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系统是哪位科学家于何年发现的

合集下载

法医学基础知识

法医学基础知识

法医学基础知识[法医物证学]血型: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

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

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

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01年K.兰德施泰纳首先发现了人类第一个血型—红细胞ABO血型,不仅奠定了临床输血和现代外科学基础,而且开创了免疫血液学及后来发展的免疫遗传学。

在他以后半个世纪中,陆续发现了红细胞有400多种血型抗原,分属20多个系统。

其中以ABO及Rh系统最重要。

⑴ABO 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安全输血的基础。

兰德施泰纳在1901年首先发现人类有三种不同血型。

1902年又发现第四种。

根据红细胞是否含有A或B抗原(凝集原)将血型分为:A、B、AB、O(不含有A及B抗原)四型。

其相应的抗体(凝集素)为抗A、抗B。

⑵Rh血型系统:1904年兰德施泰纳与A.S.魏纳将恒河猴(Rhesus-monkey)的红细胞注入兔与豚鼠,所得的血清除能凝集恒河猴红细胞外,尚可与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

从而认为这些人群与恒河猴一样,其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遂以Rhesus的字头取名称为Rh抗原,相应之抗体则称为Rh抗体。

凡红细胞上有该抗原者称Rh阳性,反之谓Rh阴性。

亲子鉴定亲子鉴定又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对人类遗传标记进行检测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存在亲生关系的鉴定。

DNA是人体遗传的基本载体,人类的染色体是由DNA构成的,每个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成对的染色体,其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

夫妻之间各自提供的23条染色体,在受精后相互配对,构成了23对(46条)孩子的染色体。

如此循环往复构成生命的延续。

由于人体约有30亿个核苷酸构成整个染色体系统,而且在生殖细胞形成前的互换和组合是随机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30亿个核苷酸的组成序列,这就是人的遗传多态性。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
专用水平离心机 假阳性:镰型红细胞、巨幼红细胞 白细胞过多 纤维蛋白原未完全去除 细菌污染,血浆蛋白异常 假阴性: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不适用于直接Coombs阳性的红细胞标本、酶处理的红细胞标本
方法学评价
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可长时间保存 自动化程度高,实验过程标准化,ISO9000/CE认证 成本高
03
间接Coomb’s(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DAT)
DAT:检查红细胞是否致敏
IDAT:检测血清中不完全抗体
原理和方法 低离子强度盐溶液(low ionic strength salt solution, LISS):降低介质离子强度,增加抗原抗体结合 聚凝胺: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使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凝集。 重悬液(resuspension)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
规则抗体和不规则抗体
规则抗体:ABO系统产生抗A、抗B是有规律的。
Landsteiner规律: A型-抗B,B型-抗A,O型-抗A,抗B
不规则抗体:除ABO 系统外,其他系统产生的抗体均不符合上述规律。
正常人血液中一般没有不规则抗体,又称为意外抗体(unexpected antibody)。
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血型(blood type)

关于abo血型系统的叙述

关于abo血型系统的叙述

关于abo血型系统的叙述ABO血型系统是指红细胞表面上A和B两种抗原的组合情况及其对应的抗体,包括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四种血型。

这一血型系统的研究对于人类血液输血、器官移植、人类遗传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1. ABO血型的发现ABO血型的发现始于1900年,由奥地利医生卡尔·朗斯泰因开展的一项研究。

当时,朗斯泰因发现某些血红蛋白病患者的血液和正常人的血液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似乎与血红蛋白无关的因素。

后来,他发现这个因素与血液对一种叫做血凝素的物质的反应有关系,从而成功地将血型分成了A、B、O型。

2.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ABO血型的遗传规律是由两个等位基因决定的,分别是A基因、B基因和O基因。

A基因和B基因是互不相同的,均为不完全显性。

O基因是隐性的,不会表现出A和B基因的特征。

因此,人类的A、B、AB、O四种血型都是由这三个基因所决定的。

3. ABO血型的特征A型血和B型血的区别在于小红细胞表面上的血型抗原不同。

A型血是在小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同时有抗B抗体;B型血是在小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同时有抗A抗体。

而AB型血是两种抗原都有,却没有抗A和抗B抗体,因此可以接受A、B、AB、O四种血型的输血。

O型血则没有这两种抗原,但同时有抗A和抗B抗体,因此只能接受O型血的输血,也称为“全人类的供应者”。

4. ABO血型的用途ABO血型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如:输血前的配型、器官移植的配型、检测犯罪的证据等等。

在遗传学中,ABO血型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群体的分型和亲属关系的鉴定。

总结:ABO血型是人类体内最常见的血型,在医疗、法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了解自己与家人的血型也是有意义的,既可以促进健康,也可以提高生活中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积极性。

abo系统血型介绍

abo系统血型介绍

abo系统血型介绍人类血型有很多种型,而每一种血型系统都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并具有免疫学特性。

最多而常见的血型系统为ABO血型,分为A、B、AB、O四型;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主要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再次为MN及MNSs血型系统。

据目前国内外临床检测,发现人类血型有30余种之多。

人类的血型具有遗传性、父母双方的血型基因在两性性细胞相结合时,可以在细胞核染色体中搭配成对,进而将血型遗传特性传给子代。

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德斯坦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

