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总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总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大量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观察与治疗,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在此进行总结,以期对于医生及患者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有所启发。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烟熏、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进餐的规律性和定时性。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此外,要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都会加重病情。

其次,应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

中药方剂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有一定的疗效,且不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

例如,芩连柴胡汤对于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同时,西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抗胃酸药等也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保护胃黏膜,加速溃疡的愈合。

此外,中西医结合的针灸疗法也值得推广。

针灸可以调整胃肠的蠕动,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胃部不适感。

选用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可以达到疏导气血、调理脾胃的功效。

胃俞穴、足三里、中脘等是常用的穴位。

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情绪波动。

情绪不稳定会引发胃炎的急性发作,因此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愉快的状态。

合理的生活规律、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也有助于缓解胃炎症状。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等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胃肠功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是不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不断推进和研究的深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会逐渐提高,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草药、西药和针灸疗法等综合应用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胃肠功能。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炎形式,患者常常会出现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本文将从临床治疗方面出发,探讨一些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1. 对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因此治疗方案也需要因人而异。

采取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胃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抗酸药物进行调控。

2. 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抑制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措施。

3. 适当调整饮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可以采用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饮食,适当加强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

同时,在饮食中应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状。

4. 心理疏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往往会因为症状的长期困扰而产生情绪问题,如忧虑、焦虑等。

在治疗中,可以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情绪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5.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尤其是胃窦部萎缩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切除受损的胃黏膜、养分吸收不良的部位等,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疾病,治疗应该是多方面、综合的。

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综合调理,全面缓解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周 信 有3(3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730000)关键词 胃炎,萎缩性 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范畴。

系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病理上主要表现为黏膜腺体萎缩,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当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在中度以上时则有癌变可能。

1 病因病机本病发病原因,不外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3个方面。

寒邪客胃系指腹部受凉,或恣食生冷,致寒凝气滞,胃失和降,收引作痛。

《素问・举痛论》谓:“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饮食不节系指暴饮暴食,恣食肥甘,损伤脾胃,食滞不化,气滞络阻,则痞满疼痛。

情志失调系暴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滞血瘀,而致胃满胀痛。

至于发病机理,不外虚实两个方面。

素体不足,脾胃虚弱,正气不足,则邪气踞之,或脾胃阳虚,则邪从中生,或胃阴不足,胃络失养而涩滞作痛,此属正虚;或复感外邪,寒邪客胃,或饮食不节,情感所伤而致胃气阻滞,和降失司,气滞血瘀,而致痞满疼痛,此属邪实。

可见其发病机理多是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而使邪气踞之,形成了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

根据本病“寒凝络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久病入络”之病因病机分析,“胃络阻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参照临床胃镜所见,胃黏膜充血水肿,色暗或灰暗,黏膜粗糙不平,或是结节隆起等,皆属局部血脉瘀滞,与临床血瘀所见一致。

综上所述,本病的病因病机,总有虚实夹杂的特点,而此中尤以脾胃虚弱与气滞血瘀为主,且互为因果,交错出现。

脾胃愈虚,运化能力愈差,气机不畅,可致胃络瘀阻益甚;而胃络瘀阻,气滞血瘀,又可致脾胃升降难复,脾主运化功能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导致中州之气愈益虚损。

2 辨证论治本病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虚、气滞、寒凝、血瘀之特点;尚有肝失条达,胃失和降,痰湿中阻,而表现蕴湿化热,伤及胃阴之病理特点。

金亚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金亚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金亚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金亚城主任医师从医50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将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特点金师认为,按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的描述,当属中医“胃痞”、“胃脘痛”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为脾胃虚弱,情志不和,饮食不节,以及幽门螺杆菌(HP)等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肝胃不和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临床上,胃脘胀闷、胁肋胀痛为肝胃不和的典型症状,也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又是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胃动力障碍是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

因此,从“病”“证”对应来看,萎缩性胃炎所表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胃不和证,有着许多共同的病理特点。

