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水平
③幼儿的交往更加活跃
④幼儿的操作机会更多
2.幼儿在活动区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①提供适宜的材料
②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
③适宜的介入和引导
④丰富相应的生活经验 一、科学发现区
(一)幼儿需要自由发现的机会和条件 1.准许幼儿熟悉材料。 2.准许幼儿自己开展观察和发现,并对活动有积极良好的感受。 3.通过幼儿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建立自我评价。 4.提供无所谓对或错的答案,因而没有失败。 5.提供无威胁的学习时间。 6.活动依据每个幼儿自己的学习进程展开。
幼儿的个人记录表现出幼儿个体对事物、现象及关系的理解。幼儿不 断的个人记录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幼儿的“成长记录/发展记录”。
幼儿小组记录表现着幼儿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发现的过程与结果。这 些记录成为具有共同经历的小组同伴间经验交流和分享的内容与依据,也 常常会引起幼儿的争议和讨论,引发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 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一、幼儿探究活动的步骤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阶段一: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
境之中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
疑问并产生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
如:“沉浮”、“哪种桥结实”等。(P146)
3.记录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有助于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 如:“磁铁不同部位吸物记录”
吸起的物品 磁铁红色一端 磁铁中间部位 磁铁蓝色一端
铁夹子
5
0
5
螺母
3
0
2
螺钉
7
0
9
总计
15
0
10
4.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而不同的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全班记录
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伴和老师提出质疑,但争论必须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 据。
4.教师要引导幼儿把最后的结论和自己最初的想法作对比, 从而改进原有的想法。
5.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全班最终的结论。
让幼儿初步感受到:结论的得出要以观察和实验中看到的事实为依据。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活动和经 历才能实现。
3.材料的来源
废旧材wenku.baidu.com:“百宝箱”、“宝贝展示区”等
4.基本设备(P166)
(三)科学区的管理
1.科学区应该是开放的。 2.科学区的材料应该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3.让幼儿参与科学区的材料搜集、环境布置活动。 4.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科学区规则的制定,共同维护科学区环境。 (四)科学区活动指导
1.科学区的活动应与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密切联系。 2.科学区活动指导应该以观察为前提。 3.科学区活动指导有明显指导和隐性指导两种。明显指导是以教师直接给 予幼儿教导、建议、要求等方式出现;隐性指导可以是教师平行、平等参 与幼儿的活动,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提供材料、改变材料的 组合方式等。 4.组织幼儿讨论和交流
教师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探究发现的过程,使幼儿在复述和 回忆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澄清他的思维过程,明确意识到事物间的关系, 影响的主要因素等。
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1.使不明显的关系直观化; 2.提供类似的经验,使幼儿注意到事物的关系。 阶段四:记录、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幼儿学习对
(二)材料的选择与提供 1.材料的一般要求
①安全,不要用有区角,有毛刺、不卫生的物品。 ②可操作性强,富有变化。 ③经济、实用,多选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 ④提供纸笔,并提供空间展示幼儿的记录,便于幼儿交流和分享。
2.材料的呈现
科学区的材料越丰富越好,但对于幼儿来讲,一次呈现的材料去不 是越多越好。呈现材料时最好结合主题教学活动,按年龄段发展目标层 次递进,不要一股脑地把搜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同时,材料与材料 会构成一定的关系,引发不同方向,甚至不同性质的活动。
室内面积较大:可以分光影区、沙水区、电磁区等主题创设科学区; 室内面积较小:可以把科学区与自然角相结合,也可以把科学区、 数学区、语言区通整为益智区;
科学区最好临近水源、光源和电源,或者有特别的装置。另外,科 学区的探索活动需要幼儿专注、投入、动脑筋思考,因此科学区最好与 表演区等相对吵闹的区域有一定间隔。
探究后:记录活动的结果和发现;记录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现的新现 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记录方式:
小班:生动、直观、具体,有时可以使用实物作为记录材料。
中、大班:逐渐使用概括程度高一些的记录方式。
阶段五:表达和交流——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教师的作用:1.倾听、鼓励并重复幼儿的关键陈述; 2.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探究结果的矛盾和不一致; 3.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同伴间的差异、矛盾、使他们懂得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儿童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
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
