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
脑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脑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00a0e87a0116c175f0e48df.png)
.
25 6
讲座 .
脑 恶性 胶质 瘤 放射 治疗 临床 研 究进 展
邓 美玲 ,吴 少 雄 ,陈 忠 平
( 南 肿 瘤 学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山 大 学肿 瘤 防 治 中 心 , 东 广 州 5 0 6 ) 华 中 广 10 0
中图分 类 号 : 3 .1 R7 9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7 6 8 9 2 0 ) 4 0 6 — 5 1 2 — 1 5(0 8 0 — 2 5 0
Re e tAd a c si d o h r p o ai n n c n v n e n Ra i t e a y f r M l a t g
Un v ri ,Gu n z o 00 0 . C n ie st y a g h u 51 6 ,P R. hi a
【 S R T】 ,g at l n s r t ot o m nm i a t r l ba l l i a u s n soie AB T AC M' n n g ol e h m s cm o a g n pi y ri tn ' n d l dasc t : d i i a a e l n ma n u oS t a ad
3 / 恶 性 胶 质 瘤 。脑 HG 4为 G好 发 于 中 老 年 人 . 2 近 5
年来其 发病 率 以每年 1 %的速 度呈逐 年上 升 的趋 I 2 势f 手术 切除是脑 恶性胶质 瘤的首选 的治疗方法 , 2 】 。 但 由于其 恶性 程度 高 . 袭 性强 . 周 围脑组 织 常 侵 与 无 明显 的界 限 . 再加 上解 剖 位置 的特 殊性 , 手术往 往难 以彻 底切除 干净 .术 后几乎 毫无例外 地复发 . 预后极 差 术后放 疗早在 2 0世纪 7 0年代 已被证 实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体会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f753e4f915f804d2a16c11a.png)
150-200mg/m2,口服,d1-5,治疗6周期。
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区及术后MRI上显示的残留灶外放2.5cm为CTV1,外扩 3mm为PTV1,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区及术后MRI上显示的残留灶外放1cm为 CTV2,外扩3mm为PTV2,给予PTV1 95%等剂量线6MVX DT5040cGY/28Fx后给予PTV2 95%等
病例3
患者,男,33岁,于2012.3.24在外院 诊断“左额叶实性占位”,行“左额开 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左额叶” 间变型胶质细胞瘤, WHO III级;免疫 组化:GFAP(+)、Vim(+)、Ki-67标记指 数约10%。转我院,诊断:左额叶间变 型胶质细胞瘤(WHOIII级)术后。
侧额叶片状低密度影,低代谢,考虑治疗后改变。
进展后治疗
2013.3.6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开颅左额叶 复发胶质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1.左 额叶肿瘤: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伴大片坏死。2.左额叶肿瘤表面脑组织: 送检组织中未见肿瘤细胞浸润。
术后行替莫唑胺密集方案化疗2周期。
目前第3周期化疗中。
MRI示:右额部硬膜下见新月形T1、T2双高信号影
MRS示:受出血影响,MRS基线不稳,未见明显 Cho峰升高和NAA峰降低
FLT-PETCT示:"右额叶胶质瘤术后"1、考虑术区前外侧切缘多 发残留。2、考虑肿瘤鞍区、鞍左旁及小脑幕播散。3、考虑术后
出血、积气并轻度大脑镰下疝。4、右额部硬膜下出血可能。
2. 同步化放疗结束后予替莫唑胺巩固化疗,替莫唑 胺150-200mg/m2,口服,d1-5,计划6周期。
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治愈案例
![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治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d7d6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f.png)
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治愈案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可分为四个级别,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治愈案例表明,黄李法四级胶质瘤的治疗前景正在逐渐改善。
下面列举了十个治愈案例,展示了不同治疗方法对黄李法四级胶质瘤的有效性。
1.手术切除:一名35岁的患者被诊断患有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他接受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治疗,并成功地摘除了肿瘤。
术后,他进行了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最终成功治愈。
2.放射治疗:一名45岁的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经过数个疗程的放射治疗后,肿瘤的大小显著减小,并且在随访期间没有复发的迹象。
3.化学治疗:一名50岁的患者接受了化学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肿瘤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最终完全消失,患者病情得到了稳定。
4.免疫疗法:一名60岁的患者接受了免疫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疗法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最终使患者达到了治愈状态。
5.靶向治疗:一名40岁的患者接受了靶向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成功地阻止了肿瘤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康复良好。
6.热疗法:一名55岁的患者接受了热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通过将热能引入患者体内,热疗法有效地杀死了肿瘤细胞,最终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7.中药治疗:一名30岁的患者接受了中药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中药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平衡,增强患者体内的抵抗力,最终使患者康复。
