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气体分析精

工业分析气体分析精
工业分析气体分析精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液的多少 03.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重量 B、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A、折光仪 B、奥氏仪 C、电导仪 D、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分别为15.0mL和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B 160mg/L;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A、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银; B、瓷; C、铂; D、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 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CO2,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吸收,吸收,吸收,吸收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 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04.试述燃烧-碘量法测定硫的测定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计算过程(不需水分)

已知煤中工业分析成分为水分(M)、灰分(A)、挥发份(V)、固定碳(FC) 根据煤中测量得到的全元素分析数据C、H、O、N、S、Al、Ca、Fe、K、Mg、Na、Ti、Si 1、计算灰分(A): 因为灰分组成成分重要是Al2O3、CaO、Fe2O3、K2O、MgO、Na2O、TiO2、SiO2,一般这八种成分合占灰分的96%左右,根据测得的Al、Ca、Fe、K、Mg、Na、Ti、Si元素浓度,同时根据Al、Ca、Fe、K、Mg、Na、Ti、Si八种元素与O元素的原子量比值,可以配比出灰分中的O元素所占总重量,从而得到Al2O3、CaO、Fe2O3、K2O、MgO、Na2O、TiO2、SiO2八种成分的总重量,再除以系数0.96,得到灰分的重量。以下为各种元素原子量: 原子量: Mg 24.305 Ca 40.08 Na 22.98977 Si 28.0855 Al 26.98154 Fe 55.847 Ti 47.90 K 39.0983 C 12.011 H 1.0079 O 15.9994 N 14.0067 S 32.06 2、计算水分(M)和挥发分(V): 电厂燃用煤种绝大多数为烟煤,少数为无烟煤和褐煤,将电厂燃用煤种以烟煤为准计算挥发分中的成分,《火电厂煤质检测技术》中总结出,已知烟煤中挥发分主要成分如下: 总共有C、H、O三种元素,按其原子量计算3种元素质量比值如下: C 6.187484848484848484848484848483 H 2.476712947658402203856749311294 O 2.644528925619834710743801652891 除去相应的H2O的配比之后得到剩余C:H比值: H2O占2.977719008264462809917355371901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 年。 ( ) A 、 三年 B 、四年 C 、 五年 D 、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 有关。 ( )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液层的高度 C 、溶液的浓度 D 、溶液的多少 03. 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 A 、重量 B 、体积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 ( ) A 、折光仪 B 、奥氏仪 C 、电导仪 D 、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 是指( )。 A 、强制性国家标准 B 、推荐性国家标准 C 、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 、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 ,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和,其浓度为L ,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 A 40mg/L ; B 160mg/L ;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 ) A 、绿色 B 、棕色 C 、红色 D 、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A 、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 、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 、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 、基准试剂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 、银; B 、瓷; C 、铂; D 、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 、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 、 、 、 四个分析项目的 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 、 、 、 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 、 。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 ,CO 2,O 2,CO ,CH 4,H 2,N 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 吸收 , 吸收 , 吸收 , 吸收 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 、 。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 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 和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 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工业分析与检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 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生物和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2017年8月15日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与检验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石油和化工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生物与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工业分析技术 570207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是依据高职教育工业分析技术相关专业 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对接。通过理论与仿真考核、化学与仪器分析操作考核,考查学生产品质量监控的意识及现场分析与处理样品的能力;考查学生工作效率、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考查学生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规范的能力。通过竞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展示教学“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对接岗位”的教学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提高毕业学生满意率和优秀率。 四、赛项设计原则