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我们可以把血液分为A、B、AB、O四型。

而A、B、O三种血型抗原的糖链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糖链末端的糖基有所不同。

A型血的糖链末端为N-乙酰半乳糖胺;B型血为半乳糖;AB型两种糖基都有,O型血则缺少这两种糖基。

abo系统血型系统的遗传A型血的遗传基因可以是两性的A与A结合成AA,也可能是一性的A基因与另一性的O结合成AO,但不管AA还是AO,所表现出来的血型,都是A 型,而O为隐形遗传基因,不能表现出来。

B型血的遗传基因与A型血相似,有的为BB、有的为BO、但是所表现出来的都是B。

AB型与O型血遗传基因都与所表现的血型一致,AB型的为AB,O型的为OO。

由此可知,凡父、母是A或B型血者,其子女可能是A型或B型,但也可能是O型,因为A型或B型都含隐性遗传基因O,当父遗传基因中的O与母遗传基因中的O相结合成OO时,则表现为O型。

父母血型的各种遗传基因在两性结合时都要发生重组合,重组和后形成子女的各种血型。

子女与父母血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是不一定相同。

例如:ABO血型及其相应的遗传式:血型或表现式,遗传式或基因型 A型:AA、AO;B型:BB、BO;O型OO;AB 型AB 即表现式:A,B,O和AB;遗传式:AA,AO,BB,BO,OO和AB。

abo系统血型系统跟RH血型有什么区别Rh血型系统,主要指人类红细胞表面有无“RhD抗原”:Rh+,称作“Rh阳性”、“Rh显性”,表示人类红细胞有“RhD抗原”;Rh血型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故第一次输血时不会发现Rh血型不合。

血型与性格(详细篇)

血型与性格(详细篇)
经过以上说明,我们基本上能够辈握血型遗传的规律。父母没有o型而子女却出现o型的情况,往往令人们迷惑不解。这是因为人型或B型父母实际属于A0型或D0型,0型遗传因子的自由结合就会出现0型孩子。所以我们可以理解A型父和D型母可以生出四种血型的孩子的原因。当然,任何规律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意外,但对于血型,概率仅有几万分之一。
A型人的生活环境对A型人社会性的形成也大有益处。要知道在交通和信息都不便的山林地区维持一个群体社会远比平原地带要困难得多,为此A型族群不得不确定一种法则,以使这一群体能够有条不亲的生活。于是乎,许多抽象的规定和形象的标志就应运而生了,并最终成为A型群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因为在复杂的境况中,各行其是的做法只会增加更多的风险和不便,所以,遵守社会秩序,不妨碍他人和集体,也就是给予了自己最大的自由和方便,这自然也培养了A型人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稻种。而对社会秩序的遵守和较强的公憾意识,在日耳曼语系国家和东方的日本都达到了最高水平。
从A型人的生存环境来看,由于视野狭小、境况复杂,敌害很容易从较近的距离向人发动袭击.为此A型人不得不时时小心,处处提防,哪怕一点儿风吹草动,也会引起A型人高度的警惕。A型人小心、谨慎、疑心重的特点就此逐渐形成了(日本人和湖南人多招风耳就是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此外,由于山林的地形复杂,敌害四伏,如果毫无警觉的自由行动,可能受到意外伤害。为安全起见,A型人常固定居住于自己熟悉的地带,很少变动,久而久之就对他们生存的地区产生了感情,这也许就是A型人恋土心理、保守性格的渊原吧。
血型很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与广阔的草原及草原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逐渐形成了游牧民族粗犷、淳朴、豁达、宽容、灵活、乐观、随大流以及游移多变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与B型人的性格是一致的。而与闭塞、宁静、丰富的山林环境相适应,则逐渐形成了山地民族保守、好静、小心、谨慎、含蓄、孤独、爱思考以及细致的作风。这又同A型人的性格是一致的。当然,依旧留在非洲或分布于与非洲环境相似地区的族群,自然秉承了原有的血液类型,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些族群除了保留有人类祖先的一些秉性外,还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了热带民族热情、开放、胆大、冲动、勇猛、宰宜、多动少静、团伙意识强烈等性格待征。这也是直到现在以o型为主的黑人所具有的特征。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AB
A、B
A/B
来自母亲和父亲的A、B、O血型基因决定 子代的血型。 父母基因型 AO BO(9号)
子女基因型
子女表现型
AB
AB
BO
B
AO
A
OO
O
父母与子女ABO血型遗传关系(一)
父母血型 父母的遗传因子 子女的遗传因子 子女血型 O×O O×A OO×OO OO×AO OO×AA O×B OO×BO OO×BB O×AB A×B OO×AB AO×BO AO×BB OO OO、OA AO OO、OB BO AO、BO O O、A A O、B B A、B
类孟买型主要特征: 1、红细胞表面有很弱的A/B抗原. 2 与来自孟买型的抗-H有弱凝集反应。 3、类孟买型个体的唾液中含有少量的ABH血 型物质。 4、类孟买型个体血清中的抗体是抗-HI、抗H、抗-A或抗-B。 5、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模式。
• 孟买型被定义为非分泌型H抗原缺失 • 类孟买型的定义尚有争议, 现分为两类:一类为较常见的分泌型H抗原 缺失,另一类约20%,为非分泌型H抗原部 分缺失 孟买型和类孟买型个体只能输Oh型红细胞
5、分泌型血型物质
• 与其他血型抗原不同,ABH抗原不仅存在于 红细胞膜表面,还可以存在于血清、唾液、胃液 等多种体液中,这些可溶性的抗原物质则被称为 “血型物质”,但是,并非所有个体的体液中一 定都存在ABH抗原物质,凡体液中存在这种血型 物质者称为分泌型;若无血型物质者则称为非分 泌型。分泌型与非分泌型受控于Sese基因。 • 血型物质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 在细胞抗原弱表达个体中,通过测定唾液等体液 中血型物质辅助鉴定血型;(2)中和ABO血型 系统中的“天然抗体”,有助于检查免疫性抗体; (3)通过检查羊水中血型物质,预测胎儿ABO 血型等。

