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腐烂病 PPT
合集下载
第九章 果树病害(二)PPT资料43页

2. 传播:病菌主要依靠风雨传播,传播距离一般为10-30m。
3 侵入: 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侵入。 河南省一般幼叶幼果4/下---5/上旬开始发病,5/中旬普
遍发病。
4 再侵染 环境条件合适,该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四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此病发生轻重与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果园管理水平 等多种因素有关。
新梢受害,只产生长椭圆形,淡褐色,明显凹陷的病斑,很少造成
枯死。
三 .病原物( Pathogen):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有性态为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属子囊菌亚门
黑星菌属;
常 见 的 为 其 无 性 态 为 梨 黑 星 孢 Fusicladium virescens , 属半知菌亚门。
病原形态:在病斑上长出的黑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 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粗而短,无分 枝,直立或弯曲。 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的顶端或中部,脱落后孢子梗上留 有瘤状的痕迹,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葵花籽形、纺 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
图9-1 梨黑星病菌
梨黑星病菌 1.子囊孢子 2.子囊壳 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左: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右: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与黑斑病区别:
黑斑病主要危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及新梢。
叶片受害,主要发生在嫩叶上。幼叶发病,开始时产生针头大 、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点,边缘明显;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 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多时,常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叶 片焦枯、畸形甚至早期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大量黑色 霉层。
幼果受害,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的病斑 ,潮湿时表面产生黑色霉层。果面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在裂缝 内也会产生黑霉,病果往往早落。成果受害,病斑较大,黑褐色, 后期果实软化,腐败而落果。重病果常数个病斑合并为大病斑,甚 至使全果呈漆黑色,表面密生墨绿色至黑色霉层。
3 侵入: 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侵入。 河南省一般幼叶幼果4/下---5/上旬开始发病,5/中旬普
遍发病。
4 再侵染 环境条件合适,该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四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此病发生轻重与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果园管理水平 等多种因素有关。
新梢受害,只产生长椭圆形,淡褐色,明显凹陷的病斑,很少造成
枯死。
三 .病原物( Pathogen):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有性态为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属子囊菌亚门
黑星菌属;
常 见 的 为 其 无 性 态 为 梨 黑 星 孢 Fusicladium virescens , 属半知菌亚门。
病原形态:在病斑上长出的黑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 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粗而短,无分 枝,直立或弯曲。 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的顶端或中部,脱落后孢子梗上留 有瘤状的痕迹,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葵花籽形、纺 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
图9-1 梨黑星病菌
梨黑星病菌 1.子囊孢子 2.子囊壳 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左: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右: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与黑斑病区别:
黑斑病主要危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及新梢。
叶片受害,主要发生在嫩叶上。幼叶发病,开始时产生针头大 、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点,边缘明显;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 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多时,常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叶 片焦枯、畸形甚至早期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大量黑色 霉层。