实践表明,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在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探 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儿童的科学思 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促进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 极好的作用。
统计性记录是用各种表格的方式记录获得的信息。表格、简单的柱状 图和曲线图等。(P149)
探究不同阶段的记录方式 探究前:将幼儿在活动前对所要探究的问题和探究方法、探究结果的 预想记录下来。
探究中:幼儿在探究(主要是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 记录下来,记录的方式可以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记录,也可以是 教师预先设计好方便易行的表格,幼儿填写。
教师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可以按 自己的想法操作解决问题;也可以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尝试着用别人 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实例: 当幼儿想到“迎春花泡在水里能长大”时,她拿来容器,把小花放在里
面,接上水,每天观察,期待着小花长大。这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问 题的方式。
第十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具有较高结构的探究式科学活动; 探究式技术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活动;各种区域中的科学活动;表演游 戏与文学作品等。
第一节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 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 科学的思维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具体做法:1.教师要善于支持和引导幼儿运用操作结果,依据所做的记 录,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
2.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醒幼儿注意到操作结果与预想的结果相 同或一致,来强化和扩展幼儿的经验;
3.教师可以通过提醒幼儿注意到操作结果与预想结果不同或 不一致来促进幼儿调整原有的认识,重建新经验;
4.教师要善于创设不同的情境、条件和场合,让幼儿运用所 发现的关系和获得的经验。
关键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和验证,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问 题的答案,自己得出结论。
3.在自然角的探究中融入和渗透数学教育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
(一)自然角和种植园的核心价值 1.生命的多样性
最基本的区别是植物和动物,植物直接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动物则消 耗植物合成的高能量食物。
2.生命体的特性 动物需要空气、水和食物,植物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养分。每种 植物和动物都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服务于生长、生存和繁殖等不同功 能。生命个体的行为受到内部提示(如饥饿)和外部提示(如环境的变化 ),生命体都具有帮助它们检测内部和外部提示的感官。
3.生命体的生命周期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繁殖和逐渐死亡。 4.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及其对环境的依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物种都与其他物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植 物为其他有机体提供食物、住处和巢穴。
(二)自然角和植物园的基本特征
1.自然角里的动植物需要生动而有序地呈现 (1)由幼儿的疑问或争议引发的指向适宜教育目标的种植活动和对动物 的观察与饲养; (2)生长变化明显的植物,使幼儿在一定时间内了解植物从种子——果 实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3)各不相同的植物进行有序的组合,使幼儿感觉植物物种繁多; (4)建立动物与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2.幼儿与动植物的接触要富有探究和发现
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
1.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交易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 2.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儿童引入情境, 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成-转化途 径。
如:“探究蚂蚁”(P140)
阶段二:推测与讨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在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 经过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的讨论,得出自己或小组有依据的 预测,并尽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有关幼儿探究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探究可以在科学与技术两种活动中进行; 2.探究应成为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要与其他方式相互补充; 3.在探究活动中,经历过程、发展相应的能力和形成相应的关键概念应
统一在同一个或同一系列活动之中; 4.兴趣性和有益性(或发展性)的统一; 5.探究式科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探究的各个环节是不可分割的。
(二)为幼儿建立一个科学发现区,支持幼儿的自由探究与发现
科学发现区的特点:
1.属于所有儿童。 2.以一种容易接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提供充分的材料。 3.起到资源库和图书馆的作用。 4.提供一种安全有序的工作场所。 5.激发探究的过程和情感态度。
1.空间的选择与布置
