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断句ppt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
![中考专题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e2d23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7.png)
03 虚词断句
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
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句尾词:也、矣、焉、耳、哉等经常用于陈说句尾;耶、与(欤)、邪(耶)等 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善抓标志,巧断语句
——文言文断句技能
学习目标
01 02
能够进行文言文断句。 能够对古文文段进行编排。
定义
中国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文言文断句,传统上 称之为“句读”(dòu)。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 解原意。
阔少爷断错句娶错妻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是第二人称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之、其、彼,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 “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XXX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巩固练习
1 . 某 自 度 不 能 数 十 日/亦 当 得 一 官 以 出/但 不 知 何 处 耳
【解析】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是准确断句的前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自己揣度 不过几十天,也应当能够某得一个官职来施展抱负,只是不知道(这个机会)在 什么地方罢了。标志性断句词语有“亦”“但”。
2023年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课件(16张PPT)
![2023年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课件(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60b93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e.png)
文言断句的步骤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3)先易后难,借助一些方法技巧,巧妙断句。
一:借助名词断句。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 名、官职名等。
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二:借助动词断句
练3: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 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4处)
练4:管宁与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 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5处)
练5: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 也?(3处)
解析2: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 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什么是断句?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 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 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 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 (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 读”。断句的标记为“/”。
解析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解析4:管宁与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 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
解析5: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 谓阁子也?
课 堂 小 结
延伸拓展
断句口诀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为中心。 找出了动词,也就区分出独立的 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 正确断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为学》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为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cd4059ce2f0066f4332255.png)
告诉、对...说
shì
富 者 曰 :“子 何 恃 而 往 ?”
怎么样?
你,对他人的敬称 凭借什么
bō 曰:“吾 一 瓶 一 钵 足 矣 。”
足够
租船、雇船
还,尚且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 下, 犹 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许多
顺江而下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 告 富 者。
到了第二年
从
把 告诉
富 者 有 惭 色。
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子何恃而往?
子
古义:告诉 今义:言语、说话
古义:你
今义:儿子
文言文断句专题
中考题型演练(1)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 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者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宋朝使用“。” “,”来表示句读。
断句趣闻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人.自幼聪慧, 十岁即能诗文,曾与两个弟弟在紫云山 下读书,后都闻名与京师,被后世人称为” 三彭”。雍正年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 后辞官回家,晚年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 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著作有《飞鹤 堂文集》《雪夜诗坛》《晚年史稿》。
文言文断 句
专题
请你用“/”为这幅对联断句,并给多音字注音
上联:海 水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落 下联:浮 云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消
海 水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落 cháo 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c402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c.png)
二、抓住标志
3.抓住修辞标志
C.以“反复”确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 方法。一些文言文中会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 然有助于断句。
二、抓住标志
3.抓住修辞标志
D.句式标志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 句等,都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如:“薛谭学讴于秦青(人名)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 辞归。” (《列子·汤问》)
课堂练习
练习一
节因共白帝曰郃 xiá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 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 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 下狱死
答案:
答案: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 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 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 球皆下狱死
解析:
解析:要给画线部分文字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 标志的虚词:盖、于、而、夫、惟、是以、乃、虽、 者、故、也;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盖、而、 夫、惟、是以、乃、虽、故”属于句首虚词,“者、 也”属于句尾虚词,“于”属于句中虚词。由此,就 可以准确断句。
答案:
答案: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 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 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 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
对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组合方式、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理 解不透,掌握不牢。
例如: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史 记·秦始皇本纪》)
错误: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这句话是说,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不是说夏太后死于 十六日那天。东汉前古人用干支记日,数字和“日”连用,并非说某月某日。 应改为: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 过十六天,夏太后就离世了。)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课件(共31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课件(共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89b215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e.png)
/ / / 知 不 足 然 后 能 自 反 也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翻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 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3、综合练习,用三条“/”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
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牛刀小试 1、用3条“/”给下面文段断句。
/ /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 曰 长 于 臣 沛 公 曰 君
为 我 呼 入, 吾 得 兄 事 之。
规律一、五
——《鸿门宴》
翻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 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 待他。”
2、单句练习,用3条“/”给下面几个句子断句。
排比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闻妹妹来来,,当当户户理理红红妆妆,,小小弟弟闻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5.山货不恶在其高弃,于有地仙也则,灵不;必水藏不于在己深;,力有恶龙其则不灵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反复、对偶
规律方法总结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
/ / /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思考:有无规律可循?