幼果受害,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的病斑 ,潮湿时表面产生黑色霉层。果面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在裂缝 内也会产生黑霉,病果往往早落。成果受害,病斑较大,黑褐色, 后期果实软化,腐败而落果。重病果常数个病斑合并为大病斑,甚 至使全果呈漆黑色,表面密生墨绿色至黑色霉层。
果树病虫害防治精品PPT课件

树势衰弱,愈伤力低,是引起腐烂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凡 能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都可引起病害发生。 (1)树体负载量:在果树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 右发病的1个关键因素。通常,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斑 开始出现;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 多。由于栽培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苹果结果常有大小 年现象,凡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或植株,腐烂病也严重。
病部表面逐渐变为黑褐色,病健交界处裂开,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
四周稍隆起。展叶开花后,病部形成红褐色干斑,呈椭园形,易剥落。
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衰弱树和小枝上,以及果台、干桩等部位。病部
扩展迅速,形状不规则,不久即包围整个枝干,枝条逐渐枯死。后期
病部也出现黑色小粒点。
(2)果实:发生在果实上,初期病斑呈褐红色,圆形或轮纹状,
果树病虫害防治
农业工程系 席敦芹
一、苹果腐烂病
(一)症状表现
主要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小枝、幼树和果实。
(1)枝干: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但以溃疡型为主。病部
初呈圆形或不定形红褐色病斑,水渍状,稍肿起,组织松软,湿腐,
有酒糟味,多烂致木质部,有时流出红褐色汁液。当苹果进入生长期,
②生长季节随时剪除病枯枝;将病枝病树及刮除的病皮清除果园
及时烧掉;不用剪下的苹果枝条作支撑树枝和果园围墙。为减少刮治
所造成的皮层大量破坏,影响树干和大枝的养分与水分的运输,还可
以采用枝条桥接或脚接的办法进行补救,加速树势的恢复。早春将病
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刮净,并刮掉病皮四周一些好皮。刮除的范围
应控制到比变色死组织大出0.5~1厘米,略刮去一点好皮即可。早春
(四)防治方法
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为根本;同时搞好田间喷药、刮除落皮
病部表面逐渐变为黑褐色,病健交界处裂开,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
四周稍隆起。展叶开花后,病部形成红褐色干斑,呈椭园形,易剥落。
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衰弱树和小枝上,以及果台、干桩等部位。病部
扩展迅速,形状不规则,不久即包围整个枝干,枝条逐渐枯死。后期
病部也出现黑色小粒点。
(2)果实:发生在果实上,初期病斑呈褐红色,圆形或轮纹状,
果树病虫害防治
农业工程系 席敦芹
一、苹果腐烂病
(一)症状表现
主要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小枝、幼树和果实。
(1)枝干: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但以溃疡型为主。病部
初呈圆形或不定形红褐色病斑,水渍状,稍肿起,组织松软,湿腐,
有酒糟味,多烂致木质部,有时流出红褐色汁液。当苹果进入生长期,
②生长季节随时剪除病枯枝;将病枝病树及刮除的病皮清除果园
及时烧掉;不用剪下的苹果枝条作支撑树枝和果园围墙。为减少刮治
所造成的皮层大量破坏,影响树干和大枝的养分与水分的运输,还可
以采用枝条桥接或脚接的办法进行补救,加速树势的恢复。早春将病
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刮净,并刮掉病皮四周一些好皮。刮除的范围
应控制到比变色死组织大出0.5~1厘米,略刮去一点好皮即可。早春
(四)防治方法
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为根本;同时搞好田间喷药、刮除落皮
《果树病害》课件

分类
果树病害可以根据病原的不同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 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如真菌、细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害则是由环 境因素引起的,如营养失调、水分不足、温度不适等。
病害发生的原因
病原物的存在
病原物是引起果树病害的主要原 因之一。病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
侵染果树,导致病害的发生。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有益 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抑制病原菌 的生长和传播。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如有机硫、无 机硫、有机磷等。
合理使用药剂
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用药,控制用药量和 用药次数,避免产生药害和农药残留。
适期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期,及时用药 ,提高防治效果。
地域性流行
