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信用风险的转移
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
![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0dc6082f60ddccda38a08d.png)
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增强信用观念,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采用过程控制的方式,强化营销、采购、财务、法务等各个业务环节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协同管理,系统地解决企业发展和信用风险控制之间矛盾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应当遵照适应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以企业现有的管理架构和自身发展战略为基础,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状况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并适时进行调整。
第四条企业信用管理具体职能一般包括:客户信用档案管理、信用分析与客户授信、合同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与商账催收、外部信用产品运用等。
第二章客户信用档案管理第五条企业应按照分类归档、突出重点、长期积累、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第六条企业应视情况采集客户工商登记信息、财务情况、业内评价情况、与本企业的交易记录、与银行的往来信用记录等信息。
第七条采集客户信用信息应当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既要充分整合企业营销、采购、财务、法务等各个业务部门的相关信息,又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社会中介开办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获取信用信息。
第八条企业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建立客户电子档案,实施集中管理,并供各业务部门共享。
第三章客户评价和授信管理第九条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信用信息,从信用能力、信用意愿、交易环境等方面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及合作潜力等进行科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实施客户分类管理。
对于不同类别的客户,可以制订相应的信用政策,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或价格条件等。
第十条企业应当从便于实际管理和业务操作的原则出发,按照经验判断与模型化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对客户进行客观的信用风险分析、评价。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市场环境、自身交易需求及客户资信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信用政策,不断完善以控制客户信用额度为核心的“授信管理制度”。
第七章 银行的风险管理
![第七章 银行的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34d5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b.png)
第七章银行的风险管理第一节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考点1全面风险管理(一)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以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合理地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二)要素及特点全面风险管理包含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全面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工作。
所谓“全面”,主要体现在: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现以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4.全新的风险管理办法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考点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按照风险事故的来源,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
按照风险发生的范围,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按照诱发风险的原因,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
(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对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
信用风险既存在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及衍生产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
信用风险对基础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影响不同。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市场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全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财务分析学》(宋常第5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风险信用分析
![《财务分析学》(宋常第5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风险信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08420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c.png)
第七章二、计算题1.(1)DOL=(S-VC)/(S-VC-F)= (100-30) / (100-30-24) =1.52这个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该公司销售额的增减会引起息税前利润1.52倍的增减。
说明该公司经营风险较低。
但是较低的经营杠杆系数也说明了该公司没有很好的利用杠杆获得更多收益。
(2)EBIT=100-30-24=461=46-12/75%=30DFL=EBIT/(EBIT-1)=46/(46-30)=2. 875这个财务杠杆系数说明该公司每股税后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2.675倍,属于较为正常的范围内。
2.其中:平均应收账款天数(原信用政策户10*40%+3。
*40%+40*20%=24(天)平均应收账款天数(新信用政策)=10*50%+40*40%+50*10%=26(天)利润二年销售收入-变动本钱-应收账款机会本钱-收账费用•现金折扣-坏账损失利润(原信用政策)=500-350-24/360*500*10%-6-500*3%-500* 1 %*40%= 123.67利润(新信用政策)=600-420-26/360*600* 10%-3-600*7%-600*2%*50%= 124.67 所以应该选择新方案。