科学区空间的大小与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班级活动的面积、朝向、 班级幼儿人数等因素来确定,要兼顾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的需要,要兼 顾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需要。
事物的客观描述
1.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 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蜗牛吃东西
日期 蜗牛吃东西的情况
星期一
X
星期二
X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X√
2.记录有助于幼儿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 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
幼儿尝试接亮小电珠……,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欢乐球爆炸与芦柑水的酸的关系”等等。
皮亚杰强调:学习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主体依据假设、设 想和理论——“认知结构”来对新的经验做出解释,主体通过作用于外部世 界(实际操作)以及由此获得的反馈信息来建构日益有用的关于现实的知 识经验,这些知识又促使认知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活动
区域是幼儿自由发现和探索的场所,在于科学相关的不同区域,幼儿 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按自己的兴趣、根据学习 特点与进程进行科学探究和科学游戏。
科学活动发生较多的区域有:专门的科学发现区、自然角与种植园、 其他相关区域(如美工区、沙水区)等等。
1.活动区的活动的独特价值 ①幼儿自主发起、自主进行
在幼儿进行推测时,教师要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支持和鼓励他 们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 想法和做法。
注意事项:教师要引导幼儿有依据地进行推论,而不是瞎猜乱想。同 时,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幼儿同伴间观点的相互碰撞,有时可以让幼儿进行 小组讨论,形成小组一致的设想,最后形成预测并记录和表征。
幼儿全班记录常常是在幼儿个人记录、小组记录的基础上产生的,以 主题墙饰栏目的形式展示出来。它体现了全班幼儿在围绕某个主题经历了 一系列的探究之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和达成的基本共识。
(2)描述性记录和统计性记录
描述性记录是学前儿童科学记录常用的方式。通常以绘画的方式对所 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的描述。如:“刮风的时候”(P148)
教师要耐心、真诚地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接纳和支持幼儿 的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即使对于幼儿错误的想法,也不要急于评判幼儿的 对错,不要急于告诉幼儿正确的答案。
教师除了要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想法外,有时还需要摆出矛盾 的事实,使幼儿看到更多的方面。
如:“分辨生熟鸡蛋”(P142)
阶段三:进行试验和观测——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
③幼儿的交往更加活跃
④幼儿的操作机会更多
2.幼儿在活动区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①提供适宜的材料
②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
③适宜的介入和引导
④丰富相应的生活经验 一、科学发现区
(一)幼儿需要自由发现的机会和条件 1.准许幼儿熟悉材料。 2.准许幼儿自己开展观察和发现,并对活动有积极良好的感受。 3.通过幼儿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建立自我评价。 4.提供无所谓对或错的答案,因而没有失败。 5.提供无威胁的学习时间。 6.活动依据每个幼儿自己的学习进程展开。
幼儿的个人记录表现出幼儿个体对事物、现象及关系的理解。幼儿不 断的个人记录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幼儿的“成长记录/发展记录”。
幼儿小组记录表现着幼儿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发现的过程与结果。这 些记录成为具有共同经历的小组同伴间经验交流和分享的内容与依据,也 常常会引起幼儿的争议和讨论,引发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 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一、幼儿探究活动的步骤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阶段一: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
境之中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
疑问并产生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
如:“沉浮”、“哪种桥结实”等。(P146)
3.记录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有助于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 如:“磁铁不同部位吸物记录”
吸起的物品 磁铁红色一端 磁铁中间部位 磁铁蓝色一端
铁夹子
5
0
5
螺母
3
0
2
螺钉
7
0
9
总计
15
0
10
4.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而不同的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全班记录
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伴和老师提出质疑,但争论必须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 据。
4.教师要引导幼儿把最后的结论和自己最初的想法作对比, 从而改进原有的想法。
5.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全班最终的结论。
让幼儿初步感受到:结论的得出要以观察和实验中看到的事实为依据。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活动和经 历才能实现。
3.材料的来源
废旧材wenku.baidu.com:“百宝箱”、“宝贝展示区”等
4.基本设备(P166)
(三)科学区的管理
1.科学区应该是开放的。 2.科学区的材料应该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3.让幼儿参与科学区的材料搜集、环境布置活动。 4.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科学区规则的制定,共同维护科学区环境。 (四)科学区活动指导