2 辨证分型与治疗肝胃不和证(肝胃不和型)基本型:症见胃脘、胸胁胀闷或胀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嗳气,呃逆,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的“萎胃I号方”(柴胡6g,紫苏梗12g,木香6g,枳壳6g,延胡索12g,白芍6g,砂仁6g,鸡内金12g,佛手6g,甘草6g)。

脾虚型肝胃不和证(脾虚肝郁型):症见胃脘、胸胁胀闷或胀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善叹息,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精神不振,身倦乏力,大便溏薄或溏结不调(多见于老年患者),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虚弦;治宜健脾理气和胃;选用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的“萎胃Ⅱ号方”(太子参15g,自术12g,绞股蓝15g,柴胡6g,木香6g,枳壳6g,延胡索12g,白芍6g,砂仁6g,鸡内金12g,佛手6g,白豆蔻6g,甘草6g)。

阴虚型肝胃不和证(胃阴亏损型):症见胃脘胸胁胀闷、胀痛(或痛势较剧),嗳气,呃逆,心烦易怒,口干,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或中有裂纹,脉弦数;治宜养阴理气和胃;选用养胃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的“萎胃m号方”(沙参12g,麦冬12g,柴胡6g,木香6g,枳壳6g,延胡索12g,白芍6g,石斛12g,鸡内金12g,乌梅6g,五味子6g,甘草6g)。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消化内科治疗。

本文将结合我的临床经验,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以供参考。

一、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所致,因此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调和脾胃。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这些方剂具有健脾胃、益气血、温中消食的功效。

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病情辨证:不同类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各异,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

2. 配伍合理:中药配伍要符合中医的理论,遵循相互增效、相互制约的原则,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生素等。

1. 质子泵抑制剂(PPI):PPI可抑制胃液分泌,减少胃酸的产生,从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2. 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能够减少胃酸的分泌,对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 抗生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常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可用于杀灭幽门螺杆菌,从而改善炎症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

1. 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2. 严格遵医嘱:患者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照规定剂量和服药时间进行治疗。

3. 并发症预防: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过敏反应等,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三、生活调整:除了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还需要进行生活调整,包括饮食调理、规律作息、减轻精神压力等。

1. 饮食调理: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煎炸食品,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杨春年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杨春年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杨春年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中医杨春年主任系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名老专家,其在医林辛勤耕耘数十载,学验俱丰,笔者曾随其学习临诊。

现将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如下。

1、本病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黏膜肌层增厚,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的“胃痞”“嘈杂”“胃脘痛”等范畴。

主任认为该病多由于久病耗气损精而致气衰无力,气虚血运不畅而致瘀阻,呈气虚血瘀之候。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则诸病丛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上常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形瘦体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脉细或弱等一派气血虚弱表现。

内镜检查示胃黏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皱襞变细,黏膜变薄,此乃气血虚弱无以荣养胃黏膜所致;病久入络,气血瘀滞,进一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胃更虚,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瘀阻胃络之证候。

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所言:“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

”因此,主任认为脾胃气虚血瘀为本病核心病机,贯穿于本病的整个过程。

2、谨守病机,匠心独具主任根据本病脾胃气虚血瘀主要病机,运用方剂如下:山楂、神曲、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莪术、薏苡仁、鸡内金、甘草。

运用山楂既消食除痞,又有活血化瘀之功;莪术消积化瘀,既可活血以通络,又可助山楂、神曲消食和胃。

方中黄芪、党参配伍莪术乃制方之特色,益气活血,补气而不壅中,攻破而不伤正,行中有补,补中有行,相得益彰,使病变消弭于无形之中。

薏苡仁健脾祛湿,防脾虚水湿内生。

全方共奏益气健脾、消食导滞、活血化瘀之功。

加减法:痞满、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属湿阻中焦者合平胃散、谷芽、麦芽各30g;便溏者配伍仙鹤草、桔梗,仙鹤草有补虚止泻之功,且用量宜30g以上,桔梗可宣肺升提,用量10g即可;失眠,入睡困难者加百合30g、紫苏9g调节阴阳,二药合用可引阳入阴;胃痛明显者,加延胡索、白芍理气和胃止痛;胃镜提示有溃疡、糜烂者,以胃痈治,加天花粉20g、冬瓜仁20g、桃仁10g祛瘀消痈;若已出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者,多配伍山慈菇、浙贝等祛瘀散结。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

