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结构设计说课讲解
4.9 童装结构制图 教学案例
![4.9 童装结构制图 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292013bcd126fff7050bd2.png)
童装结构制图的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套装结构制图这一章节内容是《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第十二章,主要讲解男、女童装结构制图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对学生来说是一块新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现有的款式上通过局部、细节的变化,进行款式版型设计,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服装款式,熟悉制版,进行灵活变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衬衫、西服、两用衫、中山服、大衣等服装的基本结构制图,教材上的制图方法学生已经掌握。
童装部分是学生刚接触,由于童体与成人体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先从儿童体型分析,再进行结构设计。
三、案例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课程刚开始欣赏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王诗龄小朋友的片段,提醒大家注意王诗龄穿着特点,引出今天的主题:童装结构制图。
提问学生:你们熟知的童装品牌有哪些?接着给学生普及我国十大童装品牌,渐进课程教学。
第二步,打开淘宝网页搜索童装款式,让学生辨别市面上质量参差不齐的大衣,从而对设计、面料应用、版型特征以及工艺进行对比。
通过视觉作用,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课堂预设氛围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演示,细心指导本章节分三部分内容:男童装结构制图、女套装结构制图和童装变化款式结构制图。
(1)首先我根据教案设计将男童装款式及使用面料进行详细讲解,基础线、结构线和轮廓线的画法,角度的计算进行分解并一一演示,跟着教师节奏制图。
在制图中间会问学生有没有听懂,特别碰到作图繁琐的地方,我会多教两遍,并且把局部放大讲解或者用服装CAD软件在投影上操作讲解。
学生纷纷表示讲解清晰,丝丝入扣,知识点掌握地较快。
(2)强调制图要领与说明:1)底边起翘说明与处理。
此款儿童套装因摆围与胸围同样大,摆缝线与底边线成直角,这里不存在摆缝偏斜度的因素。
但是人体胸部挺起因素依然存在(童体多为挺胸体),因此应有基本起翘,而摆缝线与底边线的夹角通过弧线作技巧性的处理。
第四章 童装设计2
![第四章 童装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772459c5a0116c175e0e4842.png)
第四章童装设计第三节、服装结构的分解与板样制作案例讲解(此部分由结构纸样教师和工艺教师负责讲述及指导,设计教师负责审样定样,最后一同总结)(实例操作12课时)实践操作项目一:设计款式图的结构分解及纸样制作完成人物着装效果图后,还必需画出童装的正面和背面的款式图,要求必须结构清楚,比例准确。
接下来就是对服装款式图进行分析、分解之作出服装板样由于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在款式上通常采用宽松设计,所以童装样板、纸样的获得,一般较少采用立体裁剪法而是多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即基本纸样法,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成衣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图1选择其中一套作为案例进行结构分析和分解一、服装尺度比例的确定1、人体体形分析:对不同年龄儿童的体形进行分析。
此系列服装适合3~6岁的学龄前的幼童穿着。
男女不分,体形矮小,头大,三围相近。
可爱,活泼,色彩鲜艳,以易穿脱、舒适、实用为前提。
2、人体测量数据或服装规格数据的确定,通过测量推算确定所设计款式的各部位尺寸数据。
图2年龄身高胸围腰围臀围背长袖长直档裤内长背宽头围3岁95~105 53 50 55 23 30 20 34 25 524岁54 51 57 25 32 20 38 26 535岁105~115 56 52 59 26 34 21 41 27 536岁58 53 61 27 37 21 41 28 54 服装宽松,衣长较短,充分显示出幼童的稚嫩和可爱二、平面结构制图1、制图(1)根据款式廓型定出基本样板(2)后衣片——前衣片——领——袖——零部件(3)根据款式结构进行相应的分割2、对基础样板的调整对照效果图,认真分析,反复比较,使结构与效果一致。
3、核对、完善样板。
实践操作项目二:样衣试制一、试制坯样在用面料制作样衣前,先要用白坯布或代用布试制坯布样衣,以检验造型结构的合理性。
采用平面方法获得衣片裁片,在实缝前,用大头针别制,在人体模型上观察衣服外轮廓型、长度、围度、衣纹效果、悬垂感以及分割位置、领、袖等局部造型效果等等。
第六章针织童装结构原理与制图案例
![第六章针织童装结构原理与制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4b7c2b8f524ccbff12184cb.png)
裤口 SW 10.5
四、连袜裤 结构制图
1.前片
(1)裤长:58cm+自然回缩 = 58cm ×(1+3%) ≈59.7cm。 (2)领口宽:NW /2= 11.5cm/2=5.75cm。 (3)领口深:5cm。 (4)落肩线:1.5cm。 (5)前肩宽:5.25cm。
(6)胸围:B’/2 =26cm/2 =13cm。 (7)挂肩:11.5cm。 (8)前胸宽:在肩宽点向右 进入1cm。 (9)前裆深:从下平线往上 量14cm。 (10)臀围线:从立裆深线往 上量5cm。 (11)臀围:H’/2= 30cm/2 =15cm。 (12)脚趾幅长:5cm。 (13)裤口:10.5cm。
返回
第三节儿童下装结构制图实例
一、蕾丝连衣裙
(一)蕾丝连衣裙款式图 (二)款式陈述
滚边小圆领、荷叶边亦袖,前后片拼 接厘士,后中缝车隐形拉链,下摆配置花边, 风格时尚、清新。
(三)成衣规格
号型:150/74
单位:cm 领宽 NW 18 前领深 FND 8.5 袖窿 AH 17 半腰围 W’ 39 下摆宽 OP 58
2.后片
(1)延长前片上平线、臀围线、下 平线。 (2)后裆深:( H’/2+3.5cm ) +自然回缩=(37cm/2 +3.5cm) ×(1+3% )≈22.7cm。 (3)臀围: H’/2=37cm/2 + 1cm=19.5cm。 (4)腰围: H’/2=37cm/2 - 2cm=16.5cm。 (5)后小裆:4cm。 (6)裤口: H’/2+1cm+2cm= 37cm/2 +1cm+2cm=21.5cm。 (7)带长:38cm,宽2.5cm。
衣长 半胸围 肩宽 领宽 前领深 B’ S NW FND L 42 35 31 17.5 5.5
《我设计的童装》教案
![《我设计的童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44c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00.png)