1.科学区的活动应与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密切联系。 2.科学区活动指导应该以观察为前提。 3.科学区活动指导有明显指导和隐性指导两种。明显指导是以教师直接给 予幼儿教导、建议、要求等方式出现;隐性指导可以是教师平行、平等参 与幼儿的活动,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提供材料、改变材料的 组合方式等。 4.组织幼儿讨论和交流
教师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探究发现的过程,使幼儿在复述和 回忆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澄清他的思维过程,明确意识到事物间的关系, 影响的主要因素等。
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1.使不明显的关系直观化; 2.提供类似的经验,使幼儿注意到事物的关系。 阶段四:记录、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幼儿学习对
(二)材料的选择与提供 1.材料的一般要求
①安全,不要用有区角,有毛刺、不卫生的物品。 ②可操作性强,富有变化。 ③经济、实用,多选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 ④提供纸笔,并提供空间展示幼儿的记录,便于幼儿交流和分享。
2.材料的呈现
科学区的材料越丰富越好,但对于幼儿来讲,一次呈现的材料去不 是越多越好。呈现材料时最好结合主题教学活动,按年龄段发展目标层 次递进,不要一股脑地把搜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同时,材料与材料 会构成一定的关系,引发不同方向,甚至不同性质的活动。
室内面积较大:可以分光影区、沙水区、电磁区等主题创设科学区; 室内面积较小:可以把科学区与自然角相结合,也可以把科学区、 数学区、语言区通整为益智区;
科学区最好临近水源、光源和电源,或者有特别的装置。另外,科 学区的探索活动需要幼儿专注、投入、动脑筋思考,因此科学区最好与 表演区等相对吵闹的区域有一定间隔。
探究后:记录活动的结果和发现;记录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现的新现 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记录方式:
小班:生动、直观、具体,有时可以使用实物作为记录材料。
中、大班:逐渐使用概括程度高一些的记录方式。
阶段五:表达和交流——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教师的作用:1.倾听、鼓励并重复幼儿的关键陈述; 2.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探究结果的矛盾和不一致; 3.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同伴间的差异、矛盾、使他们懂得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儿童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
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
实践表明,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在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探 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儿童的科学思 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促进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 极好的作用。
统计性记录是用各种表格的方式记录获得的信息。表格、简单的柱状 图和曲线图等。(P149)
探究不同阶段的记录方式 探究前:将幼儿在活动前对所要探究的问题和探究方法、探究结果的 预想记录下来。
探究中:幼儿在探究(主要是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 记录下来,记录的方式可以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记录,也可以是 教师预先设计好方便易行的表格,幼儿填写。
教师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可以按 自己的想法操作解决问题;也可以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尝试着用别人 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实例: 当幼儿想到“迎春花泡在水里能长大”时,她拿来容器,把小花放在里
面,接上水,每天观察,期待着小花长大。这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问 题的方式。
第十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具有较高结构的探究式科学活动; 探究式技术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活动;各种区域中的科学活动;表演游 戏与文学作品等。
第一节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 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 科学的思维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具体做法:1.教师要善于支持和引导幼儿运用操作结果,依据所做的记 录,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
2.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醒幼儿注意到操作结果与预想的结果相 同或一致,来强化和扩展幼儿的经验;
3.教师可以通过提醒幼儿注意到操作结果与预想结果不同或 不一致来促进幼儿调整原有的认识,重建新经验;
4.教师要善于创设不同的情境、条件和场合,让幼儿运用所 发现的关系和获得的经验。
关键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和验证,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问 题的答案,自己得出结论。
3.在自然角的探究中融入和渗透数学教育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
(一)自然角和种植园的核心价值 1.生命的多样性
最基本的区别是植物和动物,植物直接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动物则消 耗植物合成的高能量食物。