8.针灸疗法:一名50岁的患者接受了针灸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流动,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患者得到了治愈。
9.光动力疗法:一名35岁的患者接受了光动力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光动力疗法利用特定的光敏剂和光能,杀死了肿瘤细胞,最终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10.综合治疗:一名40岁的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https://img.taocdn.com/s3/m/de6a712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0.png)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细胞瘤,为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5.3%~61%,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近年来文献常将其恶性程度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两种。
低分级胶质瘤约占颅内中瘤的10%~15%,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Ⅰ~Ⅱ级星形细胞瘤、轻度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及神经节胶质瘤;高分级胶质瘤亦称恶性胶质瘤,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少枝胶质细胞瘤。
恶性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及化疗十分必要,已成为治疗的常规。
一.胶质瘤的放射治疗1.常规外照射外照射通常在术后4周内进行,常用的方案为50~60Gy/25~30次(1.8~2.0 Gy/次)或60~65 Gy的适性放疗。
1.1放射治疗的适应证⑴手术未能彻底切除的胶质瘤;⑵手术切除但恶性程度较高者;⑶肿瘤位置深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域不适宜手术切除者;⑷单纯活检术后;⑸不适合手术切除而放疗效果较佳者,如髓母细胞瘤;⑹胶质瘤术后复发不宜再手术者者。
1.2放射治疗的禁忌证⑴肿瘤足量照射后短期内复发者;⑵伴有严重颅内压增高,且未有采取减压措施者。
1.3放疗计划的制定⑴应用CT 、MR或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肿瘤体积的三维重建。
⑵确定靶体积:包括肿瘤本身和局部浸润的区域,应考虑到肿瘤的直接浸润、肿瘤细胞的种植及多中心肿瘤。
低分级的胶质瘤照射范围根据影像学见到的肿瘤浸润范围,在肿瘤边缘外1~2cm。
高分级肿瘤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以往多行全脑放射,现在认为肿瘤浸润范围在2~4cm内,全脑放射意义不大,因而已少应用。
⑶放射源的选择颅内肿瘤生长深度以中线而言,只有6~7cm左右。
因此多选用60CO γ线或6~10MV的高能X线,体外放射为主要放疗手段。
对于2.0~4.0cm的肿瘤也可采用γ刀或X刀治疗。
⑷常用的放射野a、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适于易沿蛛网膜下腔播散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室管摸瘤等。
脑胶质瘤辐射量及放疗一般要多久
![脑胶质瘤辐射量及放疗一般要多久](https://img.taocdn.com/s3/m/9be29a05c5da50e2524d7fd5.png)
脑胶质瘤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恶性肿瘤,会直接导致病人丧失多种功能,产生运动障碍、视觉障碍和语言障碍等,因此一经确诊要及时治疗。
放疗是脑胶质瘤患者常用的手段,是利用射线照射杀死肿瘤细胞的方法,但是很多患者会担心放疗中的射线会不会促发癌症,或引起一些其他病变,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脑胶质瘤辐射量及放疗一般要多久吧。
放疗的辐射有多大?停留多久?放疗可分为外部放疗和内部放疗两种,外部治疗是通过体外照射,射线可快速通过人体,并对癌细胞产生作用。
进行内部放疗时,会将放射性材料密封在一个封闭体内,植入到肿瘤旁边或者内部。
一般外部放疗时,会在患者周围放置特殊保护屏障,可将放疗的辐射吸收,因此不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辐射。
而内部放疗可分为高剂量放疗和低剂量放疗两种,其中高剂量放疗的辐射性很强,每次只需将放射源放入患者体内几分钟。
而低剂量放疗通过植入人体的办法,在患者体内放置放置的时间比较长,通常是几天,等取出后患者的体内就没有了辐射。
此外还有一种疗法是植入低剂量的放射小球,或“放射粒子”,这种粒子需要永远存留在患者体内,且只要放射源还在活跃,患者的身体就会带有少量辐射,这种辐射通常可持续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只会在患者的被治疗范围内传播,不会传播给其他人,当然小孩和孕妇出于安全起见,还是要远离此类患者。
放疗需要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放疗需要的时间并不长,一般情况下几分钟即可完成,情况复杂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都可以完成。
放疗一般每天都需要进行一次,放疗的次数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一般少则3-5周,多则6-7周。
放疗虽然对杀死癌细胞,缩小病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放疗时的射线会使放疗处的皮肤改变,出现发红、发痒、干燥、溃烂、色斑等,放疗的一些其他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疲惫乏力、食欲不振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患者要减轻放疗对身体的伤害,还要做好各方面的防范工作。
首先,患者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可经常运动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其次,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过程中二次定位必要性研究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过程中二次定位必要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2074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a.png)