血型解析

血型解析

血型解析1901年,维也纳大学助教卡尔·兰德斯坦纳先生首先发现了ABO血型系统。

1930年,他获得诺贝尔奖。

血型包括人的体质类型和性格类型,因最初是在血液里发现的,故命名为血型,这也导致许多人误认为血型只是血液的类型。

关于这一点,我会在第二章详细叙述。

目前已发现的血型,除ABO血型外,还有1928年发现的MN型、Q型、E型以及1940年发现的Rh型等。

人们对血型的遗传方式已经很清楚,对各种类型血液的血型物质已经能够分离,对其化学结构也渐渐明白,但对血型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还远未弄清,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1918年),在波兰出生的德国遗传学者L.海路休弗洛特夫妇,调查了16个国家的8500名士兵的血型,发现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血型分布有很大差异。

他们依据这一调查结果写成了一份震惊世界的学术报告。

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各个国家的人和民族的特征也与血型的分布有关。

目前,关于世界各地血型分布率的调查正在逐步进行。

利用血型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研究者,只要对一定数量的血型组进行对比观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血型与性格的重要关系,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科学现象。

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特征,是由每个人的性格集合而成的。

血型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性格特征有一种巨大的潜在作用,这是无疑的。

看来可以说,血型是左右人类历史和世界风云的巨大能动因素之一。

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种有欧美的白种人和亚洲的黄种人。

如图1-1所示,在欧美国家,O型人极其常见,在苏格兰和爱尔兰的许多地区,O型人甚至超过50%;B型人和AB型人则非常少见。

东欧由于和亚洲来往较多,有的地区B型人达15%~16%。

而在西欧,B型人和AB型人加起来才占到10%左右。

与此相比,虽然O型人在亚洲的部分地区稍多,但整体来看较少。

相反,B型人则为西欧的2~3倍甚至还要多,特别是印度、蒙古、朝鲜、中国北部和东北部等国家和地区,B 型人达30%~40%。

血型概述

血型概述

血型概论血型如何遗传?血型的发现血型是由奥地利的医生兼化学家兰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1868~1943)首先发现的,他在一九O九年提出ABO系统,并于一九三O年获得诺贝尔奖。

在维也纳工作的期间,他发现若将不同种类的血液注射到动物体内,则红血球很快就被分解掉,后来又发现一个人血液若加入另一个人的血清,则红血球很快就凝集起来。

这些现象使得他有了将血型分门别类的想法,但是直到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期间,许多临床医生在治疗伤患时才了解兰斯坦纳研究的重要性。

兰斯坦纳的第二个主要贡献则一直到他过世之后才发展完全,那就是有关血型如何应用在鉴别父母方面,尤其是MN系统应用最多,这是他和美国的血清学家李维(Philip Levine,1900~)共同发现的。

例如婴儿若是MN而母亲是M,则父亲决不可能也是M;同样地,如果婴儿是MN而母亲是N,则父亲也不可能是N。

现在法庭对于血缘关系的鉴定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血型的组合可能有哪几种?每一对血型基因组合都是由A、B、O 三种基因所构成。

其中A和B都是显性基因,因此同时拥有这两个基因者为AB型。

因为O为隐性基因,所以O型血型者必定同时带有两个O基因。

血型的遗传由于血型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所以如果父母亲的血型确定的话,就可以推测出其子女的可能血型;同时,也可以列出一些不可能发生在其子女身上的血型。

这种方法在亲子鉴定尚可用来排除「不可能的父亲」。

输血一但输到不兼容的血液,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辨认出输入红血球上不同的抗原,而引发一连串反映。

一般来说,O型血球上不带有任何A或B抗原,所以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称为全能供血者;相反的,AB型的人因血球上带有A及B抗原物质,不会视输入血球上的A或B 为外来者,就不会引发免疫攻击反应,因此可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称为全能受血者。

血液交叉试验为了寻求合适的捐血者,必须用捐血者的血液及受赠者的血液做「交叉试验」。

abo设定介绍详细

abo设定介绍详细

abo设定介绍详细ABO设定,又被称为ABO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血型分类体系,是在1900年由德国人Karl Landsteiner首次提出,因其发现A、B、O 三种血型而得名。

