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生产成本和利润 案例
增加利润与降低成本的总结
05 案例分析
CHAPTER
成功增加利润的案例
案例一
某电商企业通过精准营销和个性 化推荐,提高了销售额和客户满 意度,从而实现了利润的稳步增
长。
案例二
某制造企业通过持续改进生产工 艺和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了产品 附加值和品牌形象,从而增加了
利润空间。
案例三
某连锁餐饮企业通过精细化的管 理和市场拓展,提高了单店销售 额和客流量,从而实现了利润的
CHAPTER
采购成本控制
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集中采购、比价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建立严格的 采购制度,规范采购流程,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生产成Leabharlann 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此外,合理安排生 产计划,降低生产成本。
谢谢
THANKS
管理成本控制
01
强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02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 管理流程。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强内 部审计和控制,降低管理成本。
04 利润与成本的综合管理
CHAPTER
利润与成本的综合管理
•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而成本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 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为了增加利润并降低成本,企业需要采取 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客户得到满意 的服务。
及时处理投诉
积极处理客户投诉,解决问题,挽 回客户信任。
扩大市场份额
增加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投入,提高品牌 知名度和影响力。
拓展销售区域
开拓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 ,扩大市场份额。
农产品初加工工作中的农产品加工效益评估与分析案例分析
农产品初加工工作中的农产品加工效益评估与分析案例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初加工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农产品加工效益评估与分析成为了战略决策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农产品初加工工作中的农产品加工效益进行评估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案例描述某农村地区的农民通过加工原料农产品生产果酱,希望通过农产品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
他们购买了果酱生产设备,并开始生产销售果酱。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他们发现产量不稳定,销售额也不如预期。
为了找到问题所在,他们决定进行农产品加工效益评估与分析。
二、农产品加工效益评估农产品加工效益评估是对农产品初加工工作中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考量的过程。
在本案例中,农产品加工效益评估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以及利润分析等方面。
1. 生产成本分析生产成本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进行定量化衡量和分析。
对于果酱生产来说,生产成本包括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和设施成本以及其他间接成本等。
在该地区,农民主要使用当地水果作为原料生产果酱。
他们计算了原料成本,包括水果购买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储存等其他成本。
以下是某一批次果酱生产的成本示例:- 水果购买成本:1000元- 运输成本:200元- 储存成本:300元- 劳动力成本:500元- 设备和设施成本:1000元- 其他间接成本:200元2. 销售收入分析销售收入分析是对销售额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以评估产品销售的情况。
对于该案例中的果酱生产,销售收入主要由产品数量和销售价格决定。
农民对他们的果酱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到相似产品的市场价格约为10元/瓶。
根据他们的生产能力,他们预计每批次能够生产1000瓶果酱。
以下是某一批次果酱销售的收入示例:- 销售数量:1000瓶- 销售价格:10元/瓶3. 利润分析利润分析是通过将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计算得出农产品初加工工作中的利润状况。
利润表 案例
利润表案例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展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情况。
它通过列举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下面是一个利润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利润表的各个部分及其含义。
利润表 (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损益表或收益表。
利润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情况,通过列举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下面是一个利润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利润表的各个部分及其含义。
利润表通常按照时间顺序,从上到下列举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首先,利润表的第一部分是收入部分,列出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各种收入来源。
常见的收入项目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利息收入等。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
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各种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如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等。
利息收入是指企业通过贷款或投资所获得的利息收入。
利润表的第二部分是成本部分,列出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各种成本和费用。
常见的成本项目包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
销售成本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管理和运营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室租金、行政人员工资、市场营销费用等。
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究人员工资、实验设备购置费用等。
人力资源费用是指企业为雇佣和培训员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培训费用等。
利润表的第三部分是利润部分,列出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净利润和税前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之后所获得的利润,它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税费之前所获得的利润,它是用来计算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费的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成本与利润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成本与利润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成本与利润问题是许多企业和个体经济活动中常遇到的挑战。
