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大师王阳明
【清朝历史】王阳明
【清朝历史】王阳明王阳明(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学习,今贵阳市修文县。
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
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最重要的大师。
弘治十二年,举进士,第二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改兵部主事。
弘治十八年(1505年),先生“专志授徒讲学”,和湛甘泉结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
正德元年(1506年),一度被权宦刘瑾排挤,谪贵州龙场驿驿丞。
三年,到龙场。
正德五年(1510年),升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正德七年(1512年),从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升授南京太仆寺少卿。
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漳州詹师富、大帽山卢珂、大庾陈日龙、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头池仲容等匪徒暴乱。
正德十四年六月,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吉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
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
正德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
六月升南京部尚书,九月归姚,会74弟子于龙泉山中山阁,指示"良知"之说,十二月被封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但不予铁券,岁禄亦不给。
此后6年多,丁父忧,服满亦不召用,专事讲学。
嘉靖四年(1525)九月,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阁勉诸生》文书于壁。
嘉靖六年五月,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僮族叛乱,翌年秋平定。
时肺病剧发,十月上疏告退。
十一月二十九(1528年12月29日,戊子年甲子月戊子日)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享年56岁,著有《王文成公全书》行世。
隆庆二年,皇帝再诏赠为“新建侯”,谥“文成”,颁铁券。
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观点
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观点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心学方面。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即世界的本原和真理都存在于人心之中。
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理存在于外部的天地之间,而王阳明则强调理在内心之中。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理就是人的本性。
因此,人们应该通过反省内心,发现真理,而不是一味地向外寻求。
2.知行合一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结合,而不是分离的。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学习到的,而且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和价值。
因此,他强调人们应该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3.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实现心即理的关键。
良知是指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是人性的本质。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反省内心,去掉心中的杂念和欲望,发现良知并遵循良知的指引去行事。
这样就可以实现心即理的目标,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4.无善无恶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
他主张人们不要被外界的评判和道德标准所束缚,而是要遵循内心的本性去行事。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本质,但是外界的评判和道德标准往往会干扰人们内心的本性。
因此,他强调人们应该摆脱这些束缚,发现内心的本性并遵循它去行事。
5.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是实现心即理的途径之一。
格物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致知则是指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格物致知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以及格物致知等方面。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心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学派,而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倡导以心为主体,实施实践和自省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修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心学的起源、核心思想和对当代价值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心学的起源心学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始祖为朱熹。
朱熹倡导了心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邪恶,只是因受外界影响而转变。
王阳明在朱熹的基础上发展了心学思想,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即知识与实践要相互结合,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
二、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1. 心即理:王阳明强调人的心即是人的理,是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根本依据。
他认为人的内心有着与宇宙和谐统一的能力,只有通过对内心的觉察和探索,人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世界的真理。
2.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中的核心概念,意指人的内心拥有清晰判断善恶的能力。
他认为人的内心本身就具备了正义、道德、善行的本能,只需通过实践和自省,发现并引导内心中的良知,实现自我修养和道德提升。
3. 实践与自省:王阳明提倡通过实践与自省来实现心学的目标。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不断的反思,才能真正改变自己,不断修正错误,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三、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在个人层面上,心学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内心。
人们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诱惑,容易迷失自我。
通过心学的实践,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心学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念要求人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这种实践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也关涉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通过心学的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心理,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最后,在教育层面上,心学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很大的启发。
古代王阳明简介
古代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明代思想家、文化名人,生于1472年,逝世于1529年。
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阳明心学”,以“致良知”为核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早年经历王阳明,字仲荣,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市一个书香世家。
少年时期便显露出天赋异禀、聪明机智的才华,父亲对他的教育也格外重视。
十七岁考取了进士,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务。
二、思想成长1.学习心学王阳明出生于一个儒家家庭,年少时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
后来他开始研究心学,受到了朱熹、陈宏治等先贤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心灵中有一种自然的道德感,这个道德感被称为“良知”。
2.“致良知”王阳明在研究心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心灵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正确思考,指引人们走向真理和正义。
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提升,人们就能够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良知”,并且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三、政治生涯1.地方政治和军事活动王阳明曾在江西和福建等地担任地方官员,他的政绩备受称赞。
同时,他还担任过抗击倭寇的军事指挥官,参加过多次战斗。
2.官场沉浮然而,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与当时的政治官僚体制不太相符,几度被贬谪。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对于社会的贡献,继续努力在学术上取得成就。
四、思想遗产1.弘扬“致良知”的思想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上发扬光大,成为了知识分子们追求真理和秉持正义的旗帜。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王阳明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文化名人。