•临床医学•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过程中二次定位必要性研究吕海鹏,刘晓,胡范祥,赵焕升,王凯,李翊[摘要]目的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过程中二次定位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影响。
方法收集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放疗科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初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20例的病例资料。
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范围28~73岁,平均年龄53岁;WHO分级皿级12例小级8例;治疗前患者卡氏评分(KPS)评分M70分。
对2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前行MR检查,放疗10〜13次重新定位并行MR检查。
观察2次MR图像术后残腔、瘤周水肿带体积的变化以及对危及器官的影响。
结果脑胶质瘤术后放疗10〜13次后重新定位发现手术残腔[(94.16±35.25)vs.(95.77±36.03)ml]的变化不明显(P>0.05);前后2次定位瘤周水肿带体积分别为(225.93±65.68)ml和(186.46±55.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修改治疗计划后,正常脑组织较高剂量辐射心、V25、匕。
降低明显(均P<0.05);较低剂量辐射匕、叫。
“"降低不明显(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且下降的幅度逐步增大。
部分危及器官修改计划后,受照剂量明显降低,如左晶体、右视神经、右眼、脑干最大剂量(均P<0.05)。
结论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过程中瘤周水肿带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及时修正治疗计划会明显降低正常脑组织和部分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降低放射性脑水肿和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细胞瘤;放射疗法;二次定位;脑水肿;放射性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739.41,R730.5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0754.2021.02.018 Study on the necessity of secondary localizationin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the patientswith high-grade gliomaLyu Haipeng,Liu Xiao,Hu Fanxiang,Zhao Huansheng,Wang Kai,Li Yi(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No.971Hospital of Navy, PLA,Qingdao266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condary localization on the target area and affected organs in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glioma.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glioma who underwent radiotherapy after surgery in No971Hospital from October2015to December2019were recruited as research subjects,of whom13were male and7were female,with an age range of28-73years and average age of53years.Twelv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grade II and8were grade IV by using the WHO grading scale.The scores of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in the patients before therapy were M70.MRI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20patients with high grade glioma before therapy,and after radiotherapy for about12times,re-localization and MRI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once again.The changes in residual cavity,volume adjacent the edema zones and effects on affected organs were closely observed in the2MRI images.Results After10-13times of radiotherapy after surgery,re-localization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esidual cavity of brain glioma[(94.165±35.25)vs.(95.77±36.03)ml](P>0.05).The volumes adjacent the edema zones reveal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re-localizations were respectively(225.93±65.68)ml and(186.46±55.78)ml,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modification of the treatment regimen,the levels of%,兀and匕°in the normal brain tissu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high dose radiation tissue(P<0.05).The lower dose radi-[基金项目]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项目(19-6-1-29-nsh)[作者单位]266000山东青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放疗科[通信作者]李翊,电子信箱:liyi401h@ation V5V10and V15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but with a decreasing trend and a gradual decreasing amplitude(P<0.05).Following modification of the treatment regime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radiation dosage in certain affected organs,such as the left lens,the right optic nerves,the right eye and the brain stem(P<0.05).