4.(1) A的预期收益率:(1 + 1)/20=10%, B的预期收益率:(6+4)/40=25%(2)设m为购买A公司股票股数,n为购买B公司股票股数根据题意可得:20m+40n=20950,( 1+l)m+(4+6)n=20950* 16%得m=628.5,n=209.5A 股票投资占比二628.5*20/20950=60%B股票投资占比=1-60%=40%(3)由(2)得,A公司股票的份额为:628.5*20= 12570(元)每笔交易金额=20X 100=2000,所以可以买600份A公司股票。
B公司股票的份额为:209.5*40=8380(元)每笔交易金额=40X 100=4000,所以可以买200份B 公司股票;(4)无风险利率也代表借款利率,即投资者借入的10000元的利率为7%,全部投资于B公司的股票的股票收益率为20%,故整体的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20%-7%X 10000/30950=17.64% o片淤芋1 f7%X 10000/30950; ? 仆/标准差为V=16.16%。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教学辅导材料《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教程》教学辅导材料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教学辅导材料《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教程》教学辅导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5c64ed551810a6f524865c.png)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教学辅导材料《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教程》教学辅导材料第一章信用管理人员从业道德1.关健术语:征信行业从业人员2.要点(1)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的要求(2)行业自律的内容(3)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3.思考问题结合实际,谈谈对信用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认识。
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1.关键术语信用,经济信用化,信用交易,信用经济,信用规模,信用风险,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管理,失信,失信惩戒机制2.要点(1)经济活动中信用的定义(2)信用要素和信用形式(3)信用风险的种类(4)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5)社会信用体系的定义(6)社会信用体系的功能与作用(7)失信惩戒机制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内容3.思考问题(1)分析我国市场上失信行为大量存在的原因。
(2)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是什么?(3)社会信用体系惩戒失信的原则是什么?(4)说明失信惩戒机制的工作原理。
(5)失信者的成本包括哪些?(6)简述政府在社会作用体系建设中应起的作用。
第三章企业信用管理概述1.关键术语企业信用,信用销售,企业信用风险,信用政策,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模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经理,销售变更天数(DSO),信用额度,信用条件,信用标准,商账追收,电话催收2.要点(1)买方市场与信用销售(2)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3)企业信用管理的目标与类型(4)企业信用管理基本功能(5)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6)消费者信用管理基本功能(7)企业信用制度(8)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及岗位设置3.思考问题(1)信用销售的定义与分类。
(2)什么样的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方法?(3)为什么企业要具备信用管理功能?(4)信用管理有哪些基本功能?(5)简述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功能。
(6)简述消费者信用管理的基本功能。
(7)什么是企业信用制度?(8)企业为什么要制定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9)通过对信用政策的理解,给出检查信用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
第七章 其他风险管理-国别风险
![第七章 其他风险管理-国别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3a0d6fa069dc5022abea0002.png)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风险管理第七章 其他风险管理知识点:国别风险● 定义: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详细描述:(1)主要类型转移风险、主权风险、传染风险、货币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间接国别风险七类。
其中转移风险时国别风险最主要的类型之一(2)基本做法:1)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2)董事会承担监控国别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3)建立清晰的国别风险管理政策流程①国别风险识别国别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代理往来和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等经营活动中②国别风险计量和评估能够覆盖所有重大风险暴露和不同类型的风险;能够在单一和并表层面按国别计量风险;能够根据有风险转移及无风险转移情况分别计量国别风险③限额管理监测与报告国别风险应建立与暴露规模相适应的监测机制,在单一和并表层面上按国别监测风险,监测信息应当妥善保存在国别风险评估档案中(3)国家风险的评估指标1.数量指标2.等级指标3.比例指标1)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该比率反映一国长期的外债负担情况,一般的限度是 20%~25 %,高于这个限度说明外债负担过重。
2)偿债比例。
该比例是一国外债本息偿付额与该国当年出口收入之比,它衡量一国短期的外债偿还能力,这个指标的限度是 15%~25 %,超过这个限度说明该国的偿还能力有问题。
3)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与当年出口收入之比。
该指标衡量一国长期资金的流动性,一般的限度为 100%。
高于这个限度说明该国的长期资金流动性差,因而风险也较高。
4)国际储备与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之比。
这一指标衡量一国国际储备偿付债务的能力,一般限度为 20%,如果这项指标低于 20%说明该国国际储备偿还外债的能力不足。
5)国际收支逆差与国际储备之比。
该指标反映以一国国际储备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能力,一般限度是 150%,超过这一限度说明风险较大。
金融风险分析答案第七章
![金融风险分析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f194e230bceb19e8b8f6bafc.png)
金融风险管理第七章答案1什么是信用转移矩阵?信用转移矩阵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变动的历史数据建立起来的信用等级转移的概率矩阵。
矩阵中的概率反映了从经验的水平看,不同信用质量的借款人在下一年保持原状、升级、降级或者违约的相应的概率。
