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11.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c504e650e2524de4187e1d.png)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选择题1. 1912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 ) A.清朝皇族内阁B.北洋军阀政府C.国民党政府D.汉奸傀儡政府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其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①领导五四运动②组织兴中会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 ) A.镇压二次革命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C.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4.有人说:“袁世凯本可以留名青史的,却因为作了这大错事而身败名裂!”你认为袁世凯做的“大错事”是指( )A.复辟称帝B.创办洋务C.编练新军D.逼清帝退位5.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B.镇压二次革命C.公然复辟称帝D.出卖了维新派6.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7.“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
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
”材料评价的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8.《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全国震惊。
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0c9f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a.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选择题1.(2020·湖南常德市·真题)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参与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孙中山曾为其题词“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他发动护国战争,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材料中的两个“他”分别是A.黄兴陈天华B.宋教仁黄兴C.宋教仁蔡锷D.黄兴蔡锷2.(2018·天津·期末)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许多仁人志士号召反袁,如图中人物领导发动了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①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②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在继续③民主共和思想得到普及④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9·石家庄市新华区)护国战争期间,溃退、相持、观望,甚至倒戈加入反袁阵营,是北洋军的看家本领,连跟随袁世凯最久、最为听话的张勋都勒兵不动。
这反映了A.北洋军反对袁世凯B.护国军是正义之师C.专制制度不得人心D.复辟帝制不得人心5.(2019·天津·学业)“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伐的“民贼”是A.袁世凯B.段祺瑞C.冯国璋D.张作霖6.(2018·青岛市李沧区·期末)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其主要原因是A.护国军势力大大超过北洋军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C.封建势力在辛亥革命后退出历史舞台D.辛亥革命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7.(2019·北京通州区·期末)孙中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文章中的“民贼”是指A.袁世凯B.段祺瑞C.冯国璋D.张作霖8.(2018·深圳市龙华区·期末)《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资料》节选:“南与南不合,北与北不合,南北又复不合”。
对这个状况最好的解释是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期末)根据表中所示数据和所学分析,可知当时C.军阀割据混战造成严重灾难D.广大农民响应号召积极参军10.(2019·天津河北区·学业)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运动11.(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后,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是A.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B.公开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C.制造暗杀事件巩固权力D.武力镇压革命党人12.(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14.(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有数据显示,1916—1924 年间,平均每年的战区面积即达六七个省,造成社会环境动荡、农田荒芜;兵祸连绵还导致水利失修,1916 年江淮大水灾,灾区达三万四千平方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66b50f3aa00b52acfc7cadc.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题一、填空题第01 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致力国会竞选,北上组阁时遇刺身亡。
和黄兴号召反袁,发动“二次革命",遭到镇压。
02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相继解散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改责任内阁制为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03袁世凯复辟活动遭到强烈反抗。
1915年底,、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
1916 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6月在绝望中死去。
0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形成以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军阀和以为首的奉系军阀。
二、选择题05 1912 年,宋教仁以中国同盟会为基础,组成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联合中间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影响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的领导地位06“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这副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07“二次革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支持08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C.袁世凯独裁D.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09 1915年12月,蔡锷等人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A.“二次革命”B.辛亥革命C.护法运动D.护国战争1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下列与各军阀控制的地盘相符的是( )A.段祺瑞江苏、江西B.冯国璋东北地区C.唐继尧安徽、浙江D.陆荣廷广东广西11某收藏家收藏了一枚洪宪元年所铸造的铜元,那么,洪宪元年应为( )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12《自作孽不可活》是当年一幅漫画,它指的历史事件是( )A.“宋教仁案”B.袁世凯复辟帝制C.清帝退位D.“二次革命”13段祺瑞说:“项城(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暴露。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1课、北洋政府黑暗统治同步测试(十二)x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1课、北洋政府黑暗统治同步测试(十二)x](https://img.taocdn.com/s3/m/e6ebab4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1课、北洋政府黑暗统治同步测试(十二)x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同步测试(十二)一、选择题。
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纷争局面。
