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合集下载

国医大师郭子光临证特色:运化失司先理脾

国医大师郭子光临证特色:运化失司先理脾

国医大师郭子光临证特色:运化失司先理脾观察一个病人,在没有外感和气机郁滞的情况下,一般就要考虑脾胃运化状况如何。

如有脾胃运化失司,首当调理脾胃,待脾胃健运,再调治其它。

有的虽然气机郁滞(如浊水、瘀滞、结石等),但脾胃太虚不任攻伐,也当先行调理脾胃,再议治郁,或间隔实施。

许多慢性病人,常因脾胃运化之恢复,带动整个脏腑功能向康复转化,从而促使原病好转。

由于人体之营卫气血全赖水谷化生,而水谷之运纳则是脾胃所司,只有脾胃健运,能纳能化,气血有源,五脏得养,生机旺盛,才有抗拒邪气、修复损伤的能力,而且药物亦赖脾胃运化输布才起作用。

所以,除某些外感病(如湿热蕴结中焦等)、伤食证等,有一时性脾胃困顿,运化失司之外,许多疾病过程,尤其是慢性疾病,脾胃的功能状况,通常是其病情好转与恶化,预后善恶的标志。

可以说,一切慢性疾病,只要脾胃不虚,则虽重不险,若脾胃一败,生化无源,病虽轻而难复。

脾胃功能状态以纳运为首要,纳指受纳水谷,运指运化水谷,习惯上常以运化二字概括之。

脾胃运化功能,是通过升降运动而实现的。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升降正常则脾胃健运,其突出表现是:饮食香,食欲好,胃口好,消化好。

如食欲不振,不能进食,食量减少,少食亦消化不良,表明脾胃虚弱,运化失司。

如升降反常,则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可因外感、内伤引起一时性气机障碍所致,亦可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前者随病情好转常能自然恢复,或略事调理即可恢复,后者是根本性的,较难恢复。

脾胃虚弱,有气虚、阴虚和阳虚之别。

急性热病之后,调理脾胃收功,重在气阴。

慢性久病,护脾益脾的法则当贯彻始终,即脾胃尚可之时,小心护胃固脾,慎用大热大寒,猛攻厉伐,峻补滋腻之剂。

因大热伤阴,大寒伤阳,猛攻伤气,滋腻碍湿,峻补滞气之故。

如其必用也须稍加反佐之药。

例如,必用峻补滋腻之剂,可稍佐行气醒脾,芳香开胃之药,以轻展气机,催动运化,使其补而不滞。

至于过分苦涩、腥臊难于入口的药物尽量少用,以免引起呕吐而伤胃气。

从郭子光教授的医案浅谈中药药理在临床上的运用

从郭子光教授的医案浅谈中药药理在临床上的运用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ma s t e r , p r o f e s s o r Gu o Z i ・ Gu a n g ,a n a l y z e s h i s t h o u g h t s i n f o r mu l a t i n g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I Ke y wo r d s J P r o f e s s o r G u o Z i — G u  ̄g ; me d i c a l c a s e ; p h a r ma c o l o y; g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 J I A B o 2 『 / { 1 . S c h o o l fp o h a r ma c y ,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C h e n g d u 6 1 1 1 3 7 , S i c h u a n ; 2 . S c h o o l fB o a s i c Me d i c i n e ,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y t o f
中药 药理学是在 中医药理论指导 下,应用现代
科学 技 术 方 法 ,研 究 中药 与 机 体相 互 作 用 、作 用 规
化 是 中医 药 发展 的必 然 趋 势 的 观 点 ,且 主 张 中 医 的
发展应 该“ 充分 吸取 现代科 技 ( 包括现代 医学 )成 就 ,充实 、提高和 发展 中医学 ,使之获得 现代科学

国医大师---郭子光体质养生膏方(宣传稿)

国医大师---郭子光体质养生膏方(宣传稿)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体质养生膏方一、阴虚体质典型表现:形体偏瘦或中等,面色红光或两颧潮红,阵发身热或手足心热,气短心悸、心烦易怒,口燥咽干,少眠,便秘,尿黄,唇红。

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或弦滑数。

易患病症:消渴、眩晕、心痹、心悸、失眠、怔忡、虚损等(包括西方医学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快率型心律失常、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某些结缔组织和内分泌疾病)膏方处方:移山人参、西洋参各、北黄芪、怀山药、丹参、制首乌、生地、山茱萸、玉竹、黄精、石斛、枸杞、当归、北沙参、鳖甲胶、龟板胶、川芎、太子参等共53味。

服用方法:每晚以沸水冲服一匙。

感冒、腹泻时暂停服。

江泳博士赏析:经云:秋冬养阴,故秋冬服膏方缓图养阴,是顺应冬藏之令,以膏养阴,筑阴精冬藏之城,奠来春生长之基,以免“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阴难成而易亏,故方中集鳖甲胶、龟板胶、西洋参、制首乌、生地、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北沙参、麦冬、玉竹、桑椹子、黄精、石斛、知母等群阴珍品,补五脏真阴,泄虚热,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阴虚者易阳亢旺动,故佐决明子、地骨皮、黄柏、黄芩、苦参、夏枯草、野菊花、黄连、石决明等清降上逆之虚火,川牛膝引热下行,协助潜降。

阴虚所生之热伏于阴分,容易耗伤血中之津,遂配丹皮、丹参、赤芍等凉血活血。

虚火灼津耗液,炼津为痰致瘀,选薤白、炒白术、川芎、桃仁、红花、降香、苏木、水蛭、血竭化痰消瘀。

阴能载气,阴虚本蕴气虚,加之虚火耗气,当配移山人参、黄芪、太子参、山药等益气,既防气耗,亦寓补气生阴之意。

阴液成于夜晚,夜卧得安,静可生阴,自当以酸枣仁、夜交藤安神养阴。

阴阳互根互用,阴中有阳,阳生阴长,因此,少佐桑寄生协参、芪之温,鼓动阳动化阴,所谓“阳中求阴”。

补益之剂,吸收有赖脾胃运化,故除参、芪、术等健脾益气外,伍山楂助脾胃健运,诸药方能吸收转化。

全方七分阴药,三分甘温,补中有通,滋而不滞,是为秋冬养阴之至剂。

二、阳虚体质(气虚、寒湿、痰湿体质也适用)典型表现:形体白胖或中等,面色淡白少神,畏冷喜暖,气短乏力,四肢冷凉,或常自汗,不耐风寒,易感冒,口不渴,唇淡白,大便溏薄或常泄泻,夜尿多而清长,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名老中医郭子光经验方(过敏方、口炎方、眩晕方)

名老中医郭子光经验方(过敏方、口炎方、眩晕方)

名老中医郭子光经验方(过敏方、口炎方、眩晕方)1过敏方组成:防风15-20克、蝉蜕15克、丹皮15克、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克、生地15-20克、白蒺藜15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甘草5-10克。

忌虾、蟹、甜酒、酒等发物。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

方解:各种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炎多是血热生风引起。

方中防风为祛风之圣药为主,而以蝉蜕佐之,蒺藜助之,其余诸药均为清热凉血之品,平淡之中具有协同之效,因血热得清则风无由生也。

加减法:1.过敏性鼻炎,风多于热者,可去银翘,酌加桂枝、白芍;自汗则加黄芪、五味子。

2.治各种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尤须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结燥者,加大黄10克另泡服,便通停后服。

病案举例:例1.过敏性鼻炎。

钟某,女,17岁,学生。

1989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一年多来,每日早晨起床后遇冷即不断喷嚏,有时连续数十下,清鼻涕长流,平时遇冷风也发作,甚感痛苦。

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西药后有疲乏倦怠之感,而来求治。

察其舌苔白润,脉浮缓。

是为风邪外袭,肺卫不固之证。

过敏方去银、翘、生地、白鲜皮,加黄芪20克、五味子12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

服4剂而愈。

例2.过敏性荨麻疹。

鞠某,男,13岁,学生。

1989年8月21日初诊。

患儿一周前全身突发皮疹,痒甚。

一般先从耳后发际等处开始,继则胸腹、四肢皮肤出现红色突起之痒疹,有的由散在性逐渐融成一片。

西医诊断“过敏性荨麻疹”,用扑尔敏等药有所减轻,但未控制发疹而来求治。

目前仍大片发疹,痒甚,且腹中隐痛,大便正常。

察其舌质偏红苔白干,脉滑数,乃血热生风之证也。

以过敏方加白芍15克,服3剂而愈。

2口炎方组成:麦冬30克、天冬15克、生地20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茵陈20克、石斛15克、玄参15克、丹皮15克、连翘20克、枇杷叶20克、前仁15-20克、生甘草5-10克。

