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归园田居》(组诗)的艺术特色
学法研究的领域,渊明以自然清新的笔法、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富足、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说的在陶诗中,情感是真挚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让人倍感亲切。
下面,居》(组诗)的艺术特色。
一、风格清新,意蕴无穷下,悠然见南山”无穷,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之感。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对尘世超脱的体现,“南山”中蕴含着返璞归真的哲理。
“巅”,吠,见的景象,对田园生活非常的热爱,(组诗)《归园田居·其一》“适俗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不迎合世俗的人。
“方宅十余亩,但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桃花、依依墟里烟”,从远处描写与官场的尔虞我诈形成像复得返自然”,与开头的“少无遥相呼应,同时又起到了点题的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将所见所闻伐薪令人心生向往。
为例。
诗人拄着拐杖,从崎透他把邀请附近的邻居来家天色逐渐暗了下兴致正好……这是一首写劳一方面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山涧清且浅”为杀鸡热酒,并邀请邻》(德育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并让他们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今天,笔者就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几种策略。
一、引导学生诵读作品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感受美,让他们在理解作品大意的基础上大声地朗读文学作品,在关注停顿、语气、语速、重音等的变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比如,在讲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词作大意的基础上大声地朗读作品,初步感受其韵律之美和节奏之美;然后,要求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语气、语速和节奏。
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上片中的“何时了”“知多少”饱含了作者心中无限的悔恨与无奈,应用无可奈何的语气去读。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望着明月,想到早已灭亡的故国,心中充满了凄楚与无奈。
在诵读的时候需放慢语速,降低音调,拖长声音。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华丽的宫殿还在,词人不由想起过去的美好生活。
陶渊明田园诗歌艺术特征浅析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著名诗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多次出仕。
同时也受老、庄和当时隐逸风气影响,具有爱慕自然,向往隐居生活的倾向。
因此几经沉浮,感到社会黑暗,政治腐败,最终归隐,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长久隐居清闲生活,开始大量的田园诗歌创作,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的田园诗的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他的诗中田园风光怡美,田园生活简朴自然,其心境悠然自得。
他叙写躬耕的乐趣,写农作生活体验,风格亲切、平淡,富有韵味。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境独特,不但韵味醇厚富有冲淡美,而且创设出情、景、理浑融的意境,却又不乏理性。
他写景不求形似,叙事不求曲折,而是透过普通的人和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悟之理。
重在写心,写与景物浑融在一起的明彻心境。
而他诗歌的语言本色自然,精工简练。
他的每一首诗,语言质朴无华,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无雕饰之感,但却生动形象,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更是无人能及,对后世影响深远。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将会像“采菊东篱下”的诗句一样,历久弥新,久而愈香。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志趣。
陶渊明开始是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受人轻视,少日自解归。
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后归家,元兴三年,他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后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离职。
同年秋,他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田园诗的解析
陶渊明田园诗的解析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陶渊明的田园诗解析,欢迎大家阅读!代表作: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陶渊明三十岁左右进入仕途,或出或入,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去职,归隐田园,息交绝游,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
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初归田园后,陶渊明用他的笔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
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得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
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
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
这与官场的令人室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他认识到人生于世必须劳动,否则会受饥寒。
分析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
分析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分析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南朝宋)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分析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篇1陶渊明是一位擅长写山水田园类诗篇的诗人,他所围绕的主要思想是融入自然,热爱自然。
陶渊明他所写下的诗篇,词藻虽然不华丽,但是通篇追求的是自然之美,他的诗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追求真理、回归真实与自然。
