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25种(篇)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7.马克思《资本论》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0.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1.恩格斯《反杜林论》1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4.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1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6.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7.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8.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19.列宁《国家与革命》20.列宁《怎样组织竞赛?》21.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2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23.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阶段》24.列宁“1923年1—3月的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25.列宁《哲学笔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25种(篇)1.毛泽东《实践论》2.毛泽东《矛盾论》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4.毛泽东《为人民服务》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7.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1.邓小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2.邓小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3.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4.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7.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8.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19.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习近平《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2.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暂定篇名)2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第二版)作者:王平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2月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三版)作者:本书编写组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03月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作者:阮青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9月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书目(40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写作日期在前,发表日期在后。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1844年发表)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43.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创刊号)4.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1932年全文首次公开发表)5.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9~11,1845.2发表)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标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诞生)8.《哲学的贫困》1847.49.《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1210.《共产党宣言》(合著)1848.211.《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合著)1848.312.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13.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57年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6月出版)1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1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1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20.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1885(恩格斯整理)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1894(恩格斯整理)22.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18442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24.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185025.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185226.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2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28.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2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0.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同盟者的历史》1885含1848.3合著《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及书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9]马克思:《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10]马克思:《资本论》[11]恩格斯:《反杜林论》[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7]列宁:《辩证法的要素》[1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毛泽东:《实践论》[20]毛泽东:《矛盾论》[21]毛泽东:《论持久战》[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二、马克思主义类书籍:[1]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2]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3]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6]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9]萧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0]萧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1]黄楠森:《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4]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15]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6]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17]夏甄陶:《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18]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20]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廷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2]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23]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5]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写作日期在前,发表日期在后。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1844年发表)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43.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创刊号)4.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1932年全文首次公开发表)5.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9~11,1845.2发表)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标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诞生)8.《哲学的贫困》1847.49.《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1210.《共产党宣言》(合著)1848.211.《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合著)1848.312.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13.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57年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6月出版)1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1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1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20.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1885(恩格斯整理)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1894(恩格斯整理)22.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18442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24.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185025.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185226.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2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28.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2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0.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同盟者的历史》1885含1848.3合著《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经典原著阅读篇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经典原著选读篇目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1卷第1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PPT
综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可 以看出,马克思始终从实践出发,从经 济关系入手,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 的发展,其宗旨就在于实现人类解放。 因而,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全过 程的一条红线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实现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毕 生的追求。 唯物史观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 志。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整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过程中都具有决 定意义。
9.关注东方社会《人类学笔记》
马克思先是阅读了毛勒、哈克斯特豪森的著作,在生前的最 后几年,马克思又阅读了马· 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 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梅恩的 《古代法制史讲演录》、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 态》、菲尔的《印度和锡兰的雅刊安人村社》,并均作了详细摘 录和评论。这五本笔记以及马克思给俄国女革命家维· 伊· 查苏利 奇的三封回信,构成了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的主体。在 这里,马克思对农村公社的特点及其解体、家庭及其发展形式、 “非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氏族的起源及其本质等进行了 科学阐述,弥补了在此之前唯物史观在史前社会研究方面的不足, 完善了唯物史观。
4.阐述人类解放,完成政治上的转变 (《德法年鉴》时期)
