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公式总结(精选练习)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公式习题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公式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d56dcbb9f3f90f76c61bf6.png)
简单机械和功必备知识点
滑轮组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物重、动滑轮重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G动=40N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摩擦力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如图,绳子移动的速度为4m|s,物体移动的距离是3m,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
(1)物体移动的速度
(2)绳子移动的距离
(3)绳子的拉力
功
一、功的公式;公式字母意思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
2、
举出做功的例子:
举出不做功的例子:(有力没距离)
(有距离没力)
(有距离有力)
功率
一、功率定义式;字母意思
功率推导式;字母意思
功率是描述物体物理量;功率大,做功;功率小,做功
机械效率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通用公式:1
2
3
没有告诉物体和绳子移动距离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公式:1
字母意思。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经典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0053535eb9f3f90f76c61bda.png)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经典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cm,在B 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的动力臂为8cm B.该杠杆为费力杠杆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N D.动力F的大小为1.5N【答案】B【解析】【详解】A、当动力在A点斜向下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动力臂是:12OA=12×4×2cm=4cm,故A错误;B、阻力臂OB,3×2cm=6cm>12OA,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该杠杆为费力杠杆,故B正确;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G=4×0.5N=2N,故C错误;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G×OB=F×12OA,代入数据,2N×8cm=F×4cm,解得,F=4N,故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答案】C【解析】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功率表示做功快慢,功率越大,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机械效率与功率没有关系,故A错误.做功越多的机械,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不一定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B错误.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故C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功等于功率与时间的乘积,时间不确定,所以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多,故D错误.3.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答案】D【解析】【详解】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B、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B错误;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往往偏低,故C错误;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故选D.【点睛】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③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与做功多少、功率大小无关.4.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时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D.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答案】A【解析】【分析】(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越大,做功越快;(2)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即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3)功率和效率是无必然联系的;(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详解】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故A正确;B.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故做功多,而不知道是额外功还是有用功,所以无法判断机械效率,故B错误;C.由于功率和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功越快,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错误;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 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W 1 = W 2 η1 = η2B .W 1 = W 2 η1 < η2C .W 1 < W 2 η1 > η2D .W 1 > W 2 η1 < η2【答案】C【解析】【分析】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100%W W 有总η=⨯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的大小.【详解】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W W η=有总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1212W W ηη<,>.【点睛】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6.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 .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B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C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D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答案】B【解析】【详解】A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时,总功增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A 不符合题意;B .额外功不变,增大有用功,总功变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将增大,故B 符合题意;C .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C 不符合题意;D .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有用功将减小,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D 不符合题意.7.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2000N 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600N 。
