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利用(新)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地热能的开发现状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包括地表热能和地热水能。
目前,地热能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浅层地热能利用浅层地热能主要指地下500米以内的热能。
这种能源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地热泵,将地下的热能通过换热器传递到建筑物内部供暖或供应热水。
这种利用方式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深层地热能利用深层地热能主要指地下500米以上的热能。
这种能源利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开采地热水或地热蒸汽,将其转化为电力或直接供热。
深层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供热。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多个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热系统,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二、地热能的利用现状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地热能利用的几个典型案例:1. 冰岛冰岛是一个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约有25%的能源来自于地热能。
冰岛通过建立多个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热系统,大大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2. 菲律宾菲律宾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
菲律宾利用地热能发电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全球领先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国家之一。
3. 中国中国地域广阔,地热资源分布广泛。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热系统,地热能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三、地热能的前景分析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备巨大的潜力。
未来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新型地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如增强型地热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地热发电技术等,将进一步提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效率。
2. 规模化应用地热能的规模化应用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未来,随着地热能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地热能的规模化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五)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改革方式。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一个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一、实施背景当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燃煤供暖方式存在着燃煤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工作原理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能源进行供暖、制冷和其他能源利用的一种方式。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热能采集:通过地下管道系统将地下浅层地热能采集到地面。
2. 能源转换:将采集到的地热能通过换热器转换为供暖或制冷所需的热能或冷能。
3. 能源利用:将转换后的热能或冷能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端进行供暖或制冷。
4. 综合利用:将未被完全利用的热能或冷能通过回收再利用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前期调研:对目标区域的地热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可行性。
2. 设计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的设计方案,包括地热能采集系统、能源转换设备、输送管道等。
3. 建设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等实施工作。
4. 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设备运行监测、维护保养等。
5.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的发展。
四、适用范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适用于地下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如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温泉地区等。
五、创新要点1. 浅层地热能采集:采用先进的地下管道系统和地热能采集技术,提高地热能的采集效率。
2. 能源转换:采用高效的换热器和热泵等设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3. 综合利用:通过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充分利用未被完全利用的热能或冷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预期效果1. 环保效果:减少燃煤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河南省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河南科技3上据是平行双样的平均值。
平行样又称平行双样,是指在环境监测和样品分析中,只包括两个相同子样的样品。
采集和测定平行样是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项措施。
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试的精密度水平。
在环境监测中,采集和测定平行样的百分比应根据样品的批量、测定的难易程度、有无质量控制等进行确定,一般不少于全部样品的10%。
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可根据标准方法所规定的界限进行判别合格与否,也可将测定结果点入质量控制图进行判别。
此外,也可参考分析化学中所作的一般规定进行判别。
本文,笔者采用平行双样法,实验结果见表3。
查表得t 0.05=2.306,t <t 0.05,故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四、结论膜电极法测定废水BOD 操作简便、测量周期短、能迅速反应水质状况,能实现实时监测。
避免了标准稀释接种法长时间培养以及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法温度控制精度好,整个测量过程在恒温下进行,避免了硝化作用的影响。
对可生化性好的水样测定稳定、重现性好。
与标准稀释接种法长达5天的培养过程中众多的微生物代谢相比,膜电极法测定可生化性好的水样时,BOD 波动范围小、精确度高,避免了五日生化稀释接种引起的结果偏差。
压差法测定废水BOD 具有直观性,直接读数,无需化学试剂滴定,避免了滴定操作引起的误差,节省操作时间,样品一般不需要稀释并具有累加性,可以随时了解生化状况,即不同时间BOD 值。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用压差法测定水样的BOD 其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以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差异,膜电极法与压差法相比具有分析周期短、操作简便、快速、抗干扰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可靠、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等优点。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膜电极法是测定废水BOD 的首选方法。
表3膜电极法和压差法测定废水B OD 的对比实验水样编号膜电极法(A )压差法(B )d=A-B Sd T1166.1164.41.71.9451.0832168.7163.753185.7187.3-1.64192.5191.90.6517.217.3-0.1617.417.10.373.523.440.0883.493.51-0.02表2压差法测定结果平行样编号测量值(m g/L )绝对误差(m g/L )相对误差(%)平均值(m g/L )绝对偏差(m g/L )相对偏差(%)相对标准偏差(%)1185-136.6200-15-7.54.12195-31.5-5-2.5319800-3-1.5419910.5-1-0.5520021.000620573.552.5720684.063.08212147.1126.0浅层地热能是指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200m )的土壤岩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一种低温地热能源,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清洁能源。
