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_泄水闸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是一个将水资源供应和流动调配结合起来的复杂系统。
它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维护了水土资源的平衡,保证了人们对
水利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所选择的课题,可以根据
解决不同水利问题来指导。
如:灌溉用水系统的设计,水文流量的分析、防洪排涝的设施设计、水库变形的检测、供水系统的管理、堤坝
开发、地下水开发和管理等。
因而进行水利枢纽毕业设计,必须要弄清该枢纽的工作原理,特
别是关于水流动分析、水体变形分析、堤防变形监控以及治理措施等。
设计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并总结出影响该枢纽功能的主要因素,
根据具体运行情况,提出优化及改善措施。
此外,设计者还要根据当
前的技术水平以及资源的分配,提出符合实际的投资性建设计划。
毕业设计中还应注意学习当前有关水利枢纽的最新技术和相关知识,用最新的技术和理论来指导枢纽的设计。
同时,需要充分了解水情、泥土情及其他影响枢纽构造、稳定性和运行状况的各种因素。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分析水利枢纽的设计要以社会可持续发展理
念和实践为基础,促进水利枢纽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优势,并且提高其
服务水平。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是一项涉及水利工程构筑物的工程设计。
它的
目的是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加强国家安全的需求。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包括拟定枢纽工程的技术方案、工程建设及运
营管理等流程。
在技术方案编制时,要考虑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条件、工程技术可行性、投资成本、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工程建设时,要根
据技术方案编制进行实施,并进行枢纽工程质量检查;在运营管理时,要合理安排枢纽工程的运行时间,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
及完善枢纽工程的技术维护管理。
毕业设计的重点在于对枢纽工程的技术方案和工程实施技术的研究,要根据地理属性、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水利枢
纽技术方案,进行设计评估及成本估算;并结合地质、气象、环境条件,进行工程材料、施工方案的确定,制定水利枢纽建设工程实施的
细节方案,以及相关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维护确保工作。
毕业设计——泄水闸设计算书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1.1兴建缘由和效益 (1)1.2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1)1.3枢纽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 (2)1.4泄水闸的工程布置 (3)第2章枢纽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的设计资料 (5)2.1设计基本资料 (5)2.2建筑物的设计参数 (6)2.3泄水闸 (7)第3章泄水闸的闸孔设计 (9)3.1堰型、堰顶高程的确定 (9)3.2闸孔净宽及泄流能力的校核 (9)3.3校核洪水位时上游水深计算 (10)第4章泄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 (11)4.1消能水位 (11)4.2消能计算 (11)4.3消力池深度D (13)4.4计算消力池池长L (13)4.5护坦厚度T (13)4.6海漫设计 (13)第5章泄洪闸的防渗排水设计 (15)5.1地下轮廓线的拟定 (15)5.2闸基渗流计算 (16)5.3防渗设计 (19)第6章泄洪闸闸室布置和稳定计算 (21)6.1泄洪闸的闸室布置 (21)6.2泄洪闸的闸室稳定计算 (24)第7章泄洪闸的底板结构计算 (32)7.1闸墩、底板剪力分配系数的计算(设计水位) (32)7.2作用在单宽板条上的荷载 (34)第8章连接建筑物的设计 (37)8.1翼墙的形式 (37)8.2翼墙的结构、尺寸拟定 (37)8.3翼墙的稳定计算及结构计算 (37)第1章工程概况1.1兴建缘由和效益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流向自东向西北。
全长375km,流域面积为176万km2,是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
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沙量小,对充分开发这一地区的水路运输具有天然的优越条件。
流域内有耕地700多万亩,土地肥沃。
矿藏资源十分丰富。
工矿企业发达,有国家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铜基地及腹地内的建材、轻工、电力等工业部门和十多个粮食基地;原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地区,利用水运条件十分优越。
流域梯级开发后,将建成一条长340km通航千吨级驳船的航道和另一条长50km通航300吨级驳船航道,并与长江、淮河水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江河直达的内河水路运输网;同时也为沿江各县市扩大自流灌溉创造条件,对促进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是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设计和研究,其目的是确
保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的有效利用、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水利枢纽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建设环境、水源地位、水分地形、水质
和水量的可用性;确定水位、水流、水力学和水文研究;分析和对比
不同水力机械设备的优缺点;评估水利设施的运行成本、可靠性、社
