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方案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1000米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
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的要求。
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
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
1.2.3 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方案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方案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本规规定了蛋鸡养殖场建设的选址、规划布局、鸡舍建筑、配套设施及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蛋鸡场。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围于本规。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GB/ 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1334 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NY/T 1596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中华人民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3 场址选择3.1 选择场址应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不得建在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3.2 选择地势高燥、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场。
3.3鸡场应位于居民区当地常年主风向下风处,畜禽屠宰场、交易市场的上风向。
鸡场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 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中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 米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
3.4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建场。
3.5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
4 场区布局4.1 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4.2 蛋鸡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设隔离区,另设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
管理区、生活区设在上风向,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4.3 生产区下风处应设有鸡粪堆放池和污水沉淀池。
4.4行政管理区、生活区是担负鸡场经营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场区,应设在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参考技术规范
3 . 鸡 舍墙 壁 : 壁是鸡舍 的围护结构 , .5 2 墙 要求 防御 养鸡设 备及畜牧工程 技术的应用 ;⑤科 学的饲养管
外界风雨 侵袭 , 热性 良好 , 隔 内外 墙 水 泥 粉 刷 , 于 理 技术 。 便 防潮 和 冲洗 。 3 . 鸡 舍地 面 :鸡 舍 地 面要 求 高 出舍 外 地 面 且 平 .6 2
养禽 与禽 病防治 21 年第 4 01 期
刺 激 产 蛋 , 便 于 对 鸡 群 实 行 诸 如 限 制 饲 喂 、 制 换 44 鸡 场设 备 也 强 .
一2 9一
羽等措施 ; ) ( 四周密闭 , 3 基本上可 阻断 自然媒介传人
鸡 舍安 装通风设 备 、 温设 备 、 降 自动 光 照 系 统 、
4 鸡 场 其 他 设 施 和设 备 41 嗣墙 .
标 准 化 养 鸡 场 均 应 设 置 围墙 ,其 高 度 为 27~3 . 米 , 畜禽 舍不 少 于 5米 。 距 42 消 毒 设 施 . 图 1 3万 只 标 准 化 商 品 蛋 鸡 场 场 区布 局 示 意 图
. 场 区 门 口有 消 毒 池 , 舍 门 口有 消毒 盆 , 区 有 51 3万 只 标 准 化 商 品蛋 鸡 场 建 设 主 要 技 术参 数 鸡 场 511 人 员 配 备 : .. 办公 室 4人 , 中场 长 1 , 纳 其 人 出 消毒泵。
1 2只 , 种 工 厂 化 养 鸡 技 术 是 集 多 学 科 的 这 法、 跨度与气候条件来确定 , 一般以檐高 25~3 为 蛋 鸡 1 ~1 . 米
宜。
现代技术于一体 的综合性科技成果 ,其特点体现在 ③ 综合疫病 防控体 系 ;④科学 的饲 养环境 与成套 的
3 . 鸡 舍 屋 顶 : 舍 的 屋 顶 要 有 较 强 的 防水 、 热 以下几个 方 面 : 优 良的品种 ; .4 2 鸡 隔 ① ②全 价的 配合 饲料 ; 和 负 重能 力 。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
附件: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为了加快蛋鸡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蛋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养殖规模存栏规模在1万-5万只的蛋鸡养殖场(户)。
二、选址与布局(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噪音。
(二)基础条件。
有稳定的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
(三)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育雏、育成和蛋鸡舍各鸡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
(四)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
三、设施与设备(一)鸡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
产蛋鸡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超过13只。
(三)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
(四)设备。
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
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
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管理及防疫(一)制度。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三)档案管理和生产记录。