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Solar energy and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are two key technologies that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utilization in buildings.Solar energy, also known as photovoltaic (PV) technology, harnesses the power of sunlight and converts it into electricity. This renewable source of energy offers numerous advantages for building applications. Firstly, solar panels can b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both new and existing buildings, either as rooftop installations or as façade cladding. The versatility of solar panels allowsfor their seamless integration into various architectural designs.Moreover, solar energy systems have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on-site, reducing dependence on external power sources and minimizing transmission losses. This is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in remote areas where access to a reliable grid infrastructure may be limited. Additionally,solar panels produce clean energy without emitting harmful greenhouse gases, contributing to a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Another key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energy utilization is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systems. These systems take advantage of the stable temperature below the Earth's surface to either heat or cool buildings efficiently. Shallow geothermal systems typically involve the extraction of heat from the ground during winter months and its release back into the ground during summer months for cooling purposes.One common method for utilizing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is through a ground-source heat pump (GSHP) system. GSHPs use a network of pipes filled with a heat transfer fluid that circulates underground and exchanges heat with the surrounding soil or rock formations. This enables buildings to be heated in winter by extracting heat from therelatively warmer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and cooled in summer by releasing excess heat into the cooler ground.The advantages of using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systemsin buildings are manifold. Firstly, these systems offerhigh efficiency ratios due to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below ground level throughout the year. Secondly, they can provide heating and cooling needs simultaneously, resulting in lower operational cos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Moreover, shallow geothermal systems require less maintenance compared to other renewable technologies such as wind turbines or solar panels.In terms of application,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and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n building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Many countries have implemented incentives and regulation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into building designs. For instance, some jurisdictions offer financial incentives such as tax credits or grants for installing solar panels on rooftops. Similarly, building codes may require the inclus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systems in new constructions to meet energy efficiency targets.To further advance these technologies, ongo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performance, dura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This includes advancements in PV cell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terials for solar panels, optimization of GSHP system designs, and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heat exchange mechanisms for shallow geothermal systems.In conclusion, solar energy and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are crucial technologies for building energy utilization. They offer multiple advantages including renewabl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reduced dependence on external power sources, minimal environmental impact, efficient heating and cooling capabilities, and lower operational costs. As effort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se technologies th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their widespread adoption in buildings will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wards achieving a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中文翻译: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是建筑中关键的技术,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研究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研究简介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壳热能的技术,在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优缺点。
浅层地热能概述浅层地热能指的是地球表层10-500米之间的热能资源,通常通过地源热泵(GSHP)技术进行利用。
GSHP技术使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制冷和热水加热,其通过地下热交换器中的导热液循环换热的原理,将地下热能转化为适合生活的温度。
GSHP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家庭或建筑物的碳排放量,而且可以显著降低供暖和制冷成本。
此外,由于该技术可以完全使用自然能源,因此它在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和维持室内温度方面具有极高的可持续性。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GSH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欧洲北部和北美地区,其中德国是其最大的市场之一。
由于欧盟的减排计划,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和经济效益的日益重视,GSHP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也在迅速加速。
在近年来,GSHP技术也在中国大规模向市场推广。
GSHP系统可以用于新建房屋、商铺和办公室,也可以用于旧房屋的改造。