通过学习陶渊明的诗篇,可以读懂诗人内心的恬淡自然和淡泊名利的心境,陶渊明注重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悠然的脱俗心境。
1.田园风情的诗意文化大多数诗人都对田园生活充满一定的向往,追究其根源,他们的这种心境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
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当时东晋时期的政治极其败落,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政治纠纷层出不穷。
寒门难出贵子是非常符合东晋时期的政治格局,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庶族寒门,在当时皇权贵族掌握的政治局面中,是丝毫没有地位的。
于是迫于世俗的无奈和内心的追求与向往,陶渊明走向了归田的道路,从此归隐于山水之间。
归园田居就是这个时期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篇,在《归园田居》一诗中,作者将官场比作尘网,生动描绘出官场的生活既拘束又黑暗。
自从解甲归田之后,诗人非常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纵情于大自然的怀抱,渴望没有官场纷扰的生活。
2.淡泊和谐的审美理想2.1追求和谐的审美理想从《归园田居》中我们能充分体会出诗人淡泊和谐的审美理想,这也是陶渊明田园山水诗篇的主要特点之一,淡然自足的情感倾泻,浑若天成的框架模式,组合成了山水田园的自然意境。
陶渊明的每首诗中都能领略出追求和谐的审美理想,他以淡泊名利的心境,恬淡闲适的生活状态,将生活中的本来模样呈现给读者。
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心灵距离,同时又宣扬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理念,给予读者对生活的真切向往,诗人渴望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希望寄身于山水田园之中。
在《归园田居》一诗中,我们可以忘我的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从中获得灵魂的陶冶。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诗境与诗心的浑融:陶渊明的诗歌常选用典型的景色画面,浓情寓于景,含蓄地表达作者的高洁志向,绘形绘色,诗情画意,生机盎然,悦人耳目,诗人常常把自身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陶渊明最为经典的那首《饮酒》其五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中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悠远的心境,纯洁的秋菊,高峻的南山,自由的飞鸟等都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操守与清纯高洁的理想。
王安石对此诗大加赞赏,曰:“有诗人以来无此句”。
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
在陶渊明自己心里构成一道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
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诗歌不管是描写景物,还是叙事,都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
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
陶渊明诗歌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经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色彩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清新中带着闲逸,在动静描写中,透出幽幽禅意。
如前引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我们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是写静景,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是写动景,这种动中观静、静中意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
对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的一些看法
对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的一些看法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师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的。
他的田园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
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艺术造诣,在艺术上去了了很高的成就。
本文着重从下面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风格;融浑完整,高远入化的意境;精工凝炼、本色自然的语言;清新、细腻的笔法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风格、意境、语言、笔法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师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
他的田园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
他的田园诗把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以及农田劳动结合在一起,用诗歌歌颂劳动人民,开创的诗歌新传统,引领了一个潮流。
以后的许多大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田园诗的由来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他生于东晋末年,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危机四伏,战争不断的黑暗时代。
虽然这一时代,弥漫着老庄哲学和佛教的出世哲学。
但是儒家究竟是一个正统学派,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对儒家所提倡的六经,几乎家喻户晓。
年少的陶渊明自然会受到此种风气的影响。
又由于他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家庭的社会地位,使他从小熟谙儒家经典,有着儒家的入世精神,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化传神 .平 白的语 言却达到诗意语 言的极致之 于生活的艺术 真实 。“ 采菊为篱下 , 悠然见南门 。 l 飞鸟相与还 。” 都是写景 , 但又传达 境 。 外枯而中膏 。 “ 似淡而实美”用质朴而 自然的 山气 E夕佳 。 , 风 格 营 造 出 了一 种 情 味 极 浓 的 冲 淡 之 美 的艺 术 出作 者 对 田园 的热 爱 . 又包 含 着 “ 心远 地 自偏 ” 和
境 界 。 达 的是 纯真 情 怀 , 表 而非矫 饰 的感情 。诗 的 “ 欲辨 已忘 言 ” 的哲 理 。 景 相 融 。 诗 人来 说 , 情 对 采
是生 活 悠 然 自得 , 自然 之 趣 的品 味 。 对 也东 篱 。
=、 日常 生 活 的 诗 化 . 藏 着离 洁 情 怀 与 深 正是体现了自然 的丰富、 蕴 圆满 、 ( 下转第 1 O页)
・
