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八章拉丁美洲经济史
拉丁美洲史——一百二十一、经济理论的发展—新自由主义
拉丁美洲史——一百二十一、经济理论的发展—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并不是拉美国家的发明。
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强调“自由放任”和私营企业制度。
其主要流派有: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中心形成的芝加哥学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联邦德国弗赖堡大学为中心形成的弗赖堡学派等。
这两派都认为,资本主义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使资本主义实现充分就业,并使生产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国家干预经济、则妨碍了个人自由。
弗赖堡学派主张建立由竞争价格支配的“社会市场经济”。
芝加哥大学弗赖堡大学早在50年代中期,在新自由主义的发祥地美国芝加哥大学就专为来自拉美的学生设立了一个经济学博士学位计划,其导师是弗里德曼的同事、芝加哥大学教授哈伯格。
哈伯格本人是新自由主义的积极推崇者,他曾为拉美3代学生当过导师。
芝加哥大学培养的学生,被称做“芝加哥弟子”,其中有不少人回到拉美各国后,担任过或正担任着主管经济的部长、中央银行行长和大企业家,如70年代中期,从芝加哥大学回到智利的一些学生在皮诺切特(1915年—)军政府(1974—1990年)中担任重要职务,为推行新自由主义模式立下了汗马功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由于原来实施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模式越来越失灵,一些拉美国家,如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开始进行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在不同程度上实行由内向型发展战略即进口替代战略向外向型即面向出口发展战略的转移。
但是,这并非在所有的拉美国家都是“灵丹妙药”,70年代在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试验并没有成功。
但是,在军政府统治下的智利,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则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到了80年代后期,由于拉美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加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保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的同时,都要求他们调整经济政策,开放经济。
美国提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也要拉美债务国进行新自由主义式的经济调整,作为债务谈判、重新安排外债的条件。
经济史重点_石河子大学
第一章英国经济史诺曼征服:诺曼底公爵威廉于你们俩年征服英国,称为诺曼征服。
诺曼征服后,英国的封建制度广泛确立。
重商主义: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的真正的财富;除了开采金银矿,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买”,追求外贸出超以使金银进口。
(名词解释)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法》成为重商主义政策的典型。
英国在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该公司是股份制公司。
(名词解释)圈地运动:许多逐利的地主贵族,利用暴力、退佃等方法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占用公用地,然后用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作为牧场,称为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原因:英国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大增。
养羊所需的劳动力比耕作土地的劳动力要少,牧羊人工资又低,因此养羊业获利丰厚。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为技术基础的工厂制度代替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公工场的革命。
(名词解释)以机器为技术基础的工厂制的出现,使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最终确立,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由于轻工业所需投资较少,资本周转快,工业革命最先从轻工业开始。
工业革命的意义:使英国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确立了主要地位,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和壮大。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765年所发明的“珍妮机”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蒸汽发动机的采用,为英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使工厂制得以完全确立。
一战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在国家统治下实行全面的军事化。
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原料缺乏,出口萎缩和民用工业衰落,整体的工业生产是下降的。
战后,英国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上的优势被美国取代。
(单选)二战死亡41.2万人马歇尔计划目的: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援助西欧恢复重建,对抗苏联。
(单选)滞胀(英国病):低增长率与高通胀率并存。
原因:一是经济危机频繁。
二是英国工业设备陈旧。
【人类经济万年史—217】拉丁美洲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人类经济万年史—217】拉丁美洲经济殖民地化加深拉丁美洲各国经过反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的斗争,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获得独立后,又遭到英国、德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大举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向拉丁美洲国家渗透,使拉丁美洲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帝国主义扩大对拉丁美洲的资本输出进一步加强了对拉美各国经济的控制从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列强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加紧了对拉美的政治经济扩张,拉丁美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有利场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1913-1914 年度),拉丁美洲吸收的外国资本总额达85亿美元,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总额(440 亿美元)的19.3%。
在拉美的外国资本中,英国占43.5%(37亿美元),美国占20%(近17亿美元),法国占14.1%(12亿美元),德国占10.6%(9 亿多美元),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瑞士等国占11.8%(10亿美元)。