病害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 流行程度和范围不同,与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栽 培管理等因素有关。
年度间流行
病害在同一年度内的流行 程度和范围不同,与气候 条件、病原物数量、寄主 植物抗性等因素有关。
CHAPTER
04
果树病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常见病害具有较高抗性的果树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 发生。
《果树病害(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果树病害概述 • 果树病害的症状与识别 • 果树病害的传播与流行 • 果树病害的防治方法 • 果树病害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果树病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果树病害是指果树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 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或破坏,从而表现出各种异常生长或死亡的现象。
果树病害可以根据病原的不同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 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如真菌、细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害则是由环 境因素引起的,如营养失调、水分不足、温度不适等。
病害发生的原因
病原物的存在
病原物是引起果树病害的主要原 因之一。病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
侵染果树,导致病害的发生。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有益 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抑制病原菌 的生长和传播。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如有机硫、无 机硫、有机磷等。
合理使用药剂
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用药,控制用药量和 用药次数,避免产生药害和农药残留。
适期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期,及时用药 ,提高防治效果。
地域性流行
病害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 流行程度和范围不同,与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栽 培管理等因素有关。
年度间流行
病害在同一年度内的流行 程度和范围不同,与气候 条件、病原物数量、寄主 植物抗性等因素有关。
CHAPTER
04
果树病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常见病害具有较高抗性的果树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 发生。
《果树病害(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果树病害概述 • 果树病害的症状与识别 • 果树病害的传播与流行 • 果树病害的防治方法 • 果树病害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果树病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果树病害是指果树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 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或破坏,从而表现出各种异常生长或死亡的现象。
果树病害的识别和鉴定PPT课件

21
葡萄霜霉病
22
1.孢囊梗 2.孢子囊 3.卵孢子 4.卵孢子萌发 5.游动孢子
23
葡萄炭疽病
24
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5
其它果树病害
• 桃褐腐病
26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7
桃缩叶病
28
29
桃根癌病
30
桃穿孔病
31
山楂白粉病
32
枣疯病
33
核桃枝枯病ຫໍສະໝຸດ 34柿角斑病35板栗疫病
实验十、果树病害的识别和鉴定
1
(一)苹果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
2
子囊壳 子囊及子囊孢子
3
苹果炭疽病
4
1.子囊壳含子囊及子囊孢子 2.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5
苹果褐斑病
6
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7
苹果果实轮纹病
8
1.子囊腔 2.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9
苹果干腐病
10
梨树病害
• 梨锈病或苹果锈病
11
36
3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8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1.性孢子器 2.锈孢子器 3.锈孢子 4.冬孢子5.冬孢子萌发
12
梨轮纹病
13
1.子囊腔 2.子囊孢子 3. 侧丝4.分生孢子
14
梨黑星病
15
子囊腔,子囊孢子及子囊
葡萄霜霉病
22
1.孢囊梗 2.孢子囊 3.卵孢子 4.卵孢子萌发 5.游动孢子
23
葡萄炭疽病
24
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5
其它果树病害
• 桃褐腐病
26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7
桃缩叶病
28
29
桃根癌病
30
桃穿孔病
31
山楂白粉病
32
枣疯病
33
核桃枝枯病ຫໍສະໝຸດ 34柿角斑病35板栗疫病
实验十、果树病害的识别和鉴定
1
(一)苹果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