为了能够科学地做出经济决策,我们可以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成本与利润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具体案例出发,演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过程。
案例一:生产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假设某企业制造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P,该企业预计在某一时期内能够销售出x件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分析生产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假设单位成本为a,表示每件产品的生产成本。
那么,总成本C可以表示为C = ax。
其次,我们假设单位利润为b,表示每件产品的利润。
那么,总利润可以表示为利润 = P * x - C。
将C代入到这个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得到利润 = P * x - ax。
这个表达式可以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Profit = -ax + Px。
如果我们已知a、P的值,就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求解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案例二:最大化利润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希望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最大化利润的问题。
假设某企业的生产成本方程为C = ax^2 + bx +c,其中a、b、c为常数,x为销售量。
企业销售价格方程为P = mx + n,其中m、n为常数。
我们的目标是确定一个销售量x,使得利润最大化。
利润可以表示为 Profit = Px - C,将C和P的表达式代入,可以得到 Profit = (m-a)x^2 + (n-b)x -c。
为了找到利润最大值,我们可以求解这个二次方程的顶点坐标。
顶点的横坐标即为销售量x,纵坐标即为利润。
通过求解方程 Profit' =2(m-a)x + (n-b) = 0,我们可以得到顶点坐标。
然后,我们就能确定一个销售量x,使得利润最大化。
案例三:利润的平衡点问题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找到利润的平衡点,即销售量使得利润为零的点。
假设某企业的生产成本方程和销售价格方程分别为C = ax^2 + bx + c和P = mx + n。
做账实操-玉饰加工厂的会计账务处理实例
做账实操-玉饰加工厂的会计账务处理实例一、采购原材料假设玉饰加工厂采购玉石原石、镶嵌材料等原材料,花费200 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
1. 借:原材料2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000贷:银行存款2260000二、生产领用原材料企业投入生产,领用上述原材料150 万元。
1. 借:生产成本1500000贷:原材料1500000三、发生直接人工成本本月生产工人工资共计80 万元。
1. 借:生产成本8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800000四、分摊制造费用假设本月制造费用共计60 万元,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摊到产品成本中。
1. 借:生产成本600000贷:制造费用600000五、产品完工入库本月生产完工玉饰,总成本为290 万元。
1. 借:库存商品2900000贷:生产成本2900000六、销售产品企业销售玉饰,售价为500 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
1. 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565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00002. 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2900000贷:库存商品2900000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的生产设备原值为8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每月折旧额为:8000000×(1 5%)÷10÷12 = 63333.33 元。
1. 借:制造费用63333.33贷:累计折旧63333.33八、支付水电费等费用企业支付本月水电费30 万元。
1.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根据用途确定)300000贷:银行存款300000九、期末结转损益1. 结转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5000000贷:本年利润50000002. 结转成本费用:借:本年利润3863333.33(2900000 + 63333.33 + 300000 + 800000 + 600000 65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2900000制造费用93333.33管理费用(假设无其他管理费用)0销售费用(假设无销售费用)0。
六个降低成本案例
六个降低成本案例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利润率。
下面列举六个降低成本的案例,以供参考:1. 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
例如,某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并通过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来减少滞销和过剩库存。
2. 自动化生产流程: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某制造企业采用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节约能源消耗:通过改善设备能效和优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例如,某工厂安装了节能灯具和智能传感器,自动调节照明和空调系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相关费用。
4.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例如,某酒店运用员工排班软件,根据客流量和员工能力自动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了低效的人力资源浪费。
5. 采用云计算和软件解决方案:通过采用云计算和软件解决方案,减少企业的IT设备和维护成本。
例如,某公司将部分服务器和软件系统迁移到云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服务规模,降低了硬件和软件的购置和维护费用。
6. 优化物流管理:通过改善物流运输和仓储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例如,某电商企业与物流公司合作建立集中仓储和配送中心,实现批量采购和集中配送,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运输时间。
以上是六个降低成本的案例,通过优化供应链、自动化生产、节约能源、优化人力资源、采用云计算和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优化物流管理等方法,企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降低成本的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但以上案例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成本案例分析范文
成本案例分析范文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是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支付的资源的代价。