规律方法总结二:借助句末语气词断句。 ★句末语气词有“乎、者、也、矣、邪(耶)、哉、焉、耳、 而已”等,可在语气词后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句子断句。
惠 子 曰/我 非 子/固 不 知 子 矣/子 固 非 鱼 也 /子 不 知
鱼之乐
是 马 也/虽 有 千 里 之 能 其 视 下 也/亦 若 是 则 已 矣
翻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 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3、综合练习,用三条“/”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
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牛刀小试 1、用3条“/”给下面文段断句。
/ /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 曰 长 于 臣 沛 公 曰 君
为 我 呼 入, 吾 得 兄 事 之。
规律一、五
——《鸿门宴》
翻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 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 待他。”
2、单句练习,用3条“/”给下面几个句子断句。
排比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闻妹妹来来,,当当户户理理红红妆妆,,小小弟弟闻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5.山货不恶在其高弃,于有地仙也则,灵不;必水藏不于在己深;,力有恶龙其则不灵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反复、对偶
规律方法总结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
/ / /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思考:有无规律可循?
规律方法总结二:借助句末语气词断句。 ★句末语气词有“乎、者、也、矣、邪(耶)、哉、焉、耳、 而已”等,可在语气词后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句子断句。
惠 子 曰/我 非 子/固 不 知 子 矣/子 固 非 鱼 也 /子 不 知
鱼之乐
是 马 也/虽 有 千 里 之 能 其 视 下 也/亦 若 是 则 已 矣
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32370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f.png)
什么叫断句
▪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 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句 ”; ▪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dòu)。所以用标点符号给 古书停顿叫断句读。
【考试说明】
题型:选择题(选择课外文言文的划 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 力,综合考查学生文言基本功。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 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3分)(2019年)
3.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 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 乐作焉。(3分)(2020年)
课堂总结
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回读全文,查漏补缺 依靠语感,事半功倍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凿壁偷光)
▪ 练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 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断3处)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
出焉/东流注于河(断3处)《精卫填 海》
▪ 练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断3处)
▪ 看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练: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断4处)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断4处)
3.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 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练: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断5处)
10
方法一: 找名词或代词,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 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
浙江新中考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209218
![浙江新中考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209218](https://img.taocdn.com/s3/m/a0641d0e9e31433238689308.png)
第十页,共60页。
解题:翻译时要注意添做到课内外的迁移运用。“汝”字,
在《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句中学过;“异”字,
在《出师表》“不宜异同”句中学过。另外,有些句子直译
后,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有比较大的不同,可以考虑
作适当的意译。
答案:(示例)从今以后,可以让他和你们一起到学院读
书,住宿吃饭的标准不能和你们有所不同(或者意译为:要
和你们一样)。
第十一页,共60页。
第十二页,共60页。
一、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 1.判断句。判断句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为“……者,……也”,翻译 为“……,是……”。如:“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倒装句。翻译这类句子时,要调整好语序,按照现 代汉语的一般语序翻译。如:“甚矣,汝之不惠。”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方孝孺把笔抛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 诏书(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
第三十一页,共60页。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 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 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 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 贫困的人难道只有我吗?”
(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注释】①磔,zhé,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
第二十九页,共60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读书日盈.寸 满 ②尝卧病,绝.粮 断,尽 (2)给文 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停顿处用 “/”划开。(限 断两处) 城下之日 / 彼必不降 / 幸勿杀之。
解题:翻译时要注意添做到课内外的迁移运用。“汝”字,
在《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句中学过;“异”字,
在《出师表》“不宜异同”句中学过。另外,有些句子直译
后,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有比较大的不同,可以考虑
作适当的意译。
答案:(示例)从今以后,可以让他和你们一起到学院读
书,住宿吃饭的标准不能和你们有所不同(或者意译为:要
和你们一样)。
第十一页,共60页。
第十二页,共60页。
一、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 1.判断句。判断句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为“……者,……也”,翻译 为“……,是……”。如:“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倒装句。翻译这类句子时,要调整好语序,按照现 代汉语的一般语序翻译。如:“甚矣,汝之不惠。”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方孝孺把笔抛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 诏书(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
第三十一页,共60页。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 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 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 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 贫困的人难道只有我吗?”