三种简单机械效率公式归纳
![三种简单机械效率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2c3d5a21a37f111f1855bce.png)
1、条件给了功率:W总=Pt, P=FV
2、条件给了效率:往往利用效率与有用功求总功,或利用效率与总功求有用功
3、滑轮组:拉力F=(G动+计算
杠杆
滑轮或滑轮组
斜面
竖直提升重物
水平拉物体
其中G为提升重物的重力,h为重物升高的高度,F为动力,s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1)
(2)不计绳重、摩擦
其中G为物重,h为重物上升高度,s为绳自由端移动距离,n为承担重物的绳子数
进一步化简
所以适当增大物重可提高机械效率
其中f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F为拉力, 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为承担摩擦力的绳子段数
(1)
(2)
其中G为物重,h为斜面高度,L为斜面长度,F为拉力,f为摩擦力
(1)用三种简单机械做功的比较
机械
功
杠杆
滑轮组(提重物)
斜面
有用功
W有用=(G-F浮)h
W有用=fs(水平)
额外功
克服杠杆本身重力、摩擦力所做的功
克服动滑轮重、绳重、摩擦力所做的功
(1)
(2)若不计绳重、摩擦力,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
(2) (L为斜面的长)
总功
(W总=Pt)
(W总=Pt)
(W总=Pt)
中考机械知识点公式总结
![中考机械知识点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9c0a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4.png)
中考机械知识点公式总结一、力学1. 力的作用力 = 质量 x 加速度F = ma2.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 = 力 / 质量a = F / m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合外力为零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 动能动能 = 1/2 x 质量 x 速度的平方KE = 1/2 mv^26. 动能定理作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 = ΔKE7. 功功 = 力 x 位移x cosθW = Fscosθ8. 功率功率 = 功 / 时间P = W / t二、静力学1. 压强压强 = 力 / 面积P = F / A2. 弹簧定律弹簧的弹性力正比于形变F = kx3. 弯曲应力弯曲应力 = 弯矩 x 距离 / 惯性矩σ = Mz / I4. 钢丝绳拉力拉力 = 负重/ sinθT = W / sinθ5. 梁的挠度挠度 = 弯矩 x 距离的立方 / 3EI δ = ML^3 / 3EI6. 钢丝绳的弹性系数弹性系数 = 拉力 / 形变E = T / ε三、动力学1. 动量动量 = 质量 x 速度p = mv2. 冲量冲量 = 力 x 时间I = Ft3. 守恒定律物体在封闭系统内的动量守恒Σpi = Σpf4. 转动惯量转动惯量 = 质量 x 半径的平方I = mr^25. 刚体转动角速度 = 角位移 / 时间ω = Δθ / t6. 动能转动动能 = 1/2 x 转动惯量 x 角速度的平方KE = 1/2 Iω^27. 劳伦兹力洛伦兹力 = 电荷 x 电场强度 x 速度的叉乘F = q(E + v x B)四、能量1. 势能势能 = 质量 x 重力加速度 x 高度PE = mgh2.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 = 1/2 x 弹性系数 x 形变的平方PE = 1/2 kx^23.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增加等于系统对外界做功ΔU = Q - W4.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永不减少五、流体力学1. 压强压强 = 密度 x 重力加速度 x 深度P = ρgh2. 流量流量 = 速度 x 面积Q = Av3. 质量流率质量流率 = 密度 x 速度 x 面积ṁ= ρAv4. 静压静压 = 压强 x 面积F = PA六、热力学1. 热量热量 = 质量 x 比热 x 温度变化Q = mcΔθ2. 热功当量热量 = 功 / 功率Q = PΔt3. 热力学效率热力学效率 = 有用功 / 输入热量η = W / Q4. 热传导热传导 = 热导率 x 温度变化 x 时间 / 厚度Q = kΔTt / d七、机械振动1. 简谐振动位移 = 最大位移 x sin(角频率 x 时间)x = Acos(ωt)2. 阻尼振动阻尼振动方程mx'' + cx' + kx = 03. 频率频率 = 1 / 周期f = 1 / T。
机械设计计算公式汇总
![机械设计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ea9e16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6.png)
机械设计计算公式汇总
机械设计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掌握一定的设计知识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机械设计计算公式汇总,希望能够为机械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 齿轮传动计算公式:
- 齿轮的基本公式:〖(tanα=n₂u₂/n₁u₁)〗^2+1=〖(d₁/d₂)〗^2 - 齿轮轮廓线齿数:Z=(2d₀/∏)tanα
- 齿轮模数: m=d₀/Z
- 齿轮载荷:Ft=2T/d₀,Fr=Ft/tanα
2. 轴承选型计算公式:
- 基本动负荷额定值:P=Fr
- 动荷重系数:f₂=C₂/P
- 等效动荷重:P_1=(X_Fr+Y_Fa)_e
- 等效动荷重系数:f_1=C_1/P_1
3. 机床切削力计算公式:
- 切削力公式:Fc=kC (k为切削力系数,C为切削力矢量和)
- 切削力系数的计算方法:k=αT^b+c
4. 泵的性能计算公式:
- 扬程公式:H=(p_2-p_1)/ρg+H_s
- 流量公式:Q=3600VA/N
- 效率计算公式:η_m=H_p/H_f
以上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计算公式,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使用和调整,以确保设计方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机械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机械加工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77546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b.png)
机械加工常用计算公式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项工艺,它涵盖了各种工程材料的加工和制造过程。
要进行机械加工,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应用多种计算公式来确定加工参数和准确度。
以下是一些机械加工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转速计算公式:转速(n)=换算因子(K)×切削速度(V)÷刀具直径(D)其中,换算因子(K)是角速度换算的因子,单位通常为1、切削速度(V)是刀具切削表面的线速度,单位通常为m/min。
刀具直径(D)是刀具工作时的直径,单位通常为mm。
该公式用于计算切削加工过程中的转速。
2.进给速度计算公式:进给速度(Vf)=进给量(f)×周转精度(n)其中,进给量(f)表示切削速度方向上单位时间内被切削材料移除的距离,单位通常为mm。
周转精度(n)表示机械切削工具在工件上的周转次数,单位通常为1/min。
该公式用于计算工件在机床上进行加工时的进给速度。
3.工件旋转速度计算公式:旋转速度(N)=转速(n)×齿数(Z)其中,转速(n)表示主轴的转速,单位通常为r/min。
齿数(Z)是机械齿轮的齿数,单位通常为1、该公式用于计算工件旋转时的旋转速度。
4.刀具进给速率计算公式:进给速率(Fr)=齿数(Z)×螺旋线的累积前进角度(α)×主轴速度(N)其中,齿数(Z)是一次加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刀具齿数,单位通常为1、螺旋线的累积前进角度(α)表示刀具旋转一周时前进的角度,单位通常为度或弧度。
主轴速度(N)是主轴的转速,单位通常为r/min。
该公式用于计算刀具进给速率。