ABO血型系统是基于血清和红细胞表面抗原判断血细胞型的,从而对血液进行分类。

全球约有9亿人的血液属于ABO系统,整体血型分布大致如下:A型血占41.3%、B型血占9.4%、O型血占45.7%,AB型血为3.6%;A型血较多,AB型血人数最少。

在ABO设定系统中,有四种基本血型:A型血、B型血、O型血和AB型血,这四种血型有着不同的特点:A型血:属于ABO设定系统的A型血会在自己的红细胞上表现出抗原A,其抗体则是抗原B;B型血:属于ABO设定系统的B型血会在自己的红细胞上表现出抗原B,其抗体则是抗原A;O型血:属于ABO设定系统的O型血在自己的红细胞上不表现出抗原A和抗原B,其抗体则是抗原A和抗原B;AB型血:属于ABO设定系统的AB型血会在自己的红细胞上表现出抗原A和抗原B,其抗体则既不是抗原A也不是抗原B。

ABO血型系统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血液分类系统。

因为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们进行血液转换和交叉输血,以避免出现不可预期的副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类的血液基因。

ABO设定系统支撑着临床血液检测,其划分血型的精准度极高,被用于人体内部的血肿动脉、腔和腹腔的血液象检测、免疫抑制试验、全血检查、新生儿和临床病人的血细胞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对贫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等。

ABO血型系统一直是医学上重要的研究内容,被用于研究人类血液基因、治疗血液疾病以及重要的科研工作。

除此以外,ABO血型系统也被用在刑侦案件中,用于辨别散落的血液样本属于哪种血型,从而有助于排除证据,确认凶手身份。

自从ABO设定系统提出以来,已经成为血液检测和血液转换、治疗技术的重要基础。

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疾病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血型在疾病传播和疾病预防中所起的过滤作用,帮助人们勤加检查,从而实现用适当的方式预防病症的发生或传播。

基础心理学《血型的发展史》课件

基础心理学《血型的发展史》课件
1902年,奥地利维也纳大 学的卡尔·兰德斯泰纳首先发现 了ABO血型。这一发现,对人类 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此, 卡尔·兰德斯泰纳在1930年荣获 了诺贝尔奖。
ABO血型中有A型、B型、O型和AB 型,是人类最常见的,也是最早被发 现的。据统计,全世界人口中,
O型血占44%, B型血占40%, A型血占11%, AB型血仅占5%。
继发现ABO血型之后,从1927年开 始,人们又陆续发现了MN血型、Q血型、 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数十种血型 系统。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除了 人类以外,连猴子、猩猩、大象、狗 等高等动物也存在血型,甚至乌龟、 青蛙身上也可以找到血型得痕迹。
有关血型和性格的关联研究已经持续 了近80年,尤其是在日本和韩国,“血型 性格论”已深入人心,从谈恋爱到找工作, 大家都会先拿出血型进行衡量。
在1989年,卡特尔又发布了针对美 国中西部地区人的调查结果,他们测定 了4项性格指标:“外向型-内向 型”“感性型-直觉型”“思考型-感 觉型-洞察型-判断型”。调查的结论 是“血型和性格无关”,彻底推翻了自 己以前的研究结果。
血型源于先天遗传,如果能决定性格 的话,那说明性格就是由遗传决定的。 但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只有30、环境的影响有关。不能完全 否定血型性格论,所以从血型上探索人 类性格的秘密,仍然是一些科学家的研 究课题
相比之下,西方人却对血型论十分漠 然,很多人甚至不关心自己的血型是什么。 日前,韩国研究人员又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坚持“血型影响性格说”。
西方心理学者对血型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也进行了很多探索。
1964年12月,《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 刊登了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等人 的论文《血液群体与性格》,对568名意 大利人或意大利裔的美国人进行了测定, 发现B型血的人比A型和O型血的人更 温顺。

血型的发现史

血型的发现史

血型的发现史打开文本图片集ABO血型的发现史其实是一部血迹斑斑的输血史。

193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因为他发现了“ABO血型系统”。

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输血的成功率,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但是,应该被历史记住、被众人感激的不仅仅是兰德斯泰纳,还应该有那些做出过贡献的医生和为此付出生命的病人。

以血为药,古已有之。

据记载,在埃及等地,血被作为麻风的特效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而罗马人则自古就相信喝人血可以治疗癫痫症。

我国这样的事也不少,比如唐《本草拾遗》就有记载,“人血馒头”是治疗肺痨的良药。

当然,那时还没有输血这回事,差不多到16世纪,人类才开始试验输血。

输羊血的丹尼斯西方医学史上,最先以输血救人的是法国国王的御用医生詹恩·丹尼斯。

他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疾病。

1667年6月15日,丹尼斯以银质细管将羊动脉与人体静脉相连,将羊血输给了一个15岁的男孩。

这个小男孩居然奇迹般的活了!年代已远,这个小男孩究竟是怎么活了下来的已无法探究,但是根据这些年关于血型的研究进展,我们还是可以推测一二。

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是这只小羊的血型刚好和小男孩的血型相同。

早前有研究人员发现,欧洲盘羊的血液也有B型和AB型之分,所以这个小男孩是有可能撞上一只和他血型一样的小羊的。

不过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概率是很低的,所以小男孩没死更可能是因为输入的羊血量较少,没有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才堪堪保住了小命。