成本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成本控制和分析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通过一个成本案例来进行分析。
公司生产一种特殊化学产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引进了一套高科技生产设备。
这套设备的购买价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每年预计生产量为1000吨。
设备每年的折旧费用为100万元,维护费用为20万元,人工费用为120万元。
产品的出厂价为每吨10万元,原材料成本为每吨6万元,其他固定费用为50万元。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本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每年的固定成本为折旧费用、维护费用和其他固定费用之和,即100万元+20万元+50万元=170万元。
而每年的可变成本为人工费用和原材料费用之和,即120万元+600万元=720万元。
每年的总成本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即170万元+720万元=890万元。
每吨产品的成本为总成本除以预计生产量,即890万元/1000吨=8.9万元/吨。
其次,我们可以对不同成本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设备折旧费用是固定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案例中,设备购买价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因此每年的折旧费用为500万元/5年=100万元。
折旧费用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设备的价值流失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资产管理和替代决策。
此外,固定费用中的维护费用在这个案例中为20万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以便预防性维修和保养工作。
人工费用和原材料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可变成本,这些成本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企业的盈利水平。
在这个案例中,每吨产品的出厂价为10万元,每吨产品的成本为8.9万元,因此每吨产品的毛利润为10万元-8.9万元=1.1万元。
预计年产量为1000吨,因此年度毛利润为1.1万元/吨*1000吨=110万元。
经济效益的案例
经济效益的案例
经济效益的案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成本效益分析:例如,某公司决定是否投资一个新的生产线。
通过比较新生产线的初始投资、运营成本和预期的收入,可以确定该项目的经济效益。
如果预期的收入超过成本,那么这个项目就有经济效益。
2. 利润最大化:例如,某公司通过改进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这种经济效益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来实现的。
3. 市场拓展:例如,某公司通过开拓新的市场或扩大现有市场的份额,增加了销售额和利润。
这种经济效益是通过增加销售量和市场份额来实现的。
4. 创新驱动:例如,某公司通过研发新的产品或服务,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
这种经济效益是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实现的。
5. 社会责任:例如,某公司通过采取环保措施、支持社区项目等方式,实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虽然这些措施可能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品牌价值,从而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经济效益的实现方式因企业而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高等数学实际应用案例
高等数学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企业生产成本与利润的最优化问题
案例描述: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月的生产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每月的销售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
企业希望通过确定最佳的生产量,使得每月的利润最大化。
数学模型:
设该企业每月生产量为x件,生产成本(C)与生产量(x)之间的关系为:C(x) = kx,其中k为生产成本与生产量之间的比例系数。
设该企业每月销售量为y件,销售利润(P)与销售量(y)之间的关系为:P(y) = py - F,其中p为销售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比例系数,F为固定费用(例如租金、工资等)。
问题:
该企业希望确定生产量x和销售量y的最佳组合,以最大化每月的利润P。
但生产量必须满足以下限制条件:
1. 生产量必须小于等于最大可生产量;
解决方法:
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求解该问题的最优解。
1. 分析最大生产量和最小生产量的限制条件,得出x的范围。
2.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建立利润函数P(y)。
3. 建立约束条件x ≤ y。
4. 利用高等数学中的优化方法,将利润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数学求解,以确定最佳
的生产量和销售量组合。
实际应用:
该案例可以应用于各种生产型企业(例如制造业、农业等),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确定最佳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从而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注意事项:本案例为虚构案例,与实际企业无关。
如涉及任何真实企业或人物,纯属巧合。
量本利分析
二、根据划分结果列公式如下: 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首先计算公司的盈亏平衡点。以上表所列单位变动成本 和固定成本为基础,假定计划年度吨碱平均不含税销售 价格为930元,如果在利润等于0时,公司盈亏平衡点的 销售量为61.34万吨[24605.37/(930-528.89)],盈 亏平衡点销售收入57049万元。
销量,即销售量 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其总额相对不变的成本,其特点是,发生额不受产销量变动而变动。 如果按公司目标利润16715万元时来测算,代入相关数据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完成目标利润16715万元,在目前成本及售价水平下, 必须保证产销量达到103万吨((24605. 首先计算公司的盈亏平衡点。 保本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7/(930-528. 量本利分析法,全称为产量成本利润分析,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分析方法。 一、将公司计划年度成本费用各明细项目根据其与纯碱产销量变动关系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其中固定成本不随纯碱产销量变动而变动,变动成本随纯碱产销量变动成正比变动。 如果按公司目标利润16715万元时来测算,代入相关数据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完成目标利润16715万元,在目前成本及售价水平下, 必须保证产销量达到103万吨((24605. 二、根据划分结果列公式如下: 以菜市场门口的李大爷炸油条为例,进行量本利分析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其总额相对不变的成本,其特点是,发生额不受产销量变动而变动。 思考1:今天天气不好,李大爷就卖了2根油条,0. 以菜市场门口的李大爷炸油条为例,进行量本利分析 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会随着产销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利润=销量×单价-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0=销量×单价-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以菜市场门口的李大爷炸油条为例,进行量本利分析
