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课件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课件
古代科技的传承
汉字在古代科技的传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古代的医学、数学 、天文学等领域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
古代教育的基石
汉字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基石,古代的童蒙读物、四书五经等都是用汉 字编写的,通过汉字,人们可以学习到古代的知识和文化。
汉字与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的载体
汉字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现代的文学、艺术、科技 等领域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
甲骨文的释读
甲骨文的释读是研究甲骨文的关键,通过对比研究 ,可以推断出甲骨文的意义和读音,为理解古代社 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金文
西周金文
金文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主要刻在青铜器上,因此也称为“钟鼎文” 。金文的书写风格与甲骨文有所不同,更加规范和优美。
金文的释读
金文的释读相对于甲骨文要容易一些,因为金文的字数较少,同时有大量的青 铜器作为载体。通过释读金文,我们可以了解西周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目录
• 汉字的起源 • 汉字的形成 • 汉字的发展 • 汉字的现代化改革 • 汉字的文化价值 汉字的教学和应用01
汉字的起源
Chapter
汉字的起源传说
01
传说一:仓颉造字
02
传说二:伏羲画八 卦造字
03
传说三:神农氏结 绳造字
04
传说四:沮涌氏刻 划甲骨文
汉字的创造者
拼音化改革的过程
拼音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拼音方案,将汉字转换成拉丁字母 的拼音,以便于拼读和口语交流。
拼音化改革的影响
拼音化改革使得汉字能够更方便地被发音和朗读,有利于提高汉 字的普及率和交流效率。
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分离
手写体与印刷体的背景
在古代,手写体和印刷体是统一的,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两者 逐渐分离。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代表作品
李斯的《泰山刻石》、唐代李阳 冰的《三坟记》等。
隶书
起源与发展
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逐渐流行于汉代。隶书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因其字形扁平、书 写方便,逐渐替代了篆书成为官方文书。
特点与风格
隶书的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严谨。不同地区的隶书 风格略有差异,如秦隶较为粗犷,汉隶则显得秀美。
03
代表作品
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等。
行书与草书
行书与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草书则是在篆书和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行书和草书都是为了满足快 速书写和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产生的。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连贯流畅,字形较为潦草,能够快速书写并表达出动 态感。行书在魏晋时期逐渐流行,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间。
对于汉字文化价值的认识与思考
01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中国 古代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02
汉字的形态、音韵和语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其他文
字无法替代的。
汉字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对世界
03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汉字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应用和 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汉字需要不断进 行规范化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和人民。
应当加强对于汉字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推 广,提高公众对于汉字文化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培养更多的汉字文化传承人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总结与思考
对于汉字演变的总结与回顾

中国汉字发展史概述(PPT课件42页)

中国汉字发展史概述(PPT课件42页)
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代表人物
影响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 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在笔法、 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汉字发展史
甲骨文
金金文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宋体
毛公鼎
大盂鼎
中国汉字发展史
甲骨文
中国汉字发展史6
图画文字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 的声音和意义。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基础发展 出来的,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 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因此说是文字 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
2022/3/22
中国汉字发展史7
2022/3/22
中国汉字发展1史0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 构造书契”。
——《说文解字•序》
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上天作令为百王宪,实有睿 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水之 纳,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于是,穷天地 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 而创文字形成声贝,以相生为字,以正君臣之分,以 严父子之仪,以肃尊卑之序,法度以生,礼乐以兴, 刑罚以著,为政立教,领事办官。
夏朝伯益
代表人物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中国汉字发展史
甲骨文
金文
大大篆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宋体
石鼓文
中国汉字发展史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小小篆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
简化汉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

