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 18 年的西游和历时 19 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旧金ft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对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二、讲授新课(一)遣唐使“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1.请同学看书回答,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日本派遣唐使;②到唐朝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③使团把赠品给唐朝,唐朝回礼给日本使团,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出示幻灯片)①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篇一:人教版历史七下《对外友好往来》word教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师寄语:和平友好是世界交往的前提。

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友好交往的情况,主要与日本、天竺。

2.分析隋唐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

比较玄奘和鉴真的共同点。

3.比较日本与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日本使:日本先后次派出遣唐使或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学习仿唐制进行唐与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参考汉字,创建的关系在、、、等方面保留唐的风尚时间:东渡经过: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

影响:人员往来:、唐与新罗贸易往来:的关系新罗用制选官文化交流新罗引入、、等科技传入唐朝唐与天竺友好往来唐与天竺时间:的关系玄奘西游经过:从出发,到达天竺,遍访名寺,并在寺游学。

归国后,写成一书。

影响:二、记忆擂台1.天竺是的古称,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

2.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3.汉朝杰出的使者,并开辟了闻名,中印史上杰出的使者,中日交流史上传播者。

4.佛教发源地在,传入中原,北朝为宣扬佛教,开凿石窟著名的、,唐朝时西游天竺,并写成《》成为研究、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早在朝时,日本派遣隋使来到中国,在中日交往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时期)设计的。

三、合作探究1.看P28、P29《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P29—P31分析归纳唐朝与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史实(从次数、规模、影响来对比)。

3.对外交往中比较著名的人物及事迹。

4.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舞》,未知秦王何许人,有何功德?”你能帮助他吗?四、达标检测1、唐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A、鉴真B、崔致远C、遣唐使D、玄奘2、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A、印度B、印尼C、天竺D、孟加拉3、玄奘回国后,以其亲身见闻写成的著作是()A、《西游记》B、《桂苑笔耕》C、《老子》D、《大唐西域记》4、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A、高丽B、西域C、天竺D、日本5、玄奘西行的出发点是()A、逻些B、长安C、涿郡D、洛阳6、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A、隋朝B、西汉C、唐朝D、秦朝7、“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A、新罗B、日本C、波斯D、天竺8、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1)李冰(2)李春(3)玄奘(4)鉴真A、(1)(2)B、(3)(4)C、(1)(4)D、(2)(3)9、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A、朝鲜B、阿拉伯C、日本D、印度10、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目标解读】【课程标准】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中日文化交流。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

难点:玄奘西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

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让我们一起进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了解这些问题。

【新课探究】1.唐朝对外交往概况(1)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制作简单的对外交往示意图(如下图)(2)观察下列图片,感受唐朝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2.遣唐使(1)概念: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史料链接: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政府派遣唐使来中国的原因。

答案提示:密切中日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3)依据下列图片并根据所学,概括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

答案提示:①城市建筑:日本的京都、寺院建筑、雕刻绘画都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

8世纪后期,日本迁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依照唐朝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

②文学艺术: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白居易的诗为日本人民喜爱。

日本天皇、士大夫还热衷学习中国书法。

日本原没有自己的文字,官府文告、文人们的诗赋文章都使用汉字。

后来仿照唐朝文字创造了日文,日文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③生活习尚:日本铜钱的样式,与唐朝铜钱相仿。

日本人民的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某些风尚。

日本人当时的衣、裙、带、鞋等服饰及发型,饮茶习惯多仿唐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实践操作题: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检验他们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应用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阅读《隋唐史》、《唐朝史》等相关的史书,以深入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视频资源:《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的纪录片,以直观地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给予学生的时间太少,导致部分小组没有充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下次我应该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成果。
此外,我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过于严格,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我应该更加注重营造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犯错误。
最后,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个别关注不够。下次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念和重要性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唐朝时期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重要性: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是唐朝繁荣与开放的重要体现。
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情况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学生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竞赛、撰写历史论文等活动,以提高对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历史解释:通过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的History解释能力。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对外交往的盛况;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日本遣唐使;唐文化对新罗、日本的影响;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和波斯、大食、东罗马等的往来。

