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绪论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1. 2. 3.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
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
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国民储蓄S=Y-C-G=(Y-T-C)+(T-G) 私人储蓄=Y-T-C 公共储蓄= T-G 对整个经济而言,S=I 消费C=a+b(Y-T)
练习题
考虑下列式子描述的一种经济情况: Y = C+ I + G Y=5000 G=1000 T=1000 C=250+0.75(Y-T) I=1000-50r 1.在这种经济中,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 2.找出均衡利率。 3.现在假设G增加到1250。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以及国民储蓄。 4.找出新的均衡利率。
稳定状态人均资本, k﹡
练习题
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
⑴解出y作为s, n, g, 和 的函数是稳定状态的值 ⑵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而人口增长率 为每年1%,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率是10%,而人 口增长率为每年4%,在这两个国家中,g=0.02, =0.04,找出每个国家稳定状态y的值。 ⑶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应采取什 么政策
3.000
1.400 1.435 1.529 1.657 1.894 2.096
2.100
0.600 0.615 0.655 0.710 0.812 0.898
0.900
k 0.200 0.195 0.178 0.150 0.080 0.002
0.000
思考题
解释高储蓄如何引起高生活水平。什么 因素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蓄率? 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还是永远 的高增长?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
3、理性预期学派
4、新凯恩斯主义
代表人物:曼丘、萨墨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费尔普斯、斯蒂格利茨、格特勒和伯南克等。 基本观点: 1)厂商只有在调整价格后的利润增量大于菜单成本时,才会调整价格。 2)交错调整是成本量小的价格调整方法。 3)劳资双方通过雇佣合同调整工资,所以工资调整也是交替地作出的。 4)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借贷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存在着逆向选择。因此,市场出清的利率与银行最优利率往往不相吻合。
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凯恩斯论萨伊定律 凯恩斯反对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供给” ,提出“有效需求”原理。
驳斥利率自由变动确保储蓄等于投资 凯恩斯不赞同古典理论的观点:利率的自由变动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他强调人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储蓄不会自动投资。
加速原理、乘数—加速数模型等许多新的投资理论;
货币偏好、资产选择等新的货币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经济的动态化、长期化的增长模型;
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等通货膨胀理论;
开放型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5、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
三、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1、货币学派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布伦纳、安德森、罗宾斯、沃尔特斯、莱德勒和帕金等。 基本观点: 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 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不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4)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反而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市场不完全竞争:价格、工资刚性
利率不能自动调节投资、储蓄
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论
新凯恩斯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罗伯特·卢卡斯和托马 斯·萨金特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兴起 ,强调政府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凯恩斯主义革命
20世纪30年代,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 宏观经济学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 解决经济危机。
新自由主义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 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 兴起,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回归自由市场 。
供给侧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科技政策和土地政策等,通过这 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侧政策需要与需求侧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04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与争论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
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认为经济周期和失业主要由市场 结构、技术进步等长期因素造成。
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 论
目 录
• 宏观经济学简介 •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与争论 •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01 宏观经济学简介
宏观经济学定义
1 2
宏观经济学
研究总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门学 科。
总体经济
指整个国民经济,包括所有居民、企业和政府的 总和。
01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国家经济 发展、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02
宏观经济学有助于分析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就业、国际
经济关系等现实问题,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宏观经济学对于培养经济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
03
力具有重要作用。
0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绪论PPT课件
.
16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利用经验统计的方 法对有关经济总量进行分析,提出了经济 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
.
15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Lewis)利用古 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史, 提出了经济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穆思(J·F·Muth)和卢卡 斯(R·E·Lucas)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 并把它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提出了理
.
4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与动态分析
.
5
• 4、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 5、即期分析与跨期分析
.
6
四、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 发展
17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总收 入概念 18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的《经济 表》
.
13
• 奥地利经济学家马克卢普(Machlup)把 凯恩斯的封闭经济分析扩展到开放经济分 析,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美国经济 学家杜森贝里(Duesenberry)用相对收 入假说补充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提出 了消费理论。
.
14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认 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持久收入,提出了持久 收入假说。另外,他对传统货币数量论加 以重新表达,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7
总体来看,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 主流经济理论一直侧重于研究个别市场、 个别厂商以及个别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等 问题,即研究微观经济学问题。
.
