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52页PPT
钢管混凝土结构PPT课件
![钢管混凝土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377e6702d276a200292eef.png)
1.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
压型钢板的肋部可以放置水电管线,从而 使结构层与管线合为一体,间接地加大了 层高或降低了建筑高度,给建筑设计带来 灵活性。
在施工阶段,压型钢板可作为钢梁的连续侧向支撑, 提高了钢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在使用阶段,提高了 钢梁的整体稳定性和上翼缘的局部稳定性。
教材
1. 赵鸿铁著,《组合结构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2005 2. 聂建国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第1页/共79页
提纲
一、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1)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2)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3)型钢混凝土结构 (4)梁柱连接 (5)钢管混凝土结构 (6)外包钢混凝土结构 二、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第22页/共79页
2.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组合梁中的剪切连接件 剪切连接件的作用(1)抵抗砼板与钢梁叠合面上的纵向剪
力,使二者不能自由滑移(2)抵抗使砼板与钢梁具有分离趋 势的“掀起力”
第23页/共79页
2.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常州市龙城大桥
龙城大桥是常州市龙城跨运河大桥。主桥采取自 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主梁采用箱形结构,主 跨跨中部分采用混凝土-钢结合梁,其余部分采 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第36页/共79页
4.型钢梁—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
对于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梁的情况,钢梁在型钢混凝土柱 的两侧断开,型钢混凝土柱内型钢与型钢梁的连接应采用 刚性连接,且钢梁翼缘与柱内型钢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缝 连接;梁腹板与柱宜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悬臂梁段 与柱应采用全焊缝连接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克服了圆钢管混凝土柱的一些缺点。可以用作偏心受 压柱,房屋的外观较好;连接面为平面,节点构造比较 简单;方钢管构成封闭截面,自身刚度较大;由于钢材 都分布于截面外边,抗弯承载力较高;钢板为连续配置, 提高了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故构件的延性比钢筋混凝 土结构明显提高;省去模板,方便施工。
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https://img.taocdn.com/s3/m/2cbcbb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a.png)
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现代建筑领域,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这种结构体系融合了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特点,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稳固、高效且灵活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钢框架。
钢框架主要由钢梁和钢柱组成,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体系。
钢材具有高强度、轻质、易于加工和安装等优点。
这使得钢框架能够提供较大的跨度和空间,并且施工速度相对较快。
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则通常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
它由钢筋混凝土墙体围成,内部包含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垂直交通和设备空间。
核心筒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钢框架为建筑提供了灵活的大空间布局,适用于商业、办公等需要开阔空间的场所。
另一方面,核心筒能够承担大部分的水平荷载,保证了建筑在强风或地震时的稳定性。
在抗震性能方面,这种结构表现出色。
地震发生时,钢框架和核心筒协同工作,共同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核心筒的混凝土墙体能够有效地限制结构的变形,而钢框架则通过其良好的延性来消耗能量,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从施工角度来看,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可以同时施工,大大缩短了建筑的工期。
钢框架部分可以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然而,这种结构也并非没有挑战。
例如,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之间的连接节点设计和施工要求较高。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另外,由于两种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同,在温度变化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这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考虑和解决。
为了确保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阶段需要进行精细的计算和分析。
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确定钢框架和核心筒的尺寸、材料强度等参数。