适应证:口腔炎、舌炎。

国医大师郭子光:眼皮跳,肝不好!一张小方,平息肝风,眼皮不跳

国医大师郭子光:眼皮跳,肝不好!一张小方,平息肝风,眼皮不跳

国医大师郭子光:眼皮跳,肝不好!一张小方,平息肝风,眼皮不跳(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眼科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藏象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说,要想让中医发展起来,必由之路,就是提高全民对中医的知晓率、普及率。

如果我们中国人,个个都是中医盲、养生盲,每个人对中医都充满了怀疑、偏见、误解,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医,中医怎么能不断根?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中医人,我必须不断为中医奔走、呐喊。

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现在,我给你讲一张医案,一张配伍,集中体现了中医的玄妙之处。

故事的主人公,乃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郭子光先生。

郭师生于1932年,卒于2015年,四川人。

他的一部《伤寒论汤证新编》,是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总结经方的集大成之作。

他所创立的“现代中医康复学”,可以说开了当代中医临床领域的一大法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郭师有一次,接待一个女性患者,当时年纪是61岁。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右眼皮总跳。

一开始啊,她这个右眼皮跳,还不算太严重,不影响用眼。

而且呢,晚上一睡觉,眼皮就不跳了。

患者心想,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我这跳了这么久,也没啥大事儿,看起来就是寻常现象,不必在意了。

但是后来,她发现,事情仿佛没那么简单。

因为她明确感觉到,右眼皮跳动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上下眼睑都跟着跳,而且影响到他睁眼。

与此同时,伴随头晕、心烦、易怒。

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跳动更为剧烈。

患者一看不好,赶紧就医。

几经周折,找到了郭师。

刻诊,见患者身体略矮偏胖,性情偏于急躁,脉沉细而弦,苔白润。

郭师在了解到,她的发作和情绪波动有明显关系之后,果断写下一方。

方见——全蝎10克,僵蚕15克,地龙15克,制天南星(先煎半小时)15克,白芍30克,菊花30克,石决明30克,炙甘草10克。

水煎服。

一共才两剂。

每日一剂。

结果,两剂服用完,患者眼皮跳动停止。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中药1剂退高热,辨证论治很重要!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中药1剂退高热,辨证论治很重要!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中药1剂退高热,辨证论治很重要!发热,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临床上最常遇见的症状。

不过虽然发热的症状相同,但是引起发热的原因却各不相同,临床一定要仔细辨证才能收获良效。

今天小师妹整理了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李乃庚教授、浙江省名中医许国华教授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医案3则。

让我们一起,学习名医医案,集各家所长,成就更有疗效的自己!感冒高热医案一则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黄某,男,52岁,教师。

初诊:1999年8月27日。

主诉及病史:前日午后突然恶寒发热,自测体温39.2℃,立即去某医院急诊。

作白细胞等常规检查,血象不高,认为“病毒感染”,当即输注青霉素、柴胡针等。

一度汗出热解,次日午后体温又上升,全身酸软乏力。

患者略知医道,听说是“病毒感染”,认为还是中医药较好而来求诊。

诊查:自测体温39℃(上午11时)。

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身痛,口苦欲呕,咽喉干微痛,口渴喜冷饮。

心烦,四肢烦软,两小腿疼痛,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2日未解。

察其体质中等,神志清楚,面色红光,唇红而干,舌质红苔白干,脉浮滑数。

辨证:寒温合邪,三阳合病。

治法:寒温合法,三阳并治。

处方:用柴、葛、羌、防汤、银翘、大板汤加白虎汤合方以治。

用药:柴胡、葛根、黄芩、银花、连翘各20g,防风、羌活、法夏、大青叶、知母各l5g,石膏50g,甘草10g、板蓝根、谷芽子各30g,2剂,每日1剂,每剂煎2次。

首次淡煎(煮沸10分钟),二次浓煎(煮沸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分4次(日3夜1)服完,进清淡饮食。

二诊:1999年8月29日。

上方服1剂,当天夜半汗出热退身凉,昨晨解大便1次,量甚多,诸症缓解。

已服完2剂,体温一直正常,一身轻松,惟两小腿疼痛虽减未消,口干咽干,口淡乏味。

察其神色正常,舌苔白干少津,扪其小腿有触痛感,脉细缓,是热病解后,津液损伤,脾胃未复。

而其小腿之触痛,当是寒温成毒,留滞筋肉,未能尽解之故。

名老中医郭子光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郭子光临床经验

郭子光求实创新的中医学家郭子光冯显逊整理编者按郭子光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秉骋学,稍长即悬壶乡里,济世活人。

后又考入中医高等学府,系统地学习和钻研中西医基础理论,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数十年。

郭氏学术根基深厚,知识面广,研究涉足领域多,并能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而有所创新,常发前人之所未发,因而在中医学术发展上取得了较多的建树;且勤于笔耕,著述甚丰,为国内外中医同道所瞩目。

冯显逊先生整理本文,对郭氏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阐述,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郭氏在中医学发展上的主要贡献,学习到郭氏诊治疾病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如郭氏在探索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中,提出了“病理反应层次”学说;在开掘中医康复学术领域中,提出了“现代中医康复医学”的基本框架;在主张“病证结合”诊疗时,归纳了“病证结合”的4种诊疗形式等,都是非常独到的见解。

整理者介绍郭氏临证诊疗时采用的5个步骤,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思路十分清晰,令人很受启发。

文中介绍名案共7种9案,资料翔实可靠,评析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使人清晰地看出郭氏诊疗时的思路与方法,与前面所介绍的学术精华和临证特色部分互相辉映。

医论医话4篇,阐述见解亦多用临床实例加以印证,言之有物,值得反复思考、玩味和借鉴。

编罢本文,感觉确是受益匪浅,相信读者也会和编者一样有相同的感受吧!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夏读书示子聿》之三除旧布新,两者皆顺时而行,故无咎。

———《易经》郭子光,字茂南,1932年12月25日生,四川省重庆市荣昌县人。

早年秉承家学,悬壶乡里。

1953年结业于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专修班,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本科,1960年提前毕业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至今。

担任过助教、讲师、副教授,1987年被授予教授职称。

曾任《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常任编辑、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兼任四川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仲景学说研究会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四卷636####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秘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专家评审组成员、卫生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卫生厅科技成果评审委员、成都军区总医院学术顾问等职。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辨治咳嗽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辨治咳嗽验案赏析

所 致 。《 医学 三字经 ・ 咳嗽》: 咳嗽 不止 于 肺 , 亦不 “ 而
离于 肺 也 。 外 感 以祛 邪 宣 肺 为 主 , ” 内伤 以调 理 脏 腑 、 气血 为主 。按病 邪 分 , 伤 风 咳 嗽 、 有 风寒 咳 嗽 、 伤燥 咳 嗽 、 热 咳嗽 、 饮 咳 嗽 、 热 咳 嗽 、 嗽 、 行 嗽 、 燥 痰 风 热 时 寒 嗽 、 咳 、 咳 、 咳 、 咳 等 ; 脏 腑 气 血 分 , 肺 虚 湿 暑 火 食 按 有
咳嗽 是指 因外感 六淫 , 腑 内伤 , 响 于肺所 致 的 脏 影
喉, 发为 本病 。刘 勤 建 认 为 本 病 多 为 感 受 外 邪 , 郁 而生 热 , 灼津成 痰 , 及肺 系 , 热 郁 肺 , 失 宣肃 , 伤 痰 肺 肺
有声 有痰 之证 。 《 问 ・ 机 气 宜 保 命 集 》 “ 素 病 : 咳谓 无
1 病 机 阐 微
对于 本病 的 治 则 , 伟 认 为 因 脾 肾 虚 寒 , 本 郭 根
不固, 水泛 为痰 , 湿痰 内盛 , 肺失 肃 降 , 上逆 而 咳者 。治
宜外 散风寒 , 内化寒 饮 , 以宣 发肺 气 , 降肺 逆 以 止 咳 肃 平喘 。王 丽 认 为 , 治 疗 小 儿 咳 嗽 ,h 小 儿 为 稚 编辑 部
国 医大 师郭 子 光 教 授 辨 治 咳嗽验 案 赏 析
刘 淑 红 高 尚 社
关键词: 郭子光; 咳嗽; 验案; 国医大师;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di1 .9 9 ji n 10 -94 2 1 . 1. 1 o:0 3 6/.s .0 38 1 .0 10 0 0 1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0 1 41 — 6 — 10 — 4 2 1 ))01 90 9 9 4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_高尚社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_高尚社