虽然不知道小男孩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但是丹尼斯还是倍受鼓舞,又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好几次实验,结果还都歪打正着地成功了。

不过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于是他遇到了安托万·莫里。

莫里患有癫痫,某次病发离家,流落巴黎街头时,被丹尼斯带回家中诊治。

第一次输血后,莫里的病情确实有所好转。

许是丹尼斯想要趁热打铁,一举将其治好,所以又给他输了次血,结果莫里却开始发烧、腹痛、尿血。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前言】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治疗手段,已有近百年历史。

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输血已由一种治疗手段逐渐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是多学科的发展和交叉,它涉及了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传染病学、移植生物学、病毒以及生物工程学等有关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如何获得合格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有效地给患者输注,防止输血传播性疾病及输血反应。

输血发展史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这一伟大的发现是输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安全输血提供了科学依据。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了Rh血型,在以后几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红细胞血型被发现,国际输血协会红细胞抗原命名专业组在1995年已确认有23个血型系统,100多个血型抗原。

2.1914年比利时人Hustin发现枸橼酸钠有抗凝作用,这一发现为血液能在体外保存找到了理论基础。

1918年Robertson提出葡萄糖—枸橼酸钠配方用于血液采集和保存,由于有了血液体外保存技术,1918年出现战地血库,1937年世界第一个血库在美国芝加哥成立。

3.20世纪50年代开始提出成份输血。

到70年代,临床输血进入成份输血时代,成份输血已成为输血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4.血液病毒的检测。

在20世纪60年代,输血传播性疾病被认识。

从60年代末开始至今,采供血机构相继进行了HBVAg检测、抗-HIV抗体检测、抗-HCV抗体检测。

这些检测项目的开展,减少了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危险,提高了输血安全性。

5.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危害后,自身输血发展起来。

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向输血领域渗透,使我国输血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我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各地采供血机构大力加强血源管理、血液制备和输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保证血液的安全。

ABO模式分析范文

ABO模式分析范文

ABO模式分析范文ABO模式是由奥地利的卡尔·朗斯泰纳(Karl Landsteiner)于1901年首次提出的。

他发现当人的血液与不同类型的血液混合时,会发生凝聚反应或凝集反应。

他根据这些反应将血型分为四种,并赢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在ABO模式中,A和B血型是由人体内的两种蛋白质抗原A和抗原B所决定的。

抗原A存在于红细胞的表面,而抗原B也存在于红细胞的表面,但与抗原A不同。

这两种抗原都能够引起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即抗A和抗B。

由于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人的血型。

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表面带有抗原A,他们的血型就被归为A型。

如果他们的红细胞带有抗原B,他们的血型就会被归为B型。

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既带有抗原A又带有抗原B,那么他们的血型就会被归为AB型。

而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上没有带有抗原A或抗原B,那么他们的血型就会被归为O型。

O型血人体内没有抗原,但会产生抗A和抗B两种抗体。

ABO模式的分析对于输血和器官移植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不同的人在血液类型上存在差异,所以在输血时必须确保血液类型匹配,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免疫反应。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血型是A型,则只能接受A型或O型的血液,而不能接受B型或AB型的血液,因为他们的体内会产生针对B型和AB型的抗体。

此外,在器官移植中,ABO血型匹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器官移植需要确保供体和受体血型相同或相容,以降低移植器官遭到免疫排斥的风险。

一般来说,AB型可以接受所有类型的器官,红细胞和血浆,因为AB型血液没有抗体反应。

O型可以捐献给所有血型,但只能接受O型的器官,因为O型血液中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

此外,ABO模式的分析还对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研究发现,不同血型的人对一些疾病的易感性也有所不同。

例如,A型血的人更容易发生胃溃疡和心脏病,而B型血的人更容易发生感冒和支气管炎。

这些差异可能与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

二十世纪的十大医学发现

二十世纪的十大医学发现

一、血型l900年奥地利生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等发现了人类血液的不同型号,即ABO血型系统,揭开了输血史上全新的一页,他因此而获得了1930年的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

然而,血型对人类所起的作用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它在人类的遗传学、血液学、免疫学、法医学和器官移植等学科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青霉素1928年夏天,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青霉素,当时没有引起重视。

二次大战爆发后,由于人们对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急切要求,抗菌药品又成为医药界注意的中心。

1938年,弗罗利和钱恩再次研究了青霉素,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奠定了青霉素治疗学的基础。

他们3人因此而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

三、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是本世纪又一项重大医学进展。

1936年,前苏联首先进行了肾移植。

1954年,美国一位年仅21岁的妇女移植了自己同卵双生姐姐的肾,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成了世界上肾移植后活得最长的人。