《我设计的童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掌握童装设计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童装设计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童装设计的基本技巧3. 童装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 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5. 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童装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童装设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童装设计的核心要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设计的童装作品。
2. 教学材料:准备童装设计相关书籍、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实践材料:提供布料、针线、剪刀等基本手工工具。
4. 评价工具: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童装设计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童装设计作品,引发学生对童装设计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童装设计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分享设计理念。
5.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童装设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童装设计的核心要点。
7. 反馈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在展示作品时,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和设计过程,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过程记录: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方面。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童装设计展览或企业,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2. 邀请专业设计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童装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说课稿2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9fa75d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9.png)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8. 我设计的童装》是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装的设计原理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各种童装的款式、色彩和图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设计童装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设计过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童装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设计童装时,可能会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缺乏创新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童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童装的设计原理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出一套富有创意的童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品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童装的设计原理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出一套富有创意的童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童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童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利用范例展示设计步骤,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组童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引发学生对童装设计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童装的设计原理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童装的设计要素,如款式、色彩、图案等。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一套童装。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互评、师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童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方法,如款式、色彩、图案等。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2)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09090ee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0.png)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童装是指针对儿童设计的服装。
随着社会发展,家长们对童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童装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童装结构设计是童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影响着服装的舒适度,还能够影响着服装的外观美观度,结构设计质量的优劣深刻影响着产品的销售情况。