英国是在拉美投资最早的国家,也是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
从1880年至1913年,英国在拉美的投资增加了4.6 倍。
从投资结构来看,1880年以前,英国的间接投资(贷款、债券等)在投资总额中占2 /3 以上,以后逐渐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
到1913年,直接投资在英国对拉美的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由1880年的31%提高到68%。
英国资本主要投放在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乌拉圭、古巴、秘鲁等国。
1913年末,英国对拉美投资的70%集中在南美洲。
从投资部门来看,英国资本主要投向铁路、公用事业和采矿业等部门。
其中铁路部门的投资占67%。
英国资本在阿根廷、乌拉圭、秘鲁、哥伦比亚等国的铁路系统中占绝对优势。
英国在拉美除拥有118 条铁路外,还拥有45个港口服务公司、112 个公用事业公司、25个硝石公司、23个石油公司,并控制了差不多全部水电和电话事业。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
4.税制改革。拉美的税制改革主要包括:(1)多征国内税,少征外贸税;(2)为了减缓征税对生产和储蓄的扭曲效应,20多个国家对消费采纳为了实现公平,个人所得税仍然保留着多种不同的税率,但税率已被降低;(3)降低公司的利润税率;(4)为了改善征税工作,拉美14个国家建立了监督大税户的特殊机构。大多数税收管理机构已放弃了过去那种根据税收划分功能的做法,采用了更为有效的组织形式。
对拉美国家近20年经济改革的评价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逐渐从被动地进行应急性经济调整开始,对传统的发展战略和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在实行经济稳定化计划的基础上,加快了经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进程,加大了结构性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进入90年代之后,拉美国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行了更加深人的改革。尽管在这期间墨西哥和巴西都曾先后出现过金融危机,但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步子并没有因此而停顿。
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官员认为,在拉美7方面的改革中,比较成功的是税收改革、贸易开放、养老金改革,其次是私有化:改革不太成功的是稳定宏观经济和金融自由化。拉美经济改革的成效在不同国家以及在一国的不同阶段是有所不同的。如在智利,改革的成效相对要大一些,在阿根廷、墨西哥,改革在有些年份成效要好一些,在有的年份要差一些,甚至很差,爆发了危机。另外,各国改革的成功与失误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然而,拉美经济在取得较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显露出不少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既包括拉美各国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又包括各国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其次,一些国家过急、过快地扩大国有经济,国家对经济干预太多,造成公共开支不断增加,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赤字猛增,不少国有企业管理不善,亏损严重,生产下降,同时还影响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利益和积极性,造成投资下降、资本外流:第三,由于片面强调进口替代,国民经济的内向性愈益严重,从而使出口部门缺乏活力。由于国家对国内市场的长期保护,国民经济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减弱。
拉丁美洲经济状况分析-世界大学城
拉丁美洲经济状况分析拉丁美洲通常用来指称美国以南的美洲大片以罗曼语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者主要语言的地区。
因为罗曼语族衍生于拉丁语,拉丁美洲由而得名。
拉丁美洲均为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拉丁美洲地区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以初级加工为主,经济平稳较慢发展。
1.拉美的地理位置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就美洲居民的语言而论,英语和拉丁语占统治地位,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系,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
拉美的范围拉丁美洲共有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哈马、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
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拉美的地形地貌拉丁美洲地形复杂,墨西哥基本上是个草原,称墨西哥高原。
中美洲是个躲闪地区。
西印度群岛大都也以山地为主。
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和高原相间,自北而南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地质拉美地区从北到南全长1.1万千米,总面积逾207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其中南美洲面积(包括附近岛屿)约为17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第一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现状 (2)第二部分拉丁美洲一体化进程 (5)第三部分影响拉丁美洲经济合作的因素 (8)第四部分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0)第五部分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挑战 (13)第六部分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前景 (16)第七部分我国在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中的作用 (18)第八部分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 (21)第一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现状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现状分析摘要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分析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现状,重点关注区域内的经济组织、贸易关系、投资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文章将首先介绍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背景,接着分析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现状,最后探讨未来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趋势。
一、背景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在这一背景下,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组织(CELAC)和拉丁美洲一体化联盟(ALBA)应运而生。