5.焊接变形计算公式:变形量(Δ)=γ×L×t其中,γ是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单位通常为1/℃。
L表示焊缝的长度,单位通常为mm。
t是焊接材料的温度差,单位通常为℃。
该公式用于计算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量。
总结:上述公式仅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部分计算公式,具体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九上 简单机械公式总结(精选练习)
![九上 简单机械公式总结(精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e88f6427d3240c8447ef9a.png)
简单机械公式总结简单机械公式总结 (1)一.功 (1)W=Gh(物体有高度变化时,有用功的计算公式) (3)W=Pt (5)二:功率 (5)三:杠杆 (6)四:画图题,实验题 (9)四.滑轮 (11)五、动能和势能 (17)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 = FS。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4、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下面的三种情况没有做功。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例如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而没有推动;一个人举着一个物体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2)物体不受外力,由于惯性做匀速线运动。
物体虽然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也没有做功。
(3)物体通过的距离跟它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虽然有力的作用,物体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2.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B.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C.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D.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3.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4、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5、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3m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动了1m,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A.1000J B.2000J C.3000J D.4000J5.如图11-12所示,AB=3AE,AC=2AE,AD=1.5AE。
机械效率公式大全
![机械效率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c0402105acfa1c7aa00ccbf.png)
机械效率公式
杠杆: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克服杠杆本身重力,摩擦力所做的功W额外=W总-W有用)
总功(W总=FS)
滑轮组: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克服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①W额外=W总-W有用
②若不计绳重,摩擦力,W额外=G动h)
总功(W总=FS)
斜面: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①W额外=W总-W有用
②W额外=fL )注:f指摩擦力L指斜面长度
总功(W总=FL)注F指拉力
机械效率的计算
杠杆:η=W有用÷W总=Gh÷FS
其中G为被提升重物的重力,h为重物升高的高度,F为动力,s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滑轮或轮组:
①提升重物:1,η=W有用÷W总=Gh÷FS=G÷nF
2,不计绳重,摩擦η=Gh÷(Gh+G动h)=G÷(G+G动)
②水平匀速拉物:η=W有用÷W总=fs物÷Fs绳=f÷nF
斜面:①η=W有用÷W总=Gh÷FL
②η=Gh÷(Gh+fL)
累死我了给个赞把!!!这都是初三范围内的。
机械设计经典计算公式(Excel版有公式计算功能)
![机械设计经典计算公式(Excel版有公式计算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2809fa44693daef5ef73d84.png)
链条长度 计算中心距 实际中心距
L=Lp*p/1000
2.794
m
机械Ⅲ表13-2-8
0.25
ac=p(2Lp-z1-z2)*ka
1079.5
mm
0.002*ac a=ac-△a
2.159
1077.341
mm
29
1000
30 v
链条速度
v=z1n1p/60*1000
0.010583333 m/s
31 Ft
775
mm2 Mpa Mpa
满足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代号 一 P n T K 二 Tc β1 β2
tanβ β
Tn Tf 三
定义 已知 传动功率 转速 理论转矩 工况系数 计算 计算转矩
公式/出处
T=9550*P/n 机械手册Ⅱ6-89页表6-2-22
Tc=TK
tanβ=(tan2β1+tan2β2)1/2
定义 已知 工况系数 安全系数 输入功率 输入转速 输出转速 计算 计算功率 减速比 公称输入功率 结论(验算)
公式/出处
P2m=P×KA×KS i=N/n
P2m<P1 查表得ZSY500
结果
单位
1.5 1.5 300 1200 41
kW r/min r/min
675
kW
29.26829268
840
公式/出处
结果
单位
机械手册Ⅱ表5-4-4(钢-钢)
295 100
0 50 0.14 200000 200000 0.3 0.3 295 275 11 2.5 159.16
mm mm mm mm
MPa MPa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结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e9311ff7ec4afe04a1df84.png)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结:
(1)斜面①W有用=G·h
②W额外=f·S
③W总=F·S=G·h+fS
(2)杠杆①W有用=G物·h
②W额外
③W总=F·S
(3)定滑轮(a)①W有用=Gh
②W额外:摩擦及绳重
③W总=F·S=F·h
(4)定滑轮(b)①W有用=f·S物
②W额外:滑轮转动摩擦
③W总=F·S F=F·S物
(5)动滑轮(a)及竖直方向滑轮组
①W有用=G物·h ②W额外
③W总=F·S=F·nh=(G物+G动)·h(不计绳重和摩擦时),(n为连接动滑轮绳子段数)
(6)动滑轮(b)及水平方向滑轮组
①W有用=fS物
②W额外:滑轮转动摩擦
③W总=F·S F=F·nS物(n为连接动滑轮绳子段数)
注:a、所有机械自身摩擦均是额外功的组成部分,故对机械进行润滑一般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b、所有的有用功均等于不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c、对于所有机械均有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
![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59e0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c.png)
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简单机械是指由少数几个部件组成的机械装置,其原理和工作方式比较简单明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使用一些计算公式来计算这些简单机械的性能参数,以便更好地设计和使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的计算公式。
1.摩擦力计算当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移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μN其中,F是摩擦力,μ是摩擦系数,N是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正常力。