作家 作 品 研 究 ・
中能 抓 住 重 点 段 、 来 让 学 生 质 疑 . 句 同样 收效 很 养学 生 思维 的 多 向性 。 发 学 生 的 创造 力 。应 当 激
然流露 , 最耐玩 味。”伍涵芳《 书乐趣》指 出了 的执著 、 ( 读 ) 乐观情怀 与风骨 。 成为高 洁之 士理想人
陶渊 明有 平 和 淡 泊 的人 生 境 界 , 自然 流露 于 诗 。 格 精神 的楷 模 。 因之其 诗 才具 有平 淡 自然之 美 。陶 渊 明的 田园诗 艺术 特 色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自偏。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 山。山气 日夕佳 , 飞 和 所悟 之 理 。 而诗 人 重 在 写 自己 的心 境 。 种心 这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分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导言 (2)一、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我认为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3)(一)、用白描的手法创造出高远超俗的意境 (3)(二)、语言平淡自然而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4)(三)、情、景、事、理的浑融 (6)二、结论 (7)参考文献 (8)摘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是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以田园诗成就最大。
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发展对他的田园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的田园诗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是“平淡自然”的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导言: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大的文学家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他的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就是其“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这一风格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个性倾向于自然,不喜拘束,于是在与现实官场不合后,便转而求本性的发挥,转向自然。
加上自汉、魏后,儒家经学渐衰,老庄思想兴起,正配合了他爱好自然的本性,道家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余外物,顺乎自然。
觉察到了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摧残,希望能超越世俗的人际关系网,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
或院于山林,或隐于阡陌,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陶渊明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
他不慕名利、喜爱山水,其《归园田居》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青山。
”通过《桃花源记》可以看出他对美好淳朴社会的向往,希望能找到一个如《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世界。
那里土地平阔,屋舍俨然;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而这和老子笔下“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的生活图景何其相似,于是在他 41 岁时辞去了仅任职 83 天的县令一职,并欣喜地认为“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隐柴桑,真正回归了他理想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内容摘要: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
本文简要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田园诗恬淡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
陶渊明的田园诗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
诗歌内容丰富、充实,意蕴深厚,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田园隐居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恬淡自然;意境悠远;朴实无华陶渊明(365-427),出生于东晋末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先生,桪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
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
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现从艺术特点、意境特点、语言特点、笔法特点四方面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一)艺术的特点: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
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
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
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读来但觉春意四溢、草木满堂,自然中显神奇。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浔阳柴桑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且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新的艺术境界,有“田园诗人”之称。
陶渊明的诗的特色是朴素自然,不加雕饰,在平淡淳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且富有悠远的意境,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
陶诗的风格概括为:一、亲农意识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结合;二、朴素自然,不加雕饰的语言;三、笔法清新,描写细腻;下面我就这几方面详细说说。
一、亲农意识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结合这部分我觉得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
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
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
归田以后,他有了躬耕的生活体验,实际生活的痛彻体验和庄子思想的深刻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理想:他主张认真自得,认为精神上的压抑和束缚都是违反“自然”的,故而视官场、仕途为“尘网”、“樊笼”。
