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形地貌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中国区域地理--5四川盆地PPT

【课件】中国区域地理--5四川盆地PPT

输出地:①加快了资
源开发,促进资源优势 转变成经济优势 ② 增加了就业机会 ③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 ④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 ⑤有利于环境保护
不利:生态破坏
输入地:
①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状 况 ②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了大气环境 ④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
思考:随着成昆线等众多 交通线路的修建,方便了 成都与外界的联系,试从 地形角度出发,思考山区 中交通线路如何布局?

地西缘山地是我国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
资源
优势资源: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攀枝花――钒钛铁矿 自贡――井盐 泸州、达州――天然气
农业
一年两熟 水稻,柑橘,毛竹,甘蔗 成都平原为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有利: ①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利于耕作;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夏温差小,尤其是冬季由于北 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③盆地内分布紫色土,含磷、钾丰富,土壤肥沃 ④农业历史悠久,农田基础设施完善; ⑤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⑥市场需求大; ⑦交通便利
高二 · 区域地理复习 · 中国地理
四川盆地
一、位置与范围
°E 30°
范围:北面是大巴山; 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 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 大凉山;
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势?
地势: 四周高中间低
地形: 西部以平原为主
(成都平原),东 部以丘陵山地为主 (重庆);
我国海拔最低的 盆地(200-750m)。
思考2:巴山夜雨的原因? 思路:地形与大气(山谷风)
① 盆地地形,空气扩散弱; ② 夜晚山谷或盆地中降温慢,盛行上升气流;山坡降温快,山风

地质学知识:成都南网格地层地貌特征、发育与构造演化分析

地质学知识:成都南网格地层地貌特征、发育与构造演化分析

地质学知识:成都南网格地层地貌特征、发育与构造演化分析成都南网格是中国岷山造山带中的地质构造单元之一,位于四川盆地的南部,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备受地质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成都南网格的地层地貌特征、发育与构造演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深入认识成都南网格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形成机制。

一、地层特征成都南网格地区的地质年代主要为寒武纪,地层主要由云贵系统的地层组成,包括了下面几个阶段:龙马溪组、吉安组、丹霞山组、灌阳群、罗田群、华蓥山群和牛鼻山组七个盆山地层,其中以华蓥山群最为发育和重要。

华蓥山群是寒武纪最早、最重要的地层之一,由岩溶岩、页岩和石灰岩交替组成,地层中发现了滇池动物群,是世界上重要的古生物学研究基地之一。

二、地貌特征成都南网格地区地貌分布较为复杂,主要由丘陵、山地和盆地组成。

地貌的形成与华蓥山群的岩性和构造有直接关系,华蓥山群中的石灰岩易溶解,被雨水侵蚀形成大量的溶洞和峡谷,这些地貌特征是成都南网格地区最为典型、最为引人注目的标志之一。

另外,成都南网格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地貌,如高低峡、天生桥等,这些地貌形成于地壳构造运动和岩溶侵蚀的作用下,同时也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科研对象。

三、构造演化成都南网格地区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寒武纪的海相沉积、奥陶纪的岛弧运动、志留纪的弧-大陆碰撞过程和燕山造山运动等多个阶段。

这些构造运动决定了成都南网格地区的地层和地貌特征,并在区域构造演化的历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寒武纪时期,成都南网格地区处于一个海相环境中,属于洪雅古洋。

在岩石组成上,多为石灰岩和页岩等器层沉积,因此华蓥山群岩石中有很多化石,这些化石可以提供有关成都南网格地区生物和环境的重要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南网格地区经历了奥陶纪的岛弧运动和志留纪的弧-大陆碰撞,构造运动带来的应力作用使区域地质构造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形成了成都南网格地区的地层和地貌。

最终,成都南网格地区经历了燕山造山运动,形成了现在的地形地貌,同时,也为引发了该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都平原PPT课件