一般来说,使用GSHP技术的新建筑物会显著降低能量成本,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物对设备的依赖程度。
对于已经建成的建筑物,GSHP技术可以与传统供暖、制冷系统相结合使用,同时降低使用面积的成本。
此外,GSHP技术还可以通过地下热交换器提供热水供应,并且可以被用于游泳池或热水浴缸加热。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的优缺点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的优点包括:1. 不依赖化石燃料:GSHP系统主要依赖地下热能,因此不需要使用化石燃料。
这不仅可以降低价格,而且可以减少碳排放,提高清洁能源比例。
2. 可持续性:地下热能是可以被再生的资源,使用GSHP技术意味着你不会用尽这些资源。
3. 适用性广泛:GSHP技术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物。
4. 维护成本低:GSHP系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长期来看可以降低能源费用和与其他供暖、制冷系统的维护成本。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浅议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广义地热能、浅层地热能的相关概念以及热泵技术。
浅层地热能目前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供暖与空调,它是一种新兴的低运行成本节能环保型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热泵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q413 文献标识码:q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 0411 -01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贮存的热能,它包括地球深层由地球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深层地热能及地球浅层由接收太阳能而产生的热能——浅层地热能。
前者以地下热水和水蒸气的形式出现,温度较高,主要用于发电、供暖等生产生活目的,其技术已基本成熟,欧美国家有很多用于发电,我国则多用来直接供热。
这种地热能品位较高,但受地理环境及开采技术与成本的影响因而受限较大;后者由太阳能转换而来,蕴藏在地球表面浅层的土壤中,温度比较稳定,冬季温度略高于当地平均气温30c~50c,夏季比室温低。
其开发成本和技术相对也低,且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适合于建筑物的供暖与制冷,因而受到了暖通空调及节能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
浅层地热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的热交换方式,冬季将赋存于地层中的低位热源转化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源,为建筑物供热:夏季根据同一原理为建筑物制冷。
由于地下温度十分稳定且很接近房屋居住所需的温度,因此,相对于燃煤、燃油的供暖供冷系统,以大地为提取热量或排放热量的热源热泵能耗大幅度,同时还减少了燃烧产物的排放和制冷剂如氟利昂的用量,对保护环境十分有利。
目前,浅层地热能开采利用的经济深度一般小于200m。
1、热泵技术与浅层地热能应用发展趋势“热泵”的概念是由瑞士人于1912年提出的,按其冷热源的性质分为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两大类。
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热泵系统被统称为“地源热泵系统”。
至2005年,世界上33个国家已安装了130万台地源热泵装置,总装机157231mwt,是2000年的2.98倍,每年增长24.4%,占世界地热直接利用总装机容量的56.5%,已是地热供暖(14.9%)的3.8倍。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1前言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贮存的热能,它包括地球深层由地球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及地球浅层由接收太阳能而产生的热能。
前者以地下热水和水蒸气的形式出现,温度较高,主要用于发电、供暖等生产生活目的,其技术已基本成熟,欧美国家有很多用于发电,我国则多用来直接供热,这种地热能品位较高,但受地理环境及开采技术与成本的影响因而受限较大;后者由太阳能转换而来,蕴藏在地球表面浅层的土壤中,温度较低,但开采成本和技术相对也低,且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适合于建筑物的供暖与制冷,因而受到了暖通空调及节能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
地球表面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库。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量的2000倍,只是由于太阳能能流密度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大,使得对这部分热能的直接利用困难较多。
但实际上,温度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地表面至地下10m之间的区域内,从10m深度再往下,大地温度就稳定在当地全年的平均气温上了。
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个温度都在15℃左右,如果把这样的温度搬运到地面上来稍做处理,就可成为很好的空调系统,这就是目前浅层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浅层地热能利用通常需借助于热泵,它是一项新兴绿色节能技术。
在冬天它以大地为低温位热源,从大地中提取热量,经过地面上热泵的转换,提高温位向房屋供暖;在夏天则以大地为高温位热源,将房屋内的热量输送到大地土壤中。
由于地下温度十分稳定且很接近房屋居住所需的温度,因此,相对于以大气环境为热源的热泵和燃煤、燃油的供暖供冷系统,以大地为提取热量或排放热量的热源的热泵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减少了燃烧产物的排放和制冷剂的用量,对环保十分有利。
从大地土壤中提取热量用于房屋的供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提出,只是由于长期以来石化燃料价格低廉,供应充足,它才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其进展缓慢。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性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这项技术才逐渐受到青睐,目前已趋于成熟,正在欧洲、北美和日本得到推广应用。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一)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
在能源领域,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能源利用方式,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详细介绍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能源供暖、制冷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
而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成为了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原理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能源供应。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热能采集:通过在地下埋设地源热泵或地热井,将地热能转化为热能或冷能。
2. 能源转换:采集到的地热能通过地源热泵进行能源转换,将热能供应到建筑物中,或将冷能供应到制冷设备中。
3. 能源利用:利用供暖设备或制冷设备将热能或冷能传递给建筑物内部,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4. 能源回收:在能源利用过程中,通过回收废热或废冷,进行能源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资源调查:对目标区域的地热能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可供开发的地热能资源量和分布。
2. 设计规划:根据目标区域的能源需求和地热能资源情况,制定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的设计规划。
3. 建设设施:根据设计规划,进行地源热泵或地热井的建设,以及供暖设备、制冷设备的安装。
4. 运行管理:建成后对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设施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实现。
四、适用范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
对于那些地下水资源丰富、地热能资源开发潜力大的地区,尤其适合推广应用。
五、创新要点1. 地热能利用技术:采用先进的地源热泵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技术
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技术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类型,逐渐被广泛认知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技术,包括浅层地热能利用、深层地热能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浅层地热能利用浅层地热能利用主要指的是地下温度较低深度(几十米内)的浅层地源热泵系统。
该系统通过地下温度的特点来实现供热和供冷,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等优点。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由地热井、热泵单位、供回水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其中地热井是将地下温度利用到最大的部分,地热井的深度要按照当地的气候和供热需要进行调整。