8
•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是以现代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 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部代表作。
宏观经济学说课ppt课件
2020/3/11
1144
具体的学习方法
预习复习法
探究学习法
练习学习法
学会设疑、发现、尝试、联想、总结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15
六、教学程序设计
导入设计
复习旧课
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性、应用性、 课
解决问题能力
呈
现
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
16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角色扮演法
导入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 点评与总结反馈法。
2
2.课程地位
与之前学科的联系: 作为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共同
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前有微观经济个体视角对经 济的理解做铺垫,再研究宏观经济,更有助于从总体上鸟 瞰总体经济的运行。
与后续学科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学生
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为以后学习《货币银行 学》、《财政与金融》、《证券市场》《股票与期货》等 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55绪论绪论开篇的话开篇的话22第九章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决定1010第十章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88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88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66总结总结归纳复习归纳复习22总计总计363666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通货膨胀理论4现代经济周期理论6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推导过程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抉择开放经济中经济调节的困境教学难点课程总学时
宏观经济学绪论
• 经济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 机的爆发
• 理论背景:传统的以Say’s Law为基石的 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现实
9
“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1)否定充分就业 (2)否定“萨伊定律” (3)主张国家干预
10
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 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en)和萨缪尔 森(P·A·Samuelson)用加速原理补充凯恩斯 的乘数原理,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和美国 经济学家多马(E·D·Domar)用动态分析方 法补充凯恩斯的静态分析方法,提出了经济 增长理论。
第一章 绪 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国民经济 水平的均衡、稳定、增长与调控的一 门经济学科 。
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 为及其后果。 • 宏观经济学研究GDP的长期增长和 短期波动
2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2、失业问题 3、通货膨胀问题 4、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问题 5、国际收支问题
11
•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Hicks)和美国经 济学家汉森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补充凯 恩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提出了IS— LM模型。
•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J·Tobin)用多种资产 选择补充了凯恩斯两种资产选择,提出了 资产替代分析和投资风险分析。
12
• 奥地利经济学家马克卢普(Machlup)把 凯恩斯的封闭经济分析扩展到开放经济分 析,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美国经济 学家杜森贝里(Duesenberry)用相对收 入假说补充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提出 了消费理论。
3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 绪论
宏观经济学绪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与衰退;从个人的就业与收入,到政府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些都与宏观经济学息息相关。
那么,究竟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研究的又是什么呢?宏观经济学,简单来说,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是单个的企业或消费者,而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状况。
比如,它会研究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如何增长的,失业率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物价水平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及政府的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运行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我们首先要明白它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比如单个企业如何决定生产多少产品,单个消费者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而宏观经济学则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整体,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变化和总体经济的运行规律。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经济的运行规律。
特别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当时的经济现象,这促使了宏观经济学的迅速发展。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
在现代社会,宏观经济学对于政府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降低失业率等。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复苏;或者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促进投资和消费。
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其次是失业率,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V= P ×Y Y = M M /P
M = L( i , Y ) − + P V = Y / L(i, Y ) = 1 / L( i )
−
if L(i, Y ) = L(i )Y
)(古典 (2)(古典)货币数量理论 )(古典)
M ×V = P × Y V P = ×M Y
第16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 章 联邦储备、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第1章 绪论 章 1. 长期、中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几个概念:实际产出、潜在产出 潜在产出、产出缺口、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潜在产出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章 1. 2. 3. GDP核算的成本法:GDP, NDP, NI 核算的成本法: 核算的成本法 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 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 重要恒等式: 重要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私人) S = Y – C = I )两部门经济: (2) 一般情形:S – I = (G + TR - TA) + NX 一般情形: 通货膨胀和价格指数 : P −P CPI, PPI,GDP 消涨指数 = 名义GDP / 真实GDP π = t t −1 Pt