下列示意图中各派系军阀及其首领对应准确的是()A. 奉系段祺瑞B. 皖系冯国璋曹锟C. 直系张作霖D. 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2、《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言之有理即可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相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资产阶级共和国B. 君主立宪制国家C.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D.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A. ④①③②B. ④③①②C. ①③④②D. ①④③②5、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
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总共只当了83天的短命皇帝,6月6日便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可见洪宪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A.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B. 袁世凯内部众叛亲离C. 袁世凯寿命短暂D. 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6、“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C.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D. 孙中山继续革命7、袁世凯死后,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
下列军阀及其代表人物对应有错的一项是()A. 直系——冯国璋B. 皖系——段祺瑞C. 奉系——唐继尧D. 桂系——陆荣廷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同步学练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同步学练](https://img.taocdn.com/s3/m/3ec491746edb6f1afe001f59.png)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学练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基础知识一、二次革命1.背景:袁世凯派人刺杀,并武力镇压。
2.爆发: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3.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对内独裁:(1)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随即下令解散。
(2)1914年初,解散。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改责任内阁制为(4)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可指定继承人。
2.对外卖国:为实现皇帝梦,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3.称帝: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准备在元旦登基。
三、护国战争1.背景: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2.过程:(1)孙中山发表《》;梁启超、蔡锷先后南下,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北洋军队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1.派系:北洋军阀分裂为系(冯国璋、曹锟)、系(段祺瑞)、系(张作霖)等。
2.特点: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3.社会状况: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指点迷津【例题】1915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C.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时间。
袁世凯不顾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从而激起人民抵制日货的反应。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时优化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时优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1b186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6.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时优化练习1.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A.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B.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C.美国和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2.《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善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3.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B.镇压二次革命C.出卖了维新派D.公然复辟帝制4.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参与建立革命团体华兴会,孙中山曾为其题词“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他发动了护国战争,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材料中的两个“他”分别是( )A.宋教仁、蔡锷B.宋教仁、黄兴C.黄兴、陈天华D.黄兴、蔡锷5.在云南昆明,因为护国运动中蔡锷、李烈钩、唐继尧组织护国军北上,这里留下了护国桥、护国路和护国门等纪念工程。
材料中的护国运动主要是为了( )A.反对国民党组阁B.推翻封建帝制C.阻止袁世凯称帝D.支持辛亥革命6.从下列两幅形势图中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革命运动都从南到北席卷全国B.革命中宣布独立的省区完全相同C.两次斗争都反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D.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展开了不懈斗争7.将下列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A.②①④③B.④③①②C.①②③④D.③①②④8.下表是1914—1918年我国农业相关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导致中央无力控制地方D.牺牲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9.20世纪初军阀割据,战乱纷争不断,下列关于军阀割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B.皖系军阀以冯国璋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C.直系军阀控制着东北一带D.军阀割据局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10.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创建与军阀割据 练习(含答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创建与军阀割据 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3a13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5.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创建与军阀割据练习-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题孙中山“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的挽联,所哀悼的应是( )A.李烈钧B.陆皓东C.蔡锷D.宋教仁第2题1913年3月20日晚,他奉袁世凯电召北上却在上海火车站突遭枪击,22日凌晨不治身亡。
经查,刺杀他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身边的亲信。
“他”是( ) A.李鸿章 B.谭嗣同 C.宋教仁 D.张作霖第3题“撕毁”下图中法律文献的人物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袁世凯第4题“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国;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与这副对联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内阁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袁世凯复辟帝制第5题护国战争(1915—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爱国人士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运动。
此战争的发起地是( )A.云南B.广西C.广东D.四川第6题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的三大派系不包括(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B.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C.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D.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第7题下图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A.军阀混战的目的是夺取北京政权B.军阀的肆意搜刮C.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D.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第8题下面对右图喻义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武昌起义后,袁世凯疯狂镇压革命党人B.袁世凯上后台,实行独裁专制,镇压革命C.袁世凯为了当皇帝,对革命党人进行大屠杀D.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第9题《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
