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论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从阐述孝道文化的起源與内涵入手,分析弘扬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提出传承与发展孝道文化的建议。
标签:孝道文化;德行教育;文化传承一、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与渊源“百善孝为先”,孝的基本含义就是敬养善待父母,即做到“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在此基础上,还要推及于人,从对父母的敬爱,到对兄长的尊重、对乡邻的友善,再到对国家社稷的忠贞不渝。
因而完整意义的传统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和睦家庭、推恩及人、忠君报国、缅怀先祖等,这里既有人文理念的传播,又有制度礼仪的约束。
我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孝的记载。
我们的先祖曾提出过至德、敏德、孝德的“三德”和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的“三行”。
西周时期,孝已成为社会成员行事做人的基本准则。
春秋战国时期,恰逢百家争鸣文化大繁荣时期,孝道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
后来,虽然汉武帝推行的“孝廉制”,宋朝时期的“三纲五常”等将孝道文化与政治统治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与最初的孝道文化相悖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统治者的愚民思想。
但总体来讲,传统孝道文化仍是巩固家庭组织,加强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力量,对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传承与发展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首先,孝道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庭伦理的核心要求,倡导并践行孝道,有助于为人子女者知晓恩情的宝贵,懂得责任的重要。
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多元文化的持续渗透等往往使年轻一代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竞争能力的培养,而对自身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缺乏应有的重视,于是社会中出现了“啃老一族”、不赡养老人、老人摔倒无人扶等现象,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这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全背道而驰的。
其次,孝道文化还反映出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孝道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是肩负社会责任的表现。
传承孝德精神弘扬中华文化
传承孝德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孝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其中“孝”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自古以来,传承孝德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我们后代应该承担的责任。
弘扬中华文化,表达中华情怀,促进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发展和进步,传承孝德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探讨如何传承孝德精神和弘扬中华文化。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孝德。
孝德是一种特殊的美德,它是指对父母和祖先的敬爱、孝顺和尊重。
在中华文化中,“孝”意味着尊重年长的人,有时也包括尊重老师、长辈或任何对人有帮助的人。
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孝德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风范。
既然孝德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那么传承孝德就必须在中华文化中展开。
首先,孝行的传承需要在家庭中进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父母应该在工作闲暇时间教授孩子如何尊老爱幼,体贴、关心家人,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学习孝德的榜样。
学习孝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长期坚持。
当孩子在家学习了孝行,他们也可以在校园或社会中展现出孝行,弘扬中华文化。
其次,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发挥作用,以推广中华文化和孝德精神的传承。
学校可以组织孝行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孝行及其意义。
社会方面,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孝德精神,例如通过文艺、书画等各种形式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
最后,传承孝德精神和弘扬中华文化关键在于我们民族自信。
作为一个大国的民族,我们需要加强自己的文化自信,让我们的孩子、年轻人更多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自身的把握和理解,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东西。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孝德精神,也是促进民族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传承孝德精神和弘扬中华文化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需要每一个人不断地努力,坚持不懈地去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爱国、尊重、感恩、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传承孝德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优秀范文五篇)
传承孝德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传承孝德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孝德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缙云县溶溪小学孝善文化建设侧记“心行一善,思想更加光明;口行一善,言语更加柔美;身行一善,行为更加有利于他人。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走进缙云县溶溪小学,满园花香,书声朗朗,整座校园都被包裹在“孝善”的文化氛围里,无时无刻不在滋养人的心田。
近年来,缙云县溶溪小学大力开展以“孝善”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传承孝善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成功地激发了校园活力。
如今,校园文化建设花开遍地,各地各校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那么,溶溪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何不同?或许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在的“孝善”力量。
一个叛逆少年的转变文化的力量有多大?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对于一座学校而言,它则可能改变许多人的人生。
在开展“孝善”文化教育后,溶溪小学的校园内结出了许许多多的“善果”,许多孩子在孝善文化的熏陶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改变令整个学校的校风为之一新。