案例1本量利分析案例[宝典]
【案例1】本量利分析案例安徽兴皖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假定产销一致,不考虑期间费用。
第一年资料:产销1 000件,单位售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30 000元,年营业利润为20 000元。
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利润表如表4—3所示。
表4—3 利润表单位:元单位息税前利润=20 000/1 000=20(元)第二年资料:产销800件,售价不变,销售收入80000元;总成本70000元,营业利润10000元。
根据第二年资料,可计算出:单位生产成本=70000/800=87.5(元)单位息税前利润=10000/800=12.5(元)上列资料表明:第二年单位生产成本提高7.5元,单位息税前利润下降7.5元,息税前利润总额减少10000元。
下面我们对第二年资料进行分析:首先用传统方法分析该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产品成本降低额=(80×800)一70 000= 一6 000(元)(超支)产品成本降低率= —6 000/(80×800)=一9.375%再分析息税前利润减少10 000元的原因:由于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生产成本降低额×本年产销量= 一7.5×800=一6 000(元)(超支)由于产销量变动的影响=基期单位息税前利润×产销量变动数=20×(一200)= 一4 000(元)(减少)结论:第二年成本比第一年成本超支6 000元,超支率9.375%。
息税前利润减少10 000元,是由于成本超支使息税前利润减少6 000元,产销量减少200件使息税前利润减少4 000元,故营业利润总额减少l0000元。
下面我们再用本量利分析原理对第二年的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列出第二年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利润表见表4—4所示。
表4—4 利润表单位:元成本总额亦未变。
按传统方法说成本超支9.375%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下面再分析息税前利润减少10000元的原因。
本量利分析原理的应用案例
本量利分析原理的应用案例1.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原理本量利分析原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帮助企业做出经济决策。
它通过对企业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生产量和销售量等。
本量利分析原理以盈亏平衡点为基础,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经营决策。
2. 本量利分析原理的应用案例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本量利分析原理的应用。
2.1 公司介绍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A想要推出一款新产品,并且正在考虑不同的定价策略和销售量。
2.2 问题分析公司A希望通过本量利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和销售量。
他们知道微利销售量(即销售量大约等于成本量)和利润最大销售量(即销售量使利润最大化)之间的差异,并希望利用本量利分析来决策。
2.3 数据收集公司A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情报,收集到了以下数据:•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00元;•市场需求曲线显示,当售价为200元时,销售量为100个;售价为150元时,销售量为200个;售价为100元时,销售量为300个;•公司A的固定成本为50000元。
2.4 收益计算根据数据收集到的信息,我们可以计算不同售价和销售量下的收益。
平均利润率公式为:平均利润率 = (售价-成本)/售价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不同售价和销售量下的平均利润率:售价(元)销售量(个)成本(元)平均利润率200 100 10000 50%150 200 10000 33.33%100 300 10000 0%2.5 盈亏平衡点计算根据收益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是指销售量使得利润为零的点。
根据前面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盈亏平衡点为200个。
2.6 利润最大化计算利润最大化是指销售量使得利润最大的点。
根据前面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300个,此时售价为100元。
2.7 结果分析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公司A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当销售量为200个时,即盈亏平衡点,公司A的利润为零。
利润表质量分析报告案例
利润表质量分析报告案例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盈利情况。
利润表的质量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层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经营状况。
下面是一份利润表质量分析报告的案例,详细分析了一个公司的利润表,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利润表质量分析报告1. 企业背景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的企业。
在过去一年的财务报告中,其利润表显示了以下几个关键指标:销售收入、毛利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
2. 关键指标分析2.1 销售收入公司的销售收入在过去一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公司的产品需求稳定,并且市场份额可能在增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销售收入增长率可能受到市场竞争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建议:- 继续关注市场竞争和行业动态,以及与竞争对手的销售差距。
- 定期评估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确保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2.2 毛利润公司的毛利润率很高,这表明在销售和生产方面的成本控制较好。
然而,对于毛利润率的变动需要仔细分析。
建议:- 研究成本结构变动的原因,例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如果成本增加,需要评估是否有降低成本的潜在方案。
- 监控供应链的风险,以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3 营业利润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也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公司的运营效率正在改善,并且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建议:- 持续关注营业成本的变化,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寻找进一步的改进机会。
- 研究销售和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找到进一步提高利润的方法。
2.4 净利润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公司的净利润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这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建议:- 继续关注税收、利息和其他费用的变动,以保持净利润的稳定增长。