《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全面阐述 新世界观(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巴 黎 会 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始全面制定新世界观的, 《手稿》是新世界观的诞生地。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 义的秘密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正面阐述了历史 的发源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唯物 主义的发展形态等问题,提出了“历史的发源地在尘世的粗 糙的物质生产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等重要思 想。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制定和概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摩尔根及其《古代社会》总结出古代社会发展的轨迹,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唯物主义结论。
即技术和发明、财产观念、政治观念等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国家的本质特征等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家庭形式的发展、变迁受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影响4、国家的起源、特征及其消亡的必然性伴随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氏族制度就被国家取代了;国家形成的过程、实质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列宁《国家与革命》、《最后的八篇书信和文章》1、《国家与革命》写作的背景国际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造成恶劣影响。
国内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对立;要不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议极大。
2、《国家与革命》的主要内容1)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阐明了国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2)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和1871年革命经验的总结”3)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阐明了将要诞生的新国家的实质和特征4)批判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学说的歪曲,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重点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历史任务3、《国家与革命》的主要观点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2)在国家走向消亡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国家是不可能走向消亡的,是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打碎的,消亡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国家。
3)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专政。
4)无产阶级国家消亡的条件是,共产主义经济基础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彻底实现。
《最后的八篇书信和文章》1)信——写给党的代表大会的信(1)点评中央高层领导人性格和工作特点,建议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和人事变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一.所有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恩格斯写作时间:1883.3.17(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13年(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45年春天(4)《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59.1(5)《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57.8(6)《论粮食税》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21年(7)《论合作社》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23.1.4日和6日(8)《共产党宣言》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时间:1847.12 -1848.1 (9)《改造我们的学习》作者:毛泽东写作时间:1941.5.19(10)《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者:恩格斯写作时间:1880年1月到3月(1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作者:邓小平写作时间:1984.6.22、23日(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者:邓小平写作时间:1978.12.13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著理解、若干填空)(1).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及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实践方面的贡献:编报、著书、创办工人协会、参加工人运动等(2)其他人对马克思的态度(敌人:驱逐、诽谤、诅咒工人:尊敬、爱戴、悼念)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判断、填空)(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和继承的理论(批判和革命的对象:雇佣奴隶制或者资本主义制度);是发展的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科学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一是唯物主义哲学;二是辩证法的哲学;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精神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法哲学”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法哲学”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形成过程(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制度;核心理论:剩余价值论(定义: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本质: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意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
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
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
孟
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
德
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
斯 鸠
造成的。
12
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鲁迅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 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 弊在狡。”
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 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 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14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 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 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 感性的活动。
15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 性认识
班·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舍罕王赏麦
16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13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 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 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 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 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 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 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 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 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 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 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 被消灭。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 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 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 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 “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 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基本目录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这篇文献,阐述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并分析其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奠基之作。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这篇序言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3.恩格斯:《论权威》。
这篇短文论证了近现代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存在权威的必要性,实质性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或民粹主义,在当前的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可以只读正文,略去序言)。
这篇著作阐述了社会主义思潮产生、发展的进程,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入手分析,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基本政策。
5.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在这里针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举行的代表大会提交的党纲中存在许多极左的或偏激、片面的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同时阐明了许多用以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这篇序言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强调了历史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视野;指出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还阐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阶级立场问题。
7.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这篇写于1853年的文章揭示了鸦片战争怎样使中国变白银流入为流出,怎样改变着中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格局,又怎样包含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掠夺和瓜分的野心。
这对于认识中国怎样在19世纪中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8.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这篇写于1857年的文章,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入手,揭示了西方侵略者的霸权行径,鞭挞了西方舆论的严重偏见,对我们今天警惕国际新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报告范文六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报告范文六篇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报告深刻认识科学真理的磅礴力量,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时代思想的高峰,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总趋势。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变化解释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力量。
关于人类社会从哪里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得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结论。