溶溪小学的老师潘咪咪清晰地记得,四年级一班的胡展豪这一年多来,发生的巨大转变。
以前,几乎在所有老师的眼里,这个孩子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
潘老师说,曾经的胡展豪是个脾气很大的小孩乎,在家里非常调皮,经常和姐姐吵架,对父母的管教也是十分排斥,经常因为小事与父母发生争吵,至还会与父母手,不彳旦谈不上孝顺,反而是有些“叛逆”。
有一次,胡展豪旷课在家,不想上学,就让母亲欺骗老师,称其生病卧床。
后来母亲将情况如实告知潘老师,并表示对于孩子的“任性”,十分头疼。
潘老师在听到胡妈妈的“控诉”后并未着急地向胡展豪“兴师问罪”,而是将计就计,去做了一次“家访”。
传承家国情怀,弘扬孝道精神
传承家国情怀,弘扬孝道精神)2023年,中国迎来了百年华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在这一时刻,我们不仅要自豪地回顾我们的过去,更要展望我们的未来。
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都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
这种情怀是我们自身文化积淀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我们要把这种情怀传承下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后代。
在我们的传统中,孝道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孝顺是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孝敬父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之一。
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单位,而孝顺和家庭关系更加紧密。
传承孝道精神,就是传承和发扬家庭美德。
我们要从社会文化、思维观念和家庭生活等多个角度来进行传承和弘扬。
首先,从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比如孝道精神、和谐家庭、敬老爱幼等等,在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可以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多做引导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掌握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从而向我们的后代进行传承。
其次,我们要从思维观念方面来进行传承和弘扬。
我们要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把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树立尊重、信任、友善、诚信、善良的品德观念;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忠于职守、执着追求、合理创新的精神观念。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也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
最后,我们要从家庭生活的层面来进行传承和弘扬。
家庭是孝道精神最重要的实践场所。
我们要从父母、夫妻、子女等角度出发,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和家风家训,鼓励家庭成员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扶持,尊老爱幼、团结友爱。
这些家庭美德植根于家庭,所以只有家庭关系牢固、和谐,孝道精神才有生存的土壤。
总之,传承家国情怀、弘扬孝道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肩负的重要责任。
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句子
礼敬祖先弘扬孝道1.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智慧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孝道,非常重视对祖先的敬仰和礼敬。
这种礼敬祖先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致敬。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弘扬孝道文化。
2. 礼敬祖先的重要意义2.1 增强家族凝聚力通过礼敬祖先,我们可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每逢重要节日,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这种行为不仅拉近了亲人之间的距离,也传递了一种团结和互助的力量。
2.2 弘扬传统文化礼敬祖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祖先的尊重,我们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得以继续发展。
2.3 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对祖先的礼敬教育了我们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念。
我们懂得感恩,懂得尊重长辈,懂得照顾家人。
这些道德观念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3. 礼敬祖先的具体方式3.1 家庭祭祀家庭祭祀是礼敬祖先的重要方式。
在重要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我们可以整理祖先墓地,烧香拜祭,感恩祖先的养育之恩。
3.2 家训传承通过家训的传承,我们可以将祖先的智慧代代相传。
家训包括家族的道德准则、传统风俗、行为准则等,它是祖先的智慧结晶,也是对后代的一种教诲。
3.3 家谱修编家谱是记录家族历史并礼敬祖先的重要方式。
通过家谱的修编,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感受祖先的付出和努力,保留家族的记忆。
3.4 孝敬长辈孝敬长辈也是对祖先的一种礼敬。
我们应该尊重长辈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尽孝敬他们的责任。
只有通过行动来表达对长辈的敬重,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
4. 弘扬孝道的现实意义4.1 增强社会和谐弘扬孝道可以增强社会的和谐。
一个讲孝敬、尊重长辈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秩序也会更加稳定。
4.2 建立美好家庭弘扬孝道可以建立美好的家庭。
一个家庭中,孝敬父母、关心亲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家庭更加和谐幸福,也为下一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奉为道德的典范。
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一、孝道观念的传承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将孝道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孝道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宣扬和推崇。
《孟子》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表明了子女应该尽力照顾父母,不应该离家太远。
《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句话强调了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同时也要尊敬兄长。
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孝道观念,为后来的中国人树立了榜样。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道观念通过家庭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父母亲自身的言传身教,以及祖辈们的故事和教诲,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价值观。