热泵单位是制冷、制热的核心部分,对于储水容器或者室外管道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实现了夏季降温,冬季升温的效果。
供回水系统是将调节后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进行供冷或供热。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在于稳定、节能、环保,在燃料费用与热量能耗之中,前者降低了因使用燃料带来的能源消耗,在后者上,在某些大型供热系统中,使用地热能作为起伏太远,后续维护难度大的柔性供电的替代,确保无时无刻有热水供应。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在大气温度变化较小的地区,可以实现一年四季平稳供热,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地热能利用技术。
二、深层地热能利用深层地热能利用主要指的是通过开采较深的地下热水来实现供热和发电。
深层地热能具有稳定、可靠、可再生、环保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
深层地热能开采主要包括地热能、热水、热炉锅炉和热电厂等。
地热能通过封闭的钻井设备到地下抽取取暖,或者对洞穴温度的测量和影响来察明矿区的地热温度(常温28℃以上),对于储水服务也比较成熟。
热水和地热能的不同在于,热水可以用于供给温泉浴馆,地热能则是寻矿、统计洞穴较多的机构才能考虑使用的容量大、安装应用困难的技术,但是生产和使用的效率都非常高。
深层地热炉锅炉和热电厂则是利用地下热水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由于深层地热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都非常强,因此深层地热能发电被认为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宜性研究
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宜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宜性,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文章从浅层地热能的概念和原理着手,详细阐述了其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用性,包括建筑结构、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考虑。
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浅层地热能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措施和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民用建筑;适宜性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寻找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方案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特别是在现有建筑中应用浅层地热能仍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宜性,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浅层地热能的概念和原理浅层地热能是指地下浅层土壤或岩石中蕴含的热能资源。
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广泛存在于地球表层。
浅层地热能可以通过合适的采集方式被利用,为民用建筑提供供暖、制冷和热水等能源[1]。
浅层地热能的采集方式主要包括水循环系统和气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是指通过埋设水平回填的地下水井,将地下的热能通过水循环的方式传递到地上进行利用。
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地下水体中的热能,并在地源热泵系统中进行热交换,实现供暖和制冷。
气循环系统则是通过埋设地下水平回填的地下管道,利用地下土壤或岩石中的热能,通过气体的循环传递到地上。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下热水或蒸汽资源的利用,可用于供热和发电等领域。
2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用性首先,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对浅层地热能的适用性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热传导性能,以便更好地利用地下热能。
建筑的墙体、地板和屋顶等部位应具备较低的导热系数,以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对于已经建成的现有建筑,适宜性还受到改造和适配的限制。
另外,地质条件是影响浅层地热能适宜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温等地质参数对于浅层地热能的采集和利用有重要影响。
浅层地热能供暖原理解析
浅层地热能供暖原理解析浅层地热能供暖是一种新兴的供暖方式,它利用地下浅层地壳中储存的热能来提供建筑物的供暖和热水需求。
与传统的燃煤、燃气或电力供暖相比,浅层地热能供暖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等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浅层地热能供暖的原理进行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浅层地热能供暖的原理。
浅层地热能供暖利用地下浅层地温能储存的热能,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的低温热能提升至建筑物需要的温度,并通过供暖设备向建筑物内部供热。
地源热泵系统是浅层地热能供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地源热泵、水循环系统和热交换器等组件组成。
地源热泵利用压缩机和换热器等工作原理,将地下的低温热能提取到建筑物内,并利用压缩机将其压缩升温,再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供暖设备,从而实现供暖。
其次,我们来讨论浅层地热能供暖的优势和局限性。
首先,浅层地热能供暖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
由于利用地下储存的热能,浅层地热能供暖不需要燃煤、燃气等传统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同时,浅层地热能供暖的能耗较低,相比较传统供暖方式,可以节约能源。
其次,浅层地热能供暖具有稳定的供热效果。
由于地下地温变化较小,浅层地热能供暖可以实现稳定的供热效果,不会受外部气候影响而发生大幅波动。
然而,浅层地热能供暖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浅层地热能供暖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
地下热能的获取需要通过埋设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管网,因此需要充足的土地面积。
其次,浅层地热能供暖的投资成本较高。
与传统供暖方式相比,浅层地热能供暖需要投入较多的设备和施工成本,因此初期投资较高。
此外,地下热能的获取效率可能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适用性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浅层地热能供暖是一种环保、节能、稳定的供暖方式。
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优势仍然使其成为未来供暖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浅层地热能供暖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浅层地能(热)的开发与利用
浅层地能(热)的开发与利用浅层地能(热)广泛存在于地下浅层(数百米以内)恒温带中的土壤和地下水里。
它是低品位(<25℃)的可再生能源。
有别于传统深层(<5km)地热能。
它基本不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
其温度相对恒定,储量巨大,是不应被忽视的新能源。
在建筑供暖(冷)用新能源中是最为现实、最有前途的能源。
本文重要介绍开发利用这种能源的价值,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何谓浅层地能(热)——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的综合作用下,存在在地壳下近表层数百米内的恒温带中的土壤、砂岩和地下水里的低温地热能。
浅层地能(热)不是传统概念的深层地热,是地热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新成员,它不属于地心热的范畴,是太阳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广泛的存在于大地表层中。
它既可恢复又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温能源。
以往,这种低温能源,因品位不高(通常温度﹤25℃),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随着制冷技术及设备的进步和完善,成熟的热泵技术使浅层地能(热)的采集、提升和利用成为现实。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我国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源需求的比例,已由原来的1/6增长为1/4,其中,建筑物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生活热水的能耗需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以往,这种能源主要来自于矿物质燃料(煤、油、气)的燃烧。
1000多度的高温烟气加热70~80℃的低温水实现供暖(冷)的低温要求,排烟的温度竟达200℃以上,这不仅仅是能源利用的浪费和不合理,且严重地污染周围的环境,加大了政府环境治理的难度。