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自2006年开办,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办赛原则。 该赛项关联的职业岗位涉及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农业、林业、卫生和防疫等领域,是目前涉及行业最多的赛项。赛项培养的人才能够广泛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分析检验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全国开办工业分析检验专业的高职和中职学校达500余家。 本赛项在进行竞赛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工业分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理论及仿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三个竞赛单元,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考核;从化学分析实践测试、仪器分析实践测试考核学生分析检测的技能、产品分析的技能;从大型分析仪器的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大型分析仪器使用及微量物质的检测能力,全面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工业分析检验(高职组)赛项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均为通用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仿真软件能够定性定量进行虚拟样品测定,为目前高校通用的虚拟测试系统。 工业分析检验的竞赛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经过专家和同仁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竞赛实施,已经非常成熟。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团队合作意识。项目设定的考核内容,既考核选手个人能力,也考核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体整体实力。 (二)核心技能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在竞赛内容侧重点的设计上,赛项以职业核心技能考核为主。在专项比赛内容设计上,

工业分析 含答案

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易燃性物质受热后所产生的油蒸汽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在遇到明火时发生瞬间着火的最低温度。 苯胺点:是指石油产品与等体积的苯胺互相溶解成为单一溶液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有效磷:在磷肥分析中,水溶性磷化合物和柠檬酸溶性化合物中的磷。 工业分析的任务是测定大宗工业物料的平均组成 简述题 1. 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答: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分析的任务是研究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 工业分析起着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例如,通过工业分析能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常。从而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指导生产,并能量经济合理的使用原料、燃料,及时发现、消除生产的缺陷,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工业分析是国民经济的许多生产部门(如化工,冶金、环保、建材等等)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检验手段。 2.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工业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允许差? 答:工业分析的特点是:○ 1 工业生产中原料、产品等的量是很大的,往往以千、万吨计,而其组成又很不均匀,但在进行分析时却只能测定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正确采取能够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的少量样品,是工业分析中的重要环节,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先决条件。 ○2 对所采取的样品,要处理成适合分析测定的试样。多数分析操作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在工业分析中,应根据测定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分解试样。 ○ 3 工业物料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共存的物质对待测组份可能会产主干扰,因此,在研究和选择工业分析方法时,必须考虑共存组份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其干扰。 ○ 4 工业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指导和控制主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符合生产所要求的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不一定要达到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 工业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完成分析的时间和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快速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 1 快速分析法:主要用以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要求能迅速得到分析结果,而对准确度则允许在符合生产要求的限度内适当降低,此法多用于车间生产控制分析。○2 标准分析法:标准分析法是用来测定生产原料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并以此作工艺计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所以此法必须准确度高,完成分析的时间可适当长些。此项工作通常在中心试验室进行。该类方法也可用于验证分析和仲裁分析。 允许差:即允许误差又称公差,允许误差是指某一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值间的绝对偏差。或者说,是指按此方法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一系列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允许界限即极差。 3、工业分析样品进行取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采样的基本原则就是使采得的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对于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上可以在物料任意部位进行,采样过程不应带进任何杂质,且尽量避免物料的变化(吸水、氧化等)。对于非均匀物料,应随机采样,对所得样品分别测定,汇总检测结果,得到总体物料的特性平均值和变异性的估计量。 5.简述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SiO2方法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计算式。 答:试样经NaOH熔融SiO2转为NaSiO3在强酸介质中过量的K+,F-的存在下生成K2SiF6 2K++H2SiO4+F-+4H+=K2SiF6+3H2O 用沸水将K2SiF6水解 K2SiF6+3H2O(沸水)=2KF+H2SiO3+4HF 用NaOH标定产生的HF W(SiO2)= [(CV)NaOH M SiO2]/(4M样)*100% 1、矿石试样通常需要分解制成溶液然后再进行分析,请简述试样分析的方法。 答: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触两种:溶解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液 中,熔融就是将试样与固体溶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简述钢和生铁的主要区别。 答:钢和生铁因含碳量的不同,性质也有明显差异。钢是指含碳量低于2%的由铁、碳等元素组成的形变合金。除了碳、硅、锰、磷、硫五大元素外,为了使钢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常加入铬、镍、铝、钨、铜、铌、钒等元素; 同时,锰和硅的含量也较高。生铁是含碳量高于2%的铁碳合金,其他的元素含量也与钢有所不同。常用的钢铁