会经济效益;重新设计和改造水利设施以便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选
择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制定建设变更方案;编制施工图纸和工作图等。
此外,水利枢纽毕业设计还包括在预算、法规、管理和制度方面
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以
了解水利设施的影响和要求;建立相关的水资源、水域和水位管理计划;评估水质、水位变化和其他因素对枢纽的影响等。
总之,水利枢纽毕业设计在计算分析、持续可行性评估和管理组
织实施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水利枢纽的安全、有效运行和可
持续发展。
水利枢纽设计 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的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绪论 (1)第一章枢纽任务及枢纽基本资料 (2)第一节枢纽任务 (2)一、发电 (2)二、灌溉 (2)三、防洪 (2)四、渔业 (2)五、过木 (2)六、其它 (3)第二节枢纽的基本资料 (3)一、自然地理 (3)二、工程地质 (5)三、筑坝材料 (6)四、库区经济 (6)五、其他 (6)第二章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和枢纽的布置 (8)第一节枢纽的建筑物组成和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 (8)一、枢纽的建筑物组成 (8)二、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 (8)第二节主要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9)一、坝型的选择 (9)二、溢流坝泄水方式的选择 (11)三、水电站系统型式的选择 (12)第三节枢纽布置 (12)一、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 (12)二、各建筑物的具体要求 (13)三、方案比较 (13)第三章挡水坝设计 (15)第一节挡水坝坝顶高程确定和挡水坝剖面设计 (15)一、坝顶高程的计算 (15)二、坝顶宽度计算 (17)三、坝底宽度计算 (17)四、坝面坡度计算 (17)第二节挡水坝的稳定分析和应力计算 (18)一、荷载计算 (18)二、各荷载对坝底形心的偏心距及力矩 (27)三、稳定性分析 (32)四、坝基面应力分析 (33)第四章溢流坝剖面设计 (36)第一节孔口设计 (36)一、泄水方式的选择 (36)二、溢流孔口流量Q溢的确定 (36)三、单宽流量的选择 (36)四、溢流坝段净宽L计算 (36)五、溢流坝段总长度L0的确定 (37)六、堰顶高程的确定 (37)七、闸门高度的确定 (38)八、定型设计水头Hd的确定 (38)第二节溢流坝剖面设计 (38)一、堰顶曲线段 (38)二、反弧段 (40)三、中间直线段 (41)第三节消能计算 (42)一、鼻坎型式 (42)二、鼻坎高程 (43)三、反弧段半径 (43)四、挑射角 (43)五、挑距计算 (43)六、冲刷坑深度计算 (44)第五章坝身泄水孔的设计 (46)第一节泄水孔直径选定 (46)第二节进水口体形设计 (46)第三节闸门与门槽 (47)第四节孔身段设计 (48)第五节渐变段 (48)第六节平压管和通气孔 (50)一、平压管 (50)二、通气孔 (51)第七节消能工型式的选则 (51)第六章水电站坝段设计 (53)第一节有压钢管的布置和孔径的确定 (53)一、压力钢管的布置 (53)二、孔径的确定 (53)第二节有压进水口设计 (53)一、有压进水口的高程确定 (53)二、有压进水口的轮廓尺寸 (54)第七章细部构造 (56)第一节坝顶构造 (56)一、非溢流坝坝顶构造 (56)二、溢流坝坝顶构造 (57)第二节廊道系统 (59)一、基础灌浆廊道 (59)二、检测和坝体排水廊道 (59)第三节坝体分缝与止水 (60)一、坝体分缝 (60)二、止水 (60)第四节坝体排水 (61)第五节坝体混凝土分区 (62)第八章地基处理 (64)第一节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64)一、开挖深度的确定 (64)二、开挖形状和坡度 (64)第二节坝基灌浆 (65)一、固结灌浆 (65)二、帷幕灌浆 (65)第三节坝基排水 (66)一、坝基排水目的 (66)二、坝基排水的排水孔的布置及方向 (66)第四节断层的处理 (67)总结 (68)致谢 (69)参考文献 (70)附录一:外文翻译 (71)绪论为了进一步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基础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为了能使我们尽快地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A江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河海大学函授本科水闸毕业设计
河海大学函授本科水闸毕业设计篇一:河海函授土石坝毕业设计前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任务重要。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我们分析和解工程实际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系统巩固并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资料、规范、手册及图表,培养我们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对土石坝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国内外该行业的发展水平。
这次我的设计任务是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本设计采用斜心墙坝。
该斜心墙土石坝设计大致分为:洪水调节计算、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大坝设计、泄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等部分。
1 工程提要E江水利枢纽系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该水利枢纽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沙放空洞、引水隧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该工程建成以后,可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和农村的威胁,根据下游防洪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m3/s,本次经调洪计算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下泄洪峰流量为672.6m3/s。