本病病机复杂,临症繁多易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痛苦,笔者从事消化病临床工作诊治多年,对本病诊治颇有心得,并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本病中医辨证分型1.1 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牵及两肋,嗳气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常用药如:苏梗、白芍、百合、橘皮、枳壳等。

1.2 脾胃湿热型症见:胃脘胀痛,满闷不适,纳少恶心,口干苦粘,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常用药如:炒黄芩、蒲公英、蛇舌草、仙鹤草、川朴、苍术等,苔白腻脉滑者,可选用石菖蒲、砂仁,大便偏干加决明子。

1.3 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温,得食较舒,大便溏稀,怕冷乏力,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常用药如:炙黄芪、炙桂枝、白术、白芍、党参、茯苓、甘草、广木香,若肝脾不调,加炒防风、补骨脂。

1.4 胃阴不足型症见:胃中隐痛或灼热,口干咽燥,饥不饮食,舌质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常用药如: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白芍、甘草、木瓜等。

以上各证型中若见舌质有瘀点、紫气或瘀斑或舌下静脉偏曲者,为胃络阻滞之象,可选用活血之品,红花、丹参、莪术、三棱、川芎等。

2 本病内镜下辨证用药若见胃黏膜红白相兼,以白为主,黏膜见陈旧出血瘀点,病理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者,选用:当归、丹参、川芎,偏红者选用:赤芍、丹皮、仙鹤草、茜草;若萎缩伴急性活动时,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分泌液黄混浊者为湿热伤络,选用炒黄芩、白花蛇舌草、仙鹤草、赤芍、炒苡仁、茯苓、泽泻;胃黏膜苍白变薄,血管清晰可见色暗紫,陈旧性血斑或瘀点,病理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选用:桂枝、干姜、炙黄芩、党参、白术、失笑散、王不留行、红花;胃黏膜呈颗粒样或结节增生,病理示: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症(二度以上者,嘱病人定期复查),选用莪术、三棱、九香虫、山慈姑、凌霄花、穿山甲;胃黏膜伴见溃疡者,选用乌贼骨、煅瓦楞子、白芍、白及、生牡蛎;内镜下见有胆汁返流者,酌加代赭石、降香、刀豆子,患者伴胃中灼痛,可配用青皮、象贝母、元胡。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消化不良、饱胀感、恶心呕吐等。

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在我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体会如下。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药物治疗是核心。

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制酸剂和胃肠动力药等。

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能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缓解炎症反应。

制酸剂主要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胃肠动力药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饱胀感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饮食调理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饮食上应遵循“少量多餐、易于消化、软糯温热”的原则。

饮食宜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如米汤、粥、稀饭、蛋羹等。

食物应尽量细嚼慢咽,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避免暴饮暴食、过度喝酒和烟酒刺激等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注意的饮食原则。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作息、充足睡眠和减轻工作压力对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

适量的运动和锻炼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患者还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指标的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调整等都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长期治疗和调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采用自拟胃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结果:近期临床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恶变1例,总有效率为91.11%,疗效满意。

【关键词】胃炎;萎缩性;中医治疗;临床观察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炎中易发生癌变的一种,虽发病率低,仍倍受医患的高度重视。

本病发病缓慢,病程长,西医治疗疗效不佳,故我们从2000年至今一直在探索中药治疗的新途径,通过对多种疗法的比较,我们认为采用健脾化瘀通络法较佳,现将所观察总结的45例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0~70岁;病程6个月~21年。

临床自觉症状主要为胃脘痛(24例)、胃脘胀(30例)、嗳气(26例)、纳差(10例)、嘈杂(例)、泛恶(6例)、反胃(5例)、口苦(4例)等。

1.2 治疗方法中药健脾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

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白术、沙参各15 g,砂仁6 g,扁豆30 g,赤芍药、白芍药各12 g,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各10 g,甘草、桂枝、附子3 g。