1.档案管理。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求以下记录齐全完整:(1)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记录。
(2)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清楚,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记录。
(3)定期免疫、监测、消毒记录。
(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记录。
有完整的日产蛋记录、日死亡和淘汰记录、日饲料消耗记录。
(四)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从业人员未患人畜共患传染病。
(五)引种。
雏鸡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
规模标准化养鸡场鸡舍设计建设方案
规模标准化养鸡场鸡舍设计建设方案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1)鸡场总体布局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
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二者不得交叉使用。
规模标准化养鸡场鸡舍设计建设方案
规模标准化养鸡场鸡舍设计建设方案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
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
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1)鸡场总体布局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
蛋鸡标准化建设方案
蛋鸡标准化建设方案一、概述蛋鸡养殖是一项广泛的农业生产活动,对于维护家庭生计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标准化建设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蛋鸡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方案,以提高蛋鸡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传统的蛋鸡养殖存在着管理分散、设备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可以保障蛋鸡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地保障家庭生计和农村经济发展。
标准化建设的好处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改善卫生条件和环境保护•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三、标准化建设方案1. 建设规划首先需要进行规划,包括场地选择、建筑结构、设备选型和人员配置等方面。
合适的场地应该选择在环境好、管理方便、接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建筑结构应该符合蛋鸡的生长习性以及场地的自然条件。
设备的选型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严格的选择和购买,人员配置应该根据生产规模进行计划,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 管理规范标准化建设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环节的生产和管理都能达到标准。
对于蛋鸡生产,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严禁随意使用兽药或禁药,确保鸡蛋和禽肉的安全•严格控制采食量,避免过度喂养或浪费•保证饮水质量和饮水量,饮水系统应该及时清理消毒•保证蛋鸡卫生,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应根据生产规程执行3. 设施标准标准化建设需要贯彻设施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环境、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等方面。
保持环境卫生是保持蛋鸡健康的关键,必须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干燥,废弃物处理也需要符合标准,最好能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风设施应布局合理,照明设施应完善且照明度应该符合标准,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四、标准化建设的落实标准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口号,必须要在落实细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实现标准化建设的措施包括:•制定并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和管理指导•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追溯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五、总结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蛋鸡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方案,为提高蛋鸡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VIP专享】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
1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doc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引言本规范旨在指导蛋鸡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养殖环境、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总则1.1 目的确保蛋鸡养殖场(小区)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满足养殖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蛋鸡养殖场(小区)。
1.3 基本原则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选址与规划2.1 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点。
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污染源。
2.2 规划布局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
确保养殖场内部交通流畅,便于物资运输和管理。