原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680m3/s,水库消减洪峰流量1007.4m3/s;其发电站装机为3×8000kw,共2.4×104kw;建成水库增加保灌面积10万亩,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7.70km2,为发展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该工程建成后发挥效益显著。
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之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由库容决定,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1.4m,库容约为3.85亿m3,估计校核情况下的库容不会超过10亿m3,故根据标准(SDJ12-1978),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属于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
函江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设计
宁水利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函江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设计目录一、综合说明 (1)(一)工程概况 (1)(二)设计依据 (1)(三)设计成果 (2)二、水文 (9)(一)流域概况 (9)(二)气象 (9)(三)洪水 (9)三、工程地质、地形 (11)(一)闸址地形 (11)(二)闸址地址 (11)(三)当地建筑材料 (11)(四)地震 (11)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2)(一)设计依据 (12)1、设计依据的标准 (12)2、设计依据 (12)3、设计基本资料 (12)(二)工程总体布置 (14)1、船闸的布置 (14)2、水电站的布置 (14)3、泄水闸的布置 (15)(三)主要建筑物(泄水闸) (15)1、闸孔设计 (15)2、消能防冲设计 (17)3、防渗排水设计 (21)4、闸室的布置 (24)五、实习体会 (28)一、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
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375km,流域面积176 万km2,是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
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砂量小,对充分开发这一地区的航运具有天然的优越条件。
流域内有耕地700多万亩,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企业较发达,有国家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铜基地及腹地内的建材轻工。
原材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地区,利用水运的条件十分优越。
流域梯级开发后,将建成一条长340km通航千吨级驳船的航道和另一条长50km通航300吨级驳船的航道,并与长江、淮河水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江河直达的上游水路运输网。
同时也为沿江各县市扩大直流灌溉创造有利条件。
对促进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本工程以航运为主体,兼任泄洪、发电、灌溉、供水和适应战备需要的综合开发工程。
(二)设计依据1、函江枢纽毕业设计任务书;2、《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3、《水力计算手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4、《水工设计手册》第6册过坝与泄水建筑物;5、《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1999年;6、《水利水电钢闸门设计规范》DL/T 5039-95;7、《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三)毕业设计成果(泄水闸)1、枢纽总体布置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4.1.6条规定:水闸枢纽中的船闸、泵站或水电站宜靠岸布置,但船闸不宜与泵站或水电站布置在同一岸侧,船闸、泵站或水电站与水闸的相对位置,应能保证满足水闸通畅泄水及各建筑物安全运行的要求。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总体经济形
势分析。
研究当前水利枢纽建设的经济、社会状况,对当前水利枢纽
建设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分析;二、水利枢纽的概念。
总
结水利枢纽的定义、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枢纽建设的相关利益冲突
与纠纷控制;三、水利枢纽管理体系分析。
以科学可行的角度分析水
利枢纽管理体系,例如:规划、建设、运行与维护;四、水利枢纽设
计方法分析。
介绍不同类型的水利枢纽设计方法,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确定一套成熟的水利枢纽设计方案;五、水利枢纽设计实施要求。
根据当前水利枢纽的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相关要求,确定水利枢纽设计实施要求,使其能够满足各方利益的发展需求;六、水利枢纽施工安全管理。
从技术、设备、环保、安全、质量及其他相
关方面,分析水利枢纽施工安全管理意义;七、水利枢纽运行检修维
护分析。
介绍水利枢纽运行检修维护的重要性,以及运行检修维护的
细分工作;八、水利枢纽改造与扩建对策分析。
介绍水利枢纽改造与
扩建的重要性,并分析应采取的行动对策。
总的来说,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涉及水利枢纽建设的经济状况、水
利枢纽的基本概念、水利枢纽管理体系、设计方法、施工安全管理和
运行检修维护,以及改造与扩建对策等内容,是对水利枢纽建设过程
中相关技术和问题的宏观及微观探究。