- 研究并开发新的盈利来源,以提高净利润的增长率。
3. 建议通过利润表的质量分析,我们认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良好,并且在产品销售、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成本利润分析课件
利润提升策略
产Hale Waihona Puke 差异化通过创新、品牌建设等 方式实现产品差异化,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
竞争力。
销售渠道拓展
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扩 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
额和利润。
成本控制与优化
高效运营管理
通过成本控制策略降低 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优化企业内部运营管理 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和
盈利能力。
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成本和利润的变化 趋势进行分析,企业可以 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和盈 利能力。
成本利润分析的基本原则
全面性原则
敏感性分析原则
分析应涵盖企业的所有成本和利润项 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影响成本和利润的关键因素进行敏 感性分析,评估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对比性原则
将实际数据与历史数据、行业数据等 进行对比,以发现异常和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等。
利润总额
1 2 3
定义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全部净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计算方法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其他业务利润 - 所得税 费用。
影响因素 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所得税费用等。
04 成本利润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
02
它通过对成本和利润的构成、变 化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深 入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成本利润分析的重要性
01
02
03
评估企业盈利能力
通过成本利润分析,企业 可以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 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经营 策略。
发现成本控制点
通过对成本构成的分析, 企业可以发现成本控制的 关键点,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食品成本核算案例
生产食品成本核算案例在食品生产行业中,准确的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利润控制和市场竞争力提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食品生产企业案例,详细介绍生产食品成本核算的过程和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家名为“美味食品厂”的企业,主要生产各类饼干。
在一个特定的生产周期内,我们来对其成本进行核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成本的构成要素。
食品生产的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大类。
直接材料方面,这主要是指生产饼干所使用的原材料,如面粉、油脂、糖、鸡蛋、香料等。
在这个生产周期内,购买面粉花费了5000 元,油脂 3000 元,糖 2000 元,鸡蛋 1500 元,香料 500 元,总计 12000 元。
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工人的工资、奖金、福利等。
美味食品厂的生产工人共有 20 名,平均每人每月工资 4000 元,这个生产周期为一个月,那么直接人工费用就是 80000 元。
制造费用则较为复杂,包括生产车间的水电费、设备折旧费、修理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
本月水电费共计 1000 元,设备折旧费 5000 元,修理费 8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6000 元,总计 12800 元。
接下来,计算总成本。
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相加,得到总成本为 12000 + 80000 + 12800 = 104800 元。
然后,我们要确定生产的产品数量。
假设这个生产周期内共生产了10000 盒饼干。
单位成本=总成本 ÷总产量,即 104800 ÷ 10000 = 1048 元/盒。
通过这样的成本核算,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每盒饼干的成本构成,从而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如果市场上同类饼干的售价普遍在 15 元/盒,那么企业每销售一盒饼干就有 452 元的毛利。
但这只是初步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假设销售费用为 8000 元,管理费用 5000 元,财务费用 2000 元,那么总期间费用就是 15000 元。
企业成本分析案例
企业成本分析案例企业成本分析案例【篇一:企业成本分析案例】案例简介1987 年的中部床垫公司后称(飞利浦.瑟菲斯公司)在早年完成的迹象成功的收购方案之后,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而对于出现严重的内部分歧的“大西洋床垫”公司,而深远的名牌效应以及广阔的销售市场无疑吸引着中西部床垫公司的眼球,这场收购的发生可以说是适应潮流的。
改名后的飞利浦瑟菲斯公司也更需要在各方面寻求改进和整合。
由于公司兼并了许多各自为政的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统一的经营管理;如何实现资金的有效分配等。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纳德.艾德沃滋先生,开始为下一年度的筹资活动而进行资金成本的相关考虑。
由于公司兼并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公司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协调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总经理考虑到公司近期的发展策略,最重要的是实现资金的有效分配,因此,外借了165 万美金的债务,又增加了100 万美元的普通股,来获得更多的资金。
但是大西洋这一品牌已无法继续保持它现有的高增长率,1988 年到期的160 万美元的债款偿付,飞利浦公司也能像提供的数据可观的现金,其实公司的资金成本十分重要,这是决定如何将公司现有的闲散资金投入到有竞争性的用途中去的基础。
可以对其他可选择性的方法进行评估,并把他们对资金降低的影响程度与还债还贷回购股票相对比。
飞利浦公司在1987 年底,共有长期负债18560 万美元,后来,公司的普通股股票价格受1987 年10 月股市大幅下降造成的多方面的复杂影响经常发生变化,那年度,票价有第三季度24.375 美元下跌到第四季度的11.125 美元,12 月31 日,估计是有所升高,在13.75, 美元出收盘,埃德沃兹先生问按算术基础和按几何基础计算的回报率有何不同,几何回报率是一个包含时间因素的复合比率,而算数回报率只是各年年增长率的平均值。
如果有一百美元,第一年先增加百分之二十,第二年降低百分之二十,那么按照算术回报率来计算的最后数值为零,如果按几何回报率来计算,那么最后的数据是负值,因为总额先从100 美元上升到120 美元,冉后降低到96 美元。
本量利分析案例
一、本量利分析案例
某乐器厂设置A、B两个车间,分别生产小提琴和中提琴两种乐器。
生产费用都能按车间划分,企业管理费按固定比例分配给两个车间。
乐器生产工人可按任务在车间之间调动。
每加工一把小提琴需要30小时,中提琴需要60小时。
一般小提琴生产1000把以下,中提琴生
厂长认为生产小提琴利润比较高,2006年安排小提琴多生产100把,中提琴减少100把,B车间调一部分工人支援A车间.年终有关生产和销售资料如下表格.