CELAC 是一个由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ALBA 则是由拉丁美洲国家组成的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
二、现状分析1.经济组织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主要通过经济组织来实现。
CELAC 和 ALBA 是两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分别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
此外,拉丁美洲国家还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贸易关系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商品贸易和services(服务贸易)。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拉丁美洲国家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额。
此外,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在加强,例如,南美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加。
3.投资合作拉丁美洲国家的投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简明拉丁美洲史
简明拉丁美洲史
简明拉丁美洲史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概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哥伦布时代:拉丁美洲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南美和中美洲,他们的文明多样且复杂,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等。
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欧洲列强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3. 殖民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对拉丁美洲进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如宗教传播、文化交融等。
4. 独立战争: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开始反抗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最终成功获得独立。
5. 现代化进程: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包括建立共和国、发展工业、推行现代化等。
6. 20世纪以来: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环境问题等。
简明拉丁美洲史的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的历史观点和研究方法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能够提供对拉丁美洲历史的
全面了解。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此外,这些经济贸易区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 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有助 于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还有利于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 持续发展。
成功经验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贸易区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吸引外资、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这 些经验包括建立统一的市场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教训
然而,拉丁美洲经济贸易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教训。例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政治不稳定、外部 贸易壁垒、缺乏有效的区域金融机制等。这些因素制约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 解决。
该自由贸易区涵盖了多个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主要涉及农业、畜牧业、制造业和 服务业等领域。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劳动力成 本较低等,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
智利圣地亚哥自由贸易区
智利圣地亚哥自由贸易区是拉丁 美洲最现代化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拥有先进的物流和通讯基础设施。
研究拉丁美洲主要经济贸易区的意义
研究拉丁美洲主要经济贸易区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 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地区间 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拉丁美洲经济的整体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拉丁美洲概述
地理位置
人口与民族
拉丁美洲位于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 地区,包括33个国家和地区。
税收政策
1 2
所得税政策
拉丁美洲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不同 的所得税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拉丁美洲史——九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年代拉美的社会矛盾
拉丁美洲史——九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年代拉美的社会矛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极重大的打击。
当时,许多国家经济萧条得很厉害,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
拉丁美洲各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也广泛地展开;工人、农民和广大群众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斗争,空前高涨。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拉丁美洲国家对外国帝国主义的依附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在这一经济风暴期间,拉丁美洲经济受到极严重的损失。
危机发生以后,由于世界市场上对拉丁美洲输出品的需求下降,一向为拉丁美洲经济命脉所系的各种农矿业原料产品,如咖啡、糖、香蕉、铜、锡、银等的出口量,无不急剧下降,对外贸易合同大为减少,以致货物堆积如山,价格大跌,生产情况极端恶化。
20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总产值在1932年估计约下降到1925年的水平。
其输出总值,在1929—1932年间共下降了63.4%,智利和玻利维亚更下降了80%。
巴西于1931年秋,全部黄金储备(约值1.6亿美元)耗尽,财政宣告破产。