信用转移矩阵为贷款管理着提供了管理信用风险的参照。
2如何设定贷款集中限制?金融机构在管理一个贷款组合的时候,往往需要对贷款组合中的单个借款人或部门设立最大贷款规模或者最大贷款比例限制,以控制其在贷款组合中的风险集中程度。
对一个企业设置贷款集中限制需要事先进行综合评估。
比如,评估企业目前的资产组合的现值,考察企业的商业计划或者财务分析人员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测等方面都是最终限额决策的依据。
3.简述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局限性是什么?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起源于马柯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一篇名为《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此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思想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
马柯维茨建立了一个单期的投资模型,即投资者在t=0时刻购买一个投资组合,在t=1时刻卖出,把收回的钱用于消费或在投资。
同时,以预期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标准差来描述一个证券的所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方差分析模型。
由于证券组合中具有一系列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证券,不同的比例安排会影响整个组合的风险――收益状况。
人们能通过购买多种证券,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下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优组合,实现在给定收益水平下的最小风险,或者给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收益。
在厌恶风险的前提下,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收益效用曲线是不同的。
因而对于同一条有效边界,不同的效用曲线与之相切得到不同的最优投资组合安排。
如果在一个资产组合中的各单项资产的收益率相关系数越小,或者为负,则会减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
对于一个资产组合的管理者来说,善于利用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就可以显著降低风险。
MPT为贷款组合管理者对风险――收益的权衡提供了一个即为有用的框架。
《信用风险度量》第7章CreditMetrics模型
![《信用风险度量》第7章CreditMetrics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b8d8cb6cf8c75fbfc67db242.png)
▪ 转移矩阵(Transition Matrix),即所有不同等级的信用工具在一定期限 内转移到其他等级或维持原级别的转移概率组成的矩阵,通常由信用评 级公司提供。
▪ 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即指违约事件发生后债权人所 承受的损失占全部信用合约资金的比例。与违约损失率相对应的是信用 事件发生后的违约回收率(Recovery Rate in Default),即在债务人违 约后资产能够得到回收的比例。
2020/3/25
15
二、VaR
▪ (二)假设条件及计算方法
▪ 1.历史模拟法
▪ 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基于历史资产 组合风险收益的分布,获得资产组合的历史平均收益及显著 性水平为 时的最低收益率,进而计算资产组合的VaR值。
▪ 首先,估计公司信用资产的风险暴露,建立相应的信用等 级转移概率矩阵。分析资产组合的风险暴露需计算各个资 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计算各资产的联合等级转移概率。
▪ 其次,根据单个资产的未来等级转移概率计算其可能的价 值,并计算全部资产的现值分配,估计信用等级变化后资 产的价值波动程度。
▪ 最后,选取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将单个资产或资产组合的 标准差等信息代入VaR公式,从而得到单一资产或资产组 合的信用风险度量值。
▪ 《补充规定》提出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两种度量市场风险的方案。标准 法是将市场风险分解为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风险、商品风险和期 权的价格风险,分别计算各类风险并进行加总;内部模型法即基于银行 内部VaR模型的计算方法,将借款人分为政府、银行、公司等多个类型 ,分别按照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模型计算市场风险,然后根据风险权重 的大小确定准备金的数量要求。
金融风险管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财经大学
![金融风险管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财经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fce1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0.png)
第一章测试1.对风险的理解,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B:风险是实际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C:风险是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D: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答案:ABCD2.金融风险的特点包括:()A:隐蔽性B:主观性C:扩散性D:普遍性答案:ABCD3.以下风险属于市场风险的是( )A:利率风险B:投资风险C:汇率风险D:违约风险答案:ABC4.操作风险具有人为性的特点。
()A:错B:对答案:B5.流动性风险是一种外生风险,不存在内生性。
()A:错B:对答案:A6.声誉风险由于其难以衡量、控制和预测,因此巴塞尔协议还没有将其列入监管框架中。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巨额损失的出现,意味着风险管理的失效。
()A:对B:错答案:B2.识别金融风险的类型和受险部位,是金融风险识别的第一步。
()A:对答案:A3.风险分散只能降低系统性风险,对非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
()A:对B:错答案:B4.金融风险识别的基本原则有()A:风险最小化B:成本效益C:实时性D:准确性E:系统性答案:BCDE5.金融风险识别的基本内容包括()A:风险度量B:严重程度C:产生原因D:风险类型E:受险部位答案:BCDE6.“不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篮子中”体现了()思想。
A:风险承担B:风险对冲C:风险转移D:风险分散答案:D7.对发生频率高、单体损失程度低且风险事件近乎独立的风险,可使用()。
A:风险转移策略B:风险承担策略C:风险分散策略D:风险对冲策略答案:B第三章测试1.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区别之一是防范信用风险工作中会遇到法律方面的障碍,而市场风险方面的法律限制很少。
()A:错B:对答案:B2.由外在不确定性导致的信用风险等金融风险称为非系统性风险。
()A:对答案:B3.某项金融资产的方差越大,说明金融风险越小。
()A:错B:对答案:A4.巴塞尔协议III包括三大支柱:核心资本、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
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范文(4篇)