这两年费用的耗用水平并没有变化,为什么多生产了利润高的
对于这一结果,厂长大为吃惊,
厂长的错误:
1、没有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2、没有分清各种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小提琴利润大于中提琴并不等于边际贡献大于中提琴,增产的应该是边际贡献大的产品。
原材料是变动成本,工资虽然是固定的,但在两种产品之间随工时消长,成为变动成本,其他费用是混合成本,可按高低点法进行分解。
小提琴单位工时变动成本=78000-72000/(900-800)=60
小提琴固定成本=72000-800*60=24000
中提琴单位工时变动成本=150000-144000/(500-400)=60
中提琴固定成本=150000-500*60=120000
两种提琴的边际贡献如下:
生产一把中提琴可以生产两把小提琴,两把小提琴的边际贡献为500元,小于生产一把中提琴的边际贡献,因而,扩大生产的应该是中提琴。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精简与利润最大化研究国外研究案例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精简与利润最大化研究国外研究案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精简与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在国外,有许多企业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成本精简和利润最大化。
以下是一些国外的研究案例:
1. 丰田汽车公司: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是其成功的关键,通过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丰田成功地降低了成本并保持了高利润。
例如,丰田通过细致分析生产流程,消除了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从而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2. 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成本精简和利润最大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通过集中采购、高效的物流系统以及严格的管理,沃尔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 麦当劳:麦当劳通过标准化和集中化的方式降低成本,提供价格竞争力强的产品。
同时,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也帮助公司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快速的扩张和增长。
4. Zara:Zara是快速时尚行业的佼佼者,通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产品周期,Zara降低了库存成本并保持了高利润率。
此外,Zara还通过直接接触供应商和生产工厂,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
这些企业在成本精简和利润最大化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深入研究和借鉴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有助于实现自身的成本优化和利润提升。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利润差异分析案例(二)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利润差异分析案例(二)
3.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中的固 定性制造费用,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 营业利润。
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的差额 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 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量×期末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期初单位固 定性制造费用
谢谢大家!
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的差额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期末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期初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谢谢大家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05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利润 差异分析案例(二)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利润差异分析案例(二)
贡献毛益
150 000 105 000 165 000
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45 000 45 000 45 000
固定非生产成本 20 000 20 000 20 000
固定成本合计
65 000 65 000 65 000
营业利润
85 000 40 000 100 000
第四年 280 000
100 000 30 000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利润差异分析案例(二)
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的基本变动规律 1.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中的固 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 2.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中的固 定性制造费用,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 营业利润。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管理会计案例
管理会计案例案例一:制药厂财务分析案例2003年3月某医药工业公司财务科长根据本公司各企业的会计年报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上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经理室。
经理阅读后,将财务科长召去,他对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企业情况颇感困惑:一是专门生产大输液的甲制药厂,另一个是生产制药原料的乙制药厂。
甲制药厂2001年产品销售不景气,库存大量积压,贷款不断增加,资金频频告急;2002 年该厂积极努力,一方面适当生产,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扩大销售,减少库存,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报表上反映去年的利润却比前年大幅下降。
乙制药厂的情况则相反,2002年市场不景气,销售量比2001年有所下降;而年度报告反映,除资金外其他各项经济指标都比前年好。
被经理这么一提,公司财务科长也觉得有问题,于是他将这两个厂交上来的有关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甲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其中的工资和制造费用,每年分别为288,000元和720,000元。
销售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