他撰写过大量的散文、诗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受到了当时的文化名流和后来人的各种赞誉。
王阳明在思想、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致良知”思想,对于后来的人们依然有着启迪和指引的作用。
他的一生不仅是儒家思想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闪耀的一页。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王阳明(1472-1529),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将领,被誉为“心学”创始人。
他的“心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重要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及其解释。
一、“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是他心学理论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人的心灵本质上是清明自知的,所以人的心就是理。
他说:“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本是一体。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心灵的运动就是宇宙的运动,所以人可以通过心灵来认识宇宙。
“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是要把握住人的心灵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知识和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在的自觉和体验获得的。
这种智慧是一种超越常识和经验的智慧,是一种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智慧。
二、“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道德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良知。
良知是人的内在本性,是清明自知的本质表现。
他说:“良知即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即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在不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他说:“人心有恶,人能自知之;人心有善,人亦能自知之。
”他认为,良知是人的内在道德标准,只有通过不断发掘和培养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境界。
他说:“知行相通,无有间隔。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
他说:“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自行之者。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四、“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知识。
他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灵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关于王阳明的心学
关于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创立。
它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力量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王阳明的心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1.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良知,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判断力。
通过反省和自我觉察,个体可以发现并遵循自己的良知,实现道德的自觉和行为的修正。
2. “知行合一”:王阳明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即知识和实践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体验。
3.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而理则是心的体现。
他主张通过个体内心的修养和调整,来达到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理解和应对。
王阳明的心学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了个体的主体性和内心的力量,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和实践来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
同时,它也对后来的儒家思想和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王阳明的心学,不同的学者和学派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如果你对王阳明的心学感兴趣,我建议你进一步阅读相关的学术著作、研究论文或参加专业的讨论,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探讨这个话题。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学是一门深奥的学说,而王阳明的心学被誉为最神奇的心学之一。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其心学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源于他对自我觉醒和道德修养的探索。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无穷的,内含着天地万物的法则和智慧。
然而,人们由于种种外在因素的束缚,常常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因此,王阳明提倡“致良知”,即通过觉醒自我内心的良知来找寻真正的道德原则。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自觉和自省。
在王阳明看来,心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体系,更是一种实践方法。
他主张通过实际行动来达到内在的清明和自我觉醒。
王阳明与传统儒家思想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强调实际行动的力量,而不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探究。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为来追求道德的完善,才能真正体验到心学的奥妙。
在王阳明的心学中,更加强调内外合一的观念。
他认为,人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觉醒自己的内心良知,人们能够与外界产生更加深入的联系。
他认为,人的心像一个镜子,只有通过自省和修养,才能反映出真正的自我的形象。
因此,他鼓励人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强调自我觉醒和道德的实践,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被广泛传播,并且对后来的儒家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框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神奇的心学之一。
通过觉醒自己的内心良知,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道德的自觉和自省,王阳明的心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修养方法。
他的心学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后来的儒家学者和思想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通过研究和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内心,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王守仁资料
人物年代: 明代
安葬地: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字号: 字伯安,号阳明
谥号: 文成
目录
人物简介
生平概述
阳明生平 童年生活
贵州龙场悟道
归途
政治主张 明赏罚
量情法
重纲纪
个人成就
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
知行合一
王守仁画像
王阳明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农历九月三十日亥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远祖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其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年谱》记载,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这个故事有点神话色彩,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时并未显示出聪慧和才华。 他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十一、二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尽管如此,他从年少时代起就从不循规蹈矩,所有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如13岁丧母后,继母待他不好,他竟买通巫婆捉弄其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他学习并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军事游戏。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心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一、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心即理”,即认为心和理是同一的,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是世界的本体,理是世界的规律和法则。
因此,心和理的关系就是本体和规律的关系,理在心中,心就是理。
二、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将知和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
他主张以行为本,以知为辅,认为行为是实现知的前提和基础,而知是指导行为的方向和目标。
因此,只有将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即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他认为良知是天赋的,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
他主张通过内省、体悟、实践等方式来发掘和实现良知,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和人格上的升华。