……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
”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国民党缺乏统一的领导B.列强干涉C.国民党力量弱D.国民党脱离人民群众第10题下面漫画是民国初年出现的,拍子上的文字是“袁”,下面的蜘蛛是“滚”。
八年级上册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9a15e810a6f524cdbf8565.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选择题1.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A. 镇压“二次革命”B. 解散国民党和国会C.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D.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护国战争②宋教仁遇刺③袁世凯称帝④二次革命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②④③①D. ①③②④3.从二次革命到护国战争表明()A. 人民革命势力已经成为斗争主流B. 资产阶级始终掌握斗争领导权C. 斗争成果落入人民手中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4.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他是()A. 秋瑾B. 章炳麟C. 陈天华D. 孙中山5.1913年春,欲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此事引发了()A. 二次革命B. 护国运动C. 广州起义D. 萍浏醴起义6.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是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你认为造成革命后十三年的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D. 孙中山继续革命7.胡晓风、金成林在《莫将龙种变跳蚤——重读马克思》中评价到:“播共和之龙种,收专制复古之跳蚤。
这是革命范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写照。
”这一评论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是A. 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B. 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C. 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阀统治确立D. 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8.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
“它”是()A. 《马关条约》B. 《辛丑条约》C. 《中华民国约法》D. “二十一条”9.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公开复辟帝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之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宋案”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B. 梁启超发表了《讨袁檄文》C. 袁世凯称帝后,接受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D. 护国战争以失败告终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A. 都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B. 都是武装斗争C. 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D. 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民为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
【八上历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测试题附答案)
![【八上历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eeec4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6.png)
第11 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测试时间:15 分钟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该党在国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A.宋教仁遇刺身亡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止C.国民党被解散D.军阀割据混战1.答案 A 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故选A。
2.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了哪一卖国条约的大部分内容,以取得日本的支持( )A.《南京条约》B.“二十一条”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2.答案 B 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3.1915 年,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公开下令恢复帝制,以1916 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A.李鸿章B.袁世凯C.段祺瑞D.孙中山3.答案 B 1915 年末,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帝制,准备在1916 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以1916 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B 符合题意。
4.“……1916 年改元为洪宪元年,发行一种以他的头像和龙作图案的纪念币,并准备于1916 年元旦正式登基”文中的“他”指的是( )A.宋教仁B.袁世凯C.黎元洪D.蔡锷14.答案 B 1915 年末,袁世凯为了完成做皇帝的梦想,下令以1916 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故选B。
5.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爱国人士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战争。
此战争的发起地是( )A.云南B.广西C.广东D.四川5.答案 A 护国战争的发起地为云南。
6.民国建立之初,时人撰写了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不是东西。
”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东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https://img.taocdn.com/s3/m/b83f4d17f46527d3250ce033.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1.二次革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 )A.袁世凯力量强大B.国民党力量涣散C.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D.革命党人军队不足2.为了获得对方的支持,袁世凯与哪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A.英国 B.法国C.美国 D.日本3.护国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宋教仁案”的发生B.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袁世凯复辟帝制4.中华民国建立之初,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的旗帜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D.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下列关于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由国民党直接领导的B.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6.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各军阀拥有武装C.帝国主义扶植军阀D.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尖锐7.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 )A.兴中会 B.国民党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共产党8.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发动了(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9.