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下降的原因时,认为是因为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固定费用未能得到充分摊销所致。
(二)乙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下:1、利润表(单位:元)其中的工资和制造费用,每年均分别为180,000元。
销售成本采用“后进先出法”。
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上升的原因时,认为是他们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多交利润,全厂职工一条心,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收节支的结果。
你认为甲制药厂和乙制药厂的分析结论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财务科长,你将得出什么结论?应如何向你的经理解释?案例二:地毯厂财务分析与生产决策案例某地毯厂原有手工生产“长城”牌地毯,因质地优良,价格合理而驰名中外,为适应愈来愈大的市场需求,该厂新建了一条机织地毯生产线,去年正式投产,使该厂的固定成本由5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该生产线的设计生产能力是年产50,000件左右,但因工人技术尚不熟练,去年只生产了10,000件,该厂手织地毯的生产能力是年产10,000件左右,去年实际产量也是10,000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时期、生产成本和利润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上大学是要花钱的,也就是有成本的。
根据目前的状况,每位大学生三到四年中学费、书本费等各种支出约为3到4万元。
这些钱是要实实在在支出的,称为会计成本。
然而,上大学的代价不仅如此。
为了上大学,要放弃工作的机会。
因放弃工作而放弃的工资收入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人不上大学而去工作,每年可得到1万元,四年的机会成本就是4万元。
上大学的代价就是会计成本4万元和机会成本4万元,共计8万元。
我们上还是不上呢?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人通过上大学可提高工作的能力,以后会得到更多收入。
例如,没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1万元,自18岁工作到60岁退休,共计收入42万元。
上过大学的人,一年收入为1.5万元,自22岁工作到60岁退休,38年共计收入57万元。
上大学的人一生总收入比没上大学的高出15万元。
上大学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为8万元。
15万元减去8万元为7万元。
这就是上大学的经济利润。
所以,上大学是合适的。
这就是每个人想上大学的原因。
但也有特殊情况。
例如,一个有篮球天赋的人,若在高中毕业后去打篮球,每年可获得200万元收入。
这样一来,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元。
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
因此,他应该去打篮球。
他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
所以,你到底上不上大学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
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假设一例。
假设王先生用自己的银行存款30万收购了一个小企业,如果不支取这30万元钱,在市场利息5%的情况下他每年可以赚到1.5万元的利息。
王先生为了拥有自己的工厂,每年放弃了1.5万元的利息收入。
这1.5元就是王先生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之一。
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法来看待成本。
经济学家把王先生放弃的1.5万也作为他企业的成本,尽管这是一种隐性成本。
但是会计师并不把这1.5万元作为成本表示,因为在会计的账面上并没有货币流出企业去进行支付。
为了进一步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之间的差别,我们换一个角度,王先生没有买工厂的30万元,而是用自己的储蓄10万元,并以5%的利息从银行借了20万元。
王先生的会计师只衡量显性成本,将把每年为银行贷款支付的1万元利息作为成本,因为这是从企业流出的货币量。
与此相比,根据经济学家的看法,拥有的机会成本仍然是1.5万元。
现在我们再回到企业的目标——利润。
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方法衡量企业的成本,他们也会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利润。
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即企业总收益减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
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只减企业的显性成本。
门面房是出租还是自己经营假如,你们家有一个门面房,你用它开了一家杂货点。
一年下来你算账的结果是挣了5万人民币。
你觉得很高兴,用经济成本分析你恐怕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你没有把隐含成本算进去。
假定,如果门面房出租按市场价一年是2万;假定你原来有工作年收入也是2万;这4万就是你自己经营的隐含成本,从经济学分析来看,应该是成本,是你提供了自有生产要素房子和劳务所理应得到的正常报酬。
而在会计账目上没有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
这样算的结果你一年没有挣5万,只是1万。
如果再加上自己经营需要1万的资金进货,这1万的银行存款利息也是隐含成本。
这样一算你自己经营就非常不合适了,应该出租;但是如果你下岗,也找不到高于3万的工作,还是自己经营为上策。
显明成本和隐含成本之间的区别说明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之间的重要不同。
经济学家关心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和定价决策,因此,当他们衡量成本时就包括了隐含成本。
而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结果,他们只衡量显明成本,但忽略了隐含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又称替换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例如,某人拥有100万元资金,他可以把这100万元资金用于三种不同的用途:开商店获利20万元,开饭店获利25万元,投资房地产业获利30万元。
他决定把100万元投资房地产业,在所放弃的用途中,最好的用途是开饭店获利25万元,这就是他选择投资房地产业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之所以要从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是因为,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代价而不是会计学的意义上来考察成本的概念的。
上大学值吗最近看一报刊上报道,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
是否准确,我们占且不论。
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我们简单的介绍经济学说所的成本。
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有两种一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即会计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计算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是上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按照现行价格标准,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这三项费用之和是4万。
