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一、概述高温作业指的是在环境温度高于35℃的条件下进行的工作。
由于高温作业容易引发中暑、脱水、电击等危险,因此有必要制定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人员管理1. 聘请专业人员:雇佣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
这些专业人员需具备疾病预防、急救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高温作业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2. 健康检查:高温作业前,应对所有从事该工作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他们在体力和身体状况上适合进行高温作业。
工作人员如果存在心脏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相关病史,应禁止其参与高温作业。
3. 培训和教育:对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高温作业的危险性、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培训内容应包括高温作业的健康影响、适应症状的识别、防暑降温措施等。
三、工作环境管理1. 温度监测: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温度监测仪器,定期测量和记录环境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2. 通风设施:确保高温作业区域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动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可采用风机、通风管道等设备来增加空气流通。
3. 防暑降温设备: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必要的防暑降温设备,如空调、扇风机、遮阳篷等,以减轻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负荷。
四、个人防护管理1. 适宜服装:员工需穿着适合高温环境的工作服装,应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排汗的面料,避免过度吸湿导致不适。
2. 防护用具:根据高温作业的具体需求,提供员工必要的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帽等,以保护其身体的安全。
3. 补水和防晒:提醒员工加强水分补充,鼓励他们定时喝水。
同时,推广使用防晒霜等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五、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1. 应急预案:制定专门的高温作业应急预案,明确相应的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中暑、晕厥等意外情况,应迅速采取救护措施,并及时报警、送医。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工作场所和环境要求1. 高温作业场所应配备充足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和散热。
2. 工作场所要安装温度计,并定期检测和记录环境温度。
3. 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防护设施,包括遮阳棚、遮挡网等,以减少太阳直射和温度升高。
4. 作业场所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放,防止火灾和高温引发事故。
二、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1. 对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患病风险的人员要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
2. 高温作业人员要定期接受体检,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要加强监测。
3. 给予高温作业人员充足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超负荷工作。
三、防护装备和工具1. 提供适合高温作业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作业人员身体部位的保护。
2. 工具要符合高温作业的特殊要求,例如抗高温、防爆等特性,减少因工具故障引发事故的风险。
3. 高温作业人员要定期对防护装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使用效果。
四、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1. 确立高温作业紧急救援团队,并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和流程,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2. 制定高温作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情况的处理和应对措施,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熟悉应急处理方法。
3. 定期组织高温作业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效果。
五、教育培训和宣传普及1. 对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操作技能、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制作和宣传高温作业安全标语和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宣讲活动,普及高温作业安全知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六、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1. 建立健全高温作业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高温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2. 对违反高温作业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批评教育、罚款、停工整改等,对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保障职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安全,预防高温引起的职业病和意外事故等,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作业的所有职工。
三、高温作业管理责任1.企事业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和权力,并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责任人要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做好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和防护工作。
四、高温作业环境安全要求1.企事业单位应根据高温作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高温作业环境的安全。
2.高温作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空气流通,避免高温作业产生的热风和有害气体积聚。
3.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并定期检测环境温度。
当温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或调整工作时间。
五、高温作业设备安全要求1.高温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使用过程中应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高温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意外事故。
3.高温作业的工具和设备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不得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问题。
六、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护要求1.高温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护装备,如防高温服、隔热手套、防护眼镜等。
2.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增强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3.高温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定,不得擅自变更作业程序或违规操作。
4.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防止因劳累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高温作业急救措施1.企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高温作业急救组织,负责处理高温作业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和职业病病例。
2.急救组织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急救人员的救援技能和处理能力。