ppt课件
8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ppt课件
9
在几千年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 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在不断地改进着汉字的 书写形体。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 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 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
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继续 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 事。
ppt课件
10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 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 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 字材料。
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 辞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 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 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 画。
ppt课件
11
2、金文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 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 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 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 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 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 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籀文” 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ppt课件
2
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 字”“殷虚文字”。甲骨文最早在河南 安阳小屯村的殷虚出土。已发现甲骨文 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约1700。 文字结构中有了大批的形声字,甲骨文 是相当进步、且十分完备的古文字体系。 近年来在陕西等地,也发现一些西周时
代的甲骨文。
汉字是世界上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 而成;
14
二、汉字的演变
15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6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17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赵体”(赵盂附)等。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10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石》
秦皇
11
(三)小篆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52
53
54
55
三、汉字的分类
4、会意字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 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 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 “角”分开来字达;
二、汉字的演变
12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 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到了汉代,隶书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 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 的线条改为平直的 笔画字体进一步简 化书写变的简便但 同时使古汉字的象 形程度大为降低.形 体扁方而规整。

汉字 知识 ppt课件

汉字 知识 ppt课件

涵和表达方式。
06
汉字趣谈
汉字中的趣味故事
01
02
03
汉字的起源
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 程,包括甲骨文、金文、 小篆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和 发展历程。
汉字的构造
解析汉字的构造原理,介 绍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等造字方法,以及汉字 部首的含义和作用。
汉字的简化
介绍汉字简化过程和简化 方法,包括形声简化、同 音异形简化等,以及简化 汉字的优缺点。
详细描述
汉字读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不同的声母和韵母组合以及声调的变化可 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此外,汉字读音还受到方言、历史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有些汉字存在多音字的现象。
汉字的字形
总结词
汉字字形是汉字知识的核心,了解汉字的字形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汉字。
详细描述
汉字字形由笔画组成,不同的笔画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汉字。 此外,汉字字形还受到书写规范、字体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有些汉字的字形可能略有差异。
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
商代和西周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龟 甲和兽骨上,形成了甲骨文;而金文 则出现在铜器上。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从图画文字演变为线条文字,形成了 甲骨文和金文,最终演变为小篆。
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
小篆逐渐简化,形成了隶书;隶书进一步简化,形成了楷书。
用汉字。
异体字与规范字
异体字指的是音义相同但字形不 同的字,而规范字则是指被官方 认定为标准的字体。了解异体字 与规范字的关系,有助于避免书
写混乱。
错别字与正字
错别字是指书写错误的字,而正 字则是指正确的标准字体。纠正 错别字,使用正字,是汉字规范

《汉字的演变正式》课件

《汉字的演变正式》课件

详细描述
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来的一种更加简化易写的字体。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文字书写的一大变革,它使得 书写更加快速、简便,为后来的楷书发展奠定了基础。隶书在汉代被广泛使用,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主 要书写字体之一。
楷书
总结词
最为规范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沿用至 今。
VS
详细描述
楷书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规范形式,其特点 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字形美观。楷书 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汉字书写的主流形式 之一。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的高度 成熟,它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地位 ,也是现代印刷业和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基 础。
汉字国际传播概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汉字在国际社会的传播 和影响逐渐扩大。
传播途径
通过汉语教育、文化交流 、国际组织等途径传播汉 字文化。
影响力体现
汉字成为世界范围内学习 和研究的热点,对国际文 化交流和多元文化发展产 生积极影响。
THANK YOU
汉字对东亚文化的影响
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受其影响,日本的语言、文字和文 化都与汉字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韩国在历史上也曾广泛使用汉字,韩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也受到 了汉字的深刻影响。
汉字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在历史上也接触和使用过汉字,汉字对东南 亚的文化和历史记录也有一定的影响。
03
汉字的结构和特点
字的部首
汉字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具有表音、表意等功能。
常见的汉字部首包括“木”、“水”、“火”、“土”等,每个部首都有其特定的 意义和发音。
通过部首的组合和变化,可以构成大量的汉字,体现了汉字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汉字的构造方式

