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析气藏的形成
凝析气藏物化性质
凝析气藏物化性质气藏作为地质勘探和开发中的重要矿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和综合评估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气藏的物化性质是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性条件,对气藏的安全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气藏的结构、形成条件和物化性质三个方面对气藏物化性质进行凝析,以期对其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一、气藏结构与形成条件气藏是一种储层类型,是指以气体组成的岩石储层,气体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多种烃类物质。
气藏分为深层气藏和浅层气藏,一般来说,深层气藏存在于超过2000米的岩层中,浅层气藏存在于1000米以下的岩层中。
气藏的形成条件是其物化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气藏的形成主要受烃源岩和控制层对其影响。
烃源岩是气藏所依赖的烃源,其物质分为生物烃、无机烃和混合烃。
控制层也被称作隔层,其厚度可以在几米到数十米或更大。
在控制层的作用下,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可以分解、积累,最终形成气体储层。
二、气藏物化性质气藏的物化性质既受到深层地质条件又受到浅层地质条件的影响,包括了流动性、储层压力、储集量、含气量等几方面。
首先是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气藏中气体的流动性质,它在气藏开发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流动性受温度、压力以及气体组分等因素影响,通常来讲,温度越高、压力越低、气体组分越简单,流动性越好。
其次是储层压力,储层压力是指气藏内部的绝对压力,它可以反映出气藏的构造特征和流体特征。
从流体特征的角度上来看,储层压力是影响气藏的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来讲,储层压力越大,流动性越差。
紧接着是储集量,储集量是指气藏容积和图层段厚度比积数值,反映了气藏内部储集能力。
储集量也受到构造特征和流体特征的双重影响,通常来讲,储集量越大,意味着气藏的储集能力越强,可以吸引更多的气体。
最后是含气量,含气量描述的是气藏中气体的含量,是指气藏中气体的占比,是气藏的质量指标。
它受到温度、压力和拉压力的影响,其值可以由地质调查、实验室分析和工程测试确定。
三、综合性结论气藏是地质勘探和开发中的重要矿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和综合评估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解释石油、石油的灰分、组分组成、石油的比重、石油的荧光性;天然气、气顶气、气藏气、凝析气(凝析油)、固态气水合物、煤型气、煤成气、煤层气;油田水、油田水矿化度二、问答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如何鉴别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油气生成与烃源岩一、名词解释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成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生油窗、烃源岩、有机碳、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CPI值、TTI法(值);二、问答题1.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2.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3.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
(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4.试述有机质成烃的主要控制因素。
(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应用。
)5.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6.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7.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8.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9.油源对比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指标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解释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二、问答题1.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2.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凝析气藏
预计泰国的凝析油需求将由2003 年的11.8 万桶/ 日增至2008 年的23.4 万桶/ 日和2013年的33.7 万桶/ 日。其中由凝析油分离 装置加工的将由2003 年的7.0 万桶/ 日增至2008 年的17.0 万桶/ 日和2013 年的24.0万桶/ 日,其余的将送往石化厂和炼厂。中国 的凝析油需求预计将由2003 年的5.9 万桶/ 日增至2008 年的 22.4 万桶/ 日和2013年的27.0 万桶/ 日。 预计在今后几年, 还会有一些供应凝析油的装置投产, 产量将 不断增加。凝析油与非炼厂来源的液化石油气和石脑油增加,将 使中东地区油品逐渐轻质化,使得液化石油气、石脑油和汽油占 油品的份额将继续增加, 至2007 年将超过50%以上; 同期, 燃料 油、沥青和润滑油等产品的份额将会下降, 而中馏分油则基本保 持不变。
从上世纪末开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凝 析油气田开采新技术研究”列为“九五”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 随后科技部将其列为国家“ 十五”重点科技 攻关项目。据悉, 近10 年的研发已创新5 项关键技术, 其中一体化的高压集气、处理及注气系统设计技术、 高压循环注气技术、复杂地层条件钻井技术已达到国 际领先水平。我国利用这一项目的研究成果, 塔里木凝 析气田在国内首次实现高压循环注气开发, 取得很好的 效益。目前已开发牙哈、桑吉、柯克亚等凝析气藏11 个,形成3 个凝析气田群, 可年产凝析油118 万吨, 年产 天然气29 亿立方米。与美国、俄罗斯等循环注气项目 相比较, 牙哈凝析气田开发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波斯湾地区已有大量凝析油分离装置能力投产, 预计 到2008 年将有更多能力开工。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 首先, 该地区的许多国家积极推进天然气资源的开发, 而凝析油分 离有助于处理来自新建天然气加工装置的多余液体; 其次, 这 类装置投资较少, 并能快速建成; 第三, 将凝析油分离与现有 的炼厂整合, 立即提高轻、中馏分的产量而不需投资燃料油 裂化产能。波斯湾地区2004 年凝析油加工能力为123 万桶/ 日, 2008 年将增至176 万桶/ 日, 2011 年将增至300 万桶/ 日。 这将使苏伊士以东地区占世界凝析油加工能力的比例从2004 年的约60%增至2011 年的70%以上。亚太地区的凝析油分离 装置能力也将增加, 部分是因为分离装置可生产大量石化原 料和汽油。沙特和伊朗希望利用分离装置帮助满足快速增长 的国内运输燃料需求( 包括汽油和柴油) 。凝析油分离装置将 成为炼厂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