二、要求学生认识1.由于国力强盛和执行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加上有发达的交通条件,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与前代相比,有进一步的发展,往来的国家更多,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

这说明,一个时期的对外交往与此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2.隋唐时期与亚欧非地区许多国家的友好交往,对这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可见,一个民族只有融入到世界民族的发展中,才更具有活力。

3.中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友好使者们不畏艰辛,百折不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分析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频繁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通过学习隋唐时期中国与亚欧非地区许多国家友好交往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日本、印度的友好往来。

难点:古今地名、国家及其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1.电子投影仪。

2.投影片若干张(包括丝绸之路图片、《隋唐疆域图》、《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唐人街图片、唐装图片等)。

教学要点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一、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唐朝的国际地位1.隋唐的对外交往2.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1.朝鲜半岛上的国家2.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3.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三、和日本的友好交往1.日本遣唐使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中日贸易往来4.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1.和东南亚国家的往来2.中印经济文化交流3.玄奘、义净西游五、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1.和中亚一些国家的交往2.和波斯、大食的往来3.和东罗马的往来4.和非洲的往来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隋唐时期的基本社会历史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事件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
不息的精神动力。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因初中学生年龄较 学生学习能
小,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形象思维占主导 力分析
地位,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仅停留在
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应从 直观形象入手,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实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整节课师生倾
心投入。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师生互
动,与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效果好!
4.(ppt 展示鉴真铜像、展示日本奈良招提寺和鉴 真手迹)
想一想:鉴真为促进中日友好交往中做出了什么贡 献?
答:鉴真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 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
(二)简介唐与新罗的关系(略) (三)玄奘西行 1.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他不畏艰险, 历经磨难,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 的寺院,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 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ppt 展示玄奘西行图、玄奘画像) 2.简介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 作,根据的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 记载了他游历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 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ppt 展示大唐西域记封面) 3.动脑筋: 问题: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 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本课主要学习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

隋唐初中历史教案

隋唐初中历史教案

隋唐初中历史教案
教学内容:隋唐时期
教学目标:
1. 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掌握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发展和对外交往。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2.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交往。

3. 隋唐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2. 隋唐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隋朝的建立和短暂统治。

2. 唐朝的兴起和盛世。

3. 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

4.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影响。

三、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练习(10分钟)
1. 学生完成一份隋唐时期的历史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该时期的了解。

2. 老师批改练习题,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隋唐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隋唐时期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隋唐时期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学不足之处,需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课程标题: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情况,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大历史事件。

2. 让学生认识到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阶段,理解这些交流活动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体会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遣唐使制度及其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的历史意义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及其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或故事引入,如讲述唐代长安城的国际都市景象,引出唐朝的对外交流背景。

2. 主体教学:环节一:遣唐使与中日交流展示图片资料,介绍遣唐使的派遣背景、任务以及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

分析遣唐使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作用。

环节二:鉴真东渡与中日佛教交流讲述鉴真的生平事迹,特别强调他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和在传播佛法、促进两国文化交融上的贡献。

环节三:玄奘西行与中印文化交流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玄奘取经的故事,并探讨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3. 拓展延伸:组织小组讨论:唐朝为何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这些交流活动对现代有何启示?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5.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题,深化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要求学生查阅更多关于唐朝对外交流的资料,以报告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作业和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请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调整上述教案细节,确保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概况,知晓其典型例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及其重要影响;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通过听讲,研读课文及相关史料,思考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感受、崇仰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求法体现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

通过了解居当时世界第一流地位的唐文明的世界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本课三大历史事件,重点是遣唐使与玄奘西行;以此为例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理解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__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访问了奈良县(奈良古称平城京,唐朝时为日本国都),会见日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

这是胡锦涛同志同荒井正吾为塑像揭幕。

思考:你知道何为遣唐使吗?鉴真在日本备受尊崇,被认为是“日*化的恩人”又是为何?(二)新课展开整体感知:读《唐朝中外交通图》唐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政治制度,高度繁荣的文化,博大开放的胸怀,不仅吸引着周边少数民族,也令周边邻国仰慕。