拉丁美洲各国的反动统治者,大地主、大资本家以及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为了补偿因出口减少而遭受的损失,为了维持产品的高昂价格,将那些卖不出和无人问津的“剩余”物品,例如大批大麦、火腿、牛奶、马铃薯等,或者焚毁在火车头和轮船的锅炉里,或者倾泻到大洋中去。
仅仅巴西的咖啡一项,在经济危机期间,就被销毁了4000多万袋。
同时,他们又大批解雇工人、降低工人工资和延长工人工作日,企图把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失,完全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
劳动人民的处境更加恶化。
工业和农业的失业人数达到500万。
劳动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和尖锐起来。
拉丁美洲的广大工人群众,采取坚决的革命行动,回答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者的无情掠夺和压迫。
成百万的农民,展开了反封建、反高利贷和争取土地与自由的斗争。
到处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武装起义。
许多国家完全处于动荡和骚乱的状态中。
辩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引言 • 拉美经济发展的历程 • 拉美经济的主要特点 • 拉美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拉美经济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拉美经济发展的背景
殖民地时期的影响
拉美国家在殖民地时期主要依靠出口 原材料和农产品,这种经济模式在独 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存在,限制了 工业化进程。
02拉美经济发展的历程殖民地时期的经济欧洲殖民者对拉美进行资源掠夺和劳动力剥削, 导致拉美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殖民地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缺乏工业基础 和自主创新能力,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发展未能惠及广大民众,而是 集中在少数欧洲殖民者手中。
资源丰富但结构单一
拉美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石油和农 产品资源,但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过 度依赖少数资源和出口,导致经济波 动较大。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20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对拉美国家产生深远影响,如美国对 拉美的干涉和资源控制、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经济改革要求等。
拉美经济的重要性
地区经济规模和潜力
拉美地区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是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之 一,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资源丰富的独特地位
拉美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 矿产和能源供应地,对全球经济具有战略意义。
对外贸易和投资关系
拉美地区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是全球重要的 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及我国在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服务业在拉丁美洲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 金融、电信、旅游和医疗等领域。
尽管拉丁美洲的经济结构逐渐向服务业和消费主 导型转变,但工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基 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
02
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发 展因素
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水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为该地区带 来了重要的经济利益。
•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殖民地经济到后来的工业化进程,再到现在的多元化经济发展。近年来,拉 丁美洲一些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与创新因素
技术水平
拉丁美洲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然而,近年来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创新。
创新能力
虽然拉丁美洲的创新能力有限,但一些国家在特定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巴西在航空领域和墨西哥在汽车制造领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创新能力 。
政策与制度因素
贸易结构
我国与拉丁美洲的贸易结构以资源型商品为主,如石油、矿产等;同时,我国从拉丁美洲进口的农产品也日益增多。
贸易问题
然而,我国与拉丁美洲的贸易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 题,双方正在加强沟通协调,推动贸易关系向更加平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04
我国在拉丁美洲地区 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 遇
政策支持
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为吸引外资, 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我 国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
产业合作
拉丁美洲国家在某些产业上具有 优势,如巴西的航空制造业、墨 西哥的汽车制造业等,与我国的 产业互补性强,具有合作潜力。
介绍拉丁美洲经济危机的书
介绍拉丁美洲经济危机的书籍有《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史》。
这本书对拉丁美洲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政策制定、国际关系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拉丁美洲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以及该地区在应对经济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同时,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对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总之,这本书是了解拉丁美洲经济危机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于研究拉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人来说是一本必备的读物。
拉丁美洲的居和经济共19页
居民和经济
拉丁美洲的居民 发展中的经济 湿热条件下的农业
拉丁美洲的种族
印第安人 10%
黑人 其他 5% 1%
白种人 28%
混血种人 56%
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 西印度群岛 巴西东南部 阿根廷沿海
思考 亚马孙平原人口 分布为何稀少?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城市人口比重 拉丁美洲 60%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部分国家出口的主要初级产品表