2
子囊壳 子囊及子囊孢子
3
苹果炭疽病
4
1.子囊壳含子囊及子囊孢子 2.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5
苹果褐斑病
6
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7
苹果果实轮纹病
8
1.子囊腔 2.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9
苹果干腐病
10
梨树病害
• 梨锈病或苹果锈病
11
36
3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8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1.性孢子器 2.锈孢子器 3.锈孢子 4.冬孢子5.冬孢子萌发
12
梨轮纹病
13
1.子囊腔 2.子囊孢子 3. 侧丝4.分生孢子
14
梨黑星病
15
子囊腔,子囊孢子及子囊
果树病害PPT课件

农业植物病理学 ------------果树病害
第二部分 疽病、霉心病
褐腐病、锈果病、蝇粪病、煤污病、黑点病 苦痘病、痘斑病、虎皮病、日烧病 疫腐病、黑星病、锈病
一、分布与危害
1. 轮纹烂果病
又称果腐病、白腐病、轮纹褐腐;各苹果产区 都有发生,其中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胶东地 区发生重;富士品种发生重;烂果率在田间可达 50%以上,在贮藏期可继续发病。
周年动态:5月底 - 6月初开始发病;7、8、9月 高温、多雨季节为侵染发病高峰;温度降低后,发 病率下降
(2) 发病条件 气象条件:高温、多雨是流行主导因素;高温
潜育期短,多雨造成大量传播 栽培条件:果园湿度大,发病重;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都加大果园湿度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果皮松,
2. 炭疽病
苦腐病、晚腐病;苹
果产区均有分布,60-80 年在一些品种(红玉、国
光)重,达70%;富士轻
3. 霉心病
霉腐病、心腐病、果 腐病、红腐病,各产区 均有发生,北斗苹果、 黄金梨重,田间40%, 贮藏期65%
二、症状
1. 轮纹烂果病
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 有红褐色晕圈,深入果肉;扩展后,成深浅相间的 同心轮纹状病斑,病斑不凹陷,果肉软腐,溢出褐 色黏液,有酸臭气味。后期,一些病斑中部散生稀 疏的黑色小粒点,不突破表皮
2. 炭疽病
初期为淡褐色小圆斑,边缘清晰,扩大后成深 褐色圆斑,表面略凹陷,果肉褐腐,具苦味。病果 肉剖面呈漏斗状,可烂至果心;后期出现呈同心轮 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遇雨、潮湿下溢出绯红色黏液
3. 霉心病
病果较轻,外观正常。病果心室坏死变褐,逐 渐向外扩展腐烂。果心充满粉红、青灰、黑褐或白 色霉状物。向外扩展到一定程度,果实外表出现 湿腐状褐色斑块,最后全果腐烂。可分为霉心和 心腐2种症状
第二部分 疽病、霉心病
褐腐病、锈果病、蝇粪病、煤污病、黑点病 苦痘病、痘斑病、虎皮病、日烧病 疫腐病、黑星病、锈病
一、分布与危害
1. 轮纹烂果病
又称果腐病、白腐病、轮纹褐腐;各苹果产区 都有发生,其中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胶东地 区发生重;富士品种发生重;烂果率在田间可达 50%以上,在贮藏期可继续发病。
周年动态:5月底 - 6月初开始发病;7、8、9月 高温、多雨季节为侵染发病高峰;温度降低后,发 病率下降
(2) 发病条件 气象条件:高温、多雨是流行主导因素;高温
潜育期短,多雨造成大量传播 栽培条件:果园湿度大,发病重;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都加大果园湿度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果皮松,
2. 炭疽病
苦腐病、晚腐病;苹
果产区均有分布,60-80 年在一些品种(红玉、国
光)重,达70%;富士轻
3. 霉心病
霉腐病、心腐病、果 腐病、红腐病,各产区 均有发生,北斗苹果、 黄金梨重,田间40%, 贮藏期65%
二、症状
1. 轮纹烂果病
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 有红褐色晕圈,深入果肉;扩展后,成深浅相间的 同心轮纹状病斑,病斑不凹陷,果肉软腐,溢出褐 色黏液,有酸臭气味。后期,一些病斑中部散生稀 疏的黑色小粒点,不突破表皮
2. 炭疽病
初期为淡褐色小圆斑,边缘清晰,扩大后成深 褐色圆斑,表面略凹陷,果肉褐腐,具苦味。病果 肉剖面呈漏斗状,可烂至果心;后期出现呈同心轮 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遇雨、潮湿下溢出绯红色黏液
3. 霉心病
病果较轻,外观正常。病果心室坏死变褐,逐 渐向外扩展腐烂。果心充满粉红、青灰、黑褐或白 色霉状物。向外扩展到一定程度,果实外表出现 湿腐状褐色斑块,最后全果腐烂。可分为霉心和 心腐2种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课件源程序

植物保护技术
单位:凉城县职业中学 教师:杜丽颖
专业: 农学专业 课程: 植物保护技术 课件题目:苹果树腐烂病 作者: 杜丽颖 单位: 凉城县职业中学
几种常见的果树病害
苹果轮纹病
苹果炭疽病
梨黑心病
苹果腐烂病
苹果霉心病
苹果树腐烂病
一、症状识别
1、溃疡病
2、枝枯型
1、溃疡型
症状:主要发生在结果树的中
北方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冻伤严重
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 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 性,同时具有症状隐蔽 的特点。
潜伏侵染:孢子发芽侵入后, 进一步扩展致病受寄主抗病 性限制,如寄主抗病性超过 了病菌致病能力,寄主则不 会发病,只有到寄主树势衰 弱,抗病能力下降时才表现 出症状。
四、综合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3、病斑治疗
(1)刮治病斑: 涂斑常用的药剂有: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 50倍液加2%的平平加;100Be石硫合剂;退 菌特可湿性粉剂50倍液加2%平平加;也可用 新研制的843康复剂,腐必清、腐烂灵等。
(2)涂治病斑:
涂药(药剂如上)