(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注释】①磔,zhé,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
第二十九页,共60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读书日盈.寸 满 ②尝卧病,绝.粮 断,尽 (2)给文 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停顿处用 “/”划开。(限 断两处) 城下之日 / 彼必不降 / 幸勿杀之。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和翻译》复习课件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和翻译》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41d3d3bd64783e08122bd8.png)
于王导
❖ 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 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 人为未洽。
❖ 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 便无复人。〞任大喜说。
❖ 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 〞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政论、史论类
❖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 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概者不 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 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 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修养百 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 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 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 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 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 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 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 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 往不协音律,何耶?
❖ 太史公说:我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 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时,总 是禁不住放下书本而慨叹。
文言文翻译
❖ 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 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
❖ 说道:唉,周王室衰微了,挖苦时政的? 关雎?诗就出现了;周厉王、周幽王的 统治衰败了,礼崩乐坏,诸侯便恣意横 行,政令全由势力强大的国家发布。
❖ 专门学习陶渊明的失之于浅显平直,明 白易晓;专门学习谢灵运的失之于堆砌 辞藻,叠床架屋。
文论类
❖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余独爱其工于 用韵也。盖其得韵宽,那么波澜横溢, 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 可拘以常格。得韵窄那么不复傍出,而 因难见巧,愈险愈奇。余尝与圣俞论此 圣俞戏曰前史言退之为人木强假设宽韵 可自足而辄傍出窄韵难独用而反不出岂 非其拗强而然与坐客皆为之笑也。
❖ 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 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 人为未洽。
❖ 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 便无复人。〞任大喜说。
❖ 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 〞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政论、史论类
❖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 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概者不 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 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 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修养百 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 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 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 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 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 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 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 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 往不协音律,何耶?
❖ 太史公说:我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 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时,总 是禁不住放下书本而慨叹。
文言文翻译
❖ 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 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
❖ 说道:唉,周王室衰微了,挖苦时政的? 关雎?诗就出现了;周厉王、周幽王的 统治衰败了,礼崩乐坏,诸侯便恣意横 行,政令全由势力强大的国家发布。
❖ 专门学习陶渊明的失之于浅显平直,明 白易晓;专门学习谢灵运的失之于堆砌 辞藻,叠床架屋。
文论类
❖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余独爱其工于 用韵也。盖其得韵宽,那么波澜横溢, 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 可拘以常格。得韵窄那么不复傍出,而 因难见巧,愈险愈奇。余尝与圣俞论此 圣俞戏曰前史言退之为人木强假设宽韵 可自足而辄傍出窄韵难独用而反不出岂 非其拗强而然与坐客皆为之笑也。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4张PPT)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08790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4f.png)
(1)注意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根据结构来断句。 如句式: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 结构:“……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 为……所……”“受……于……”“如……何”等。
(2)注意对称句,利用其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 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小试牛刀】 例句:
北 山 愚 公 者/年 且 九 十/面 山而 居
考察形式
给文章某一段,某句断句,用 “/”标记隔开。
我喜欢你喜欢什么喜欢你谁你我什么我喜欢你谁喜欢你我
我喜欢你。 喜欢什么? 喜欢你。 谁? 你。 我什么? 我喜欢你。 谁喜欢你? 我。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教学重难点
1、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 词。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陌生文本断句 题型。
壹
认识文言文
知识小拓展
①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 ②大约在汉代,开始使用句读。 ③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圈点。 ④到了明代又出现 ︴和‖,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 名。 ⑤进入20世纪,一些学者开始向国内介绍欧美最通 行的一些标点符号。并根据古代的句读符号,参考 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文字需要的我国最 早的新式标点符号。
注意: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 名,以后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 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 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
2、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注意对称句,利用其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 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小试牛刀】 例句:
北 山 愚 公 者/年 且 九 十/面 山而 居
考察形式
给文章某一段,某句断句,用 “/”标记隔开。
我喜欢你喜欢什么喜欢你谁你我什么我喜欢你谁喜欢你我
我喜欢你。 喜欢什么? 喜欢你。 谁? 你。 我什么? 我喜欢你。 谁喜欢你? 我。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教学重难点
1、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 词。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陌生文本断句 题型。
壹
认识文言文
知识小拓展
①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 ②大约在汉代,开始使用句读。 ③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圈点。 ④到了明代又出现 ︴和‖,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 名。 ⑤进入20世纪,一些学者开始向国内介绍欧美最通 行的一些标点符号。并根据古代的句读符号,参考 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文字需要的我国最 早的新式标点符号。
注意: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 名,以后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 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 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
2、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中考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课件——湖南省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中考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课件——湖南省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6f603e414791711cd7917d3.png)
意 明先辨找句 出读这,个是句阅子读中古的文名最词基不:本“的在元能符也力”是。夫年号夷;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虚 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
