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分类、分区与编图

合集下载

地质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PPT精选文档66页

地质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PPT精选文档66页

蜀 南 竹 海
黄 果 树 瀑 布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长江三峡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思考:路南石林,黄山迎客松,园 林, 碑刻分别属于哪类景观?
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 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 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其他消 闲求知健身活动
购物类
市场与购物中心、庙会、著名店铺、地方产品、 其他物产
15.01.2020
江 西 三 清 山
15.01.2020
九寨沟彩池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知识拓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自然遗产(4项)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 -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福建武夷山
15.01.2020
知识拓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林、湖泊组合成的幽
美的自然风光,同时
也孕育了一群古朴、
神秘的藏族同胞,九
寨沟就是因为有九个
藏族村寨坐落在这高
山湖泊群中而得名的。
15.01.2020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美丽的风景 不是某个单独的旅 游资源构成的。除 了最著名的五花海、 火花海、卧牛海、 犀牛海、金铃海、 孔雀海等湖泊和诺 日朗、树正、珍珠 滩等瀑布水景外, 还有皑皑雪峰;森 林和大熊猫、金丝 猴、扭角羚等国家 珍稀动物;藏族村 寨和风俗民情。这 些自然古朴的自然 和人文景观共同搭 建成为川西高原独 特的旅游资源构 架——九寨沟旅游 景观资源 ,使之成

中国旅游地理一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地理一自然旅游资源

(二)气候气象与天象旅游资源
1、云霞 2、佛光、蜃景
佛光:是光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 蜃景:光在大气层的折射形成的 3、日食月食 4、极光
泰云山海日玉出盘 海市蜃楼
三清山佛光
(三)水体旅游资源
1、水体旅游资源 2、湖泊旅游资源 3、泉水旅游资源 4、瀑布旅游资源 5、特殊河口涌潮景观
湖泊旅游资源
风景名山:
风景秀丽、生态良好、造型奇特、物种 稀有、游客认可。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1、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标准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点、 自然灾害遗迹。
2、地貌旅游资源 名山:五岳、宗教名山、风景名山 典型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岩溶地貌
景观、丹霞地貌景观、石英砂岩地貌景观、熔 岩地貌景观、变质岩地貌景观、黄土地貌
1、生物景观类 植物群落:森林群落、草原群落、湿地群落 植物景观:珍稀植物、古树名树、风韵植物、
花卉 动物景观:珍稀物种、迁飞动物、观赏动物 2、自然保护区
视频文件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二)气候气象与天气旅游资源 (三)水体旅游资源 (四)生物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1、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标准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点、 自然灾害遗迹。
2、地貌旅游资源 名山:五岳、宗教名山、风景名山 典型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岩溶地貌
湖泊构造:
1、构造湖(世界最深的构造湖:贝加尔湖,最 深处达1637米)。
2、火山湖(长白山天池) 3、堰塞湖(世界大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 4、河迹湖(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 5、冰川、风蚀湖(甘肃月牙湖) 6、人工湖(浙江千岛湖)
鄱杭阳洱州湖海西湖

设计一张新的中国旅游资源区域划分图

设计一张新的中国旅游资源区域划分图

1、设计一张新的中国旅游资源区域划分图,说明分区依据与理由.旅游区划分的主要原则是:①旅游点线联系的紧密性。

旅游点是旅游者游览观光的客观对象,为使旅游者在一定时间内能游览更多更好的旅游点,需将相互毗邻的若干旅游点串通起来形成旅游线,然后再将相互衔接的若干旅游线联成网络就构成旅游区.②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的完善性。

旅游设施一般包括旅馆、餐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网点、游乐场所等,它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为使旅游者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顺利地游览各个旅游点,就必须有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