大唐盛世对外文化交流广泛、频繁,对外来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使得唐朝文化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

上节课我们也了解到,唐朝时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唐朝为官者为数不少,长安城内波斯商人聚集,本节课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Ⅰ自读课文:遣唐使部分结合教材思考讨论:问:什么是遣唐使?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Ⅱ史料研读:(1)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mdash;mdash; 《日本书纪》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

•认识唐朝对外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唐代与海外文化的交流。

2.唐朝创新及其影响。

难点1.理解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2.了解唐代文化的崛起及其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数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1唐代的文化创新 1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 21. 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重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唐朝与东亚和东南亚,甚至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广泛文化交流。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唐朝运用了先进的造船建造和海图制作技术,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融合。

2. 唐代的文化创新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它的文化创新涉及到各个领域。

例如,唐朝的诗歌,其创新性和高峰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的科技水平也非常先进,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等,不仅在中国,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外交政策以“释交”为主,尤其对印度、波斯等地交往密切。

通过外交手段扩大了中外文化交流,在学术、艺术和文化传统方面的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画与藏传佛教艺术人才的往返交流,使唐代绘画吸收了不少外来艺术形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包括PPT、板书、多媒体、模拟演练等。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全面展现了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在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在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深入了解唐朝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同时,教学中保证了教学进程的正常进行,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教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教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学习重点】唐朝与和天竺的交往【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对今天开放的启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唐朝时期,中国和_______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时称为“”。

2.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等传回,对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唐朝与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僧人的邀请东渡,经过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

4.鉴真在传授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6._______初年。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取经。

7.玄奘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为中国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_______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三、练习巩固1.下列国家中,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 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时一位高僧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那么这位高僧是()A.玄奘B.鉴真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3.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A.B.新罗C.印度D.天竺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鉴真东渡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D.遣唐使到来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A.《史记》B.《大唐西域记》C.《水经注》D.《齐民要术》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①李冰②李春③玄奘④鉴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历史_对外友好交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历史_对外友好交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课时学导设计方案口号总结朗读下课《对外友好往来》学情分析济南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好胜心较强的特点,由于年龄的局限性,接受能力较强,但条理性差,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较弱,学习态度积极但学习方法比较单一。

针这样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这一史实学生比较熟悉,适宜做自主学习的资料来源。

《对外友好往来》评测效果分析济南市本课的课堂评测共有选择题11个,材料题一个,预设训练时间10分钟。

从结果来看,95%以上的同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能做的书写工整认真。

课堂上我主要对每组的学科长或者组长的训练工具单进行了批阅,这部分学生的正答率都较高。

选择题方面主要是第2题的正答率不足80%,这反映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对于易混淆的历史人物掌握不够清晰。

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得注意引导。

材料题方面,学生能按照平时强调的答题格式进行答题,答题思路清晰,提示语准确,卷面布局工整,但是也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语言不够准确,这也应该加强训练和引导。

《对外友好往来》教材分析济南市—、本课内容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分析唐朝出现中外交往频繁的盛况的原因;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据此,教材设立了导入框、一段综述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游等三个子目。

第一段从总体上介绍了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情况,点明了隋唐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

第一目遣唐使和鉴真东渡说明了当时唐朝与日本的关系,可以看出当时日本是以中国为师的,鉴真法师在某种程度上是日本文化的恩人。

唐朝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目介绍了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第三目玄奘西游。

讲述了玄奘法师到天竺求取佛经,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套(人教版)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发展及衰亡的过程。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3. 了解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4. 掌握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如大运河、唐诗、书法、绘画等。

二、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2.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3.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

三、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2.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

2. PPT课件。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隋唐时期的学习。

2. 讲解:按照教材内容,讲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重大历史事件、对外交往及科技、文化、艺术成就。

3. 互动: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拓展: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统一国家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秦朝的建立、发展及衰亡的过程。