热泵系统采集浅层低温地能(热),并略加以提升后,满足供暖(冷)的需求,同时实现供暖(冷)区域的零污染排放。
这不仅利用了大自然的低品位可再生能源,大幅度节约高品位传统的建筑用能,同时真正实现供暖(冷)而无污染的绿色居住环境。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暖通行业能源利用的一场革命、变革。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政策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政策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融资租赁企业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以促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2.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浅层地热能供暖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以提高浅层地热能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建立承诺和评估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组织建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信息库,由项目单位登记项目信息,包括企业信息、项目建设信息、运行信息,并承诺项目符合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提交定期评估报告等,接受事中和事后监管。
4.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和义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5.推广示范工程:选择一批城镇、园区、郊县、乡村开展示范,发挥其惠民生、控煤炭、促节能的示范作用。
加大对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积极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技术。
6.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外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效率。
总之,为了促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
共同努力和支持。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浅层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浅层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浅层地热能是指地下500米以内的地热资源,其开发利用可以为能源供应提供可持续、清洁的解决方案。
高效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与示范:1. 地热资源评估: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测试等方法,对地下地热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确定地热资源的分布、温度、储量等参数,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 地热能钻探技术:开展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研究,提高钻探效率和成功率。
包括钻探机构的设计优化、钻探方法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3. 热储层开发技术:通过注入热媒体以及人工刺激等方式,提高地下热储层的渗透性和导热性能,增加地热能的开采量和有效利用。
4. 地热井技术:开展地热井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维技术研究,提高地热井的热交换效率和可靠性。
包括井筒设计、封堵材料的选择、井壁绝热材料的应用等方面。
5. 热泵技术:开展地热能与热泵技术的融合研究,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实现地热能的高效利用。
包括热泵系统优化设计、热能回收利用等方面。
6. 地热能供热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地热能供热系统的集成优化技术,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能效。
包括热网设计、能量管理技术、运行控制策略等方面。
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验证这些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运营模式。
同时,示范项目还可以推动地热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参与者,推进浅层地热能的高效开发利用。
浅层地温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层地 热能 等几种 新 能源综 合利用 方 式 。 二、 新农村 建设 绿色 能源方 案 1 地源 热泵 系统 冬季 供暖和 夏季 制冷 . 浅层 地 温 能 资源 是 一 种可 再 生 、 环保 、 洁 清 的新 型 能源 。 天津是 全 国最早研 发热 泵技 术和 开 发 利用 浅层 地热 能 的地 区之一 ,从 7 0年代 就 开 始 了热 泵技 术研 发 , 0年 代 起 即 有 部 分 地 区 开 8 始利 用浅 层地热 能 。 浅层 地热 能现 己成 为天津 市 节 能减 排 重点推 广 的新 能源项 目之 一 。
广和 应用 。
财 部与住 房和 城 乡建 设部 印发 的 《 加快 推 进 农村 地 区可再 生 能源建 筑 应用 的实 施方 案》 中
也提 到“因地 制 宜 , 定 农村 地 区 可 再 生 能源 建 确 筑 应用 的重 点领 域 , 各地 要结 合 当地 自然 资源 条 件、 客观 实 际需 要 、 经济社 会 条件 等 因素 , 因地 制 宜 地确 定推 广应 用重 点 ” ,并 提到 中央 财 政对 农 村 地 区可 再 生能源 建筑应 用予 以适 当资 金支 持 。 在新 农村 建 设 中, 以大 力推广 以地源 热 泵 可
、
研 究背 景
为贯彻 落 实党 中央 、 国务 院关 于 社会 主义 新 农 村 建 设和 新 时期 科 技发 展 的方针 、 策 , 分 政 充 发 挥科 技在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 设中 的支撑 作用 , 落 实科 技 部 《 农 村建 设科 技促进 行 动》 《 津 新 和 天 市科 技 发展“ 一五 ” 划》 总 体部 署 , 据 科 十 规 的 根
材 料 使用 量 , 进 新型 建筑 材料 ( 煤灰砖 、 维 推 粉 纤
建筑物的地热能利用与应用
建筑物的地热能利用与应用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资源。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对能源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物的地热能利用与应用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利用地热能的方式与应用,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一、地热能的利用方式1.地热供暖系统地热供暖是一种利用地下地热能为建筑提供供热的方式。
通过地热供暖系统,地热能可以被转化为建筑物所需的热能,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还可以提高供热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地热冷却系统地热冷却系统是利用地下地热能来为建筑物提供冷却效果的方式。
通过地热冷却系统,地热能可以被用于空调系统中,实现室内的冷却。
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地热冷却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和更低的环境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3.地热电力发电地热电力发电是一种直接利用地热能来发电的方式。
通过地热发电站,地热能可以被转化为电能,为社会供电。
这种方式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而且不会受到天气和环境的限制,因此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建筑物地热能应用的环境影响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筑物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可以显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对于降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2.节约能源资源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相比传统的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等,地热能具有丰富的储量和稳定的供应。
建筑物的地热能利用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改善空气质量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如燃煤和石油等,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建筑物地热能应用可以减少对这些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室内和室外空气质量。
三、建筑物地热能应用的经济影响1.降低能源成本相比传统的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等,地热能具有更低的供暖、制冷和发电成本。
浅层地热能引领节能新潮流
力度逐 年加 大
出 台了很 多大力扶持 地
,
巢 ) 国 家游 泳 中心 ( 水 立 方 ) 奥 运 网 球 中
、
、
源 热泵技 术 的政策法 规
制 定 了各种 优
、
心
、
自行 车 馆 等 运 动 场 馆 应 用 了 地 源 热 泵
“ ”
,
备 监测 和 控 制 系统 近 几 年 我 国地 源 热
、
。
,
惠政策
,
,
2 4
.