国家
古巴 中美部分国家 智利 委内瑞拉 巴西 秘鲁 墨西哥 阿根廷
主要经济 支柱产品
占本国经 济的比重
蔗糖 86%
香蕉 咖啡
/
铜矿 54%
原油 62%
咖啡 15%
鱼粉 铜
11% 22%
原油 62%
农产品 40%
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家 巴西 阿根廷 委内瑞拉 墨西哥
近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 肉类加工、机械制造 石油加工 石油加工
湿热条件下的农业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经济作物
咖啡 香蕉 甘蔗
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3/5 1/2 1/2
可可 1/3
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结束
混血种人
印地安居民
拉丁美洲黑人
拉丁美洲地形图咖啡来自古巴的甘蔗生产智利的铜矿开采
巴西的汽车制造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特点
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特点韩琦内容提要:本文概括了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即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理论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换,率先进行了外围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尝试,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但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不显著,初级产品出口在经济增长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长期存在,与之相关的是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不高,体制变革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更好地面对21世纪的挑战,拉美尚需要进行更加深入持久的改革。
关键词: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20世纪拉丁美洲国家在寻求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进步,1900年拉美地区的总人口为7000万,到2000年已经超过5亿,全地区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25%,人均收入增长了4倍多,城市化水平由25%提高到近70%,人均预期寿命由40岁提高到70岁,成人识字率由35%提高到了85%。
①但是,从横向比较看,1900年拉美大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4%,现在降为13%,拉美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参与比重由7%下降到3%,拉美的贫困状况依然严重。
与正在发展中的东亚国家(地区)相比,又被后者在20世纪的后期所超过。
一个世纪的拉美经济发展史有成有败、有喜有悲,回顾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无疑会有利于更好地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两次大转换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作为对发达国家工业化浪潮的一种反应,拉美正处在经济扩张阶段的中期,这种出口带动的经济扩张结束于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第二个经济扩张阶段开始于20世纪的30年代至50年代,1982年的债务危机为之画上了句号。
1982年以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与此对应,拉美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两次大转换:即从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向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从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向以非传统产品(包括工业制成品)为基础的新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转换。
试析拉丁美洲独立后的经济
独立前,南美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北美,但是在独立后,北美迅速超过了南美并成功跻身第一世界,而南美则沦落为第三世界。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在此,我试着分析了一下。
19世纪初西班牙属美洲殖民地人民为摆脱殖民统治而进行的战争。
始于1808年,结束于1826年。
独立战争使拉丁美洲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建立起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政体;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政治经济权势,提出并在一定时期内废除了奴隶制度;逐步取消了印第安人的徭役制和贡纳;废除了限制各国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殖民垄断制度。
在这次战争过程中,人民解放运动的部队常常打败数量和装备上大大超过自己的强大敌人,赢得重大胜利。
骑兵在草原地区的作战尤其卓著有成效。
起义者的炮兵很少,往往靠冷兵器作战,所以战斗极为残酷,常常进行白刃格斗。
解放战争,还消灭了许多封建残余,在大多数宣布独立的国家中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共和制。
不过,这次牺牲了100多万人生命的战争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内有大地产制的发展、“考迪罗”的独裁;外有英美等国资本的大量渗透,这使得整个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迟滞、片面和畸形。
因此,反帝反封建仍是拉美各国人民面临的艰巨任务。
经济上,大地产制的发展。
大地产制是拉丁美洲经济中的大毒瘤。
在西葡殖民统治时期就已形成,独立后不仅保留,而且还更加扩大。
在大地产制下,每个庄园基本上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
其单一作物制的生产与销售,多受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控制。
庄园中的劳动者大多数是佃农,有的类似奴隶。
大地产制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上,“考迪罗”体制。
考迪罗,西班牙语意为首领,引申为军事独裁(军阀或军人独裁者)。
它是通过内战或武装政变建立起来的,代表着大地主阶级和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利益。
在拉美许多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被大大小小的考迪罗统治和割据着。
它是拉丁美洲大地主专政的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陆续建立了18个国家:墨西哥、危 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 海地、多米尼加、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 鲁、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 1902年和1903年,古巴和巴拿马分别宣告独立。
