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9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9 数学广角——集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9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都有清晰的认识和准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7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例题主要介绍了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意义,并学会用集合的符号表示物体。
练习题则是对例题的巩固和拓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集合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正确认识和表示集合;二是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正确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元素的特征,以及如何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黑板、粉笔、集合图示、卡片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绘制集合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有苹果、橙子、香蕉等水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水果的名称。
2. 例题讲解:我通过展示集合图示,向学生介绍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然后,我让学生尝试用集合的符号表示篮子里的水果。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关于集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元素的特征,以及一些关键的要点,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2. 答案:{书本}、{文具}、{椅子}、{桌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景——篮子里的水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集合的基本概念解决问题。
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概念,能够正确辨别元素和非元素。
3.训练学生运用实际问题解决集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集合的概念和元素的辨别。
2.通过练习训练学生集合的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并正确解答。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案、板书内容、练习题目等。
2.学生准备好课堂用具,如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比如“小明的文具盒里有铅笔、书、橡皮,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集合。
”2.讲解:教师讲解集合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如A={1,2,3}表示集合A包含元素1、2、3。
3.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集合概念和元素辨别的练习题,如“判断下列哪些是集合:{苹果、香蕉、梨},{画圆、黄色、8}”。
4.拓展: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集合问题,并给出解答。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实际应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集合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正确应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2.思考身边的事物是否可以用集合的方式描述。
参考资料1.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小学数学教育技术指导》,XXX出版社本节课是第九单元的第二课时,着重训练学生对集合概念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集合的知识,集合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该班的男女生总人数为20+15=35人。
例题3:
已知集合A={1, 2, 3},集合B={4, 5, 6},求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
解答:
A∩B={ }。
所以,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为空集。
例题4:
某班有参加篮球赛的学生12人,参加足球赛的学生10人,既参加篮球赛又参加足球赛的学生有多少人?
解答: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如Venn图、集合圈等。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集合的知识。
4.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问题。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习,巩固对集合的认识和运用,学会用集合图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要学会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7.课后作业(5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集合练习课第九单元人教版
学校(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检查时间:验印执教时间: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学习的借助集合图分析问题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感想?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更容易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掌握的情况怎么样。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出示教材107页第6题,阅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3个小朋友比赛写出带“春”字的成语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读完题,你觉得怎么样呢?生:这道题的信息很多,有点乱。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想怎样分析解答呢?生:也许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吧。
用你喜欢的方法分析理解之后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
求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小佳写出了8个”,且“小佳写出的8个成语小刚都写出来了”,可以画图表示为:所以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个。
要求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同样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成语”,“小红写出了10个”,且“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小刚也写出来了”。
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是重复的,可以画图表示为:所以说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10-5=20(个)。
通过练习题的解答,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生:面对很多信息时要思考清楚了再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第1题:中间表示什么,什么填写?第2题:认真读题,理解填写。
思考题:分别列式思考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2.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排在从前数第9个,从后数第7个,小明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2课时《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教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都很出色,谁愿意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本单元学习
结束了,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1、三年级有 32 人,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订《格林童话》的有 22 人, 订《伊索寓言》的有 19 人,两种刊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本课作业 (要求:先用韦恩图表达出来,再列式计算出结果。) 练习二十三第 3 题。
. 指名列出解答算式并说明理由。
2、按要求把两个集合圈里的数填出来。 问题(1):既是 4,又是 6 的乘法口诀得数的有几个?你能用画图的
教学过程 方式表示出来吗?【出示 PPT 页面 4】 问题(2):4 的乘法口诀和 6 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个得数? 【出示 PPT 页面 5】
3、练习二十三的第 4 题。 问题:(1)出示题目【出示 PPT 页面 6】读读题目要求,说说你都知道了 什么信息? 问题(2)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多少人?6+3=9(人)
【出示 PPT 页面 7】 小结:要求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多少人,就得知道采摘两种蔬菜的分 别有多少人,还要考虑有没有重复的人。 问题: (3)采摘圣女果和草莓的共有多少人?能把你的想法在题纸上表示
出来吗? 画韦恩图法:【出示 PPT 页面 8】 列算式法:【出示 PPT 页面 9】 4、练习二十三第 5 题。 (1)课件出示题目【出示 PPT 页面 10】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 2 课时 课 题 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6-107 页练习二十三第 3-6 题及补充练习题。
1、学生进一步巩固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
教 学 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集合问题。 目 标 2、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第二课时】 集合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人教新课标1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和巩固集合思想,理解集合图所表示的意思。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巩固集合思想,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集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广角中,知道了什么是集合,以及怎么解决集合的问题。
谁来说说,我们都有哪些方法?就像大家说的这样,我们可以用连线、数一数、圈一圈、列算式等多种方法解决集合的问题。
那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集合练习课(二)拓展练习1.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三第1题你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1)商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谁来读题?要求商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商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你是怎么求出来的?谁跟他想的一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板书:5+7-3=9(种)谁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呀?2. 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三第3题谁来读题?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两个圈里都有哪些数?(61、62、63、64、65、66、67、68、69)是多少个?(9个)你是怎么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的?(实物投影展示,全班交流)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指名提问,全班解答)3.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三第4题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自己拿笔动手试试吧!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采摘圣女果和草莓的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小结:同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都能解决出来,你们真了不起!4. 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三第5题指名读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集合运算。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集合的基本概念。