第三章建筑设计3.1 鸡舍设计鸡舍应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
鸡舍内部布局应便于鸡只饲养管理和日常操作。
3.2 设备配置配置自动化的饲养设备,如自动喂料、饮水系统。
配置环境控制系统,确保鸡舍内温湿度适宜。
3.3 废物处理设计合理的废物收集和处理系统。
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章生产管理4.1 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和操作规程。
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4.2 饲料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优质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饲料安全。
4.3 疾病防控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对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5.2 资源利用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开展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粪便的堆肥化处理。
第六章安全与卫生6.1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6.2 卫生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
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
第七章质量控制7.1 产品质量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鸡蛋质量。
蛋鸡标准化养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蛋鸡标准化养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前言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带四线八基地规划》、省扶贫开发办《2012年度乡镇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立项批复》(*扶办函〔2012〕60号),“关于印发《**省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补助标准(试行)》的通知”(黔开办〔2010〕154号]文件要求,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区概况**乡位于**市东部,距市区12公里,分别与城厢、地松、陆坪、凤山等乡镇接壤。
总面积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937米,辖3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总人口14425人,其中贫困人口1586人,占总人口的11%,境内居住着汉、苗、布依、水等民族,占总人口的20%。
2011年人均粮食占有279.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593元。
(二)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项目区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全乡平均海拔1118米,年降雨量1050—1260毫米,无霜期235—262天,森林覆盖率达38%以上,山川秀丽,森林茂密,土地肥沃,人民勤劳。
无霜期245—278天,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物产丰富。
养殖区域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气候适合,生态环境好,周边3公里内无工业企业,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
全乡共有耕地38230亩,人均占有耕地2.65亩,农村劳动力5773人。
目前,全乡存栏蛋鸡10万羽,年产鸡蛋930吨,鸡粪有机肥1095吨,淘汰蛋鸡130吨。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项目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全乡村组已全部通公路,乡所在地距离**市区12公里,沿贵新高等级公路至州府都匀市52公里、凯里市67公里、省城贵阳市106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湘黔、黔桂、马遵三条主干公路从乡内通过,乡境内两条小河交汇而过,鱼粮江穿沿翁坪村和新桥营村,水资源丰富,现有500千瓦电站一个,提灌站2个。
农网改造普及每家每户,电能充沛,电话覆盖率达100%。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及实施单位(一)小区建设地点、内容及运作模式。
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实施方案
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实施方案一、概述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养殖蛋鸡的场所,旨在提高蛋鸡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本实施方案旨在制定一个全面的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实施方案,包括场地选择、鸡舍建设、饲料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二、场地选择1.场地选取要远离工业区、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等,环境要良好,空气流通,无异味气体和污染物。
2.场地面积要适宜,足够容纳蛋鸡养殖的规模,并保证合理的养殖密度。
三、鸡舍建设1.鸡舍的建筑结构要牢固,防风、防水、防雨、防潮,并具备一定的保温和通风设施。
2.鸡舍内应有合理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
3.鸡舍内设施要完善,包括合理的饮水设施、喂食设施、巢箱及集蛋设施等。
四、饲料管理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饲料喂养要按照适当的营养需求配方,合理控制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营养。
3.定期检测饲料成分,对饲料进行质量监管。
五、疾病控制1.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驱虫等措施。
2.定期对蛋鸡群体进行疾病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鸡舍和设备。
六、产业链发展1.鼓励示范场加强与养殖业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探讨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2.指导示范场开展蛋鸡养殖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打造示范场品牌,开展品牌营销,推动标准化蛋鸡养殖的发展。