凝析气藏注CO2驱采气原理浅析
凝析气藏注CO2驱采气原理浅析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反凝析现象,造成凝析油损失严重。
目前比较有效的开发方式主要是循环注气,本文主要研究向地层注入CO2后,在地层压力温度下超临界状态的CO2密度接近液体的密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的密度和粘度较小,在重力分异作用下,使超临界CO2向下沉降并位于储层低部位,向前流动并驱替天然气。
随着向储层注入CO2,原油中CO2含量增加,凝析油体积发生明显膨胀,提高地层中凝析油的流动能力。
在向地层注CO2过程中,可以降低凝析油的粘度;注入地层中的CO2与地层水的混合物略呈酸性可以溶解岩石中的某些胶结物;随着CO2注入增加,油水界面张力也随之增大,不利油水体系的稳定,易于破乳,破乳后粘度降低凝析油更易流动,且水中溶解二氧化碳呈弱酸状态,易溶蚀脱落颗粒,改善近井带储集空间和渗流条件,为凝析气藏有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注CO2驱埋存机理;膨胀机理;解堵机理凝析气藏是流体相态变化极为复杂的特殊气藏,开发难度很大。
开发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降低,将会有凝析液析出来粘附于岩石表面,束缚水也开始参与流动形成油水乳化物,导致气相渗透率急剧下降,而对于低孔低渗的凝析气藏,一旦产生堵塞伤害,很难为气相留出足够的通道,产能降低,可能突然出现气井停产的现象[1]。
凝析气藏的开采价值与凝析油含量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对于确定的凝析气藏而言,凝析油的含量已经确定,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将凝析油有效地采出。
凝析气藏大多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因此储层压力下降快、油气产量递减快、反凝析现象严重,存在着反凝析现象,形成污染造成产能迅速降低,进一步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主要是循环注气驱。
由于CO2在原油中溶解度较大,且具有较强抽提烃类物质和降低凝析气露点压力的能力,在开采凝析气藏时经常采用注CO2驱采气,使得CO2在解除凝析气藏反凝析、改善气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方面得以广泛应用[2]。
2000年题库答案(石油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1.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2.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3.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4.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干酪根是一种重要的成油母质。
5.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包括储盖层及侧向遮挡层。
6.生油门限:随着沉积有机质埋藏深度加大,地温相应增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时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称为有机质的生油门限。
也有人把此时的温度称为生油门限。
7.生油窗:液态烃生成的主要成熟度区间,相当于镜质体反射率值0.5%~1.2%。
8.相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相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
9.异常压力:高于或低于相应深度静水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为异常压力。
10.含油气盆地:凡是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
11.地温梯度:将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或地热增温率),以℃/100m 表示。
12.流体势:地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13.排替压力:就是岩样中非润湿相流体排驱润湿相流体所需的最小压力。
14.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之。
15.地层圈闭: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16.凝析气藏: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成为凝析油,这种气藏就是凝析气藏。
中国石油大学张厚福1999版《石油地质学》课后思考题(北京大学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专业亦可参考)
张厚福1999版《石油地质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什么叫石油沥青类?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1.1.什么叫石油沥青类?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有哪些?重质油、沥青砂有哪些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2.2.重质油、沥青砂有哪些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海相和陆相原油在碳同位素组成上有何区别?3.3.海相和陆相原油在碳同位素组成上有何区别?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1.1.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有何进展??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有何进展么?近年来有何进展?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有哪些?2.2.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有哪些?何谓干酪根?干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3.3.何谓干酪根?干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可将其分为几类?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的演化特征有何异同点?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4.4.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