2.机械功率计算机械功率是指机械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所进行的功。
机械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F×v其中,P是机械功率,F是作用力,v是作用力的速度。
3.力矩计算力矩是指力在轴上的作用产生的转动效果。
力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F×d其中,M是力矩,F是作用力,d是作用力在轴上的垂直距离。
4.斜面上物体的平衡计算当物体位于斜面上时,存在一正常力和一重力。
由于斜面的倾角不同,这两个力的分解也不同。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衡情况以及其所受的力。
例如,当斜面角度为θ时,物体所受的垂直分力为:N = m × g × cosθ物体所受的平行分力为:F = m × g × sinθ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5.转动轴的转矩计算当转动轴上有多个力作用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转动轴的总转矩:T=Σ(F×r)其中,T是转动轴的总转矩,Σ表示对所有作用力求和,F是作用力,r是作用力相对转动轴的垂直距离。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计算简单机械的性能参数,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应用这些机械装置。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的修正因素,如摩擦力的变化、材料的强度等。
物理机械公式总结归纳
![物理机械公式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67870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b.png)
物理机械公式总结归纳一、引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而机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机械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本文将对物理机械公式进行总结归纳,以供学习和参考。
二、运动学公式1.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v = s / t位移s = v * t加速度a = 02. 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v = v₀ + a * t位移s = v₀ * t + (1/2) * a * t²末速度v = v₀ + a * t位移s = ((v + v₀) / 2) * t加速度a = (v - v₀) / t3.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速度v = g * t位移s = (1/2) * g * t²末速度v = g * t位移s = (v + v₀) * t / 2加速度a = g4. 抛体运动公式:水平速度vₓ = v₀ₓ垂直速度vᵧ = g * t位移x = v₀ₓ * t位移y = v₀ᵧ * t + (1/2) * g * t²三、力学公式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若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F = m * aF:物体所受合力m:物体质量a:物体加速度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与之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动量定理:动量p = m * vF * Δt = Δp5. 动能公式:E = (1/2) * m * v²6. 重力公式:F = m * gg:重力加速度(地球约为9.8 m/s²)7. 弹力公式(胡克定律):F = -k * ΔxF:弹力k:弹簧系数Δx:变形长度四、功与能量公式1. 功公式:W = F * d * cosθW:功F:作用力d:力的作用点位移长度θ:力和位移方向夹角2. 功率公式:P = W / tP:功率W:功t:时间3. 势能公式:Ep = m * g * hEp:重力势能m:物体质量g:重力加速度h:高度4. 动能定理:W_ext = ΔE_kW_ext:外力对物体做的功ΔE_k:系统动能的变化五、总结通过对物理机械公式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和预测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完整版)简单机械公式总结(精选练习)
![(完整版)简单机械公式总结(精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771221f6529647d26285215.png)
1、滑轮①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 1)为阻力臂 (l 2)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 nG G =+1()物轮,其中n 表示吊着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绳子上的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计算公式: W 有=G 物h W 总=Fs 绳3.机械效率 η= ×100% 或 η=×100%1、用滑轮组拉物体水平运动时,克服地面的摩擦做的功是有用功。
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W 有=fS 物 W 总=FS 绳 F = S 绳=nS 物2、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则: FL =GhF 表示拉力,L 表示斜面的长,G 表示物体的重力,h 表示斜面的高。
3、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考虑摩擦,则:计算公式: W 有=G 物h W 额=fL W 总=FL11.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在钢缆上。
钢缆的A 端固定在电杆上,B 端连接在滑轮组上。
滑轮组由a 、b 、c 三个滑轮构成,配重P 由多个混凝土圆盘悬挂在一起组成,配重的总重为G 。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2GB .a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C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D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12.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 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在5s 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 ,则泥桶上升_____m ,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N ,拉力的功率为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上升了lm 。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及强化练习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及强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74d5fb4aeaad1f346933ffd.png)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及强化练习一、考点分析考点一:功、功率、机械效率1.功: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1)公式:___________(2)力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F,无s;②有s,无F ;③F⊥s。
2.功率:功与做功时间之比。
(1)公式:____________ 导出公式:__________(2)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功率越大,说明做功越快。
3.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W总=W有+W额】(1)公式:__________(2)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η越大,说明比例越高。