1 964年,美国科学家最早取得心脏移植成功。

现在全世界经心脏移植存活的已有400多人,其中两人已活了10年以上。

四、脱氧核糖核酸(DNA)1953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里克首先确定了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立体结构,这是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生物科学划时代的成就,它的重要性可与生物进化、核裂变等类科学发现相比。

生长、疾病和衰老等的根本奥秘都存在于DNA的双螺旋立体结构之中。

而对于像人这样的高等生物,DNA还决定了智力和记忆等精神活动的特征。

因为这项发现,他们与另一位科学家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

五、试管婴儿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名“试管婴儿”--路易·布朗在英国诞生。

这以后,世界其它许多国家也都陆续娩出了“试管婴儿”。

我国虽起步较晚,但也在1989年3月10日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

这一医学进展意味着人类的生育与性生活相分离,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社会、法律、道德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原理
原理
红细胞血型抗原
红细胞膜中夹杂着3种蛋白质:糖蛋白、简单蛋白及膜收缩蛋白。红细胞抗原有些突出在细胞表面,好像伸 出在地面上的树枝,如ABH抗原;有些镶嵌在细胞膜内,如Rh抗原。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部分,叫做抗原 决定簇。血型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有的已经清楚,但大部分不清楚。有些血型在体液中存在可溶性抗原,叫 做血型物质。从人体分离出来的ABH及Lewis血型物质是糖蛋白,即在肽链的骨架上连接着一些糖的侧链,这些糖 链便是特异性决定簇。ABH及Lewis血型物质的特异性决定簇很相似,只是在糖链上个别糖的种类或同一种糖由于 存在位置不同,就显出不同的特异性。比如A与B的抗原特异性,只是在糖链上有一个糖不相同,便显示出不同的 特异性。A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是一个N-乙酰半乳糖胺,而B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却是一个D-半乳糖。
ABO血型抗原具有种族差异。例如,中欧地区的人群中,约40%以上的人为A型,近40%的人为O型,10%的人 为B型,6%的人为AB型;而90%的美洲土著人为O型。
血型
血型(blood groups;blood types)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
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 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通常人们 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 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 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血型一般常分A、B、AB和O四种,另外还有RH、MNS、P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A1与A2两亚型之间的输血可能引起输血反应
防止将弱A亚型定为O型血
如果将弱A亚型的血输给O型患者,将会引起严
重的血管内溶血反应;
如果将O型血输给弱A患者则无明显反应

弱A亚型:A3,Ax,Aend,Am,Ay,Ael 弱B亚型:B3,Bx,Bm,Bel
孟买血型

基因型为hh,表型为Oh


红细胞及唾液中无H物质
1952年在印度孟买首次报道,全世界共发现100多例 正定型不与抗A、抗B、抗H反应,易误为O型,血清 中含有抗A、抗B、抗H,只能输相同类型人的血液
类孟买血型

即H缺陷的分泌型,红细胞表面部分或完全缺乏ABH抗原, 而在唾液等分泌液中却可以检出ABH 血型物质。

测定羊水血型物质可预测胎儿血型
中和天然抗体,有助于检查/鉴别免疫性抗体性质
ABO血型系统抗体

天然抗体:在没有可觉察的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抗体
( IgM为主)

免疫抗体:通过输血、妊娠等免疫刺激获得的抗体
( IgG 为主), 可以通过胎盘

抗A、抗B:主要是 IgM,或少量IgG、IgA

O型血清中除存在抗A、抗B外还有抗AB抗体 B型人的抗A效价高于A型人抗B效价 O型人抗A、抗B效价高于B型或A型人相应抗体
ABO血型系统亚型

以A亚型最为多见,其中又以A1和A2为主
A1细胞上有A1及A抗原,A2细胞上只有A抗原;
A2抗原位点数比A1少得多,糖基转移酶活性也低; A2和A2B型人在A与AB型人中所占的比例少于1%; 1~8%的A2型人及22~35%A2B型人有抗A1。
A1、A2亚型鉴定的意义

血型的发现与启示

血型的发现与启示

血型的发现与启示输血是挽救大出血病人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人类的输血历程经历了早期的蒙昧输血和盲目输血,人类血型的发现使得盲目输血飞跃为现代的安全输血,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进展。

1930 年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因发现人类血型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Kantha分析比较了1912-1966 年间的24 位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的贡献后提出只有兰德斯坦纳可以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媲美。

为纪念兰德斯坦纳的功绩,人们也把兰德斯坦纳尊为“血型之父”,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把兰德斯坦纳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一)输血简史古时的人普遍认为,血液是生命之源,是支撑人体的生命所在,失血过多就会虚弱甚至死亡。

因此,试图通过喝血来补充丢失的血液、获取他人的力量和精气很自然地成为当时流行的疗法。

可是人一旦开始喝人血,情况就变得很糟糕,因为人和动物也就区分不开了,公元193年罗马皇帝塞普蒂默斯•塞维鲁斯颁布法令禁止喝人血。

1665 年英国牛津大学 Lower R 首次在狗身上进行动物之间的输血,将一只狗的血输给另一只因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狗,成功抢救了大失血狗的生命。