4、化学防治: 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分别在6月下旬
(1)从幼树开始,修剪适当,培养良好的树体树形。 (2)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排灌方便,合理施肥,注意有机肥
和氮磷钾的配合使用。 (3)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克服大小年现象。 (4)治虫防病,控制后期长势,提高抗寒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清理果园,减少菌源
(1)结合冬剪、夏剪清除病枝残干,收集病树皮,彻底销毁。 (2)重刮皮。
和11月上旬两次涂干。
5、彻底治虫,减少伤口。
视频回顾
1、苹果树腐烂病的症状有哪几种类型? 2、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物是什么? 3、苹果树腐烂病的初侵来源是什么? 4、结合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条件,制定合理的综 合防治措施。
单位:凉城县职业中学 教师:杜丽颖
专业: 农学专业 课程: 植物保护技术 课件题目:苹果树腐烂病 作者: 杜丽颖 单位: 凉城县职业中学
几种常见的果树病害
苹果轮纹病
苹果炭疽病
梨黑心病
苹果腐烂病
苹果霉心病
苹果树腐烂病
一、症状识别
1、溃疡病
2、枝枯型
1、溃疡型
症状:主要发生在结果树的中
北方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冻伤严重
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 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 性,同时具有症状隐蔽 的特点。
潜伏侵染:孢子发芽侵入后, 进一步扩展致病受寄主抗病 性限制,如寄主抗病性超过 了病菌致病能力,寄主则不 会发病,只有到寄主树势衰 弱,抗病能力下降时才表现 出症状。
四、综合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3、病斑治疗
(1)刮治病斑: 涂斑常用的药剂有: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 50倍液加2%的平平加;100Be石硫合剂;退 菌特可湿性粉剂50倍液加2%平平加;也可用 新研制的843康复剂,腐必清、腐烂灵等。
(2)涂治病斑:
涂药(药剂如上)
4、化学防治: 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分别在6月下旬
(1)从幼树开始,修剪适当,培养良好的树体树形。 (2)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排灌方便,合理施肥,注意有机肥
和氮磷钾的配合使用。 (3)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克服大小年现象。 (4)治虫防病,控制后期长势,提高抗寒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清理果园,减少菌源
(1)结合冬剪、夏剪清除病枝残干,收集病树皮,彻底销毁。 (2)重刮皮。
和11月上旬两次涂干。
5、彻底治虫,减少伤口。
视频回顾
1、苹果树腐烂病的症状有哪几种类型? 2、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物是什么? 3、苹果树腐烂病的初侵来源是什么? 4、结合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条件,制定合理的综 合防治措施。
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图谱)PPT演示课件

3、药剂防治:喷施25%敌力脱3500-4000倍液或 4 敌力脱4000倍液+15%粉锈宁2000倍液。
苹果早期落叶病
苹果褐斑病病叶
苹果灰斑病病叶
5
苹果早期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病叶
病
苹果斑点落叶 病果
6
苹果花叶病
苹果花叶型花叶病
条斑花 网叶 纹病 型
苹果斑驳型花叶病
7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病果
15
锈线菊蚜
锈线菊蚜危害苹果状
16
苹果瘤蚜
苹果瘤蚜危害状
17
山楂叶螨
嫩叶上的山楂叶螨
山楂叶螨
雌成螨
18
二斑叶螨
二斑叶螨 成螨
二斑叶螨成螨、 若螨和卵
19
苹果全爪螨
苹果全爪螨 雌成螨
叶片被害状 20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幼虫及 危害状
桃小食心虫成虫
21
茶翅蝽
茶翅蝽 老熟若虫
茶翅蝽成虫
22
苹果球蚧
梨星毛虫初孵幼虫 啃食叶肉
梨星毛虫幼虫危害状28
蚱蝉
29
蚱蝉成虫
30
危害:主要危害幼叶、叶柄、 新梢及幼果等幼嫩绿色组织,由 黄点到黄斑,逐渐扩展变黑,并 长出毛管状的锈孢子器,严重 苹果锈病病斑及锈子器 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商品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物在柏树上越冬。翌春产出 冬孢子随风雨传播。苹果园附近柏树多、早春多雨多风、 温度17-20oC发病重。
防治方法:1、彻底清除附近的转主寄主—柏树; 2、早春及时铲除菌原,喷施3-5度的石硫合剂;
苹果轮纹病 病枝
8
苹果炭疽病
9
苹果日灼病
10
苹果早期落叶病
苹果褐斑病病叶
苹果灰斑病病叶
5
苹果早期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病叶
病
苹果斑点落叶 病果
6
苹果花叶病
苹果花叶型花叶病
条斑花 网叶 纹病 型
苹果斑驳型花叶病
7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病果
15
锈线菊蚜
锈线菊蚜危害苹果状
16
苹果瘤蚜
苹果瘤蚜危害状
17
山楂叶螨
嫩叶上的山楂叶螨
山楂叶螨
雌成螨
18
二斑叶螨
二斑叶螨 成螨
二斑叶螨成螨、 若螨和卵
19
苹果全爪螨
苹果全爪螨 雌成螨
叶片被害状 20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幼虫及 危害状
桃小食心虫成虫
21
茶翅蝽
茶翅蝽 老熟若虫
茶翅蝽成虫
22
苹果球蚧
梨星毛虫初孵幼虫 啃食叶肉
梨星毛虫幼虫危害状28
蚱蝉
29
蚱蝉成虫
30