同时,还要考虑风荷载、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等多种荷载组合,以保证结构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全文)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d5e9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e.png)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全文) 1.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第二章钢框架结构的特点与设计原则2.1 钢框架结构的基本组成2.2 钢框架结构的优点和应用领域2.3 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2.4 钢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第三章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特点与设计原则3.1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基本组成3.2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优点和应用领域3.3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原则3.4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流程第四章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组合设计方法4.1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组合原理4.2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组合设计步骤4.3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案例分析第五章抗震设计方法与计算5.1 基本抗震设计原则5.2 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地震力5.3 抗震设计参数与计算方法5.4 抗震设计中的各种荷载的计算5.5 抗震设计的结构分析方法第六章结果分析与讨论6.1 数值分析结果的重要参数总结6.2 各种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第七章结论与建议7.1 结论7.2 建议附件:1. 抗震设计草图及计算表格2. 结构分析软件模拟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设计规范- 标准化的结构设计规范,用于指导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2. 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活动的程度,通常用地震烈度表中的指标表示,用于确定设计地震力。
3. 抗震设计参数- 用于计算并确定结构抗震性能的各种参数,包括强度、刚度等。
2.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第二章钢框架结构的特点与设计原则2.1 钢框架结构的基本组成2.2 钢框架结构的优点和应用领域2.3 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2.4 钢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第三章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特点与设计原则3.1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基本组成3.2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优点和应用领域3.3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原则3.4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流程第四章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组合设计方法4.1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组合原理4.2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组合设计步骤4.3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案例分析第五章抗震设计方法与计算5.1 基本抗震设计原则5.2 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地震力5.3 抗震设计参数与计算方法5.4 抗震设计中的各种荷载的计算5.5 抗震设计的结构分析方法第六章结果分析与讨论6.1 数值分析结果的重要参数总结6.2 各种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第七章结论与建议7.1 结论7.2 建议附件:1. 抗震设计草图及计算表格2. 结构分析软件模拟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设计规范- 标准化的结构设计规范,用于指导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两种连接方式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两种连接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03f402c0722192e4536f631.png)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两种连接方式摘要: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中钢梁与核心筒连接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比较。
分析表明,采用刚接做法,在不提高造价前提下,能有效增强结构的抗震延性,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铰接刚接two connections of steel frame-concrete core wall structuresabstract:key words:mixed framehinged connectionstiff connection1 前言目前,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外框架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或纯钢柱)+钢梁,内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度较高时,可设置若干道伸臂桁架,增强结构的水平刚度。