七、监督与评估1.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对示范场进行监督和评估,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检查。
2.对示范场的监督和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及时纠正和整改不合格项,保持示范场的良好形象。
3.定期组织专家对示范场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标准化蛋鸡养殖的发展。
八、经济效益评估预计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的年产蛋量可达到X万只,年产值约为X万元,利润约为X万元。
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
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一、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适合于有3-5年蛋鸡养殖经验,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1-5万只。
二、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密闭式鸡舍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白水泥批白,自动饮水自动饮水、通风、通风、机械喂料、机械喂料、机械、机械清粪清粪等。
自动饮水自动饮水、、通风通风、、机械喂料机械喂料、、机械机械清粪清粪三、规模化鸡舍(以1.5万只为例)具体建设及设备选型(一)、标准化鸡舍建筑设计四列三层五个过道,实际笼位16896只,鸡舍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包括操作间和宿舍)。
鸡舍长92.54米,其中前过道(包括机头)3.5米,后过道(包括机尾)2.5米,单列笼长85.8米;44组笼,单笼长1.95米(包括笼架);鸡舍宽12.22米,其中粪沟宽1.57米,中间三个过道宽1.1米,两边过道宽0.95米;鸡舍屋檐高2.6米,屋脊高1米;鸡舍前侧面设操作间宽3.5 米,长4.5米(图1、图2、图3)。
(二)、标准化鸡舍土建1、地基冻土层以下,基础深1.2米(北方),打钎拍底,混凝土垫层,砼C15,基础砌筑砂浆 M7.5,基础砌砖由50厘米宽经两步放脚到37墙,鸡舍内外高差0.3米。
2、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墙体厚度:南方地区厚度24墙体;北方地区37墙或24墙加10厘米厚保温层,砖混结构,砌筑砂浆M5。
墙体高度:2.6米,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
墙体沿墙每高50cm 设置一道拉结筋2Φ6。
构造柱400×360,砼为 C25,配筋6Φ12Φ6@200,构造柱在混凝土底板处生根。
墙体在2.35米处设砼圈梁一道,配筋5Φ12Φ6@250。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一、场址选择(一)气候条件详细了解本地区气象部门最近5-10年内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土层冻结深度、平均降雨量、最大风力、常年主要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
(二)位置场址要选择交通方便、道路平坦的区域,鸡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点及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屠宰场和医院。
距主干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00米以上,距动物诊疗所200米以上,距次干道100米以上。
(三)地形、地势要求地势高且干燥,向阳背风,面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
若在山坡、丘陵一带建场,可建在向阳坡上,但坡度不宜过大。
鸡场不宜建在低洼潮湿之处,也不宜建在山顶和高坡上。
场区力求方正,以减少线路和管道,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四)土壤土壤以排水性好、导热性差的沙质壤土为宜,另外场区地下水位应偏低。
(五)水源场区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好打深井取水,河水和池塘水未经处理不能供鸡直接饮用。
(六)电源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充足,最好采用双路供电,否则需自备发电设备。
二、场区规划标准化蛋鸡场的场区一般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尸处理区等几个部分。
(一)管理区内生产辅助设施有更衣室及消毒通道、兽医化验室、蛋库、配电室、修理间等;生产管理设施有办公室,财务室等;生活设施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
(二)生产区内设施有饲料房,育雏育成舍,产蛋舍等。
(三)粪尸处理区包括粪便存放棚、尸体剖检室、尸埋井或焚烧炉等。
蛋鸡场建筑物较多,必须合理布局,才能经济有效地发挥各类建筑的作用。
标准化鸡场各类建筑布局总体原则:利于防疫、便于生产、减少投资等。
1、场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2、管理区和生产区隔离,育雏、育成舍与成鸡舍单独成区,净道、污道分离。
3、各类鸡舍排列整齐,使饲料、鲜蛋、粪便等运输成直线往返,以减轻劳动强度。
4、各类建筑在满足生产要求前提下,间距尽可能缩短(以3h为宜),排列紧凑,以节约土地,减少道路、管线投资。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为了规范蛋鸡养殖场(小区)各环节的生产经营,实施标准化与生态化养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标准化蛋鸡养殖场(小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
一、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规范(一)选址。
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2.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3.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4.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5.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6.距离噪音300米以上。
7.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
(二)基础条件。
有稳定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
(三)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5.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四)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五)设施与设备1.鸡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舍内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