孙中山曾写了一副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政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副挽联哀悼的是( ) A.徐锡麟 B.蔡锷C.秋瑾 D.宋教仁10.曾领导过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是( )A.孙中山、张作霖 B.黄兴、蔡锷C.李烈钧、蔡锷 D.唐继尧、黄兴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的是A.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B.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C.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D.孙中山等号召讨伐袁世凯12.1913年,孙中山组织发动了“二次革命”。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次革命”是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的,二者都属于反专制的革命B.“二次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准备登基称帝C.袁世凯在“二次革命”中绝望而死D.“二次革命”后,北洋军阀分裂13.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随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随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51db06a52ea551810a6876d.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选择题: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人文主义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D.自由独立观念深入人心2.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社会黑暗腐败”的原因是A.袁世凯黑暗独裁统治 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3.“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可以用来研究A.武昌起义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转战陕北4.2016年4月7日邵阳新闻网报道:…他是“护国讨袁,再造共和”的主要发起者、领导者.今年11月8日是他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这位民主革命先驱短暂医生所作出的丰功伟绩,特举办“松坡杯”全球诗词大赛,他是()A.魏源 B.蔡锷 C.贺绿汀 D.吕振羽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B.宋教仁遇刺→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D.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6.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在《民国前十年》中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
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
”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 B.遭到帝国主义强烈反对C.被迫向革命党屈服 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7.下图为1920年上海《申报》上发表的漫画,名为《共去厌物,道路平坦》。
用中四个农家装束的老百姓在挖刨一颗写着“军阀”二字的老枯树。
该图反映了当时A.人们渴望结束军阀混战局面 B.北洋军阀破坏报社言论自由C.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D.五四运动推动思想观念解放8.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多年的君主专制,革命党人功不可没,下列属于革命党的是①孙中山②黄兴③袁世凯④宋教仁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9.如下图是位于昆明市护国路中段的护国桥,始建于1919年,为纪念1915年云南起义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场运动而得名,桥长23米、宽17.5米,是一座中西合壁古朴典雅的双拱石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a73a84a58da0116c1749e3.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选择题1.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A. 洪秀全B. 梁启超C. 章炳麟D. 孙中山2.1915年底,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发动护国战争的不包括()A. 宋教仁B. 蔡锷C. 李烈钧D. 唐继尧3.《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A. 武昌起义B. 二次革命C. 护国战争D. 北伐战争4.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
该对联讽刺的是()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清帝退位C. 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实行独裁统治D.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5.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此为“洪宪之役”。
这里所说的“洪宪之役”是指()A. 武昌起义B. 二次革命C. 护国战争D. 新文化运动6.孙中山先生在1915年底发表了一篇宣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宣言中的“民贼”是指()A. 冯国璋B. 袁世凯C. 段祺瑞D. 曹锟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A. 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B. 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D. 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8.如图“局面”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B. 为了国家利益而四处混战C. 社会秩序乱国家四分五裂D.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9.“袁世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袁世凯通过收买和武力威胁,使地方军阀表示服从和效忠。
但实际上,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自占得一块地盘后,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学习(人教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学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a8725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8.png)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知识点一 二次革命 1.概况: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二次次革革命命”。 因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知识点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 2.背景:袁世凯强迫国会 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 ,解散 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 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 本的支持。 3.复辟:1915 年末,袁世凯下令以 1916 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知识点三 护国战争 4.爆发:1915 年底,蔡锷、李李烈烈钧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 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5.结果:1916 年 3 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知识点四 军阀割据 6.军阀割据派系: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 湖湖北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北京京政政府府,并控制着安徽、 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其他各省军阀如云 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广东、广西被桂系军阀陆荣廷所占。 7.军阀割据影响:这些军阀为了争争夺夺地地盘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 益,依附帝帝国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 乱之中。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寻求救国的方式发生了什么改 变。为了救国,他组建了哪一个政党?该政党的机关报是什么?