3.企事业单位应为高温作业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八、高温作业监督管理1.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温作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进行高温作业安全管理。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高温作业所产生的事故,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系列的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等。
一、安全责任1.1 高温作业应由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2 高温作业所涉及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知识。
1.3 高温作业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高温作业区域。
1.4 高温作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二、作业环境管理2.1 高温作业环境的温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测量和检查。
2.2 确保高温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防止热源聚集和空气污染。
2.3 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设施,保证作业人员的生理需求。
2.4 高温作业区域应设置遮阳措施,防止太阳直射产生的高温。
三、作业人员管理3.1 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与高温作业不相适应的疾病。
3.2 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晒帽、防护服、防热手套等。
3.3 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轮班作业,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3.4 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私自解除安全设备或改变工艺。
四、应急救援管理4.1 高温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急救药品,并提供相应急救人员。
4.2 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3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报警并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救援。
五、安全风险评估5.1 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技术措施论证。
5.2 高温作业应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操作规范,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5.3 高温作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更新,以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六、监督检查及处罚措施6.1 监督部门应对高温作业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作业活动。
由于高温环境会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制定一系列的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温作业环境要求1.\t高温作业环境温度不得超过35℃,湿度应保持在相对湿度50%~60%之间;2.\t高温作业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3.\t高温作业地点要清洁干净,防止积尘造成空气污染;4.\t高温作业现场应防止阳光直射,可根据需要设置遮阳设施。
二、高温作业人员要求1.\t高温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操作证书及经验;2.\t高温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关体检,确保身体适宜从事高温作业;3.\t高温作业人员应具备正确的防护用品,并正确佩戴;4.\t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温监测,并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5.\t高温作业人员不得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6.\t高温作业人员要经过相关安全培训,掌握高温作业的安全操作方法。
三、高温作业安全操作规范1.\t高温作业人员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作业程序;2.\t高温作业人员应认真阅读并遵守高温作业操作手册;3.\t高温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防护用品佩戴规定佩戴,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防护用品;4.\t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防护用品的正常使用;5.\t高温作业人员应做好现场卫生清洁工作,防止积尘和废弃物对空气质量的污染;6.\t高温作业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
四、高温作业应急预案1.\t建立高温作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置流程;2.\t建立高温作业人员紧急救护培训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基本急救知识;3.\t高温作业现场设置紧急避险通道,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撤离;4.\t高温作业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如急救箱、灭火器等;5.\t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前言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会给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在高温作业场所,特别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和预防措施。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包括室内和室外作业。
3. 高温标准本规定所指的高温环境是指环境温度高于28℃,或相对湿度大于80%的空气环境。
4. 岗位责任4.1 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应制定高温作业管理制度,并在岗位上设置专门负责人员,负责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日常检查、安全教育等工作。
4.2 作业人员职责作业人员应按照工作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接受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指导,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更应关注自身安全状况,并遵照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作业标准操作。
4.3 管理人员职责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程,定期进行作业场所安全检查,并对不规范、不安全操作进行纠正和引导。
5. 安全防范5.1 防暑降温在高温作业期间,企业应配备足够的防暑降温设施和药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
同时,安排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工作配比,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
5.2 防火和爆炸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火源和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企业应严格管理和控制火源,并配备灭火设备和应急预案;对于爆炸易发区域,应设置专门的隔离和限制措施。
5.3 防毒部分高温作业环境中,存在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醛、甲苯等,这些气体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甚至诱发嗜睡、昏迷、死亡等重大事故。
因此,企业应进行必要的防毒措施并设置监测仪器,及时监控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
6. 应急救援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
同时,应建立完备的急救体系,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7. 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同时严格把关在高温环境下的人员体检标准,并进行相应的医学体检和引导。