《工业分析》期末卷3

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级 化工 班 第学 期 《工业分析》试题 12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页数:2页 一、单选题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是( ) A 、随机采样 B 、非随机采样 C 、分层采样 D 、定期采样 2、决定水的性质和应用的指标是( ) A 、物理指标 B 、化学指标 C 、微生物指标 D 、物化指标 3、对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重要作用的元素是( ) A 、氮 B 、磷 C 、钾 D 、钙 4、决定水的性质和应用的指标是( ) A 、物理指标 B 、化学指标 C 、微生物指标 D 、物化指标 5、用酸度计测定试液的pH 值之前,要先用标准( )溶液进行调节定位。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缓冲 6、从物料堆里采样前应该先除去表层多少厚度的样品后才能采样。( ) A 、不用除去表层样品 B 、0.1m C 、0.2m D 、0.3m 7、若被测气体组分能在空气中燃烧,常用( )测定。 A 、吸收分析法 B 、吸收重量法 C 、燃烧分析法 D 、气体容量法 8、属于人造硅酸盐的是( ) A 、长石 B 、云母 C 、石英 D 、陶瓷 9、在煤的工业分析采样时,当火车皮容量在30t 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 ) A 、三点采样 B 、四点采样 C 、五点采样 D 、七点采样 10、需要进行定期计量检定的仪器,器具有( ) A 、瓷舟、称量皿; B 、坩埚、分析天平; C 、热电偶、分析天平; D 、瓷舟、压力表。 11、通常用于检验一组数据异常值的方法是( ) A T 检验法; B F 检验法; C 相关性检验法; D Grubbs 法。 12、测定煤中灰分时炉膛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这主要是为了将( )排出炉外。 A 水蒸气; B 烟气;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3、在煤的灰分测定实验中,用于灼烧、灰化煤试样的仪器是 ( 2 ) A 、空气鼓风干燥箱 B 、马弗炉 C 、瓷坩埚 D 、旋转蒸发仪 14、在水泥的硅酸盐分析中,用盐酸酸解样品时,不能使用下列哪种坩埚。( 1 ) A 、 铂坩埚 B 、玻璃坩埚 C 、陶瓷坩埚 D 、塑料坩埚 15、在水质分析时需要长时间存放水样应当采用下列哪种材料的采集容器 ( 2 ) A 、无色硬质玻璃磨口瓶 B 、聚乙烯瓶 C 、棕色硬质玻璃磨口瓶 D 、硅硼玻璃试剂瓶 二、填空题 (共6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从待测的 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叫采样,样品的制备一般包括 、 、 。 2、在煤的工业分析采样时,当火车皮容量在30t 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 采样;当车皮容量为40t 或50t 时,采用 采样;当车皮容量为50t 以上时,采用 采样。 3、化学肥料的分析项目包括 、 和 的分析。 4、在水泥及其原料系统分析中,EDTA 直接滴定法测Al 是将滴定Fe 3+后的溶液调节pH 为 ,然后以 和 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由 色变为 色 5、样品量至少满足 次检测的需要。供全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供 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 6、在煤的水分工业分析中,煤中的水以 、 、 、三种形式存在。 密 封 线 班级: 学号: 姓名:

工业分析

1、(B )以下测定项目不属于煤样的半工业组成的是。 A 、水分 B 、总硫 C 、固定碳 D 、挥发分 2. ( B )不属于钢铁中五元素的是。 A 、硫 B 、铁 C 、锰 D 、磷 3. (A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代表性 B 、唯一性 C 、针对性 D 、准确性 4、(C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 ,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 准溶液分别为15.0mL 和5.0mL 其浓度为0.1mol/L ,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 B 160mg/L ; C 80mg/L ; D 8mg/L 【COD Cr =)/(801000100 1.08)515(10008)(210L mg V C V V =???-=???-】 5、(B )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 、重量 B 、体积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6、(C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 A 、折光仪 B 、奥氏仪 C 、电导仪 D 、色谱仪 7、(A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 是指。 A 、强制性国家标准 B 、推荐性国家标准 C 、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 、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8、(C )从下列标准中选出必须制定为强制性标准的是 A 、国家标准 B 、分析方法标准 C 、食品卫生标准 D 、产品标准 9、( D )分解硅酸盐最好的溶剂是 A 、盐酸 B 、硫酸 C 、磷酸 D 、氢氟酸 10、(A )下列吸收剂能用于吸收CO 2的是 A 、KOH 溶液 B 、H 2SO 4溶液 C 、KMnO 4 溶液 D 、饱和溴水 11、(B )动物胶凝聚硅酸时,温度一般控制在---- A .40~50℃ B.60~70℃ C.80~90℃ D、90~100℃ 12、(B )煤中灰分测定灼烧温度为 A .550℃ B.810℃ C.950℃ D、1100℃ 13、(c )煤中挥发分测定时加热温度为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试题答案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工业分析往年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该物质在某波长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D、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C、产生紫外光 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3.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A 、光电倍增管 B 、光电池 C 、热电偶 D 、光电管 4.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只有试样的所有组分都能出彼此分离较好的峰才能使用的方法是()。 A、外标法的标准曲线法 B、内标法 C、外标法的单点校正法 D、归一化法5.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 C、溶解度大, 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A、B和C 6.在300nm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应选用()比色皿。 A、硬质玻璃 B、软质玻璃 C、石英 D、透明塑料 7.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8.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作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A、朗伯-比尔定律 B、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C、欧姆定律 D、库仑定律 9.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 A、吸光度最大 B、透光度最大 C、入射光强最大 D、火焰温度最高 10.如果试样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 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B、程序升温 C、采用最佳载气线速 D、降低柱温 11.原子吸收光谱是()。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01.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液的多少 03.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重量 B、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A、折光仪 B、奥氏仪 C、电导仪 D、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mL和 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B 160mg/L;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A、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银; B、瓷; C、铂; D、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CO2,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吸收,吸收, 吸收,吸收后再用燃烧法测定和,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04.试述燃烧-碘量法测定硫的测定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共24分) 01、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1.2000g,灼烧后残余物质物质质量是0.1000g,已知收到基水分为5.40%,空气干燥基水分为1.5%,求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和干燥基的灰分。(6分) 02、含有CO2、O2及CO的混合气体75ml,依次用KOH、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氯化亚铜的氨性溶液吸收后,气体体积依次减少至70mL,63mL,60mL,求各气体在原气体中的体积分数。(9分) 03、测定氮肥中氨气的含量。称取16.1600g试样,精确至0.0001g。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称取25.00mL试验溶液,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氨气导入40.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0.2040mol/L)中吸收,剩余的硫酸需17.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0.1020mol/L)中和,计算氮肥中氨气的质量分数。(9分)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毕业作品相关要求及评分细则 一、毕业作品类型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作品包括以下5类: 1.分析测试报告 ①样品来源、样品名称和分析检验的目的; ②检验的项目; ③分析方法(尽量用国家标准)和原理; ④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如果不是带有工作站的仪器分析以及化学分析项目一律要有手写的原始记录为准,有图表的不可缺少图表; ⑤检测结果及评价; ⑥实习后的体会与收获。重点写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2.分析检验方法的改进报告 ①原来分析方法及原理; 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③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完成技术工作的具体过程; ④解决时具体写出涉及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⑤改进方法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改进前后都要有数据对比加以说明; ⑥自己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3.实验室质量管理报告 ①质量管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调研;