同时,童装结构设计的实现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设计思维。
本课程将介绍童装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探究如何提高童装设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1.理解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念;2.掌握童装结构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学会运用不同的童装结构设计技巧,提升设计品质;4.了解童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3.1 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童装结构设计的定义;2.童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3.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
3.2 童装结构设计的流程和方法1.童装结构设计的流程;2.童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3.3 童装结构设计中的技巧1.童装结构设计中的剪裁与缝制技巧;2.童装结构设计中的纽扣、拉链的应用;3.童装结构设计中的衣领、袖子、裙摆等细节处理技巧。
3.4 童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1.童装结构设计在不同类型童装中的应用;2.童装结构设计在童装成衣生产流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介绍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等;2.实例分析:案例分析童装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3.实践操作: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童装结构设计的实践操作。
五、考核方式1.学生需要提交一份童装结构设计作品;2.学生需要进行童装结构设计的现场操作;3.学生需要进行知识理解与应用的测验。
六、教学资源1.课本:《童装结构设计与制作》;2.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3.童装结构设计实例图。
七、教学评价1.课程效果:培养学生童装结构设计的专业能力;2.课程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技术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3.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应包括学生的童装结构设计作品、现场操作表现以及知识理解与应用的测验成绩。
4.2《童装款式结构制图》——《服装结构制图》(教案)-同步教学(高教版)
![4.2《童装款式结构制图》——《服装结构制图》(教案)-同步教学(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b86f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7.png)
3.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已经掌握了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来源:《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四章第二节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2.难点: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
来源:《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四章第二节
解决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童装款式结构制图中的实际问题。
4.2《童装款式结构制图》——《服装结构制图》(教案)-同步教学(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童装款式结构制图,来源于《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四章第二节。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童装的分类和特点:学生需要了解童装的分类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童装的特点。
3.重点:童装的分类和特点
来源:《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四章第二节
解决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案例介绍,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童装的分类和特点。
4.难点: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实践操作
来源:《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四章第二节
解决方法: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
b.教学软件:利用专业的服装设计软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童装款式结构制图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12 第十二章 童装结构制图 课件
![12 第十二章 童装结构制图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fe3344102de2bd97058876.png)
第一节 男童装
测量与规格
款式特征:上衣为诲军领,前片中间开眼3个,左胸贴袋一 个,领护胸、领带、袖口、袋口、领外围均设镶色荡条。下装为 短裤,腰口全橡筋,两根橡筋缉三道线,裤脚口镶荡条。
制图要领与说明
肩宽减窄的原因
肩宽的减窄是因为袖型的缘故,因为袖型 是泡泡袖,而泡泡袖一经制作完成,无论是袖 型高泡还是平泡都会使肩宽增加,因此预先使 肩宽减窄,以避免袖装好后,肩宽增宽而产生 的不平衡感。至于减窄的程度,一般高泡的少 减一些,平泡的稍微多减一些。
第三节 童装款式变化
男童装规格
童装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款式上,它与成人服装的 不同之处在于童装的款式变化要首先考虑儿童各个不 同时期的体型特征,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款式变化, 本节介绍男女童装变化各一款。
第十二章 童装结构制图
第十二章 童装结构制图
第一节 男童装 第二节 女童装 第三节 童装款式变化
第一节 男童装
款式外形特征