![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6989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d.png)
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工作,保障企业的经营稳定和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或其他债务人的违约风险,及由此引发的债权人可能损失的风险。
第四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通过制定科学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保护债权人利益,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六条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二)负责信用风险评估和审批工作,确定相关业务的信用额度和信用等级;(三)组织开展信用风险监控和应对工作,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的风险;(四)参与信用风险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催收和追偿;(五)定期向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信用风险管理情况,提供决策依据。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委员会制度,负责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和责任追究。
第八条风险防控委员会是由企业的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决策机构,负责:(一)审议和批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制度和规范;(二)决策重大信用风险事件的处理方案和责任追究措施;(三)协调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协同合作;(四)定期评估和监督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章信用风险评估与审批第九条信用风险评估是指对借款人或其他债务人进行信用状况的客观评估和预测,以确定其适合的信用额度和信用等级。
第十条信用风险评估的原则包括:(一)客观公正原则,遵循真实、准确、全面的原则;(二)风险适当原则,量化评估风险和确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三)监督管理原则,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和执行;(四)动态管理原则,对信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定期复核和修订。
第十一条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一)财务分析法,依据债务人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评估;(二)企业背景分析法,分析债务人的行业地位、竞争优势等因素;(三)信用报告分析法,获取债务人的信用报告并进行评估;(四)现场调查法,对债务人进行现场调查和尽职调查。
第七章信用与保证保险
![第七章信用与保证保险](https://img.taocdn.com/s3/m/50a25d0608a1284ac9504333.png)
(五)赔偿处理 1、凡东道国政府征用、没收引起的投资损失,在 征用、没收发生满6个月后赔偿。 2、凡战争或类似战争行为、叛乱、罢工及暴动造 成投资项目的损失,在提出财产损失证明后或被保 险人投资项目终止进行6个月后赔偿。 3、凡汇兑限制造成的投资损失,自被保险人提出 申请汇款3个月后赔偿。
三、产品保证保险 〈一〉概念 它是承保被保险人因制造或销售的产品丧失或不 能达到合同规定的效能而应对买主承担的经济赔 偿责任,即保险人对有缺陷产品的本身以及由此 引起的有关间接损失和费用负赔偿责任。 〈二〉保险责任 1、负责更换或整修不合格产品或赔偿有质量缺陷 产品的损失和费用。 2、因不合格产品而引起的额外费用。
第七章信用与保证保险
(三)出口信用保险的一般内容 1、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风险 (1)政治风险,一般包括买方所在国实行外汇 管制,禁止或限制汇兑;买方所在国实行进口管 制,买方的进口许可证被撤销;买方所在国家颁 布了延期付款的命令;买方国家发生战争、骚乱 、暴动或其他非常事件。 (2)商业风险,通常包括买方无力偿还债务或 买方破产;买方收货后拖延支付货款;货物出运 后买方违约拒绝收货或拒绝付款。
第七章信用与保证保险
三、海外投资保险 (一)概念:海外投资保险是承保以被保险人因 投资引进国政治局势动荡或政府法令变动所引起 的投资损失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二)承保风险 1、战争风险 2、征用风险 3、外汇风险 (三)保险金额
海外投资保险的保险金额,是以被保险人在海 外投资金额为依据确定,通常规定为投资金额的 90%。
第七章信用与保证保险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5
第七章信用与保证保险
现代金融市场学第二版-张亦春第七章答案
![现代金融市场学第二版-张亦春第七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9ada9aa98271fe900ef986.png)
1.什么是信用衍生工具?常见的信用衍生工具有哪些?答:所谓的信用衍生产品是指以贷款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为基础资产的衍生金融工具。
具体说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安排。
在这一合约下,交易双方同意互换商定的现金流,而现金流的确定依赖于预先设定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事件的发生。
按照其价值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基本的信用衍生工具,它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违约概率的期限结构;第二类是一揽子信用互换,它的价值与纳入篮子中的信用体的相关性有关;第三类是信用价差期权,它的价值取决于信用价差的波动性。
国际上常见的信用衍生工具有:(1)违约互换在这种合约下,交易双方就基础资产的信用状况达成协议,合约购买方(一般是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市场主体)向合约出售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以换取在基础资产违约实际发生时,合约出售方向合约购买方支付全部或部分违约金额。
这实际上是合约购买方以一定的费用为代价将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合约出售方。
(2)总收益互换在这种合约下,合约购买方将基础资产的总收益(包括基础资产的利率加减基础资产价值的变化)支付给合约出售方,同时作为交换,合约出售方支付给合约购买方一个以利率LIBOR为基础的收益率。
这种支付的互换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交易形式类似于利率互换。
(3)信用联系票据这是一种表内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在发行时往往注明其本金的偿还和利息的支付取决于约定的参考资产的信用状况,如果参考资产出现违约,则该票据得不到全额的本金偿还。
票据发行者在发行这一融资票据时,将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转嫁给票据投资者。
这实际上是一个普通的固定收益证券和一个信用衍生工具的混合产品。
2.简述远期利率协议的功能。
答:远期利率协议最重要的功能在于通过固定将来实际交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变动风险。
签订FRA后,不管市场利率如何波动,协议双方将来收付资金的成本或收益总是固定在合同利率水平上。
另外,由于远期利率协议交易的本金不用交付,利率是按差额结算的,所以资金流动量较小,这就给银行提供了一种管理利率风险而无须通过大规模的同业拆放来改变其资产负债结构的有效工具,这对于增加资本比例,改善银行业务的资产收益率十分有益。
