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联系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答: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有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毛中特第一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和重要意义(1)科学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关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1. 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学习时报/2007年/1月/1日/第003版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之三侯且岸在解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了几个有关的问题:究竟应当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具体到中国共产党内,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今天的理解又有何不同?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理论为主。
以此为基础,形成其特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历史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今天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们今天理解的马克思主义通常指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今天,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需要对这些内容做一些必要的剥离。
做出这样的区分,就是要既讲清相互之间的区别,又要弄清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的逻辑要求。
具体地说,深入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位,实有必要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度盛行的斯大林主义及其《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影响做出反思。
要知道,中共党史学界的部分研究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并专门进行过研讨。
但令人颇感困惑的是:讨论只是昙花一现,没能深入地延续。
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斯大林主持编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中共干部的影响是相当大而深远的。
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信奉的那些上升到所谓“规律性”的认识——社会发展观、社会革命观,乃至社会主义观念大多都是《教程》传授下来的。
对《教程》,毛泽东一直是情有独衷,倡导要认真读此书,因为“这本书是历史的,又是理论的,又有历史,又有理论,它是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成功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
但是在今天,我们却不能不说,这本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主张是有很大曲解的,迫切需要正本清源,从理论和历史的结合上做一番必要的梳理和澄清。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区别与联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符合融合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和理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中心词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的过程。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过程结合中国国情并使之符合中国国情进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
重点词是“中国化”,结合了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第一,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同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进程;第二,两者之间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它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一种连续性的进程,无限发展的过程,只要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不可能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就要继承。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它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适应一定历史阶段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目标所产生的新的理论形态;第三,两者统一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当中。
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个是结果一个是过程,两者之间的内涵不一样;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属于哲学范畴强调的是认识方法、思想方法问题,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属于政治学范畴,强调的是发展结果;第三,两者之间的状态不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在变化和发展为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变化和发展为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第四,两者之间具有质与量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在这一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这就使得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了部分的质变。
毛概大纲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是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并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先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已开始;但如果作为中国共产党“辞典”中一个特定概念则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其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某些偏差;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具有中国的特点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
其联系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能产生于和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确立和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3)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8版毛中特复习资料
前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容;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思想(站起来)。
第二次包括理论(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起来)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四个理论分别要回答什么时代课题: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思想一、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战争与革命二、1945年党的七大将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思想的主要容1. 新主义革命理论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 党的建设理论四、思想活的灵魂1. 实事:什么是实事: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群众路线3. 独立自主五、思想的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六、思想与的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的思想指的是本人的思想,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毛概作业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BCD )。
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C、作为个体的个人D、社会的全体成员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DE )。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BC )。
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4.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AB )。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ACD )。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三: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实践时,先进思想家将其结合中国国情并逐渐使之符合中国国情进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心词为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符合融合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和理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是强调结果,中心词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渐渐中国化之后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结晶,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
毛概资料
第一章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时间?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4.毛泽东思想形成条件?(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3)主观条件:毛泽东和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个人因素(4)理论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5)阶级基础:无产阶级5.什么事毛泽东思想?①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6.王稼祥首次使用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过程.7.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①实事求是②群众路线③独立自主9.毛泽东思想是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0.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功过评价:毛泽东功劳第一位,错误第二位(2)错误评价:毛泽东的错误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所犯的错误①区分毛泽东的错误与普通人的错误②区分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的错误与林彪江青集团的罪行1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3)现实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4)主观条件:邓小平个人因素①优秀品格:从小具有远大抱负,执着追求求真务实坚强乐观②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5)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12.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13.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1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6.实事求是最早出现在<汉书>里17.毛泽东是第一个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即给其赋予了新概念:以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探索真理,即:从实际出发.18.三个代表思想是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19.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2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二章1.党的思想路线?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事求是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为什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与核心?(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②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③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论关系?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与基础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与归宿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于社会实践第三章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党的领导.3.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4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5.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8.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9.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必要性)①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②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③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1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②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群众基础).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主观条件).⑤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主观条件).13.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土地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5.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②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17.三湾改编确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18.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首位),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第四章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时间: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3)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5.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6.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营代销等.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四马分肥”.第五章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时间:20世纪80年代(1980年)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2)社会主义的本质(5句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与以往认识的区别:①从目标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本质②指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③在动态中描绘社会主义本质④突出了生产力的中心地位(4)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5)科学内涵:①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②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2.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3.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4.邓小平1992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5.怎样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①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③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6.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第一位促进作用②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要素起第一位变革作用③高科技作用日益明显④科学技术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7.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加快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第六章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2.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义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党的领导),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6.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第七章1.改革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象:旧体制性质:是社会主义自我性质是改革与完善2.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3.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4.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5.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6.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7.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依据?①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8.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9.