讲
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节选自《诗话总龟》)
(注释)①韩退之:韩愈,字退之,权: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②第三
节:指韩愈仪仗的第三节。③象外:现实生活、眼前事物之外。
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
“而”字前后不断句
于诵读理解。
——也就是说,断句是幼儿园的必修课
叁
贰
方法三: 注意对话词 方法二: 注意动词和形容词 方法一: 注意名词和代词
壹
录
目
陆
伍
方法六: 注意对称 方法五: 注意句式 方法四: 注意虚法 一
:
壹
注 意 名
词
和
代
壹
注 意 名 词 和 代 词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 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
父然,负世 此医自也放,,授喜以从《滑脉稽诀饮》酒【。者游答。 案】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方每法阅二 一:事注,意必动寻词绎和数形终容④词,兽掩卷/茫往然,往辄复有不省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虚 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
讲
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节选自《诗话总龟》)
(注释)①韩退之:韩愈,字退之,权: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②第三
节:指韩愈仪仗的第三节。③象外:现实生活、眼前事物之外。
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
“而”字前后不断句
于诵读理解。
——也就是说,断句是幼儿园的必修课
叁
贰
方法三: 注意对话词 方法二: 注意动词和形容词 方法一: 注意名词和代词
壹
录
目
陆
伍
方法六: 注意对称 方法五: 注意句式 方法四: 注意虚法 一
:
壹
注 意 名
词
和
代
壹
注 意 名 词 和 代 词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 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
父然,负世 此医自也放,,授喜以从《滑脉稽诀饮》酒【。者游答。 案】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方每法阅二 一:事注,意必动寻词绎和数形终容④词,兽掩卷/茫往然,往辄复有不省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中考复习: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件(36张PPT).ppt
![中考复习: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件(36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8ee5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a.png)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
3.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 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 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 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 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 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感叹,“啊”“呀”;Leabharlann 词尾。 ②介词:“于” “在” “从”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期盼,可 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技巧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 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 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 “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共24张PPT).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共2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1173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5.png)
文言文断句
目·录
习题小练 找方法
沙场点兵 分享收获
壹
习题小练
习题小练
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2、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3、秦 王 坐 章 台 见 相 如 相 如 奉 璧 奏 秦 王 秦 王 大 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
找时间词 找修辞
固定句式
对话标志
肆
分享收获
分享收获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多积累文言词语 多读文言范文 多练文言断句
谢谢聆听!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骄人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沙场点兵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 峭拔凝工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 聚为村市。 (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
山 下 有 石 人 岭 峭 拔 凝 工 形 如 人 状 双 髻 耸 然。
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
沙场点兵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 之,所杀甚众。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上 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2021年荆州中考)
臣 愚 以 为 陛 下 法 太 明 赏 太 轻 罚 太 重。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沙场点兵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残:既葬而墓 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 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 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目·录
习题小练 找方法
沙场点兵 分享收获
壹
习题小练
习题小练
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2、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3、秦 王 坐 章 台 见 相 如 相 如 奉 璧 奏 秦 王 秦 王 大 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
找时间词 找修辞
固定句式
对话标志
肆
分享收获
分享收获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多积累文言词语 多读文言范文 多练文言断句
谢谢聆听!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骄人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沙场点兵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 峭拔凝工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 聚为村市。 (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
山 下 有 石 人 岭 峭 拔 凝 工 形 如 人 状 双 髻 耸 然。
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
沙场点兵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 之,所杀甚众。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上 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2021年荆州中考)
臣 愚 以 为 陛 下 法 太 明 赏 太 轻 罚 太 重。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沙场点兵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残:既葬而墓 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 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 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技巧(共33张PPT)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技巧(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39ca900066f5335b8121a5.png)
▪ D.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 2019年元调:《秦伐韩,军于阙与》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不然必败
▪ A.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 B.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和/且休士卒。 ▪ A.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 B.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 C.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 D.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 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 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 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断句趣谈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夸】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周正 。
【贬】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 大周正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 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
▪ 2019年元调:《秦伐韩,军于阙与》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不然必败
▪ A.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 B.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 2019年元调:《秦伐韩,军于阙与》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不然必败