其中外框架的钢梁与混凝土核心筒的连接有两种方法:铰接、刚接。
采用铰接连接时,施工比较简便,只需在混凝土核心筒外侧设置预埋件,施工时与钢梁用高强螺栓连接;采用刚接连接时,需在混凝土核心筒内埋置钢芯柱,预留钢牛腿与钢梁连接。
下图为两种典型连接做法:a-铰接连接b-刚接连接图1本文试对这两种连接进行比较分析。
2 抗震概念分析与钢筋混凝土的框筒结构体系相似,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筒是主要抗侧力结构,经楼板变形协调后,钢框架承担少量的水平剪力,混凝土内筒即承担大部分倾覆力矩,又承担大部分水平剪力。
由于混凝土内筒的变形曲线是弯曲型的,而钢框架是呈剪切型,因此,经楼板变形协调后,钢框架在顶部水平剪力将大于下部。
这类结构体系在地震力的持续作用下,混凝土内筒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墙体产生裂缝,侧向刚度急剧下降,致使钢框架要承担比弹性阶段大的多的倾覆力矩和水平剪力。
由于钢梁与混凝土核心筒的连接方式不同,在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之后结构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当钢梁与核心筒采用铰接时,由于核心筒底部出现裂缝形成塑性铰,侧向刚度急剧降低,而一般框架核心筒体系中,框架一般只有一跨,此时整个结构体系的水平刚度将快速降低,难以继续抵抗较大的地震力作用,整个结构体系会发生脆性破坏。
[新版]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
![[新版]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54d2fe2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4.png)
G.1 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抗规)G.1.1 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且房屋高度超过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时,可采用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组成抗侧力体系的结构。
按本节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时,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本规范第6.1.1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二者最大适用高度的平均值。
超过最大适用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G.1.2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钢支撑框架部分应比本规范第8.1.3条和第6.1.2条框架结构的规定提高一个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仍按本规范第6.1.2条框架结构确定。
G.1.3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支撑框架应在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同时设置。
2 钢支撑宜上下连续布置,当受建筑方案影响无法连续布置时,宜在邻跨延续布置。
3 钢支撑宜采用交叉支撑,也可采用人字支撑或V形支撑;采用单支撑时,两方向的斜杆应基本对称布置。
4 钢支撑在平面内的布置应避免导致扭转效应;钢支撑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宜符合本规范6.1.6条对抗震墙间距的要求;楼梯间宜布置钢支撑。
5 底层的钢支撑框架按刚度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应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G.1. 4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大于0.045,也可按混凝土框架部分和钢支撑部分在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
2 钢支撑框架部分的斜杆,可按端部铰接杆计算。
当支撑斜杆的轴线偏离混凝土柱轴线超过柱宽1/4时,应考虑附加弯矩。
3 混凝土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应按框架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两种模型计算,并宜取二者的较大值。
4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层间位移限值,宜按框架和框架-抗震墙结构内插。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246c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9.png)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摘要:为了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及减小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差异,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在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增设伸臂桁架以及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利用有限元软件完成对比分析,这几种结构形式的协同工作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可明显提高结构的刚度。
框架的剪力分配率更易满足规范要求,框架柱的材料利用效率更高,增设伸臂桁架对整体结构的刚度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减小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
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可显著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
关键词: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传统的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顺序为,核心筒施工领先于钢框架5~6层,待核心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钢框架安装。