为此,Lower得出结论,替代血液的最佳选择是血液,动物之间乃至动物与人之间的输血具有可行性。

Lower成功进行的动物输血实验也催生了从动物到人的输血尝试。

1666年Lower在Edmund King的帮助下在英国成功地将绵羊血输给人,而未引起灾难性的死亡事件。

Lower的成功也引起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御医Denis 的极大兴趣。

1667 年,Denis 和外科医生 Emmerez 也进行动物 - 人的输血,将 250 ml 羊羔血输给了人,也未引起死亡事件。

人们偏爱绵羊是因为他们认为性格温顺、安静的绵羊血特别适合治疗兴奋躁动、胡言乱语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省医院输血科岗位技能大比武操作问答题与参考答案1.ABO血型系统是哪位科学家于何年发现的?答: ABO血型系统是奥地利科学家Karl Landsteiner 于1900年发现的。

2.ABO血型种类有哪些?答: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或/和B抗原,以及血清中有无抗-A及抗-B抗体,将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3.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标本有什么质量要求?答:(1)实验室所检测标本须有清晰的惟一性标识;(2)标本要求不超过3天的期限;(3)肉眼判断标本是否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溶血、脂血等;(4)血清或血浆均可用作检查,但是使用血浆标本时,应注意排除纤维蛋白析出对结果的干扰。

4.试管法测定ABO血型的原理是什么?答: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定型和反定型鉴定ABO血型。

5.何谓ABO正反定型?答:(1)正定型:用已知抗A和抗B血清试剂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2)反定型:用已知ABO试剂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

6.试管法测定ABO血型时,红细胞标本的制备浓度是多少?答:制成2%-5%的红细胞悬液。

7.存在血型抗体减弱或消失的特殊人群有哪些?答:新生儿;老年人;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的患者;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等。

8.试管法测定ABO血型时,血清与红细胞的添加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如此操作?答:正确的添加顺序是:先加血清,再加红细胞。

这样操作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9.为什么做ABO反定型除了使用A型和B型红细胞还需使用O型红细胞?答:为了检测抗A和抗B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10.如何判定ABO血型?答:正定型用已知抗A和抗B血清试剂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反定型是用已知ABO试剂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当正反定型相符时,判定ABO血型。

11.ABO血型检测试管法凝集强度如何划分?答:ABO血型检测试管法凝集强度分(++++)、(+++)、(++)、(+)和(-)五种。

形成一个大块为(++++);分裂成几个大块为(+++);分裂成多个小块为(++);呈细沙状凝集颗粒为(+);无凝集为(-)。

此外,如果出现溶血,判定为阳性。

12.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此方法采用排阻层析原理,即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该复合物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浮于胶表面或悬于胶中;如无相应抗体结合,则不能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分散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凝胶间隙沉于微柱腔底部。

13.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时,红细胞标本的制备浓度是多少?答:制成0.8﹪-1﹪的红细胞悬液。

14. 微柱凝胶法做血型对专用离心机的离心要求是什么?答: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离心2分钟,1500rpm离心3分钟。

15.ABO血型的4种表型分别对应的基因型是哪些?答:A型: 基因型可能是AA或AO;B型: 基因型可能是BB或BO;AB型: 基因型是AB;O型:基因型是OO。

16.ABO血型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什么?答: ABO血型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特异性糖基转移酶,而非ABO抗原。

17.ABO血型抗原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答: ABO血型抗原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或糖脂,抗原决定簇存在于糖链结构上。

18.ABO正反定型试验不相符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1)人为主观因素:加错试剂或样品等;(2)生理性、疾病性或治疗性因素致抗原、抗体减弱:老年人、婴幼儿、某些白血病患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难治性贫血患者、大量输液等;(3)输血或疾病致患者产生类抗原或类抗体:获得性B、自身抗体等;(4)异常基因型:存在ABO亚型,如Ax 、A3、Bx、B3等;(5)近期输异型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双精子受精或同卵受精(嵌合体) 致混合凝集现象等。

19.父亲为A型,母亲为B型,他们子女的血型可能是什么?答:子女的血型可能是O型、A型、B型、AB型中的任意一种。

20.红细胞凝集包括哪两个阶段?答:第一阶段,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膜的抗原上,成为致敏状态;第二阶段,已致敏的红细胞凝集而形成块状,即发生凝集反应。

21.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主要是哪种类型的抗体?与相应抗原在盐水介质可否产生肉眼可见凝集现象?答:主要是IgM类的天然抗体,亦称完全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直接连接相应的红细胞,使之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22.ABO血型基因位于人类几号染色体上?答: ABO血型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

23.ABO血型不合输血会导致什么后果?答:ABO血型不合输血,会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肾衰以及死亡等。

24.哪一种血标本可只做正定型不做反定型?答:新生儿、年龄小于三个月婴幼儿的血样本可只做红细胞正定型不做反定型。

25. ABO正反定型试验的关键控制点是什么?试管法判定ABO血型时的离心条件是什么?答:ABO正反定型试验的关键控制点是离心速度。

试管法判定ABO血型时的离心条件为:1000g离心15秒后观察结果。

26.ABO血清学检测,依据什么可区分ABO亚型?答:(1)红细胞与抗A、抗A1、抗B及抗AB的凝集程度;(2)红细胞上H抗原的强弱;(3)红细胞与抗-A、抗-B试剂的吸收放散;(4)分泌型人唾液中的A、B、H血型物质。