▪ A.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 B.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和/且休士卒。 ▪ A.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 B.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 C.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 D.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 以和/且休士卒。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 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 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 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断句趣谈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夸】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周正 。
【贬】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 大周正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 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
▪ 2019年元调:《秦伐韩,军于阙与》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不然必败
▪ A.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 B.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 待之不然/必败
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ccb0d177232f60dccca120.png)
3. 武帝欲杀乳母/(相同词语)乳母 告急于东方朔/(相同词语,主语)朔 曰/(对话)帝忍而愎/(不同主语) 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句末语气词) (主语)汝临去/(句首关联词)但屡 顾我/(相同词语)我当设奇以激之/ (主语不同)乳母如言/(主语)朔在 帝侧曰/(对话)汝宜速去/(主语) 帝今已大/(常见固定结构)岂念汝乳 哺时恩耶/(句末语气词)帝怆然/ (句首关联词)遂舍之。
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用三条“ / ”断句。(有
且仅有三个地方断句,句首、句末不用标志) 2.评分原则:标志每对一处给1分,标志不足三处
不倒扣分,标志四处以上不给分。 3.常见断句方法和技巧:
断句方法和技巧概说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一 个大致的了解:写了什么对象(何人、何事、 何物),有何性格、特点或性质、功能,有 何用意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感情(是喜爱、赞 颂,还是憎恨、批判);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 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 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 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3分)
谏》 ④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 (注意“者”“也”两词分开与不分开的情况)
2.表示疑问或反问:奈(若,如)……何、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乎、 其 (何)……乎、安……哉(也)、岂……哉 (邪)、何……为、况……乎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 屋何? 《愚公移山》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断句
故事一: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 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 是是为什么?
故事一: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 挣了很多钱。”
父(读)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 /病少/挣了很多钱。”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 本心。
例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规律五:借句式,断句子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 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 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根据这些结 构也可断句。
难 亦 亦 难 亦 亦
易 易 难 易 易 难
乎为 矣不 矣人 乎为 矣不 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 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 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例3: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 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 寡人/何也? 2)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 窃命/主上蒙尘。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今、顷之、少顷、 未几、已而、一时、是时、既而、俄而、 忽、忽然…… 6、常见固定结构: “……者……也”(诸 葛孔明者,卧龙也)、“何……之有” (宋 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 何?)、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 ,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 说乎?)、 “得无……乎”(得无异乎? )、犹…… 之于…… (此犹文轩之于敝舆 也) 7、修辞方法:排比句、对偶句、顶真句。
2、找虚词,断句子
3、察对话,断句 子
4、依修辞,断句子 5、借句式,断句子
实际 操作 中要 综合 运用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小题3分)
1.仲 尼 曰 始 作 俑 者 其无 后 乎 为 其 向 人 而 用之 也。
2、读 其 书 者 天 下 比 比矣 知 其 言 者 千 不 得 百焉
3、楚 王 好 安 陵 君 安 陵 君 用 事 景 雎 邀 江 乙 使 言 于 安 陵 君。
母(读)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 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故事二: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例1、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书 而 读 之。 (断三处)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 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 读之。(凿壁偷光)
方法一: 找名词或代词,断句子。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
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 语。 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特别提示: 文言断句考的是句间断句 而不是句中断句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 以我为叔父母不以 我 为 子是 皆 秦 之 罪 也。
妻 不 以 我 为 夫/ 嫂 不 以 我 为 叔/ 父 母 不 以 我 为 子 /是 皆 秦 之 罪 也。
例2: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盖 余 之 勤且 艰 若 此。
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口体之奉不如人 也 /盖 余 之 勤且 艰 若 此。
方法二: 找虚词,断句子。
句首——夫 其 惟 盖 凡 窃 请 敬 岂 故 以 而 则 但 遂 若夫……
常用句首独立叹词,如嗟夫、嗟乎、 呜呼、噫、嘻、善、善哉等前后都可 以断句
句尾——之 乎 者 也 矣 耳 哉 焉 耶 欤 兮 而已 ……
天 之 为 之 之 为
下 则 则 为 则 则
事 难 易 学 难 易
有 者 者 有 者 者
例3: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 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 寡人/何也? 2)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 窃命/主上蒙尘。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方法三: 察对话,断句子 文言文中对话常常用 “问”“曰”“云”“言”“谓” 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 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 主语省略。
君子之言寡而 实小人之言多而 虚君子之学也入 于耳藏于心。
君子之言寡而 实/ 小 人 之 言 多 而 虚 /君 子 之 学 也/ 入 于 耳/ 藏 于 心。
(2)察反复,断句子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 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6 :
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而为 之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而为 之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心
综合练习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 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 自 信 也。
断句知识补充
1、句首的语气词:其、岂、安、孰、盖、凡、 诸、夫、若夫……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嗟夫、嗟乎 、呜呼、噫、嘻、善、善哉…… 3、句末语气词 :之、乎、者、也、矣、欤、哉 、耶、哉、焉、兮、耳、而已…… 4、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是故、于是、向 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由是、继而、 纵使、然则、但……
例5、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 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 以倾颓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
方法四: 依修辞,断句子
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 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 便。
(1)据排偶,பைடு நூலகம்句子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 法,句式整齐,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方法五:借句式,断句子
记住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 “何……之有”(何陋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不亦……乎”(不亦说乎?) “……者……也”(陈胜者,阳城 人也)“何……为” (无乃 不可乎?)“得无……乎” (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断句子
故事一: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 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 是是为什么?