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③改进的方法; ④在某些方法有什么提高; ⑤自己和收获和体会。 4.生产工艺的调研和改进报告 ①生产的产品和工艺流程; 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存在的问题; ④改进的建议和创新点; ⑤改进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 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类作品 二、毕业作品要求 1. 学生毕业前,均应完成毕业作品一件; 2. 学生毕业作品的主题,须与本专业课程体系相关,不能用原有的专业综合实训报告代替毕业作品,作品最后需附有相关原始记录; 3. 毕业作品的制作,需个人独立完成; 4. 学生毕业作品均需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和一名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按系部的统一安排,校外指导教师一般为实习项目的现场负责人。 5.指导教师在2015年3月31日前依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情况确定学生的毕业作品选题范围,与所指导学生沟通后确定最终毕业作品选题,并制定毕业作品指导工作任务书。 6.学生需在确定选题后的半个月内(2015年4月17日前)向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实验二煤的国标法工业分析 在国家标准中,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挥发分(V )和固定碳(FC) 四个分析项目指标的测定的总称。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 煤中分析水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2了解水分测定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1)鼓风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2)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3)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4)分析天平:感量0.1mg。 四、实验前的准备 事先经过鼓风干燥箱充分干燥过的玻璃称量瓶。 五、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空气干燥法:(实验是对烟煤进行测试) (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就开始鼓风。)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六、实验记录和结果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煤样干燥后失去的重量÷称取的煤样重量 七、注意事项 进行检查性干燥过程,每次30min,直到两次连续的干燥煤样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是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以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准,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干燥性检查。 思考题 水分分析测定前要做那些准备? 煤灰分产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煤中灰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2了解煤的灰分与煤中矿物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至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三、实验仪器、设备 (1)马弗炉: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能保持温度为(815±10)℃。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门下测定,并至少每年测定一次,高温计(包括毫伏计和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2)灰皿:瓷质,长方形,底长45mm,底宽22mm,高14mm。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5.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A.苯甲酸B.NaOH C.EDTA D.HCl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原始记录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原始记录的管理。 2 职责 2.1 公司生产经营系统的原始记录工作,在公司生产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公司各部门管理其归口管理业务的原始记录,对归口管理原始记录的统一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控制。 2.2 工艺技术、技术设备、产品检验和验收、质量管理、产品原材料理化分析、计量检测、生产操作以及新产品试制等有关科技质量方面的原始记录,由科技质量部负责。 2.3 员工人数、生产工时、员工聘用、出勤、工时利用、员工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原始记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2.4 成品收发、原材料收发、消耗和废旧积压物资处理等方面的原始记录,由市场营销部负责。 2.5 有关生产“五品四数”方面的原始记录,生产安全、人身事故、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原始记录由安全生产部负责。 2.6 财会系统的原始凭证,包括各种帐、卡、传票,由财务资产部负责。

2.7 公司行政办公方面的原始记录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2.8 公司证券管理等方面的原始记录由证券部负责。 2.9 各单位根据上述分工,可自行拟定、修改、补充所分管的原始记录。 3 管理内容与方法 3.1 原始记录的建立 3.1.1 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各个活动应建立适应各种工作需要的原始记录。 3.1.2 原始记录的设置必须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公司生产和管理的需要。 3.1.3 原始记录必须与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密切结合,要与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配合进行,使之成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3.1.4 原始记录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应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掌握。 3.1.5 要根据生产的不断发展变化,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研究问题,不断改进健全原始记录。 3.1.6 原始记录的形式、格式由使用单位设计,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使用。 3.1.7 原始记录统一由综合统计部门分类、编号颁发。废止的原始记录亦应报综合统计部门注销。 3.2 原始记录的分类。 3.2.1 产品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在制品记录、生产进度记录、物耗记录等。 3.2.2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职工聘用解

