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禁止对我写的东西以任何形式发表任何意见。

BY:231

中山先生与辛亥革命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10月10日众革命人士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腐朽的清朝走向灭亡。武昌起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中华民族自我解放的伟大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画卷。

而提起辛亥革命,大家想必都会想起一个人,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尊其为国父,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便是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人,为医师、中国的革命家、政治家、中华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在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其后以此称谓对孙文的惯称为“孙中山”

中山先生为革命奉献一生,国外的求学生涯让他“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心底生出革命的萌芽,而后筹组兴中会、广州起义、倡导革命、创立民国、讨袁护法、联俄容共、扫荡军阀直至北京逝世,中山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乃至弥留之际写下的遗嘱念念不忘的也还是未竟的革命,一份家事遗书简单了了数言“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相比之国事遗书“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方可看出中山先生的先国后家的革命精神。

中山先生与辛亥革命是密不可分的,提到孙中山必然想到辛亥革命,反之亦然。虽然武昌起义之时,中山先生其人并不在国内,甚至是第二天才知晓起义成功,并未直接参与起义。但是,若是没有中山先生半生的努力,也就不会有这一大捷。中山先生起义半生,屡战屡败,唯独成功的一次却不是直接领导的,这不得不说是遗憾,但是革命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起义的胜利就是所有人革命人士的成功。中山先生对革命事业是有目共睹的,所有归国之后便被众人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了。这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与延续近两千年的帝制所维护的专制独裁不同,中华民国的立国价值取向是立宪民主。“说起民元的事来,那时确是光明得多,”当时在南京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后来曾回忆说。1949年在新政协期间,即将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提议将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虽然由于司徒美堂等民主人士的激烈反对,中共提议的“简称中华民国”被删除了,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共开国领导人看来,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是最早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中国之再生,而不是新中国之初生。由此可见民国的成立,对中国的影响之深。

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11到2011年,好几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生死以之的新中国,一个民主、宪政、富裕、文明的新中国实现了吗?至少,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所描述的“新中国”的理想蓝图,至今没有完成施工。

正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们从历史的尘埃了看到的,不该只是过去

的轨迹。纪念历史事件的本质,是要汲取历史的经验,从而明确国今

后的发展方向,找准日后民族振兴的道路。辛亥革命的核心是推翻专

制,实现国家的民主共和,实现人民的人权自由。

以百年奋斗走过西方现代化几百年历程,中国的现代化,是一部铺陈百年、至

今仍在书写的壮丽史诗,是一部激荡世纪、至今依然萦绕在所有中华儿女心头

的复兴交响曲。

以现代的眼光看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台湾民歌《龙的传人》里这样写着“百年

前宁静的一个夜,巨变前夕的深夜里,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在回归辛亥革

命百年之际,许多人不由得想起这首歌,想起它正好传达了一个微小切入点与

一场改写民族命运历史事件之间的微妙关系现代中国的历史就从这里、从辛亥

革命开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今天,时间正好过了一百年。这期间,大陆政治继续激烈变革,抵御过侵略战争,国民党与共产党从合作走向内战,大陆

与台湾成为分治的海峡两岸,海外华人也在风云跌宕的国际局势中渐渐从“华

侨”变成“华人”。今天回头看,辛亥革命既是海峡两岸的共同纽带,也是中国

与海外华人共有的历史坐标,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华人追寻现代文明的精神起

点,各地的隆重纪念正说明它的独特意义。

但是谈到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专家、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雷颐受访

时,首先强调“辛亥革命没有死去”。雷颐指出:“辛亥革命在大陆,

在两岸,在华人社会,直到现在都是很敏感的,我们没有走出辛亥革

命。”两岸话题一直是各方讨论的焦点,而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辛

亥热”越加明显,两方各说各话国共两党争夺“辛亥革命”话语权。

对于两岸话题,不予没必要深究,但从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不能忽视,

中山先生的理想并未全部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