四、无善无恶王阳明认为,人心中的善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他认为,只有当心中存在某种欲望或情感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善恶观念。
因此,他主张通过消除心中的欲望或情感来消除善恶观念,以达到无善无恶的境界。
五、万物一体王阳明认为,万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认为万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只有通过观察和体验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他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探索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和“万物一体”等方面。
这些观点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完整体系。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同时,这些观点也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实践。
王 阳明心学大师的哲学思想与贡献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哲学思想与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王阳明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其心学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他出生于明朝中叶,自幼聪慧过人,心怀大志。
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波折与磨难,也正是这些经历,促使他不断思考人生的真谛,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致良知”。
他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良知,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判断力和善良本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受到各种欲望和外界干扰的影响,良知被遮蔽。
因此,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实践,去除这些遮蔽,使良知得以显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每一个具体的情境时,都要倾听内心良知的声音,做出符合道德和正义的选择。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他强调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只有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对真理的追求。
很多时候,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却无法将其付诸实践。
王阳明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知”。
真正的“知”必然会引导我们去行动,而行动又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知”的理解。
例如,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美德,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去关心、照顾父母,那么这种“知”就毫无意义。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当时的明朝社会,程朱理学占据主流地位,但逐渐变得僵化和教条。
王阳明在对程朱理学的反思和批判中,提出了自己的心学观点。
他在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被贬至贵州龙场。
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他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思想顿悟,从而开启了心学的发展之路。
王阳明的心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束缚,为哲学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心学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人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力量和价值。
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鼓励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和创新。
在教育领域,王阳明的心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学生的内心自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3知识拓展:心学大师王阳明
知识拓展:心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喜言兵事,且善射,并好学,学识渊博。
他的一生行为,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在学术方面,他的“心学”独成一家,和程朱学派意趣迥异,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死后从祀文庙的人。
他首先主张“学贵得之于心”,以“心”作为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开始对孔子偶像有所持疑,扩大了内心自我的作用。
他是我国历史上极有成就的哲学家之一,他开创的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因此,他受到很多人的崇拜。
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
中国近代一代枭雄蒋介石也很崇拜王阳明的,败退台湾时间把台湾草山改为阳明山。
现在浙江余姚还有个阳明医院。
同时,在我国,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为探索救国之路的孙中山都曾潜心研究过王阳明的著作,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也大加赞赏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少年时就曾读过王阳明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并逐句逐字做了批注,后来对王阳明的思想更是有所批判与创新,结合中国的实际,领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王阳明的学说更是漂洋过海,从古老的中国走向世界。
此外,日本一位八十三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学者云集,还分成了不同的学派,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
高鼻子、蓝眼睛,不屑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欧美人在本世纪,也出奇地对阳明学说着了迷,竟还要远渡重洋,来拜访王阳明的故居,颇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势头。
关于静守己心名人故事
关于静守己心名人故事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浙江绍兴人,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心学大师,理学家,教育家。
王阳明心学提倡“心性本善”,主张用“知行合一”之学改造主观世界,以达到“致良知”;主张要把“知”和“行”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做到“心性纯正如水也”。
他出身于一个小康之家,小时候在私塾学习,老师常用“吾家有一石,欲供先生之坐卧”来教导他;长大后在私塾学习了一年,以“勤学苦读”为准则,通过苦读来充实自己。
王阳明小时候家贫,没有钱买米买肉供他吃。
他的邻居见他这么穷,就劝他:“穷了就回家去吧,少吃点肉就是最大回报了。
”王阳明听后就说:“以天下为己任也,不求自己富了还能使别人富起来?我做事情要以天下为己任?”于是,他从那时起立志要当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1.王阳明:静,是心安,守,是心净静,就是心不动,不妄动。
守,就是心不乱。
心不乱是没有心的。
心是一种很稳定的东西。
所以“静”和“守静”是统一于“心”里。
心不乱,人就不会被外物所动,也就不会为纷扰所迷惑。
人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不满与抱怨,只有一颗平静和从容的心。
对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人,他们也不会去追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态失衡而愤怒;也不会去责备对方或是责怪自己;也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到沮丧与不满;更不会去埋怨任何人及外界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与麻烦、甚至恶意;甚至会主动为对方分担一些烦恼、焦虑。
2.《大智大慧》一书记录王阳明的人生感悟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是讲“致良知”的功夫,并把“致良知”作为了“良知”的核心。
《大智大慧》一书记录了王阳明的人生感悟。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将良知和自己心里的良知结合起来,通过良知来感化天下万物,从而达到净化自己、成就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致良知”是要通过自己心里的良知去感化天下万物。
我们不可能改变我们自己,我们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改变自己。
我们自己决定了命运,决定了我们有没有追求幸福。
王 阳明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所创立的心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备受推崇,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良知,并非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的知识,而是每个人内心本就存在的道德判断和善恶分辨的能力。
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性中最纯净、最本质的部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蒙蔽,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致良知”就是要去除这些遮蔽,让良知重新显现,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
那么,如何才能“致良知”呢?王阳明认为,要通过“省察克治”的方法。
这意味着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觉察到那些不符合良知的念头和举动,并努力加以克服和改正。