夏季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夏季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夏季作业安全的背景和意义夏季是高温、多雨、多风的季节,也是各类生产作业和建筑施工的高峰期。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容易出现中暑、中暑、中暑等各种安全隐患。
因此,制定夏季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夏季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目标1. 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3. 提高作业效率,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夏季作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全员参与,责任落实;3. 按照程序操作,严格遵守规定;4. 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5. 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
四、夏季作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一)劳动者健康防护1. 提前做好劳动者的体检工作,确保身体健康符合岗位要求;2. 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3. 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晒、防尘、防滑等,并做好防护用品的日常检查和维护;4. 加强饮水与营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合理的膳食;5. 做好食品卫生管理,严禁在工地食用霉变食物。
(二)高温作业防护1. 制定高温作业方案,明确作业时间和作业范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2. 提供适宜的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遮阳伞、通风设备、高温防护服等;3. 加强对高温作业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控制措施;4. 高温作业时,采取适当的轮岗制度,减轻个体劳动者的负担;5. 加强对高温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应对高温作业风险的能力。
(三)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1. 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规程、事故案例分享等;2. 强化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3.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4. 不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检验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1. 设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2. 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3. 对不按规定履行安全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纪律处分;4.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法规
一、总则为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岗位、工种及作业场所。
三、职责与分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组织开展高温作业安全培训。
2. 各部门、各车间(班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车间(班组)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高温作业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调整。
4. 工会组织负责对高温作业人员的权益进行保障,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四、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1. 高温作业岗位的设置和调整,应充分考虑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作业时间。
2. 高温作业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如通风、隔热、防晒等。
3. 作业场所应定期检测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 作业人员应穿着适合高温作业的防护服装,佩戴防护用品,如遮阳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5.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身体状况,对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应调整工作岗位。
6. 加强高温作业现场管理,合理安排作业任务,避免超负荷工作。
7. 作业场所应设置休息室,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休息设施。
8. 为作业人员提供清凉饮料、防暑药品等,保障作业人员的饮食需求。
五、高温作业培训与教育1. 对新入职的高温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使其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2. 定期对在岗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对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培训,使其掌握高温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六、监督检查与考核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3. 将高温作业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会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制定和执行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供参考:一、总则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包括定期高温环境下作业或临时性高温条件下作业的职工。
三、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机构1.本单位设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管理机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管理经验,在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专业能力。
四、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要点1.工作环境管理a.在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标志的完好性。
b.高温作业现场应有有效的通风设备,保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并保持室内温度不超过规定的安全范围。
c.注意高温现场清洁,防止杂物堆放、易燃物料存放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2.技术措施a.采取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隔热措施,降低高温对职工的直接伤害。
b.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物料的温度,避免物料燃烧和爆炸。
c.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职员培训a.高温作业的职工应接受高温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b.培训内容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c.管理机构应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参训人员。
4.个人防护设备a.职工应根据高温作业环境的特点,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隔热服、安全帽、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b.个人防护设备应经常检查、清洁和维修,遇损坏应及时更换。
5.急救措施a.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急救箱,急救箱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b.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高温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急救流程。
c.指定急救人员,提供急救培训,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六、高温作业安全监督1.根据相关制度,进行高温作业现场的每日巡查。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单位员工在高温作业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适用范围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职工。