每个旅游区至少要有一个旅游中心,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依托。

旅游中心是旅游区的核心,是大批旅游者进出的集散地,旅游设施应特别完善;要有足够数量、等级较高的旅馆、餐厅;要有通往各旅游点的便捷交通,最好有沟通国内外的飞机场;要有现代化的邮电通讯设备;要有规模较大的购物中心和旅游商店;要有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游乐场所等.旅游区内各主要旅游点,也要有满足过往游客或暂住游客需要的某些服务设施.③一定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划分旅游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搞好各旅游区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合理组织和管理旅游事业服务.综述华北地区长城的分布与建筑特色。

(1)虎山长城:分布:虎山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虎山是突起于鸭绿江与爱江交汇处的一座孤山。

在明清的时候称作虎耳山,到了近代称作虎山。

虎山整个山体形如一只卧虎,而两座形状相似、海拔相近的主峰恰似虎头上的双耳,所以又称“虎耳双峰”。

虎山因山势险要且阻断东西交通,南控鸭绿江水路,所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建筑特色:过街城楼:过街城楼楼高23﹒6米,共五层,其中主体三层,上面两层称为箭楼。

马道:马道宽四米,马道东面的墙叫做垛口墙。

垛口的边缘都是45°角的"V"字型,这样既缩小了垛口的宽度,又增大了视野范围和射击范围。

3-1华中旅游资源区

3-1华中旅游资源区

42
葛洲坝水利 枢纽工程
位于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 约3千米。大坝全长2595米,坝 顶高70米,宽30米。是我国长江 上第一个大坝,也是长江三峡水 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11/24
43
神农架林区—位于鄂西边陲,是我国内陆保存完
好的唯一一片绿洲,也是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 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 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 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
2015/11/24
47
太和宫
2015/11/24
48
鸡泥桃花鱼
八卦汤
清蒸武昌鱼
襄樊缠蹄
2015/11/24
49
长江中下游南岸
江西次 旅游区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世界遗产2处(庐山、三清 井冈山景区),4A级31处
红色旅游
山),5A级2处(庐山景区、
2015/11/24
50
位于赣江与抚江的汇合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 建于唐永徽4年(653年),唐太宗之子“腾王”李元婴 任洪州都督时创建,因得此名。主体建筑9层,净高57.5 米,顶层平面为十字交叉型,南北80长米,东西宽140米。 “飞阁流舟,下临无地”。
都市会展旅游等旅游产品。
2015/11/24
12
4、国内重要的客源地与目
区域旅 游特色
的地
人口分布密集(人口占比12.8%, 面积占比5.9%)。城市化水平较 高,经济发展迅速,是潜力巨大 的国内客源地。优势旅游资源明
显,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015/11/24 13
洞庭湖之南(湖南)
湖南次 旅游区
湘江贯穿南北(湘)
水文景观多(“千湖之省”)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

2021/3/6
32
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 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 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其 中,祭堂为仿宫殿式建筑。
中山陵
2021/3/6
33
位于苏州市,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 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以水为主, 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天下园林之 母”。
30
江苏次 旅游区
山水、园林景观在全国占据重 要地位。城内小桥、流水、巷 深、人家,充满水乡情调。 “东方的威尼斯”
2021/3/6
31
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 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位于南京 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
中山陵 景区
2021/3/6
21
西湖风景区—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有
“人间天堂”之称。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 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2021/3/6
22
• 一湖:西湖
• 二峰:南高峰、北高峰
• 三泉:龙井泉、虎跑泉、玉泉
• 四寺:灵隐寺、净慈寺、圣因寺、昭庆寺
• 五山:孤山、凤凰山、玉皇山、宝石山、吴山
拙政园
2021/3/6
34
位于苏州城东南,以河成街,古朴幽静,保存着900年 前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和格 局。著名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桥。
周庄
2021/3/6
35
富安桥
2021/3/6
36
双桥
2021/3/6
37
位于南京秦淮河西。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 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 “江南第一名湖”、 “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