童装是指儿童时期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穿着的服 装的总称。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起一直到小学毕业的一段时期。 也有些国家将中学时期孩子们穿着的服装纳入童装范畴,但一 般均将12周岁以下的孩子划归为儿童期。
第一节 男童装
款式外形特征
第一,不要以为孩子的发育成长较快,而任意将长裤裁制 的过于宽长,孩子穿着后,会显得拖沓臃肿,而且还会给行动 带来小便,造成外观形象不佳。
第二,由于幼儿期孩子的体型特征是腰部较粗,有的甚至 腹部超过胸围,这样就不适宜给这个时期的孩子穿束腰式的服 装,特别是束腰式的裤和裙不宜穿着,否则因腰部不明显,裤、 裙系不住而会自行下滑,故上下相连的连衣裙和背带裤比较适 宜,而紧身式或曲腰式服装就不适宜儿童穿着。儿童适宜穿各 类宽腰式或直腰式服装。
童装结构设计PPT演示课件
![童装结构设计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89a8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3.png)
•20
•21
•22
•23
•13
• ⑶ 衣身结构平衡:前后衣身采用梯形结构 平衡方法,由于衣身没有设计省道和分割 线,故前衣身浮余量采用在后腰处抬高1cm 进行消除,余下部分在开深前袖窿时消除。 前胸塔克采用直接在前中线处平行放出 1.5cm的方法。 ⑷ 配领采用肩线重叠方法
要点:衣身结构平衡、较贴体风格的结构 体现
•14
•9
•10
• ⑶ 衣身结构平衡:前后衣身采用梯形结构 平衡方法,由于胸围以上有分割,故一部 分衣身浮起余量在分割线里消除,后腰节 抬高1cm,其余部分在袖窿里作开深时消除。 在衣身底边配制5cm宽的底摆,底摆大于等 于H* + 14cm。
要点:衣身的结构平衡、宽松风格的结构 体现
•11
第三节 童装较宽松较贴体风格典 型款式结构
•1
第一节 童装规格设计
• 童装原型是以 1 ~ 12岁的男、女 儿童为对象,因儿 童生性活泼,生长 发育较快,原型需 满足以下条件。
•2
• (1) 衣身原型的胸围尺寸和背长尺寸是在内 衣外面量的,胸围的松量较成人大,是为 了不妨碍儿童的运动舒适性。 (2) 袖身原型按照较宽松 ~ 较贴体的风格设 计,既考虑儿童的运动舒适性,也考虑能 适应各种上衣的袖型纸样。制图按衣身原 型、袖身原型的画法,女童画右半身,男 童画左半身。 (3) 童装原型中显示的前衣身浮起余量为 B* / 60 + 1.3cm,后衣身浮起余量为1cm。 解决前衣身浮起余量,可采用全部下放或 部分下放的形式,后衣身浮起余量采用缝 缩或收省的形式。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88a1d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3.png)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装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童装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美观和时尚,更需要考虑到童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而童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则与童装的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因此,本课程旨在教授童装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童装结构的理解和创新能力,提高童装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理解童装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童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控制;•创新童装结构设计,提高童装的质量和实用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3.1 童装结构的基本原理本部分主要介绍童装的结构类型、构造和特点。
学生将学习到不同类型童装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设计方法和成品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3.2 童装的结构制作和成品质量控制本部分主要介绍童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控制。
学生将学习到童装制作的工艺流程、关键环节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同时,也将学习到童装成品质量控制和测试方法。
3.3 童装结构的创新设计本部分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创新童装结构设计提高童装的品质和实用性。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进行童装结构创新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并通过实践来提高童装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4 童装结构设计的实践案例本部分主要介绍一些童装结构设计的实践案例,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童装结构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5 课程总结与评价本部分主要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提供改进建议和意见。
4. 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基本原理,并通过案例或教科书配合讲解进行理论知识传授。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实例分析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实践操作:教师通过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掌握童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控制。
教案《童装原型设计简介》
![教案《童装原型设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3d448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3.png)
教案《童装原型设计简介》一、教材分析《服装结构设计》作为中职服装专业的核心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
本课“童装原型设计简介”章节,通过介绍童装原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操作方法,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童装设计与制作奠定坚实基础。