第9卷第15期·总第119期 2011年08月·上半月刊11按语:为了弘扬国医大师名医文化,学习国医大师高尚医德,传承国医大师临床技艺,特设此栏目。

请广大作者参照本期文稿之模板撰写论文。

凡此类论文,均将列入“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中统一管理,欢迎来稿!本刊编辑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高尚社关键词:颜德馨;验案;泄泻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1.15.006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5-0011-02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冀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泄与泻在病情尚有一定区别,冀出少而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冀大出而急,若倾泻之状者为泻。

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伤、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大衰等等。

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熟谙中医四大经典,通晓中医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用中医药治疗泄泻方面独具匠心,造诣颇深。

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对颜德馨教授治疗本病验案赏析,冀以和同道共同提高。

1 病机阐微对于本病的成因,许兴涛[1]认为多因患者情志不舒,引发肝气郁结,肝疏泄失常横逆犯脾所致。

其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气血不和。

李培[2]认为尽管本病成因古人有“湿胜则濡泄”、“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泄”之说,但责之脏腑,无外乎脾虚湿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

杨发[3]等认为本病应主要之于脾胃二脏。

故古人曰:“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万文蓉[4]认为本病究其病因,莫不由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生冷之物,运化受阻,传导失职,气血凝滞,湿热郁蒸而致。

运用郭子光教授“全蝎、地龙、僵蚕”角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体会

运用郭子光教授“全蝎、地龙、僵蚕”角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体会

·专题论坛·运用郭子光教授“全蝎、地龙、僵蚕”角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体会范铁兵1,杨志旭2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摘要】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基于“久病入络”说及通络治法,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立了以“全蝎、地龙、僵蚕”为组成的通络固定方。

笔者认为通络方属于角药的运用形式,既能独立成方,又能作为方剂的核心配伍,运用其加味治疗癌性疼痛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本文基于角药理论,从传统认识、现代研究及角药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运用该角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体会。

【关键词】郭子光教授;癌性疼痛;角药;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730.6文献标志码:AExperience of Utilization of Tri-herb Combination of Scorpio,Pheretima and Bombyx Batryticatus Prescribed by Professor Guo Ziguangin Treating Cancer PainFAN Tie-bing1,YANG Zhi-xu21.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Beijing100700,China;2.Xiyua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Beijing100091,ChinaAbstract:By combining the theory of“chronic diseases transforming to collaterals”and collateral-dredging therapy with the clinical practice,Chinese medicine master Guo Ziguang created a collateral-dredging prescription consisting of“Scorpio,Pheretima and Bombyx Batryticatus.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collateral-dredging prescription is a form of tri-herb combination,which can be used independently and also can be used as a core compatibility of prescriptions.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collateral-dredging prescription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Based on theory of tri-herb combination,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applying the tri-herb combination of Scorpio,Pheretima and Bombyx Batrytic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was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traditional theory,modern research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tri-herb combination.Key words:Professor Guo Ziguang;cancer pain;tri-herb combination;clinical experience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从医60余载,对中医理论颇多发挥与创见,倡导“三因鼎立”学说,推崇病证结合诊断,提出慢病治疗八法,擅长于临床内科疾病的治疗[1-2]。

慢性肾炎如何治疗,教你用《内经》三焦气化学说治疗肾炎水肿

慢性肾炎如何治疗,教你用《内经》三焦气化学说治疗肾炎水肿

慢性肾炎如何治疗,教你用《内经》三焦气化学说治疗肾炎水肿慢性肾炎总是虚实相兼的病证,虚的一面,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脾虚、肾虚等,临床表现明显,已得到普遍的重视。

而实的一面,常为虚象掩盖,容易被疏忽。

然而,实邪在慢性肾炎的各种类型、各个阶段都是存在的,并且对于正虚的程度、疾病的过程都有极大的影响,不能不高度重视。

实邪有痰饮、瘀血、湿热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湿热,这是慢性肾炎最基本的病理因素,可以说,没有湿热,就没有慢性肾炎。

尿液的变化足以证明。

无论是哪种类型,也不论在哪个阶段,凡慢性肾炎都必有尿液的变化。

其特点是尿中蛋白、细胞都增多,并常出现管型。

总之是沉渣增多,趋于浑浊,而浑浊正是湿热的显著标志。

从治疗结果也证实了湿热的存在。

慢性肾炎患者大用温补之后,疗效不显,如能注意清化湿热,效果就比较满意。

例如,我曾治傅某某,男,42岁。

患肾炎已2年多,尿蛋白常在(++~+++),腰痛乏力,下肢酸困,稍有浮肿,纳食乏味,小便黄少,面色晦滞。

舌根苔黄腻,脉细滑。

辨证属下焦湿热久稽而致肾虚,立法清利湿热,补益肾元。

处方:猪苓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滑石15克,阿胶12克,石韦24克,茅根24克,玉竹15克,桑寄生、牛膝各9克,生黄芪18克,甘草6克。

以上方加减,调理半年余,诸症皆除,尿检转阴。

病人已恢复工作,追访两年正常。

这例虽然正虚,但都以清热利湿为主,而且补虚之药也都选清和活泼之品。

黄芪用生而不用炙,就是取其清和,以免助热;补肾用牛膝、桑寄生而不用熟地、萸肉,就是取其流通,以免恋湿。

总之,在慢性肾炎治疗中,清化湿热不容忽视。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损伤脾肾气阴所致。

脾虚则运化无能,肾虚则关门不利。

于是水液潴留而形成浮肿,精气不藏而出现尿蛋白及管型,热伤阴络,镜检可见红细胞。

其病因应着眼于湿热,病位应着眼于脾肾。

证属虚实错杂,治宜标本并顾。

面目及肢体浮肿者,治疗重点在促进脾气的转输水湿与肾气的开阖功能,兼佐通利水道,防己黄芪汤当列首选。

【名医名方】国医大师郭子光:肾甦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名医名方】国医大师郭子光:肾甦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名医名方】国医大师郭子光:肾甦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国医大师郭子光从事中医临床近60年,擅治各科多种病症,尤其对心脑血管、肾脏疾病有较深入研究。

郭子光集60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心甦方、肾甦方等自拟方,作为治疗心血管、肾脏疾病的基础方、经验方,取得肯定疗效。

笔者现将郭子光治疗慢性肾衰的肾甦方剖析如下,以飨同道。

肾甦方介绍适应病证本方益肺健脾,补肾固精,除湿通络。

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衰(早中期)、肾病综合征等所致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证属肺脾肾三脏气虚,湿滞络阻精失者。

方药组成及方解黄芪50~90g,白术15~20g,防风15~20g,怀山药20~30g,水蛭8~10g,蝉蜕10~15g,柴胡10~15g。

该方以玉屏风散加怀山药、水蛭、蝉蜕、柴胡而成。

方中重用黄芪以祛湿补气。

黄芪有着解脾湿、升肺气、强心气、益肾气、补肝虚的作用。

黄芪补的是脾肺之气,比较温和,功效却很强大。

除了补气之外,黄芪还有几个用处:黄芪能扩张血管、预防中风、降血压;黄芪能固表止汗,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黄芪还能利尿消肿,有效调理水肿、肾炎,对于虚胖的人减肥也有一定的功效;黄芪能托毒生肌,如果皮肤出现疮或溃疡,吃黄芪能让脓毒排出,让伤口快速愈合;黄芪对人体的心、肝、脾、肺、肾均有养护作用;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一些动过手术后体质较差的人都可以通过黄芪来调理;黄芪首先补脾气虚,饮用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比如治疗脾气虚症。

常见的脾气虚症主要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

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地治疗脾虚。

用于心血管疾病:黄芪本来就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每天用30g左右的黄芪水煎后代茶饮用,或者再加上枸杞、党参等药材一起泡水喝,能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也可用于高血压病,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也可用于糖尿病。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

泻后痛减,夹杂脓血,血色鲜红,结肠镜检查提示肛门以上多发性溃疡病灶,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服用美沙拉嗪等药物病情控制尚可,但每遇饮食不慎或过于疲劳即复发。

刻诊: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口苦,里急后重,舌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