信用风险理论教材
![信用风险理论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1526d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8.png)
信用风险理论教材我正在撰写一本关于信用风险理论的教材,并希望与您讨论一下我所涵盖的内容和结构。
以下是我计划的大纲。
第一章:信用风险概述- 介绍信用风险的定义和背景- 解释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第二章:信用评级模型- 介绍常用的信用评级模型,如Moody's和S&P评级- 解释评级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评级流程- 分析评级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三章:信用违约概率模型- 解释信用违约概率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探讨违约概率模型的种类,如Merton模型和KMV模型- 分析违约概率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四章:信用价值调整- 介绍信用价值调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解释在不同信用环境下如何计算信用价值调整- 分析信用价值调整的影响因素和风险管理应用第五章:信用衍生品和风险管理- 解释信用衍生品的基本原理和市场- 探讨信用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信用衍生品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第六章:信用风险监管和资本要求- 介绍监管机构对信用风险的监管框架- 解释资本要求的计算和实施- 分析监管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和挑战第七章: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介绍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 解释信用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案例研究- 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我计划在每章结束时加入案例研究和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此外,我还计划在最后一章中加入一些测验问题,以帮助学生评估他们对信用风险理论的理解程度。
我希望您对我的教材大纲有任何建议或意见。
如果您有其他方面的想法和建议,也请随时告诉我。
我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诚挚地,[您的名字]亲爱的教授,感谢您的回复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理论的教材,我将继续讨论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第八章:信用风险监测和数据分析- 介绍信用风险监测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 解释常用的信用风险监测工具和指标- 探讨数据分析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第九章:信用风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分析信用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影响- 解释信用事件对股票和债券价格的影响- 探讨信用风险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冲击第十章:信用风险的定量测量和压力测试- 介绍信用风险的定量测量方法,如VaR和Expected Shortfall- 解释压力测试的概念和方法- 探讨定量测量和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信用风险涉及的道德风险和行为- 探讨信用风险与道德风险的关系- 分析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和行为问题- 解释道德风险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第十二章:机构对冲和风险转移- 介绍金融机构的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工具,如信用违约掉期和保险- 解释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十三章:信用风险和宏观经济关系- 探讨信用风险和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 解释信用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分析宏观经济对信用风险的反馈效应最后一章: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探讨信用风险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金融科技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讨论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整个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还将加入适当的图表和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政策(机密)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政策(机密)](https://img.taocdn.com/s3/m/3f88693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1.png)
(讨论稿)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目录总则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信用风险偏好信用风险识别与计量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约期与定价信用风险缓释资产风险分类、减值与不良处置信用风险组合管理信用风险资本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IT 系统与数据管理附则第一章总则为完善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结合农业银行实际情况,制定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政策(以下简称本政策)。
本政策是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制定信用风险各项制度、办法的基本依据。
本政策所指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违约或者其信用评级、履约能力降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农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分布于贷款、投资、担保、承诺以及其他表内外信用风险敞口等。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全过程。
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目标: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旨在通过确定信用风险偏好、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哺育风险管理文化,最终提升银行价值。
(一)提升农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力。