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服。

1.3 疗效判定标准作用显效胃镜复查为浅表性胃炎,病理检查示肠上皮化生消失;好转:胃镜复查示病灶较前有好转;无效: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均示病灶无好转;恶变:经病理组织复查确诊为胃癌。

2 结果本组45例,治疗后显效28例(62.2%);好转13例(28.9%);无效3例(6.67%);恶变1例(2.2%),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者占91.11.%。

3 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等范畴。

临床多表现为长期反复性胃脘痞胀、隐痛灼热、纳差等。

从临床看多为脾胃气阴亏虚,因病程久,多合并气滞血瘀,入血入络之象。

故治以健脾养阴、活血化瘀并进。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

脾为阴土、湿土,性柔缓,宜温宜燥。

胃为燥土、阳土,性刚燥,喜柔喜润。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作为消化内科医生,我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体会进行的总结。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我会首先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首要任务。

我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胃部不适的频率、疼痛的性质和位置等,以及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对于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我会进行胃镜检查、血液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我通常建议他们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不规律的饮食。

我会建议他们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以促进胃部的愈合和恢复。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我会考虑给予药物治疗,如抗酸药、抗生素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等,以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还会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因素对胃部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会与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还会建议他们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和放松身心的活动,以帮助改善心理状态并促进胃部的愈合。

我会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我会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我还会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经验和科学方法。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定期的随访是治疗的关键。

通过与患者的紧密合作和有效沟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常见上腹部隐痛、胀满(进食后更甚)、烧心、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没有特异性,胃粘膜活检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中医临床接诊的病例一般都已经明确了诊断。

有人说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当于中医所称的“胃痞”、“虚劳”、“胃脘痛”等,个人意见这样的对号入座既无必要,也不妥当。

如果诊断明确,径直称“慢性萎缩性胃炎”即可,换个中医名称,对临床辨证和治疗似无帮助。

目前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动力以及止痛等对症治疗,此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人认为,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不只是补充方法或曰替代方法,而应该作为主要的手段,因为无论是改善症状,还是纠正病变,中医药治疗的效果都是肯定的和显著的。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病变按个人见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以正虚为本,包括气虚、阳虚和阴虚三种基本病变。

三种基本病变往往互相交错,表现为气阳虚、气阴虚、阴阳两虚等正虚类型。

另一方面,本病还可能存在湿浊、宿食、瘀血、火热、水饮、气滞等邪气因素,使其病变呈现较为复杂的状况。

二、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本病的基本病变是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在治疗上要抓住二个方面的关键,一方面促进胃粘膜和腺体的生长和再生。

这二种方法都是根本性的治疗。

1.阻止胃粘膜腺体萎缩,而在腺体萎缩出现后,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依然存在,所以抑制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就能够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

按笔者个人的见解,本病腺体萎缩是正气虚弱的表现;而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在中医看来则属于湿浊、火热、凝寒、瘀血、水饮、气滞、宿食等邪实现象。

根据这一认识,在抑制胃粘膜的炎症时,就要根据具体病情,分别应用祛湿、清热、化瘀、散水、行气、消食的方法。

笔者习惯应用芩、连、姜、夏、枳、芍等物,增减剂量,随症治之。

药物不多,但一药多效,对其病变的作用可谓面面俱到。

郭喜军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

郭喜军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

郭喜军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因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伴有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故有专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癌前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郭喜军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独到的见解及临证经验,疗效显著,部分患者的萎缩病变程度减轻甚至得到逆转。

郭教授认为病机的关键是虚、滞、热、瘀,其中气虚为本,气滞、热郁、血瘀是标。

治疗强调通补、通降、泻热、祛淤。

现将其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 分清虚实,明确主次,治在辨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主要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用药不当、久病体虚或素体虚弱等有关,本虚标实是其病机根本。