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5.5.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TTI的基本概念和地质含义是什么?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6.6.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何谓生油门限和生油窗?7.7.何谓生油门限和生油窗?何谓低熟油?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8.8.何谓低熟油?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有哪些?9.9.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有哪些?煤成油的演化阶段有什么特点?试比较分析天然气生成条件与石油的异同。
10.10.试比较分析天然气生成条件与石油的异同。
11试总结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识别标志?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的好坏?常12.12.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的好坏?常用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别有哪些?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其13.13.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方法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1.1.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何谓渗透率、相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2.2.何谓渗透率、相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3.3.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试分析多相流体孔隙中影响相渗透率的因素?4.4.试分析多相流体孔隙中影响相渗透率的因素?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
第4章 凝析气藏开发总结
4.1 凝析气藏特征及类型判别
4.1.1 凝析气藏开发的特殊性
2、凝析气藏的开发特点
1) 地层压力降到初始凝析压力(上露点压力)以下某个压力(最大凝析压力)区 间内,会有一部分凝析油在储集层中析出,并滞留在储集层岩石孔隙表面而造成 损失。凝析油气体系的相态和组分组成都会随压力、温度改变而变化,而且,多 孔介质中吸附、毛管力、毛细凝聚和岩石润湿性等界面特性及束缚水的存在都会 对油气相态和凝析油气开采产生影响。粘滞力、重力、惯性力和毛管力等相互作 用。
气油比m3/m3 <35
35~125 125~350 350~625 625~1425 1425~12467 >10686
油罐油密度g/cm3 >0.966
0.966~0.825 0.825~0.802 0.802~0.760 0.760~0.802
<0.780 <0.739
油气藏类型 重质油藏
普通黑油油藏 黑油油藏与挥发性油藏过渡带
4.2、凝析气井气油两相流产能方程
4.2.1 反凝析引起的气油两相流动 近井区高速流动效应影响分析
P,MPa 0
初始露点压力
So
0
近井区域特征
rd
r,m
压力分布
rd
r,m
凝析油饱和度分布
较低的压力;高的凝析油饱和度; 高界面张力;高流速。
Ωg =
G= A
0.01hφ S gi
Bgi
(4-2)
单储系数(108m3/km2.m)
SG=F
G= Ah
0.01φ S=gi
Bgi
0.01φ Ssi
Tsc pi pscTZi
(4-3)
4.1 凝析气藏特征及类型判别
4.1.2 容积法计算储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部分第一二章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
2.石油: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又称原油,在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在相态上以液态为主,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和数量不等的固态烃类和非烃类物质。
3.石油的组分组成:利用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对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性能,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原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各自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通过对原油加热蒸馏,将原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5.: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性能。
6.临界温度:气相纯物质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
高于临界温度时, 无论压力有多大, 都不能使气态物质凝为液态。
7.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 气态物质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
8.逆蒸发:在地下较高温度( 即物系的临界温度和最高凝结温度之间) 的特定条件下, 随压力增加液态烃可以转变为气态,是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原因。
9.天然气(广义):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气体。
(狭义):岩石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10.气藏气: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的天然气聚集。
11.气顶气: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位居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12.凝析气:是一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特殊的气藏气,在地下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以液态分散于气中,呈单一的气相存在,称之为凝析气。
13.凝析油气藏:凝析气被采出后因地表的温度压力降低,其中凝析油呈液态析出与天然气分离,这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之为凝析油气藏,简称为凝析气藏或凝析油藏。
14.煤层气:是腐殖煤在热演化变质过程中的产物,以甲烷为主,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主要以吸附态赋存于煤的基质表面,在煤层割理和裂隙及煤层水中还存在有少量的游离气或溶解气。
济阳坳陷凝析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
1 凝 析 气 藏特 征
1 1 凝 析 气 藏 地 温 压 力 特 征 .