本政策旨在通过有效经营和管理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二)统一全行信用风险偏好。
本政策着眼于明确全行的信用风险偏好,并将决策层确定的风险偏好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措施,增进风险管理部门及风险承担部门的协允许识和联动能力,促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
(三)促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持续优化。
通过在业务领域有效配置信用风险管理资源,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增强风险管理的业务敏感度,促进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
(四)哺育审慎稳健的风险文化。
本政策作为全行风险文化的重要宣示载体,传导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促进审慎、稳健风险文化的形成。
第五条信用风险管理遵循原则:(一)全面覆盖。
第七章 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 (冲刺班)(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2018年名师考前辅导)
![第七章 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 (冲刺班)(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2018年名师考前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fed98929f78a6529647d5340.png)
【考点2】金融远期合约
(二)金融远期合约的价值(次重点)
金融远期合约的价值即买卖双方在交易远期合约时买方应 该向卖方支付的现金,即产品本身的价值。
金融远期合约在任意时点t的价值为:
ft (F t K)er(T t)
其中,ft是远期合约在t 时点的价值;Ft是标的资产在[t, T] 时间段的远期价格;K是远期合约的交割价格;T是远期合约的 到期日。
(1)货币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货币期货的套期保值方向选择与外汇远期是相同的,当面
临外币汇率上升带来的损失时,可以买入该外币的期货;相反则
卖出该外币的期货。 货币期货在方差最小的意义下,其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为:
S h F
【考点3】金融期货
(2)股指期货最佳套期保值数量
V 最佳套期保值需要的期货数量为: N S VF
本时,可以买入看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当未来需要卖出现货资产,担心未来价格下跌降低资产收 益时,可以卖出看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2.期权的动态套期保值 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 主要包括标的资产价格、标的资产的波动率、无风险利率、 到期期限、执行价格五个因素
【考点5】金融期权
(四)金融期权的套利(次重点)
一般大于零。 (2)对于看涨期权来说,内在价值相当于标的资产现价与 敲定价格的差。 (3)对于看跌期权来说,内在价值相当于敲定价格与标的 资产现价的差。
【考点5】金融期权
2.时间价值
(1)时间价值即期权费减去内在价值部分以后的余值。在 实务中,所有期权的出售方都无一例外地要求买方支付的期权费
高于期权的内在价值。
【考点3】金融期货
(一)金融期货的价格(重点)
1.金融期货的类别:股指期货、货币期货和利率期货 2.期货的理论价格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七章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知识点(2)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七章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知识点(2)](https://img.taocdn.com/s3/m/3b0d21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8.png)
第二节金融风险及其管理【知识点1】金融风险的概念(一)金融风险的含义与要素(重点考点)1.金融风险:有关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某些因素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三要素风险因素:有关主体从事了金融活动风险事故:某些因素发生意外变动损失: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二)金融风险的类型(重点考点)1.信用风险(1)信用风险产生于交易对方不守信用。
(2)广义与狭义广义:由于信用因素、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狭义: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
2.市场风险(1)汇率风险: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意外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交易风险:实质性经济交易,实际损失。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跨国公司,合并报表,账面损失。
经济风险:更加复杂,长期国际经营活动,现金收入流和现金支出流的货币不匹配。
(2)利率风险第一,借方利率风险;第二,贷方利率风险;第三,借贷双方组合体(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3)投资风险特别注意定义: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例题•单选题】我国某企业从德国进口一批设备,以欧元计价结算,在对德国出口商进行支付时,正逢欧元兑人民币升值,结果为购买同款欧元支付的人民币金额增多。
这种情形是该企业承受的()。
A.利率风险B.汇率风险C.投资风险D.操作风险『正确答案』B【例题•多选题】如果某中国个人投资者购买了以美元计价的股票,则该投资者承担的市场风险有()。
A.利率风险B.汇率风险中的交易风险C.汇率风险中的折算风险D.汇率风险中的经济风险E.投资风险『正确答案』BE【例题•单选题】根据2013年中国XX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测算,如果利息市场化能完全实现,中农工建四大行整体的利息净收入会比2010年下降近一半,净利息收入下降属于这四大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旦发生欠款,可由出口信用机构出面追回, 解决了由于语言、文化、法律差异带来的障碍 。
5、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的基本现状
由于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对外出口的促进作用, 大部分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有着国家的背景, 并且以国家财政为后盾。
原债务人无力偿付时,担保人负责履行偿付债 务或从担保标的财务变现中优先受偿。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 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 担责任的行为。保证人是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 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