但在基本的不同阶段,虚实各有主次轻重,临床要抓住主要矛盾,随证选方用药,分而治之。

一般可分5个症候:肝胃郁滞证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湿热内蕴证可选用连朴饮、三仁汤等,胃络瘀阻证可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胃阴不足证可选用沙参麦冬汤、二冬汤等,脾胃虚弱证可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通常病初起时实证、热证多见,病久虚证或虚实夹杂为多。

2. 虚是本质,滞是核心,治在通补脾胃虚弱是胃粘膜病变发生、发展在癌前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病机本质。

从局部与微观来看,脾胃虚弱,气血不能滋养胃粘膜,胃粘膜受损、萎缩,见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常伴胃粘膜变薄、苍白等胃之局部征象表现。

胃为传化之腑,只有保持舒展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

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

而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因之不运,则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等相因为患。

研究证明健脾益气法在提高胃壁屏障防御机能的同时,能够有效逆转粘膜的萎缩、轻中度肠化与异型增生。

郭老师临证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太子参、炒薏苡仁等益气健脾,单纯脾气虚或兼有阴虚,多选用太子参20g-30g,太子参气清味薄,故需多用才能奏效;如兼阳虚症候,首选党参;参芪合用加强补气作用。

王发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王发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缩 、 薄 , 伴 有肠 化 生 和 假 幽 门腺 化 生 及 不 典 型 或 痛及 两胁 , 闷嗳 气 , 酸 , 嗝 , 叹息 , 状 发 变 或 胸 泛 打 常 症 增生 等 表现[ 1 ] 。现代 医学对 本病 诊 断明确 , 缺乏 理 作 多 与情 绪 有关 , 但 舌淡 、 苔薄 白 , 弦 ; 热 壅 阻证 , 脉 湿 想 的治 疗 方 法 。中 医采 用 辨 证 论 治 的方 法 治疗 本 症 见 胃痛 , 口干 口苦 , 有身 重 、 蒙 , 呆 犯 恶 , 或 头 纳 小 病 , 有较 好 的 临床 效 果 。王 发 渭教 授 是 解 放 军 总 便 黄 , 便 秘 结 或 泻 痢 , 红 苔 黄 , 滑 ; 胃阴 虚 具 大 舌 脉 肝 医 院 中医 科 主 任 医 师 , 士研 究 生 导 师 , 事 中 医 证 , 见 胃脘 隐 痛 , 灼感 , 硕 从 症 烧 胃胀 , 纳食 无 味 , 口干 喜 临床 、 学 、 研工作 4 教 科 0余 年 , 从 著 名 中 医学 家 饮 , 劳 乏 力 , 为 形 瘦 之 人 , 质 红 少 苔 乏 津 , 师 疲 多 舌 脉 高辉 远 先 生 , 验 俱 丰 , 脾 胃病 的诊 治 有 独 到 的 细数 。在 此基 础 上 , 对诸 多 兼 夹证 及 变 证 灵 活加 学 对 针 经验 。笔 者有 幸 跟师 学 习 。 将 王 师治 疗 慢 性 萎缩 减用 药 , 现 常见 的兼 夹证 及 变证 有 : 痰 食 阻滞 . 兼 常见 性 胃炎 的经验 总结 如下 。 胃胀 痛 , 腐 吞 酸 , 思 饮 食 , 多 黄 厚 腻 ; 阴虚 嗳 不 舌 兼 1 中西合 参 。 辨证 论治 为本 津亏, 常见 口干 , 胃酸偏 少 , 红 乏津 ; 瘀 血 阻络 , 舌 兼 慢性 萎 缩性 胃炎 据其 症 状 表 现 , 当于 中医学 常见 胃脘 刺 痛 , 暗 、 下 络 脉 瘀 紫 ; 肝 胃郁 热 , 相 舌 舌 兼 “ 胃痛 ” “ 、 胃脘 痛 ” “ 、 胃痞 ” 范 畴 , 西 医诊 断 多 以 常见 口苦 口干 , 酸 , 红 苔黄 , 弦等 。 等 其 泛 舌 脉 胃镜 和病 理 确 诊 ,中 医则 多根 据 望 闻 问 切 四诊 和 2 选 方 灵活 。 专方 专药 结合