辩证为肝脾不调,湿热蕴结,治疗以疏肝健脾,清热化湿。

处方: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木香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炮姜5克,大黄炭10克,地榆炭10克,元胡10克,仙鹤草30克,白头翁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14剂。

二诊:服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已除,仍有便溏,偶有脓血,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前方去大黄炭,元胡,14剂,水煎服。

三诊:脓血便未见,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明显,前方去黄芩,防风,炮姜,地榆,加炒黄芩,厚朴,炒防风。

三诊方加减服用两个月,未见腹痛腹泻和脓血便,嘱服香砂六君丸两个月以善其后。

随访未见复发。

按:该案患者主症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综合四诊,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肝郁气滞,湿热内滞为标,脾胃虚弱为本,因初诊脓血便严重,故在疏肝健脾,清热化湿之法中加入大黄炭,地榆炭等炭类药以止血;三诊血已止,湿热渐除,而虚像渐显,故去白头翁及诸炭药,而加党参益气健脾,药后诸症皆平,又以香砂六君丸健脾益气善后,邪尽正复,故不易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泄泻”,“久痢”等范畴,先天不足,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是主要发病原因,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尤以脾胃为甚。

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互见。

脾虚失运,肠失传导是主要病机。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下”。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患者素体脾虚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热,七情内伤,脾胃受损,运化无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壅塞大肠,使其传化失司,故而出现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国医大师:郭子光?顽固性失眠症验方

国医大师:郭子光?顽固性失眠症验方

国医大师:郭子光顽固性失眠症验方国医大师郭子光顽固性失眠症验方郭子光,1932年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郭氏中医世家,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政府首批确定的学术带头人,国内外公认的伤寒和各家学说专家、中医康复学科开创者。

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1)郭子光老中医验方方名:涵阳入寐饮药物: 生地、夜交藤、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龙牡各30g,制首乌、酸枣仁、柏子仁各15 g,黄连5g.功效:顺时调阴阳。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于午后及睡前1小时服用,连服10天,每日1剂。

每天的上午十点以前,饮用浓茶1 ~ 2杯。

按语:茶叶虽为苦寒之性,却有升阳之功,一般饮茶后精神倍增,神思清爽,则是证明。

上午饮用,助阳升发,使清阳布上窍,而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卫气实四肢,则可改善怠惰嗜卧等症状,助卫出阴,减少逗留,就是保其正常入阴。

方中以生地、首乌养阴血,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黄连清心养神,育肝安魂,以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龙牡镇潜阳气。

阴血既充,阳气得涵藏之所,卫气循行复其常律,故其疗效较佳。

(2)郑新武经验方方名:益气养阴汤药物:人参6g,麦冬、五味子、黄连、知母、阿胶、芍药各9g,川芎3g,鸡子黄1枚。

功效: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证属气阴两虚者。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按语:五脏相关,气血同源,气属阳,血属阴,阴阳互根,所以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虚证,常互相影响。

一脏受病可以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者阴亦不足,心藏神,心气不足,心失所养;阴虚,虚火扰动神明,均致不寐。

以虚致失眠,失眠亦致虛甚,以致气血更伤,因此,顽固性不寐,益气养阴是治疗根本。

(3)董月奎经验方方名:活血化瘀汤药物:生地30g,当归、枳实各12g,丹参、合欢花各15g,桃仁、红花各9g,蝉蜕6g.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属血瘀兼有痰浊者。

用法:日1剂,水煎服,6天为一疗程。

五名国医大师的经验方【转载】

五名国医大师的经验方【转载】

五名国医大师的经验方【转载】五名国医大师的经验方发表者:赵东奇 633人已读第1位:路志正(1920年12月—),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腰痛方人一上了岁数,都会出现腰疼的症状,有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受过伤”,有的说“我肾虚!”。

其实您的腰疼并不是腰椎损伤,也不是肾虚,而是肾着腰疼。

肾着说白了就是停留在腰部的湿邪,正是因为湿邪停留在肾府,所以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寒者热之”,我们推荐给大家一个路老的经验热敷方。

【组成】蚕沙100克,苍术100克,大青盐200克【做法】将这三样东西放入锅中热炒,然后装入布袋,热敷腰部另外,路老在治疗肾着腰疼时,经常用“肾着汤”,但此方需要医生开具,所以我们也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化方——宣木瓜10克代茶饮。

第2位:郭子光(1932年12月—),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过敏方【组成】防风15~20g、蝉蜕15g、丹皮15g、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g、生地15~20g、白蒺藜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5~10g。

忌虾、蟹、甜酒、酒等发物。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

各种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炎多是血热生风引起。

方中防风为祛风之圣药为主,而以蝉蜕佐之,蒺藜助之,其余诸药均为清热凉血之品,平淡之中具有协同之效,因血热得清则风无由生也。

第3位:朱良春(1917年—),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风湿性关节炎【组成】①熟地黄100克,当归90克,鹿衔草90克,炙露蜂房45克,炙鸟梢蛇60克,炙全蝎25克,炙蜈蚣25克,淫羊藿80克,千斤拔90克,甘草40克,寻骨风90克,伸筋草60克,炙地龙50克;②鸡血藤100克,老鹤草100克,苍耳子100克。