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radiotherapy after sur-gery,changes could be seen in the volumes of adjacent the edema zones.In-time modification of the treatment regime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xposure dosage of the normal brain tissue and the affected tissues,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decrease the rates of radiation brain edema and brain injury.[Key words]Brain tumor;Glioma;Radiotherapy;Secondary localization;Brain edema;Radiation brain injury颅内胶质细胞瘤是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恶性程度最高、死亡率较高、治疗效果最差的原发性脑实质肿瘤,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WHO W 级),其平均生存时间仅约1年,文献报道其5年生存率也仅9.8%[1]。
64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64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e95348b02d276a200292eb5.png)
根据 Ya si - 实 际体 积 计 算法 , 比手 mahtz 瘤 e 对
术 后放 疗 前及 放 疗 结 束后 3 6个 月 时 头 颅 MR , 、 I 以
肿瘤 长径 乘 以与长 径垂 直 的最 大宽径 ,计 算 出肿瘤 组 织 多层 面体 积 。计 算 肿 瘤体 积 缩 小率 :缩 小 率= ( — ) ( — ) ( — ) ……/ + + + …x 0 %( A a+ B b+ C c + A BC … 1 0 其 中 A、 C等 为治 疗 前 肿瘤 体 积 , 、 、 B、 a b C为治 疗 后 肿 瘤 体积 ) 疗效评 定标 准 分为 完全缓 解 ( R) 肿瘤 病 。 C : 灶 消 失 : 分 缓 解 ( R) 肿 瘤 缩 小 > O ; 变 化 部 P : 5% 无
两组 资料 如 表 1 。 所 有患 者经手 术 后病理 证 实均 为高 分级脑 胶 质
放疗 期间 每周 监测 血象 ,放疗 结 束后 每月 监测 血 常规 、 肾功 能 。 肝 治疗 结束 时 及治疗 后 每 3个 月查
头 颅 MR 。 观察 肿瘤 变 化 、 发 时 间 、 存率 、 疗 I 复 生 治 负 反应等 。
后 开 始计算 . 后一 次 随访 或死 亡为终 检值 。 最
表 2维普资讯
.
16 3. 5
,
中 国 肿 瘤 临 床
表 3 R G/ OR C 晚期 放 射 损 伤 分 级 方 案 OT E T
例
表 1 患者临床资料
观 察 组
对 照 组
3 2
3 2
l 8
2 0
l 4 1 2
48 3 . 45 2 .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271548184868762caaed517.png)
SUN Rui ln — i g, NI Gu n — ri g U a g u n
( eat n a i i no g , l t o i lC in o ee C in 2 00C ia Dp r tfR da o O cl yA i e H s t ,h egC lg , h eg04 0 hn ) me o tn o f ad pa i f l f
s cae t a i t e a y bewe n h g rdo e c h r n o ro e,e p c iey Re uls:Th d . o i td wih r d o h r p t e ihe s o o a d lwe n r s e t l. s t t v e me i
lt d teay I T o of! a rdo eay C T) P t nswt o a dr i h r (MR ) rcnor l ait rp ( R . ai t i l e ao p 。 e h e h w—dge l m sw r eregi a ee o dvddit hge oe ru ( 5 G ) n w r oegop 5 G ) w i ihd g eg o s n iie o i r s op > 4 y a dl e s ru (< 4 y , hl hg er l ma — n h d g t o d e e i i t hge oego p >6 G ) n w r n ( 0 y , o p r g vrlsri lae n x ie s o i rd s ru ( 0 y adl e e 6 G ) C m ai ea uv a rt a dt i t s . h  ̄ o o no l v o ci a
月( 3 ) I、 6— 6 , Ⅱ级胶质瘤 两组 1 a生存率无明显差 异 , 、a生存率有 明显差异 , 23 P值 小于 0 1 有 统计 学意义。 ., Ⅲ、 Ⅳ级胶质瘤 1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生存 率有 明显 差异 , 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三维适形放 疗技 术及调 a3 2 但 强适形放疗技术 13 、a生存 率有差异 , 无统计 学意义。结论 : 但 脑胶 质瘤术后 采用调 强放射治 疗, 低级 别胶 质瘤 ,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70eb28c561252d381eb6ec8.png)
ROBERTCARDINALE,MINHEE WON, et al.PHASE Ⅱ TRIAL OF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USING WEEKLY STEREOTACTIC CONFORMAL BOOST FOR SUPR. ATENTORIAL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RTOG 0023.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Phys.Vol.65,No.5,1422–1428,2006
.