中部国际设计中心项目地上仅11层,核心筒先于钢框架施工无法满足工期需要,同时核心筒楼板甩筋不利于合模,本文就高层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同时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交流和总结。
随着建筑行业地飞速发展,建筑设计外观的多样化、结构设计的多元化也随之而来,建筑结构形态已不仅限于规则的、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异形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异形外幕墙钢结构等设计形式异军突起,随之而来的是对其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进行除旧更新。
1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概述钢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将钢框架轻质,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压强度高,防火性能好%抗侧刚度大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但一些已有的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相对来说刚度有余而强度不足,而外框架则正好相反,强度有余而刚度不足,使得这种结构体系在抗震性能上不协调,内筒和外框架无法合理分担地震荷载作用。
为了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及减小。
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差异,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在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增设伸臂桁架以及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d3d44fa844769eae109ede0.png)
124YAN JIUJIAN SHE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Gao ceng gang kuang jia —— hun ning tuhe xin tong jie gou tong bu deng gao pan sheng shi gong ji shu胡文学 贾翊铭 陈建良 刘博 徐保全目前,建筑领域高层结构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形式较为常见。
此类结构的施工多采用核心筒结构先行、外框钢结构落后几层、同步不等高施工的方法,而采用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则较为少见。
位于深圳市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的主体结构结合工程结构设计特点,采用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的方法,达到缩短工期、提升质量、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的目的。
一、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施工方法比较目前国内在建的所有“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高层结构施工均采取核心筒先行,外框钢柱、钢梁、组合楼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后施工的“不等高同步攀升”的施工组织形式,而实践得出结论,在主体结构高度小于100m 时,塔楼结构出±0后,采用外围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的组织形式,相较于前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减少核心筒爬升式脚手架安装和拆卸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了结构施工工期;(2)外围水平结构与核心筒整体现浇,避免留设施工冷缝,能够更好的控制外框与核心筒交界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的协调作用;(3)避免了交界面板筋预留带来的后续楼承板施工不便从施工质量角度来讲;(4)消除了核心筒先行、垂直交叉施工时上方混凝土凿毛坠物等对外围钢结构施工的安全隐患;(5)避免了核心筒混凝土浇筑、养护水下淌等污染下方已安装完成的钢结构构件表面,提升成品保护质量及安全文明形象;(6)核心筒无需采用爬升式脚手架,避免爬架施工的安全风险,并且大大节约了工程成本;(7)采用可周转、安拆方便的临时支撑,其材料回收率高。
多层及高层房屋钢框架结构
![多层及高层房屋钢框架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35fda2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3.png)
4.3 柱和支撑的设计
4.3.1 框架柱设计概要
➢柱截面形式: 箱形、焊接工字形、H型钢、圆管等 ➢截面估计:按1.2N的轴心受压构件,34层作一次截面变
化,厚度不宜超过100mm ➢板件宽厚比,见下表 ➢长细比:多层(12层)框架柱在68度设防时不应大于120,
9度设防时不应大于100。高层(>12层)框架柱在设防烈度 为6,7以及8和9度时,分别为120,80以及60
bc1= bc2
组合梁混凝土翼板的有效宽度
(a) Afbcehcfcm (塑性中和轴在混凝土受压翼板内)
(b) Af>bcehcfcm (塑性中和轴在钢梁截面内) 正弯矩时组合梁横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图
2.负弯矩作用时
MMp+Asfsy(y3+/y4 /2)
As
组合梁塑性中和轴 钢梁塑性中和轴
y4 y3
多层(12 层)
高层(>12 层)
7度 8度 9度 6度 7度 8度 9度
13 11 9 9 8 8 7
33 30 27 25 23 23 21
31 28 25 23 21 21 19
42 40 40 38
➢ 截面形式:
1. 双轴对称截面 2. 单轴对称截面,采取防止绕对称轴屈曲的构造措施
➢ P-效应导致的附加效应:
多层(12层) 按压杆设计
150
按拉杆设计 200
120 120 150 150
高层(>12层)
120
90 60
➢ 板件宽厚比: 1. 6度抗震设防和非抗震设防: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2. 抗震设防结构:
板件名称