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总会产生额外功,故η永远小于1。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物重。
(增大有用功)②其它条件不变时,减小机械自重和摩擦。
(减小额外功)考点二:杠杆1.杠杆:可以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1)杠杆五要素: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力臂:______到___________的距离。
(点到线)2.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3.杠杆分类:(比较力臂)4.最小力作图的方法:①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②连接支点和该点,作为最长力臂;③画动力,方向与最长力臂垂直5.杠杆机械效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考点三:滑轮滑轮端提升物体重为G物,移动距离为h;绳子自由端施加的力为F,移动距离为s。
1.定滑轮特点:可改变动力方向,但不省力。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______;s=_______。
2.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改变动力方向。
①不计动滑轮重(G动)、绳重及摩擦F=______;s=_______;②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G动)F=______;s=_______;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滑轮组特点:可改变动力,也可改变动力方向(n为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①不计动滑轮重(G动)、绳重及摩擦F=______;s=_______;②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G动)F=______;s=_______;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提升滑轮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滑轮
①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 1)为阻力臂 (l 2)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 n
G G =+1()物
轮,其中n 表示吊着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摩擦所做
的功是额外功,绳子上的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计算公式: W 有=G 物h W 总=Fs 绳
3.机械效率 η= ×100% 或 η=×100%
1、用滑轮组拉物体水平运动时,克服地面的摩擦做的功是有用功。
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W 有=fS 物 W 总=FS 绳 F = S 绳=nS 物
2、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则: FL =Gh
F 表示拉力,L 表示斜面的长,
G 表示物体的重力,h 表示斜面的高。
3、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考虑摩擦,则:
计算公式: W 有=G 物h W 额=fL W 总=FL
11.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在钢缆上。
钢缆的A 端固定在电杆上,B 端连接在滑轮
组上。
滑轮组由a 、b 、c 三个滑轮构成,配重P 由多个混凝土圆盘悬挂在一起组成,配重的总重为G 。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为动滑轮,
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2G
B .a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
C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
D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
12.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 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 ,不计滑轮与轴
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在5s 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 ,则泥桶上升_____m ,手拉绳
子的力为____N ,拉力的功率为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上升
了lm 。
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500N ,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B .做的有用功是800 J
C .拉力F 的功率是80 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15、(09贵州安顺).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 ,高2m ,拉力为50N 。
利用这个装置
将重为100N 的物体在5s 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________ W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16、(09四川绵阳)在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0 N 的建筑材料
从地面运到高20 m 的楼上,手竖直向上的拉力是500 N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做了
J 的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
1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物重为280N ,摩擦及绳重不计,绳端拉力为100N 时可使物体匀
速上升,重物上升2m 求:(1)动滑轮有多重;(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物体以0.2m/s 的速度上升,则拉力的功率多大?
3、如图是在水平面上移动重物的装置,若物重为600牛顿,在阻力为重力的0.2倍时,
匀
速移动物体,使其以2米/秒的速度前进,经过5秒钟,试求:(1)拉力F 的大小。
(2)拉力F 所作的功。
4、(08甘肃天水)如图6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将质量为3kg 的物体A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
上,以1m/s 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G /10,则物体的重力为 N ;
在2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F 为______N ;拉力F 的功率
为 W 。
(g =10N/kg )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60kg ,通过滑轮组在25N 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
力为物重的0.1倍。
(g 取10N/kg )。
求:
(1)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6、如图表示用滑轮匀速拉动物体A 的几种方法,A 受的摩擦力相同,试通过分析得到______图的方法最省
力,______图的方法最费力.
9. 如下右图,重30N 的物体,在F
=
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2s内匀速移动了120cm,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W。
10、一辆卡车的车箱底板距地面的高度为2m,现某工人用长为6m的木板上端搭在车箱的底板上,一端放在
地面上,将重是2400N的重物推上卡车,若不计摩擦,沿着斜面需用多大的推力?若沿着斜面的推力是9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