中国人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教诲:“养儿方知养儿恩”,这句话表明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付出。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观念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二、孝道观念的现代拓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新的拓展。
传统的孝道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但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此。
现代社会中,孝道观念更多地强调关爱和陪伴。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很难抽出时间陪伴父母。
然而,孝道观念的现代拓展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父母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无论是通过电话、短信还是亲自回家,我们都应该尽量和父母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量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和他们一起共度时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此外,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还体现在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成为了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孝道观念要求我们对老年人更加关心和尊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支持。
在现当代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孝道文化
在现当代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孝道文化?首先,要“敬爱”儒家倡导对父母首先要“敬”。
何谓“事之以礼”,“礼者,敬也。
”礼的核心是“敬”。
尊敬父母和一切长辈,不仅是古代社会提倡的,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它应该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
父母年轻时,含辛茹苦,把儿女们抚养成人;年老了,身体衰弱了,他们不求有太多物质享受,只求儿女们有一颗孝敬的心,能够愉快地安度晚年。
“敬”和“爱”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尊敬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爱父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
在思想感情上,不能认为父母对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更不能认父母老了,对自己是一种累赘和负担。
对待父母时时都应该以和颜悦色的态度,不能以生硬的方式对父母说话;更不能大声地训斥父母。
经常使他们保持精神上的愉快,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
《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对父母要有温和的气象、愉快的脸色和委婉的面容,这才是对父母的尊敬。
尊敬父母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
不敬在古代视为不孝。
所以,《百孝图说》提倡爱亲、敬亲和悦亲,这是完全正确的,应该奉行的。
第二,要“奉养”古代十分重视对父母的奉养,“生则养”。
奉养父母是作儿女的重要义务。
所谓“养”,就是要保证父母的物质生存条件,使他们不饥不寒。
在我国,在城市里,原先有工作的老人,多少都有点退休工资,大部分老人,基本生活没问题。
在农村,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老年农民夫妇的生活几乎儿女供养,所以,“养”在农村就成了老年生存的大问题。
现在,农村不孝顺父母、奉养父母的很多,这些忤逆的儿女们应该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处理。
当然,不是说城市里就没有奉养的问题。
即使父母有生活费,他们不愁吃穿,也应该关心父母。
有一个歌词上唱的常回家看看,回家不应该只是去吃“国务院”,而应该回家关心的生活,看他们生活得怎样?吃的东西有没有?营养怎样?在农村中,要看油、盐、柴、米等生活必须品怎样?冬天穿的衣服,盖的被褥暖不暖和等等。
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在新时期的特点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
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
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构成与自新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因而是当代中华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典范。
关键词:孝道;传统;当代地位;特点The tradit ional filial pietycultur e inheri tance and develo pment Abstra ct:in tradit ional Chines e cultur e, filial piety,is not only a kind of "good parent s" everyd ay ethics consci ousne ss, norm and practi ce, it is also the core of Confuc ianis m, is the Chines e cultur e import ant spirit.The impact of large,coveri ng the broad,deep and far.Filial pietyis the Chines e tradit ional cultur e, morali ty view and view of life, view of the univer se, as one of the core and the primar y idea.Filial pietyis the starti ng pointof Chines e tradit ional ethics and morali ty of.On the contem porar y Chines e cultur al constr uctio n and rehabi litat ion have outsta nding real sense.It is the contem porar y Chines e cultur al herita ge and develo pment model.Key words:Tradit ional filial piety; inheri tance; develo pment;前言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道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孝道的传承和弘扬
孝道的传承和弘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一直被视为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孝道的重视程度不断发生着变化。
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的精神内核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脉络中永恒的主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孝道的精神,成为我们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一、父母教育是孝道传承的基础孝道的传承始终源于家庭教育,我们需要从家庭中开始践行孝道,努力让孝道的精神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落地生根。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孝敬父母不仅仅是某种模式的践行,更应该体现出始终如一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应该学会尊重老人,理解尊卑有序的准则,体验孝道的情感内涵。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