抵押:是指买房或第三方不转移对其确定的不 动产或动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实质是不改变动产或不动产的现状。当债务人 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 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保险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 1919年,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支持的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口信用担保局。
2、信用保险的分类
信用保险分为国内信用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量远大于国内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一般是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 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主要是为了 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 全。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专业出口信 用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当年12月该 公司揭牌运营,我国首家专业出口信用保险机 构诞生。
由于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比较强,以及我国 对保险市场准入的限制规定,中国出口信用保 险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承办出口信用保 险的专业公司。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上的出口信用保险巨 头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
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 提前付款 信用交易 卖方要减少信用风险,应尽可能寻求前两种方
式。
2、利用担保条件来转移风险
债权担保的当事人主要有三个,即债权人(收 益人)、债务人(委托人)、保证人。
债权担保的方式有: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银 行的担保。
赊销活动中的担保形式:定金、保证、抵押、 质押、留置。
1934年,世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成立了国际出 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人联盟的国际性组 织,简称“伯尔尼协会”。
1985年12月和1986年1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在其上海和天津的分公司试办出口信用保险, 揭开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序幕。
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同时开办政策 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第七章 信用风险的转移
概述 出口信用保险 保理
第一节 概述
转移信用风险是重要的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风险转移的方式分为三种情况:
(1)买卖双方通过确定交易条件来实现风险的转 移;
(2)利用担保条件来实现风险的转移; (3)利用第三方的有偿服务来规避风险,主要形
式有保理和信用保险。
1、利用交易条件转移风险
客户有异常情况发生。包括:客户被别人欠账或 官司不断、客户改组或经营者易人等等。
银行保函:是指银行应客户的申请而开立的、 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件。一旦申请人未按 其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 约定义务时,由银行履行担保责任。它以银行 信用作为保证,比一般定金、保证、抵押、质 押和留置等担保形式更有保障。
第三节 保理
保理的基本概念 保理业务的类型 保理业务的操作流程 保理业务对于企业的意义 保理业务市场的基本现状 保理与其他金融服务、结算方式的比较
1、保理的基本概念
保理又称“保付代理”。保理业务是针对保 理商客户因销售商品或劳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 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资信调查并评估买方的 信用;用立即付款的方式购买债权人的应收账 款;为客户保持销售分类账并履行关于应收账 款的其他财务处理责任;替客户收取应收账款 ;承担因债务人无力支付而造成的损失等。
质押:是指买方或第三方将其财产移交给债权 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 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 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 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权利质押是指以汇 票、支票、债券、存款单、股票、商标专用权、 专利权和著作权等财产权作为质押标的的担保。
欧美国家的企业采用保理防范风险的业务量与 信用保险业务量基本持平。有人曾说,保理与 信用证、信用保险并称为债权保障的三驾马车 。
3、利用信用保险和保理规避风险
信用保险 保理
第二节 出口信用保险
信用保险的起源 信用保险的分类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具体操作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对于企业的意义 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的基本现状
1、信用保险的起源
信用保险是针对商品赊销方赊销商品后不能收 回货款的风险而产生的一类保险险种。
最早服务于国内贸易业务,产生于19世纪中叶 的法国、德国和瑞士。但国内信用保险的发展 和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远不如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的划分:
(1)按保单责任开始的时间分为出运保险与合同 保险;
(2)按信用期限长短分为短期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中长期保险; (3)按承保的方式分为特定方式与总括方式。
实践中,保险单可以做不同的组合:
(1)短期出口信用特定险保单; (2)短期出口信用综合险保单; (3)中长期出口信用延付合同保单; (4)买方毁约保险单。
3、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具体操作
申请投保 申请限额 申报出口 缴纳保险费 填报可能损失 索赔损失 权益转让
4、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对于 企业的意义
保障安全收汇;
企业可以放心地以更优惠的付款条件吸引客户 ,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信用保险降低了企业的收汇风险,企业更易于 得到银行的融资支持;
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 动产,当债务人到期没有履行债务时,债权人 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 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留置担保仅 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 发生的债权,在信用销售中使用较少。
担保通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与新客户第一次往来交易时; 老客户要求扩大交易额时; 客户要求改变交易方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