余绍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余绍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主) ; 病 理 检 查 :重 度 慢 性 胃 炎 ,轻 度
查 :慢性萎 缩性 胃炎;病理检查 :中度 慢性萎 缩性 胃炎, 胃窦部 中度肠上皮化
生及 不 典 型 增 生 。 症 见 胃脘 胀 闷 不 适 ,
萎 缩 ,肠 上 皮化 生及 不 典 型增 生 。症 见 :胃脘胀 痛不适 ,餐后 胀甚 ,饥 时疼
香燥 ,虽 气机得解 ,但 胃阴更 伤 。用 时
则药味宜 少 ,药量 宜轻 ,一般 二三 味即
可 ,用 量 常 为 6 ~9 g ,最 多 ≤ 1 2 g 。
佳 。余 教授认 为 ,很 多 中药具 有很好 的
促 胃动力作用 ,但一定 要辨证应 用 ,才 能获得 满意 的效果 。痞 满一病 多因 中焦 气机不 利 ,升 降失 司所 致 ,而 现代药理 研究 表 明 ,行 气 药具 有促 胃动力 作用 ,
浙 贝母 1 2 g ,海螵 蛸 1 2 g 。水 煎服 ,1
剂/ d 。服 药 7 剂 后 ,疼 痛 基 本 消 失 ,仍
1 5 g ,藿香 1 2 g ( g 下) ,丁香 6 g ( 后 下) ,
豆蔻 6 g ( 后 下) ,谷 麦 芽各 1 5 g , 焦 山 楂
注 意 兼 夹 证 的 治 疗
气 药 ,如 郁 金 、佛 手 、紫 苏梗 等理 气
显 ;③ 胃样 表 现 ,患 者 纳差 ,疼 痛 明
显 ,药 物疗 效 欠 佳 。
慢性 萎 缩性 胃炎 一证 ,在脾 气 虚 、 胃阴 不 足 的基 础上 ,常兼 夹 血 瘀 、气 滞 、湿 、热 、毒 等 ,故 治 疗 常 益 气 养 阴 、活 血解毒 、清热 除湿并举 。余教 授 以 此 法 治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虚 实 夹 杂 者 ,方 用 自拟萎 胃复元 汤加 减 :黄 芪 、 太子参 、生地 黄益气 养阴 ;救 必应 、三 七末行 气活血 ;三桠 苦 、半枝莲 、七 叶 莲 、竹 茹 、蒲 公 英 清 热 解 毒 。使气 滞 解 ,湿 阻化 ,郁 热清 ,血瘀 除 ,而 中气 渐复 , 胃络和 畅 ,胃气来 复 。若 见舌淡 红 、苔 薄 、脉 弦等气滞 明显者 ,加川楝 子 、延胡 索 、柴 胡 、郁金 、枳壳 、紫苏 梗 、素馨 花 等疏 肝行 气 ;若脘 痞 纳呆 , 舌 淡红 、苔腻者 ,加薏 苡f _ : 、豆 蔻 、藿 香 、佩 兰 、厚朴 、法半 夏 、茯苓 等醒脾 化 湿 ;若 口干便 结 ,舌 红少津或 苔少有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目的:分析并研究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消化内科在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替普瑞酮,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药替普瑞酮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替普瑞酮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其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胃黏膜腺体萎缩[2],这是胃炎演变的一个关键环节[3],所以对于该疾病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本研究为了更好地治疗患者,分析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我院的4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抽选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4岁,最低年龄为33岁,平均年龄为(52.7±11.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3岁,最低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54.6±11.7)岁。

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HP感染程度予以三联抗菌治疗,主要药物为果胶铋、奥美拉唑、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患者连续治疗一周。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和病程,下面是我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一些体会。

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首要任务是减轻炎症刺激和胃黏膜损伤。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饮食调节、养胃和胃黏膜保护剂的口服等。