危害:主要危害幼叶、叶柄、 新梢及幼果等幼嫩绿色组织,由 黄点到黄斑,逐渐扩展变黑,并 长出毛管状的锈孢子器,严重 苹果锈病病斑及锈子器 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商品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物在柏树上越冬。翌春产出 冬孢子随风雨传播。苹果园附近柏树多、早春多雨多风、 温度17-20oC发病重。
防治方法:1、彻底清除附近的转主寄主—柏树; 2、早春及时铲除菌原,喷施3-5度的石硫合剂;
苹果轮纹病 病枝
8
苹果炭疽病
9
苹果日灼病
10
腐烂病课件宁艳华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负载,培养壮树,增强树体的 抗寒抗病能力。
(2)结合修剪清除枯死的枝干、病枝、断枝和病斑。彻底刮除病斑,并应刮除病斑边源0.5cm 的健皮,要求刀口光滑无毛茬。然后涂杀菌剂1-2次。 (5)药剂预防。对发病率较高的果园,在春季果树发芽 前,喷100-200倍果康宝或6000-8000倍金力士,重点喷 洒粗达3cm以上的大枝。
枝枯型:多发生在春 季小枝上,病部不呈 水渍状,迅速失水干 枯造成全枝枯死,上 生黑色小粒点。
果实受害,病斑暗 红褐色,圆形或不 规则形,有轮纹, 呈软腐状,略带酒 糟味,病斑中部常 有明显的小黑点
发生规律
• 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组 织及残体内(即病树皮)越冬,病菌可在病部 存活4年左右。
(6)重刮皮。主干和基部 主枝刮去约1mm厚,直至露 出新鲜组织为止。
(7)防治其他病虫害。 (8)复壮更新。对伤口大的病树,可用桥接、脚接的方 法,增加输到面积,帮助恢复树势。
腐烂病树势的恢复
• 桥接:生长期抱开树基部,初发基部萌发 枝条,第二年萌芽前桥接,恢复树势。
次年分生孢 子器内排出分 生孢子,靠雨 水飞溅和昆虫 传播,从伤口 侵入。
病菌具有潜伏浸染特性, 当树体或其局部组织衰弱时, 便会扩展蔓延。每年有两次 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早春 3~5月浸染,第二次在晚秋 10~11月,早春为发病高峰 期,晚春后抗病力增强,发 病锐减。该病的发生与树势、 伤口数目、愈伤能力等密切 相关。管理粗放和周期性冻 害是主要流行因素
※苹果树腐烂病 • 俗称:烂皮病 • 病原: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 • 病害类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苹果、梨、桃、板 栗、樱桃、梅、柳、杨 • 主要为害部位:枝干,果实 • 主要危害特点:树干病疤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梨树腐烂病
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病害发生情况和苹果腐 烂病相似,病疤上的小粒点一般与苹果树腐烂 病相似,直径为0.5mm。同时病部凹陷,与键 部分界明显,病斑颜色也较苹果上为深。
在发病初期,病部稍隆起,水渍状红褐色至暗 褐色,以手压之,病部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 液。病部椭圆型或不整形,组织解体,易撕裂, 在腐烂过程中发出酒糟气味。
5
枝枯型
多发生在衰弱和2-3年生的小树枝上及果台、干桩 等部位。病部迅速扩大,形状不规则,不久即包围 整个枝干,枝条逐渐枯死。后期病部也出现黑色小 粒点。
6
果实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除为害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 果实上病斑暗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 边缘清晰。 病组织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 病斑上也形成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散生, 有时呈轮纹状排列。小粒点在潮湿的环境下,也涌 出卷须状桔黄色的孢子角。
分生孢子单胞,腊肠形,两端圆,无色,中含油滴,
尺度为3.6-6.0×1.2µm(8.5-9.0×1.5-2.0µm,陕西
杨陵)。
15
有性繁殖
秋季在外子座下面或旁边产生内子座(病疤上所发生的 大型疣状物就是内子座)。 内子座在初期也是由密集的菌丝所组成,其切面呈假薄 膜组织状,其中或多或少混有寄主细胞。内子座与寄主 组织之间有明显的黑色分界线(外子座也是如此)。 在内子座中生成子囊壳,每个子座中含有子囊壳3-14个, 一般为4-9个。
菌丝直径为2.0-7.5µm,初期无色,后变为 墨绿色或橄榄色,有分隔,内含有很多油滴, 冬季尤多。
在培养基上菌丝色泽与形态亦相似。 菌丝在病部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为10-15
天)后,在表皮下紧密结合形成一些黑色小 块,渐渐长大成为圆锥形,穿破表皮,表现 成为小型疣状物—外子座。
14
无性繁殖
每个子座内只生一个分生孢子器。孢子器直径为 0.517-1.56mm,高为0.43-1.30mm。孢子器到成熟时形 成几个腔室,形状大小悬殊,腔中各室相连,只从一 个共同孔口放出孢子。孢子梗密生于孢子器内壁,分 枝或不分枝,长短不一,一般在12.0-21.0µm之间,直
径为1.2-2.0µm。
孢子器中可连续产生分生孢子,其放射孢子的能力可 维持二年。
4
当苹果树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春季发生的小溃 疡斑停止扩展,并失水变干斑,多埋藏在粗皮 下,而外表不宜识别,若揭开枝干的表皮可以 见暗褐色至红褐色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
入冬后干斑开始扩展,病菌穿过木栓层,产生 淡红褐色、湿润状坏死斑点,上面覆盖一层白 色菌丝体,进一步扩展,形成溃疡型。
夏秋两季发病,多在当年的落皮层上形成表皮 溃疡,症状同上。到晚秋初冬时,病菌穿透木 栓层,向树皮内层扩展并联合,导致大面积树 皮腐烂。
3
溃疡型
发病初期病部树枝上出现红褐色病斑,水渍状, 组织柔软,皮层呈湿润状,用手压之即凹陷,有酒糟 味。
常烂透树皮,深达木质部,并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皮 极易剥离。
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其上产生黑色小 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天气潮 湿时,分生孢子吸水从孔口涌出桔黄色、卷须状的分 生孢子角,再遇雨水,孢子即分散而传播.