他反对欺诈和虚伪,向往一个世风纯朴、笃厚的社会,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杂诗》)他归田以后,在那他亲近自然,亲近农民,与农民为友,用诗赞美劳动。
例如: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真切地描绘了晨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自己的感触,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还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田 园诗 以 崭 新 的 内容 . 朴 自然 的 风 格 , 我 国 古 典 诗 歌 淳 为 开 拓 了一 个 新 的 领 域 。 他 的 诗 风 平 淡 自 然 , 厚 隽 永 , 淳 用 质 朴 的 “ 家语 ” 造 出 高 远 脱 俗 的 艺 术 境 界 。 到 了情 、 田 创 做
■匪墨
必
田 月 丽
( 安 大 学 西 安创 新 学 院 中文 系 , 西 西 安 延 陕 70 0 ) 1 10
浅 论 陶 渊 明 田 园 诗 的 艺 术 特 色
摘
要 :陶 渊 明 是 我 国 东晋 末 年 伟 大 的 诗 人 。 他 的
服 打 湿 毫 不 可 惜 , 求 不 违 背 归 隐 的 初 衷 , 中 可 看 出 这 只 从 幅 美 好 的 月 夜 归 耕 图 中 洋 溢 着 诗 人 心 情 的 愉 快 和 归 隐 的
、
平 淡 自然 , 厚 有 昧 。 淳
陶 渊 明 的 田 园 诗 诗 在 平 淡 的 外 表 下 , 蕴 含 着 炽 热 的 思想 感 情 和 浓 郁 的 生 活气 息 。他 善 于 运 用 白 描 的手 法 和 朴 素 的 语 言 , 绘 平 凡 的 日 常 生 活 , 人 平 淡 自 然 的 描 给 感 觉 , 却 是 平 中 见 奇 , 中 见 浓 , 《 园 田 居 》 其 但 淡 如 归 (
中 . 言 的平淡 和诗 意 的醇 美 和谐 地统 一 起 来 , 成 其 诗 语 形 平 淡 醇美 的艺 术特 色 。
陶渊 明 为 以 田园景 色 和 田园生 活 为题 材 进 行 大量 诗
歌 创 作 的 第 一 人 ,他 的 田 园 诗 开 拓 了 我 国 古 典 诗 歌 的 新
陶渊 明 的 田 园诗 都 是 农 村 生 活 中的 平 常 琐 事 , 娓 娓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2019-04-01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对中国⽂学作出了很⼤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创造了⽥园诗的新形式,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影响着后代诗⼈的创作。
陶渊明的诗歌有着极⾼的艺术造诣,它的风格、语⾔、意境都有⾮常鲜明的个性特征。
⼀、平淡⾃然与豪放爽朗陶诗平淡⾃然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园诗。
陶渊明归隐以后,长期⽣活在民风淳厚的农村,所见的都是村落、⼭脉、溪⽔、飞鸟等⼀些⾃然景物,结交的⼈都是⽣活在社会下层的⼈。
平淡之景,平凡的⼈和平静的、平凡的⽣活都是他所描写的对象。
他从平凡的景物、平凡的⽣活中发现美及⼀种妙不可⾔的境界。
如《归园⽥居(其⼀)》:“⽅宅⼗余亩,草屋⼋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村,依依墟⾥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宅、草屋、桃李、远⼈村、墟⾥烟、狗吠、鸡鸣,都是农村⽣活中极常见的,诗⼈⽤了平淡质朴的语⾔,把这些景物融合在⼀起,描绘了⼀副宁静安详的农村⽣活图画,反映了他归隐之后的平静⽣活及愉悦的⼼情。
陶渊明写诗,常⽤⽩描⼿法,⽐如《责⼦》:“⽩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懒惰故⽆匹。
阿宣⾏志学,⽽不爱⽂术。
雍、端年三⼗,不识六与七。
通⼦垂九龄,但觅梨与粟。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议论中有描写,以平淡的语⾔,刻画出⼉⼦们的形象,带有⼝语化,⽣动传神。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不管识写景还是写⼈,都是⽤很平淡、质朴的语⾔,⽩描的⼿法描绘图画和勾勒⼈物形象。
陶渊明的诗歌,主要的风格是平淡⾃然,但也有豪放爽朗的⼀⾯,颇有阮籍、左思诗歌的特征。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其⽂章不群,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亲,横素波⽽傍流,⼲青云⽽直上,语时事则指⽽可想,论怀抱则旷⽽且真。
”“抑扬爽朗”、“横素波”是说陶渊明诗歌也有豪放爽朗的⼀⾯。
⽽提出陶诗“豪放”特征的则是宋代的朱熹,他说:“陶渊明诗,⼈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一、本文概述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以其独特的田园诗风格,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田园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更深入地反映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理想。
本文旨在探讨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进一步探讨其风格形成的背后原因。
我们将从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哲学思想、时代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解析其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以期对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的诗歌,深沉而醇厚,清新而自然,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入洞察。
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了自然之美。
他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笔下的山水、花鸟、草木,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他的诗歌,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了人文关怀。
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对人性善恶的探索,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这些情感都通过他独特的诗歌语言,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更是他自己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这种自然之美、人文关怀和抒情色彩的结合,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既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这种风格,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
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