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

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地质旅游资源: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便是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可分为:典型地质构造形迹(如台湾东海岸清水大断崖)典型标准地层剖面(如天津蓟县中古元古界地层剖面)、奇特的岩石和矿物(如太湖石)、古生物化石点(如山东临朐山旺中新统化石点)、火山遗迹(如云南腾冲火山)、地震遗迹(如唐山地震遗迹)、古人类文化地质遗迹(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

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景观,如古冰川遗迹、古河流遗迹、古湖泊遗迹、古海蚀崖与古海积沙堤遗迹等,称外力地质旅游资源。

亿万年地质变迁所赋予的地球外貌,又日夜不断地受到大自然水流与风力的刻蚀,在许多地方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态,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地貌,例如:河谷地貌、岩溶地貌、冰碛地貌、风蚀地貌等等。

千姿百态的地貌造就了许多旅游名胜,如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中国云南的石林、贵州的地下溶洞等等。

甲秀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地质资源逐渐变成了人们旅游观赏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

旅游地质在我们国家也是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一般按成因或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

通常在旅游资源中自然旅游资源都是重要基础,人文旅游资源多依附于它,然而,自然旅游资源中又以地质学资源为其主体。

正如有的人说的好:还很难找到完全不具备地质因素的自然旅游资源。

因此,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地质旅游已成为其不能阻挡的发展趋势。

地质与旅游有机结合,将地学知识融于旅游资源中,将会使旅游资源更具生命力,提高欣赏层次;同时也有利于地学知识的普及,增加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_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_自然旅游资源

海蚀洞
B、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蘑菇 杭州湾以北多沙岸,以南多岩岸
昌黎黄金海岸
澳门黑沙踏浪
红树林
海蚀柱
海蚀洞
3、冰川地貌
由 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作用:冰斗、角峰、刃脊、峡湾、羊背石等 堆积作用:冰碛丘陵、终碛堤、鼓丘、冰砾扇等
第二节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瑞云峰(苏州市)
玉玲珑(上海)
4、流纹岩地貌
地貌特点:山青水秀,造型多,变化莫测 雁荡山:古火山岩地质基础
台风雨 植被的点缀彩绘
5.熔岩地貌
• 熔岩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 形态:熔岩塔、熔岩洞、熔岩陷谷、绳状熔岩、波状熔岩等 特征:具有熔岩的流动构造
分布: 中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
第四章 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目标:
• 掌握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成因和特点 • 熟悉各类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和分布概况
第一节 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一、地貌旅游资源概念
地貌是地球内、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物质的结果,是地 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地貌是构成区域风景总特征的 基本条件
地貌旅游资源是具有观赏价值和一定吸引功能的地)地貌旅游资源形态分类系统
• 山岳旅游资源:观赏型和登山探险型山岳 • 平原旅游资源 • 高原旅游资源 • 盆地旅游资源
以山岳旅游资源最丰富独特。
1、花岗岩地貌
球状风化剥落,圆浑:黄山、华山、九华山、恒山、 莫干山、泰山、天台山、普陀山、崂山等…… 高山型:球状块石累叠的山峰,新构造运动强烈,属伟 晶花岗岩,差异性大 低山丘陵型:地貌呈馒头状,花岗岩颗粒均匀,各方向 风化程度均匀,层状剥蚀
环蒙古高原带 青藏高原带 环太平洋带

中国八大旅游片区详解ppt课件

中国八大旅游片区详解ppt课件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曲 阜 孔 庙
人文旅游资源 滕

• 古代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黄 鹤 楼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工程
灵 渠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坎 儿 井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工程
山 栈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驿 道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属深层侵入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红色砂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第三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区 PPT