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只有不断地进行省察克治,我们才能逐渐清除内心的污垢,让良知愈发清晰明亮。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知与行,在传统观念中常常被认为是两个相互分离的阶段,先有知,而后有行。
然而,王阳明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一体的。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也就是说,真正的“知”必然会表现为“行”,如果没有“行”,那么所谓的“知”就不是真正的“知”。
例如,我们都知道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这是“知”。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去关心、照顾父母,那么这种“知”就毫无意义。
只有当我们通过具体的行为,如陪伴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等,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对孝顺的“知”。
同样,我们想要学会游泳,仅仅阅读游泳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亲自下水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能。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体现。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心学理学大师的道德哲学
王阳明心学理学大师的道德哲学王阳明(1472-1529),字守仪,号阳明子,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哲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学术思想以心学和理学为其核心,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王阳明的心学哲学主张,对于人的内心世界、道德观念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王阳明心学理学大师的道德哲学,并展示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心学的基本理念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知行合一”,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
他认为人类内心天然具有“良知”的存在,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内在力量。
通过“觉醒良知”,人们能够了解事物的本质,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道德的实践。
二、智慧之人的道德修养王阳明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具备智慧、信任和勇气三个品质。
智慧意味着不断探求真理、追求智慧的境界。
信任强调遵循良知、坚持正义;而勇气则是指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勇于担当和积极行动。
三、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王阳明将道德教育视为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他主张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自我意识,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自我反省,使个体能够发现自我在道德选择中的责任和义务,并追求道德上的进步与完善。
四、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王阳明认为,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行为应该建立在爱和忠诚的基础上。
他主张以“诚”为中心,建立诚实、真实的人际关系,以及遵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心两用”的观点,即在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同时,也要尽力为他人创造利益。
五、王阳明道德哲学的影响与批判王阳明的心学哲学在明代及后来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曾积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塑造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他的理论也受到了批判。
有人认为,他过分强调个体的主观内心,忽视了外在的客观世界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总结:王阳明心学理学大师的道德哲学以其独特的知行合一观念和崇尚道德实践的态度,塑造了中国社会道德观念的发展。
他的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体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阳明心学解读
王阳明心学解读王阳明,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哲学史上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心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三个方面对王阳明心学进行解读。
一、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认为人的本心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和真理。
他主张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名利,而在于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行,使本心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是至善的,没有任何瑕疵和缺陷。
然而,由于世俗的迷惑和执着,人们常常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
因此,人生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修行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二、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王阳明的认识论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从外部获取的,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得出的。
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知行合一的思想贯穿了王阳明的一生。
他在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和理念,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提出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的本心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至善的象征。
然而,由于世俗的干扰和蒙蔽,人们的良知往往被遮蔽或遗忘。
因此,致良知的任务就是通过修行和反省,将良知从本心中唤醒,并付诸实践。
致良知的修行方法包括静坐冥想、反省忏悔、去欲存心等。
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逐渐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执着,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同时,王阳明也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知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坚持良知的指引,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王阳明心学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思想体系。
通过了解和掌握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以及致良知的修养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王阳明经典的十句话
王阳明经典的十句话王阳明是中国明代的心学大师,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
1. 欲修身,先修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赏析: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宇宙真理就在人心中,要理解世界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内心。
2.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赏析:提倡开阔胸怀,指出狭窄的心态是导致祸患的根源,而心态开朗则是幸福的门户。
3. 身外物不奢恋。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赏析:主张对待身外之物应有正确态度,对有益的事物可以追求,但不要过分贪婪,对有害的事物则要避免。
4. 把世间当成修行的道场。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赏析:鼓励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务来锻炼自己,只有经受考验才能真正成长,不能仅满足于平静的生活。
5. 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
赏析:论述赏罚的原则,认为及时的赏赐和惩罚才是有效的,过期的奖惩就失去了意义。
6.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赏析:教学的方法应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重要的是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知识。
7.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赏析:教育应当全面,不应局限于一个方面,否则会导致片面性。
8. 谦者,众善之基;傲基,众恶之魁。
赏析:赞扬谦逊的价值,认为它是所有美德的基础,而骄傲则是万恶之首。
9. 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赏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10.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赏析:认识到了事物的道理就必须付诸实践,如果知道了却不去做,那就等于没有真正理解。
这些名言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包括自我修养、道德实践、教育方法等,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修心语录