但对于症状严重的重度病例,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如使用抗酸药物、抗炎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酸药物可以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来保护胃黏膜,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而抗生素可以清除感染的细菌,从而减轻炎症刺激。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和饮食调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遵循合理的饮食习惯,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酸性食物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缓慢进食,避免过饱或空腹,减少胃酸的分泌和胃黏膜的损伤。

合理补充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还需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和保养。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和良好的睡眠,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

患者还需注意戒烟和限制饮酒,避免过度的刺激和损伤胃黏膜。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定期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有耐心和坚持。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病,治疗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长期的持续护理。

患者需与医生建立持续的随访和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对治疗过程有信心和耐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同时要注意自我调护和保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延缓病情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引起胃黏膜的变薄和结构的紊乱,以及腺体的萎缩。

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症状有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等,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胃出血和胃溃疡等并发症。

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综合考虑。

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症状的缓解,更要注重对病因的治疗,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细菌感染和饮食不当等多个方面。

我们在治疗中应采取多种手段,如药物治疗、调整饮食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药物治疗中,我们常用的药物有抗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

抗酸药物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部炎症,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

胃黏膜保护剂则可以增强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减少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常用的有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等。

在药物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症状的轻重和炎症的程度来合理选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调整饮食和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措施。

饮食方面,患者应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适度性,避免暴饮暴食和吃过辣、油腻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因为吸烟和饮酒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对病情的恢复不利。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还需要注意长期治疗的重要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少有可以短时间内彻底治愈的方法。

患者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病因、症状的缓解以及长期治疗的重要性等。

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和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邵祖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总结

邵祖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总结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0年第18卷第3期•中医中药•201患者进行1次上述治疗,共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患处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患处 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的评分及治疗的效果。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患处的疼痛感[3]。

使用我院自制的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患者患侧踝关节的运动功能。

1.4疗效判定标准康复:接受治疗后,患者患侧踝关节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好转:接受治疗后,患者患侧踝关节的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患侧踝关节的运动功能未得到改善。

1.5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土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

以P V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咼于甲组患者, P V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名称例数康复[«(%)]好转[«(%)]无效[(%)]总有效率[%(”)]甲组289(32.14)12(42.86)7(25)75(21)乙组2910(34.48)18(62.07)1(3.45)96.55(28)X,值 5.48P值V0.05注:总有效率=(康复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

2.2两组患者患处肿胀、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及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的评分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患处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和患处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者,P V0.05;乙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 V0.05;乙组患者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的评分高于甲组患者,P V0.05。

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患处肿胀、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及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的评分(X土S)名称例数患处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d)患处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d)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的评分(分)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分)甲组287.79±0.2415.22±2.0285.49±3.06 5.49±0.21乙组29 4.31±0.258.59±2.0192.48±3.05 3.01±0.22t值11.0517.4815.338.56P值V0.05V0.05V0.05V0.053讨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分别给予消化内科常规治疗和消化内科常规治疗+替普瑞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77.27%,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05±1.25)d、2.27%,均低于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0.05)。

结论:在常规消化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口服替普瑞酮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的一种慢性胃炎,有多灶性萎缩性和自身免疫性两种胃炎之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由慢性浅表性胃炎等发展形成,具有发病症状不显著、治愈难度大特点[1]。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8例慢性萎缩性患者,探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享有知情权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器官病变、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其他严重消化系统疾病。

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有24例、2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为(31.79±6.45)岁,多灶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分别有26例、18例;治疗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有25例、19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为(32.26±6.89)岁,多灶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分别有27例、17例;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于明霞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于明霞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于明霞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践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最为显著的临床症状为胃粘膜腺体萎缩,极易演变为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手段是消化内科的研究重点。