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二 应用立体定向放疗的合理性 三 预后因素 四 适应症 五 问题及展望
.
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
治疗设备
.
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特点:靶区明确、靶区高剂量、剂量线陡峭 SRS(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定义为单次的大剂 量照射; F-SRT(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定义 为多次的低分割大剂量照射。
adjuvant temozolomide.Radiother以On上co可l 看20出10,提高靶区剂量意味着生存获益
及局控率提高。而立体定向放疗由于其剂量 线的.陡降特性,使其具有了潜在的价值。
三、预后因素
.
正相关
负相关
患者因素 KPS评分
精神状态 神经功能状态 MGMT的甲基化 1p\19q缺失
以上是一般我们在临床上所选择的适应症,但循证医学是 否支持,尚值商椎。
.
Ⅰ级证据不支持 SRS在新诊断的 LGG中应用。
高龄或身体情况差者可 应用低分割放疗HFRT
可见,在NCCN指南 中并未提出HGG的
CT引导下^(125)I粒子近距离挽救性放射治疗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探讨
![CT引导下^(125)I粒子近距离挽救性放射治疗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6586d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5.png)
CT引导下^(125)I粒子近距离挽救性放射治疗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探讨姜涵;王乐婷;神岳明;胡禾颖;刘士锋;王从晓;胡效坤;邢东明【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22(32)3【摘要】目的探讨对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高级别脑干胶质瘤的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症状,术前行颅脑MRI增强检查评估病变范围,颅脑CT增强检查确定病变与毗邻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应用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术前计划,术中基于CT引导,按照术前计划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
结果8例肿瘤平均体积为11.8(5.6~25.2)ml,植入^(125)I粒子平均数量为22.5(10~40)颗,平均粒子密度为1.9粒/ml。
8例患者术后KPS与术前基本相同,3例患者术后出现因颅内水肿加重引起的原有症状加重表现,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
围手术期内无颅内出血、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无死亡患者,6个月生存期100%。
结论在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的治疗中,基于CT引导下^(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短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探讨。
【总页数】4页(P375-378)【作者】姜涵;王乐婷;神岳明;胡禾颖;刘士锋;王从晓;胡效坤;邢东明【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中心;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药剂科;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全科医生科;山东省青岛肿瘤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739.4【相关文献】1.磁共振引导125 I粒子植入挽救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1年预后相关因素分析2.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骨转移瘤(附24例报告)3.CT引导下125I 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癌4.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5.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替莫唑胺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MGMT阳性的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疗效观察
![替莫唑胺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MGMT阳性的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da2b30276c66137ee06195b.png)
8 6 . 6 7 %, 对照组分别为 4 2 . 1 1 %和 8 4 . 2 1 %; 中位生存 时间治疗组 1 . 5年 , 对照组 1 . 3年 ; 1 年 生存率治疗组 为 6 0 %, 对 照组为
a s t r o c y t o ma s , 1 1 c a s e s a n a p l a s t i c o l i g o d e n d r o g l i o ma s a n d 1 0 c a s e s g l i o b l a s t o ma s mu h i or f me)w i t h Ⅲ 一i v g r a d e o f MGMT - p o s i t i v e
J I N We n — w e n , Z HANG Ho n g . y a n , WANG Ye — t a o 。
( J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 2 . D e p a r t en m t f o D i g e s t i o n , A n h u i P r o v i n c i a l H o s p i t a l , H e f e i A n h u i 2 3 0 0 0 1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e mo z o l o mi d e ( T M Z)c o m b i n e d w i t h i n t e n s i t y - m o d u l a t e d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 I MR T )o n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1df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1.png)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胶质母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三到四级的胶质母瘤被认为是高度侵袭性和恶性的类型。
对于这一级别的瘤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首选。
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可有效减少肿瘤负荷,缓解病人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手术切除的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进行选择,包括完全切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