~
2 8
.
万吨
标 准煤能量 这 就 意味着每年可 减排 二 氧化碳 约
18 0 0 0
24 5
.
万 吨 减排二 氧化硫 约
,
2 0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吨 减排氮氧 化物
, ,
1 000
吨 减排烟尘
, 。
吨
。
近 年来 随 着 可 再 生 能 源 与 建 筑 融 合 的 步 伐 加 快 以 及 国 家 相 应 激 励 政 策 的 推 出 地 源 热 泵 市 场 快 速 形 成
能 包 括 相 关 技 术进 步 资 源 合 理 利 用 以
及 市 场 准 入 原 则等 方 面
。
价 工 作全 面展 开
2 0 10
年
1
月
11 日
,
上 海市 召开浅层
,
进程
浅 层 地 热能 国 土 资 源 部 :发 布 《 勘 察 评 价规 范 》
200 9
上 海市浅 地 热 能 调 查 评 价 专 家评 审 会 《
200 9
。
东 天 津 甘 肃 江 苏 内蒙 古 吉 林 江 西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三)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探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能源供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环保的需求。
而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的实施,是当前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工作原理: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主要基于地热能的特点,通过利用地下浅层地温的稳定性,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供暖和制冷的能源。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采集地热能:通过地下浅层地温采集系统,将地下的热能采集到地热换热器中。
2. 转化为热能:地热换热器中的工质通过与地下地温交换热量,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热能。
3. 供暖和制冷:将转化后的热能通过供暖和制冷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相应的供暖和制冷服务。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前期调研:对目标区域的地下地温、地质条件进行调研,确定适宜的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2. 设计规划:根据目标区域的建筑物布局、能源需求等因素,设计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的系统。
3. 建设施工:按照设计规划,进行地热能采集系统、地热换热器、供暖和制冷系统等设备的建设施工。
4. 调试运行:对建设完成的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系统进行调试运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监测评估:对实施后的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系统进行监测评估,分析系统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适用范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适用于以下范围:1. 城市建筑物: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密集建筑群。
2. 工业区域:包括工厂、仓库等,可以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
五、创新要点: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的创新要点如下:1. 地热能的综合利用:将地热能不仅仅用于供暖,还可以用于制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11.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利用(新)
国内外地源热泵技 术发展及工程应用
• 地源热泵的应用与研究发展趋势
• 国内外工程案例
地源热泵应用现状
国外应用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源热泵的应用与发展进入了 一个全新快速发展的时期,地源热泵在欧洲和北美迅速 普及。根据国际地源热泵协会(IGSHPA)的参考报告, 在美国,至2005年,地源热泵的安装已经超过400万套。 在过去的几年,每年的成长速度均超过25%,其中2005 年成长约为50%。地源热泵因其节能性、舒适性正在大 力推广; 而2005年加拿大的地源热泵市场几乎翻了一番,在中欧 和北欧地区,地源热泵已成为家用热泵的主要热源,据 1999年的统计,在家用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的比 例,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
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
国 外 工 程 案 例
美国的Oklahoma(俄克拉何马)州是美国地源热泵应用最广泛 的地区,其州政府大楼是一座六层总面积约为40000m2 的历史建 筑。最初此大楼由窗式空调提供冷量, 由临近的蒸汽发电机提供 热量。改造后,重新装配了地源热泵系统,系统地下部分由373个 孔,深77m 的垂直孔组成,循环水由既有的蒸汽管道传送至布置 在建筑物周围的325个热泵系统中,2台91.94kW (125马力)的水泵 带动8316L/min(2200加仑/min)的水流循环于地下换热器与热 泵主机系统之间。 系统经测算在全生命周期内比传统空调系统节约100万美元,而 且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提高18%。 模拟计算此系统全年运行COP可达4.0,但实际运行的系统COP 为4.74,其大部分原因为地下土壤温度并没有随着系统运行而降 低,始终保持较高温度。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分为两种, 一种通常被称为开式系统,另一种则为闭式系统。
地热能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
地热能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摘要: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稳定性好的特点,优势显著,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是趋势。
在认识到地热能优点的同时,也要客观的结合我国地热资源特点和工程实际条件,探索多种类型地热能的合理应用,使其在建筑环境改善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热能;建筑;环境1地热地质资源概述地球内藏高温,由内到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目前世界上最深钻井深度为12262m,未穿破地壳层,人类对地热的研究将长期处于地壳层。
地球热能来源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物质势能的转变、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地月系统中潮汐能的转化热、硫化矿物与地下水的反应热,按地球内部放射性生热元素(U、Th、40k)的丰度、半衰期估算,地球热能还能再延续近50亿年。
此外地球热能的构成还有太阳能,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地球热能包括太阳能的直接辐射和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动植物尸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在地球形成的46亿年间,这部分能量对地球热能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2地热能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2.1浅层地热能浅层地热能是地表以下200m埋深以内,温度低于25℃的地热资源,分布广、易开采,能实现供暖制冷。
地源热泵是目前有效利用浅层地热能的最佳工程系统,地源热泵取用浅层地热能需要采用地下换热系统,可分为三种,一是地埋管换热系统(也叫土壤源);二是地下水换热系统;三是地表水换热系统。
地埋管换热系统就是先在地下钻一个钻孔,在孔中下入单根(或双根)底端相连的U型管,管的上端通过水平集管与热泵机组相连接。
不抽取地下水,只需传热介质(主要是水或乙二醇)在密闭的U型地埋管中循环,利用传热介质与地下岩土层、地下水之间的温差进行热交换,进而通过热泵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
已有浅层地热能技术被用于现代化建筑中,如浅层地热能与地下结构的协同利用技术,主要应用在桩埋换热器中,此项技术在日本札幌城市大学建筑、南京朗诗国际街区等建筑中都有应用。
浅层地热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物供给相当一部分的清洁能源,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可以开采利用的浅层地热能资源,折合约为7亿吨标准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层地热能资源及利用形式
浅层地热能由于其温度较低不易提取, 浅层地热能由于其温度较低不易提取,而不 被人们所利用. 被人们所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自然环 境影响的重视,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能 境影响的重视,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 量巨大的新型能源受到广泛的重视, 量巨大的新型能源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全球范围 内开始对浅层地热能利用和运用的研究. 内开始对浅层地热能利用和运用的研究. 目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主要方面主要是运用 在建筑物的空气调节中. 在建筑物的空气调节中.其方法就是通过热泵技 将地下低品位 低品位的浅层低温热源提取上来加以利 术将地下低品位的浅层低温热源提取上来加以利 用.