3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

3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
(记事用的刻木 )
4
八卦说
• 《周易·系辞传》:“(伏羲)仰则观 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 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 物之情。”
5
仓颉说
• 《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 稼。”
•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粟雨, 鬼夜哭。”
26
2、秦国文字
(1)大篆 狭义的大篆指的是周王室和秦国使用的文字。 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时期的各国文字。 几种大篆类古文字材料: 籀文 周宣王史官籀所写的教给儿童学习的一种古老汉字形体。
27
籀 文
小 篆
28
石鼓文
诅楚文
29
(2)小篆 小篆是秦朝推行的規範化字體。戰國時期,“諸侯力征,不統
30
小篆有如下特點: (一)线条化 筆畫仍保持金文以來的圓筆線條,但線條勻 稱,字形規整。小篆的筆畫粗細一致,線條 圓轉勻稱,象形性進一步降低,而符號化程 度進一步加強。 (二)定型化 字的結構定型,構成成分不再像甲骨文那樣 可以隨意變動位置或方向。 (三)统一化 合文現象完全消失,異體字也大幅度減少, 一個字一般只有一種寫法。
19
(二)形體結構沒有完全定型。同一個字可以有多種寫法,異體 字很多。有些字的結構成分多少不確定;有些字構成成分不確定; 有些字書寫的方向不固定。
20
(三)存在不少合文。合文形式上像一個字,實際上是把兩個或 兩個以上的字合寫在一起,代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語素。 (四)書寫行款無定式。 甲骨文的行款雖以豎行爲原則,但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無 固定式樣。 (五)筆畫多爲細瘦的直筆。這一特點與書 寫的工具密切相關。
(三)筆畫豐滿圓潤,無勾廓現象。

小学生主题班会 汉字的演变汉字起源 课件 (33张PPT).ppt

小学生主题班会  汉字的演变汉字起源 课件 (33张PPT).ppt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汉字的演变
演讲人:XXX
壹、什么是汉字
目 贰、汉字的形、音、义
录 叁、汉字形体演变
第壹章
什么是汉字
汉字的特点
什么是汉字
第贰章
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的形、音、义
第叁章
汉字形体演变
(一)甲骨文
(一)甲骨文
(一)甲骨文
(一)甲骨文
(一)甲骨文
(一)甲骨文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二)金文
(二)金文
(三)战国文字
(四)小篆
(四)小篆
(五)隶书
(五)隶书
(六)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谢谢观看
演讲人:XXX

汉字的起源(课堂PPT)