成都平原PPT课件
17
植物资源
四川盆地中植物近万种,古老而特有种之多为中国其他地区所不。
在盆地边缘山地及盆东平行岭谷尚可见水杉、银杉、鹅掌楸、檫
木、三尖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金钱槭、蜡梅、 杜仲、红豆杉、钟萼木、福建柏、穗花杉、崖柏、木瓜红等珍稀 孑遗植物与特有种。在湿热河谷可见桫椤、小羽桫椤、乌毛蕨、 华南紫萁、里白等古热带孑遗植物。 四川盆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15
第二产业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部工业门类最齐全,优势产 品最多实力最强的工业基地。机械、电子、冶 金、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建筑材料、食 品、丝绸、皮革等行业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占 有重要地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快速发展。
16
第三产业
空气沿坡下降,低层由山坡
流向山谷,然后在山谷汇集
上升,进一步加强了对流运
12
动,形成夜雨。
“紫色盆地” 紫土
——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地表岩石主要为紫红 色砂岩和页岩,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 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 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 淋溶。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 中国南方最肥沃的自然土壤。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 不到50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紫色土水土流失快, 风化也快,其农业利用价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水土 流失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等。
四川盆地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发展 迅速。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 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 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 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稳步推进。并加速发展金 融、保险、信息、物流、法律服务和咨询服务 等现代服务业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 旅游和居民服务业。

我的家乡成都PPT精选文档

我的家乡成都PPT精选文档

亩。
8
地质
成都地质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 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 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 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 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 5353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东 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 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击平 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 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 殖指数高,地势平坦
13
变脸
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 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 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 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 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 象——脸谱。川剧变脸是运用 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 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 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14
04 美食
川菜,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 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 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 郁的地方风味,是中国四大菜 系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 “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成都 出产的郫县豆瓣被誉为“川菜 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
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 上改建而成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 2011年9月29日正式开园运营。2012年 11月1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正式升级更 名为东郊记忆。
东郊记忆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 是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 景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园区。
16
传统与时尚
17
18
Duang!美食奥斯卡,动画版舌尖上的成都【高清】.qsv
15
05 文化
东郊记忆,原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集 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 的多元文化园区,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 艺术文化展演聚落,文艺创作交流园区,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东郊记忆座落 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环东外侧建设 南支路4号,占地205亩,建筑面积约19 万平方米。

成都.pptx

成都.pptx
水环境治理
成都注重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保护和修复。通过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改善 水环境质量,保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绿地建设
成都大力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覆盖率。通过建设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为 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休闲空间。
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预测
智慧城市建设
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策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都与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 核心城市,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 展,共同推动成渝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 展。双方在产业协作、科技创新、基础 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 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VS
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
成都还积极与周边城市开展协同发展合作 ,通过加强产业协作、资源共享、基础设 施建设等措施,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成都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 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城 市的合作与交流,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注入 新的活力。
龙舟赛
端午节期间,成都的河流上会举行龙舟赛。各支队伍划着龙舟,在河 流上竞技,场面十分壮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间手工艺传承与保护
蜀绣是成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精美的绣工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如今,成都的许多绣坊都在 努力传承这一技艺,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将蜀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蜀绣
竹编
成都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竹编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技艺,成都的一些手工艺人开设了工作室,向公众展示竹 编的制作过程。
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情况
科研平台建设
成都高度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人才团队,提高了成都的科技创新 能力。目前,成都已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都地理课件ppt

成都地理课件ppt
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 非常丰富,如川剧、蜀绣 、竹编等。
成都的民族风情
多民族共存
成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 城市,有汉族、藏族、彝 族、羌族等多个民族。
独特的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 文化和传统,如藏族的唐 卡、彝族的火把节等。
民族团结
成都的民族团结氛围浓厚 ,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 和睦相处。
金融业
成都金融业发展迅速,成为西 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电子商务
成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 全国电商的重要节点城市。
06
成都的交通地理
铁路交通
成都作为全国铁路枢纽,连接 全国各地,有多条铁路干线经 过,包括但不限于成渝线、宝 成线、成昆线等。
成都火车站是主要的铁路客运 站,承担了大量的旅客运输任 务。
成都的美食文化
川菜发源地
成都是川菜的故乡,川菜是中国 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
、口感丰富而著名。
名小吃
成都拥有众多著名小吃,如龙抄 手、夫妻肺片、钟水饺等。
餐饮文化
成都的餐饮文化非常丰富,从早 上的茶馆到晚上的夜市,处处都
是美食的天地。
04
成都的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
水污染
大气污染
成都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 的人为污染,水质下降,影响居民生活和 生态环境。
近年来,成都还发展了高速铁 路,如成灌高铁、成绵乐高铁 等,进一步提高了铁路交通的 便捷性。
公路交通
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拥有发达 的公路交通网络。
成都市区有多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
成都还建设了大量的城市快速路 和主干道,如二环路、三环路等
,方便市民出行。
水路交通
成都位于岷江和沱江交汇处,具有得天 独厚的水运条件。