关于人类社会往哪里去,马克思主义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只是要破坏资产阶级旧世界,更要重建共产主义新世界,并把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彰显出科学真理的伟大力量。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发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它昭示的“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体现在它高扬的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体现在它秉持的来源于人类实践活动并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品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深刻感悟崇高鲜明的人民立场,树牢宗旨意识马克思主义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而提出的科学理论,它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回答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主体力量和目标对象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它揭露剥削和压迫、反对剥削和压迫、消灭剥削和压迫、追求人人平等的崇高品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前必读经典段落2024
❖ 文献原文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1—74
❖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
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
这里我们只举出几个我们用来与意识形态相对照 的抽象,并用历史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最初的历史关系
❖ 文献原文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8-81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对立是社会 革命的基础
❖ 文献原文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 115--116 ❖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 ❖ 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
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 学生自学讲解篇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现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1995年 第2版)
唯物史观概要
❖ 文献原文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8-93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 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 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 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统治阶级和统治思想
❖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98—101
❖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 ……这两种情况使得非统治阶级反对新统治阶 级的斗争在否定旧制度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争得 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 1、文献原文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5-78
❖ 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 的事物。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律师在她的视野之 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 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本次完全脱离的。这一点 从上面所 说的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第四部分是《提纲》的第十一条,概括地说 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历史使命和根本任 务。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 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 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 》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 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 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 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 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 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 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 的问题。
三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 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 ,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 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 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 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
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
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 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 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 ,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 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 立的——人的个体。
马克思经典文献
马克思经典文献
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包括以下几部作品:
1.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合著的政治宣言,该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2. 《资本论》:马克思著作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分为三卷,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律。
这部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剥削机制,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3.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于1845年著作,该文献批判
了德国意识形态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于1875年批判了德国社会民主
党的政治纲领,批评了其与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偏离,并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呼吁。
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于1875年著作,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实现途径。
以上仅是马克思的部分经典文献,这些作品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理论体系,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些基本原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经过实践和理论上的总结而得出的。
复习经典著作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经典著作进行复习,并总结其核心观点。
一、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奠基著作,主要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剥削机制,揭示了人的劳动被异化、财富被剥夺的本质。
他指出,真正的解放必须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
2.《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著作,严密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等概念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危机规律。
他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典著作:1.《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纲领性文献。
该宣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它鼓励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2.《资本论》这是马克思的巨著,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矛盾。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成和剥削的过程。
他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和不平等,只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三、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经典著作: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是恩格斯的著作,详细总结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他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不科学性,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引言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的简称,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原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马原中的几个经典原著,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原必读的经典原著之一。
该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通过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性,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是马原的核心教材,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杨奎松。
该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实践论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帮助读者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全面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编写的马原教材。
该书内容简洁明了,适合初学者阅读。
该书精选了马原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问题和解答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详细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最后对实践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等内容进行了解析。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是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罗新编著的一本专著。