济 阳坳 陷凝析 气藏 主要 赋 存 于 太 古界 、奥 陶 系 、石 炭 系 、二 叠 系 、古 近 系沙 四段 ( s) 等 地层 , E 其 中奥 陶系 和古近 系沙 四段是 凝析气 藏 主要 富集层位 ,平 面上 主要分 布 于东营 凹 陷北 部 陡坡带 、沾化 凹 陷 孤西潜 山 断裂 构 造 带 和 埕 岛潜 山 断 裂 构 造 带 。东 营 凹 陷 北 带 沙 四段 主要 凝 析 气 藏 埋 深 4 7 . ~ 212 4 4 . m,凝 析气 藏类型 为 岩 性 气 藏 ,凝 析 气 藏 地 温介 于 1 6 3 ~ 1 9 8 ℃ ,地 层 压 力 介 于 4 . O 4 80 6. 4 6. 7 1 9 ~ 7 .1 a 5 4 MP ;该 区凝 析气藏 单井 产能 高 ,新 利深 1 井试 油 2 mm 油 嘴 日产凝 析 油 9 . m。 5 9 9 ,凝 析 气 2 . 5 5 4 ×1 n ,但 油气产 能受 该带 近 岸水 下 扇 砂 砾 岩物 性 控 制 。孤 西 潜 山带 奥 陶系 凝 析 气 藏埋 深 3 0 . ~ 0r。 6 30 4 6 . m,凝 析气 藏类 型 为构 造 气 藏 ,凝 析 气 藏 地 温介 于 1 6 9 ~ 1 9 3 ℃ ,地 层 压 力 介 于 2 . 8 4 0O 4 .9 7 .5 6 0 ~ 4 .5 a 0 7 MP ,气 油 比介于 5 8 2 7 m。m。 6 ~ 1 8 / ,其 气 藏 规 模 受构 造 圈闭 面积 、含 气 高 度 等控 制 。埕 岛潜 山 带 奥 陶系一 古 界 凝 析 气 藏 埋 深 2 7 . ~ 2 7 . m,凝 析 气 藏 类 型 为 构 造 气 藏 ,地 温 范 围 1 2 7 ~ 太 53 0 78O 2. 3 1 3 0 ℃ ,地层压 力 2 . 6 2 . 1 a 3. 1 6 3 ~ 8 0 MP ,气 油 比高达 1 0 6 4 0 m。m。( 1 。根 据 凝 析气 藏产 出 的气 油 表 ) 比 ,又 划分 低含凝 析油 、中含凝析 油 、高含凝 析油 和 特 高含 凝析 油 等凝 析 气 藏_ ,东 营北 带 属 于 中等一 7 ]
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评价及解除方法案例
一、背景介绍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的天然气储层类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天然气中的一部分水汽随着天然气分离出来,形成水相和气相共存的储层。
凝析气藏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气体特性,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凝析现象。
二、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评价1. 形成原因由于凝析气藏中的天然气在采出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减小和温度的降低,使得原来溶解在天然气中的液态成分开始逸出,逸出的液态成分在管道中会逐渐凝析形成水相。
2. 伤害评价凝析现象的发生会导致管道内液态水的积聚,增加了管道内的流体阻力,降低了输送效率,并且在特殊情况下会导致管道的堵塞,严重影响产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凝析现象还会损坏管道和设备,增加了维护成本,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解除方法a. 增加输送温度和压力,减少凝析发生的可能性;b. 通过化学方法改变液态成分的性质,减小凝析点,避免液态成分的凝析;c. 采用隔离和分离设备,及时将液态水与气态分离,避免凝析现象的产生。
三、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解除方法案例1. 某油田凝析气藏开发中出现了严重的凝析现象,导致气体输送量锐减,管道出现堵塞现象。
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管道温度过低和气体压力不足导致了凝析现象的发生。
2. 针对该情况,油田采取了以下措施:a. 对管道进行加热处理,增加管道的温度,减少凝析现象的发生;b. 调整生产工艺,增加天然气的压力,防止凝析现象的发生;c. 对已经凝析的水相进行隔离和分离处理,恢复管道的正常运行。
3.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油田成功解除了凝析现象的伤害,恢复了正常的气体输送量,有效提高了气田的产能和效益。
四、结论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评价和解除方法是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避免或解除凝析现象的伤害,保障气田的正常运行和产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解除凝析伤害,确保气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开发。
五、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预防措施1. 持续监测和控制气体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在允许范围内;2. 定期对管道进行检修和保养,防止管道温度过低和气体压力不足;3. 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对凝析现象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4. 采用先进的化学处理技术,调整液态成分的性质,提高凝析点,减小凝析现象的发生。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勘探考试答案[ sell=15]油气藏: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元,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圈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烃源岩: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