2.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
3.设备。
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焚烧炉。
4.辅助设施。
有饲料加工间、饲料库、蛋库、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药品室、解剖室。
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沉淀池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二、生产技术规范(一)制定。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1.蛋鸡标准化管理技术要点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较大。
因此,许多养殖场会专门饲养蛋鸡。
而想要实现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工作,必须要做好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专业的管理方案。
1.1选择合适的地点在进行蛋鸡养殖时,应当选择合适位置建立养鸡场。
因为鸡只无法定点排便,而且饲养工作会存在一定的噪音,主要是雏鸡经常会发出叫声。
所以,需要选择远离城市、远离化工业企业的地方。
同时,不能建设在河流上游,避免污染水资源。
在进行鸡舍建设工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重点做好隔音处理和封闭式管理工作。
1.2环境管理技术在养殖工作中,应当及时做好环境卫生管理。
可以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工作,并应当每日定时清理鸡只粪便,避免由于粪便长期堆积在鸡舍内,造成细菌滋生,引发鸡只出现疾病问题的情况,进而影响产蛋量。
一般卫生管理工作的频率为一周一次,需要科学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
消毒剂的常见使用方法是:使用专业喷壶工具,进行均匀的喷洒。
同时,养殖场应当树立绿化环保理念,在周围种植植被,改善区域自然环境质量。
最后,应当培养专业的饲养人员,安排他们定期进行食槽、水槽的清理工作。
此外,环境管理工作还包括温湿度管理,要根据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制定管理计划。
夏季要勤通风、冬季则要做好室内保暖工作。
适当进行散养,让鸡只能够充分运动、充分呼吸新鲜空气,从而提升其产蛋质量。
1.3检疫工作技术蛋鸡所生产的鸡蛋主要用于销售到市场当中,母鸡自身具备产蛋的能力。
但是,没有经过公鸡受精的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所以,养殖场在扩大养殖规模,进行标准化饲养工作时,会涉及到引进蛋鸡的工作。
这需要及时对外来鸡只进行检疫工作,观察鸡只的健康状态,避免携带病菌的鸡只进入养鸡场,引发大规模的疾病问题,反而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
同时,养殖场应当定期安排兽医为鸡只接种疫苗,以提升其预防各类疾病的能力。
这需要结合当地常见的疾病种类展开预防工作,科学接种防疫疫苗后的鸡只所产出的蛋,存在病毒、细菌的概率比较低,鸡蛋质量好,而且符合市场卫生管理的要求。
标准化蛋鸡场建筑技术规范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一、场址选择(一)气候条件详细了解本地区气象部门最近5-10年内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土层冻结深度、平均降雨量、最大风力、常年主要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
(二)位置场址要选择交通方便、道路平坦的区域,鸡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点及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屠宰场和医院。
距主干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00米以上,距动物诊疗所200米以上,距次干道100米以上。
(三)地形、地势要求地势高且干燥,向阳背风,面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
若在山坡、丘陵一带建场,可建在向阳坡上,但坡度不宜过大。
鸡场不宜建在低洼潮湿之处,也不宜建在山顶和高坡上。
场区力求方正,以减少线路和管道,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四)土壤土壤以排水性好、导热性差的沙质壤土为宜,另外场区地下水位应偏低。
(五)水源场区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好打深井取水,河水和池塘水未经处理不能供鸡直接饮用。
(六)电源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充足,最好采用双路供电,否则需自备发电设备。
二、场区规划标准化蛋鸡场的场区一般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尸处理区等几个部分。
(一)管理区内生产辅助设施有更衣室及消毒通道、兽医化验室、蛋库、配电室、修理间等;生产管理设施有办公室,财务室等;生活设施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
(二)生产区内设施有饲料房,育雏育成舍,产蛋舍等。
(三)粪尸处理区包括粪便存放棚、尸体剖检室、尸埋井或焚烧炉等。
蛋鸡场建筑物较多,必须合理布局,才能经济有效地发挥各类建筑的作用。
标准化鸡场各类建筑布局总体原则:利于防疫、便于生产、减少投资等。
1、场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2、管理区和生产区隔离,育雏、育成舍与成鸡舍单独成区,净道、污道分离。
3、各类鸡舍排列整齐,使饲料、鲜蛋、粪便等运输成直线往返,以减轻劳动强度。
4、各类建筑在满足生产要求前提下,间距尽可能缩短(以3h为宜),排列紧凑,以节约土地,减少道路、管线投资。
规模标准化养鸡场鸡舍设计建设方案
规模标准化养鸡场鸡舍设计建设方案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1)鸡场总体布局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
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二者不得交叉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
本规规定了蛋鸡养殖场建设的选址、规划布局、鸡舍建筑、配套设施及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蛋鸡场。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围于本规。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
GB/ 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