翼缘外伸部分 工字形截面腹板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实例分析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8ddbc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e.png)
河"建材2021年第5期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实例分析李玉春&乔一龙&李晓男&刘梅2刘永川&翟祝贺&罗娜&1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450002)2蓬莱市建设工程事务服务中=(265600)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受力特O、结构方案布置、抗震设计过程中整体计算结果的分析,最后总结了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时应采取的构造加强措施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供同类工程作为参考。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弯剪型变形;框架地震剪力调整试验研究0引言框架-核心筒是近年来多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体系,是由剪力墙围成的核心筒与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筒体结构,是框架-剪力墙的一种特殊形式。
根据建筑功能可布置为单筒、双筒或者多筒,一般在核心筒处布置楼梯间、电梯间、竖向设备管井及公用服务房间,周边柱距较大,方便建筑灵活布置,通过框架外挑又可以形成丰富的立面效果。
对结构而言框架具有承受竖向荷载能力强、截面尺寸小等优点,但存在着抗侧刚度小的缺点$而剪力墙筒体具有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较好的抗剪能力,此体系充分利用了二者各自的优点。
因此在工程中应用较广。
1工程概况介绍升龙国际中心c区;号楼是一栋高层建筑,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政通路交叉口东北角,为升龙集团尚锦地产开发的高层写字楼"配合建筑使用功能,本工程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地下1层车库,地上29层,其中1〜4层为商业,5〜29层为办公区o商业层咼5.0m,标准层层咼为3.15m,结构总高99.5m o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类,基本风压为0.5FN/m2。
该结构框架和核心筒的抗震等级为2级°地下室连为整体,建筑嵌固端设在地下室顶板°标准层结构布置方案如图1所示叭2框架-核心筒结构特点框架-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双重抗侧力体系。
钢结构 ppt课件
![钢结构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447d05c1c708a1284a44f1.png)
东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径为九 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 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 塔座和广场组成。
ppt课件
6
三、钢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组成杆件的分类: 1、结构形式:
1)框架 2)桁架 3)拱架 4)索 5)壳体
2、具体结构应用:
1)厂房钢结构 : 2)轻型钢结构 : 3)大跨度钢结构 :(1)网架结构(图) (2)悬索及索桁架结 构 (3)网壳结构 4)桥梁钢结构 : 5)高耸钢结构 : 6)高层钢结构 : 7) 综合应用
大连远洋大厦
ppt课件
17
长宽各150m,总面积 30277m2,塔高508m,世 界第一高,26层以上以8层 为一单元。主要由巨柱、核
心系统及外伸桁架梁。巨柱 自地下5层至地上90层,最 大尺寸为2.4mx3m。
台北101
直径5.5m,中670t的阻尼器
ppt课件
18
图(4):高耸建筑
电视塔、微波塔、通讯塔等
钢结
概述 建筑钢材 设计方法 钢结构的连接 轴心受力构件 梁(受弯构件) 拉弯与压弯构件 屋架
构
ppt课件
1
第一章 绪论
一、钢结构特点
1、优点: ①轻质(密度/强度)、高强: ②材质好(塑韧性见第P2),可靠性高 ③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 ④抗震性能好:刚性抗能,柔性耗能 ⑤(水\气)密封性能好,耐热性较好 ⑥可重复利用
该工程外部围护结构为钢结构网壳,是半椭圆球形,东西长轴 212.2m,南北短轴143.64m,总高度46.285。内设歌剧院(2416 席)、音乐厅(2017席)及戏剧院(1040席)及公共大厅等。屋面 采用钛金属板,整个网壳外环绕人工湖(35500m2),各种通道及入 口均设在水下 。设计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安德鲁建筑师,北京市建筑 设计研究院参与主体设计 ,整体pp结t课件构用钢量达6750t,195kg/m。 11
核心筒+钢框架
![核心筒+钢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6c2787f54b73f242326c5f32.png)
核心筒+钢框架核心筒+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中,砼芯筒主要用于抵抗水平侧力。
由于材料特点造成两种构件截面差异较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抗侧向刚度远远大于钢框架,随着楼层增加,核心筒承担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水平荷载比重越大。
钢框架部分主要是承担竖向荷载及少部分水平荷载,随着楼层增加,钢框架承担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水平荷载比重越小,由于钢材强度高,可以有效减少柱体截面,增加建筑使用面积。
过于增强核心筒刚度而形成弱钢框架结构体系,会造成在强震作用下,混凝土墙体开裂,结构整体抗侧向刚度迅速下降,而钢框架结构部分承担水平荷载的比重迅速增加,超越钢框架承载能力,脱离结构设计人员设计预想,其破坏是很严重的甚至倒塌。
在美国这种结构体系被认为是不适宜用于地震区高层建筑的,因为已有工程曾经发生过在地震中倒塌的实例;日本整个国家处于高烈度地区,这种结构体系受到很大限制,若建造45米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需严格审批做针对性研究,谨慎实施。
从两国的态度上来看,在高烈度地震区采用这种形式需三思。