喉道:碎屑岩孔隙与孔隙间的狭窄部分称为喉道。
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广义上,是指所有具有潜在生烃能力的岩石。
从石油地质勘探角度,主要是指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
孔隙:广义上,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狭义上,岩石中颗粒间、颗粒内和充填物内的空隙。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沉积盆地内由封闭层分割的异常压力系统。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矿物,主要成分是液态烃。
干酪根:是指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地层压力:地下渗透性地层中所含流体承受的压力。
测压面:同一层位各点水压头顶面的连线称该层的测压面,是一个假想的平面。
折算压力:是指测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有效渗透率。
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孔隙结构:指储集层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相互连通配置关系。
初次运移: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排驱(替)压力: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排替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生油门限温度:有机质热解生油的速率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增加,只有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干酪根才开始大量转化为油气。
油源对比:是依靠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确定石油和烃源岩间成因联系的工作。
固态气体水合物:指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呈固态的结晶化合物。
凝析气藏开发 简介
一、地质特征
3、凝析气井采出井流物组成分布特征
凝析油的凝固点一般<11℃ ; 凝析油的初馏点一般<80℃,而且小于200℃ 的馏分含量>45%; 含蜡量一般<1.0%; 胶质沥青质含量一般<8%;
一、地质特征
4、凝析气藏的分类 按气油比和天然气中的凝析油含量,国际上较多的是按 以下标准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凝析气藏:
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 5000 m3/m3<GOR<18000 m3/m3
45g/m3<CN<150g/m3 中等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2500 m3/m3<GOR<5000 m3/m3
150g/m3<CN<290g/m3
一、地质特征
4、凝析气藏的分类
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
1000 m3/m3<GOR<2500 m3/m3
凝析气藏开发
海工三、高压、高温 大多数凝析气藏的的埋藏深度大于1500米,压力范围 在21~42MPa之间,温度在93~204℃之间 2、超临界态气态烃含量占优势
凝析气藏地层烃类流体组分中90%(体积百分比或摩尔 百分比)以上为甲烷、乙烷和丙烷。在高温、高压下, 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甲烷、乙烷和丙烷等气态烃组分对一 定数量的液态烃产生萃取抽提,使之溶解在气体中,从 而形成凝析气藏。
3)相当部分凝析气藏凝析油含量中偏低,处于保 持压力开发的经济边缘,多用衰竭式开发,凝析油 采收率很低,仅20%,低于注水开发原油采收率, 地层压力降到Pd以下时在近井带积聚凝析油,影响 到气井产能,开发中、后期如何克服反凝析液阻塞、 提高单井产量和探索提高凝析油采收率问题已成为
四、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
复杂,开发难度更大,相应的投资大、成本高和技术要求 也高。
《石油地质学》第六章复习思考题
扩散燃烧的例子【原创实用版】目录1.扩散燃烧的定义和特点2.扩散燃烧的例子3.扩散燃烧的影响和应用正文1.扩散燃烧的定义和特点扩散燃烧是指在气体或液体中,由于物质的浓度梯度引起的自发性燃烧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可燃物质与氧气混合的环境中,燃烧过程依靠物质的扩散作用进行。
扩散燃烧的特点包括:燃烧速度较慢、燃烧过程相对稳定、燃烧产物通常为气体或液体。
2.扩散燃烧的例子扩散燃烧的例子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气体燃烧:例如,天然气在室内的燃烧。
天然气在供应过程中,由于管道破损或者阀门失控,导致天然气泄漏。
当室内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
(2)液体燃烧:例如,石油泄漏后的燃烧。
在石油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漏现象。
当石油泄漏到水面或土壤中,石油中的挥发性成分逐渐挥发至空气中,形成可燃气体。
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