子囊孢子也是腊肠形,无色单胞,但较分生孢子稍大 为6.0-8.0×1.8µm(8.5-10.5×1.5-2.0µm,陕西杨陵)。
18
19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2℃(其中以28-29℃最 佳),而最高、最低温度范围分别为37-38℃及510℃; 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以天冬氨酸及硝酸钙、硝 酸钠与硝酸钾等硝态氮为氮源并加有硫胺素(维生 素)的营养条件下生长最好。
20
分生孢子萌发
最适温度为23℃左右,但在10℃下经32h的萌发率 也达30%以上。
萌发时,分生孢子膨大成筒状在两端先后各长出一 枝芽管。
分生孢子在蒸馏水或雨水中不能萌发,需要给予一 定的补充营养,如在苹果煎汁、麦芽糖液以及蔗糖 液萌发良好。
21
子囊孢子萌发
最适萌发温度为19℃左右。 子囊孢子虽然能在清水中萌发,但需时较长且萌发 率低,如果给予上述补充营养,则可以大大促进其 萌发。 在室内条件下,分散的分生孢子仅能存活2-4d,而 子囊孢子的存活可长至13-20d。 在日光下暴露一天后,两种孢子均失去生活力。
22
寄主范围
据日本小村(1972年)研究认为,苹果腐烂病菌除为 害苹果及苹果属(Malus)植物外,还可侵染梨、桃、 樱桃、梅以及柳、杨等多种落叶果树与树种。
这与过去认为只能寄生苹果及苹果属植物的看法是不 同的。
小村按照分类系统及病原菌形态主张将学名改为Valsa ceratospera (Tode et Fr.)Maire(与梨腐烂病菌同)。
16
有性繁殖
子囊壳一般球孔口,前述大型疣状物顶 端周围的小突起,就是子囊壳的孔口。 子囊壳有外壁内壁之分,外壁由6-8层黑色厚壁细胞形 成,内壁由5-6层薄膜细胞组成。
17
子囊由内壁上长出,密生于子囊壳的基部。子囊呈长 椭圆形或纺锤形,一端稍大,顶端圆或平截,几乎无 柄,尺度为21.0-30.0×6.0µm,子囊无色,顶端较下部 稍圆。子囊的顶端有一孔口状的部分,子囊干后特别 明显。一个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排成2行或不规则形。
大家好
1
苹果腐烂病 Apple canker
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苹果产区的 一种主要枝干病害。
发病轻者削弱树势,降低产量,重者大枝 枯死,甚至全树死亡,造成毁灭性损失。
2
症状
腐烂病主要为害结果树的枝干,苗木和幼树很少发病。 枝干各部位都能发病,但以主干、大枝和枝杈部发病较 多。症状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以溃疡为主。
8
9
10
11
12
病原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子囊菌亚门,腐皮壳 属;(梨上为:V.ambiens (Pers.) Fr.)
无性世代为: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 (梨上为: C.carphospera Fr.)壳囊孢属
13
营养体
梨树腐烂病
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病害发生情况和苹果腐 烂病相似,病疤上的小粒点一般与苹果树腐烂 病相似,直径为0.5mm。同时病部凹陷,与键 部分界明显,病斑颜色也较苹果上为深。
在发病初期,病部稍隆起,水渍状红褐色至暗 褐色,以手压之,病部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 液。病部椭圆型或不整形,组织解体,易撕裂, 在腐烂过程中发出酒糟气味。
5
枝枯型
多发生在衰弱和2-3年生的小树枝上及果台、干桩 等部位。病部迅速扩大,形状不规则,不久即包围 整个枝干,枝条逐渐枯死。后期病部也出现黑色小 粒点。
6
果实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除为害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 果实上病斑暗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 边缘清晰。 病组织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 病斑上也形成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散生, 有时呈轮纹状排列。小粒点在潮湿的环境下,也涌 出卷须状桔黄色的孢子角。
分生孢子单胞,腊肠形,两端圆,无色,中含油滴,
尺度为3.6-6.0×1.2µm(8.5-9.0×1.5-2.0µm,陕西
杨陵)。
15
有性繁殖
秋季在外子座下面或旁边产生内子座(病疤上所发生的 大型疣状物就是内子座)。 内子座在初期也是由密集的菌丝所组成,其切面呈假薄 膜组织状,其中或多或少混有寄主细胞。内子座与寄主 组织之间有明显的黑色分界线(外子座也是如此)。 在内子座中生成子囊壳,每个子座中含有子囊壳3-14个, 一般为4-9个。
菌丝直径为2.0-7.5µm,初期无色,后变为 墨绿色或橄榄色,有分隔,内含有很多油滴, 冬季尤多。