高温作业定义为环境温度高于35℃的综合作业和高温特定作业。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高温作业时间和地点,准备必要的防晒用品和紫外线遮挡器具。
2.局部高温作业前,应进行热环境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3.在室外高温作业时要随时喝水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品检查和安全检查。
个人防护措施1.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个人防护要求的劳保用品。
2.在作业现场应做好防热、防晒措施,遮阳帽、外套、防护镜等防护用品要齐全。
3.作业过程中,防护用品应佩戴端正、有序,严禁随意抛弃。
安全应急处理1.在高温作业中如出现身体不适或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监督人员报告。
2.如遇电气事故,首先切断电源和电气开关,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抢救和处理。
现场管理要求1.现场应配备专人负责高温作业管理与监督,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
2.作业现场应标明高温作业区域,指定专人负责警戒,防止人员误入高温区域。
3.作业现场应按要求配备救护车、灭火器等应急设备。
后勤保障1.在高温作业期间,应提供清凉饮料、水果等食品,保证作业期间的营养和水分摄入。
2.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休息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科学防暑降温1.在高温作业期间应适当增加工作间歇时间和餐休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高温作业现场应配备空调等降温设备,确保作业环境的适宜程度。
规章制度责任1.班组长负责本班组成员的安全管理工作。
2.监督人员需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置。
3.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总结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了单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
为实现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各部门需加强落实,确保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并定期进行自查、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温作业是指工作环境温度高于室温25℃,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各类作业。
高温作业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如炼钢、冶炼、化工、铸造、建筑等。
由于高温作业的特殊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制定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是企业和机构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下面,我们就从高温作业环境要求、人员防护措施、安全培训和管理等方面来详细阐述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一、高温作业环境要求1. 温度控制要求:工作环境温度不得超过规定的高温限度,限度值应根据所属行业和作业的特点进行科学设置,并经相关专业机构验证。
2. 通风要求:确保高温作业场所内空气流通良好,可以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
3. 空气湿度要求:应根据高温作业的特点和需要,设置适当的湿度限制值,以保证作业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 光照要求:要求有良好的照明设施,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作业区域和设备,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二、人员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高温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防眩光眼镜等。
2. 防晒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长时间在户外高温作业的人员,要求佩戴宽边帽、防晒霜等,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
3. 体温调节措施:为了避免高温导致人员中暑或体温过高,要求作业人员均匀摊薄热量,加强水分摄入,适时休息。
4. 培训措施: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性、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紧急救援等。
三、安全培训和管理1. 岗前培训:在高温作业开始之前,必须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让其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
2. 定期检查: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作业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和紧急救援措施,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安全与健康,规范企业高温作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及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室、仓库等各个工作场所。
第三条定义1.高温作业:指作业环境温度在35摄氏度及以上的作业活动。
2.职工:指受雇于本企业,接受薪酬的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第二章高温作业安全管理第四条基本要求1.企业应建立高温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2.企业应制定高温作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企业应为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4.企业应定期对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高温作业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第五条工作环境管理1.企业应保持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
2.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企业应保证高温作业场所的温度在法定范围内,不得超过规定的高温作业温度。
第六条个人防护1.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服、防护鞋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2.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应定期更换防护用品,确保其有效性。
3.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应避免穿戴过于紧密的衣物,以便散热和调节体温。
第七条作息调整1.企业应根据高温作业的特点,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2.企业应提供饮用水或饮料,确保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有足够的液体摄入。
3.企业应鼓励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以缓解工作压力和恢复体力。
第八条应急预案1.企业应制定高温作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2.企业应定期组织高温作业的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企业应建立紧急通讯机制,确保高温作业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求助。
第三章考核标准第九条考核内容1.企业应定期对高温作业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工作环境管理、个人防护、作息调整等方面。
2023年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023年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工作环境温度高于28摄氏度,不同行业和岗位具体温度标准由各自行业标准制定。
第四条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人为控制”的原则,加强高温作业活动的监督与检查。
第二章高温作业保护措施第五条高温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高温作业方案,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保护措施。