2. 掌握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

3. 了解秦朝的统一六国的过程及意义。

4. 掌握秦朝的著名人物,如秦始皇、李斯、蒙恬等。

二、教学重点1. 秦朝的建立、发展及衰亡的过程。

2. 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

3. 秦朝的统一六国的过程及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

2. 秦朝的统一六国的过程及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

2. PPT课件。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秦朝的学习。

2. 讲解: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秦朝的建立、发展及衰亡的过程,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

3. 互动: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师:(配乐展示一组图片:唐朝曲辕犁、筒车、科举图、仕女图、唐三彩、敦煌莫高窟等).教师: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唐朝的历史,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对唐朝的印象吗?学生:繁荣昌盛、强大统一、盛世繁华、博大宏伟、昂扬进取等。

教师:大唐的气息如同春风般扑面而来,盛唐的大门向着四方来者迤逦大开,高度的繁荣造就了它的自信和从容.现在世界各地很多地区都有“唐人街”,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时期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一起去见证唐朝的开放与交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一)遣唐使1.概况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遣唐使?(2)为什么日本要派遣唐使来中国?(3)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批?(4)遣唐使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回答)(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当时称为“遣唐使”。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4)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总结)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评价是“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正值“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的注意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中日文化交流、唐与新罗、玄奘西行)了解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玄奘西行的影响。

能力目标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本课,理解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西行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刻苦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展示多媒体展示图片(日本文字、鉴真像、《西游记》唐僧图)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观察第一幅图---日本文字,你发现了什么?观察第二幅图,鉴真像与唐僧图,你认识他们吗?学生交流,教师明确:第一组图片,日本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很相似。

日本国本没有文字,一千多年前,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

日本从此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至今一些很正式的文书上,都是汉字为主,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

由此可见,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第二幅图是鉴真,他---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三幅是唐僧,其原型人物是唐朝历经千辛万苦,不畏艰难险阻,携带大量佛经回到唐朝,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朝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冒盛,是世界上十分强盛的国家。

唐政府实行了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去了解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那一段辉煌的历史。

新课探究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中日文化交流1.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完全可以说,唐朝的影响遍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钱文忠(中国)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4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介绍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等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通过对唐朝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朝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

2)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3)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本课难点:遣唐使的影响、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三、教法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讲练结合、读书指导法,。

四、授课过程1、师今日赠言:我们4班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班级,在我眼中你们是自信的、阳光的,喜欢思考的、善于交流的、老师很高兴能参与到你们的成长中来,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今日我给大家的赠言是:成功沒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虽然也会经常失败。

但是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2.导入新课:在中国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让世界为之仰望:那就是大唐盛世!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它以自己绚丽的光彩照耀了整个世界。

谁能给大家谈一谈你眼中的大唐盛世呢?生:可以用图画、描述、书写等各种方式来谈(学生各尽特长,展示特色)师:这就是我们眼中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兵强,繁华开放,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方,世界各国的使者纷至沓而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4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外文化交流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的历史地图和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朝历史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吗?在唐朝时期,我国与外国有哪些文化交流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王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的良好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吗?它有哪些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鉴真东渡:
师:课件出示鉴真东渡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鉴真东渡的目的是什么?鉴真东渡的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初一历史教案

初一历史教案
那么新罗又对唐朝文化有哪些影响呢?
朝鲜音乐很受我国人民欢迎,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就是高丽乐。除此之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由此可见,中朝文化相互影响,渊源也是非常深厚呀。
结束了东亚之行,我们再去拜访一个古老的国度,它就是印度。
三、玄奘西游
印度同中国一样,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是佛教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佛教氛围。中国很早就与印度有了联系,唐朝时,称印度半岛各国为天竺。唐朝与天竺的交往频繁,唐朝吸收了天竺的许多优秀成果,如唐太宗曾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中国的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唐朝与天竺的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就要数高僧玄奘了。现在我们就沿着玄580.htm
鉴真向日本传达了当时高度发达的中国文明,推进了日本的文化发展,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鉴真被称为日本文化大恩人。
在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中,你有什么感想?
是的,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且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新。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实行大化改新,在近代,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进行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两个转折点,终于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之一。日本大和民族这种善于学习、勇于进取和敢于改革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处理办法: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再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归纳、概括出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是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件 解 说 做一个文明的人,
请你保持教室卫生清洁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天祝三中党文叁《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学习重点内容
1. 中国古代史中如何分析对外交往的条件
2.掌握隋唐时期和新罗、日本、天竺的友好往来的表现、影响
3.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4.掌握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种途径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对外交往的条件1.政治:2.经济:3.政策
:4.
交通: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对外政策开放
海陆交通发达思考?联系秦汉时期的对外交往,分析
中国古代史中统一时期对外交往的条件有哪些?
对外交通的路线
从出发向西到达向东从出发从出
发海路陆
路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长安朝鲜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
登州、扬州广州韩国、日本波斯湾
二、对外交往的盛况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1.友好往来:
(1)留学生:(2)商旅:新罗最多(崔致远)
“新罗坊”、“新罗馆”
(3)贸易往来:新罗唐朝
特产、工艺品、药材
丝绸、茶叶、书籍、
手工技艺
2.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