该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书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三部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库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库目录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1.马克思:《给卢格的信(三)》(1843年9月)2.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1869年3月5日)3.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77年)4.马克思:《给斐·多·纽文胡斯的信》(1881年2月22日)恩格斯5.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6.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的补充(1874年7月1日)7.恩格斯:《卡尔·马克思》(写于1877年6月中;载于1878年在不伦瑞克发行的《人民历书画刊》)8.恩格斯:《反杜林论》三版序言(1878年6月11日、1885年9月23日、1894年)9.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10.恩格斯:《给弗·阿·左尔格的信》(1886年)11.恩格斯:《给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1886年12月及1887年1月27日)12.恩格斯:《给康·施米特的信》(节选)(1890年8月5日)1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14.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写于1895年2月14日至1895年3月6日间)列宁15.列宁:《弗里德希·恩格斯》(1895年9月7日)16.列宁:《游击战争》(1906年9月30日)17.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4月3日)18.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19.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3月1日)20.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21.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22.列宁:《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1921年10月29日)23.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下的国家资本主义》(1922年3月27日)斯大林24.斯大林:《列宁是俄国共产党的组织者和领袖》(1920年4月)25.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1924年4月和5月的《真理报》上)26.斯大林:《季诺维也夫所理解的修正主义》(1926年12月13)27.斯大林:《和第一个美国工人代表团的谈话》(1927年9月9日)28.斯大林:《答阿·霍洛波夫同志》(节选)(1950年7月28日)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3-8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8-11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9-1845.3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6.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1845.9-1846.4(见《德意志意识形态》)7.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1846.128.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导读1847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1847(见《哲学的贫困》)10.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1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1.12-1852.312.马克思:《致约·魏德迈》导读1852.31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1857.8-914.马克思:《论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857(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116.恩格斯:《卡尔·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节选)185917.恩格斯:《论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859(见《卡尔·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18.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19.恩格斯:《论权威》导读1872.10-1873.32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5-1876.5;1878-1883.32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76.622.恩格斯:《反杜林论》(引论、哲学编) 1876.5-1878.72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2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25.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26.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927.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28.恩格斯:《致弗·梅林》1893.729.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130.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1894.1131.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3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部分论述33.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34.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35.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36.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37.列宁:《辩证法的要素》38.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39.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40.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认识论思想部分论述41.列宁:《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42.列宁:《论民族自决权》43.列宁:《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44.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45.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46.列宁:《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47.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48.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9.列宁:《论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50.列宁:《青年团的任务》51.列宁:《论粮食税》52.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53.列宁:《论我国革命》54.斯大林:《致苏联无产阶级大学生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信)》55.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6.斯大林:《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节选)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节选) 导读1、《资本论》写作的历史背景2、《资本论》的体系结构和内容3、第一篇第一章商品4、第一篇第二章交换过程5、第一篇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6、第二篇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7、第三篇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8、第三篇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9、第三篇第七章剩余价值率10、第三篇第八章工作日11、第四篇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12、第四篇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13、第五篇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14、第六篇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15、第六篇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16、第七篇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17、第七篇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18、第七篇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9、第七篇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节选) 导读1、恩格斯写的1885年版序言(节选)2、第一篇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3、第一篇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4、第一篇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5、第一篇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6、第一篇第五章流通时间7、第一篇第六章流通费用8、第二篇第七章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9、第二篇第八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0、第二篇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 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年7月28日- 1872年9月13日)
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 •对立统一的思想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启示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
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 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 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 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 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 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 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 》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 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 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题。人 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 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 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 的问题。
但是,就其精神实质而言,不仅同一切唯 心主义划清了界线,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 划清了界限,预示着新世界观的诞生。它的 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发挥,则是随后不久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主要内容概述
《提纲》共十一条,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 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推荐参考书目一、基本著作类: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 《列宁选集》(1-4卷)(同上)3. 《毛泽东文集》(1-5卷)4. 《邓小平文选》(1-3卷)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6. 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报告和讲话、十七大以来的中央文件等二、传记类:7. (德)梅林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8. 《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9. (法)科尔纽著:《马克思恩格斯传》(1-3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10. (英)伊赛.伯林著:《马克思传》(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11. 《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12. 刘建军:《马克思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3. 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三联书店1982年版三、研究性论著类:(一)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有关经典文献和著述1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文第一版,下同)。
15.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6.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另见《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新译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 马克思:《致安年柯夫》(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6页。
18.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19.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册)。
20. 列宁:《哲学笔记》(1914-1916年),《列宁全集》第55卷(中文第2版)。
21. 张奎良主编:《跨世纪的回响——马克思学说的精粹及其现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金延 教授
政治经济学院
费尔巴哈论:
开讲辞 绪论 第一章 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评价问题 第二章 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评价问题 第三章 对旧哲学宗教观和伦理观的批评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评价问题
马 克 思 主 义 还 有 生 命 力 吗?