只有自己先践行孝道,才能更好地传授和教育下一代。
二、教育体系应为孝道精神的传承提供保障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育成为了孝道传承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孝道理念需要与现代的教育体系相结合,以更好地继承和传承。
我们需要从学校教育入手,注重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感恩的情感,并学会表达恩情。
同时,在学校中也需要强化孝道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孝道的文化意义,以及孝敬和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此外,社会公众也需要加强孝道精神的弘扬和传递,让社会更多地重视传统美德,推崇敬老爱幼的价值。
三、现代生活中践行孝道的新方式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也需要寻找创新的方式践行孝道。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通过发动线上活动、分享孝道实践经验等方式,让孝道的精神传递到更多的年轻人中间。
更有创新的厂商也会推出相关软件,如一款名为“爱孝医院”的APP,通过将父母生病上门服务、生日祝福等形式,为家庭孝道生活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务,这样的创新更展示了当代孝道的面貌。
四、培养孝道意识,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新时代的人,我们需要从自身的身体力行、思想理念和家庭实践入手,去培养自己的孝道意识。
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及弘扬
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跨文化交流
通过跨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赋予其新的 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中国文 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孝道可以为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提供共同 的语言。
传统孝道可以促进人类会的相互尊 重、理解和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持。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推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文化交流
传统孝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孝道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人类共同价值观
传统孝道所代表的尊敬和照顾老人的价值观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尊重。弘扬传统 孝道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04
弘扬传统孝道的途径与方 法
05
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创 新发展
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
创新孝道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感恩心态,弘扬以孝为先的价值观。
多样化表达方式
在保留传统孝道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特点,以多样化的形式表达孝道,如通过社 交媒体与家人保持沟通,关心家人的生活和健康等。
尊重个体差异
在传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和代际差异,理解年轻人在现代社 会中的压力和需求。
家庭教育:培养子女的孝道观念
培养敬老意识
从小培养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 爱,尽己所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 的事情,关心父母的生活和健康
孝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作文
孝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作文孝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作文弘扬孝道文化,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要求。
中华民族之所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许多优良传统文化,其中,孝道文化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百善孝为先”,孝道教育是最基本的感恩教育,是中国文化根本起始点。
下面是相关,希望对你有帮助。
孝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作文【篇一】什么是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母亲也经常对我讲一句话“不求成才,只求成人。
”孝是做人的根本。
父母养育我们半辈子,只求我们孝顺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难道这点要求我们都做不到吗?我国古代人就十分孝顺。
比如《三字经》中的黄香,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十分悲伤。
可母亲已经活不过来了,于是,他决定把对母亲的思念以及爱全部都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天的天气十分冷,晚上睡觉时,黄香就先躺在父亲的被中,等被窝热后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窝里。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亲,他帮母亲洗了脏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务事。
作为大元帅的陈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万机都能抽空回家孝顺母亲,何况我们小学生呢!我们一定要向陈毅大元帅学习。
就拿我来说吧,我认为对长辈最大的孝顺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尽量让父母少操心,平时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就像上个星期天(母亲节)的时候,我就等母亲吃完饭,抢着洗了所有的碗筷后,给母亲捶了捶背。
我在母亲后面一下一下,十分认真地捶着,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的后背有一些驼了,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平日里不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还要做好多家务活,于是我捶的更加认真了,并在心中暗暗许诺:我以后要更加孝敬母亲。
当然不只是对自己的家人,对所有的长辈都应该如此。
如在校,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在校外,我们也要孝敬长辈,我每个星期最少和爷爷、奶奶通一次电话,因为太远,要不然我每天都会去看他们。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1500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1500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一传统美德。
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记得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做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体弱多病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老爱幼的楷模吗?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为名。