欧洲热泵使用总数
国家 德国 奥地利 比利时 西班牙 芬兰 英国 意大利 挪威 荷兰 瑞典 瑞士 法国 3000 295000 37000 67000 30000 15000 3000 2000年总量 2000年总量 63000+3700 0热水机组 149000 6500 热泵类型 地源 72% 80% 30% 水源 11% 16% 0% 空气源 17% 4% 70% 应用 95%用于住宅,63000台用于供 暖(带或不带热水供应) 90%用于住宅,33000台用于供 暖,11400台用于生活热水 30%用于住宅
地源热泵的技术思路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 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技术. 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技术.热泵的理论 基础源于卡诺循环,与制冷机相同, 基础源于卡诺循环,与制冷机相同,是按照逆循环 工作的. 工作的. 由于全年地温波动小,因此利用热泵技术, 由于全年地温波动小 因此利用热泵技术,用少 因此利用热泵技术 量高品位能源(电能), ),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 量高品位能源(电能),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 转移. 转移.可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 调的冷源,即冬季从地下采集热量, 调的冷源,即冬季从地下采集热量,提高温度后供 给室内采暖;夏季从地下采集冷量, 给室内采暖;夏季从地下采集冷量,把室内多余热 量取出释放到地能中去. 量取出释放到地能中去.
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的 地源热泵系统基本原理
热泵:
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 节能装置.是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采暖系 统 ,反之,又可以作为制冷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
利用热泵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土壤,水中所 含的热能,工业废热等)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地源热泵 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末端系统组成的供 热,空调系统.
地温变化曲线表
浅层地热能的特点
浅层地热能不是传统概念的深层地热,是地 热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新成员,它不属于地心 热的范畴,是太阳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广泛 的存在于大地表层中.它既可恢复又可再生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温能源.以往这种低温 能源,属于低品位的能源(通常温度<25℃, 区别于石油,煤炭等一次性高品位能源),往 往被人们所忽视.随着制冷技术及设备的进步 和完善,成熟的热泵技术使浅层地热能的采集, 提升和利用成为现实.
浅层地热能
在建筑节能中的利用
浙江省地质学会
2008.9
前言
在《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 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 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25%以上." 各省市也分别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地 源热泵技术具体规划应用和发展目标. 在建筑中浅层地能的利用已迅速普及.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分为两种,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 一种通常被称为开式系统,另一种则为闭式系统.