【用法】先将①组药共研极细末,再将②组药中鸡血藤、老鹤草、苍耳子等煎取浓汁注丸。

每服6克,1日2次。

【功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

《古今医案按》-------泄泻

《古今医案按》-------泄泻

《古今医案按》-------泄泻泄泻东垣曰.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之故.阳气衰弱.不能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六七月间.霖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泄利.乃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体重肢痛.大便泄泻.小便秘涩.默思内经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利小便也.故经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当用淡渗之剂以利之为正法.但圣人之法.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意求.今客邪寒湿之淫.自外入里而甚暴若以淡渗之剂利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则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唯以升阳之药为宜.用羌、独、升麻各一钱.防风、炙甘草各五分.水煎热服.大法云.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又云.下者举之.此得阳气升腾故愈.是因曲而为之直也.震按升阳以助春生之令.东垣开创此法.故群推为内伤圣手.向来医学十三科.有脾胃一科.谓调其脾胃而诸病自愈.今已失传.虽读脾胃论.不能用也.张子和治赵明之.米谷不消.腹作雷鸣.自五月至六月不愈.诸医以为脾受大寒.屡用圣散子、豆蔻丸等.俱不效.戴人曰.春伤于风.夏必飧泄.飧泄者.米谷不化而直出又曰.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中者脾胃也.风属甲乙.脾胃属戊己.甲乙能克戊己.肠中有风故鸣.经又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诊其两手脉皆浮数.在表也.可汗之.风随汗出泄当愈.以火二盆.暗置床下.给之入室.使服涌剂.以麻黄投之.乃闭其户.待一时许.汗出如洗.开户.减火一半.须臾.汗止泄亦止.〔附〕神秘名医录载庞从善治著作王公泄利.诊之.曰.两手三部中得脾脉浮而弦.浮主风.弦主湿.又弦为肝脉.病因风湿外伤.致肝木刑于脾土而为洞泄.又名飧泄也.内经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又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其利下物.主浑白而完出是也.遂以五泄丸煎服之.数服而瘥.王公曰.从善年未四十.亦医之妙进.曾撰脉法源论一部.共二十篇.示愚观之.诚得叔和未尽之趣者也.震按庞公此条.已为张戴人导其先路矣.又郝允治夏英公病泄.太医皆为中虚.郝曰.风客于胃则泄.殆本汤证也.夏骇曰.吾服金石等药无数.泄不止.其敢饮本乎.郝强进之.泄止.此皆以风药治泄之模范也.然考仓公诊阳虚侯相赵章病.曰.其脉滑.是内风气也.饮食下咽.而辄出不留者.名曰风.法五日死.犹能嗜粥.后十日乃死.所谓安谷者.过期也.即予所阅历.凡直肠泻者多死.不可概许以风药能治也.子和又治讲僧德明.初闻家遭兵革.继又为寇贼所惊.得脏腑不调证.后入京.不伏水土.又兼心气.以致危笃.前后三年.八仙丸、鹿茸丸、烧肝散皆服之不效.乃求药于戴人戴人曰.此洞泄也.以谋虑久不决而成.肝主谋虑.甚则乘脾.久思则脾湿下流.乃上涌痰半盆.末后有血数点.肝藏血故也.又以舟车丸、浚川散下数行.仍使澡浴出汗.自尔病乃日轻.后以胃风汤、白术散调养之.一月而强实复故矣.又治一人泻利不止.腹鸣如雷.不敢冷坐.坐则下注如倾.诸医例断为寒证.姜、桂、丁香、豆蔻.及枯矾、龙骨之类.靡不遍服.兼以燔针灼艾.迁延将二十载.戴人诊之.曰两寸脉皆滑.余不以为寒.然其所以寒者水也.以茶调散涌寒水五七升.无忧散泄积水数十行.乃通因通用之法也.次以五苓散淡剂渗利之.又以甘露散止渴.不数日而全愈.震按久泻治以吐法尚可学.吐后复用大下.不敢学.及观项彦章治南台治书郭公.久患泄泻.恶寒.日卧密室.以毡蒙首.炽炭助之.皆作沉寒痼冷治.不效.项曰.公之六脉.浮濡且微数.濡者湿也.数者脾有伏火也.病由湿热.而且加之以热剂.非苦寒逐之不可.乃先用羌活、升、柴、泽泻以升阳散火.继以神芎丸下之.即去毡及炭而愈.此正善学子和罗谦甫随征南副元帅大忒木儿.驻扬州.时年六十八.仲冬病自利.完谷不化.脐腹冷疼.足寒.以手搔之.不知痛痒.烧石以温之.亦不得暖.罗诊之.脉沉细而微.乃曰.年高气弱.深入敌境.军事烦冗.朝暮形寒.饮食失节.多饮乳酪.履于卑湿.阳不能外由是清湿袭虚.病起于下.故寒而逆.内经云.感于寒而受病.微则为咳.盛则为泻为痛.此寒湿相合而为病也.法当急退寒湿之邪.峻补其阳.非灸不能已其病.先以大艾炷于气海.灸百壮.补下焦阳虚.次灸三里二穴.各三七壮.治形寒而逆.且接引阳气下行.又灸三阴交二穴.以散足受寒湿之邪.遂处方云.寒淫所胜.治以辛热.湿淫于外.治以苦热以苦发之.以附子大辛热.助阳退阴.温经散寒.故以为君.干姜、官桂.大热辛甘.亦除寒湿.白术、半夏.苦辛温而燥脾湿.故以为臣.人参、草豆蔻、炙甘草.甘辛大温.温中益气.生姜大辛温.能散清湿之邪.葱白辛温.以通上焦阳气.故以为佐.又云.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浓.故作大剂服之.不数服.泻止痛减.足渐温.调其饮食.逾十日平复.明年秋过襄阳.值霖雨旬余.前证复作.根据前灸.添阳辅各灸三七壮.再以前药投之数服良愈.方名加减白通汤.震按用苦甘辛温热燥药.乃治泻正法.而辅以灸法尤妙.白云集曰.黄子浓者.江西人也.精医术.邻郡一富翁.病泄泻弥年.礼致子浓诊疗.旬莫效.子浓曰.予未得其说.求归.一日读易.至乾卦天行健.朱子有曰.天之气运转不息.故阁得地在中间.如人弄碗珠.只运动不住.故在空中不坠.少有息则坠矣.因悟向者富翁之病.乃气不能举.为下脱也.又作字持水滴吸水.初以大指按滴上窍.则水满筒.放其按则水下溜无余.乃豁悟曰.吾可治翁证矣.即治装往.以艾灸百会穴三四十壮.泄泻止矣.医说会编注曰.百会属督脉.居顶巅.为天之中.是主一身之气者.元气下脱.脾胃无凭.所以泄泻.是谓阁不得地.经云.下者上之.所以灸百会愈者.使天之气复健行.而脾土得以凭之耳.铜人经谓百会灸脱肛.其义一也.震按仲景伤寒论曰.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上字即指百会穴也.何待黄子浓始悟耶.及读资生经曰.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神阙穴一壮故也.予尝久患溏利.一夕灸三七壮.则次日不如厕.连数夕灸.则数日不如厕.足见经言主泄利不止之验.是又与灸百会穴同一捷法.又张子和云.山东杨先生者.治府主洞泄不已.杨虽对病患.却与众人谈日月星辰缠度.及风云雷雨之变.自辰至未.病者听之而忘其圊.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慧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之笙笛.勿辍.是又于服药灸火之外.添一巧法.盖脾主信.泻久则以泻为信.使忘其圊.则失其泻之信而泻可止矣.丹溪云.叔祖年七十.禀甚壮.形甚瘦.夏末患泻利.至秋深.百方不效.病虽久而神不悴.小便涩少而不赤.两手脉俱涩而颇弦.自言膈微闷.食亦减.此必多年沉积.僻在肠胃.询其平生喜食何物.曰.我喜食鲤鱼.三年无一日缺.予曰.积痰在肺.肺为大肠之藏宜大肠之不固也.当与澄其源则流自清.以茱萸、青葱、陈皮、苜蓿根、生姜煎浓汤.和以沙糖.饮一碗许.自以指探喉中.至半时.吐痰半升许如胶.是夜减半.次早又饮.又吐痰半升而利止.又与平胃散加白术、黄连.旬日十余帖而安.又治一老人.右手风挛多年.九月内泄泻.百药不效.右手脉浮大洪数.此太阴经有积痰.肺气壅遏.不能下降.则大肠虚而作泻.当治上焦.用萝卜子擂和为浆水探之.吐大块胶痰碗许.随安.一富儿面黄.善啖易饥.非肉不食.泄泻一月.脉大.以为湿热.当困而食少.今反形健而食多.不渴.此必疳虫也.验其大便果有蛔.治虫而愈.次年夏初.复泻.不痛而口干朱曰.昔治虫而不治甜故也.以去疳热之药.白术汤下.三日而愈.后用白术为君.芍药为臣.川芎、陈皮、黄连、胡黄连.佐芦荟为丸.白术汤下.禁肉与甜.防其再举.一人性狡躁.素患下疳疮.或作或止.夏初患自利.膈微闷.医与理中汤.闷厥而苏.脉涩.重取略弦数.朱曰.此下疳之深重者.与当归龙荟丸去麝.四帖而利减.又与小柴胡去半夏.加黄连、白芍、川芎、生姜.数帖而愈.震按丹溪四案.其吐法犹为子和所常用.而一究其嗜食之何物.一凭其右脉之洪数.灼见为积痰在肺.然后用吐.吐药亦复不同.较之子和不辨寒热虚实.总与吐下者.谁圣谁狂至于治虫疳治下疳.其巧更难及.吕沧洲治帅府从事帖木失尔.病下利完谷.众医咸谓洞泄寒中.日服四逆理中辈.弥剧.吕诊其脉.两尺寸俱弦大.右关浮于左关一倍.其目外如草滋.盖知肝风传脾.因成飧泄.非藏寒所致.饮以小续命汤.损麻黄加术三五升.利止.续命非止利药.饮不终剂而利止者以从本治故也.震按此条与张子和治赵明之条似同而不同.彼为外风所伤.此则内风相传.治虽仿佛.义有分别也.又沧洲治御史王彦芳内飧泄弥年.当秋半.脉双弦而浮.乃曰.夫人之病.盖由惊风.非饮食劳倦所致也.以肝主惊.故虚风自甚.因乘脾而成泻.当金气正隆尚尔.至明春则病将益加.夫人自述因失铜符而惊惧.由是疾作.乃用黄牛肝.和以攻风健脾之剂逾月泻止.是又内风一种也.