27.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表面带什么电荷?答: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由于负电荷相斥,使红细胞在介质中相互分离,呈悬浮状态。

28. 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有何主要优点?答:(1)敏感;(2)结果可保存;(3)标本量少;(4)人为干扰因素较少,重复性好;(5)操作简便,省去繁琐的洗涤过程。

29.为什么微柱凝胶法不能完全取代试管/玻片法?答:(1)微柱凝胶法不能用于吸收放散试验;(2)用于健康体检者或健康献血员的ABO血型和Rh血型(单抗试剂)筛查,试管/玻片法快速而又价廉。

30.与相应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的血型抗体是哪种?这种血型抗体存在于哪些血型系统中?答:IgM型抗体,存在于ABO、MNS、Lewis和P血型系统中。

31.微柱凝胶法结果如何判读?答:结果判读与解释:(1)阴性结果判读:红细胞完全沉积在微胶管尖底部;(2)阳性结果判读:1+:凝集细胞位于凝胶中下部;2+:大部分凝集细胞位于凝胶表面、中部,少部分位于凝胶中下部;3+:大部分凝集细胞位于凝胶表面,少部分位于凝胶中部;4+:凝集细胞均位于凝胶表面;完全溶血:凝胶和反应池中无红细胞,反应池中出现透明清澈红色液体;不完全溶血:残留红细胞在凝胶表面、胶中、或底部,反应池中出现透明清澈红色液体;混合外观: 凝集细胞位于凝胶表面和凝胶底部。

32.抗A标准血清效价低时会将何种血型误判为O型?答:A型。

33.常规ABO血型鉴定需用试剂有哪些?答:抗-A、抗-B血清试剂和ABO试剂红细胞。

34.抗A血清能凝集哪些血型红细胞?答:抗A血清能凝集的红细胞有:A1型,A2型,A1B型,A2B型四种。

35.ABO血型抗体的最适反应温度是多少度?环境温度对此反应有何影响?答:ABO血型抗体的最适反应温度是4℃,一般在室温20℃~24℃内可进行试验,37℃可使反应减弱。

36.影响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答:血清和红细胞的新鲜度;温度;抗体与抗原的比例;离子强度;物理条件(离心时间或离心力)等。

37.A与B抗原是否仅存在于红细胞上?答:不是。

A与B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上,在分泌型的人群中,它们也以溶解物的形式存在于体液(脑积液除外)中,如血清、唾液中等。

38. ABO血型系统是否只存在IgM型抗体?答:不是。

ABO血型系统不仅存在IgM型抗体,也存在IgG型抗体,这也是引起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

39. 微柱凝胶法主要有哪些局限性?答:(1)上腔部分或封口处有气泡或液滴的卡,必须在使用前离心;(2)浓度过高或过低的红细胞悬液会引起异常结果;(3)凝胶卡成本偏高且需特殊设备;(4)盐水抗体(IgM型抗体)易漏检;(5)不能反复离心看结果。

40.简述ABO血型抗原结构?答:A抗原由N-乙酰氨基-D-半乳糖结合到前体物质H抗原上形成;B抗原由D-半乳糖结合到前体物质H抗原上形成;O抗原则H抗原不被修饰,即不产生A或B抗原。

41.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的规律是什么?答:红细胞上有抗原,则血清中一般无相应的抗体。

42.血细胞包括哪些?答: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抗体?43.哪种ABO血型个体血清中不可能存在抗A1答:A型个体。

144.在我国汉族人群中,A型的常见亚型是哪种?型。

答:A145.抗原抗体反应时,如果配制的红细胞悬液太浓,可能出现什么结果?答:红细胞悬液太浓可能会漏检弱抗体。

46.简述每种ABO血型红细胞上的抗原和血清中相对应的抗体。

答:A型: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血清中仅含有抗B抗体;B型:红细胞上只有B抗原,血清中仅含有抗A抗体;AB型:红细胞上同时具有A、B抗原,血清中无抗A和抗B抗体;O型:红细胞上同时缺乏A、B抗原,血清中同时含有抗A和抗B抗体。

47.ABO基因有哪些产物?答:A基因表达产生N-乙酰氨基-D-半乳糖基转移酶;B基因表达产生D-半乳糖基转移酶;O基因产生无活性的转移酶。

48.在ABO血型鉴定试验中,为什么有时要使用抗AB血清?答:使用抗AB血清的目的是确认弱A和弱B抗原,以防止常规鉴定中弱抗原的漏检。

49.ABO抗原减弱见于哪些情况?答:婴幼儿、老年人、白血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ABO抗原可出现减弱甚至消失。

50.血型鉴定哪些情况易出现假凝集?答:(1)实验者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假凝集:如离心力不适合、红细胞的不正确洗涤或悬浮等;(2)患者血清中蛋白质浓度的异常引起;(3)细菌污染造成的红细胞多凝或全凝现象;(4)红细胞的自身抗体引起;(5)脐带华通氏胶引起。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