汉字的起源(课堂PPT)
9
10
殷 墟 中 出 土 的 甲 骨 文
11
殷 墟出 土 的 甲 骨 文
13
三、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 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 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 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 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 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 文就叫做“金文” ;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 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做“钟鼎文”。 金文应 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 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金文编》记载,共 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20
毛公鼎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 的宣王时期器物, 为皇皇钜制,被 誉为“抵得一篇 尚书”。其书法 是成熟的西周金 文风格。李瑞清 题跋鼎时说: “毛公鼎为周庙 堂文字,其文则 尚书也,学书不 学毛公鼎,犹儒 生不读尚书也。”
21
南 姞 甗 铭 文 西 周
22
[]
周代青铜器铭文
23
周 代 青 铜 器 铭 文
14
15
商代青铜方鼎
商代的金文书法
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
产生的。它的字数不
多,字体瘦长,笔道
遒劲雄美,行气疏密
有致,结构严谨,情
势凝重,各有风韵。
有人曾归纳为两种风
格,一种是笔势雄健,
形体丰腴,笔划起止
多露锋芒,间有肥笔,
另一种则是运笔有力,
形体瘦筋,笔划多挺
直,不露或少露锋芒。
16
西周早期的金文从书体
和书法风格来看,总的情势
是清秀隽美,笔道首尾出锋,
有明显的波磔zhe,结构严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 美洲的玛雅文字 古代中国的甲骨文、金文等 图绘性都很强,表明它们与图画之间有一种渊源关系。 结合出土材料和传说故事来看: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世本》:“敤(ke3)首作画。” 《世本·作篇》说:“史皇作图,仓颉作书。” 《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 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公氏以水纪, 故为水师而水名。太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宋代郑樵说:“书与画同出,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 汉字应该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
有人推测,汉字的数目字一、二、三、亖、八、十即来源于 契刻。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6
(四)仓颉造字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 传者,壹也(《荀子·解蔽》)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 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也。(《吕氏春 秋·君守》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韩非 子·五蠹》) 史皇作图,仓颉作书。(《世本·作篇》) 仓颉作书,以教后诣。(李斯《仓颉篇》)——居延汉简 昔者苍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仪狄作酒, 奚仲为车。(《淮南子·脩务训》)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 神栖昆仑。(《淮南子·本经训》)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7
二、从出土材料看汉字起源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 的遗址,在这些遗址上,出土了许多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和陶 片。
先看看仰韶遗址陶片上的刻划号: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8
再看看大汶口文化遗址陶片上的图形符号:
—— —— ——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但其常用字的数量相对稳定(5000—7000)。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6
C、汉字结构上的变化 ①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 ②构字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③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7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8
第五节 清虚热
清虚热剂,适用于阴虚发热证。或因热病后期, 邪热未尽,阴液已伤,热留阴分,以致暮热早凉, 舌红少苔;或由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见骨蒸潮热、 盗汗面赤等。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5
B、字数方面的变化
表面看来,保存在不同时代字书中的汉字数量在不断增加,
如:
公元2世纪《说文解字》
9353(10516)
公元6世纪《玉篇》
16917
公元11世纪《广韵》
26194
公元14世纪《洪武正韵》 32200
公元18世纪《康熙字典》 47043
公元20世纪《汉语大字典》 57000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0
二、汉字的形成
我们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而图画要演变成文字,就必须向 语言靠拢。
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整幅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使每一个 图形都能与语言中的某个语素相对应(即有一定的读音和意 义),然后把这些代表语素的个别图形,按照具体语言中组 词造句的顺序作线性排列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要讲的话准 确无误地记录下来,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而 人们又可以通过图形的序列,重现语言的词句,了解对方所 要表达的意思了。
随着夏王朝的建立,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 较完善的文字……“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 际(约在前十七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4
(3)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A、汉字字形方面的主要变化: 线条化、笔画化;
简化、繁化(外形繁化和结构繁化)
3-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本讲主要内容:
一、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的形成 三、裘先生对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 展的看法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2
(二)八卦说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 (中断)、坎(中满)、兑(上缺)、巽(下缺) 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古文天字;,古文地字;,古文火字;,古文水字;,古 文风字; ,古文雷字;,古文山字;,古文泽字。(《易 纬·乾凿度》)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5
(三)契刻 无文字,刻木为契。(《隋书·突厥传》) 俗无文字,刻木为契。(《旧唐书·南蛮传》)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下》)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 曰:吾富可待矣。(《列子·说符》) 郑玄《易注》云:“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 以相考合。”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2
三、裘先生对汉字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看法
(1)汉字起源于“文字画”“记号画” 当具体的文字画演变为抽象的文字画,如“大鹿”由“一人 一鹿”演变为抽象的“大(的)鹿”时,“大”和“鹿”就 演变成为了表意字。 当具体的记号画“三”由表“三个人”或“三头鹿”演变为 用在“三鹿”中表示“三头鹿”,那么“三”就演变成为一 个记号字。 随着“表意字”“记号字”的产生而同时出现“假借字”时, 这是汉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
裘先生不肯定大汶口陶文就是原始汉字,但他肯定其一定对 原始汉字的产生起过一定的作用,他说“由此推测,汉字形 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大概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3
(2)汉字形成的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是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前就创造了完 整的文字体系的…… 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显得相当成熟,跟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 而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应该已经有一段距离了。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1
*判定汉字由图画演变成为汉字的三个条件:
(1)文字画被拆分成表意明确且构图相对稳定的单个图形; (2)这种稳定的图形与语言中某一单位的音义建立起对应 关系; (3)这种表示一定音义关系的符号可以按语言的线性序列 加以组合,而作为符号的音义关系不变。
汉字从开始产生到形成体系,同样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大 体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个别符号的创造。 第二阶段是约定俗成的原始文字。 第三阶段是经过统一整理的成体系的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