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摘要:陶渊明是晋宋时期地伟大诗人,隐然世外地陶渊明开创了中国文学地田园诗派,一改魏晋以来地玄言诗风,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地至境.陶渊明地诗歌具有高超地艺术境界,是“原始自然艺术地顶峰”.其诗歌地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平淡自然”,具体来说有(一)、情、景、事、理地浑融;(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三)、精当而不露痕迹地语言锤炼.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融和境界;白描;警策绮丽;质朴简炼【引言】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陶渊明出生成长在一个没落地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地女儿.家庭环境和社会地强烈反差,以及他自身地境遇使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宗师.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地重要诗人.他所处地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绣.陶渊明却以崭新地内容和形式地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革新精神.陶渊明地艺术成就主要在诗歌,其作品今存诗首,赋、文、赞、述等篇.诗歌当中又以五言诗最为出色,计五言诗首,四言诗首.陶诗地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自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地第一人,陶渊明开创地国园诗最为集中地体现了他地诗歌艺术特色,用最简单、最鲜明地词来概括,就是:平淡自然.这也是千百年来陶渊明地诗歌铬在人们心中最深地印记,不仅是陶渊明地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地总体艺术特征.【概述及内容与艺术】陶诗喜用简朴、自然地叙说和议论入诗,表现朴质无华地真挚情感,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饮酒序》中写道:“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看视随意,不追求强烈地刺激,没有浓重地色彩,没有曲折地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很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用细微地内心,平常地生活让人觉得就象和他一样走在阳光里,活在绿意中,“旧林”、“故渊”、“南山”、“东篱”,恬淡如泉水般缓缓流淌在心中.当然要理解陶诗平淡自然地艺术特色,还得从他地内容和思想说起.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地社会里,却坚持高远地理想和志趣,一部分作品表现出守志不阿地耿介品格.《和郭主薄》诗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饮酒》第八首说:“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霜威下盛开地菊花和不凋地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地性格地象征.正是由于有着这样地品格,诗人一方面对腐朽地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地态度,另一方面,也对污浊地现实表现了强烈地不满.陶渊明地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政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写下了大量地田园诗.著名地田园诗有《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获早稻》、《怀古田舍》等,他地田园诗充满对污浊地社会地憎恶和对纯洁地田园地热爱.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统治阶级地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地社会地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地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地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地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地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地力量.另外,陶渊明也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地田园生活地贫困状况.陶诗地主要内容是平淡地田园风光,农村地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地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地语言,白描地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完全是白描地手法,语言十分平淡,使人读来毫不吃力,只觉得接触到一片生活情景,而这些情景、生活,以及诗人地志趣和心情,无一不是诗人真实地感受,所以写来十分亲切.陶诗地一大特点也是他地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地意义和久而弥淳地诗味,生气盎然.对现实地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地社会,《桃花源诗并记》便是他这一思想倾向地反映.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地诗,有充满爱国热情地诗,有消极避世地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内容地复杂性.【陶诗艺术特色地三方面】进一步地展开分析,陶诗地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情、景、事、理地浑融.陶诗常选用典型地景色画面,使情寓于景,含蓄地表达作者地高洁志向,绘形绘色,诗情画意,生机盎然,悦人耳目,诗人往往将自身地感受、自然地景物、人生地哲理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陶渊明最为经典地那首《饮酒》其五就是这方面地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地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地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地山气、归还地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地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地真谛.这种心与境地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地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通篇没有工巧地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给读者地,不仅是艺术上地满足,而且有思想上地启迪.