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1334 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NY/T 1596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
中华人民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
3 场址选择
3.1 选择场址应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不得建在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3.2 选择地势高燥、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场。
3.3鸡场应位于居民区当地常年主风向下风处,畜禽屠宰场、交易市场的上风向。
鸡场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 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中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 米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
3.4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建场。
3.5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
4 场区布局
4.1 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4.2 蛋鸡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设隔离区,另设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
管理区、生活区设在上风向,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4.3 生产区下风处应设有鸡粪堆放池和污水沉淀池。
4.4行政管理区、生活区是担负鸡场经营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场区,应设在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
大门前设车辆消毒池,两侧设门卫和消毒更衣室。
4.5生产区包括各种鸡舍,是鸡场的核心。
4.5.1鸡舍的布局应根据主风方向与地势,鸡舍群一般采取横向成排(东西)、纵向呈列(南北)的行列式,即各鸡舍应平行整齐呈梳状排列,不能相交。
鸡舍群的排列要根据场地形状、鸡舍的数量和每幢鸡舍的长度,酌情布置为单列、双列或多列式。
4.5.2鸡舍应采取南向或稍偏西南或偏东南为宜,冬季利于防寒保温,而夏季利于防暑。
4.5.3鸡舍间距应是檐高的3~5倍,开放式鸡舍应为5倍,封闭式鸡舍一般为3倍。
4.5.4按下列顺序设置:幼雏舍、中雏舍、后备鸡舍、成鸡舍。
幼雏舍在上风向,成鸡舍在下风向。
4.5.5育雏区与成年鸡区应隔一定的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Mak畜牧网
4.5.6育雏、育成鸡舍与成年鸡舍的间距要大于成年鸡舍的间距,并设沟、渠、墙、或绿化带等隔离障。
4.6隔离区包括病、死鸡隔离、剖检、化验、处理等房舍和设施、粪便污水处理及贮存设施等。
该区应设在全场的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且与其他两区的卫生间距不小于50米。
4.7养鸡场的道路生产区的道路应有净道和污道。
净道用于生产联系和运送饲料、产品,污道用于运送粪便污物、病畜和死鸡。
场外的道路不能与生产区的道路直接相通。
场道路应不透水,材料可视具体条件选择柏油、混凝土、砖、石或焦渣等,路面坡度为1%~3%。
道路宽度根据用途和车宽决定,两侧应留绿化和排水明沟位置。
4.8养鸡场的排水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明沟,沟壁、沟底可砌砖、石,也可将土夯实做成梯形或三角形断面,再结合绿化护坡,以防塌陷。
隔离区要有单独的下水道将污水排至场外的污水处理设施。
4.9场区绿化包括防风林、隔离林、行道绿化、遮阳绿化、绿地等。
Mak畜牧网
4.9.1防风林应设在冬季主风的上风向,沿围墙外设置,最好是落叶树和常绿树搭配,高矮树种搭配,植树密度可稍大些。
4.9.2隔离林设在各区之间及围墙外,可选择树干高、树冠大的乔木。
Mak畜牧网
4.9.3对道路两旁和排水沟边进行绿化。
4.9.4对于鸡舍南侧和西侧进行遮阳绿化,起到为鸡舍墙、屋顶、门窗遮阳的作用。
4.9.5绿地绿化可植树、种花、种草,也可种植有饲用价值或经济价值的植物,如果树、苜蓿、草坪、草皮等。
5 消毒设施
5.1 鸡场入口设有消毒池,消毒池长度为进场大型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与门相适应,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辆所有车轮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
5.2 生产区门口应有行人消毒池和更衣换鞋消毒室(屋顶和两侧墙面有紫外线灯),供进入生产区人员消毒。
5.3 每栋鸡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供进入鸡舍人员消毒。
5.4 鸡舍应设置防护网,防止飞禽进入鸡舍。
6 鸡舍建筑
6.1基本结构
6.1.1基础基础是地下部分,基础下面的承受荷载的那部分土层就是地基。
地基和基础共同保证鸡舍的坚固、防潮、抗震、抗冻和安全。
6.1.2墙墙对舍温湿状况的保持起重要作用,要求有一定的厚度、高度,还应具备坚固、耐久、抗震、耐水、防火、抗冻、结构简单、便于清扫和消毒的基本特点。
一般为24厘米或36厘米厚
6.1.3屋顶屋顶形式主要有单坡式、双坡式、平顶式、钟楼式、半钟楼式、拱顶式等。
单坡式一般用于跨度4~6米的鸡舍,双坡式一般用于跨度8~9米的鸡舍,钟楼式一般用于自然通风较好的鸡舍。
屋顶除要求不透水、不透风、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外,要确保保温隔热。
6.1.4门窗门的位置、数量、大小应根据鸡群的特点、饲养方式、饲养设备的使用等因素而定。
窗户在设计时应考虑到采光系数,成年鸡舍的采光系数一般应为1:10~12,雏鸡
舍则应为1:7~9。
养鸡采用封闭式鸡舍即无窗鸡舍,舍的通风换气和采光照明完全由人工控制,但需要设一些应急窗,在发生意外,如停电、风机故障或失火时应急。
也可建设简易节能开放性鸡舍,在鸡舍的南北墙上设有大型多功能玻璃钢通风窗,形若一面可以开关的半透明墙体。
门的设置要方便,一般在鸡舍南面,单扇门高2米,宽1米,双扇门高2米,宽1.6米。
6.1.5地面地面要求光、平、滑、燥;有一定的坡度;设排水沟;有适当面积的过道;具有良好的承载笼具设备的能力,便于清扫消毒、防水和耐久。
Mak畜牧网
6.2建筑类型
6.2.1封闭式即无窗鸡舍。
鸡舍无窗(可设应急窗),完全采用用人工光照和机械通风,对电的依赖性极强。
鸡群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可通过人工光照控制性成熟和产蛋;防疫体系要求严格,水电要求严格,管理水平要求高。
6.2.2开放式鸡舍设有窗洞或通风带。
鸡舍不供暖,靠太阳能和鸡体散发的热能来维持舍温度;通风也以自然通风为主,必要时辅以机械通风;采用自然光照辅以人工光照。
6.3.3有窗可封闭式鸡舍这种鸡舍在南北两侧壁设窗作为进风口,通过开窗机来调节窗的开启程度。
气候温和的季节依靠自然通风;在气候不利时则关闭南北两侧大窗,开启一侧山墙的进风口,并开动另一侧山墙上的风机进行纵向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