教材内容逻辑清晰,由浅入深,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中职服装专业二年级学生,班级人数约40人。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服装基础知识,如服装裁剪、缝制基础技能,但对童装原型设计的理解尚浅。
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学习兴趣不高,需通过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间基础差异较大,约30%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需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童装原型的定义、分类及重要性;掌握童装原型设计的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童装原型绘制;通过实践提升童装结构设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装设计的兴趣与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童装原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型特点调整原型尺寸,实现个性化设计。
3.教学策略: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结合超星学习通平台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结合实物或多媒体演示童装原型绘制过程,组织小组讨论解决难点问题。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鼓励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预习复习,小组合作完成童装原型设计任务,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七、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童装原型设计教学课件,包括原理讲解、案例分析、操作视频等;准备实物或模型展示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型特点;设置超星学习通平台任务与讨论区。
2.学生准备:预习童装原型设计相关知识;准备绘图工具(如尺子、铅笔、橡皮等);分组并明确小组任务。
说课教案-我设计的童装
![说课教案-我设计的童装](https://img.taocdn.com/s3/m/4dfc1be45ef7ba0d4a733b7f.png)
‘《我设计的童装》说课教案各位老师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我设计的童装》。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我设计的童装》是岭南美术出版教材第6单元第3个课题。
是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童帽的设计,以及布匹印染。
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整本书的高潮部分,同时在整本教材中也起着总结前文的作用。
本次课题属于设计·应用类,本课题运用了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了生活及环境,培养了学生们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服装的知识,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2.过程:利用“雅安地震,灾区小朋友缺衣少食”导入------对比不同民族,不同用途的,不同季节的服装来了解服装的知识(着重讲解藏族服饰)------示范制作步骤------欣赏学生作品,提高孩子的感知-----开发思维,设计自己的童装。
3.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情景法.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心,以及互帮互助的精神;树立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大胆进行创意变化,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着《名画中的肖像》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因为本课题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所以我认为重点为: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或者不对称)而且美观大方的童装。
2.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他们的动手能力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所以我认为难点为:能选择适当的纸材,设计,裁剪,装饰一件或一套对称货不对称的童装。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说课稿1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ce8e182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8.png)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8. 我设计的童装》是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装的设计原理和步骤,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童装设计的实例,以及设计原理和步骤的介绍。
通过这些实例和介绍,学生可以掌握童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服装设计可能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然而,他们可能对童装设计的原理和步骤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设计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演示。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童装的设计原理和步骤,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服装设计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设计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童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设计原理和步骤。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设计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童装设计的原理和步骤。