AS曲线: 描述对各个给定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出。AS曲线 曲线: 曲线 向上倾斜。长期的AS曲线是垂直的,短期的AS曲线是水平的。(原因 后面再探讨)。这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长期的供给曲线比短期的供给曲线 更富有弹性刚好相反。 AD曲线 曲线: AD曲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下的价格水平与产出 水平的结合。AD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较高的价格降低了货币供给的 真实价值,从而降低了对产出的需求。
M = CU + D
= D(1 + CU / D) = D(1 + cu ) H = CU + reserves = D(CU / D + reserves / D) = D(cu + re) 1 + cu M= H = mm × H re + cu 1 + cu mm = re + cu
大平台题库(宏观试题)
大平台题库(宏观试题)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绪论一、单项选择1.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是()。
(A)就业;(B)物价;(C)国民收入;(D)经济增长。
2.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是()(A)马克思;(B)亚当.斯密;(C)马歇尔;(D)凯恩斯。
3.宏观经济政策偏重于()方面的管理和调节。
(A)需求;(B)供给;(C)价格;(D)就业。
4.“滞胀”的含义是指()。
(A)经济增长与就业停滞并存的现象;(B)经济增长与物价停滞不动并存的现象;(C)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D)经济停滞与通货紧缩并存的现象。
5.宏观经济学又可称之为()。
(A)国民收入理论;(B)价格理论;(C)经济增长理论;(D)就业理论。
6.国民收入决定的众多模型可以统一称之为()。
(A)供求模型;(B)总供求模型;(C)IS——LM模型;(D)总支出——总收入模型。
7、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的自行调节,其结果是()。
A:存在缺陷;B、不存在缺陷;C、看条件;D、不确定。
8、以下哪个问题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直接研究的问题或范畴。
()A、就业问题;B、物价问题;C、经济增长问题;D、新兴产业成长问题。
9、下述哪一个不属于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A、消费倾向递减定律;B、资本投资的效率递减定律;C、奥肯定律;D、灵活偏好定律。
10、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
A、IS-----LM模型;B、AE-----Y模型;C、AD----AS模型;D、IS-----LM——BP模型。
11、完美的市场是指()。
A、供大求小;B、求大供小;C、供求相等;D、供求相等,充分就业。
11、打破资本投资的效率递减的条件是()。
A、货币无限供给;B、资源无限供给;C、需求趋于无限;D、技术进步。
12、凯恩斯主义与反凯思斯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共同之处是()。
A、都反对政府干预;B、都主张政府干预;C、都主张以市场调节为基础;D、都主张以政府调控为基础。
13、市场完美的必要条件是()。
宏观经济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大萧条:宏观经济学:即大经济学,所谓大经济学就是把整个经济总体(通常是一个国家)作为一个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中得出治理整个国民经济中各类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总量分析法:从一国经济总体运行的角度出发,考察经济变量的运行变化规律。
合成谬误:指把对于局部正确的东西推而广之,认为对于总合整体也必然正确,而结果却并非正确。
失业: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充分就业: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愿意工作而且能够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自然失业率:仅仅包含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这两种失业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自愿性失业:指工人对工资的要求过高,导致资本家不愿增雇工人或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或略低于现行工资的工资水平而失业。
摩擦性失业:指工人自愿放弃现有工作而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或因季节性原因形成的工作转移,或因为年轻人首次找工作等情况产生的暂时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因技术或国际竞争的变化所导致的对工作技能要求的变化或工作场所的变化而产生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指由于经济中所出现的周期性波动而产生的一种失业现象。
非情愿性失业:失去工作已达4周之久而未能找到工作者;暂时被解雇正在等待恢复工作者;已找到工作,但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上岗工作者。
通货膨胀:指相对于某一基年而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增长,只有大多数产品的价格相对于某一基年而言都呈现上涨趋势时才称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
消费品价格指数:(美国劳动统计局按月公布的以普通家庭作为购买群体的价格指数)指对城市消费家庭购买一组固定的消费性产品与服务所支付的平均价格的度量指标。
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资源量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的各种可能性组合点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居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宏观经济学-1绪论
❖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 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 :芝加哥大学 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区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别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2020/5/12
17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2020/5/12
18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不同:
2020/5/12
19
研究对象不同: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 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 微观经济学的总结。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 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2020/5/12
7
(4)宏观经济学。
❖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 1883-1946)。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
确无法通过事实来检验。
2020/5/12
14
❖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实证经济学 范围内讨论。
2020/5/12
15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学习管理经济学的基础上,学习宏观 经济学
2020/5/12
16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联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 系 面。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绪论
国民收入(总产出 国民收入 总产出) 总产出 就业(失业 问题 就业 失业)问题 失业 通货膨胀问题 国际收支问题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 所以宏观经济学可以被称作为收入 理论. 理论