故事一: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 挣了很多钱。”
父(读)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 /病少/挣了很多钱。”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 本心。
例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规律五:借句式,断句子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 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 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根据这些结 构也可断句。
难 亦 亦 难 亦 亦
易 易 难 易 易 难
乎为 矣不 矣人 乎为 矣不 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 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 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例3: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 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 寡人/何也? 2)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 窃命/主上蒙尘。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今、顷之、少顷、 未几、已而、一时、是时、既而、俄而、 忽、忽然…… 6、常见固定结构: “……者……也”(诸 葛孔明者,卧龙也)、“何……之有” (宋 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 何?)、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 ,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 说乎?)、 “得无……乎”(得无异乎? )、犹…… 之于…… (此犹文轩之于敝舆 也) 7、修辞方法:排比句、对偶句、顶真句。
2、找虚词,断句子
3、察对话,断句 子
4、依修辞,断句子 5、借句式,断句子
实际 操作 中要 综合 运用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小题3分)
1.仲 尼 曰 始 作 俑 者 其无 后 乎 为 其 向 人 而 用之 也。
2、读 其 书 者 天 下 比 比矣 知 其 言 者 千 不 得 百焉
3、楚 王 好 安 陵 君 安 陵 君 用 事 景 雎 邀 江 乙 使 言 于 安 陵 君。
母(读)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 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故事二: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例1、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书 而 读 之。 (断三处)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 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 读之。(凿壁偷光)
方法一: 找名词或代词,断句子。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
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 语。 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特别提示: 文言断句考的是句间断句 而不是句中断句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 以我为叔父母不以 我 为 子是 皆 秦 之 罪 也。
妻 不 以 我 为 夫/ 嫂 不 以 我 为 叔/ 父 母 不 以 我 为 子 /是 皆 秦 之 罪 也。
例2: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盖 余 之 勤且 艰 若 此。
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口体之奉不如人 也 /盖 余 之 勤且 艰 若 此。
方法二: 找虚词,断句子。
句首——夫 其 惟 盖 凡 窃 请 敬 岂 故 以 而 则 但 遂 若夫……
常用句首独立叹词,如嗟夫、嗟乎、 呜呼、噫、嘻、善、善哉等前后都可 以断句
句尾——之 乎 者 也 矣 耳 哉 焉 耶 欤 兮 而已 ……
天 之 为 之 之 为
下 则 则 为 则 则
事 难 易 学 难 易
有 者 者 有 者 者
例3: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 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 寡人/何也? 2)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 窃命/主上蒙尘。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方法三: 察对话,断句子 文言文中对话常常用 “问”“曰”“云”“言”“谓” 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 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 主语省略。
君子之言寡而 实小人之言多而 虚君子之学也入 于耳藏于心。
君子之言寡而 实/ 小 人 之 言 多 而 虚 /君 子 之 学 也/ 入 于 耳/ 藏 于 心。
(2)察反复,断句子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 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6 :
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而为 之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而为 之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心
综合练习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 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 自 信 也。
断句知识补充
1、句首的语气词:其、岂、安、孰、盖、凡、 诸、夫、若夫……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嗟夫、嗟乎 、呜呼、噫、嘻、善、善哉…… 3、句末语气词 :之、乎、者、也、矣、欤、哉 、耶、哉、焉、兮、耳、而已…… 4、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是故、于是、向 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由是、继而、 纵使、然则、但……
例5、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 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 以倾颓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
方法四: 依修辞,断句子
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 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 便。
(1)据排偶,பைடு நூலகம்句子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 法,句式整齐,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方法五:借句式,断句子
记住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 “何……之有”(何陋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不亦……乎”(不亦说乎?) “……者……也”(陈胜者,阳城 人也)“何……为” (无乃 不可乎?)“得无……乎” (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