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童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童装作品。
4.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童装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
2.讲解:教师讲解童装设计的原理和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示范: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童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4.实践:学生动手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童装作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5.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童装设计的原理和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童装结构设计
![童装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e56525bed5b9f3f80f1c21.png)
§1、儿童体型特征
一、儿童体型特征 二、儿童年龄差别与童装的特点
★、※三、童装特点
一、儿童体型特征
1、下肢与身长比: 越年幼腿越短,1~2岁的孩子下肢大约是身长32%。
2、和小腿比: 越年幼大腿越短。随着成长,下肢与身长的比例逐渐接近 1∶2 ,其 中大腿的增长很显著,1岁乳儿大腿的内侧尺寸只有10cm,而3岁时 是15cm,8岁时是25cm,10岁时是30cm,与身长的增长率比其它部 位大。
同样,唯下半身发达、肩宽、胸围显著成长。
3、学童期 6~12岁的小学生,是运动机能与智能发达显著的时期。逐渐脱离幼稚的
感觉,同时男女性别差别亦显著,尤其在高学年是女孩子的发育显著,
身长、体重均超过男孩子。
4、少年期 12~15岁。
5、青少年期(高中生) 16~19岁。
三、童装特点
儿童体型在10岁以前一般不分性别差异,10岁以后要分男童、女童。
3、儿童的头身比: 见书P250 图8-40所示。
4、8岁前的孩子: 男女没有体型上的差异,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小儿体型。
5、从侧面看童体: 腹部向前凸出,乍一看就象肥胖型的成人一样,但是,成人的后背是平,而儿童 由于腰部(正好是在脐正后的背部)最凹,因此,身体向前弯曲,形成弧状。 6、颈长: 乳儿的颈长只有身长的2%左右,但1~2岁就达到3.5%,6岁时就达到4.8%。
袖结构大多采用较宽松或较贴体形式,很少采用贴体性袖山形式。
衣领结构中的αb的角大多采用≤90°形式。
左右,儿女童每年增长仍为1cm左右。 4、手臂长 1岁为25cm左右,1~16岁每年增长2cm左右。 5、上档长 1岁为18cm左右,1~6岁每年增长1cm左右,7~16岁每年男童增长0.4cm 左右,女童增长0.6cm左右。
4.1《童装结构制图》——《服装结构制图》(教案)-同步教学(高教版)
![4.1《童装结构制图》——《服装结构制图》(教案)-同步教学(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dd16a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6.png)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童装结构制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童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童装结构制图,学生将理解和认同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和童装市场的需求,提高科学精神,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培养法治意识,了解童装设计中的法律法规。同时,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培养公共参与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童装结构制图的知识,为童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童装结构特点:包括宽松的版型、高领口、大袖口、大裤口等。
3.童装尺寸计算:包括人体测量、服装尺寸计算等。
4.童装制图方法:包括纸样设计、裁剪、缝合等。
5.童装设计中的法律法规:包括童装安全标准、禁用物质规定等。
6.童装设计中的色彩和图案:包括色彩搭配、图案选择等。
7.童装设计中的面料选择:包括面料特性、面料搭配等。
8.童装设计中的款式创新:包括设计思路、创新点等。
9.童装设计中的制作工艺:包括缝合方法、熨烫技巧等。
10.童装设计中的市场营销:包括市场调研、目标客户定位等。
11.童装设计中的环保理念:包括环保面料、可持续设计等。
12.童装设计中的功能性:包括舒适性、安全性等。
13.童装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包括民族风格、传统文化等。
7.教师准备:教师应提前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还应准备教案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童装设计 ppt课件
![童装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27269a227916888586d787.png)
•
(一)造型设计
•
婴儿的服装一般造型简
单,以方便舒适为主,
需有适当的放松度,以
便适应孩子的发育生长。
由于婴儿皮肤娇嫩,不宜
在衣裤上使用松紧带,
以保证衣服的平整、光
滑,不致损伤皮肤。婴
儿颈部很短,以无领为
宜。
•
婴儿最基本的服装称为
“毛衫”,应用交叉领
和扁平系带,袖子连裁,
衣服只需缝一道侧缝线,
要求十分柔软适体。
• (一)造型结构设计 • 6~15岁的儿童,体型已逐渐发育完善,尤其是女孩,腰线、肩
线和臀位线已明显可辨,身材也日渐苗条。女学童的服装可以分
为高腰、低腰、中腰,即梯形、长方形、X形等近似成人的造 型。
• 男学童在心理上希望具有男子汉气概,日常运动和游戏的范围也 越来越广泛,如踢足球、骑自行车等。因此男学童的服装通常由 T恤衫外加衬衫、西式短裤组合而成。春、秋季可加茄克衣、毛 线背心、毛衣或灯芯绒外套,冬季则改为棉茄克。衬衫和西裤均 采用前门襟开合,与成人衣裤相同。服装款式应大方、简洁,不 宜加上过多的装饰。
• 四 学龄期
• 6-12岁为学龄期, 也称小学生阶段, 这是孩子运动机能 和智力发展显著的 时期.孩子逐渐脱 离了幼稚感,有一 定的想象力和判断 力,但尚未形成独 立的观点.生活范 围从家庭、幼儿园 转到学校的集体之 中,学习成为生活 的中心。男女体格 的差异也日益明显, 女孩子在这个时期 开始出现胸围与腰 围差,即腰围比胸 围细
人;有动物,如米老鼠、唐老鸭、小兔、小熊;有花草、景
物、玩具、文字等等。取材多带神话和童话色彩,以动画形
式予以表现,具有浪漫天真的童趣性。
•
童装中的仿生构思设计,不仅具有独特的装饰作用和趣味性,
《我设计的童装》教案