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技艺。

新罗人喜欢唐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

此外,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教科书
政治
经济
习俗
文化
1.友好往来(1)使臣(2)贸易
(3)突出人物隋朝:中日互派使臣
唐朝:日本遣唐使十多次
日本出土唐币“开元通宝”
中国出土日本
银币
日本:吉备真备
中国:
鉴真(二)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此像是鉴真弟子
忍基等人按其真
容制作。

此像至
今供奉在唐招提
寺开山堂内,被
视为日本的国宝。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政治:(2)科学技术:(3)文化教育: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都城仿照长安
教授儒学、创立文字等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三)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和东南亚往来:
2.和天竺往来:
⑴政治:⑵经济:⑶文化:⑷人物:天竺派遣唐使
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
推动了天竺数学发展
玄奘、义净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四)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中亚往来:
2.和波斯(伊朗)往来:
中亚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
⑵唐时波斯王及儿子来求援
⑶在中国开设“波斯店”
⑴隋与波斯互派使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波斯琉璃盘
是唐朝与波斯交往的见证
3.和大食的往来:⑴唐高宗时与大食通使⑵中国造纸术传到大食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大






求学问尤当去中国。

——穆罕默德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4.和东罗马(拂菻)往来:
⑴使节往来
⑵拂菻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
唐朝的丝绸、瓷器运往欧洲
5.和非洲往来:
中国史书有记载(杜环)

罗日

天竺
波斯大食


三、对外交往的特点
交流频繁盛况空前范围更加广泛且有连续性
形式更加多样
政策更加开明,交往内容明显不同
地位更加崇高
交往领域全面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四、对外交往的启示 1.政治稳定2.发展经济
3.对外开放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四种途径1、贸易(官方与民间)
2、留学生,派遣使节
3、宗教人士(法显玄奘
义净鉴真)4、战争(唐朝与大食)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知识拓展 1、两汉和隋唐时期,都有海上丝
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进行联系,两个
时期丝绸之路的终点分别是: ( )
A 、印度半岛南端、波斯湾
B 、波斯湾、罗马
C 、波斯湾、印度半岛南端
D 、印度半岛南端、安息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2、(2010年上海历史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
A .西域、大食、波斯
B .大食、波斯、新罗
C .西域、日本、大食
D .波斯、新罗、日本
A
A
3、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主要是因为( )A 、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 、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 、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 、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A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4、唐朝对天竺文化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
)A
、中国创立的十进位制计数法传到天竺B 、在姓氏、服饰、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C 、玄奘将四书五经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D 、天竺都城的建造完全仿唐长安城的样式
A 5、(2010年四川文综—13)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 A.甘英 B.玄奘 C.一行 D.鉴真
B
5、汉唐时期中外交往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
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不同特征: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

两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

唐时与朝鲜、日本、印度等互有使臣来往通好。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不仅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原因:汉朝江南相对落后,海上通商的条件不是太好,唐朝经济中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造船业发达,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发达。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
东南亚---------拂菻天竺
---------波斯-----------
大食-----------中亚日本
新罗
文化交流贸易交往人员往来国家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