机会成本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大学生如果不上学,会找份工作,按照现行劳动力价格标准假如也是4万,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也是4万。
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8万。
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最大化原则。
我们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
不上大学18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是1万,共42万。
上大学22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38年,平均收入是2万元,共76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8万,剩下68万。
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26万。
这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
为什么家长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里说的“选择”是有两种机会,你能考上大学的情况下。
另外我们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在这里顺便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有人说教育是消费行为,其实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
消费与投资的区别是消费不会给你增殖一分钱,比如你今年买一台电视,明年再卖,会大大的贬值不会增殖;投资是有可能增殖,一个大学生尽管投资8万,但与不投资的多得的收益是26万。
但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一个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如果考不上大学或考上大学毕不了业。
其投入与产出之比是可想而之的。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比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可收入200万人民币。
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人民币。
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
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
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
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
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
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
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养育孩子的成本不知每一对父母在生育孩子之前是否计算过:生养这个孩子,父母要付出多少,能得到多少。
反正本人在做母亲之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回过头来想想,养育一个孩子确实是有很多的得与失。
其实,孩子对父母来说,就如同一件耐用消费品,他(她)的功能有点像汽车、电冰箱、电视机和电话,能给父母带来长久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甚至是荣耀。
但是,做父母的也确实付出了很高的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是用于食物、衣服、医疗保健、娱乐、教育等方面的费用;机会成本,指父母为了养育孩子失去的机会,这个机会可能是发财的机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外出旅游的机会甚至是休息的机会。
这种计算似乎有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但它确实又是现实存在。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利?贝克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养育孩子的成本问题。
他认为,父母在生育孩子方面,同样在遵循着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尽管不是有意识地在遵循。
正因为如此,才造成富裕家庭的孩子较少,而贫困家庭的孩子较多。
与贫困家庭相比,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都有较高的薪水,比较理想的工作环境,因此,为了养育孩子他们付出的机会成本无疑比贫困父母要高得多。
同时,富裕家庭的父母总是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愿意在孩子的教育等方面多花费支出,所以他们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也是很高的。
这样一来,权衡利弊,富裕家庭的父母就倾向于生育较少的孩子。
而贫困家庭养育孩子的会计成本可以低到只是在大粥锅里加一勺水,孩子能活,长大能帮父母干些活,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全部期望。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大到“望子成龙”,小到“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它的实现与否,和父母投入多少钱并不完全成正相关关系;是否成材还受智商、情商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但我只是要说明一些看似与经济无关的现象事情都蕴涵着经济的内涵。
5.3 短期中的生产和成本分析:短期生产决策进入房屋粉刷业房屋粉刷是一个夏季的行业,因为天气炎热而且白天很长,高中和大学正好放假,因而有大量的低技能的劳动力。
为了挣点钱,小明同学打算在修满经济学入门课之后,在夏季开设一个粉刷公司。
开设公司需要一笔固定费用。
小明同学在他父母家里做生意,因而没有租借办公室的成本。
他把固定费用列入表5-3:表5-3 需投入的成本小明同学雄心勃勃地开展工作。
他接顾客打来的电话,上门估计粉刷房屋需要多少钱,然后报价。
当然,他面对许多竞争对手,因而他的价格必须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差不多,不然就揽不下活。
小明同学发现,劳动的现行价格是每小时10元。
在现实世界中,劳动并不是粉刷房屋所需的惟一可变投入品,还有添加刷子和油漆的成本。
但是为了简便,我们假设他在夏天开工前就已经有了刷子和油漆。
因此他的可变成本只与他雇佣的工人有关。
可变成本还与粉刷一幢房子所耗费的时间有关,这又取决于他所雇佣的工人的质量。
小明公司的可变成本如下:表5-4 可变成本根据这些信息,小明同学可以计算出其公司的成本,如表5-5所示。
表5-5 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鉴于它的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小明同学计算出,如果市场条件允许他向每栋房屋索取1 000元,那么他至少要粉刷25栋房屋才能赚取利润。
这也就是他夏天的打算:粉刷25幢房屋,每幢1 000元。
因此,他一共赚取1 000元。
但在表中,并没有考虑到小明同学的机会成本。
他没有获得粉刷房屋的10元/小时,因为他在忙于洽谈生意、雇佣工人、接顾客的电话、处理顾客的不满等。
假设还有一家餐厅侍者的工作在等着小明同学。
他可以在12周的暑期,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挣6元(含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