——《费尔巴哈论》开讲辞
马克思主义还有生命力吗?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阶级属性
1. 19世纪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 欧洲近代史的简要回顾 近代德国哲学的发展 时代课题的复杂性 2. 德国古典哲学的阶级属性 •基本的判断 •恩格斯的分析 返回
三、怎样正确评价黑格尔哲学
1.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及其产生原因 首先,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保守性的具体表现。 其次,恩格斯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保守性产生的原因。 2.为什么说黑格尔哲学是旧哲学的终结 •终结这个概念的内涵 •恩格斯对终结含义的解释 3.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地位 •恩格斯的评价 •启迪 返回
2.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评
返回
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1.费尔巴哈伦理观的基本观点
2.对费尔巴哈伦理观念的批评
3.道德的时代性和永恒性的关系
返回
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1.时代提出的课题 2.黑格尔对马克思历史观形成的影响
返回
四、几点思考
1.“爱”的问题的分析 2 .宗教问题的思考 3.历史评价问题的思考
3.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其永葆活力的根据
三、马克思主义仍然是 我们走向未来的思想旗帜
1.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解放生产力,建立高效的生产机制;反对 剥削,反对压迫(通过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 政);追求社会正义(国家);不断提升人们 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三、马克思主义仍然是 我们走向未来的思想旗帜
3.历史唯物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4 .思考 返回
三、《费尔巴哈论》一书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马克思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形成时期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恩格斯的进一步阐述和发展 2.《费尔巴哈论》的地位 返回
第一章 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评价问题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阶级属性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实质 三、怎样正确评价黑格尔哲学 四、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意义
一、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提出的哲学史依据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 3.关于不可知论问题的讨论 4.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
返回
二、恩格斯论旧唯物主义
1.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及他为什么 不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 2.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3.费尔巴哈为什么不能克服旧唯物主义
返回
三、恩格斯对施达克的批评
返回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 学基础
1.形而上学的历史地位
2.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
返回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问题
1.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马克思哲学的特质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3.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
4.题
1.哲学是什么
2.哲学的阶级性问题
绪论
《终结》一书的写作目的和《提纲》的意义
一、恩格斯写作《终结》一书的目的。 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意义 三、《费尔巴哈论》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恩格斯写作《终结》一书目的。
1.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实现夙愿
•时代问题 •现实的争论
一、恩格斯写作《终结》一书目的。
4.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
返回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评 价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历程
1.青年黑格尔派为什么不能完成扬弃德 国古典哲学的任务 2.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2.当代人对待马克思的态度 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的最伟大的思想家 之一。 3.理想、信念与价值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意义
四、如何学习原著
认真阅读(逻辑结构和文化背景)
深刻理解精神(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得出什么结论、需要解决什么新问题) 运用科学方法(突出重点、钻研理论难点、关 注现实问题)
1.“文化大革命”对当代中国人思想的震动。 2.20世纪国际形势巨变引起人们思想的震动。 3.改革开放社会生活的巨变引起人们思想的震动。
4.现代科技条件下人生存方式的巨大变化对人们思 想的震动。
二、现实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
1.它是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的现代继承者 2.它是富有现代解释力的社会理论
2.思想战线上的斗争使得阐明上述关系成为紧迫的 战斗任务。
•列宁对欧洲工人运动发展的解释 •写作《费尔巴哈论》的时代背景
一、恩格斯写作《终结》一书目的。
3.直接目的是评论施达克对唯物主义的评价。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价值
•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评论
返回
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的意义
1.恩格斯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自我批评精神 •科学的经济理论是唯物史观的社会科学基础 2.为什么是“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首先,马克思确定了新哲学的理论基石。 其次,第一次勾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 返回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实质
1.黑格尔辩证法的实质 恩格斯的阐述 2.恩格斯观点的哲学史根据 •康德以前哲学的独断性 •休谟对独断论的批评 •康德对知识有限性的讨论 •黑格尔的绝对真理观: •黑格尔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3.恩格斯观点的现实意义 返回
四、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意义
1.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影响 •黑格尔的教学生涯 •黑格尔以后的哲学 2.黑格尔学派的解体 •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几个概念 •青年黑格尔派的解体过程 返回
1.对施达克的批评 2.施达克唯心主义标准为什么是错误的 3.不应全盘否定施达克
返回
第三章 对旧哲学宗教观和伦理观 的批评
一、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批评 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四、几点思考
一、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 批评
1.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将直接导致对马克思主 义的不同态度。 ——僵化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解决了基本 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解释这些基本原则, 运用这些原则。 ——全盘否定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失去了它 的当代意义;至多具有学术史的价值。 ——扬弃的态度:历史主义与当代价值的统一论者。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为 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
四、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意义
3.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 •德国现实的发展使黑格尔哲学的弱点暴露得 越来越明显。 •费尔巴哈哲学的解放作用 4.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缺陷的揭示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消极意义的批判 •历史使命 返回
第二章 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评价问题
一、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 二、恩格斯论旧唯物主义 三、恩格斯对施达克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