在培养基上菌丝色泽与形态亦相似。 菌丝在病部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为10-15
天)后,在表皮下紧密结合形成一些黑色小 块,渐渐长大成为圆锥形,穿破表皮,表现 成为小型疣状物—外子座。
14
无性繁殖
每个子座内只生一个分生孢子器。孢子器直径为 0.517-1.56mm,高为0.43-1.30mm。孢子器到成熟时形 成几个腔室,形状大小悬殊,腔中各室相连,只从一 个共同孔口放出孢子。孢子梗密生于孢子器内壁,分 枝或不分枝,长短不一,一般在12.0-21.0µm之间,直
径为1.2-2.0µm。
孢子器中可连续产生分生孢子,其放射孢子的能力可 维持二年。
4
当苹果树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春季发生的小溃 疡斑停止扩展,并失水变干斑,多埋藏在粗皮 下,而外表不宜识别,若揭开枝干的表皮可以 见暗褐色至红褐色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
入冬后干斑开始扩展,病菌穿过木栓层,产生 淡红褐色、湿润状坏死斑点,上面覆盖一层白 色菌丝体,进一步扩展,形成溃疡型。
夏秋两季发病,多在当年的落皮层上形成表皮 溃疡,症状同上。到晚秋初冬时,病菌穿透木 栓层,向树皮内层扩展并联合,导致大面积树 皮腐烂。
3
溃疡型
发病初期病部树枝上出现红褐色病斑,水渍状, 组织柔软,皮层呈湿润状,用手压之即凹陷,有酒糟 味。
常烂透树皮,深达木质部,并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皮 极易剥离。
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其上产生黑色小 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天气潮 湿时,分生孢子吸水从孔口涌出桔黄色、卷须状的分 生孢子角,再遇雨水,孢子即分散而传播.
子囊孢子也是腊肠形,无色单胞,但较分生孢子稍大 为6.0-8.0×1.8µm(8.5-10.5×1.5-2.0µm,陕西杨陵)。
18
19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2℃(其中以28-29℃最 佳),而最高、最低温度范围分别为37-38℃及510℃; 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以天冬氨酸及硝酸钙、硝 酸钠与硝酸钾等硝态氮为氮源并加有硫胺素(维生 素)的营养条件下生长最好。
20
分生孢子萌发
最适温度为23℃左右,但在10℃下经32h的萌发率 也达30%以上。
萌发时,分生孢子膨大成筒状在两端先后各长出一 枝芽管。
分生孢子在蒸馏水或雨水中不能萌发,需要给予一 定的补充营养,如在苹果煎汁、麦芽糖液以及蔗糖 液萌发良好。
21
子囊孢子萌发
最适萌发温度为19℃左右。 子囊孢子虽然能在清水中萌发,但需时较长且萌发 率低,如果给予上述补充营养,则可以大大促进其 萌发。 在室内条件下,分散的分生孢子仅能存活2-4d,而 子囊孢子的存活可长至13-20d。 在日光下暴露一天后,两种孢子均失去生活力。
22
寄主范围
据日本小村(1972年)研究认为,苹果腐烂病菌除为 害苹果及苹果属(Malus)植物外,还可侵染梨、桃、 樱桃、梅以及柳、杨等多种落叶果树与树种。
这与过去认为只能寄生苹果及苹果属植物的看法是不 同的。
小村按照分类系统及病原菌形态主张将学名改为Valsa ceratospera (Tode et Fr.)Maire(与梨腐烂病菌同)。
16
有性繁殖
子囊壳一般球孔口,前述大型疣状物顶 端周围的小突起,就是子囊壳的孔口。 子囊壳有外壁内壁之分,外壁由6-8层黑色厚壁细胞形 成,内壁由5-6层薄膜细胞组成。
17
子囊由内壁上长出,密生于子囊壳的基部。子囊呈长 椭圆形或纺锤形,一端稍大,顶端圆或平截,几乎无 柄,尺度为21.0-30.0×6.0µm,子囊无色,顶端较下部 稍圆。子囊的顶端有一孔口状的部分,子囊干后特别 明显。一个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排成2行或不规则形。
大家好
1
苹果腐烂病 Apple canker
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苹果产区的 一种主要枝干病害。
发病轻者削弱树势,降低产量,重者大枝 枯死,甚至全树死亡,造成毁灭性损失。
2
症状
腐烂病主要为害结果树的枝干,苗木和幼树很少发病。 枝干各部位都能发病,但以主干、大枝和枝杈部发病较 多。症状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以溃疡为主。
8
9
10
11
12
病原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子囊菌亚门,腐皮壳 属;(梨上为:V.ambiens (Pers.) Fr.)
无性世代为: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 (梨上为: C.carphospera Fr.)壳囊孢属
13
营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