王阳明(1472-1529)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书法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在心学思想上有很高的造诣,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格物致知”等重要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治学、修心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语录。
下文将列举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修心语录,并结合解释进行适当分析。
一、心者先天生天理之心也这句话表明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心者先天生天理之心也”。
心是天赋的,内含天理,而不是对外界的感知和反应。
这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的内在本质的看法,认为人的内心是深邃、丰富的。
二、所谓良知者,心之理也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认为良知即是心的理。
他强调良知的重要性,主张要求每个人发现并遵循自己内心最崇高的理念,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认知。
三、致良知者,是生天之理也这句话强调了人要求自身达到良知的层次,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行,达到对天理的领悟。
致良知即是与天理相通,是人实现自我完善和精神升华的必经之路。
四、未王道修之前,未能致良知之前,天下本无事人这句话强调王道修行和致良知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对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对天理的顺应,才能真正解决世间的种种问题。
未能致良知之前,天下本无事人,意指人心不正,才会导致社会的种种混乱和不和谐。
五、性有善恶,是非之分,皆系之心这句话强调了他对于人性的看法,认为人的性本善恶之分,是非之辨,皆来自于内心的作用。
他主张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炼,才能使内心达到纯粹、正直的境界,从而使行为符合道德准则。
六、先天之虚伪,即造孝弟忠信也这句话表明了王阳明关于先天本性的看法,认为人的本性是虚伪的,需要通过修行和实践才能使之成为孝弟忠信之人。
他主张内心的纯粹和真实,是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实践取得的。
七、知行合一者,是生天之理也这句话主张知行合一,即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深入认识和对天理的领悟,实现内心与行为的一致。
只有实现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对天理的真正顺应和理解。
八、身与物无异者,是生天之理也这句话表明了王阳明对于身与物的看法,认为身与物无异。
王阳明明代心学的创始人
王阳明明代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仲弘,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与教育家。
他被誉为中国心学的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王阳明的背景与思想起源王阳明出生于浙江宁波,家境富裕,但在幼年时就失去了双亲,由叔父抚养成人。
他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并向朱熹的理学学派学习。
然而,他在后来经历了一次内心的剧变,转而发展出独特的心学思想。
二、心学的核心理念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人的内心心性(心即是理),认为人的本性即善,但由于外界的干扰和迷惑,使得人们产生了违背本心的行为。
他主张要通过"知行合一"来实现心性与行为之间的统一。
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根据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是通过相互依赖的三个要素来实现的:意识、知识和实践。
他强调意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同时,他主张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强化自己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善自己的行为。
四、心学在王阳明的实践中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理论家,他还将心学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他曾担任过军事统帅,通过实际的指挥与斗争经验,他将心学的智慧与哲学应用于战争之中。
他强调要养成正确的内心态度与意识,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五、心学的影响与传承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思想流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发展出了自己的学派——日本的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
同时,在中国,王阳明的心学也对后来的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教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结: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创立了心学思想,强调了心性与行为的统一。
通过知行合一的理念,他提出了人应通过意识、知识和实践相互依存的方式来实现人的完善与进步。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中国及日本的教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元晦,号阳明。
他是明代中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心学”,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心学的基本概念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人的内在心性,认为心是人性的核心,是认知、道德和行为的源泉。
他主张“致良知”,即通过斗争和实践,通达和觉醒自己的内心,从而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完善。
心学的核心理念是“知行合一”,即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才能真正实践道德和达到真知。
二、心学的核心思想1. “致良知”的观念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良知,只需通过一定的修炼和实践来激发和发掘自己的内心潜能。
他主张个体的道德行为和智慧不是依靠外界的规范和教导,而是要依赖个人的内心反思和认知,从而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2. “知行合一”的原则王阳明认为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行动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认为知识和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使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行为,使理念和实践达到一致,从而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3. “格物致知”与“反思实践”的方法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方法,主张通过观察外界的事物和实践中的经验,来认知和理解。
他强调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是否正确,并通过修正错误来实现真理的逼近。
三、心学的实践应用1. 教育思想方面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主张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通过启发式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2. 军事思想方面在军事领域,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他认为军事指挥官需要具备高度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来制定合理的作战方案和决策。
3. 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心学的思想也能够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王阳明:知行一体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知行一体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诗人和将领,
被誉为心学创始人。
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强调通过自省和实践来达
到心灵与行为的统一。
以下将介绍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心即是理,理即是行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是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心即是理,理即是行。
他强调理性和行动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行动才能真正了解和
体验到理。
知识和学问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价值。
知行合一,虚实相生
在王阳明看来,知识和行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开来。
只
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知识,才能真正地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和智慧。
知行合一意味着理念与实际生活的相互结合,虚实相生。
自省与实践的重要性
王阳明强调了自省和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到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心学的价值观
王阳明的心学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观念。
他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心学的价值观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倡导积极向善、追求完美的人生。
心学与当代社会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信息爆炸和物质导向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使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导原则。
总而言之,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通过自省和实践来达到心灵与行为的统一。
其智慧不仅在明代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中汲取灵感,将心学智慧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场悟道