然而,在胶质母瘤治疗中,单纯的手术切除常常难以完全根除肿瘤,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胶质母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高能射线的照射,可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进一步增殖和扩散。
这一治疗方法几乎可用于所有胶质母瘤患者,不论是术前、术后还是病情复发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化疗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三、化疗化疗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命周期,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患者,化疗通常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应用。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肿瘤的分级和分型进行个体化制定。
四、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逐渐应用于胶质母瘤的治疗中。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胶质母细胞中的特殊靶点,干扰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增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患者的遗传学和分子学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胶质母瘤治疗领域的一个新兴方法。
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治疗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对胶质母瘤的免疫治疗目前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综上所述,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效果观察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ac0a4f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效果观察马占姝【摘要】目的:探究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
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为4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对照组少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脱发15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具有血液学毒性5例,对照组3例;观察组胃肠道反应6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脑水肿症状14例,对照组11例;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23【总页数】2页(P137-137,138)【关键词】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疗法;替莫唑胺【作者】马占姝【作者单位】内蒙古 024000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红山院区【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脑胶质瘤。
其中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但是因为肿瘤生长是浸润性的,所以手术彻底切除比较困难,手术后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术后综合治疗对高级别的脑胶质瘤影响是尤为重要的[1]。
本研究对21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取得肯定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红山院区2013年3月~2014年2月接收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1例)。
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1.3±8.2)岁;观察组男13例,女8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1.7±8.6)岁;术后病理确诊:Ⅲ级28例,Ⅳ级13例;所有患者Karnofsky评分均≥70分,无明显心、肺、胰、肾功能障碍。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0f71c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6.png)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由于其生长部位特殊、侵袭性强以及治疗难度大,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脑胶质瘤的诊疗水平,规范诊疗流程,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特制定以下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一、诊断1、临床表现脑胶质瘤的症状因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速度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言语不清、视力下降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脑胶质瘤的可能。
2、影像学检查(1)头颅 CT:可初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是否有出血、钙化等情况。
(2)头颅 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的重要手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周围水肿情况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
增强 MRI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
3、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脑胶质瘤的金标准。
通过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活检或开颅活检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以明确肿瘤的类型、级别和分子特征。
二、分类和分级脑胶质瘤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级标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三、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同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病理诊断依据。
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果肿瘤位于非功能区,应争取全切;对于高级别胶质瘤,由于其侵袭性强,难以完全切除,但也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
2、放射治疗放疗是脑胶质瘤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应尽早开始放疗;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肿瘤未全切、年龄大于 40 岁等),也应考虑放疗。