2.生命体的特性 动物需要空气、水和食物,植物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养分。每种 植物和动物都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服务于生长、生存和繁殖等不同功 能。生命个体的行为受到内部提示(如饥饿)和外部提示(如环境的变化 ),生命体都具有帮助它们检测内部和外部提示的感官。
3.生命体的生命周期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繁殖和逐渐死亡。 4.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及其对环境的依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物种都与其他物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植 物为其他有机体提供食物、住处和巢穴。
(二)自然角和植物园的基本特征
1.自然角里的动植物需要生动而有序地呈现 (1)由幼儿的疑问或争议引发的指向适宜教育目标的种植活动和对动物 的观察与饲养; (2)生长变化明显的植物,使幼儿在一定时间内了解植物从种子——果 实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3)各不相同的植物进行有序的组合,使幼儿感觉植物物种繁多; (4)建立动物与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2.幼儿与动植物的接触要富有探究和发现
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
1.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交易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 2.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儿童引入情境, 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成-转化途 径。
如:“探究蚂蚁”(P140)
阶段二:推测与讨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在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 经过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的讨论,得出自己或小组有依据的 预测,并尽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有关幼儿探究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探究可以在科学与技术两种活动中进行; 2.探究应成为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要与其他方式相互补充; 3.在探究活动中,经历过程、发展相应的能力和形成相应的关键概念应
统一在同一个或同一系列活动之中; 4.兴趣性和有益性(或发展性)的统一; 5.探究式科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探究的各个环节是不可分割的。
(二)为幼儿建立一个科学发现区,支持幼儿的自由探究与发现
科学发现区的特点:
1.属于所有儿童。 2.以一种容易接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提供充分的材料。 3.起到资源库和图书馆的作用。 4.提供一种安全有序的工作场所。 5.激发探究的过程和情感态度。
1.空间的选择与布置
科学区空间的大小与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班级活动的面积、朝向、 班级幼儿人数等因素来确定,要兼顾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的需要,要兼 顾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需要。
事物的客观描述
1.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 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蜗牛吃东西
日期 蜗牛吃东西的情况
星期一
X
星期二
X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X√
2.记录有助于幼儿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 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
幼儿尝试接亮小电珠……,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欢乐球爆炸与芦柑水的酸的关系”等等。
皮亚杰强调:学习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主体依据假设、设 想和理论——“认知结构”来对新的经验做出解释,主体通过作用于外部世 界(实际操作)以及由此获得的反馈信息来建构日益有用的关于现实的知 识经验,这些知识又促使认知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活动
区域是幼儿自由发现和探索的场所,在于科学相关的不同区域,幼儿 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按自己的兴趣、根据学习 特点与进程进行科学探究和科学游戏。
科学活动发生较多的区域有:专门的科学发现区、自然角与种植园、 其他相关区域(如美工区、沙水区)等等。
1.活动区的活动的独特价值 ①幼儿自主发起、自主进行
在幼儿进行推测时,教师要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支持和鼓励他 们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 想法和做法。
注意事项:教师要引导幼儿有依据地进行推论,而不是瞎猜乱想。同 时,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幼儿同伴间观点的相互碰撞,有时可以让幼儿进行 小组讨论,形成小组一致的设想,最后形成预测并记录和表征。
幼儿全班记录常常是在幼儿个人记录、小组记录的基础上产生的,以 主题墙饰栏目的形式展示出来。它体现了全班幼儿在围绕某个主题经历了 一系列的探究之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和达成的基本共识。
(2)描述性记录和统计性记录
描述性记录是学前儿童科学记录常用的方式。通常以绘画的方式对所 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的描述。如:“刮风的时候”(P148)
教师要耐心、真诚地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接纳和支持幼儿 的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即使对于幼儿错误的想法,也不要急于评判幼儿的 对错,不要急于告诉幼儿正确的答案。
教师除了要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想法外,有时还需要摆出矛盾 的事实,使幼儿看到更多的方面。
如:“分辨生熟鸡蛋”(P142)
阶段三:进行试验和观测——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