2.集合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集合的运算规则。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教案、学生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老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并引出“集合”的定义。
2. 学习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集合的基本概念,如“元素”、“空集”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集合练习,加深他们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4.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2. 学习继续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集合运算规则,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第三课时1. 复习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做简单的总结。
2. 提高老师出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错题讲解老师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4.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对集合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集合的运算规则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
下节课需要重点加强集合的运算规则的讲解和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集合。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集合的分类和性质3. 集合的运算和运用教学重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集合的分类和性质3. 集合的运算和运用教学难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2. 集合的分类和性质的应用3. 集合的运算和运用的灵活运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集合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的讲解材料。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集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集合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如用花括号{}表示集合,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2.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集合的分类和性质,如空集、有限集、无限集等。
3. 教师讲解集合的运算和运用,如交集、并集、补集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四、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概念和性质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基本知识。
通过课堂练习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集合的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讲解详细补充和说明: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知识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 集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彼此不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集合的方法进行解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介绍集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彼此不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和描述法。
3. 集合的运算:介绍集合的并、交、差运算,让学生理解这些运算的含义和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特别是并、交、差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果摊上的水果、文具盒里的文具等,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集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彼此不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和描述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集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班级中喜欢足球和篮球的学生。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集合的方法,描述自己家里的家庭成员。
2. 请学生用集合的方法,找出班级中喜欢唱歌和跳舞的学生。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词严谨,讲解清晰,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2. 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在实践操作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出错,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集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在讲解本堂课程时,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技巧和窍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我注重语言语调的运用。
在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时,我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我合理分配了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灵活调整讲解和练习的时间。
对于较难理解的概念和运算,我给予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和解释,并适时暂停,让学生有时间消化和思考。
我积极鼓励课堂提问。
在讲解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耐心解答。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情景导入方面,我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等,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
这些实际例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集合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案反思方面,我认识到在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时,我应该更加详细地解释大括号{}的使用规则,以及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的重要性。
我还需要加强对集合运算的练习设计,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和掌握集合的运算方法。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 语言语调:我尽量使用生动、简洁的语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解集合的基本概念时,我使用了举例和直观的描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时间分配:我合理分配了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解答,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课堂提问: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集合的认识,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情景导入: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将集合的概念引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样的情景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集合的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中元素的特点3. 集合的表示方法4. 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集合中元素的特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果篮子、文具盒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入集合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集合的概念讲解集合的定义,强调集合中元素的特点: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介绍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3)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讲解集合的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并集、交集和补集等基本概念。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如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整理书架上的书籍等。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概念、元素特点、表示方法以及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中元素的特点: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3.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4. 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并集、交集和补集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特点、表示方法以及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培养他们运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集合中元素的特点集合中元素的特点是集合概念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集合的本质和运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人教版 (图片版)
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人教版(图片版)教学内容本单元数学广角聚焦于集合概念的学习,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基本特性,包括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以及无序性。
教学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集合问题,如水果集合、文具集合等,并通过这些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集合的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集合概念的内化:学生需要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以及集合的无序性。
2. 集合语言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3. 集合问题的解决:学生需要掌握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集合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集合,如水果篮、文具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集合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的特点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如水果集合、文具集合等,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集合的特点和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5.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集合2. 内容:集合的定义、元素的特点、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3. 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突出重点。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集合概念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使学生能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运算。
教学难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运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如水果、文具等。
2.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3. 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3. 讲解集合的元素和属性,让学生知道集合的元素是组成集合的基本单位,集合的属性是描述集合特征的语言。
4. 讲解集合的运算,如并集、交集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如教室里的物品、家庭成员等。