成都地理课件ppt

成都地理课件ppt

03
成都的人文地理
历史沿革
古蜀文明
成都地区是古蜀文明 的发源地,拥有悠久
的历史。
秦汉时期
秦朝时期,成都成为 蜀郡的治所;汉朝时 期,成都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成都经济 发展达到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
近现代
近现代以来,成都经 历了战争和政治运动 的洗礼,但仍保持着
繁荣和发展。
堰、青城山、武侯祠等。
02
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内最大的平原,土地肥沃, 农业发达。
气候特点
成都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多雾,常年湿润多雨。
02
成都的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
总结词:复杂多样
详细描述:成都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这 些地貌的形成与四川盆地的地质演变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气候、地形和河流等因素的影响。
交通状况
航空运输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地区最 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已开通国内外
航线300余条。
公路运输
成都市公路交通网络完善,有G318 国道、G213国道、G4201成都绕城
高速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铁路运输
成都市铁路网发达,有成渝线、宝成 线、成昆线等多条铁路经过,成都站 和成都东站为主要的客运和货运站点 。
人口与民族
01 人口数量
成都市人口数量众多,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 一。
02 民族构成
成都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汉、藏、彝 、羌等多个民族。
03 移民情况
历史上,成都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这些移民为 成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成都市地质构造及背景讲义

成都市地质构造及背景讲义

成都市地质构造及讲义一、引言成都市位于中国四川盆地中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地质构造和对地震活动、矿产资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成都市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

二、地质构造特征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盆地特征: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的核心地带,呈盆地状。

盆地内部地质结构较为平缓,地貌以平原为主,适宜农业和城市建设。

2.断裂特征:成都市附近存在多条断裂带,其中最重要的是龙门山断裂带和瓦工山断裂带。

这些断裂带的存在使得地质构造更加复杂,也增加了地震活动的潜在风险。

3.抗震建设:鉴于成都市地处地震带,城市建设中注重抗震设计是必要的。

成都市的建筑物普遍采取抗震设计措施,以提高地震安全性。

4.构造变形:成都市地区受到构造力的作用,发生着不断的构造变形。

这种构造变形在地表上表现为地震、地裂缝等现象,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地质成都市的地质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活动:成都市处于四川地震带附近,地震活动频繁。

地震的发生不仅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地震监测和预警是成都市的重要任务之一。

2.矿产资源:成都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盐类、石油和天然气是成都市的重要矿产资源。

3.地质灾害:由于地震和地质构造的影响,成都市还存在着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包括地质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

4.水资源:成都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这些水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成都市地质构造和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特征及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成都市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同时,科学地利用地质资源、正确认识地质灾害风险也至关重要。

成都市地质构造和的了解对地震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成都讲座(地理)》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地理《成都讲座(地理)》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 C.降水变率增大
• D.河道淤积
•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 ②坡面径流增加
• ③蒸发(腾)量增加
• ④地下径流增加
• A.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2017全国Ⅲ卷)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 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 生活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优生:给予较多的自主时空;追求系统的专业思想; 打磨精准的试题答案。
中生:紧跟课堂进度进行;认真完成训练试题;及时补上缺漏 盲区。
差生:对照考纲阅读教材;提高读图识图能力;抓 住基础 实现突破。
5.真题赏析
2014全国文综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 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 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呈现新情景
提供新知识
探究新问题
怀来
5.真题赏析
(2016•新课标Ⅲ卷) •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 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 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 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成都平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知识

成都平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知识

成都平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知识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是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

成都平原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80公里,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下面我们来来接一下该平原具体的地形以及气候。

▼▼目录▼▼●成都平原地形地貌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抱。

龙门山山脉(邓峡山)斜列于西,龙门山横拦于东,南连名邓冰汛形成之高台地,北接安县秀水一带山地丘陵,地形上形成南北对峙,东西夹持,从平原中心向周边阶梯状抬升的、封闭的菱形盆地景观。

平原内部地形平坦,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近90千米,地面高程730-460米,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地面比降3-11‰。

从地形上可将平原分为扇状平原和周边台地两大部分。

前者位平原主体,称为平坝区;后者围绕平原周边断续分布。

冲洪积扇群冲洪积扇群主要分布在平原西测山前地带,自北向南主要由干河子一绵远河扇,石亭江扇、渝江扇、山民江扇、西河扇和南江扇。

各扇地势,均自北西向南东倾斜,联缀成群。

扇前缘,犬牙交错的叠置于晚更新统之上,与河流漫滩,阶地呈渐变关系,扇间位低洼地带。

其中崛江扇规模最大,其范围可由都江堰至郸县犀甫、永定一带。

冰水堆积扇冰水堆积扇由晚更新统冰水一河流堆积组成。

广泛分布在平原东、南、南东部,以2-3‰的比降向东及南东微倾。

表面形态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沿河分布时,为河流的二级阶地,比高4-17米,但有时与一级阶地之间不具明显的陡坎,呈条梗状或覆舟状,构成河间地块。

