面运用本科阶段掌握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或相应的训练任务,并独立撰写一篇论文,作为申请本科学位的“学士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对本科生开展综合论文训练,旨在发挥学校的综合科研优势,使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掌握独立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
电子工程系积极贯彻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为基础,认真开展综合论文训练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把研究前沿技术与培养优秀学生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1 发挥学科优势,开拓选题空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具有多学科的学术研究优势和雄厚的工程技术背景。
本着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科研和教学并重的原则,我们兼顾发挥学生研究兴趣和增强实验室科研力量的目标,采用学生和课题(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机制,既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自主意愿,又能保证教师科研任务的顺利执行。
在整个选题过程中,我们采用学生自愿选择为主,调剂为辅的灵活策略。
首先,由系教学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按照各研究所指导教师数量和任务需求合理分配学生名额;然后,由各研究所根据名额数精选训练课题汇总;最后,学生自由申报,指导教师从报名学生中自由选择。
为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要求各研究所尽可能从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切分子课题作为学生的综合训练题目,因而我们的训练题目具有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特点,可以充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协调能力。
本单位科研项目来源广、水平高、难度大,在切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子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以符合综合论文训练的要求,确保培养工作顺利完成。
图1汇总了近三年来本单位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的课题来源。
可见,在综合论文训练题目的所有来源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项目和国际合作項目较多,这些课题的前沿性强,难度大,指导教师投入很多精力将这些项目分解成适合本科生难度的子课题,同时尽职尽责地履行指导责任,保证综合训练的顺利完成。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在分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与协调,各专业系具体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二)各专业系应成立以系主任或分管教学工作主任为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
(三)各专业系以专业为单位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在专业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安排指导教师、下达任务、论文(设计)中期检查与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
(四)教务处负责协调各专业系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人员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布置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等管理工作。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二)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外文阅读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查询与文献检索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表达研究结果及答辩的能力等。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本科教学阶段最后一学年进行。
毕业论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选题、安排指导教师、任务下达、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撰写指导、评阅与答辩及成绩评定、归档等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教学管理办法
教务处
2006年12月修订
综合论文训练是本科生按照培养方案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环节。
该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或相应的综合训练任务,并独立完成一篇论文,作为学生的“学士学位论文”。
一、基本教学要求
1、时间及学分等要求
综合论文训练一般时间为12~18周、10~15学分,正常应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结束之前完成。
在进入综合论文训练阶段前,各院(系)应审查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情况。
多门课程不通过的学生,不予安排进行综合论文训练(如3门以上,具体要求由各院(系)视情况自定)。
2、选题原则
可由学生根据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选题,也可从大学生研究训练(SRT)项目及各类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选题,或以其它方式选题。
选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
综合论文训练课题需经各院(系)审批,报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备案,再报教务处备案。
3、指导教师
每个学生都要有确定的指导教师对综合论文训练全面负责。
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含)以上职称(包括有经验的实验室工程师),此外根据需要也可安排辅导教师。
指导教师要保证有足够时间直接指导学生(带综合论文训练期间出差,需妥善安排好有关工作,并报告有关教学负责人)。
在综合论文训练全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三次阶段性检查(即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每周对学生工作进展和质量进行一次检查。
4、论文训练要求
通过“综合论文训练”应使学生着重受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学生从事论文(研究)工作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协调组织能力。
综合论文训练一般应包括以下环节(根据选题不同可以有所侧重):(1)开题:制定工作计划,调研和收集有关资料;文献阅读,其中要求阅读外文资料3~4篇,写出至少5000外文印刷字符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书面翻译1~2
篇(不少于2万外文印刷符);
(2)中期检查:方案比较与选择;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进展,其中资料收集、理论分析、设计或实验等工作量应完成论文总工作量的50%以上。
(3)论文答辩:总结提高,撰写论文报告,答辩。
二、教学管理
1.各院(系)综合论文训练工作由教学主管领导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由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办理。
对中期检查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由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发书面通知本人;期末该学生参加院(系)级的论文抽查答辩。
2.如果学生跨系进行综合论文训练,需经学生所在系批准和指导教师所在系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
该学生综合论文训练的相关教学管理由学生所在系负责。
3.“大学生研究训练(SRT)”项目或其它课外科技训练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由学生本人根据综合论文训练的要求,在计划答辩时间前到所在院(系)教学主管部门提出答辩申请(最迟不晚于第七学期末),经批准后,方可由指导教师参照我校学士论文答辩程序和要求组织答辩与评价。
答辩后将《清华大学SRT计划/课外活动成果取代综合论文训练申请表》交教务处审批备案。
4. 综合论文训练期间学生请假应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若干规定”中的有关条款。
学生需在第八学期选修其它课程时,应保证不得影响综合论文训练工作。
5.对综合论文训练不及格者,可以按学校重修(重考)有关规定申请补做综合论文训练及答辩。
三、论文撰写、答辩、评分
1、论文撰写要求:
①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篇论文;
②论文要求文字打印,统一格式,统一封面,装订成册,并在答辩后记载成
绩;
③写出150~200字的论文摘要(中、英文对照);
④文字通顺、资料丰富、分析深入、结果准确、图表清晰规范;
⑤附参考文献。
⑥论文应综述前人的相关工作,说明本项研究的起点、研究的创新之处。
论文
中不得采用伪造或篡改的数据与资料,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所有引用的观点
和资料必须说明出处。
凡有弄虚作假者,以零分计。
2、答辩工作要求:
答辩工作一般在第八学期末进行。
每位学生必须进行综合论文训练的答辩,答辩工作由各院(系)负责组织,答辩小组的成员为3名以上教师(讲师以上)。
除指导教师外,论文在答辩前至少应经一位答辩小组的成员评阅。
答辩前由指导教师对论文给出评语,评阅教师写出评阅意见。
答辩完毕由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的意见及答辩情况,评出答辩的成绩。
3、评分要求如下:
综合论文训练总成绩评定包括: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均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具体评分标准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自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各院(系)综合论文训练总成绩80或80分以上的人数控制在80%以内,其中成绩90或90分以上的人数控制在30%
以内,一般最高分不得超过95分。
论文由各院(系)负责并按照《清华大学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论文管理办法》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