改变:从变法救国到革命救国。 政党:中国同盟会。 机关报:《民报》。
材料三 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苦苦思索,得出了“救中国、建 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的结论。他认为共和政治不能实现的原因 在于国民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9e90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0.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题1.1913年,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A.曹锟贿选总统B.袁世凯大借外债C.宋教仁被刺杀D.袁世凯复辟帝制2.下列关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的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修改总统选举法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④下令解散国民党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3.“撕毁”下图中法律文献的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袁世凯4.下列属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斗争的是()A.发起护国战争B.发动二次革命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进行辛亥革命5.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A.北洋政府名存实亡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6.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资产阶级共和国B.君主立宪制国家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
“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欢迎会上的演说(1917年7月17日)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2)孙中山为什么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3)《全球通史》称“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答案:1.C2.C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b4c88b7bed5b9f3f80f1c08.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2.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A.帝制复辟 B.日本侵华 C.军阀混战 D.东北易帜3.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是()①孙中山、蔡锷等爱国人士的打击②复辟帝制遭举国上下的反对③北洋军阀的割据与混战④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列强争霸,相互残杀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军阀割据,连年混战5.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A.篡夺革命果实 B.建立新式陆军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C.袁世凯之后无人能统一各派军阀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7.由如图内容,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B.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C.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D.军阀割据混战加速了袁世凯政府倒台8.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掌握着北京政府的是()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张作霖C.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D.滇系军阀唐继尧9. 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体现()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C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10. “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军力量强大B .国民党的投降C .帝国主义的干涉D .国民党力量涣散 11.下图檄文中出现“万户涕泪”的原因是 ( ) A .二次革命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护国战争 D .军阀割据12. 护国战争的直接作用是( )A .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B .建立中华民国C .结束中国封建帝制D .推翻清朝的统治13. 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有 (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运动 ④广州起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言之有理即可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帮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帮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https://img.taocdn.com/s3/m/9b698fa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1.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程标准本课学习目标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
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评价袁世凯”的活动,掌握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
3.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概念衔接】军阀军阀是指在正常的国家体系内,由自成派系的军人组成军事集团,是对国家地域划分势力范围,使用军事手段割据一方,并控制其割据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税务等政府机构和所属官员的任命。
军阀是国家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衰弱的产物。
军阀一般都无视中央政府的存在,有的甚至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其军事集团只服从于军事首领,并不服从于中央政府。
(一)二次革命1.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
“ ”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并派兵南下。
和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2.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改责任内阁制为。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的支持。
(三)护国战争3.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李烈钧、唐继尧在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爆发。
02预习导学(四)军阀战争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以和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军阀;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
1.二次革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袁世凯力量强大
B.国民党力量涣散
C.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D.革命党人军队不足
2.为了获得对方的支持,袁世凯与哪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3.护国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教仁案”的发生
B.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袁世凯复辟帝制
4.中华民国建立之初,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的旗帜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
D.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下列关于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由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6.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各军阀拥有武装
C.帝国主义扶植军阀
D.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尖锐
7.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 )
A.兴中会 B.国民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共产党
8.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发动了(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9.孙中山曾写了一副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政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副挽联哀悼的是( ) A.徐锡麟 B.蔡锷
C.秋瑾 D.宋教仁
10.曾领导过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是( )
A.孙中山、张作霖 B.黄兴、蔡锷
C.李烈钧、蔡锷 D.唐继尧、黄兴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的是
A.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B.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
C.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
D.孙中山等号召讨伐袁世凯
12.1913年,孙中山组织发动了“二次革命”。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次革命”是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的,二者都属于反专制的革命
B.“二次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准备登基称帝
C.袁世凯在“二次革命”中绝望而死
D.“二次革命”后,北洋军阀分裂
13.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
A.南京B.北京
C.武昌D.云南
1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
占据浙江的是
A.直系军阀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D.皖系军阀
15.《自作孽不可活》是一幅历史漫画,它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宋教仁被刺案”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清帝退位D.二次革命
16.小文比较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总结了二者的相同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适被举为一时公仆,军书旁午,万端草创……然国号改建,纪元维新,且本之真正民意以颁布我民国约法,其基础不可谓不已大定……何期袁氏逆谋终不自掩,残杀善良,弁髦(鄙弃)法律,坏社会之道德,夺人民之生计。
文故主兴讨贼之师,所以维国法而伸正义,成败利钝所不计也。
——《第二次讨袁宣言》
材料二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
(1)根据以上材料思考,孙中山和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有何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宣言发表的时间是( )
A.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之时
B.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之后
C.袁世凯准备称帝之时
D.护国战争发生后,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想继续当大总统之时
(3)综合上述材料思考,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焦点是什么?斗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A
6.A
7.B
8.C
9.D
10.B
11.C
12.A
13.D
14.D
15.B
16.A
17.(1)孙中山把《临时约法》看作是民意的体现,是立国的基础;袁世凯则把《临时约法》视作束缚,认为它难以适用于正式大总统。
根本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D
(3)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势力不断加强独裁,破坏民主,乃至公然称帝,但由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表明民主共和的浪潮不可阻挡,但要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仍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