2. 让学生进行集合的运算练习,如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等。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元素和属性、运算等。
2. 强调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学习集合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如学校的建筑物、家庭成员等。
2. 让学生进行集合的运算练习,如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集合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事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元素和属性、运算等,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知识。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九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
(2)使学生能够用集合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属于同一个类别,我们可以用一个集合来表示它们。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集合。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集合是由一些具有共同属性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子,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即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的性质;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都不相同;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明确的。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要求学生用集合表示。
(2)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并总结正确答案。
4. 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用集合表示。
(2)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并总结正确答案。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的概念,知道了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能够用集合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3.集合之间的关系:
(1)子集:如果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 B。
(2)超集:如果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中的元素,那么集合B称为集合A的超集,记作B ⊇ A。
(3)不相交集合:如果两个集合没有任何共同的元素,那么这两个集合称为不相交集合。
(4)对称差集:集合A与集合B的对称差集包含在A中或在B中但在两者中都有的元素,记作A Δ B。
5.集合的性质:
(1)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例如{1, 2, 3}和{3, 2, 1}是同一个集合。
(2)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没有模糊不清的元素。
(3)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没有重复的元素。
-集合: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列举法:直接将元素列出来。
-描述法:用描述性语言表示。
-图示法:用图形或图像表示。
②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A ⊆ B,A中的元素都是B中的元素。
-超集:B ⊇ A,B中的元素都是A中的元素。
-不相交集合:两个集合没有共同元素。
-对立集合:包含所有可能元素,且没有共同元素。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配套教案新人教版》这一章节内容主要围绕着集合的概念和运用进行讲解。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能够运用集合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九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集合。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与属性。
3.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差集)。
4.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与运算。
2.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集合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集合的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结合PPT,详细讲解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元素与属性以及集合的运算。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在小组内完成。
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进行解决。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集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元素与属性、集合的运算以及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题,让学生巩固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与运算。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进行解决。
3.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在理解集合概念、掌握集合运算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识别集合的元素,知道集合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的表示方法3. 集合的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2. 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集合的例子。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a.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图形等。
b.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法。
c.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3.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集合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集合表示方法和运算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在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时,要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4. 在教学评价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表示方法是集合概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集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1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9单元的第1课时,教学内容是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中主要包括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意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识别和描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如子集、超集等。
2.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用集合符号表示给定的情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集合图示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如“班级里的学生”、“水果店的水果”等,让学生感受到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讲解:(1)讲解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2)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1, 2, 3}。
(3)讲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超集等。
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如果集合B至少包含集合A的所有元素,并且还包含其他元素,那么集合B是集合A的超集,记作B⊇A。
3. 例题讲解:例题:判断下列集合的关系:(1)集合A={1, 2, 3},集合B={1, 2, 3, 4, 5},判断A和B 的关系。
(2)集合C={3, 4, 5},集合D={x|x是正整数,且x≤5},判断C和D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集合的关系:集合E={1, 2, 3},集合F={2, 3, 4, 5}。
(2)集合G={x|x是偶数},集合H={x|x是正整数,且x>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集合》的第二课时练习课。
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学习了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本课时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感到困惑,对集合的交集、并集等运算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目的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集合的交集、并集等运算的熟练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例如: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请问这个班有多少人?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集合的交集、并集等运算。
教师在学生解答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对遇到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关于集合的难题。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集合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一个西瓜分成7块,雯雯吃了3块,她吃了这个西瓜的 。()
2. 和 比较,因为2<7,所以 。()
3. =1。()
4.将一根铁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它的 。()
5.分子和分母相同(0除外)的分数等于1。()
四、按要求写分数(6分)
1.写出3个大于 的分数。
2.写出3个小于 的分数。
2020年上学期XX小学电子教案
( 数学广角-集合 )练习题 总结数: 第 节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 型
练习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
课 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能借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小红统计全班46人所喜欢的科目,其中有22人喜欢语文,30人喜欢数学,10人既喜欢语文,又喜欢数学,既不喜欢语文又不喜欢数学的有多少人?
2.将一张白纸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这张白纸的()。
3. 加上4个 是()个 ,就是()。
4. 表示()个 减去()个 ,剩()个 ,就是()。
5. 读作(),六分之一写作()。
6.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时,分母越(),分数越大;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时,分子越(),分数越小。
7.三(1)班有24名女生,其中,喜欢穿裙子的有18人,喜欢穿短裤的有16人,每名同学至少喜欢一种,既喜欢穿裙子又喜欢穿短裤的女同学有()人。
五、解决问题(32分)
1.贺贺买了一张彩纸,用了这张纸的 折纸鹤,折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丹丹看一本《灌篮高手》,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 ,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 。
(1)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还剩几分之几没看?
3.盒子里共有12个球,其中 是红球, 是黄球,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
教 学 过 程
主备教案
个性教案
一、看图填空(25分)
1.写出合适的分数。(10分)
图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阴影部分
无阴影部分
2.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8分)
3.按分数圈一圈。(3分)
4.如下图所示,香蕉的数量占水果总数的(),苹果的数量占水果总数的()。(4分)
二、我会填(15分)
1. 是()个 ,5个 是(),3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