![《我设计的童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03b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a.png)
《我设计的童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对童装设计的兴趣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款式和材料等元素进行童装设计。
4. 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童装设计的色彩、款式和材料等元素。
3. 童装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 学生实践设计童装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款式和材料等元素进行童装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童装设计相关图片和案例、设计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童装设计的相关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童装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童装设计的重要性。
3.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童装设计实践,鼓励学生运用色彩、款式和材料等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童装设计。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设计作品的创意和独特性。
2. 学生设计作品的色彩搭配、款式设计和材料运用。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和分工。
4. 学生对童装设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童装设计展览或企业,加深对童装设计的了解。
2. 邀请专业童装设计师进行讲座,分享设计经验和行业动态。
3. 开展童装设计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设计水平。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对童装设计的兴趣和创造力是否得到提高。
3. 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设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⑶ 衣身平衡:前后衣身采用梯形平衡法, 即前衣身浮余量采用抬高后衣身腰节线1cm 消除,余下浮余量在开深袖窿深时消除。
57.5 52
第一节 童装规格设计
• 童装原型是以 1 ~ 12岁的男、女 儿童为对象,因儿 童生性活泼,生长 发育较快,原型需 满足以下条件。
• (1) 衣身原型的胸围尺寸和背长尺寸是在内 衣外面量的,胸围的松量较成人大,是为 了不妨碍儿童的运动舒适性。
(2) 袖身原型按照较宽松 ~ 较贴体的风格设 计,既考虑儿童的运动舒适性,也考虑能
要点:衣身结构平衡、裙装结构(图一)
2. 宽松形茄克
• ⑴ 款式风格:前后过肩分割,大身缉明线, 前门襟装拉链,宽松风格衣身。 ⑵ 规格设计: L = 0.4 h ? 2cm B = B* + 28cm S = 0.3B +8cm N = 0.25 (B* + 内衣厚度) + 15cm SL = 0.3 h + 4cm
适应各种上衣的袖型纸样。制图按衣身原
型、袖身原型的画法,女童画右半身,男 童画左半身。
(3) 童装原型中显示的前衣身浮起余量为 B* / 60 + 1.3cm,后衣身浮起余量为1cm。 解决前衣身浮起余量,可采用全部下放或
部分下放的形式,后衣身浮起余量采用缝 缩或收省的形式。
• 童装规格设计规律如下: 0.35 h + 2 ~ 5cm(短上衣) 衣长L =0.6 h ± 0 ~ 3cm (长外套) 裤装TL = 0.6 h ? 2 ~ 4cm 裙装SL = 0.3 h + 3 ~ 5cm 15 ~ 20cm (较宽松风格短外套、衬衫类) 胸围B = (B* +内衣厚度 ) + 20 ~ 30cm (较宽松风格大衣类、宽松风格 短外套类) 领围N= 0.25(B* + 内衣厚度)
• ⑶ 衣身结构平衡:前后衣身采用梯形结构 平衡方法,由于衣身没有设计省道和分割 线,故前衣身浮余量采用在后腰处抬高1cm 进行消除,余下部分在开深前袖窿时消除。 前胸塔克采用直接在前中线处平行放出 1.5cm的方法。 ⑷ 配领采用肩线重叠方法
要点:衣身结构平衡、较贴体风格的结构 体现
3.落肩袖休闲衫
2. 翻领缉塔克长袖衬衫
• ⑴ 款式风格:袖山抽褶,翻折线为圆形的翻领,前胸缉 塔克。 ⑵ 规格设计: L = 0.4 h + 2cm B = B* + 14cm S = 0.3B + 3cm SL = 0.3 h + 5cm CW=0.1 B* +5cm N = 0.25B* + 13 ~ 17cm mb = 8.5cm nb = 1.5cm
要点:衣身的结构平衡、较宽松风格的结 构体现
5、休闲直筒裤
• ⑴ 款式风格:较合体风格,男式西裤。 ⑵ 规格设计: TL=0.6h–5cm H=H* + 6cm BR=人体上裆 + 2 cm W=W* + 2 cm ⑶ 裤装结构制图:前裤片臀宽=后裤片臀宽 =H / 4,后小裆宽=H / 9,前小裆宽=H / 16。
• 1.童连衫裤 ⑴ 款式风格:无袖、无领,衣身与裤装相连,裤腰抽褶。 ⑵ 规格设计: 上衣长=背长 TL=0.6h-4cm H=H* + 24cm BR=人体上裆 + 2 cm ⑶ 衣身平衡:衣身用箱形平衡方法,由于无领、无袖, 故将前后浮余量在衣身除去部分中消去的。 ⑷ 裤装结构制图:前臀宽=后臀宽=H/4,直档BR=人体上 档+2 cm,后上裆倾斜角为8°左右,上裆宽=1.6H/10, 整个裤装按较宽松风格制图。
• ⑶ 衣身结构平衡:前后衣身采用梯形结构 平衡方法,由于胸围以上有分割,故一部 分衣身浮起余量在分割线里消除,后腰节 抬高1cm,其余部分在袖窿里作开深时消除。 在衣身底边配制5cm宽的底摆,底摆大于等 于H* + 14cm。
要点:衣身的结构平衡、宽松风格的结构 体现
第三节 童装较宽松较贴体风格典 型款式结构
+ 13 ~ 17cm 肩宽S = 0.3B + 8 ~ 9cm 袖长SL = 0.3 h + 3 ~5cm
第二节 童装宽松风格典型款式结构
• 1.童连衣裙 ⑴ 款式风格:无袖、无领、袖身抽褶、腰部缝装橡筋 ⑵ 规格设计: L=0.5h + 0~2cm B=B* + 14 cm(抽橡筋= B* + 5 cm) ⑶ 衣身结构平衡:前后衣身采用箱形平衡,由于无袖、 无领,故前后浮余量都在衣身空隙中除去。采用箱形平衡, 即前后衣身原型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要点:腰部、上裆的结构处理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童装结构设计
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童装的规格 设计可遵循下表
• 年龄 新生儿
1-3个月 3-6个月 7-14个月 14个月-2岁 2-3岁 3-4岁 4-6岁
身长 净胸围 净头围
50 33
34.5
60
40.5
40
பைடு நூலகம்70
44.5
44.5
80
47
47
90
50
49
100 5 1.5
50
110 53
5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