【良心出品】工业分析化学经典试题答案01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工业分析中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分析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2.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4. 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 5. 标准物质必须是组成均匀、稳定,化学成分已准确测定的物质。 第二章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一、填空题: 1. 从待测的原始物料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叫采样。 2. 采样的目的是采取能代表原始物料平均组成的分析试样。3.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量物料叫子样。4.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 5.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 6.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7.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8.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9.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10.通过机械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11.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2.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 左右的称为中碎 13.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4.将0.15cm 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 以下的称为粉碎15.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16.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17.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18.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19.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子样,平均原始试样?子样的数目和最少质量决定于什么因素? 答案: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量物料叫子样。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子样的数目和最少质量是根据物料的颗粒大小,均匀程度,杂质含量的高低,物料的总量等因素决定 2.烘干,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各工序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烘干:(1)用烘箱烘干:试样量少,可用烘箱在105-110℃。若是容易分解的样品,则烘干的温度应低至60-65 ℃。

工业分析题目

工业分析考查试题 专业:应用化学(师范类)姓名:侯丹学号:2 1.试样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 答:一般包括破碎、过滤、混合、缩分等步骤 2.分解试样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哪两类?什么情况下采用熔融法? 答:溶解法和熔融法。用酸不能分解或分解不完全的试样常采用熔融法。 3.酸溶法常用的溶剂有哪些? 答:有盐酸、硝酸、硫酸、磷酸、氢氟酸、高氯酸等 4.水质指标是指什么?有哪些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是指什么? 答:水质是指水与水中杂质共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评价水质优劣和受污染程度的参数,称为水质指标.水质指标通常可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三类。水质标准是指权威组织在具体应用中所限定的水质指标范围。 5.溶解氧的测定原理是什么?测定中的干扰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答:基本原理是利用氧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性。当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时会干扰测定,可加入叠氮化钠使水中的亚硝酸盐分解而消除干扰。其加入方法是预先将叠氮化钠加入碱性碘化钾溶液中。2、如水样中含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等),应预先加入相当量的硫代硫酸钠去除。3、如水样中含Fe3+达100—200mg/L时,可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消除干扰。 6.水中总铁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哪些? 答:1.火焰原子吸收法2.邻二氮杂菲(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7.水中氯化物和硫酸盐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水中氯化物一般采用银量法测定。硫酸盐采用硫酸钡质量法 8. 煤的分析有哪几类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一般测定那些项目? 答:煤的分析检验,根据目的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矿物质。 9. 煤中的水分以什么形态存在?应如何测定? 答:可分为两类化合水和游离水。可有三种方法测定通氮干燥法、甲苯蒸馏法、空气干燥法。 10. 综述硅酸盐样品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进行并简述其基本原理?