陶诗不管是描写景物,还是叙事,都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地、对人生了悟明彻地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地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地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地月亮,依依升起地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地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地堂前林,床上地清琴,壶中地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地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地事物,它们既是客观地,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地,既是具象地又是理念地.陶诗平淡艺术地浑然一体还体现在一种意境地创造.这在他地田园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地田园诗和谢灵运地山水诗很不相同,谢诗往往只给人一幅幅客观地山水画面,陶诗却在使人接触到田园生活画面地同时,而引人到一种境界中去.如前引地《归园田居》其一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地几间草房,村落中地几缕炊烟,听见深巷地犬吠,树头地鸡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地形成与诗人地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地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地情趣.困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地影象,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地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地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地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们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地.由于他地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地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地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地好处是在朴素中见绮丽.陶诗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地意境和疏淡自然地情趣.如《桃花源诗并记》中“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三两简单明白地词语写桃花源中人地安逸生活,这些和陶诗中大量地描写对象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等一样,都是平常事物,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桃源人地恬静、自得、超然世外何尝不是诗人向往地隐居生活.陶诗词藻并不华丽,朴朴素素,却又在平淡之中可见绮丽.苏轼《评韩柳诗》中说“凶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陶诗朴素地衣着妆裹着丰美地姿容,貌似枯槁而内在丰腴,这就使他地诗能寓丰采情味于平淡之中.所以苏轼又说:“渊明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这种平淡自然是耐人咀嚼回味地.又如《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地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地亲切,以及农村淳朴地风俗.另外如“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地十个字便写出了雪地轻柔之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关于陶诗地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十分精辟.另外,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地诗中洋溢着劳动者地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地思想感情,如前引《归园田居》其三就是有力地证明,这也正是他地田园诗地进步之处.[]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页引苏轼语.[]苏轼引语出自同上页.[]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年出版,第卷第页引苏轼语论陶诗.。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表现方法上,这些诗歌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少见华丽,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味.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富有意境,所选的景物多具有鲜明的特征,且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这种情,景,理交融形成的意境十分和谐,往往令人神往.名词解释: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
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目录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 3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11 注释、参考文献12【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
本文详细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主要风格及其影响因素,陶渊明诗歌的高超技巧和独特风格是被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陶渊明诗的特色是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
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质朴冲淡意境之美理趣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前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领域,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格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永垂不朽的地位。
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世号靖节先生。
他的祖、父辈曾做过大官,但到他这一代,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专制,出身庶族寒门的陶渊明家族遭到排挤,家道中落。
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陶渊明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有着“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
然而美好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尽管到了二十九岁,陶渊明出仕做官,但那都是些有名无实的小官。