放疗的方式包括常规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
3、化学治疗化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替莫唑胺、卡莫司汀等。
化疗可以在术后与放疗同步进行,也可以在放疗结束后进行辅助化疗。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指引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d305f4b265ce050876321384.png)
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0%~60%。
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由于肿瘤常难以彻底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占有重要地位。
本指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胶质瘤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参考2007年NCCN的临床治疗指引,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几种颅内常见胶质瘤(包括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适应症、放疗技术、靶体积设定、处方剂量及放疗联合化疗等进行临床治疗指导,旨在推行脑胶质瘤的规范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
一、常规检查所有的患者均需于放疗前行头颅MRI T1、T2加权成像及造影增强扫描,了解肿瘤的切除范围及残留情况。
二、定性定量检查必要时可行头颅核磁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核磁灌注成像(MR Perfusion)或11C-蛋氨酸-PET/CT(11C-MET-PET/CT)检查,了解肿瘤代谢及局部血流情况,可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以及鉴别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
三、综合治疗原则脑胶质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地保全神经功能”。
由于脑胶质瘤的浸润性以及生长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常难以完全切除。
术后辅助放疗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低级别的胶质瘤(LGG,WHOⅠ~Ⅱ)患者,如果手术完全切除,无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存在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
如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症状未控或进展者,可放疗或化疗;对于症状稳定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
而对于高分级的胶质瘤(HGG,WHOⅢ~Ⅳ)患者,无论手术情况均需行术后辅助放疗。
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可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少突胶质瘤(WHOⅢ)必要时也可考虑化疗。
附:脑胶质瘤的诊疗流程(参考NCCN 临床治疗指引v.1.2007)3.1 成人低级别弥漫性幕上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FEB-RT:分次外放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616d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e.png)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脑胶质瘤是一种主要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
它的治疗方法通常涉及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多种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减少肿瘤对健康脑组织的侵袭。
手术通常采用显微镜辅助技术进行,可以通过切除肿瘤组织来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然而,脑胶质瘤通常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手术往往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术前辅助治疗,以减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也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以杀死手术切除后残留的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有时也可以单独应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然而,放射治疗也会对正常脑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在剂量和治疗计划的确定上需要谨慎。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方法。
化学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进入全身循环,可以杀死远离肿瘤灶的转移细胞。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卡矽平、替莫唑胺、长春新碱等。
化学治疗通常与手术和/或放射治疗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脑胶质瘤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性较强,因此化疗的效果有限。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中。
靶向治疗是基于研究发现脑胶质瘤细胞中存在特定的致病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的蛋白质,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这些致病基因或蛋白质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药物,例如透明质酸合成酶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和基因突变抑制剂(如特罗瑞必妥)。
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毒副作用。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身体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5版)
• 目前有关高级别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有争议,争议的 焦点主要是最初的临床靶区(CTV1)是否需要包瘤周的水肿 区。
• 美国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 推荐CTV1需包括瘤周水肿区 外2 cm区域,给予46 Gy;缩野的CTV2需在GTV外扩2 cm, 剂量至60 Gy。
• 综合多项研究推荐术后GBM放疗靶区设定如下 : ① GTV为术后可见病灶和T2/FLAIR术后异常信号区; ② CTV为GTV外扩1~2cm,由放疗医师据解剖结构修改后
产生CTVs; ③ PTV为CTVs外扩0.3~0.5cm。 • 推荐GTV的剂量60Gy,CTV的剂量40~50Gy。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5版);