本文探究分析了替普瑞酮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价值,现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3年 6 月~ 2015年 6 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10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患者。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27 例,女性患者 23例;患者年龄在 25 ~ 6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1±2.48)岁;病程在 1 ~ 5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53±1.26)年。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分型如下所示:非化生型 25 例,肠型化生 14 例,假幽门腺化生 11 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26 例,女性患者24 例;患者年龄在 25 ~ 6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5±2.27)岁;病程在 1 ~ 5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7±1.32)年。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分型如下所示:非化生型 24 例,肠型化生 14 例,假幽门腺化生12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联抗菌疗法进行治疗,果胶铋 4g+ 阿莫西林 1000mg+ 克拉霉素 500mg,连续治疗一周。

表现出反酸症状的患者可于睡前增服 20mg 的奥美拉唑,1 次 /d;腹胀严重患者可于三餐前 30min,增服 20mg 潘立酮。

1.2.2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同样采用三联抗菌疗法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

本病病机复杂,临症繁多易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痛苦,笔者从事消化病临床工作诊治多年,对本病诊治颇有心得,并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本病中医辨证分型
1.1 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牵及两肋,嗳气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常用药如:苏梗、白芍、百合、橘皮、枳壳等。

1.2 脾胃湿热型症见:胃脘胀痛,满闷不适,纳少恶心,口干苦粘,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常用药如:炒黄芩、蒲公英、蛇舌草、仙鹤草、川朴、苍术等,苔白腻脉滑者,可选用石菖蒲、砂仁,大便偏干加决明子。

1.3 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温,得食较舒,大便溏稀,怕冷乏力,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常用药如:炙黄芪、炙桂枝、白术、白芍、党参、茯苓、甘草、广木香,若肝脾不调,加炒防风、补骨脂。

1.4 胃阴不足型症见:胃中隐痛或灼热,口干咽燥,饥不饮食,舌质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常用药如: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白芍、甘草、木瓜等。

以上各证型中若见舌质有瘀点、紫气或瘀斑或舌下静脉偏曲者,为胃络阻滞之象,可选用活血之品,红花、丹参、莪术、三棱、川芎等。

2 本病内镜下辨证用药
若见胃黏膜红白相兼,以白为主,黏膜见陈旧出血瘀点,病理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者,选用:当归、丹参、川芎,偏红者选用:赤芍、丹皮、仙鹤草、茜草;若萎缩伴急性活动时,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分泌液黄混浊者为湿热伤络,选用炒黄芩、白花蛇舌草、仙鹤草、赤芍、炒苡仁、茯苓、泽泻;胃黏膜苍白变薄,血管清晰可见色暗紫,陈旧性血斑或瘀点,病理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选用:桂枝、干姜、炙黄芩、党参、白术、失笑散、王不留行、红花;胃黏膜呈颗粒样或结节增生,病理示: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症(二度以上者,嘱病人定期复查),选用莪术、三棱、九香虫、山慈姑、凌霄花、穿山甲;胃黏膜伴见溃疡者,选用乌贼骨、煅瓦楞子、白芍、白及、生牡蛎;内镜下见有胆汁返流者,酌加代赭石、降香、刀豆子,
患者伴胃中灼痛,可配用青皮、象贝母、元胡。

3 讨论与体会
3.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本病是消化系常见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数相近似,两者需胃镜与病理证实,本病约占慢性胃炎中32%,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增多,笔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是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的一种表现,而胃黏膜层小血管扭曲,血管壁增厚和血管狭窄是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基础,这样循环功能改变可导致胃黏膜营养不良,胃黏膜屏障与分泌功能降低,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引起胃黏膜炎症性病变发展,最终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阶段。

3.2 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认为本病发生形式,其病因与长期饮食不节,劳倦不当,情志郁怒,寒湿不调,病后伤中(它病及中,药物伤中)有关,由于这些药物长期直接或间接损伤胃膜血络,使胃受纳腐熟水谷,脾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功能失健,气机郁滞,血脉不和,胃损膜伤,络脉瘀阻。

3.3 固本与治标,益气活血不可少根据临床表现属“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其病理可见虚实夹杂,在各症型中多数可兼有中虚夹瘀之证,本着“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以治本为主,兼治其标,采用益气扶正,活血祛瘀,调理气机,顾护胃膜,疏通胃络,达到修复腺体及腺体复生的目的,即补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