近平原边缘部位,表现为基座。

阶地分布高程440-700米。

河漫滩及一级阶地河漫滩、心滩呈舌形、条形、新月形分布于河心与岸畔,高出水面0-2米,往往不具明显陡坎,滩面倾向河心,组成物为灰白砂砾石层。

一级阶地,分布在平原南东侧河流中、下游地段,及名邓高地河道内。

呈条带状顺河断续展布,嵌叠于冰水扇状平原上,比高2-4米。

阶面平整,微向河床或下游倾斜。

各河以崛江阶地最发育,阶面宽可达数公里,长度数十千米。

成都城市介绍ppt课件

成都城市介绍ppt课件

起点、“十大古都”之一,约在公
元前5世纪筑城,西汉时已成为中
国六大都市之一,三国时期为蜀汉
国都。北宋年间成都人联合发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
。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
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
等众多名胜古迹。
2
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四川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东 西最大横距192km,南北最大纵距 166km,幅员面积12390k㎡,耕地面 积4320k㎡。距离东海1852km,距离 南海1090km。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 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 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 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 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 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
一成给直为你发水挥旱看着从熊防人洪、猫灌沃儿溉野的千有作里好用的,"天乖使府成之都国平",原至
地理环境
3
地理环境
气候
成都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自己特有
的气候资源。
一是东西两部分之间气候不同。由于成都市东、西高低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
增而锐减,所以出现东暖西凉两种气候类型并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 同一时间的气温可以相差好几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现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 带等多种气候类型。这种热量的垂直变化,为成都市发展农业特别是多种经营创造了十分有 利的条件。
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
四是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资源的组合合理,很有利于生物繁衍
五是风速小,晴天少
4
文化
◆成都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成都是我国的著名文化之都。 ◆成都的文化博大精深,吃文化,休闲文化,茶文化,道教文化, 三国文化等等在中国人中影响深远。

成都地形地貌分析PPT课件

成都地形地貌分析PPT课件
在我看来,成都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冬季 很少下雪,基本都是下雨,而夏季下雨较多, 而且比较大,大多都是在晚上下雨。
6
谢谢
7
个人看法: 成都一年四
季风较少,冬天不冷,夏天温 度不是很高,但是湿度比较大, 所以冬天“湿冷”夏天“闷热” 总体来说还是很适合人居住的。
5
降水
成都年均降水量918毫米左右,集中分布在6-9月份,大约占 全年降水量的73%左右,其中7 8 月份是降水量最集中的月 份,大约有400毫米,两个月占全年的47%
成都年均降水量918毫米左右集中分布在69月份大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左右其中7月份是降水量最集中的月份大约有400毫米两个月占全年的47在我看来成都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冬季很少下雪基本都是下雨而夏季下雨较多而且比较大大多都是在晚上下雨
地貌 & 气候 @成都
地貌
分类: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 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态类型。
成因: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流水搬运、风 力搬运、流水沉积、风力堆积、固结作用、冰 川抛蚀…
成都属于成都平原,地势 平坦,河网交错,自古有 “天府之国”的美誉。而 成都平原的形成是由发源 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 江及其支流等八个冲积扇 重叠联缀复合而成的。3
4
气候
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有: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 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成都属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气候温和,无霜 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

成都地理知识

成都地理知识

成都地理知识成都地理位置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都市这里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部。

地理坐标东经102°54'至104°53',北纬 30°05'至31°26',东西长192.55公里,南北宽166.35公里,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

东连德阳市、都江堰市,南接眉山市,西邻邛崃市、崇州市、乐山市、北与资阳市、简阳市相接。

(一)地势地形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四川盆地的主体部分,整个成都呈扇面形状,坝间盆地低洼平坦,四周环山地高地势陡峭。

市区西北方青羊山最高点达到3144米,市域内有成都平原、都江堰平原及亚热带丘陵三种地貌类型,成都平原主要由嘉陵江和成都河冲积形成,有成都平原、都江堰平原及亚热带丘陵三种地貌类型。

成都地形特征主要为长江和岷江交汇处的一片平原,其地形特点是成都平原、丘陵和山地四个地貌类型。

城区北部为成都平原,平坦无峙;南部地势起伏较大,以丘陵为主。

最高海拔3144米,最低处为422.1米。

成都的地形地貌类型主要有平地、丘陵、山地三种。

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别有华凌、龙泉山两个丘陵地,依山崖绵延而发,各自都具有特殊的风貌。