毕业设计——泄水闸设计算书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1.1兴建缘由和效益 (1)1.2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1)1.3枢纽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 (2)1.4泄水闸的工程布置 (3)第2章枢纽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的设计资料 (5)2.1设计基本资料 (5)2.2建筑物的设计参数 (6)2.3泄水闸 (7)第3章泄水闸的闸孔设计 (9)3.1堰型、堰顶高程的确定 (9)3.2闸孔净宽及泄流能力的校核 (9)3.3校核洪水位时上游水深计算 (10)第4章泄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 (11)4.1消能水位 (11)4.2消能计算 (11)4.3消力池深度D (13)4.4计算消力池池长L (13)4.5护坦厚度T (13)4.6海漫设计 (13)第5章泄洪闸的防渗排水设计 (15)5.1地下轮廓线的拟定 (15)5.2闸基渗流计算 (16)5.3防渗设计 (19)第6章泄洪闸闸室布置和稳定计算 (20)6.1泄洪闸的闸室布置 (20)6.2泄洪闸的闸室稳定计算 (23)第7章泄洪闸的底板结构计算 (31)7.1闸墩、底板剪力分配系数的计算(设计水位) (31)7.2作用在单宽板条上的荷载 (33)第8章连接建筑物的设计 (37)8.1翼墙的形式 (37)8.2翼墙的结构、尺寸拟定 (37)8.3翼墙的稳定计算及结构计算 (37)第1章工程概况1.1兴建缘由和效益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流向自东向西北。
全长375km,流域面积为176万km2,是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
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沙量小,对充分开发这一地区的水路运输具有天然的优越条件。
流域内有耕地700多万亩,土地肥沃。
矿藏资源十分丰富。
工矿企业发达,有国家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铜基地及腹地内的建材、轻工、电力等工业部门和十多个粮食基地;原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地区,利用水运条件十分优越。
流域梯级开发后,将建成一条长340km通航千吨级驳船的航道和另一条长50km通航300吨级驳船航道,并与长江、淮河水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江河直达的内河水路运输网;同时也为沿江各县市扩大自流灌溉创造条件,对促进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利枢纽设计 毕业设计
目录绪论 (1)第一章枢纽任务及枢纽基本资料 (2)第一节枢纽任务 (2)一、发电 (2)二、灌溉 (2)三、防洪 (2)四、渔业 (2)五、过木 (2)六、其它 (3)第二节枢纽的基本资料 (3)一、自然地理 (3)二、工程地质 (5)三、筑坝材料 (6)四、库区经济 (6)五、其他 (6)第二章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和枢纽的布置 (8)第一节枢纽的建筑物组成和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 (8)一、枢纽的建筑物组成 (8)二、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 (8)第二节主要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9)一、坝型的选择 (9)二、溢流坝泄水方式的选择 (11)三、水电站系统型式的选择 (12)第三节枢纽布置 (12)一、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 (12)二、各建筑物的具体要求 (13)三、方案比较 (13)第三章挡水坝设计 (15)第一节挡水坝坝顶高程确定和挡水坝剖面设计 (15)一、坝顶高程的计算 (15)二、坝顶宽度计算 (17)三、坝底宽度计算 (17)四、坝面坡度计算 (17)第二节挡水坝的稳定分析和应力计算 (18)一、荷载计算 (18)二、各荷载对坝底形心的偏心距及力矩 (27)三、稳定性分析 (32)四、坝基面应力分析 (33)第四章溢流坝剖面设计 (36)第一节孔口设计 (36)一、泄水方式的选择 (36)二、溢流孔口流量Q溢的确定 (36)三、单宽流量的选择 (36)四、溢流坝段净宽L计算 (36)五、溢流坝段总长度L0的确定 (37)六、堰顶高程的确定 (37)七、闸门高度的确定 (38)八、定型设计水头Hd的确定 (38)第二节溢流坝剖面设计 (38)一、堰顶曲线段 (38)二、反弧段 (40)三、中间直线段 (41)第三节消能计算 (42)一、鼻坎型式 (42)二、鼻坎高程 (43)三、反弧段半径 (43)四、挑射角 (43)五、挑距计算 (43)六、冲刷坑深度计算 (44)第五章坝身泄水孔的设计 (46)第一节泄水孔直径选定 (46)第二节进水口体形设计 (46)第三节闸门与门槽 (47)第四节孔身段设计 (48)第五节渐变段 (48)第六节平压管和通气孔 (50)一、平压管 (50)二、通气孔 (51)第七节消能工型式的选则 (51)第六章水电站坝段设计 (53)第一节有压钢管的布置和孔径的确定 (53)一、压力钢管的布置 (53)二、孔径的确定 (53)第二节有压进水口设计 (53)一、有压进水口的高程确定 (53)二、有压进水口的轮廓尺寸 (54)第七章细部构造 (56)第一节坝顶构造 (56)一、非溢流坝坝顶构造 (56)二、溢流坝坝顶构造 (57)第二节廊道系统 (59)一、基础灌浆廊道 (59)二、检测和坝体排水廊道 (59)第三节坝体分缝与止水 (60)一、坝体分缝 (60)二、止水 (60)第四节坝体排水 (61)第五节坝体混凝土分区 (62)第八章地基处理 (64)第一节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64)一、开挖深度的确定 (64)二、开挖形状和坡度 (64)第二节坝基灌浆 (65)一、固结灌浆 (65)二、帷幕灌浆 (65)第三节坝基排水 (66)一、坝基排水目的 (66)二、坝基排水的排水孔的布置及方向 (66)第四节断层的处理 (67)总结 (68)致谢 (69)参考文献 (70)附录一:外文翻译 (71)绪论为了进一步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基础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为了能使我们尽快地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A江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枢纽水利是指在河流、湖泊等水体上建造的水利工程。