滑伯仁治一人.暑月泄泻.小便赤.四肢疲困不欲举.自汗.微热口渴.且素羸瘠.医以虚劳.将峻补之.伯仁诊视六脉虚微.曰.此东垣所谓夏月中暑.饮食劳倦.法宜服清暑益气汤.投二剂而病如失.震按自汗微热口渴溺赤.在暑月自属中暑形象.四肢困倦不欲举.固虚也.亦即暑伤气也.法本宜补而峻补.则暑不能清.仍未入彀.故清暑益气汤效最速.汪石山治一人.于幼时误服毒药.泄痢.复伤食.大泻不止.后虽能食.不作肌肤.每至六七月.遇服毒之时.痛泻复作.善饥多食.胸膈似冷.夜间发热.嗜卧懒语.闻淫欲言阳举心动.惊悸盗汗.喉中有痰.小便不利.大便或结或溏.过食则呕吐泄泻.脉皆濡弱而缓.右脉略大.犹觉弱也.次日左脉三五不调.或二三至缓.三五至快.右脉如旧缓弱.其左脉不调者.必动欲以摇其精也.其右脉缓弱者.由于毒药损其脾也.理宜固肾养脾.遂以参、术、茯苓、芍药、黄、麦冬各一钱.归身、泽泻各七分.知、柏、山楂各六分.煎震按此条脉甚奇.论脉亦奇.可以广学人之见.程明佑治一人.下泄.勺水粒米不纳.服汤药即呕.程诊之曰.病得之饮酒.脾恶湿.汤药滋湿矣.以参、苓、白术和粳米为糕食之.病旋已.所以知其病得之饮酒过多者.切其脉濡缓而弱.脾伤于湿也.震按濡缓而弱是虚脉.亦是湿脉.参、苓、术作糕代汤.补虚不助湿.与后之晚食前进热药.同一巧思.薛立斋治钱可久.善饮.面赤痰盛.大便不实.此肠胃湿痰壅滞.用二陈、芩、连、山栀、枳实、干葛、泽泻、升麻一剂.吐痰甚多.大便始实.此后.日以黄连三钱.泡汤饮之而安.但如此禀浓不多耳.震按此条重在如此禀浓不多句.而日以黄连三钱泡汤饮.又当知如此治法亦殊少.又一人年六十.面带赤色.吐痰口干.或时作泻.春谓立斋曰.仆之证或以为脾经湿热痰火作泻.率用二陈、黄连、枳实、神曲、麦芽、白术、柴胡之类不应.何也.薛诊之.左关弦紧.肾水不能生肝木也.右关弦大.肝木乘脾土也.此乃脾肾亏损.不能生克制化.当滋化源.不信.薛谓人曰.此翁不久.当损于痢矣.次年果患痢殁.震按左关弦紧.右关弦大.浅见者不过平肝清湿热而已.服之不应.不能解其何以不应也.院使此案.可作暗室一灯.江应宿治黄水部新阳公.患脾肾泄十余年.五鼓初.必腹痛.数如厕.至辰刻.共四度巳午腹微痛而泄.凡七八度.日以为常.食少倦怠嗜卧.诊得右关滑数.左尺微弦无力.此肾虚而脾中有积热也.投黄连枳实丸.腹痛渐除.渐至天明而起.更与四神丸、八味丸.滋其化源.半年饮食倍进而泄愈.震按此条本虚标实.又是一格局.先清后温.却是正法.〔附〕有人每日早起.必大泻一行.或时腹痛.或不痛.空心服热药.亦无效.后一医令于晚食前.更进热药.遂安.盖热药服于清晨.至晚药力已过.一夜阴气.何以敌之.晚间再进热药.则一夜热药在腹.足以胜阴气矣.此可为用热药者又辟一法.一人久患泄泻.以暖药补脾.及分利小水诸法.不应.一医诊之.心脉独弱.乃以益心气药.兼补脾药服之.遂愈.盖心火能生脾土.又于命门火生脾土之外.另伸一义也.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进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介曰.疾因食冰.臣请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源也.果愈.震按此又于诸法之外.另伸一义.颖悟者可以触类旁通.李士材治闽人张仲辉.素纵饮.又喜啖瓜果.忽患大泻.诸用分利燥湿者俱不效.李诊其六脉皆浮.乃引经言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用麻黄三钱.参、术各二钱.甘草、升麻各一钱.取大汗而愈.震按此即效戴人治赵明之之法.而加参、术.尤为稳当.缪仲淳曰.金坛庄敛之.素壮实.善啖.仲夏忽患泄泻.一应药粥菜蔬入喉.觉如针刺下咽即辣.因而满腹绞辣.随觉腹中有气.先从左升.次即右升.氤氲遍腹.即欲如厕.弹响大泄.肛门恍如火灼.一阵甫毕.一阵继之.更番转厕.超时方得离厕.所泻俱清水盈器.白脂上浮.药粥及菜蔬.俱不化而出.甚至梦中大遗.了不收摄.诸医或云停滞.或云受暑.或云中寒.百药杂投.竟如沃石.约月余.大肉尽脱.束手待毙.予往诊之.脉洪大且数.知其为火热所生病.用川黄连三钱.白芍五钱.茯苓、扁豆、石斛、车前各三钱.橘红二钱.炙甘草一钱.煎成.将井水澄冷.加童便一杯.药甫入喉.恍如饮薄荷汁.隐隐沁入心脾.腹中别成一清凉世界.遂卧达旦.洞泻顿止.连服三剂.大便已实.前泄时药粥等物.凡温者下咽.腹中遂觉气升.即欲大解.一切俱以冷进方快.至是觉恶心畏冷.旋易以温.始相安.余曰.此火退之征也.前方加人参二钱五分.黄三钱.莲肉四十粒.红曲一钱五分.升麻五分.黄连减半.五六剂后.去升麻.又服三十余剂.泻已久止.而脾气困顿不知饥饱.且稍饮茶汤.觉肠满急胀.如欲寸裂.余曰.大泻之后.是下多亡阴也.法宜用补.倘此时轻听盲师.以香燥取快临时.元气受伤.必致变成膨胀而不救矣.为定丸方.熟地黄八两.萸肉、山药、人参、黄各五两.牛膝、五味子、白芍各六两.炙甘草一两.紫河车二具.蜜丸.空心饥时各一服.而日令进前煎方.敛之相信甚力.坚守二方.服几三年.脾胃始知饥而嗜食.四体亦渐丰矣.其病初平后.予劝其绝欲年余.敛之因出外家.得尽发家人阴谋.乃知向之暴泻.由中巴豆毒.本草中巴豆毒者.黄连冷水解之.余方恰与暗合.向使如俗医所疑停滞受寒中暑法治之.何啻千里.即信为是火.而时师所投黄连.不过七八分至钱许止矣.况一月之泻.未有不疑为虚寒者.敢用黄连至四钱乎.始知察脉施治.贵在神而明之也.〔附〕仲淳曰.余治敛之泻止后.恐其元气下陷.急宜升举.用升麻以提之.初不知其为中毒也.乃因用升麻太早.致浊气混于上焦.胸中时觉似辣非辣.似嘈非嘈.迷闷之状.不可名状.有时滴酒入腹.或啖一切果物稍辛温者.更冤苦不胜.庄一生曰.此病在上焦.汤液入口即下注.恐未易奏功.宜以噙化丸治之.用贝母五钱.苦参一两.真龙脑薄荷叶二钱.沉香四钱.人参五钱.为末.蜜丸如弹子大.午食后临卧时各噙化一丸.甫四丸.胸中恍如有物推下.三年所苦.一朝若失.震按此条初时用冷药冷服.人犹可及.至不知饥饱胀满欲裂.不用六君五皮.竟以熟地萸肉、参、、五味、河车填补.断不可及.庄一生之噙化丸.亦未易及也.孙一奎治溧水令君吴涌澜夫人.每五更倒饱.必泻一次.腹常作胀.间亦痛.脉两手寸关洪滑.两尺沉伏.孙曰.此肠胃中有食积痰饮也.乃与总管丸三钱.生姜汤送下.大便虽行.不甚顺利.又以神授香连丸和之.外用滑石、甘草、木香、枳壳、山楂、陈皮、白芍、酒连.调理而安.吴九宜每早晨腹痛泄泻者半年.粪色青.腹膨.人皆认为脾肾泄也.为灸关元三十壮服补脾肾之药.皆不效.自亦知医.谓其尺寸俱无脉.惟两关沉滑.大以为忧.恐泻久而六脉将绝也.东宿诊之.曰君无忧.此中焦食积痰泄也.积胶于中.故尺寸脉隐伏不见.法当下去其积.诸公用补.谬矣.渠谓敢下耶.孙曰.何伤.素问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若不乘时.久则元气愈弱.再下难矣.以丹溪保和丸二钱.加备急丸三粒.五更服之.巳刻下稠积半桶.胀痛随愈.次日六脉齐见.再以东垣木香化滞丸调理而安.震按二条亦皆通因通用之法.但总管丸合神授香连丸为一路.保和丸加备急丸为一路.要看其对证投药处.又二证皆不以参、术调理.次案更以木香化滞丸调理.是即神明于规矩喻嘉言治陈彦质下利证.因旧患肠风下血.近三十年.体肥身健.不以为意.一冬忽然下血数斗.盖谋虑忧郁.过伤肝脾耳.延至春月.血尽而下尘水.水尽而去肠垢.纳食不化直出如箭.肛脱三五寸.昼夜下利二十余行.面色浮肿.唇焦口干鼻煤.咸云不治.喻独以为有五可治.乃曰.若果阴血脱尽.当目盲无所视.今双眸尚炯.是所脱者.下焦之阴.而上焦之阴犹存也.一也.若果阳气脱尽.当魄汗淋漓.目前无非鬼像.今汗出不过偶有.而见鬼亦止二次.是所脱者.脾中之阳.而他脏之阳犹存也.二也.胃中尚能容谷些少.未显呕吐哕逆之证.则相连脏腑.未至交绝.三也.夜间虽艰于睡.然交睫时亦多.更不见有发热之候.四也.脉已虚软无力.而激之间亦鼓指.是禀受原丰.不易摧朽.五也.但脾脏大伤.阳陷入阴.故大股热气从肛门泄出.如火之烙.则阳气去绝不远耳.生死大关.全于脾中之阳气复与不复定之.阳气渐复.则食可渐化.而肛亦渐收.泄亦渐止矣.用药惟参、术之无陂.复气即寓生血.祗嫌才入胃中.即从肠出.乃先以人参汤调赤石脂末服之.稍安次以人参、白术、赤石脂、禹余粮为丸.服之全愈.少司马李萍槎.食饮素约.三日始更一衣.偶因大便后.寒热发作有时.颇似外感.其实内伤.非感也.缘素艰大便.努挣伤气.故便出则阴乘于阳而寒.顷之少定.则阳复胜阴而热也.若果外感之寒热.何必大便后始然耶.医者先治外感不应.谓为湿热.而用滑利之药驱导之.致向来燥结者.转变肠.便出急如箭.肛门热如烙.又用滑石、木通、苓、泻等.冀分利小水以止泄.不知阴虚.自致泉竭.小便从何得来.于是食入不能停留.即从下注.将肠中之垢.暗行驱下、其臭甚腥.色白如脓.虽大服人参.而下空反致上壅.胸膈不舒.喉间顽痰窒塞.口燥咽干.彻夜不寐.一切食物.惟味薄质轻者.胃中始爱而受之.久久阴从泻伤.阳从汗伤.两寸脉浮而空.阳气越于上也.关尺脉微而细.阴气越于下也.阴阳不相维.附势趋不返矣.议用四君子汤为补脾胃之正药.去茯苓以其淡渗恐伤阴也.加山茱萸以收肝气之散.五味子以收肾气之散.宣木瓜以收胃气之散.白芍药以收脾气及脏气之散.合之参、术之补.甘草之缓.再佐升麻之升.俾元气下者上而上者下.团聚于中不散.斯脉不至上盛.腹不至雷鸣.污不至淋漓.肛不至火热.庶饮食可加.便泄渐止.是收气之散.为吃紧关头.故取四味重复.藉其专力.又须大剂药料煎浓膏.调余粮、赤石脂二末频服.缓咽为佳.古云.下焦有病患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盖肠胃之空.非二味不填.肠垢已去.非二味不复其粘着之性.又况误以石之滑者伤之.必以石之涩者救之.尤有同气相求震按二条以补救虚.以涩固脱.乃治久利之旧法.次案大剂酸收.则新法也.周慎斋治一人常脐痛.痛则大便泄.此脾虚肾水上泛.以下犯上.寒在肾也.宜温肾则水安不泛.升胃气则土旺而痛不作.泻从何来.用白芷七钱.北味、鹿茸、人参、炮姜各一两.元米糊丸.白汤下.震按此条立言简括.立方精卓.近惟叶案有云.久泻无不伤肾.食减不化.阳不用事.八味肾气.乃从阴引阳.宜乎少效.用鹿茸、人参、阳起石、茯苓、炮附子、淡干姜.可与。