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大家还记得当年那个最美的妈妈吴菊萍吗?是的,她就是当年那个自称是:“路过”而救下了一名女童的平明英雄。
7月2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妞妞从10层高楼坠落。
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
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迷,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妞妞的生命。
这惊险的一幕,感动了亿万人,网友们赞誉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人称她是“英雄”。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爱我们的国家,那么,让我们一起腾飞中华吧!展现中华的大气特色!文明美德不仅是先辈的传承,将来我们也会变成先辈,他将是我们永远的呼唤和追求。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传统美德,人人具备礼仪修养的文明古国。
他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而又独特的文化,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数千年的文明之光照耀着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弘扬孝道文化的演讲稿——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孝道文化的演讲稿——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弘扬孝道文化,让这一美德不断传承下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弘扬孝道文化。
一、增强文化自信心,重新认识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精髓。
它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核心,倡导子女孝敬父母、长辈,以及尊敬师长、尊重学识、恭敬礼仪等美德。
我们要认识到,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孝道文化,强化文化自信心,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地继承和发扬孝道文化的价值。
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多元文化共存的观念。
学习不同文化,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文化意识,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孝道文化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之中。
比如说,可以在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孝道文化。
我们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将孝道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去。
二、弘扬“言传身教”的精神,提升家庭教育水准孝道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言传身教”,它不仅需要口传心授,更需要行动实践。
弘扬孝道文化,我们要注重从家庭入手,推进家庭教育的升级。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缺失、儿女不敬父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我们应该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准,把家庭教育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让孝道文化更好地融入家庭教育。
比如说,可以通过互联网、短视频、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父母普及孝道文化的知识和意义,给父母提供孝敬之道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可通过家族文化传承、家训制度建立等方式,让孝道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孝道文化课件
本土孝道文化传承活动包括各种形式,如敬老院义工活动、社区孝道文化节等。 这些活动旨在弘扬孝道精神,提高人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促进社区的 和谐与进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展。
培养公民道德意识
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的 道德意识,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
水平。
对个体人格的塑造
培养感恩之心
弘扬孝道文化可以培养个体的感恩之心,让他们 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塑造良好品德
孝道文化强调诚实、守信、正直等良好品德,有 助于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
增强责任感
弘扬孝道文化可以增强个体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 责任感,让他们更加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孝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01
02
03
尊敬长辈
孝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 一是尊敬长辈,认为长辈 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支柱, 应该得到尊重和关心。
家庭和谐
家庭和谐是孝道文化的重 要价值观之一,认为家庭 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应该 以和谐为重。
社会稳定
孝道文化认为,通过尊敬 和关心长辈、履行家庭和 社会责任,可以促进社会 稳定和发展。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孝道文 化课件
目录
• 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 • 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方式 • 弘扬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意义 • 如何弘扬民族传统孝道文化 • 案例分享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孝道文化的内涵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尊敬长辈、关爱家庭、尽责奉献等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价值观。
03
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方式
家庭传承
家庭是孝道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家长通过 言传身教,将孝道观念传递给下一代。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要继承和发扬的品质。从何处开始感恩父母?如何使得孝道成为我们的自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要继承和发扬的品质。
从何处开始感恩父母?如何使得孝道成为我们的自豪??我们应该认识到,孝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责任。
孝道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注,是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在家庭生活中,孝顺还体现出了修养和礼仪的方面,展现出了一个良好家教的形象。