陶渊明深深地知道要实现“大济苍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在难于登天,况且身在仕途,面对达官显贵还要降志辱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此而心力憔悴。
理想的破灭,仕途的尔虞我诈令他最后狠下决心,在四十一岁那年决计弃官归隐。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正文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正文一、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自然平淡是陶渊明一生不能改变的人生情趣,也是他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
他多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直率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句没有什么瑰丽的语言,诗文没有什么曲折的结构,更没有所谓的雄辩不可一世的气势,却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字字句句,都润进读者的心里。
再有,因其人格清高超逸,和对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当他不雕一笔不刻一画地把它们写出来时,就很有感染力,毫不显得做作,正如生活的本来样子。
此前大部分诗人都关心国家大事,诗歌中也是描写的国家重大题材。
唯独陶渊明选取大家常见的“俗物”,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他还重点写心境,对人生、对仕途透悟的心境。
比如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太平常,他们是客观物象,也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二、日常生活的诗化陶渊明描写景物时,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透过生活中普普通通之事,来表达高于世人之情。
日常生活中平常的“饮酒”、“菊花”和“孤云”,在陶渊明的笔下都形成了新的独特的意象。
饮酒,唯陶渊明能识得酒中之深味,哉得人生之真谛。
酒与他的生活、文学紧密相联。
他的“饮酒”组诗存有20首,娱情诗酒和借酒浇愁已沦为陶渊明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他常以酒李全教其步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陶渊明之后,饮酒赋诗沦为隐士生活的关键内容,诗酒则就是隐士文学的关键表观。
例如刘伶嗜酒南埃尔普,阮籍醉酒向敏,李太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酒酣胸胆尚开业”,唐寅“喝醉只在花前挤,醉酒还去花掉下眠”。
时至今日,以酒排遣愁怀、郁积,仍就是我国乃至东方文学中人物描写的关键艺术手法。
菊花,陶渊明爱菊,赏菊,咏菊,常以菊自况,甚至家里还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
他将菊花和酒结成一体,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促成精神的升华。
如《饮酒?七》中:“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让人尊他为九月菊花之花神,他几乎使菊花成了自己的化身,成为我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独特意象,菊花也因而成为我国文人骚客笔下水墨丹青的“四君子”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
这年十一月,爱好自然的陶渊明不堪社会的动乱与污浊,毅然辞去彭泽令之职,这是他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自此归隐田园再未出仕,以一首《归去来兮辞》展开了他躬耕自资的农村生活,只留给后人许许多多的清新田园诗。
归隐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因为“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因为“世与我而相违”,而“园林无世情”。
归去可以脱离污浊的官场和红尘俗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回归本性、回归自然,所以他此后所作的若干田园诗平淡自然、感情真挚,情、景、理交融,远离尘俗,却又在自然中阐发深刻的哲理,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平淡与醇美两方面。
一、陶渊明田园诗之平淡陶渊明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其韵味醇厚而又自然宁静。
他的诗常常取自自然和平常的生活,但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之笔,却又无处不透露出诗人细巧的心思:取景,山水田园远近相依,既有草庐村舍,又不乏自然之美;记事,家长里短有情有趣,既有田耕之乐,又充满生活气息。
诗人把所见所闻巧妙组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
朱熹的《朱子语类》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就是说其诗风的“平淡”,表现自然,毫无矫饰。
平淡可分为平实的景物和平常的人事两方面。
(一)平实的景物陶渊明田园诗中描写之物象,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抬眼可及的,从堂前屋后,到田间菽稷,房舍村落,远山炊烟,点染勾勒间,落笔看似随意,却又错落有致。
近处,有描写居住的房舍院落的,还未走出篱笆墙,诗人就已经洋洋洒洒留下许多好诗了,如《时运》中写道:“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这里写的就是院内的景物,无论晨昏,简朴的草庐清净的令人止息,竹林的清荫遮住了庭院,一边是药栏一边是花圃,横放在琴架上的是素琴一张,旁边有浊酒半壶。
平实的景物,平时的生活,没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更真实了,但落笔之间又让人感觉如世外桃源般清新纯美。
还有《归园田居》(一)中所描写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诗人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农村恬静美丽的风景画,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袅袅炊烟依依升起,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狗吠,阵阵鸡鸣随处可闻,似乎从桑树的树梢传来,让人不由得想起小时候郊游的村落,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让人留恋往返,驻足神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
作者眼之所见、耳之所闻,细细读来,犹如身临其境。
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仿佛自己要将置身于世外桃源了。
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平和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无限回味之感,充满了欣然畅快之情。
再如《饮酒》(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东篱下采菊,悠闲自得,偶尔抬眼便是南山的美景,时值傍晚山岚间氤氲绵绵,结伴成群的飞鸟纷纷归来,怎样一副怡然自乐的画卷啊!诗人由衷地赞颂了农村生活和恬淡的环境,同时将农村那宁静平和的生活表现得诗一般优美,令人神往。