拉美独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殖民主义制度被推翻,共和制普遍建立,教会权力受到限 制,贵族称号被废除,农民摆脱了封建义务,许多国家先后 废除了奴隶制,殖民地时期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商业专 卖权、禁令和法规被取消。这一切为拉丁美洲的进一步 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工业的发展
到18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某些地区的手工业逐渐发达, 生产的商品主要有纺织品、皮革、金融器皿、家具、鞋、 马具、食品、玻璃、肥皂等。秘鲁和墨西哥境内纺织业 较为发达。墨西哥的银矿开采业也相当发达,到19世纪初, 墨西哥的矿业产值已超过了农业。古巴的制糖业发展较 为迅速,到1779年,古巴使用畜力的制糖企业达600家,产量 为5 600吨。巴西的纺织业和炼铁业发展成为独立的生产 部门。巴拿马、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已制造船舶。
殖民地政府收入的来源之一是征收关税。西班牙的产品, 在西属美洲进口税为其价格的9.5%;外国生产的但在西 班牙最后加工的货物为12.5%;外国生产的成品为29%。 葡萄牙的产品,在巴西进口税为其价格的16%,而外国产 品则为其价格的24%。殖民地政府还对酒、烟草等商品 实行国家专卖。
由于走私贸易盛行,1774年,西班牙政府下令准许各殖民 地之间互相贸易;1778年,又允许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自 由贸易。但是殖民地与外国的通商仍被禁止,与宗主国的 贸易大部分仍为西班牙商人所控制。
在葡萄牙统治的巴西,则盛行种植园奴隶制。巴西的农业、 矿业和工场手工业中,主要采用奴隶劳动。在17世纪和18 世纪,奴隶数量占巴西居民人数的50%以上。著名产物有 巴西木、蔗糖、黄金、金刚石、棉花、橡胶、可可和咖 啡等。
二、贸易的垄断
欧洲殖民统治者力图完全垄断拉丁美洲的贸易。西班牙 政府曾禁止各总督辖区之间进行贸易;西属殖民地与葡 属殖民地之间更少经济往来。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贸易受 西班牙贸易管理局控制。各殖民地之间以及殖民地与其 他国家之间禁止直接贸易。一切商品必须通过西班牙港 口,由西班牙商船转运。
第三节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的经济发展
一、拉美独立战争
18世纪下半叶,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 美洲人民的民族觉醒起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他们进行反 对殖民统治的斗争。1790年,海地首先爆发革命,于1803 年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而取得独立。在海地革命的影 响下,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1810年到 1826年间,武装革命遍及拉美各地。到1826年,绝大部分 拉美地区,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地外,都先后摆 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建立了独立国家。
第二节 拉丁美洲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一、农权制和奴隶制经济
欧洲殖民者宣布其所侵占的全部土地和地下矿藏归国王所有,并在各 自的管辖地区内对当地居民实行了各种奴役制度。在西班牙美洲殖 民地,主要实行“监护征赋制”(encomienda),即把一定数量的土地连同 印第安人授予在征服战争中建立战功的西班牙军官,供其役使。这种 监护征赋制在1720年以后逐渐演变为大庄园制(latifundismo)。大庆园 制是一种半农奴制的封建经济,庄园主不但占有过去名义上属于国王 的土地,而且大量侵占印第安人的公地和份地。西班牙殖民者在矿区 则实行“米达制”(mita),这种制度规定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印第安人到 矿区进行强制性劳役,为西班牙王室开采贵金属。
二、中、南美洲的原始经济 在中美洲的印第安人中,玛雅人的社会发展水平最高。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印加人最为著名。
三、西班牙、葡萄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探险队首次踏上了美洲大陆。 尔后,葡萄牙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者也纷纷进入拉美。 到16世纪中期,欧洲殖民者经过50多年的征服战争,最终 在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确立了殖民统治。
随着生产力的增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18世纪末期,拉 丁美洲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某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 义手工工场。
到18世纪末,拉丁美洲各国在生产量和贸易额以及在城市 的发展上,都超过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但是,到18世纪末,就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拉丁美洲 则较北美落后。它没有像英属北美殖民地那样发展的工 业,而是盛行大庄园制和奴隶制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 慢。
欧洲殖民者的掠夺是阻碍拉美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整个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从拉美获得了约250万千克 的黄金和1亿千克白银。葡萄牙则运走了价值约6亿美元 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16世纪中期,大量黑人奴隶 源源不断地运到拉美,以补充日益锐减的印第安人。18世 纪中期,拉美人口只及欧洲殖民者到来时的一半,到独立 战争前才恢复到2 000万人。
在延续300多年的殖民地时期,拉美的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相当原始的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社会生产,玉米、小麦、马 铃薯等主要食品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经济作物主要是以 出口为目的的甘蔗、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形成单
一的殖民地经济。矿业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巴西、秘鲁 和玻利维亚等地区,殖民者在这些地区大量开采金、银、 金刚石等贵重金属矿物。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以 纺织业最为发达,其他如皮革、呢绒、金属器皿、马具、 家具、陶器、玻璃、武器、肥皂、蜡烛等日常手工业品 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八章拉丁美洲经济史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以前拉丁美洲社会经济概况
一、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 拉丁美洲包括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大体上分为墨西哥、
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南美洲4个区域。“拉丁美洲”不 仅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如只 是从自然地理上看,南、北美洲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墨西哥、西印度群岛和一些加勒比海国家属于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