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第八章1.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①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3.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大).4.市场机制体现: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敬业化④经营管理法制化⑤法令制度社会化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①原来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代替②公有制地位作用③非公有制地位作用7.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股份制,混合所有制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9.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①只存在公有制经济②标准:劳动包括数量与质量③不是公有制经济唯一原则11.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标准:生产要素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可分成两类:①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②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13.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4.怎样理解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①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以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③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④规范收入分配次序15.自主创新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17.三个转变: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就是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1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九章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表现在(理由):①性质相同②作用职能相同③历史使命相同3.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是中国特色:①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具有广泛性②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具体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原则:民主集中制(2)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大建立之前职能由政协代替行使)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982年提出(十二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前八个字是1956年提出)7.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8.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9.民主区域自治制度(1)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制度(2)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3)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10.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1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16字):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12.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①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②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③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1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第十章1.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针)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第十一章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2.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第十二章1.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①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归一于中央外,所以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②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③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④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最开始是针对台湾问题.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P302——305)(内容好多本人觉得考的可能性不大..)4.”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第十三章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霸权主义(主要),强权政治.3.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4.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5.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确立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的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新的科学判断。
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成功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邓小平理论提高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c.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13修订版)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
“ 马克 思 主义 中国化 ” 中国化 马克 思主义 ” 内涵 与“ 的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 调 的 是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基 本 原 理 与 强 中国的革命 、 建设 和改革 的过程相结 合 , 它关注 的是“ 为什么结 合、 如何结合” 的问题 。为什么结合强调的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 教条化 , 神圣化的问题 ; 如何结合 , 强调 的是把马克思 主义的基 本原理怎样应用 到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 当中去 。马克思 主义
四、 结语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与 中国化马 克思主 义是 两个不 同的概
念 , 者之 间既 有 密 切 的 联 系 , 有 区 别 , 者 之 间是 一 种 辩 证 两 更 两 统一 的关系 , 总之 , 中国共产党 人沿着 马克 思主义 的发 展轨道 , 结合 中国具体的实际 , 不断为马克思主义 也为 中国的理论 宝库 进行着创造性的理论工作 , 中国化的马克 思主义就是 这一理论 工作 的结 晶。时代在发展 , 历史在进步 , 我们坚信在改革开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新 时期 , 随着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道 路 的 进 一 步 前 进,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进一步深化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必将在马克思主义这棵 大树上结 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中国化 , 如果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活动或思潮运动 , 界普 学术 遍认为是从五四前后特别是从 1 1 年俄 国十月革命开始的, 97 也 就是通常所说 的, 十月革命一 声炮 响, 中国送 来 了马克 思主 给 义 。虽然在此之前 , 也有马克思 主义传人 中国 , 但这只是作为一 种 不 自觉 的行 动 , 种 零 星 的介 绍 在 此 之 后 , 克 思 主义 大 量 一 马 传人中国, 开始与 中国的国情联 系起来 。 并 中 国 化马 克 思 主 义 , 调 的 一个 结 果 , 马 克思 主义 与 中 国 强 是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 一理论成 果, 这 从体系上说 , 属于 马克思主义的范畴 , 它属于马克思 主义 , 但它不同于十九世纪马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 不同于二 十世纪列宁创立 的 也 列宁主义, 而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形态 , 既体现了马克思 主义 的基 本原理 , 又包含了中华 民族 的优秀 思想 和 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 经验, 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关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社会主义 革命 、 建设和改革的正确 的理论 原则和经验 总结。中 国化 马克 思主义作为一个概念 , 出现 比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要 晚。一 般 其 认 为, 最早出 现“ 中国化 马克 思主 义” 一 概念 是在 1 4 这 9 2年 。 14 92年 7月 1日, 德 在 《 念 党 的 二 十 一 周 年 》 篇 文 章 中 朱 纪 这 说 :今天我们 党已经积 累下了丰富 的斗争经验 , “ 正确 的掌握 了 马列主义的理论 , 并且在 中国革命 的实践 中创造 了指 导中 国革 命 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的理论” 。
第一章毛概
3.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 但是行不通,理想总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 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 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 们活不下去。 --毛泽东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思想有相似之处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及普通民众最终认可和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关键在于:
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实际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 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 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 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 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 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 指导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党的一些理论工作 者和领导人认识到:毛泽东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需要对 主要由他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给以适当的 命名和正确评价。
延安整风期间出版的整风文献和编印的历史文献集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刘少奇在七大作《关于 修改党章的报告》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3)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 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 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作了 进一步的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二)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概15个简答题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本土化和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建成新型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建国后加强国防建设;(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弱小的革命力量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对被打到的反动统治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予生活出路;无产阶级及其正当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共同的敌人和物质利益;(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结合,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党的建设: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发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作风;党内斗争要弄清目的与原则;成为执政党以后我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意义: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科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他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重大意义?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3.(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如何科学理解?(2)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理解关系: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3.”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4.”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根据工管老师ppt划线部分的整理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过程,主要指实践,是动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则是结果,主要指理论,是静态的。
后者从属前者,前者蕴涵后者。
(2)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七、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呢?中国革命之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革命的组织形式只能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八、如何理解枪杆子出政权?1. 在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里出政权”的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意思是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才能取得胜利。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联系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理论成果"。
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结合我国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理论学说。
从理论体系构成上,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联系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它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失去了本意.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的实质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结合”是它们的灵魂和精髓.当然,其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原因,那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因果联系和关系。
毛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特点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确立和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4、王稼祥最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成功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根本性的区别。
二者的联系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总目标总方向。
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制约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条件,是关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总目标总方向的应有之义、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
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失去了本意。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的实质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是它们的灵魂和精髓。
当然,其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原因,那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因果联系和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伟大事业和实际运动,是需要不断推动、推进和实现的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理论成果,是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问题。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过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特指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泛指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观点;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党的七大才首次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并使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要突出它的中国属性,强调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共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