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1.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答:元素分析法就是研究煤的主要组成成分。煤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灰分(A),水分(M).其中碳、氢、硫是可燃成分。硫燃烧后生成SO2及少量SO3,是有害成分。煤中的水分和灰分也都是有害成分。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特性及实用价值。但元素分析法较复杂。发电厂常用较用简便的工业分析法,可以基本了解煤的燃烧特性。 煤的工业分析是把煤加热到不同温度和保持不同的时间而获得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的百分组成. 2.链条锅炉炉拱的作用是什么? 答:链条锅炉的炉拱分为前拱和后拱,与炉排一起构成燃烧空间。 前拱(辐射拱):位于炉排的前部,主要起引燃作用。吸收来自火焰和高温烟气的辐射热,并辐射到新煤上,使之升温、着火。 后拱: 位于炉排后部,主要作用是引导高温烟气,属对流型炉拱。后拱具体作用如下: 1)引燃:从引燃看,前拱是主要的;后拱通过前拱起作用,是辅助的。 2)混合:后拱输送富氧的烟气至前拱区,使之与那里的可燃气体相混合。前拱一般短,后拱的输气路程较长。后拱烟气的流动速度高,所产生的扰动混合大。 从混合上看,后拱的作用是主要的。 3)保温促燃:后拱可有效地防止炉排面向炉膛上部放热,能有效地提高炉排后部的炉温,起保温促燃作用。 3.什么是自然水循环?自然水循环是怎样形成的? 答:依靠下降管中的水和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进行的水循环,称为自然水循环。 在自然循环锅炉中,下降管一般在炉外不受热,而上升管是在炉内受热,水在上升管中吸收热量后,逐渐成为汽水混合物,其密度减小。这样,下降管与上升管工质之间就产生了密度差,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差作为推动力,推动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这种循环流动,没有依靠外力,只靠工质本身状态变化后所产生的密度差,作为推动工质循环流动的动力,所以称为自然水循环。 4.简述自然水循环的工作过程。 答:自然循环回路由上升管、下降管、汽包和下集箱组成。 工作循环过程:欠热水或饱和水自汽包进入下降管,流经下集箱后进入上升管,在上升管中欠热水受热并在A点开始蒸发,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中的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汽由汽包上部的引出管送至过热器,分离出来的饱和水与从省煤器来的给水混合后进入下降管继续循环。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1、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煤是一种远古植物残骸经长期地质变化形成的可燃性生物岩。它是由碳、氢、氧、硫、氮等化学元素组成的复杂有机物的混合物。具有多极性集团和发达的毛细管,可以吸附水而成为内在水。对于年轻的煤,变质程度较浅,毛细管较发达,亲水性较强,反应活性较好。随着煤龄的变长,变质程度加深,毛细管状况变差,内表面减少,内在水份减少。表现为憎水性增强,反应活性较差。 煤的工业利用价值可以通过工业分析得到: (1)水份(Mad) 煤中的水份按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三种: ①外在水,也称游离水。是在开采、运输、贮存过程中带入的水份。一般附着于煤的外表和直径大于1.0E-5cm的大毛细管中。在空气中,外在水份可以自然风干。外在水份与外在条件有关,而与煤质本身无关。 ②内在水份,也称吸附水。以吸附的方式存在于较小的毛细管中(直径小于1.0E-5cm)。一般在100多度下恒温能够除去。内在水份的含量和煤质有关,是影响成浆性的重要因素。 ③结晶水,也称化合水。是煤中无机化合物的水化物中所含的水。如硫酸钙(CaSO4?2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等。结晶水一般在200多度下恒温能够除去。 (2)灰份(Aad)

灰份是煤样在815±10℃燃烧至恒重时残留物的重量分率。 煤中的灰份高,相对降低了含碳量。灰份在气化炉中是无用而有害的物质。无用是不参加化学反应,不能生成合成气的有效成分。有害是灰份熔融要消耗热量,增加比氧耗和比煤耗。溶渣会冲刷、侵蚀向火面砖,缩短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并且灰份高会增大粗合成气的水气比,并增大渣水系统的负荷。 灰份的主要组成是:SiO2、AL2O3、Fe2O3、CaO、MgO、TiO2、SO3等。这些组分的熔化温度决定了灰份的熔点。如果灰份中SiO2+AL2O3所占比例愈大,灰份的熔点愈高。因为这两种成分的特点是熔点极高。其他成分如Fe2O3、CaO、MgO的含量越多时,则灰熔点越低。通常用下式判断灰份熔融的难易程度: SiO2+ AL2O3/CaO+MgO+ Fe2O3 当比值大于1小于5时易熔,比值大于5时难熔。 由于多原料浆加压气化是液态排渣,因此,灰熔点对选择最佳的气化温度是很重要的,灰熔点和灰的粘温特性决定了气化的操作温度。灰熔点一般分为四个温度:初始变形温度(I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多原料浆溶渣气化工艺,一般在高于灰熔点的流动温度(FT)30-50℃下操作,使灰呈熔融态沿气化炉耐火砖流下。 (3)挥发份(Vad) 挥发份是煤样在900±10℃下隔绝热空气加热7分钟后的失重率扣去水份的数值。煤的挥发份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变质程度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