(3)固体燃烧:例如,煤炭自燃。
在煤炭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由于通风不良或者煤堆内部的热量积累,可能导致煤炭自燃。
燃烧过程中,煤炭中的挥发性成分逐渐释放至空气中,形成可燃气体。
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
3.扩散燃烧的影响和应用扩散燃烧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工业生产、石油化工、火灾防治等。
了解扩散燃烧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火灾事故,提高生产安全。
同时,扩散燃烧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燃烧技术的效率和环保性。
例如,在石油化工领域,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扩散燃烧作为一种常见的燃烧现象,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
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1.引言1.1 概述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油气藏,具有高含凝析油和气的特点。
它是在地下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气体和液体的油气储层,在地面条件下,由于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其中的液体组分会发生相态变化,从而产生凝析油。
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工程方法,将地下的凝析气藏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
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通常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对凝析气藏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了解储层的性质和特点,确定气藏的分布范围和储量。
接下来是进行开发方案的设计,包括井网布置、钻井和完井工艺等。
在钻井过程中,需要考虑气藏中高含硫和高含CO2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钻井液和完井液,以确保井筒的完整性和生产效果。
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还涉及到生产工艺的选择和优化。
由于凝析气藏产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液态组分,对于气液两相流体的处理和分离是必要的。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低温低压工艺、采用循环蒸馏和使用多级分离器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液态组分的回注和再压缩,以提高凝析气藏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工程和生产等多个因素。
正确选择和优化开发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凝析气藏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未来凝析气藏开发方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内容如下:1.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凝析气藏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对凝析气藏开发方式的关注。
同时,可以提出凝析气藏开发方式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出铺垫。
在文章结构中,我们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凝析气藏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
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凝析气藏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
凝析气藏物化
凝析气藏物化
气藏是当今研究的热门话题,它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
气藏的形成是由于物质扩散而形成的悬浮物、溶解物和气体的热力学过程。
它存在于地下深处,是由地球心及其围墙组成的复杂的流体系统。
在这里,气体的运动十分缓慢,以致产生凝析。
凝析气藏的形成,是指深层地下的有机烃和无机物,通过气体运动、温度变化等,将烃逐渐溶解、分解,聚集成团,最终形成块状或结晶状的储层。
凝析气藏具有蓄能空间、储层稳定性等优点,是当今有效的温室气体控制方法,也是当今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物化凝析气藏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将有助于改善能源行业的环境状况以及改善能源利用效率。
凝析气藏物化利用的技术种类很多,其中以封闭式容器技术最为典型。
封闭式容器技术是将气藏中的气体用封闭容器装载,以利于气体的储存。
这种技术主要有液化气压力容器、蒸气容器等。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将气藏中的气体用封闭容器容积更小的形式储存起来,形成凝析气藏物化。