第三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区 PPT
(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互相映衬
我国山河锦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留下了无数的遗迹、遗物,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 遗产和财富。这些古迹遗物中,有不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映衬, 构成独特的风景名胜。例如,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郊军都山南麓的一个 小盆地中,方圆40 km2,四面环山,13座陵墓群构成的人文景观,与整 个盆地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规模宏大的陵园风景区。
二、中国的旅游区划和分区(多种方案,大同小异) (一)旅游区划-划区:具体目标主要是
第一,寻找合理的旅游区界线。 第二,分析、确定各级旅游经济中心。 第三,确定各旅游区性质、特征和地位和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四,提出次一级旅游区划的意见。
(二)旅游区划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 2、主导因素原则 3、旅游中心地(旅游中心)原则 4、注意照顾行政界线原则 5、适当考虑交通体系完整原则 连接:中国旅游资源目录 word 文件 “特三四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区划”
三、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
(一)自然风光资源 山岳风光 河湖泉瀑风光
花岗岩山岳风光 喀斯特山水风光 丹霞山石风光 火山地貌风光 其他岩层上的名山风光
河川峡谷风光 湖泊水库风光
瀑布风光 泉水风光
海岸、沙滩、岩岛风景 气象气候风光
生物景观旅游
风沙、戈壁和黄土高原景观
特殊或典型的地学旅游资源
(二)人文风光资源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
一、中国的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 联接:中国旅游资源目录 word 文件 “特*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联接:中国旅游资源目录 word 文件 “特三四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区划”
旅游资源分类:两分法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解析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解析

瑞云峰(苏州市) 玉玲珑(上海)
广东丹霞山
风蚀蘑菇
风 蚀 垄 脊
风蚀城堡
昌黎黄金海岸
澳门黑沙踏浪
红树林
海蚀柱
海蚀洞
五、我国名山概览
• 山是风景的骨骼,是风景构成的一大要素 • 1、五岳 • 2、四大佛教名山 • 3、道教名山 • 4、风景名山 • 5、极高山 • 6、五镇:南镇会稽山、东镇沂山、北镇医巫闾山、
四、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 (一)花岗岩地貌:特点是主峰突出、球状风化、 雄伟险峻,为数最多。如泰山、黄山、华山、衡 山、九华山、崂山等。
• (二)岩溶地貌: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 在以水的溶蚀在主的作用下形成,又称喀斯特地 貌,景色秀丽最具观赏价值,我国岩溶地貌分布 最广、最典型,而我国以广西桂林和云南路南石 林最具代表性。
(二)按地貌的不同成因: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风沙地 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流纹岩地貌等。
二、我国地貌特点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二)山区面积广大在我国,通常把高原、山脉、丘陵
合称山区,占国土面积2∕3以上。丰富多彩,自然生 态良好,登高探险、探幽猎奇、科学考察、消夏避 暑好去处。 (三)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 2、准格尔盆地: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面积 第二大盆地 3、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因盐类而被称为“聚宝 盆”
• 4、四川盆地:我国最富饶的盆地,也是旅游业最发 达的盆地
(三)三大平原
• 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富饶地区 • 1、东北平原 • 最大,三江、松嫩、辽河组成 • 2、华北平原 • 第二大平原,冀鲁豫,是我国最重要的棉、麦产区。 • 3、长江中下游平原: • 长江中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 • 原,江汉和洞庭湖平原又称两湖平原,分布于湖北和湖南 • 两省;长江下游平原包括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 • 我国的鱼米之乡

线路地理之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线路地理之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二、我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类型
1、花岗岩与流纹岩地貌景观
由地下炽热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两中性质相似的酸 性岩浆岩
(1)花岗岩地貌景观<东部沿海比较集中>图片
黄山猴子观海景观
海南天涯海角
厦门鼓浪屿
(2)流纹岩图片
温州雁荡山
2、砂岩与丹霞地貌景观
砂岩岩与页岩都是由地表岩石风化等外力作用后 在低地重新沉积而成的沉积岩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平原 海拔高度200m以下 内部相对高差<50m 高原 海拔高度500m以下(我国1000m以上) 有统一的高原面,边缘高差显著大于内 部高差的大地形单元 山地 海拔高度500m以上
丘陵 500m以下与外部高差在50~500m的隆 起地形. 盆地 周高中低相对高差500m以上的地貌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阳元石
3、火山与熔岩地貌景观 火山是地下的岩浆及碎屑物喷出地表后堆积成的 山体,而熔岩地貌则是指岩浆经火山喷发和熔岩形 成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质旅游课件第二章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地质旅游课件第二章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地质旅游课件第二章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二章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第一节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原则与现状一、旅游地质资源分类原则分类是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的基础,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具体类型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评价。