它不仅可以缓
解洪水泛滥,而且还可以调节河流水文,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改善生态环境,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有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因此,开展水利枢纽的毕业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分析不同
枢纽的类型,包括大坝、堤防、拱桥等,并对其功能特点、施工要求
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找出不同类型的枢纽的优缺点。
其次,结合
当地的水利情况,要做好实地勘查,来确定适合于当地枢纽的类型、
位置等,以决定项目的可行性。
再次,加入了动力计算与水文气象计算,来预测枢纽的运行效果,探索出最优的设计方案,确保枢纽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从而降低水
利工程的投入成本。
最后,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完工,实现水利工程的长期维护和可持续使用。
水利枢纽的毕业设计,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需要深入的研究,
以便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满足人们的需求,并确保水坝能够在有效的投
资之下实现理想的收益。
水闸毕业设计--水闸设计
—水闸设计说明书SLUICE DESIGN SPECIFICATION ·设计题目:水闸工程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名称:》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年月日(目录一、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基本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灌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水冲淤------------------------------------------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划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孔口设计水位、流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能防冲设计水位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质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闸基土工试验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闸的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它有关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闸上交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闸毕业设计--水闸设计
水闸毕业设计--水闸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水闸设计说明书SLUICE DESIGN SPECIFICATION设计题目:水闸工程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名称: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年月日目录一、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基本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灌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水冲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划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孔口设计水位、流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思想和理论的探讨;二是实际工作的实施。
思想和理论的探讨,首先要把握好国家当前发展水利的政策和对
水利枢纽的宏观要求,明确目标,建立新的水利枢纽发展和管理理念,分析水利枢纽建设及其附属设施的整体运行特征,根据地理环境、行
政区域、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保障体系,确定水利枢纽建设和管理
的基本原则,确定水利枢纽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并研究水利枢纽中
的交通设施和绿化植物的布置,提出实用的建设建议和方案。
实际工作的实施,主要有:收集水利枢纽的资料,用综合考虑的
方法,决定建枢纽的位置;确定水利枢纽的规划范围和建设方案;参
加水利枢纽的勘察,进行水利枢纽的设计;参加水利枢纽的施工,调
试维护,并对水利枢纽的运行情况全面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和
可实施的优化方案。
以上就是水利枢纽毕业设计的大致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
进一步做出更多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河海大学涵江水闸毕业设计