在孝道的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父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关注,如在父母老化之后,我们应该让他们过上一个舒适的生活,尽可能地满足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营养保健、精神安定等等方面。
同时,在父母生活上,我们还应该尽量多陪伴他们,与他们交流沟通,并为他们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给予他们全感和归属感。
我们应该寻找感恩父母的具体方式。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忙碌,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父母,因此,我们需要想办法调配时间,让孝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至高无上之事。
我们可以为父母做饭、整理房间,或者帮助他们去买菜、结识新朋友,等等。
这些简单的举动,在父母看来,可能都会给他们带来幸福。
同时,我们应该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地贯彻孝顺的主旨,让孝道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值得自豪的一面。
比如说,在父母的宣讲会上,我们可以讲述自己的感恩故事,让其他人感受到孝顺的力量。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社会上弘扬孝道,提倡并维护家庭伦理、道德伦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
在总结本文时,我们需要指出以下几点:我们应该认识到孝道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责任和美德,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尽可能多地践行孝顺之道,让它成为我们自豪与骄傲的标志之一。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社会上积极地宣传和弘扬孝道,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到孝顺大军之中,让中华的传统美德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新的发展和展示。
孝道的传承作文范文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藏。
孝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它凝聚着家族的力量,也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亲密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发展的疾步却为孝道传承带来了不少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孝道,让这种美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一、学校教育宣传孝道学校是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阵地,它是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应着力宣传传统的孝道文化,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领略那些让我们自豪的传统美德。
学校不仅应该教授孝道的来龙去脉,更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将孝道付诸于实践中。
让孝道不再成为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贯彻日常生活的精神和行为准则。
二、家庭传承孝道家庭是孩子一生的重要教育阵地,也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单位。
正是家庭的存在和传承,让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扬。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父母亲人的孝道行为,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孝顺。
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深入挖掘孝道的文化内涵,营造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的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出与之相关的文化常识和文化意识。
三、社会组织开展孝道活动社会是孝道传承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是传递传统文化的桥梁。
在社会中,需要发动各种各样的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孝道活动。
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重要时刻,普及孝道的传统文化知识,举办各种形式的孝感体验式活动。
同时,也要注重孝道文化的创新,让孝道成为时代发展的代表性文化形式,让孩子们对孝道有更多的兴趣和理解。
四、社会宣传倡导孝道在现代社会中,宣传传统文化显然格外重要。
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是宣传传统孝道文化的平台,它们可以通过宣传相关文化知识、书籍推荐等方式,引导和影响社会众人对孝道和传统文化的认知。
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影像资料和宣传彩报,宣传孝道典故和孝道文化的重要作用,让立足新时代的人们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
只有这样,才能引领社会传统文化的复兴。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1500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1500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孝道"就是孝敬老人的一种美德,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顺父母、尊老爱幼。
从小我们的父母就教育我们要照顾好爷爷奶奶,给他们喂饭、洗衣服,让他们过得舒舒服服的。
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身体差了,做不了太多家务活,所以我们要好好孝顺他们。
爷爷奶奶老了,头发花白了,走路也不太方便了。
可是你想想,当年他们也是年轻的,他们年轻的时候也像我们现在这么活蹦乱跳。
是他们辛苦工作、付出汗水,才把我们拉扯大,让我们能过上好日子。
所以我们现在孝顺他们,就是对他们的一种回报和感谢。
除了孝顺爷爷奶奶外,"中华美德"还包括诸如勤劳、友善、遵纪守法等等美好品质。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开垦田园、修建长城,用智慧和勤劳换来了今天的繁荣富足。
我们要发扬这种勤劳精神,好好学习、将来工作也要兢兢业业。
友善待人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对师长、对朋友都要有礼貌。
遵纪守法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只有大家都遵守法律、社会才能有秩序。
总之,"孝道"和"中华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弘扬,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永远绽放光彩!篇2【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一些想法。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们的祖祖辈辈就一直把孝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
在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学会孝顺父母。
什么是孝呢?孝就是对父母尽孝心,听父母的话,照顾好父母。
我从小就被教导要孝顺父母,爷爷奶奶也时常对我说,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将来长大了也要好好孝顺他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孝老爱亲的故事和典型。