以评价为目的的旅游地质资源分类,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分类原则:1)相互独立的原则,所划分出的类型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不会出现互相包容或重叠的情况;2)简明原则,即分类体系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不宜繁多。

当然,对于旅游地质资源和旅游地的分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除去以评价为目的的分类,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有许多种,但都必须遵循分类的基本原则。

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以旅游地质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的标准;以旅游者的体验作为分类的标准;以及综合资源的特征与游客的体验作为分类的标准。

二、旅游地质资源分类现状在国外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标准主要为三个方面:1)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一般可以将旅游地质资源分为:观赏型、运动型、休(疗)养型、娱乐型以及特殊型旅游地质资源。

科波克等(1974)对英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是依据旅游地质资源适宜的旅游活动并考虑海拔高度等因素划分为;供陆上旅游活动的资源包括:露营、篷车旅行和野餐旅游地质资源,骑马旅游地质资源,散步及远足旅游地质资源,狩猎旅游地质资源,攀岩旅游地质资源,滑雪旅游地质资源等。

以水体为基础的旅游活动资源包括:内陆钓鱼水域,其它水上活动内陆水域,靠近乡间道路的水域,适于海上活动的海洋近岸水域,适于海岸活动的靠近乡间道路地带。

供欣赏风景的旅游地质资源包括:低地,平缓的乡野,高原台地,峻秀的小山,高的山丘。

2)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这种分类强调的是旅游者的体验性质。

如1970年美国人B.Driver 等提出的分类系统,将旅游地质资源分为5大类:原始地区,近原地区,乡村地区,人类利用集中地区和城市化地区。

3.中国自然旅游资源PPT

3.中国自然旅游资源PPT





海岸地貌
成因:海蚀作用 海蚀地貌 分类: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
• 海岸地貌
海积地貌
代表景观:厦门鼓浪屿 成因:搬运、沉积作用 分类: 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 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代表景观: 青岛海滨
自 然




风沙地貌
风蚀地貌
1.风蚀作用 2.雅丹地貌-魔鬼城 3.风蚀蘑菇石和风蚀柱
风积地貌
1.风积作用 2.沙丘:新月形沙丘、纵向沙垄 3.代表景观:鸣沙山
自 然




黄土地貌
成因:黄土积沉 特点:沟壑纵横、壁垒叠嶂、姿态万 千 范围: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 、长城以南 代表景观-黄土高原
自 然




岩溶地貌(karst)
• 地表景观——峰丛、峰林、孤峰、漏斗和 石芽 代表景观——路南石林 • 地下景观——溶洞 代表景观——张家界黄龙洞
四大佛教名山:
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
八小佛教名山:
北京香山、陕西终南山、河南嵩山、浙江天台山、 云南鸡足山、湖南衡山、江西南山、江苏狼山。
自 然




道教名山 十大洞天:河南王屋山、浙江黄岩委羽山、青海西倾
山、陕西华山、四川青城山、浙江天台赤城山、广东罗呼 山、江苏茅山和太湖西洞庭山、浙江括苍山
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
地文旅游资源 水体旅游资源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生物旅游资源
1 2 3
4
自 然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 (一)、江河峡谷景观 • 1、江河沿岸常是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的地方,人文景
观丰富多彩(如四大文明发祥地)。 • 2、江河与沿岸景观共同构成美丽风景,最适合观赏游览。 • 3、走廊式观光,景观富于变化,能够欣赏更多的与水景
有关的综合美。 • 4、适宜开展多种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三)其它地貌旅游资源
1、雅丹地貌(有陡峭的小丘)
在干旱地区因强大的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
呈现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形态。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风蚀蘑菇
PPT文档演模板