• 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 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 后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随后因病请求归乡。久之,起用授兵 部主事。 • 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 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 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 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逃过追杀的王守 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 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 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 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 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 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 。
平定叛乱
• 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 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 王守仁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 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 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朱宸濠 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 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 • 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 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 时35天后宣告结束。 • 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平时与宁王交往密切, 心态极端复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 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守 仁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 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 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 平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 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嘉靖七年十一 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 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 遗言,他说: 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 穿着麻衣哭送守仁。先前因平定宁王叛乱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 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 个人功绩 •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 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 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 乱和断藤峡盗贼。 名将东乡平八郎曾说:“一生俯首拜阳明。”
心学大师王阳明
波澜起伏的一生
高一十班 刘晨欣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 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我国古代著名 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其精通 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 精深的文学艺术造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封新建伯,谥文成。他一生仕途坎坷,然治 学不倦,成就卓著。他创立的“心学”思想 体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 “理学” 的传统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过重要影 响,堪称学界巨擘。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 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他 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代名 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 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 立院讲学 • 王守仁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 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 。 • 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 是下诏让守仁以原先的官职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黄绾 借此机会上书争辩守仁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 定宁王叛乱功臣,世宗都答应。十二月,守仁军至思恩,卢苏、 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 当时,叛军听闻明军檄湖广土兵抵达,均逃匿深险之中;又听闻 卢苏、王受归降,王守仁进驻南宁,故以为王守仁以散遣诸兵布 阵,于是防备弛缓。至此,湖广兵皆偃旗卧鼓驰马抵达,与明军 一同突进,四面夹击。叛军大败,于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据险结 寨。官军攀木缘崖仰攻,并随后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 直击断藤峡。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 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
• 梁启超:①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 有很大的勋业。②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 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 章太炎:①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 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 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②文成之术,非贵其能从政也,贵 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 孙中山: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 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 蔡元培: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 焉。 • 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 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 郭沫若: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 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他在中国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 想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平定江西
•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 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 (州)、漳(州)等地。 • 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占领浰 头头,各自称王,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 攻占、剽掠各处府县。而福建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抚文森托 病去职。谢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主簿战死。 守仁到任后,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盗贼的耳目,于是责问年老而狡黠的仆役, 仆役浑身哆嗦不敢隐瞒,如实坦白。守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侦探叛军 的情报,守仁因此掌握了盗贼的动静。随后他传檄福建、广东会兵一处,首先 讨伐大帽山的盗贼。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 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 小,无法命令将士。王琼上奏,给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从事。七月,进兵 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 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 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 三岛毅: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 仰见良知千古光。 • 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
• 高濑武次郎: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 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 冈田武彦:修文的龙场是王阳明大彻大悟,并形成思想体系的圣 地…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 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 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