抛开地震影响,如果建筑物的水平作用主要是风荷载的话,由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存在,该结构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风荷载作用下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最大加速度,较纯钢框架结构容易满足层间位移限制要求,在结构造价上也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回到抗震设计上,我国高层规范里要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8倍二者的较小值。
与之对应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要求: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0%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5倍二者的较小值。
在我们国家抗震设计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地方强制提高抗震等级,例如北京大部分地区本属于七度设防,从政治需要定为八度设防,所以我国的规范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还是对这种结构给予支持态度的,不过作为设计人员要了解这种结构的特点,根据所在地区的情况针对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结构体系(ppt 32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结构体系(ppt 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d72097e2f60ddccda38a084.png)
图2-24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a)结构立面与平面; (b) 侧向力作用下柱的轴力分布
第2章 结构体系
2.7 框架-核心筒结构
加大外框筒的柱距,减小梁的高度,周边形成稀柱框 架,在平面中心设置内筒,形成框架-核心筒结构。
图2-25 深圳地王大厦结构平面图及剖面图(a)结构平面图;(b) 结构剖面图
第2章 结构体系
2.8 巨型结构
2.8.2 巨型空间桁架结构
整幢结构用巨柱、巨 梁和巨型支撑等巨型杆件 组成空间桁架,相邻立面 的支撑交汇在角柱,形成 巨型空间桁架结构。
图2-31 香港中银大厦结构体系图 (a)立体图;(b)楼层平面图;(c)配有钢骨的钢筋混凝土柱平面图
第2章 结构体系
2.8 巨型结构
2.9 带转换层的结构
2.9 带转换层的结构
侧向刚度 等效侧向刚度
γ1
Vi Δi1 Vi1Δi
(2-2)
γe2
Δ2H1 Δ1H2
(2-3)
图2-37 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计算模型 (a)计算模型1——转换层及下部结构; (b)计算模型2——转换层上部结构
第2章 结构体系
2.8 巨型结构
2.8.1 巨型框架结构
巨型框架结构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架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图2-29 日本东京市政厅大厦1号塔楼结构平面和剖面图 (a) 平面图;(b)剖面图
2.8 巨型结构
2.8.1 巨型框架结构
图2-30 深圳亚洲大酒店结构平面和剖面图 (a) 平面图;(b)剖面图
2.1 框架结构
第2章 结构体系
由梁、柱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框架;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由框
多高层钢结构共52页
![多高层钢结构共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bd393f701f69e314232945e.png)
自振周期较长,因而对地震作用跨不敏感,抗震性能好。 但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由于度方侧向位移大,易引起 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因此不宜建向的太高。纯框架结构 体系在地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层。
纵向柱列
纵向跨度方向
2.框架-支撑体系
纯框架侧移不满足时,可以采用带支撑的框架,即 在框架体系中,沿结构的纵、横两个方向布置一定数 量的支撑。沿纵向布置的支撑和沿横向布置的支撑相 连接,形成一个支撑芯筒。竖向支撑桁架起剪力墙的 作用,能获得比纯框架结构大的多的抗侧力刚度,可 以明显减小建筑物的层间位移。
§3-1 概述
一、多、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应用
1、建筑用钢量 国内:全部钢产量的20%~25% 国外(美国、日本):50% 我国真正用于钢结构的钢材仅为200~300 万吨(年产量1亿吨)
2、典型的高层钢结构建筑
第一
台北国际 金融中心 (101楼)
101层
台北
高508米
第二、三 吉隆坡 佩纳斯大厦 (双塔) 95层 高452米 2019年建
§3-2 多高层钢结构的计算特点
一、结构的荷载种类 竖向荷载:永久荷载(自重和使用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 地震作用:水平和竖向 二、荷载计算 1.风荷载 2.地震作用计算
三、计算的一般原则
1.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内力与位移一般采用弹性方法计 算。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除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 的弹性效应计算外,还应考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可 能进入弹塑性状态,采用弹塑性方法进行分析。
2.高层建筑钢结构通常采用现浇组合楼盖,一般可假定 楼面在自身平面内为绝对刚性。但在设计中应采取保证 楼面整体刚度的构造措施,如加设梁抗剪件、非刚性楼 面加整浇层等。对整体性较差、或楼面有大开孔、有较 长外伸段或相邻层刚度有突变的楼面,当不能保证楼面 的整体刚度时,宜采用楼板平面内的实际刚度。
核心筒
![核心筒](https://img.taocdn.com/s3/m/325174da240c844769eaee3b.png)
核心筒
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此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同时,这种结构的优越性还在于可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使各种辅助服务性空间向平面 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并达到视线良好、内部交通便捷的效果。