河海大学涵江水闸毕业设计基本资料第一节工程兴建缘由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375km,流域面积176km2,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沙量小、对充分开发这一地区的水路运输具有天然的优越条件.流域有耕地700多万亩,土地肥沃,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企业发达,原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利用水运的条件十分优越.流域梯级开发后,将建成一条长340 km通航千吨级驳船的航道和另一条长50 km通航300吨级驳船的航道,并与长江、淮河水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江河直达的河水路运输网.同时也为沿江县市扩大自流灌溉创造条件,对促进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该工程是以航运为主体,兼有泄洪、发电、灌溉、供水和适应需要的综合开发工程,它在经济上将会具有非常显著的效益.第二节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一工程等级本枢纽定为三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二洪水标准设计洪水按50年一遇标准;校核洪水按300年一遇标准;最大通航洪水按5年一遇标准。
第三节基本资料一.枢纽地形、地质及当地的材料1. 闸址地形闸址左岸与一座山头相接,山体顺流向长700m,垂直向长2000m,山顶主峰标高110n,靠岸边山顶标高65m;山体周围是河漫滩冲积平原,滩面标高(18.5~20.0)m;沿河两岸筑有防洪大堤,堤顶宽4m,堤顶标高24.5m;闸址处河宽700m,主河槽宽500m,深泓区偏右,河床底标高(13.0~14.0)m,右岸滩地标高18.5m。
2. 闸址地质(见闸轴线地质剖面团)闸址河床土质,主要由砾卵石层组成,表层多为中细砂层,层厚(2~5)m,左厚右薄并逐步消失;河床中层主要是砂砾卵石层,卵石含量30~50%,粒径2~13cm,层厚(10~20)m,属于强透水层渗透系数k=1.84×10-1~5×10-2(cm/s)允许坡降J=0.15~0.25;河床底层为基岩,埋深标高从左标高10米向右增深至标高—15米以下,其岸性为上古生界二迭长兴阶灰岩及硅质岸。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水利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力。
水电站、水库和灌溉系统等水利枢纽是水利工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对于水利系统的整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水利枢纽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水文条件、工程地质、环保、经济等等。
本文将讨论水利枢纽的毕业设计,重点介绍水利枢纽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流程。
水利枢纽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文条件的分析和确定水利枢纽的设计必须基于周边的水文环境,包括水面高度、水流速度和流量等。
水文条件的确定是选择适当的位置和设计方案的前提条件。
通过水文观测、测量和分析,设计师可以得到有关水文条件的详细信息,以便更好地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2. 工程地质的评估和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是水利枢纽设计的关键环节。
分析地质条件可以确定建设所需的基础条件,并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根据地层结构、地表形态、地层信息、地质构造等条件,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3. 环保的考虑环保是规划和建设水利枢纽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制定有关减少环境影响和保护生态的方案。
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维护,确保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
4. 经济代价的评价和预算水利枢纽的建设需要考虑其经济成本,在建设之前预估工程所需费用,以确保可持续建设。
将各个方面计算出来,包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等,以便为控制成本和确定投资来源提供依据。
1. 确定工程目标和要求在设计水利枢纽之前,需要了解所需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水文条件、工程结构、功能和特性等。
在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之后,设计师就可以制定可行的方案。
2. 水文环境的调查和测量设计师需要收集水文环境的相关数据,包括水流量、水位高度、水体质量等信息。
对于不同类型的水利枢纽,水文条件的分析和数据的收集也有所不同。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
它涉及到水利、航道、
土建、机械、电子等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要深入了解各种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各种设计工艺,以适应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
本次毕业设计
有三个阶段:项目准备、设计实施、设计总结。
1. 项目准备:
首先,学生需要根据水利枢纽的功能需求,明确设计内容,计算
出实施方案,最后编制详细的设计文档,并准备必要的设计工具。
2. 设计实施:
接着,学生需要掌握水利枢纽的基本知识,做好风险分析,制定
详细的工作方案,进行水文调查,进行水利枢纽的施工设计,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
3. 设计总结:
最后,学生需要用严谨的思维对所有设计细节进行把关,完善文档,形成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最后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完成毕业
设计。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领域,要想做好它,首先
就要对它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掌握,如水文、水文工程、土力学等,
要求学生要能够深入了解水利枢纽的相关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各种
设计工艺,以保证施工质量。
河海大学涵江水闸毕业设计