出了村子,便是描写田间耕种之景象。
既是归耕,自然是亲自下田,田间劳作。
既是每日生活,诗中自然是少不了与耕种有关之事了,如《桃花源诗》中:“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极目远望,是桑树茂盛,垂下的枝条阴影相接,连成了片片树荫,春蚕可以结茧收取长丝,俯视田间,豆子与谷物按时播种,秋收后也不用缴纳王税,欣欣向荣之境令人心驰神往,虽“秋熟靡王税”是有些想象的意境,但此情此景却是来自日常之生活。
再有《归园田居》中也不止一次提到田间的农作物,如“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等,辛勤劳动自然会有所收获,耕地日渐拓广,桑麻一天天长高,而草盛豆苗稀的遭遇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诗人每每以平常之心看待平实之物,心情愉悦时所见也是“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广阔美丽的稻田吹来远方的清风,茁壮的麦苗也仿佛在欢迎新春,句句都不忘歌颂美好的田园。
放眼远望,更有描写大自然中的景色。
劳作之余,诗人也会相约三两个近邻好友四处走走,所过之处皆留有好诗篇,如《时运》中所写:“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写的就是诗人踏青所见,山峦间剩余的烟云已被涤荡,只是一抹淡淡的云让天空还有些许的不明亮,南方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一片新绿起伏不定,山间早春的清晨,宁静而清新。
因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所以诗人总是能在游山玩水中捕捉到平凡的事物,一如“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本应湍急的流水此刻却平静地流淌,鲂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原本幽静的山谷中高飞起鸣叫的沙鸥,似乎是被游人惊扰了,只是偶然所见,寥寥几笔却又隐隐透出一种豪迈风骨。
诗人在平常生活中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可谓是细致入微,在《饮酒》(八)中有“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一株青松,在平常的日子里被众多的杂草淹没了自己的奇姿,而等到严冬的霜雪凋零了周围的草木,青松依然挺拔的高枝便卓然而见了,青松与杂草,从春到冬的不同姿态,对比之间赞颂了青松。
诸如此类平常之景物的描写,看似平淡,不温不火,但细细读来,余味悠长。
(二)平常的人事人物事件描写,无论是诗人自己还是身边的邻居,亦或是邻里间之相处,都是农村生活中平常琐事,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既有躬耕之美好又充满人伦之温馨。
陶渊明诗中常描写天伦常情。
天伦之情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最为平常,因为它无处不在,不经意的抬手举足之间,似乎察觉不到,但任谁都无法忽视,在《和郭主簿二首》中“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烫一杯熟酒,自斟自饮,呀呀学语的小儿子在身边玩耍,写的是平常的家庭生活,朴实的天伦之乐,质朴自然中流露真情,让人感同身受,一种温馨甜美之情油然而生。
平常之情,平常地叙述,也能表达出不寻常的深意,诗人四十四岁时曾作一篇《责子》,诗中有“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真真个如话家常,通俗易懂,虽是诉说对儿子的失望,但诗人心中骨肉之情既深厚又率真,从责备的内容上又反映了对儿子的希望。
另外,陶渊明诗中所写的邻里交往,也是农村中农人之间最平常的交往状态。
正如《归园田居》(二)中所描述:“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弯弯曲曲的僻静小路上,邻人拨开草丛互相探望,见了面不谈论世俗之事,只不过聊一聊庄稼的生长情况而已,这要换做旁人,恐怕不会想到如此稀松平常的事情也能拿来作诗。
诗人所描写的农人邻里之间,虽朴实简单但并不冷淡,是不乏温情的,也常常“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农民的生活朴实简单,心地自然善良而单纯,一天的辛勤劳作之后,也会踏着落日结伴而回,闲下来拎一壶好酒去慰劳一下邻居,诗中之情亲切而温暖。
又如《饮酒》(九)中“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简简单单,再平常不过,只是某一天清晨,邻居农夫提着酒前来问候,而诗人急急开门连衣服都穿反了,“倒裳”二字惟妙惟肖,足见诗人细微之处斟词酌句,把个披衣开门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自然,也足见诗人与生活中观察之细致,即便只是一件晨起串门的小事在诗人笔下也可如此丰满,绘声绘色。
陶渊明四十六岁时由园田居迁至南村,曾作《移居》二首,其二有“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也是平实地描述了自然生活中与邻里相处之乐,过门即打招呼,有酒便同饮共欢,干农活便各自归去,思念便寻访谈笑,歌颂自然,也赞美自然中人与人的关系,更坚定了自己归田力耕的信念。
陶渊明诗中所写的劳作躬耕也是农村常见的场景。
如《归园田居》第五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南山种豆,杂草旺盛豆苗却稀疏,只得清晨起来便去锄草,月上树梢才抗锄而归,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只求不违背我归隐的初衷。
朴实的农民田间耕种,既有披星戴月的辛苦,又不失浪漫唯美的感觉。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再者《归园田居》(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写的是一天的辛劳之后,扶杖归来,满怀惆怅,独自一人,踏着清浅的溪水,山路崎岖,荆棘丛丛,躬耕生活不仅仅只有悠然自得之美,也充满了辛苦,但醇厚的美酒,简单的饭菜,质朴的乡亲,足以冲淡劳作的辛苦,“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代替照明的仅仅是一束荆条,这是普通的农村生活中,一个极为细微之处,诗人却注意到了,看似轻描淡写,不经意间却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
赤足、山泉、熟酒,宰一只鸡招呼乡亲朋友,这样的田间琐事到了陶渊明笔下居然如此清新雅致,皆因其“‘吾亦爱吾庐’,我亦具物之情也”。
(刘熙载《艺概》)陶渊明还时常写自己日常的生活情趣。
如《饮酒》(有客常同止)一首,写二人兴趣各异,“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写两个友人,一个经常喝醉,一个终年清醒,互相不以为然,但各说各的互不领会,情景颇为有趣。
《止酒》更为诙谐,大谈戒酒的困难,“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晚上不喝睡不好,早上不喝起不来,天天不喝气血经脉就会不和,身体就不好了,语气像小孩子一样,诙谐有趣。
又如《拟古》(三)“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早春的一场小雨也能引发诗人的雅兴,诗中描写的是仲春二月,细雨绵绵,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小虫,草木开始舒展枝叶,燕子双双对对飞进我的草庐,景物描写清新明快,春意盎然。
后篇抒情,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有些朋友并不理解自己的态度,一再劝说自己出仕,可是燕子却翩翩而来,丝毫也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主人与燕子的对话轻松幽默,淡淡的自嘲,正衬托出了诗人心胸的开阔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