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 治疗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5版);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6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6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术后MRI,T1增强扫描) CTV = GTV 加2 cm边界* PTV = CTV加3–5mm 边界
信号) CTV1 = GTV1加2 cm边界(如果周围 无水肿,CTV在肿瘤外扩2.5 cm.) PTV1 = CTV1加3–5 mm边界
第 2程(推量14 Gy /7 f)
GTV2 =术腔加任何残存增强肿瘤
⑥ CTV不推荐常规包括异常T2/FLAIR;
⑦ 继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非增强区可能包含肿瘤,这种情况下,GT V应该考虑包括T2/FLAIR的高信号区以及增强的肿瘤区并修改/缩小 GTV外扩边界形成的CTV;
⑧ 根据靶体积和邻近重要OARs的复杂程度选择3D-CRT/IMRT/VMAT;
⑨ 行为能力好的成年患者标准剂量是60 Gy每次2 Gy,联合TMZ;老 年患者低分割方案应该作为当前的标准(采用相同的CTV/PTV 定义)。
RTOG治疗靶区
0913, and AVAglio研究)
(RTOG 0525, 0825,
第 1程 (60 Gy/30f)
第 1程(46 Gy/23f)
GTV = 强肿瘤
术腔加任何残存增
GTV1 =术腔加任何残存增强肿瘤 (术后MRI,T1增强扫描)加周围水 肿(T2 或 FLAIR MRI 扫描的高密度
胶质瘤经放/化疗后,可出现多种影像学变化,如无进展、早期进展、假性进展、 复发和放射性坏死等;
在联合TMZ 同步治疗的患者中,常见假性进展,发生率有21% ~31%,常 发生于治疗结束后3 ~6 个月左右,且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假性进展是与治疗相关 的反应,与肿瘤进展无关,其发生率与放疗剂量有关。MGMT 启动子甲基化患者假性 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甲基化患者。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5版);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6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6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附:罗京伟教授第2版《头颈部肿瘤放疗图谱》推荐PGTV/PGTVtb剂量:66Gy/2.2Gy/30。
① 热塑膜固定,定位CT层厚1-3mm
② 两周内做的术后MRI
③ 术后72小时内做的MRI有助于评估切除范围,术前MRI有助于解 释术后影像并提供术前肿瘤范围的信息
④ GTV定义为T1增强肿瘤(仅做活检的患者)和/或手术腔加上残存增 强肿瘤(如果有);
⑤ GTV周围外扩20mm形成CTV,考虑到肿瘤浸润的解剖屏障进行修 改;
由于胶质瘤放化疗后假性进展、复发和坏死等多种反应的并存,影像学检查仅作参 考,必要时需活检证实。假性进展如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
对早期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学进展的病变,原则上应继续使用TMZ 辅助化疗,并 密切随访脑MRI。
如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或增强病灶短期快速增大,需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必要时 考虑手术干预。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5版);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6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6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① 对于肉眼切除肿瘤,GTV应包括手术后残腔(如果有)加上T1增强MRI图 像上的残存肿瘤,不包括瘤周水肿;
④ 根据对复发模式及肿瘤浸润的研究,推荐在肿瘤可能沿白质束播散的各个 方向外扩20mm
⑤ 解剖边界方向适当减少,如脑室 (5 mm), 大脑镰 (5 mm), 小脑幕 (5 mm),视 路/视交叉和脑干(0 mm),颅骨(骨窗上0mm)
⑥ 虽然有些报导建议CTV应该包括瘤周水肿的全部异常T2/FLAIR MRI区域, 但无确切数据支持会影响疗效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
2、2016年ESTRO-ACROP指南:恶性胶质 瘤靶区勾画。
谢谢观赏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6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6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EORTC治疗靶区(EORTC
22981/22961, 26071/22072 (Centric), 26981–22981, and AVAglio研 究)
② 通常GTV应该包括所有术后增强区域,但某些术后梗塞或胶质增生也可能 增强;对比定位MRI与术前MRI和术后MRI弥散加权影像(DWI)有助于区分 术后血管改变与残存肿瘤;
③ 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非增强区可能是肿瘤的一部份;这种情况下, GTV应该包括增强的肿瘤及T2/FLAIR中的高信号区; CTV应该在GTV外扩以 包括微浸润
高级别胶质瘤
• 强烈推荐术后尽早开始放化疗,建议采用3D-CRT或IMRT技术进行 肿瘤局部放疗,以总剂量54~60Gy,常规剂量分割的方式进行。
• 强烈推荐TMZ 75mg/m2化疗同步放疗,继6个周期的TMZ辅助化 疗。
• 在放疗中和放疗后应用TMZ,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这一协 同作用在MGMT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中最明显。
(无需包括水肿区)
CTV2 = GTV2加2 cm边界
PTV2 = CTV2加3–5 mm边界
*22981/22961研究允许外扩边界最多达3 cm,
26981–22981研究外扩1.5 cm
• PFS和OS无差别
• 两程治疗技术的靶区大脑受量高,认知能力受损 危险性大
• 单靶区方法只需要一个计划而更方便
目前复发GBM 的再放疗尚缺乏有力证据;
高精准放疗技Βιβλιοθήκη 可考虑作为姑息治疗手段,用于 KPS 评分较高和复发病灶较小患者。
• 强烈推荐术后尽早开始放疗(与复发后再放疗比较,尽管OS无差异 ,但PFS有延长),建议采用3D-CRT 或IMRT 技术进行肿 瘤局部放疗,以总剂量≤60Gy,常规剂量分割的方式进行。
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
共分为四大类: • 星形细胞肿瘤 •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 混合性胶质细胞肿瘤 • 室管膜肿瘤
根据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血管增生及坏死程度分Ⅰ~Ⅳ级
•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 WHOⅠ~Ⅱ级
• 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 WHO III~Ⅳ级
• 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推荐的CTV设定并不强 调一定要包所有瘤周水肿区。
• 最新的III期临床试验RTOG 0525/EORTC26052-22053的结 果经COX分析显示:总生存时间(OS)与所采用的两种放疗 靶区设定方法(EORTC/RTOG)无关。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