第六条高温作业场所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配备必要的散热设备,如空调、风扇等。
第七条高温作业人员应准备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并按规定佩戴和使用。
第八条高温作业期间应有适当的休息安排,每2小时应有至少15分钟的休息时间,确保作业人员不因连续作业时间过长而引发身体不适或中暑。
第九条绝对禁止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有患有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孕妇等,并对高温作业岗位需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第十条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高温作业区。
第三章高温作业的应急处置第十一条对于突发情况或作业人员感觉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止高温作业,及时就医或提供急救。
第十二条高温作业现场应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并有专业人员进行急救培训。
第十三条对于高温作业期间的事故和伤害,应及时进行报告,并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第四章监督和处罚第十四条对于违反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五条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高温作业安全监管机制,对高温作业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六条对于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进行修订和公告。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规定(三篇)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温作业的危害,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一切高温作业场所和高温作业岗位。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环境温度较高,或者由于工作特点、设备设施的影响导致的工作环境温度较高的作业。
第四条在高温作业过程中,经测定的环境温度超过37.5℃,或者由于热辐射、蒸汽、高温流体等因素导致的局部温度超过50℃。
第二章高温作业风险评估第五条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高温危害因素和风险等级。
第六条高温作业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确定高温作业所在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
(二)测定环境温度和局部温度,评估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三)确定高温作业的时间和频率。
(四)确定高温作业场所和岗位的特殊危害风险。
第七条高温作业风险评估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结果应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作为高温作业防护管理的依据。
第八条对于高温作业存在较高风险的场所和岗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和局部温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第三章高温作业防护设施第九条在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相应的高温作业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第十条高温作业防护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第十一条在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充足的通风系统和降温设备,确保环境温度和局部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十二条在高温作业岗位,应设置防止热辐射和蒸汽烫伤的屏障和防护设施,保护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高温作业岗位应设置充足的休息区和饮水设施,保证员工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补水。
第十四条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紧急救援设备和应急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
第十五条高温作业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四章高温作业管理措施第十六条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体温检测、血压检测等。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本规定旨在预防高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保障员工健康。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各相关部门。
第三条职责划分1.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制定相应计划,实施人身健康保障措施,并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责作业点温湿度的监测。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防暑降温设施的配备、检查及维修管理。
3.各部门应积极履行本部门防暑降温职责。
第四条定义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存在生产性热源,当地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出现时,工作地点气温较室外气温高出2℃或2℃以上的作业。
第五条规定内容1.技术措施(1)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优化工艺过程与操作过程,减轻高温及热辐射对员工的影响。
(2)安全环保部门应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及辐射强度,密切关注气象变化,适时采取改进措施。
(3)封闭或半封闭工作场所的热源应设于室外常风向的下风侧;室内热源在不影响生产工艺过程的前提下,可采用喷雾降温。
热源(如炉子、蒸汽设备等)影响员工操作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4)高温作业场所的防暑降温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配备送风风扇、喷雾风扇等局部送风装置。
(5)针对产生有害气体的高温工作场所,应实施隔热、强制送风或排风装置。
(6)高温环境中的狭小房室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措施,使室内热辐射强度小于700W/m2,气温不超过28℃。
(7)防暑降温设备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修维护,每年暑季前进行一次检修,并评估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使用与管理制度。
2.保健措施(1)高温作业员工在上岗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患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呼吸、内分泌、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 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至凉爽处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与必要处置,必要时前往职业病诊断机构就诊。
(3)高温作业者应按相关规定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并符合卫生要求。
(4)热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员工应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鞋、护腿、围裙、眼镜、隔热服装、面罩等。
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确保工程高温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程高温作业质量,以及预防和减少工程事故发生,制定本《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工程高温作业范围工程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程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炼油、冶金、玻璃等行业的高温作业。
第三章工程高温作业人员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方可从事工程高温作业。
2.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高温作业的要求。
3.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操作流程或者违规操作。
4.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全身穿着符合高温要求的工作服,佩戴防护用具。