核心筒有钢筋混凝土密柱组成的束筒空腹式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式的实腹式核心筒。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中,砼芯筒主要用于抵抗水平侧力。由于材料特点造成两种构件截面差异较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抗侧向刚度远远大于钢框架,随着楼层增加,核心筒承担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水平荷载比重越大。钢框架部分主要是承担竖向荷载及少部分水平荷载,随着楼层增加,钢框架承担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水平荷载比重越小,由于钢材强度高,可以有效减少柱体截面,增加建筑使用面积。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方案,可以有效地设计框架梁与核心筒连接为铰接,这是混凝土框架难以做到的,设计时可以根据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铰接节点,减少建筑物整体抗侧向刚度,合理分配芯筒和框架之间的抗侧力刚度比;也可以设置弱刚接节点,即在正常适用状态下和风荷载控制状态下,节点为刚性连接,保持整体抗侧向刚度;当强震来临时,使该节点主动形成铰节点,放松结构刚度,降低地震作用。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超高层建筑综合施工技术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超高层建筑综合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66b30a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8.png)
钢框架-混凝⼟核⼼筒超⾼层建筑综合施⼯技术⽬录1研究背景 (2)2研究内容 (2)3创新与关键技术 (3)3.1测量⼯程 (3)3.2脚⼿架⼯程 (8)3.2.1承插型键槽式模板⽀撑体系施⼯技术 (8)3.2.2⾮标层键槽型承插式脚⼿架在铝模中的应⽤ (10)3.3吊装⼯程 (12)3.3.1外爬动臂塔辅助吊装技术 (12)3.4模板⼯程 (15)3.4.1外钢内铝组合模板施⼯技术 (15)4实施效果 (18)4.1科技成果 (19)4.2经济效益 (19)4.3社会效益 (21)5应⽤前景分析及体会 (21)钢框架-混凝⼟核⼼筒超⾼层建筑综合施⼯技术1研究背景近年来,超⾼层建筑发展如⽕如荼。
超⾼层建筑作为建筑⼤家庭中⼗分年轻的⼀员,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也仅仅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在这短短的⼀个多世纪⾥,超⾼层建筑在其结构形式、垂直交通、功能布局以及建筑形态等各个⽅⾯都发展出了⼀套庞⼤⽽⼜丰富的科学与技术体系。
据世界⾼层建筑与都市⼈居学会(CTBUH)全球⾼层建筑统计结果:截⾄⽬前,中国200m及以上超⾼层建筑570座,300m以上57座;仅2016年,全球共建成200m及以上的超⾼层建筑128座,其中84座落成于中国,中国连续9年拥有最多的200⽶及以上竣⼯建筑。
从2010年开始,世界范围内200m及以上超⾼层建筑爆发式增长,中航资本⼤厦项⽬⾼220⽶,是公司重点项⽬。
朝阳区⼤望京,国门要塞,为空中门户,⾸都国际机场第⼀站。
中航资本⼤厦屹⽴于⼤望京CBD中轴线险要位置。
东依五环路,北邻北⼩河,近观⼤望京公园,毗邻多家世界五百强总部,地理位置优越。
本⼯程为公司重点项⽬,作为我司为数不多的超⾼层项⽬,对我们是⼀次严峻的挑战。
在施⼯过程中,针对超⾼层⼯程的特点,从新技术、新材料下⼿,配合项⽬⼯期,制定深化⽅案,在模板⽀撑体系、模板选型、垂直运输设备选择等问题上攻克技术难关,通过实际应⽤,积累宝贵经验,总结了超⾼层建筑⼯程的特点、难点,为类似的超⾼层⼯程做好经验积累。
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https://img.taocdn.com/s3/m/1736f4d2d0d233d4b14e69f9.png)
9.4 结构分析和计算
9.4.5 在行进弹性阶段的结构整体内力和变形分析时, 钢骨混凝土构件及钢管混凝土柱的刚度可按下 列方法确定;
1 钢骨混凝土梁,柱及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的 轴向刚度、抗弯度和抗剪刚度,可采取钢骨 或钢管部分的刚度与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刚度
之和,即: EA Ec Ac Es As
9.4 结构分析和计算
2 无端柱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按相同截面的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计算轴向、抗弯、抗剪刚度。 有端柱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按工形截面混凝 土墙计算轴向和抗弯刚度,端柱中的钢骨可折 算为等效混凝土面积后,计入工形截面的翼缘 面积。墙的抗剪刚度可只计入腹板混凝土面积。
9.4 结构分析和计算
3 考虑混凝土的开裂及徐变影响时,以及对于 结构受力较大部分,在进行结构变形计算时, 宜适当降低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弯刚度,降低 系数可取0.6~0.8,但不得小于相同截面尺寸 的钢筋混凝土的抗弯刚度。
9.4 结构分析和计算
9.4.6 当没有地下室或地下室顶板处不能作为嵌固端, 而钢柱又采用埋入式柱脚时,钢柱的嵌固端取在 基础定面向下1.5倍柱截面高度处。
【说明】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安装时,应对每节钢柱上端标高进行调整,可采 用设置填片或调整焊缝高度的方法,其数值可参 考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层建筑钢-混凝土 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230:2008第9章的条 文说明。
9.5 构件设计
9.5.1 二级及以上的钢框架梁柱连接,应采用考虑塑 性铰外移的加强型连接。加强型连接可采用梁 翼局部加宽式、翼缘板式、盖板等形式。
EI Ec Ic Es Is
GA GC AC GS AS
9.4 结构分析和计算
式中: Ec Ac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向刚度; Es As ——钢骨(或钢管)部分的轴向刚度; EcIc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弯刚度; Es Is ——钢骨(或钢管)部分的抗弯刚度; GC AC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剪刚度,只计入与受 力方向平行的腹板部分面积; GS AS ——钢骨(或钢管)部分的抗剪刚度,只计入 腹板部分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