开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是将地下水直接供应到 每台热泵机组,之后将井水回灌地下.开式系统 在适当的地下水条件和建筑物参数下,是一个有 吸引力的选择方式. 闭式系统是将地下水抽取上来,通过中间换热系 统进行能量交换之后再回灌含水层中,地下水与 热泵机组不直接交换.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示意图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由潜在水面以下的,多重
并联的塑料管组成的地下水热交换器取代了土 壤热交换器,与土壤热交换地源热泵一样,它 们被连接到建筑物中.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
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性及经济技术分析
地源热泵利用的能量是浅层地热能,这属于地热能的浅层低 地源热泵利用的能量是浅层地热能, 温利用.这种形式的热泵是吸收地下土壤,岩石, 温利用.这种形式的热泵是吸收地下土壤,岩石,地(表)下水 中蕴藏的热量.由于离地面一定深度的土壤(岩石), ),地下水受 中蕴藏的热量.由于离地面一定深度的土壤(岩石),地下水受 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全年温度基本稳定, 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全年温度基本稳定,一般接近该地区的年平 均气温, 夏季地下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 均气温, 夏季地下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冬季地下的温度高 于室外空气温度,因此地源热泵的性能系数(或能效比)较高. 于室外空气温度,因此地源热泵的性能系数(或能效比)较高 浅层地热能可重复循环
国内应用现状 根据对国内160余项典型工程的统计显示:办公楼40%,宾 余项典型工程的统计显示:办公楼 根据对国内 余项典型工程的统计显示 , 酒店19%,住宅 馆,酒店 ,住宅12%,厂房 ,别墅,度假村 ,商 ,厂房9%,别墅,度假村7%, 场6%,学校建筑 ,医院建筑 ,可以看出,地源热泵 ,学校建筑5%,医院建筑3%,可以看出, 技术已经在多种类型的工程中应用.调查显示, 技术已经在多种类型的工程中应用.调查显示,从空调供热 制冷)面积来看,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约占 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约占4%; (制冷)面积来看,面积在 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约占 ; 1~5万平方米的约占 万平方米的约占48%,1万平方米以下的约占 万平方米以下的约占39%. 在1~5万平方米的约占48%,1万平方米以下的约占39%. 其中大的在几十万平方米,像北苑家园小区面积达80万平方 其中大的在几十万平方米,像北苑家园小区面积达 万平方 小的是一些私家别墅只有约二三百平方米, 米.小的是一些私家别墅只有约二三百平方米,像北京如茵 小筑别墅10号地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仅 号地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仅220平方米. 平方米. 小筑别墅 号地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仅 平方米 从项目上看, 万以上的项目占14%;500~1000万元以 从项目上看,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 万以上的项目占 ; ~ 万元以 上的项目占21%,500万以下的项目占 万以下的项目占65%.可见目前实施 上的项目占 , 万以下的项目占 . 地源热泵技术的工程中还是中小项目居多.从竣工的时间看, 地源热泵技术的工程中还是中小项目居多.从竣工的时间看, 2000年2项,2001年4项,2002年11项,2003年21项, 年 项 年 项 年 项 年 项 2004年43项,2005年83项,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近年来地源 年 项 年 项 热泵工程应用日益增多,而且呈现成倍增长的趋势. 热泵工程应用日益增多,而且呈现成倍增长的趋势
国内外地源热泵技 术发展及工程应用
地源热泵的应用与研究发展趋势 国内外工程案例
地源热泵应用现状
国外应用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源热泵的应用与发展进入了 一个全新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个全新快速发展的时期,地源热泵在欧洲和北美迅速 普及.根据国际地源热泵协会(IGSHPA)的参考报告, 普及.根据国际地源热泵协会( )的参考报告, 在美国, 万套. 在美国,至2005年,地源热泵的安装已经超过 年 地源热泵的安装已经超过400万套. 万套 在过去的几年,每年的成长速度均超过25%,其中 在过去的几年,每年的成长速度均超过 ,其中2005 年成长约为50%.地源热泵因其节能性,舒适性正在大 年成长约为 .地源热泵因其节能性, 力推广; 力推广; 而2005年加拿大的地源热泵市场几乎翻了一番,在中欧 年加拿大的地源热泵市场几乎翻了一番, 年加拿大的地源热泵市场几乎翻了一番 和北欧地区,地源热泵已成为家用热泵的主要热源, 和北欧地区,地源热泵已成为家用热泵的主要热源,据 1999年的统计,在家用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的比 年的统计, 年的统计 在家用供热装置中, 瑞士为96%,奥地利为 例,瑞士为 ,奥地利为38%,丹麦为 ,丹麦为27%. .
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
国 外 工 程 案 例
美国的Oklahoma(俄克拉何马 州是美国地源热泵应用最广泛 俄克拉何马)州是美国地源热泵应用最广泛 美国的 俄克拉何马 的地区,其州政府大楼是一座六层总面积约为40000m2 的历史建 的地区,其州政府大楼是一座六层总面积约为 最初此大楼由窗式空调提供冷量, 筑.最初此大楼由窗式空调提供冷量, 由临近的蒸汽发电机提供 热量.改造后,重新装配了地源热泵系统,系统地下部分由373个 热量.改造后,重新装配了地源热泵系统,系统地下部分由 个 的垂直孔组成, 孔,深77m 的垂直孔组成,循环水由既有的蒸汽管道传送至布置 的325个热泵系统 ,2 91.94kW (125马 )的水泵 建筑 的 个热泵系统 马 的水泵 8316L min(2200 min)的水 循环 地下 热 的水 热 泵 机系统 . 约100 美 , 系统 传统空调系统 约 传统 空调系统的 提 18 . COP 4.0, 的系统COP 此系统 , 的系统 为4.74,其大部分 , 为地下 有 系统 , .
没有使用热泵,基本都用普通单冷空调 52% ns 47% — — 用于供暖 40%用于住宅游泳池加热
没有使用热泵,基本都用普通单冷空调 17% — 72% 40% 15% 2% — 12% 5% 81% — 16% 55% 85% 83%用于住宅供暖 43%用于住宅供暖和/或制取热 水 90%用于住宅供暖及制取热水 91%用于住宅供暖(带或不带 热水供应) 95%用于住宅供暖
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环境效益显著 用途广泛,一机多用 用途广泛, 系统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 系统运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