5.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停止作业并进行处理。
第四章工程高温作业设备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安装完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3.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各部位运行正常。
4.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需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
第五章工程高温作业现场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进行标识,明确高温区域,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2.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作业过程,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紧急处理物品,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处理。
4.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有应急预案,包括应急逃生路线图、应急疏散指示牌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人员。
第六章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2.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目的与范围本规定旨在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并规范高温作业的管理。
适用于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
二、定义1. 高温作业:指作业环境温度超过35℃的作业。
2. 高温作业人员:指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责任:-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高温作业安全评估,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暑药品等。
-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 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高温作业人员责任:-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
- 严禁擅自离岗或放松对工作环境和自身安全的关注。
- 在高温作业前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补偿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 定期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不适症状。
四、安全措施1. 环境控制:- 确保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温度。
- 定期检查和清洁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 安装遮阳设施或使用遮阳防护用具,减少外界太阳光的直射。
2. 防护设备:- 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透气性服装,防止过度蒸发和热量积聚。
- 配备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防止因高温作业导致的眼部和皮肤损伤。
- 使用防暑药品,如盐丸、清凉油等,缓解高温作业带来的不适症状。
3. 作息管理:- 合理安排高温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作业时间过长。
- 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确保高温作业人员随时补充水分。
4. 应急准备:- 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 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行动计划。
五、培训与考核1. 新员工入职培训:对从事高温作业的新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
2.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3. 考核与评价: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对不合格者进行纠正和培训。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活动的安全管理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要点:
1. 环境评估:在进行高温作业之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环境评估,确定是否存在高温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防护设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热服、隔热手套、防火眼镜、防尘面具等,以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 人员培训:对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急救知识等,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作业时间安排:合理安排高温作业的时间,避免在高温强度最大的时候进行作业,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等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
5. 饮食健康: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适当的饮食,以保持作业人员的体力和水分平衡,避免中暑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6. 作息时间安排:合理安排高温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恢复,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导致疲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7. 急救措施:制定高温作业的急救预案,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应急救护人员,以处理高温作业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8.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高温作业现场和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上是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一些要点,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温天气是生产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紧要因素。
由于高温天气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应特别关注高温作业时的安全问题。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订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介绍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一、高温天气的防护措施1. 穿透气性好的衣裳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散热作用会减弱,穿着透气性好的衣裳可以帮忙人体更好地散热。
不宜穿戴过紧、过厚、含有化纤材质的衣物。
2. 遮阳帽在高温天气下,紫外线是很强的,戴帽子可以有效地避开紫外线照射。
3. 使用太阳镜太阳镜可以有效地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
4. 喝足量的水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流汗量会加添,因此应当多喝水(2-3升/天),保证身体水分的平衡。
5. 避开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在高温环境下,人体表面和内部的温度都会上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因此,应尽量削减在高温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尤其是在中午时段应避开在烈日下长时间工作。
6. 室内外温差不应过大。
高温天气下工作环境应当保持宜人温度(24-28℃),室内外温差不宜大于8℃。
二、高温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做好高温天气下的防护措施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应着装透气性好的服装,并戴上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护用具。
2. 饮食和睡眠的调理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高能量低脂饮食,加强防范热应激的本领。