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摘要: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关键词:孝道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无论在其主流思想——儒、释、道的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
尤其是儒家,不仅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而且它还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
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
对孝道探本溯源,剔除其中的糟粕,可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的对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则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孝道的产生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
“孝”开始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
春秋战国之际,先秦儒家对孝道作了全面的阐释和发挥,形成了孝为德之本、“无违”之孝道、以孝事君则忠等思想内涵。
至《孝经》(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由“事亲”推及到“忠君”、“顺时”、“立身”、“法先”等,泛孝化倾向十分明显;对“孝”的地位及其作用的肯定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孝经》还提出“五等之孝”和“以孝治天下”,将“孝”进一步等级化、政治化、制度化。
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历代帝王一方面极力倡导孝道、孝行,把后辈对长辈的孝道义务片面化、绝对化;另一方面又运用刑罚手段推行孝道,将儒家“孝”的伦理思想渗透于刑律之中并严厉制裁“不孝”行为(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开始,“不孝”正式被列为“十恶不赦”大罪之列)。
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在新时期的特点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
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
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构成与自新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因而是当代中华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典范。
关键词:孝道;传统;当代地位;特点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bstract: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ilial piety, is not only a kind of "good parents" everyday ethics consciousness, norm and practice, it is also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is the Chinese culture important spirit.The impact of large, covering the broad, deep and far.Filial piety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ity view and view of life, view of the universe, as one of the core and the primary idea.Filial pie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ity of.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have outstanding real sense.It i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model.Key words: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inheritance; development;前言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道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在新时期的特点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
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
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构成与自新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因而是当代中华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典范。
关键词:孝道;传统;当代地位;特点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bstract: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ilial piety, is not only a kind of "good parents" everyday ethics consciousness, norm and practice, it is also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is the Chinese culture important spirit.The impact of large, covering the broad, deep and far.Filial piety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ity view and view of life, view of the universe, as one of the core and the primary idea.Filial pie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ity of.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have outstanding real sense.It i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model.Key words: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inheritance; development;前言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道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含义,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要解析这种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作用和对现世的影响,就有必要了解孝道文化的产生与背景,以及现代社会对其的冲击及影响,才能更好的使我们传承与发扬孝文化。
使之成为对现世生活产生积极意义的时代精神与传统。
1.中国孝文化的起始与含义何为孝,《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
唐殷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
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
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1.1孝文化的起始关于孝产生于何时,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
学者康学伟在其《先秦孝道研究》一书种认为“孝观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产物”。
但这种观点争议颇多,在此不另赘述。