运用国医大师郭子光辨证思维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运用国医大师郭子光辨证思维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运用国医大师郭子光辨证思维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采用MS方序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西药降压、降糖、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S方序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5 d。

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MS方序贯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有效治疗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的一组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代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血液高凝状态和微量白蛋白尿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中M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西医主要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血脂、降血压等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副作用较大,患者依从性差。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五脏失调,湿浊痰瘀火内生。

笔者在郭老的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补脾-温肾-清泻-脾肾双补”的序贯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70例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MS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的标准[1]。

按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高尚社【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10)022【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任继学;验案;泄泻【作者】高尚社【作者单位】河南省460-01医院,中牟451460【正文语种】中文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熟谙中医经典,通晓中医理论,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德医双馨,医术超群,在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疑难顽症方面验识俱丰,颇有建树。

尤其是在治疗泄泻方面匠心独运,疗效卓著。

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对任继学教授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任老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传承仁术。

1 病机阐微对于本病的成因,孙光荣[1]认为泄泻的病变主要在脾胃、大小肠,也和肝肾有关,主要病理因素是湿,发病的关键是脾虚湿盛。

其中以脾失健运最为重要,因脾运不健,大肠传导失职,则水反变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成泄泻。

国医大师郭子光[2]教授认为本病泻下日久者多为脾阳亏虚。

由于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脾失健运则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久泻。

国医大师方和谦[3]教授认为慢性腹泻与脾气虚寒密切相关。

脾主升清,运化水谷精微;胃主降浊,受纳腐熟五谷。

如脾胃受损,寒邪侵袭,使升降失常,运化无权,水湿精微下注则成为泄泻。

如《内经》所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月真胀。

”李培生[4]认为本病乃肝郁脾虚所致。

脾虚易为肝木侮克;或脾未虚而肝旺,致肝木克伐脾土;或平素情绪不畅,精神抑郁,气机不畅,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失健运,使气机壅滞,升降失常,故致腹泻。

此即《医方考》曰:“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谢海洲[5]认为脾虚湿胜是其发病的重要病因,脾肾阳虚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

由于脾胃损伤,迁延不愈,久病及肾;或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致脾肾阳虚之顽固性腹泻。

《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

王孟英泄泻验案赏析

王孟英泄泻验案赏析

王孟英泄泻验案赏析
田英;彭景星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16(0)5
【摘要】本文通过对《王孟英医学全书》中四则泄泻验案逐一进行分析,从而探索王氏对泄泻的辨证论治思想及遣方用药规律,以供中医同道临床学习借鉴。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田英;彭景星
【作者单位】应城市人民医院湖北,432400;应城市人民医院湖北,4324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8
【相关文献】
1.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2.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3.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4.《重订王孟英医案》19则泄泻医案的证素与辨证研究
5.《重订王孟英医案》19则泄泻医案的证素与辨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21期·总第125期2011年11月·上半月刊6按语:为了弘扬国医大师名医文化,学习国医大师高尚医德,传承国医大师临床技艺,特设此栏目。

请广大作者参照本期文稿之模板撰写论文。

凡此类论文,均将列入“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中统一管理,欢迎来稿!本刊编辑部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高尚社关键词:郭子光;验案;泄泻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21.00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21-0006-02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出身于祖传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秉承家枝,熏得其真传。

郭老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验识俱丰,在用中医药治疗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用中医药治疗泄泻方面匠心独运,疗效卓著。

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对郭子光教授治疗本病验案赏析,冀以弘扬大师心法,传承仁术。

1 病机阐微对于本病的成因,彭淑霞[1]认为多是为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生冷而致脾胃受伤所致。

按现代医学病因分类可分为感染性(霍乱、痢疾及其它感染)及非感染性(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它原因);林德土[2]等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

其致病原因有外邪、内伤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

脾胃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以及肾阳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于大猛[3]等认为本病其病机有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

本虚以脾肾亏损为主,重在脾虚。

标实以湿邪、郁热、血瘀、食积、气滞等为主,湿热泄贯穿始终;刘汶[4]认为该病多由于饮食内伤、情志不调。

外感六淫,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脾胃虚弱,脾虚气滞,或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横递犯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湿浊阻滞,升降失调,肠道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而发病。

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

而郭老认为,此病大多病程较长,其病机以脾肾阳虚,寒湿内滞为多。

2 治则探幽对于本病的治疗,孙玉芝[5]认为应按《伤寒论》:“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也即宜用“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治疗腹泻;朱安龙[6]等认为由于其病机脾肾阳虚为本,湿滞内※基金项目: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作者单位:河南省460-01医院(中牟451460) 停为标,故治宜温肾健脾,涩肠止泻;盛成和[7]认为本病标实本虚之证,故宜用清补兼施之法,使食积、痰湿、气滞、瘀阻、郁热等祛除,在于补肾健脾诸法,以免使邪胶固不解。

对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之证则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万文蓉[8]认为本病究其病因,莫不由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生冷之物,运化受阻,传导失职,气血凝滞,湿热郁蒸而致。

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肠道疾病尽管证见各异,但肠间多有积滞,所以临床治疗多遵循腑病“以通为用”的理论。