而在成都市的西南部,较为分布了整个市区的丘陵地,其中的峨眉山对于峨眉山地质的景观系好的地形地貌美景之一,也为旅游增色不少。

整个市城市内主要是滨江地,纵qu的河流有成都大学、府南河、金堂河等主要的河流。

(二)气候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少寒,夏热无霜,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20℃,年日照时数1195.2小时。

四季分明,春秋温和,夏雨及秋多雾霾,冬季北风较多。

全年均风向以东南风占一半左右,多为东南至偏西风。

阳光充足,降水充沥,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平均温13.1℃~18.9℃,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000-1150毫米,属多雨地区。

(三)水文地理成都地处川西水系较为发达的区域,岷江及其支流大部分经过成都市,其中包括双流、都江堰两大河流,全市境内共有河流11条,其中国家一级水系有都江堰、大邑两条河流,国家二级水系涵养、府南、蓝河、白河,九黄河五条河流。

成都市地质构造及背景PPT演示文稿

成都市地质构造及背景PPT演示文稿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地震反射剖面精细解释、GIS 地表 解析等手段对川西龙门山逆冲断断裂带构造特征进行了厘定, 进一步明确了龙门山地表4 条大型逆冲断裂带:
1. 青川-茂汶断裂带 2. 北川-映秀断裂带 3. 马角坝-安县-都江堰断裂带 4. 广元―江油―绵竹―大邑隐伏断裂带
受上述4 条大型逆冲断裂带控制,龙门山冲断带自北西
成都断陷盆地的基岩主要为白垩纪砂泥岩和第三纪
碎屑岩,盆地内充满了第四纪冲积、洪积物,形成了成 都平原。成都断陷盆地具有不对称的特点,第四纪北西 厚南东薄,竹瓦铺至茶店子间为第四纪最厚的中心沉陷 区,其两侧分布受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和蒲江——新 津——德阳隐伏断裂所控制,第四纪沉积等厚线长轴方 向沿龙门山作N 30°E方向延伸,最大厚度达541米,在 郫县竹瓦铺附近。
成都市地质构造及背景
1.地质背景与区域构造 2.成都地区的地质构造
1. 地质背景与区域构造
➢ 1.1 大地构造位置 ➢ 1.2 深部构造背景 ➢ 1.3 区域动力学环境 ➢ 1.4 区域主要活动性断裂
➢ 1.1 大地构造位置
成都盆地叠置于上扬子克拉通地块西北缘,东南邻龙泉 山构造带,西北邻松潘—甘孜地块东南缘龙门山碰撞造山带。 从地壳表层地质构造研究表明,以九顶山—北川断裂带和汶 川断裂带为界,以西属松潘—甘孜地块,以东属上扬子地块 西北缘川西前陆构造带,成都盆地叠置于川西前陆构造带中 南段。汶川8级地震就发生在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 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向南东方向依次划分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韧性变形带、基 底卷入冲断带、前缘褶皱-冲断带和前陆坳陷带。每一条大 型逆冲断裂带都是由一系列分支断裂组合而成,各分支断裂 之间往往被横向走滑断裂或捩断层分隔。龙门山冲断带的形 成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和多层次滑脱作用的叠加和改造,大 型逆冲断裂带是在多期构造活动中发生多期滑脱或逆冲而形 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成都年均降水量918毫米左右,集中分布在6-9月份,大约占 全年降水量的73%左右,其中7 8 月份是降水量最集中的月 份,大约有400毫米,两个月占全年的47%
在我看来,成都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冬季 很少下雪,基本都是下雨,而夏季下雨较多, 而且比较大,大多都是在晚上下雨。
6
7
1
成都地貌 成都气候 成都降水
2
Hale Waihona Puke 分类: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 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态类型。
成因: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流水搬运、风 力搬运、流水沉积、风力堆积、固结作用、冰 川抛蚀…
成都属于成都平原,地势 平坦,河网交错,自古有 “天府之国”的美誉。而 成都平原的形成是由发源 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 江及其支流等八个冲积扇 重叠联缀复合而成的。3
4
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有: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 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成都属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气候温和,无霜 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
个人看法: 成都一年四
季风较少,冬天不冷,夏天温 度不是很高,但是湿度比较大, 所以冬天“湿冷”夏天“闷热” 总体来说还是很适合人居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