3. 实行疏导措施对于高温天气下简单产生拥堵的区域,应实行疏导措施,如设立交通警示牌、分时段进入等等。
三、高温作业中的安全措施1. 监测环境温度在进行高温作业时,应不断监测环境温度,一旦发觉温度过高,应适时实行降温措施。
2.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高温作业时,应不断补充水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同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使用电风扇、空调等降温工具。
3. 注意保护头部和皮肤高温天气下,皮肤简单被晒红晒伤,头部简单受热,需要注意保护。
4. 加强防火措施高温天气简单引起火灾,应加强防火措施,特别是在装修、焊接、电气维护和修理等高温作业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般规定
第一条高温作业系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
第二条高温作业场所综合温度应符合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第三条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应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关防暑的要求。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安全、职业卫生和工会等部门应制定计划,采取保障人身健康的措施,并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防暑降温设备应有专人管理,按时检修维护,每年在暑季前检维修一次,并进行效果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使用办法和管理制度。
技术措施
第六条应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改进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减少高温和热辐射对员工的影响。
第七条应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定时检测,包括温度、湿度、风
速和辐射强度,掌握气象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第八条对封闭、半封闭的工作场所,热源尽可能设在室外常风向的下风侧,对室内热源,在不影响生产工艺过程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喷雾降温。
当热源(炉子、蒸汽设备等)影响员工操作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第九条高温作业场所的防暑降温,应首先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使用送风风扇、喷雾风扇或空气淋浴等局部送风装置。
第十条根据工艺特点,对产生有害气体的高温工作场所,应采用隔热、强制送风或排风装置。
第十一条对于高温环境中的狭小房室,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使室内热辐射强度小于700W/m2、气温不超过28℃。
保健措施
第十二条对高温作业员工应进行上岗前和入暑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呼吸、内分泌、肝、肾疾病患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第十三条发现有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除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外,还应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诊疗。
第十四条对高温作业者,应按有关规定供给含盐清凉饮料,并符合卫生要求。
第十五条对热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员工,应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鞋、护腿、围裙、眼镜、隔热服装、面罩等。
组织措施
第十六条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应有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加班加点。
第十七条高温作业的分级应符合GB 4200《高温作业分级》的规定,对高温超标严重的岗位,应采取轮换作业等办法,尽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
第十八条高温作业场所应设有工间休息室。
休息室应隔绝高温和辐射热,室内有良好的通风,休息室内气温应低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5~27℃。
审批和管理
第十九条《中原油田高温作业许可证》的审批
由施工作业基层单位生产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审查合格报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经二级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由二级单位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签字盖章(盖单位行政章)。
第二十条《中原油田高温作业许可证》是高温作业的凭证和依据。
不得随意涂改、代签,应妥善保管。
第二十一条《中原油田高温作业许可证》一式二联。
其中,一联由进行高温作业的基层单位保存;一联留存二级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存档。
第二十二条《中原油田高温作业许可证》保存期限为1年。
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由油田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高温作业许可证
附件:
一、作业流程和关键控制点
确认进入高温环境作业 1)要通过检测作业场所确认。
)依据作业任务分析检
测数据进行危害识别和
确认。
3)生产(辖区)单位主管向施
工单位主管
进行施工交底。
4)各单位指定专人向所有参与
作业(监护)人员书面交底
并签字确认。
作业许可申请
5)确认施工人员、方案(措施)、
现场环境和防护器材、现场应
急救援准备等符合性。
No 措施确认
)工艺、设备、安全
和作业、监护人员,许可审批
落实并查验措施,签字确认。
7)施工单位负责人、
生产单位安全主管和Yes
领导确认风险控制措施,签发许可证。
现场作业 8)施工人员严格执行作
业程序。
9)监护人员履行职责。
完工确认
二、作业步骤及控制要求(说明)
1、要通过作业现场检测确认。
确认高温作业比较复杂,要通过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现场检测才能确认,有的还要在对比当地气象台公布的气温数据才能确认。
2、对作业场所检测数据进行分、危害识别和确认,提出控制措施。
在办理进入高温作业许可证前,生产和施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及作业内容需要,从进入高温环境作业条件、作业环境和作业人员等方面入手,分析作业环境温度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
对各作业环节进行充分的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项目主管技术人员应确认作业任务存在的风险,组织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可有效避免作业人员中暑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3、向所有参与作业(监护)人员书面交底,并签字确认。
在进入高温环境作业过程中易出现不交底、口头交底或交底不全面、不明确,从而导致作业人员对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理解不清楚,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作业人员中暑事故,影响施工作业,还可能引发其它事故发生。
生产(辖区)单位应对进入高温环境的作业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作业环境状况负责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
进入高温环境作业前现场安全主管人员应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工作环境的温度高低,交代
施工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并要求所有现场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参与作业人员必须熟知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作业人员出现中暑征兆时的救护方法,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之间的联络约定,并在作业现场配备必要的救护器具。
4、措施确认、许可审批
进入高温环境作业容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暑,作业中的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出现中暑伤害并可能引发其它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办理进入高温作业许可证,能起到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了作业前安全风险控制的作用。
5、作业监护
作业监护人员应要经过培训,掌握预防中暑的基本知识,严格履行监护职责,及时发现新产生的危害因素及作业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现场技术负责人报告,以利于问题的及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