“通”字法其实就是六腑的正治法,因为只有恢复了六腑的以通为用,其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此即《本经》所说:“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而郭老认为,久病泄泻可损伤肾阳,而“肾为胃之关”,脾运失助,脾失温煦则泄泻缠绵难愈,损正伤阴,使脾肾阳虚,故治疗应以温肾健脾,渗湿止泻为主。

3 方药撷萃对于本病的选方用药,邢益阳[9]认为应以健脾以肝、补土泻木之各方痛泻要方治疗。

因为其病位在肠,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且与肝胆有密切关系,因脾胃主运化,为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胆与肝相表里,肝胆之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脾胃之运化,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升降有序。

正如《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师照敏[10]认为治疗宜用平肝止泻汤为主要治疗。

方中重用白芍和白术,前者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为肝家之要药,所含的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疼作用,能缓解胃肠蠕动亢进引起的腹痛;后者燥湿健脾,温中益气,脾气健旺则肝元所克,所含挥发油能缓和胃肠蠕动;防风散肝舒脾,胜湿止泻,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芳香和中化湿,既助白术以健脾祛湿,又助白芍以顺肝疏之势,能和脾通络,增强缓急止痛作用;太子参、茯苓、炒扁豆和芡实有健脾止泻之功;久泻伤脾阳,葛根升阳止泻。

全方肝脾同治,气血共调,共奏柔肝解郁,健脾益肠止泻,调和阴阳气血之功。

李培[12]认为宜用自拟“肠炎方”治疗。

方用黄连、黄柏、白头翁、本香、枳壳、赤芍、当归、吴茱萸、甘草。

认为“湿胜则濡泻”、亦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

方中第9卷第21期·总第125期 2011年11月·上半月刊7用黄连、黄柏、白头翁均为治疗泄泻痢疾要药,清热燥湿厚肠,直切病机。

临床上慢性腹泻患者大便以粘液便为多见,且多半有里急后重的症状。

依据六河间“调气则后重自降,行血则便脓自愈”之说。

选用木香、枳壳理气,赤芍、当归活血。

气血调和则后重、便脓自止。

然本病以虚证居多,久泻脾胃已虚,黄连、黄柏均为大苦大寒之性,为防止寒药更伤脾胃加入一味吴茱萸以制约其寒性,方中寒热并用,阴阳相济,最得立方之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而郭老认为,泄泻乃脾虚为本,久必及阳,脾阳日衰,穷必及肾,使脾肾之阳俱虚,故临证多喜用附子理中汤化裁收功。

4 验案赏析韩某,男,20岁,教师。

3年前患急性肠炎,服西药后基本治愈,次年因食不洁之物突然复发,服中西药物多剂未见明显好转,腹泻反复发作,持续两年余。

两天前因过食生冷,又致腹泻发作,日4~5次,便带粘液,小腹冷痛,腹胀肠鸣,食欲差,四肢不温,服西药未效,故此来院就诊。

检查:面色淡白无华,精神欠佳,腹部无压痛,四肢欠温,舌苔白滑,脉弦滑而数。

此为中焦虚寒,脾阳不运,郁热内伏之象。

治宜温中散寒,益气健脾,佐以清热,方予理中汤加味。

处方:白术15g ,炮姜12g ,党参15g ,炙甘草6g ,附片12g ,乌梅12g ,黄连3g 。

每日1剂,水煎服。

共进3剂,腹泻停止,后以理中丸调理月余,告愈[13]。

5 大师心法5.1 辨证精准 治则精要 本案久泻长达三年之久,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当属虚证无疑。

主证足病,兼证分证型。

患者兼证见腹胀肠鸣,食欲不振,四肢不温等症,责之脏腑,乃属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脾失健运则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久泻。

那么,对此一派虚寒之证,郭老为何在温中散寒,益气健脾的同时,佐以清热呢?观患者舌苔白滑,说明脾胃有湿;其脉弦滑而数,弦脉主寒,滑脉主湿,数脉主热。

据脾阳不运,郁热内伏之象。

由此可见,本案其病机有虚、有湿、有寒、有热,不仅是一个本虚标实证,而且是一个寒热错杂证,因此,郭老确立以温中散寒,益气健脾,佐以清热为大法调治。

足见郭老治疗此案辨证精准,治则精要。

5.2 附子理中 方简效宏 尽管本验案是一个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证,但郭老抓住病机的关键是脾胃虚寒,断然采用了温补之法。

因当此时,非补则虚证不去,非温则寒湿不除,所以郭老选用了具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的理中汤以治之。

方中党参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强壮脾胃为主药;由虚致寒,寒者热之,炮姜心热,温中而扶阳气,故以为辅药;脾虚则生湿,故伍以甘苔温之白术为佐药,燥湿健脾,三药一温一补一燥,配合精当,相得益彰;在用炙甘草为使药,补中扶正,调和诸药。

共成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剂。

但脾阳虚日久必损及肾阳,故郭老在方中又伍以附子,以温肾阳助脾阳,以增强其回阳祛寒之力,与党参共为方中主药。

由此可见,郭老选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此证,真可谓恰如其分,巧夺天工。

故其立法切中病机,故用后效如浮鼓,方简效宏。

5.3 乌梅黄连 珠联璧合 郭老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此证,毕竟是从本而治。

那么面对久泻不愈、滑脱不禁和脉弦滑而数这种寒热错杂的标证又该如何调治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老在方中又配用了乌梅、黄连这两味药。

郭老在方中用乌梅与黄连相伍,用意尤浮。

乌梅味酸微涩、性温,归肝脾肺及大肠经;而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胆胃及大肠经。

二者虽一温一凉,但功用相近,均为治泄痢之圣药。

黄连,能清热燥湿厚肠,治湿热下痢泻不止,常与辛香行气的木香合用,如《兵部手集》香连丸;若兼见恶寒发热者,与发表解肌的葛根相伍,如《伤寒论》的葛根芩连汤;苔痢久失治,下痢粘滞者,与当归、阿胶、石榴皮配伍,如《千金方》舟车丸;若脏毒下血,与猪大肠为丸,如《仁斋直指方》脏连丸;亦可与大蒜为丸,如《本事方释义》蒜连丸;若脾受湿气,下痢不止者,与吴萸、白芍合用,如《局方》戊己丸。

而乌梅,既能敛肺涩肠,故脱止泻,又能收敛止血,善治泻痢不止。

对泻痢日久,正气已衰者,可单用,如《肘后方》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方;亦可配肉豆蔻、人参、罂粟壳、炮姜同用,收温中健脾、止泻固脱之功,如《证治准绳》固肠丸。

若泻痢便脓血者,亦可借其消积解毒,调中止痢之力以疗之,可单用,如《圣济总录》治便痢脓血方;又如《圣惠方》乌梅丸,与黄连同用,可治天行下痢不能食。

《本草纲目》对其这方面的功能记载颇详,曾曰:“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

《医说》在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水没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

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杜下土等分为来,茶调服亦效。

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由此可见,郭老对此两味药物的性味功效不仅了如指掌,而且对其相互配伍后的协同增效作用更是胜人一筹,所以郭老才精心选用这两味药以力挽狂澜。

但郭老又考虑黄连这味药毕竟为苦寒之品,易伤脾胃之气。

因此,郭老在用量上只用了3g ,与乌梅之比是4:1,且又是在大队的温热药中,本属苦寒之品,却又寓去性存用之义。

配伍用量如此精巧,足可见郭老临证功底之深。

参考文献[1] 彭淑霞.63例急性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38. [2] 彭德土,黄春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241.[3] 于大猛,欧文杰,瞿融等.湿热肠癖用药心得[J].光明中医,2010,25(11):2126. [4] 刘汶.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72.[5] 孙玉芝.五苓散治疗慢性腹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6. [6] 朱安龙,陈永龙,胡平.温肾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腹泻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31.[7] 盛成和.附子理中汤治疗久泻型慢性结肠炎30例[J].光明中医,2009,24(12):2276.[8] 万方蓉.运用“六腑以通为用”辨治泄泻的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12):2341. [9] 邢益阳.痛泻要方和味治疗胆源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6):1018.[10] 师照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50.[11] 许兴涛.平肝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13.[12] 李凯,王朝富.李培诊治慢性腹泻的经验[J].光明中医,2008,23(12):1922. [13] 徐江雁,沈娟,杨建宇.国医大师验案良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43.(本文校对:张文娟 收稿日期:2011-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