凝析气藏物化的主要技术由液化和固定化组成,液化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液化、熔化、萃取等,是气体液化的基础技术,可以将气体液化成各种液体物质,并可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固定化是一种产生凝析结构的技术,通常用于储层中的气体,可将气体转变为固体状,使之安全、可靠地储存。
凝析气藏物化也可以用于其它目的,如用于制冷剂储存和利用,
用于新能源燃料、分子材料等,可以有效改善气藏管理、释放有效空间,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凝析气藏物化是一项重要的能源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天然气、煤炭、重油等行业中,为改善资源枯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能源的环境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ppt课件
凝析气藏开发的重要性
凝析气藏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 其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 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凝析 气藏的开发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 清洁能源比重、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 的依赖具有重要作用。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
• 引言 • 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 凝析气藏的开发机理 • 开发策略与技术应用 • 实例分析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引言
凝析气藏的定义与特性
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然气藏,主要特征是地层压力随着气藏的开采而逐 渐降低,导致气藏中的天然气从液态逐渐析出,形成凝析油和干气。
要方向,包括提高天然气净化处理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
03
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
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是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研究水平井
和多分支井的设计与优化技术,提高开发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01
深入开展凝析气藏开发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实际开发提供
理论支撑。
加强技术创新研究
热力学特性
凝析气藏的热力学特性包括温度、压力、组分和相态等,这些特性对开发效果和采收率有重要影响。
渗流规律与动态分析
渗流规律
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的渗流规律与常规气藏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相变对渗流的影响,如气液两相的相对渗透率 变化等。
动态分析
对凝析气藏进行动态分析是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产能分析、采收率评估和生产动态预测等,有助于优化 开发方案和提高采收率。
02
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双组分烃类物系相图
气液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 K1和最高压力B1,分别称为临 界凝析温度和临界凝析压力。
(105Pa)
液相
临界点K为泡点线(DB1曲
线)与露点线(BK1曲线)的 交点。已经不再是两相共存的 最高温度或压力。 K1为临界凝结温度(最高 临界温度),代表气液两相并 存的最高温度
粘度、表面张力等。
纯物质临界点也是气液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压点。 临界温度:临界点C的温度——纯物质能液化的最 高温度。即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当T﹥TC时,
无论再加多大压力,该物质也不液化。
临界压力:临界点C的压力——临界温度时纯物质 的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
表: 若干物质的临界参数
物质名称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物质名称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 (atm) (℃) (atm)
K点:临界点,该点的 T、 临界点 P即为临界温度和 临界温度 临界 压力。该 T以上,气体 压力 在任何P下都不能液化。
71.1℃的P-V曲线: (1)随P ↑,V丙烷 ↓ ; (2)过A点后,V丙烷 继续↓ ,但P保持不变;
(3)过B点后,即使 加极大压力,V也不变。 87.8℃的P-V曲线:
198.0 187.8 280.0 234.7 267.0 296.7 346.3 369.4 390.6
33.3 32.9 40.0 29.9 27.0 24.6 21.2 19.0 18.5
71.1℃时: 丙烷被压缩到A开始 液化;气体量↓,液体 量↑,V丙烷逐渐↓; 到B点时,气体全部 液化,因液体压缩性小, 故加极大P,V也不变。 从A到B:液相与气 相共存。 相共存 P没变,表明 在一定T下,液体有一 定的饱和蒸气压。T ↑, 液体饱和蒸气↑。
(105Pa)
液相