河海大学涵江水闸毕业设计基本资料第一节工程兴建缘由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375km,流域面积176km2,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沙量小、对充分开发这一地区的水路运输具有天然的优越条件.流域内有耕地700多万亩,土地肥沃,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企业发达,原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利用水运的条件十分优越.流域梯级开发后,将建成一条长340 km通航千吨级驳船的航道和另一条长50 km通航300吨级驳船的航道,并与长江、淮河水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江河直达的内河水路运输网.同时也为沿江县市扩大自流灌溉创造条件,对促进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该工程是以航运为主体,兼有泄洪、发电、灌溉、供水和适应需要的综合开发工程,它在经济上将会具有非常显著的效益.第二节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一工程等级本枢纽定为三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二洪水标准设计洪水按50年一遇标准;校核洪水按300年一遇标准;最大通航洪水按5年一遇标准。
第三节基本资料一.枢纽地形、地质及当地的材料1. 闸址地形闸址左岸与一座山头相接,山体顺流向长700m,垂直向长2000m,山顶主峰标高110n,靠岸边山顶标高65m;山体周围是河漫滩冲积平原,滩面标高(18.5~20.0)m;沿河两岸筑有防洪大堤,堤顶宽4m,堤顶标高24.5m;闸址处河宽700m,主河槽宽500m,深泓区偏右,河床底标高(13.0~14.0)m,右岸滩地标高18.5m。
2. 闸址地质(见闸轴线地质剖面团)闸址河床土质,主要由砾卵石层组成,表层多为中细砂层,层厚(2~5)m,左厚右薄并逐步消失;河床中层主要是砂砾卵石层,卵石含量30~50%,粒径2~13cm,层厚(10~20)m,属于强透水层渗透系数k=1.84×10-1~5×10-2(cm/s)允许坡降J=0.15~0.25;河床底层为基岩,埋深标高从左标高10米向右增深至标高—15米以下,其岸性为上古生界二迭长兴阶灰岩及硅质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函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泄水闸设计)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3)1.1工程概况 (3)1.2毕业设计成果(泄水闸) (4)第二章水文.................................. .. .. (10)2.1流域概况 (10)2.2气象 (10)2.3洪水 (10)第三章工程地形、地质3.1地形地貌 (12)3.2闸址地质 (12)3.3当地建筑材料 (12)3.4地震 (13)第四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4)4.1设计依据 (14)4.1.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14)4.1.2设计依据 (14)4.1.3设计基本资料 (15)4.2工程总体布置 (17)4.2.1船闸的布置 (17)4.2.2水电站的布置 (18)4.2.3泄水闸的布置 (18)4.3主要建筑物(泄水闸) (18)4.3.1闸孔设计 (18)4.3.2消能防冲设计 (22)4.3.3防渗排水设计 (27)4.3.4闸室的布置 (31)4.3.5闸室稳定计算 (36)4.3.6闸室底板结构计算 (40)4.3.7两岸连接建筑物设计 (45)第五章电机及金属结构5.1电气 (49)5.1.1接入系统方式.................................. . .. . .. .. (49)5.1.2电气主接线 (14)5.1.3主要电气选择 (15)工程总体布置 (17)4.2.1船闸的布置 (17)4.2.2水电站的布置 (18)4.2.3泄水闸的布置 (18)4.3主要建筑物(泄水闸) (18)4.3.1闸孔设计 (18)4.3.2消能防冲设计 (22)4.3.3防渗排水设计 (27)4.3.4闸室的布置 (31)4.3.5闸室稳定计算 (36)4.3.6闸室底板结构计算 (40)4.3.7两岸连接建筑物设计 (45)第一章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
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375km,流域面积176 万km2,是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
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砂量小,对充分开发这一地区的航运具有天然的优越条件。
流域内有耕地700多万亩,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企业较发达,有国家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铜基地及腹地内的建材轻工。
原材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地区,利用水运的条件十分优越。
流域梯级开发后,将建成一条长340km通航千吨级驳船的航道和另一条长50km通航300吨级驳船的航道,并与长江、淮河水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江河直达的上游水路运输网。
同时也为沿江各县市扩大直流灌溉创造有利条件。
对促进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本工程以航运为主体,兼任泄洪、发电、灌溉、供水和适应战备需要的综合开发工程。
1.2 毕业设计成果(泄水闸)1.2.1枢纽总体布置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4.1.6条规定:水闸枢纽中的船闸、泵站或水电站宜靠岸布置,但船闸不宜与泵站或水电站布置在同一岸侧,船闸、泵站或水电站与水闸的相对位置,应能保证满足水闸通畅泄水及各建筑物安全运行的要求。
因此,本设计在枢纽布置时,将泄水闸布置在河床中间,船闸布置在左岸,水电站布置在右岸。
其中:泄水闸每孔净宽10m,共35孔,高12m,直升式平板钢闸门控制,闭闸时拦截江流,稳定上游水位,开闸时泄水,排沙防淤。
设计流量9540m3/s,校核流量12350m3/s。
船闸1座,闸室有效长度为135m,净宽12m,槛上水深2.5m,闸室顶高程24.0m,底高程10.5m。
闸上公路桥设在上闸首的上游端。
水电站厂房宽15m(顺流向),长36.2m。
厂房地面高程24.5m,水轮机安装高程10.5m。
水电站设计水头3.5m,最高水头7.0m,最大引用流量225m3/s,总装机3×2200KW。
站上公路桥设在厂房的上游端。
1.2.2 水闸设计1、水闸水力设计1)、堰型、堰顶高程闸孔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无坎平底宽顶堰(平底水闸属无坎宽顶堰)。