风 蚀 垄 脊
•风蚀城堡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2、海岸地貌
A、海岸堆积地貌 a、砂砾质海岸地貌:昌黎金海岸、澳门黑沙踏浪
b、生物海岸
•红树林海岸:独木成林 •珊瑚海岸(红、白、绿)
•海蚀洞
•B、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穴
PPT文档演模板
•海蚀崖 •海蚀蘑菇 •杭州湾以北多沙岸,以南多岩中岸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昌黎黄金海岸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第二节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 (一)水体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 (二)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 • (三)水体能满足游客多种旅游参与需要 • (四)水体是周围环境的空调器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类别
PPT文档演模板
九 曲 溪

中国旅游资源划分

中国旅游资源划分

台港澳旅游资源区台、港、 澳 本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香港、
澳门、台湾省
7.西北“丝路”文化旅游资源 区 2.中原古文化旅游资源 区
目录
CONTEN TS
6.西南奇山异水风土人情 旅游资源区
3.华东山水园林 旅游资源区
5.华南热带风光旅游资源区
4.华中名山峡谷 旅游资源区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m • 由于高原环境的相对闭塞, 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 使这里的民风民俗保持了 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相对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高原、高山、雪山、冰川、 以藏族为主的各民族的婚 森林、草地、湖泊、温泉、 丧嫁娶、宗教节日、歌舞 地热等构成特殊的自然旅 戏曲、绘画雕塑、居住方 游景观,同时自然景观的 式,均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多样性和自然风光反差之 是高原文化的精华部分, 巨大,实属罕见。 也是最能吸引旅游者的资 源之一。
中原古文化旅游资源区——京、津、 冀、豫、晋、鲁、陕
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冀北山地、 山东丘陵、秦巴山地、黄土高原
华南热带风光旅游资源区——粤、 闽、琼
西南奇山异水风土人情旅游资源 区——滇、黔、桂
• 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东侧, 包括云南、贵州两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丝路”文化旅 游资源区——新、宁、 甘
东北林海雪原旅游资源区 黑、吉、辽
华东山水园林旅游资源区——沪、 苏、浙、皖、赣
华中名山峡谷旅游资源 区——川、渝、鄂、湘
本区位于我国中部的 长江中、上游地区, 包括重庆、四川、湖 北和湖南三省一市。 北临中原区,南接西 南区,西靠青藏区, 东连华东区,是全国 唯一既不靠海又无国 境线的一级旅游资源 区
本区位于 我国西北 部,包括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 自治区和 甘肃省

列举出我国的5类地貌旅游资源。

列举出我国的5类地貌旅游资源。

列举出我国的5类地貌旅游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貌旅游资源,包括山脉、河流、湖泊、丘陵和盆地等。

这些地貌形态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以下是我国的五类地貌旅游资源。

一、山脉我国山脉众多,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

这些山脉不仅具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拥有壮丽的雪峰和雪域景观,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前来探险和拍摄。

二、河流我国拥有众多著名的河流,如长江、黄河、松花江等。

这些河流不仅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沿途风景秀丽,有三峡、张家界等著名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三、湖泊我国的湖泊遍布全国各地,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水域广阔,景色优美,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

例如,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区风光旖旎,有众多的渔村和湿地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

四、丘陵我国的丘陵地貌分布广泛,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这些地貌以其奇特的地形和多样的生物群落而闻名。

例如,广西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以其奇特的山水景观和壮丽的溶洞而著名,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五、盆地我国的盆地地貌特点明显,如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

这些盆地由于地势较低,气候适宜,生态环境良好,成为了旅游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例如,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如九寨沟、峨眉山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以上是我国的五类地貌旅游资源,每一类地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貌进行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

无论是山脉的雄伟壮观,还是河流的奔腾激荡,亦或是湖泊的宁静美丽,丘陵的奇特景观,盆地的宜人环境,都能给人带来愉悦和难忘的旅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