1.2 宏观经济变量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 • • • • 1.1 1.2 1.3 1.4 1.5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教材的结构安排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 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进行分析 。
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 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 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 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 改变了原来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 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这首诗所宣扬的消费有功在当时受到谴责,被 宣判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 。但在200 多年以后,这部在当时声名狼藉的作品却启发了凯 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
要解决的 问题 中心理论 研究方法
1.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有些在个体或微观成 合成谬误( Composition): ):有些在个体或微观成 合成谬误 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 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 合成推理的谬误(节俭反论、单个厂商工资与总体) 合成推理的谬误(节俭反论、单个厂商工资与总体)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第一讲绪论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集中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庭、个人)的行为。
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衡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
产权:产权是每个人按照他认为合适的方式使用其财产的权利和出售它的权利。
(指个人使用或处臵资源或资产的权力。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预算约束:因钱受限制的机会集合成为预算约束。
时间约束:因时间而受限制的机会集合成为时间约束。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涉及生产决策的选择中所有机会集合的边界,就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人们做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大的那一项选择的市场价格。
(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途性,是指一项资源勇于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是一种隐性成本或内含成本)沉没成本:已经付出且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的成本。
(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1经济学研究的五个核心概念:1、取舍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不得不进行取舍。
2、激励激励有多种形式,通常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决策者在作出选择时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对了解选择十分重要。
3、交换人们从自愿交易中获益,而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换导致资源的有效使用。
4、信息市场的结构和运行状况特别依赖于决策者可以获得的信息。
5、分配市场决定经济中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何配臵给社会成员。
2怎样理解基本竞争模型?基本竞争模型由三部分组成:①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假设——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消费者;②关于厂商行为的假设——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③关于这些消费者和厂商相互作用的市场假设——存在价格接受行为的竞争市场。
宏观经济学第1章 绪论
.
37
经济周期描述的是一国经济围绕增长趋势 线进行有规律的扩张(复苏)与收缩(衰 退)的现象
GDP变化的趋势线是当生产要素被充分利 用时,GDP所经历的变化路线
.
32
Business Cycle
.
33
物价,产出与就业通过经济周期相互联系 起来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 差异:
产出缺口 = 潜在产出 – 实际产出
图1-1
.
4
研究目标:短期内资源的如何充分利用 和长期内如何通过资源的增加等途径来 保证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根据其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经济周期理 论、通货膨胀理论、财政与金融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等。
.
5
大炮
黄油
.
6
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研究首先假定制度是已知的、既定 的,制度本身或制度变动的原因和后果不是 宏观经济分析范围以内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在进行总量分析时,通常也把个 量当作已知的、既定的前提。
.
8
流量分析:是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经济总量
的变动以及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 分析。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总投资、总消 费、总储蓄的变动及其造成的影响,是凯恩 斯宏观经济学考察的重点。
存量分析:是对一时点上已有的经济总量
的数值以及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 分析。如一定时点上的资本存量和消费品存 量,它们对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同样起 着重要作用。
.
17
不同经济体平均增长率的差异是重要的 第3章和第4章考察经济增长的原因与国家
间增长率的差异 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工具:经济模型 • 三、价格:伸缩性和粘性 • 四、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 五、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萨缪尔森认为:宏观经济学论述整个经济 的行为或经济生活的宏观总量。它研究的 是一国产出、就业、失业和价格的总水平。
• 供需模型应用:比较静态分析
• 同理可以分析收入变化的比较静态效应
• 模型的多样性
• 没有哪个模型可以包括所有的我们感兴趣 的问题。
•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汽车市场的供需模型 来分析总收入减少对汽车价格的影响。但 当我们想要知道为什么总收入减少,就需 要借助其他模型。
•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型研究不同 的问题(比如:失业、通货膨胀、长期增长 等)
• 经济行为部分地取决于价格是粘性还是弹 性:
• 如果价格粘性,需求将不再总是等于供给。 这有助于解释:失业(超额劳动供给)、 厂商 偶尔积压商品等现象
• 长期内,可以认为价格具有弹性,市场能 够很快出清。比如考察几十年间的经济增 长。但在研究短期经济行为时,价格粘性 或许是个更好的假设。比如考察实际GDP 和失业在不同年份的的波动等问题。
四、 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又名 理论依据 基本假设 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研究中心 主要目标
微观经济学 个体经济学,价格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个量分析法 以家庭、企业等经济个体为主
市场价格 个体利益最大
宏观经济学 总体经济学,收入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总量分析法 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主
106
105 CP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对西方传统经济学 的一次革命,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其“革 命性”主要表现在:
(1)否定充分就业。
(2)否定“萨伊定律”。
(3)主张国家干预。
2、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并没 有完成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 系,他的观经济学也不断发 展。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消费 支出取决于持久收入,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另外, 他对传统货币数量论加以重新表达,提出了现代货币 数量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利用经验统计的方法 对有关经济总量进行分析,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和经 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Lewis)利用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史,提出了经济 发展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穆思(J·F·Muth)和卢卡斯 ( R·E·Lucas ) 提 出 了 理 性 预 期 的 概 念 , 并 把 它 运 用 于宏观经济分析,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即新古典主 义宏观经济学。
但是,由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结论是革命 性的-——剥夺者为被剥夺。所以,它不可能 引起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即使是魁奈的思想, 西方经济学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未曾给予应 有的重视,他们笃信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 深信“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坚信只要 保证市场机制的完善,就可以自发地保持国民 经济的整体均衡。因此,直到20世纪30年代 之前,西方经济理论一直侧重研究个别市场, 个别厂商、个别商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等, 即微观经济学问题。
18世纪50年代,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 人物魁奈发表了著名的《经济表》,说明 了社会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研 究了一个农业国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总供 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问题。一般认为,魁奈 是用数量方法和模型方法分析宏观经济的 第一人。
马克思吸收和发展了魁奈的分析方法,提
出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理论。按照马克思的 分析,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量 的实现问题,这是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的 内在原因。所以,不少西方经济学家现在也 承认,马克思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
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和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en)和萨 缪尔森(P·A·Samuelson)用加速原理补充凯恩斯的 乘数原理,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哈罗 德(R·F·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Domar) 用动态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的静态分析方法,提出了 经济增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Hicks)和美 国经济学家汉森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局 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提出了IS—LM模型。美国经济 学家托宾(J·Tobin)用多种资产选择补充了凯恩斯两 种资产选择,提出了资产替代分析和投资风险分析。 奥地利经济学家马克卢普(F·Machlup)把凯恩斯的 封闭经济分析扩展到开放经济分析,提出了对外贸易 乘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 用相对收入假说补充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提出了 消费理论。
中国宏观经济学的创立,是理论界和经济
界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一本宏观经济学著作 是戴园晨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 (1986),此后,符钢战等的《社会主义宏 观经济分析》,张风波的《中国宏观经济分 析》,樊刚等的《公有制宏观经济大纲》等, 均堪称中国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作。除此之外, 还有大量的对宏观经济中的结构、均衡与失 衡、增长与波动、通胀、市场疲软等方面进 行专题分析的论著。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宏观 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和繁荣。
六、宏观经济在中国
中国经济学界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宏微观不分 的。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萌芽和成 长,是80年代初以来的事情,这也是改革开 放的成果之一。改革,每天都有新的宏观经 济问题需要研究;开放,使中国经济学界可 以大量接触、研究、学习、借鉴西方的经济 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中国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比较值得记 录的重大事件有:①1985年9月在长江“巴 山轮”上举行的“国际宏观经济理论讨论 会”;②1988年经济过热时期的宏观经济 讨论热;③1990年经济过冷时期的宏观经 济讨论热。④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来的宏 观经济讨论热。一般的规律是,当中国宏观 经济运行出现问题时,宏观经济研究就产生 一个热潮,理论也就前进一大步。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导论
一、为什么学?
政府 从业 人员
企业 从业 人员
自由 职业 人员
新闻 工作 人员
为了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掌握 一定的宏观经济学知识。
二、学什么?
GDP 或GNP、失业与就业、通胀与通缩 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财政与货币 政策等
三、如何学
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实证与规范分析法 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 静态与动态分析法 定量与定性分析法
四、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别企业、市场 或一组企业与市场 宏观经济学:整个国民经济 或 微观经济学:个量 宏观经济学:总量 问题:问题是个量的简单加总吗? 节俭是美德吗?
五、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一词,是由挪威经济学家费瑞 希提出的。
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配第 根据劳动收入和财产、租金收入的汇总数,估 算了当时的国民收入,并对国民消费支出的各 个基本项目进行了考察。
至于宏观经济问题,虽然在20世纪初,在美 国、英国、瑞典等国对经济周期、货币流通、 物价水平变化等问题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但直 到1929年西方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之 后,才引起经济学家对它的全面重视和加速研 究。一时间,诊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病因 ”,
开列医治宏观经济病的药方,成为当时西方经 济学家的热门话题和紧急任务。其间,英国经 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一书,被公认是以现代资本主义国民 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部 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