拟定闸底板顶高程为13.0m。
2)、水闸总宽度闸室总宽度:10×35+36×1.6=407.6m。
2、水闸消能防冲设计1)、消力池消力池采用钢筋砼结构,深1.45m,消力池长L=20.8m,厚度0.8m。
2)、海漫海漫长度L=40m,海漫水平段长15m,采用60cm厚钢筋混凝土浇筑,斜坡段长25m,1:10放坡,采用60cm厚浆砌块石砌筑。
3)、防冲槽防冲槽采用梯形断面,槽深2.5m,槽底宽10m,上游设C20钢筋砼齿槽,厚50cm,下游坡比为1:2.0,单宽体积为37.5m2,冲刷坑采用抛石合金钢网石兜抛石处理。
3、闸室布置1)、闸室结构闸室采用开敞式布置,钢筋砼U型结构,闸门选择直升式平板钢闸门,液压启闭,闸上布置净7m交通桥,两侧人行道2×1.0m,总宽9.0m、宽4m工作桥和启闭房,启闭房宽11.0m,底板长度取20m。
底板采用整体式,二孔一分缝,最中间一孔,底板长度为20m,顶高程为13.0m,闸底板厚1.5m 。
闸墩长度采用与底板同长20m,。
检修门槽深25cm,宽30m;工作门槽深40cm,宽60cm。
闸墩上下游端部均采用半圆形墩头。
闸墩顶高程为25.0m。
闸墩厚度受控于闸门槽处最小厚度为50cm,中墩厚度取1.6m,缝墩厚度为2×0.8m,边墩厚度为1.6m。
公路桥布置在闸门上游侧,公路桥载重按汽-20设计,挂100校核,双车道桥面净宽7.0m,两侧人行道1×1.0m,总宽9.0m。
公路桥采用T 型结构,梁底高程为25.0m,梁高1.0m,梁腹宽0.2m,梁翼宽1.6m,用5根组梁组成,两侧人行道为悬壁式。
2)、上下游翼墙上游连接采用扶壁式翼墙,圆弧连接,半径为20m,下游翼墙采用扶壁式八字型翼墙加圆弧型翼墙连接,扩散角为8°,圆弧半径为20m。
上游翼墙顶标高为25.0m,下游翼墙顶标高为25.0m。
4、闸基防渗排水设计由于本工程闸址地基主要由砂砾卵石层组成,为强透水土质,故在采用水平防渗措施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垂直防渗措施。
铺盖采用C25钢筋砼结构,长20m。
铺盖与闸底板之间设水平止水。
在消力池水平段前端与闸底板连接处设置水平止水;消力池末端依次铺设碎石垫层和无纺土工布反滤,排水孔孔径15cm,间距1.5m,呈梅花形布置,顺水流方向长度为7.5m。
5、闸门及启闭机设计1)、闸门根据门顶高程及闸底标高,确定平面钢闸门高为7m,闸门净宽10m,毛宽10.6m。
2)、启闭机启闭机型号:QPQ2×3006、闸室稳定计算1)、闸室整体稳定水闸整体稳定分别对完建期、正常运用期及非常运用期三种工况进行闸室的偏心距、基底应力、基底应力的不均匀系数及沿闸室底面的抗滑稳定系数计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2)、闸室沉降计算经分析,本次不必计算闸室的沉降量。
7、闸底板配筋经计算,面、底层钢筋均按Φ25@200配置。
8、两岸连接建筑物设计采用扶壁式挡土墙,上游翼墙顶高程25.00m,底高程12.00m。
下游翼墙顶高程25.00m,底高程10.55~12.00m。
上游挡墙高13.0m,挡墙壁厚1.0m,墙身垂直,墙身高12m,墙底板厚1.0m。
下游挡墙高13~14.45m,挡墙壁厚1.0m,墙身高度12~13.45m,底板厚度1.0 m。
翼墙两侧设置1.0×1.0m腋角,两侧悬挑4m,底板总宽11m。
上游翼墙长30m,下游翼墙长36.8m。
翼墙采用C25钢筋砼浇筑。
上游护坡,顶高程为25.0m,底高程13.0m,采用坡比为1:3,40cm 厚浆砌块石护坡。
下游护坡,顶高程为25.0m,底高程13.0m,采用坡比为1:3,40cm 厚浆砌块石护坡。
9、水闸特性表综上所述,水闸特性表如下:水闸特性表第二章水文2.1 流域概况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
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375km,流域面积176 万km2,是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
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砂量小。
流域内有耕地700多万亩,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企业较发达,有国家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铜基地及腹地内的建材轻工。
原材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地区,利用水运的条件十分优越。
2.2 气象本区位于北纬25°~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0.7m/s。
2.3 洪水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提供的水文资料,函江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9540 m3/s,各设计频率洪水流量及相应坝下水位见表2-1。
洪峰流量及相应坝下水位表表2-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表2-2。
水位~流量关系表2-2第三章工程地形、地质3.1 地形地貌闸址左岸与一座山头相接,山体顺水流方向长700米,垂直水流方向长2000米,山顶主峰标高110米,靠岸边山顶标高65米;山体周围是河漫滩冲击平原,滩面标高18.5~20.0米;沿河两岸筑有防洪大堤,堤顶宽4米,堤顶标高24.5米;闸址处河宽700米,主河槽宽500米,深泓区偏右,河床底标高13.0~13.0米,右岸滩地标高18.5米。
3.2 闸址地质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区地基以砂砾卵石层为主,表层为中细砂层,层厚2~5米,左厚右薄并逐渐消失;河床中层主要是砂砾卵石层,卵石含量30%~50%,粒径2~13厘米,层厚10~20米,属于强透水层,渗透系数K=1.84×10-1~5×10-2(cm/s),允许坡降J=0.15~0.25;河床底层为基岩,埋深标高从左标高10米向右标高15米以下,其岩性为上古生界二迭长兴阶灰岩及硅质岩。
水闸的防渗处理应重点考虑。
河床土质资料如下:中砂:D r=0.6,E0=310kg/cm2,N63.5=20;砂砾石:D r=0.66,E0=360kg/cm2;3.3 当地建筑材料块石料:在闸址左岸的山头上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块石料场,其储量50万立方米,平均运距1.0公里。
砂砾料:闸址上、下游均有宽阔的冲积台地,有大量的砂、砾料,可满足混凝土的粗、细骨料之用,运距3~5公里,且水运极为便利。
土料:闸址上游约2公里有刘家、八圩土料场,储量丰富,符合均质土坝质量要求,还有可作为土坝防渗体的粘性土,其质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