孝道起源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产生于殷代。
这种观点的代表论著是杨国容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但这种观点也被较多的论者批评。
另有论者何平在其《“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一文中,指出“‘孝’这一德目应是由周人首先提出的。
在西周时,‘孝’又扩张为一中伦理政治范畴,从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这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有上述三种不同的观点,但是认为孝是大兴于周代是被众论者普遍肯定的。
1.2孝文化的最初含义孝之初始含义有二,其一:尊族敬宗。
查昌国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妣,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
”周代以致春秋之孝,其主要内涵为尊族敬宗,并且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
现有文献中大量可见的享孝连文的语言表现形态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如果说尊族敬宗是出于祖先崇拜,那么,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则是出于生殖或生命崇拜。
周予同《“孝”与生殖器崇拜》一文,揭示了“孝”与生殖崇拜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指出“儒家的思想为其出发于‘生殖器崇拜’与‘生殖崇拜’,所以郊天祀地,祭日配月,尊族敬宗,迎妻纳妾等,都与‘孝’有一贯的关系。
”金文中的“孝”大多是以求子为目的的一种祖先祭祀,即祈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多子多孙。
至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孝的含义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就是西周春秋之尊族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之初义,向善事父母的转变。
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社会意识、家庭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的。
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使“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甚至唯一内容。
2.传统孝文化的当代地位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
简而言之,泛孝主义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
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
于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也就是说,在现代这会,孝道只能是家庭中的一套人际态度与行为,子女对父母的良好态度与行为,这是因为:①封建家长制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家长的威信大大下降了,家产的父传子承弱化甚或不再保持。
致使“孝”文化受到严重冲击。
②现代人趋向于工作认同,以事业为重,家庭意识弱化,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流动性的增强,都直接影响了对父母的“行孝”。
由于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以个人成就为取向,家庭本位逐渐让位于个人本位,使得“孝”的意识淡化了,此外,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沟通了障碍,“行孝”也更加不容易了。
③现代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已不主要靠老年人的身教口授。
年龄已不是权威的象征和一笔宝贵无比的财富了。
老年人在整个社会地位庭地位中的下降,使得“孝文化”基础变得更脆弱了。
④现代家庭教育功能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到了有关社会机构,学校和大众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大影响,从而削弱了“孝文化”的力量。
⑤现代家庭关系,以夫妻为中心而不是以父子为中心,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松散化,两代之间的关系更多地靠亲情力量来维系,“孝”的伦理道德已不再是强有力的了。
3.新时代孝道文化的特点尽管在当代社会变迁中,“孝文化”显得如此“不景气”,但是,只要家庭生活依然存在,只要亲情关系依然是一种重要关系,只要晚辈和长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那么,孝文化就依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孝道在当代社会确实只能具有家庭道德之一的德目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孝作为中国文化之源,伦理文化之根本精神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就全部消失了,泛孝主义的社会基础当然不复存在了,但传统的泛孝主义对于当代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即成的文化资源,它不合理的部分自然会被抛弃,但其某些合理内核可能还会对当代社会发生其文化影响。
比如养亲、敬亲、悦亲的基本内核,养老尊老精神,孝之仁心扩充,追求社会和谐等。
在继承与发扬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是至为重要的。
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3.1人格平等性传统孝道的建立在父尊子卑,父主子从的人格不平等关系上的,父辈仅是权利主体,而子辈仅是义务主体,父为子天,父叫子亡而子不得不亡。
而现代亲子关系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均是人格平等,这是建立新孝道的基石。
3.2义务并行互利性由于人格上的不平等,必然造成履行义务方面的不平等,传统孝道本身有明显的“重孝轻慈”倾向。
从人际互动的观点看,它主要是单方面的。
这种单向的观念与做法。
在传统社会中虽有必要,但在现代社会中却难继续有效。
也就是说,亲子的良好关系必须是双向的互动,父母应该以慈养孝,子女应以孝养慈。
即只有在互爱、互尊、互重、互敬的关系中,孝道才能有效运作,慈道也才能有效运作。
3.3注重感情性传统的旧孝道虽是爱与敬并重,但是在以父权为基础的权威主义下,父母的管束甚为严苛,子女对双亲特别是父亲往往是敬畏有余而亲爱不足。
但自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权威主义逐渐势微,父母的管束日渐宽松,子女对双亲渐少畏惧亲爱的感情自易滋生。
3.4强调自律性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内,一如其他的道德项目,孝道的他律性是很强的。
传统的旧孝道主要是一套强固的对待父母的规范,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导者只注重孝道行为习惯的训练,忽略子女对孝行背后之意义与道理的理解。
这样的孝是机械的,而不是理解性的;是动作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是社会性的,而不是自我性的。
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
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
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是自律性的而不是他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建立和享受我们的“新孝道”。
参考书目:《说文》《尔雅》肖群忠博士:《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骆承烈:《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山东大学 2003年版杨宜彦:《当代孝道蕴涵何种深刻内涵》摘自《北京科技报》唐殷:《文字源流浅说》何平:《“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