液体体积百分 含量等值线
气相 (℃)
等压升温情况下: C→D→4→3,C点为 液体,升温至D 点, 开始出气泡(泡点), 由D→4,气体数量逐 渐增大;但从4→3点, 升温反而使气体数量 减少直至最终全部液 化。由4→3,为逆凝 结;由3→4,为逆蒸 发。
(105Pa)
液相
液体体积百分 含量等值线
Z=A+B
A=C2/C3 Z>450 80<Z≤450 15<Z≤80 7<Z≤15 Z≤7
C 1 + C2 + C3 + C4 B= C5+
纯气藏 凝析气藏 带油环凝析气藏 凝析气油藏 油藏
地面:气、油同产,产气为主,液态烃称为凝析油
逆凝结:压力减小气体变为液体,或液相增加,与正常凝结刚好相反。
逆蒸发:压力增大液相反而减小,以至蒸发的现象,与正常蒸发刚好相反。 泡点: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 (或温度)。对于纯化合物,泡点也就是在某压力下的沸点。 露点:温度(压力)一定情况下,单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处于开始冷凝 成液体的温度(或压力)。 汽液平衡时,液相的泡点即为汽相的露点。
水 二氧化碳 氮 硫化氢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环戊烷
374.2 31.0 -146.9 100.4 -82.1 32.3 96.8 152.0 134.9 238.6
218.5 72.9 33.5 88.9 45.8 48.2 42.0 36.0 36.0 44.6
正戊烷 异戊烷 环己烷 正己烷 正庚烷 正辛烷 正癸烷 正十一烷 正十二烷
饱和蒸汽压:在密闭条件中,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
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 相图:也称相态图、相平衡状态图,是用来表示相平衡系统的组成与一
些参数(如温度、压力)之间关系的一种图
(二)凝析气藏的形成 1、纯物质的临界状态
临界点(C):气液两相界限消失,气液两相内涵 性质相同。内涵性质是指与物质数量无关的性质,如密度、
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 烃类物系中气体数量多于液体数量,才能为液相反溶于气 相创造有利条件; 地层埋藏较深,地层温度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凝析 温度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的露点压力,这种物系才可能
发生显著的逆蒸发现象。
因此,随着埋深增加,地层温度和压力会增加。当地层温 度达到油-气物系的临界温度时,地层压力越大,油气物系越 容易转化为单相气态,大大促进地下储集层内油气的运移,形 成凝析气藏。
存液相
凝析气 存气相 正 (18.7MPa) 等 常 温 条 地 (15.5MPa) 件 气液双相 下 面 开 采 开 采
某种多组分烃类物系的相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凝析气藏特征:
凝析气藏以高气油比(>600~800m3气/m3油)和轻烃
组分高度富集为特征。 在一定温度、压力范围内,存在逆蒸发和逆凝结现象, 使一部分液态烃反溶于气相形成单一气相。 在地下烃体系呈气相,在地面同时有气和凝析油产出。 并不是地下所有气体采到地面都变成了凝析油。
液体体积百分 含量等值线 气相 (℃)
B1为临界凝结压力,高于该值,
无论温度多高,体系也不能液化
的压力。
等温加压情况下: A→B→1→2→E,在A 点物质为气相,加压至 B 点,开始出液滴(露 点),压力继续增加至 1点,液体数量逐渐增 大;但从1到2 点,加 压反而使液体逐渐减少, 气相增多,至2 点物质 全部气化。由1→2,等 温增压出现气化特征, 称为逆蒸发;由2→1, 等温减压出现液化特征, 称为逆凝结。
气相 (℃)
逆凝结和逆蒸发现象出现于临界点与临界凝析温度点 和临界凝析压力点之间,常称之为“逆行区” 。这是凝 析气藏形成的基本原因。
3、多组分烃类物系的相态与凝析气藏的形成
K-临界点 (T=52.8℃); K1-临界凝结温度; 1-压力超过泡点 压力的油藏; 2-压力超过露点 压力的凝析气藏; 3-单相气藏(纯气 藏 ); 4-泡点曲线; 5-露点曲线; 6-物系中液体所 占体积百分率; A-纯气藏; B-凝析气藏; C-油藏; D-油气藏
一 凝析气藏的形成
(一)基本概念
凝析气是指地下温度、压力条件下呈气态,随温度、压
力降低呈反凝析现象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然气。反凝析过程 中析出的液态烃类称为凝析油。 在地下深处较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采到地面 后,温度、压力降低,凝结出部分液态烃,这种含有一定数
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为凝析气藏。
地下:单一气相(油逆蒸发气化或分散于气相中),为凝析气
(3)用CO2代替CH4,可以降低油-气物系的临界压力 (4)岩石的存在可以降低油-气物系的临界压力,特别是对 高胶质石油
(5)岩石中含水时,会增大油-气物系的临界压力
(三)地下油气藏相态的识别
1、编制油—气物系的相图 收集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及地层条件下油-气物系的烃类 组分百分含量,编制烃类物系的相图。 2、根据油气成分的经验预测法
说明: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成分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临界条 件非常复杂。石油-甲烷物系必须加压到100MPa以上,才能 变成单相气态。但实验证明,流体性质和外界条件等因素都 可以改变油-气物系的临界压力
(1)在石油-甲烷物系中,存在甲烷最近的同系物时,可以 大大降低其临界压力,便于石油向气相过渡
(2)石油密度越小,临界压力越低;重质高含硫石油在 50MPa时也不可能转化为气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