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
论柳词的贡献
![论柳词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f8e5e690ddccda38366bafb2.png)
论柳词的贡献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系宋朝工部侍郎柳宜的第七子,以填词名世,与兄弟三复三接并为“柳氏三绝”,生于一个典型的官宦世家。
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汴京度过的,常流连于歌楼妓馆之间,繁华的汴京在他心目中是生活各感情上的真正故乡。
又由于连续几次科考都未及第,其功名上的失意促使他到烟花巷里寻求慰藉和刺激。
他深入市井,与民间艺人和歌女舞妓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过不少风流韵事,逐渐成为纵情风月的浪子才人,成为著名的流行歌词作家,而他在词作方面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民间传承,使词具有俚俗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师法渊源、创作态度和社会影响上,词本有民间和文人两大传承。
北宋初期,几乎无一例外地只继承文人词而排斥民间词,只有柳永冲破了这一局限,既以文人的身份写词,又有意识的多与民间保持联系,使民间词的传承得以继承。
不管是在京城候试,还是在各地旅游,柳永都常为艺人歌女填词谱曲,并从他们身上吸取丰富的创作营养,培植自己富有俚趣的创作风格。
由于柳永曾长期混迹于市井中,有人认为他的词是民间的,不是士大夫的,虽未如此,但柳永词确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趣而著名。
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言情道爱。
本以含蓄为贵,而柳永所表现的却是尽而又尽,浅而又浅,把一见倾心表现的急不可耐。
二、内容题材的开拓柳永词作的内容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笔下的范围广泛,显示着他词作的多样性。
早期词原本狭隘的内容,到了他则得到了扩大,充分的开拓了词作的内容题材。
1、描写享乐与风情的传统题材。
由于柳永少年风流,再加上他天性浪漫,常常流连于青楼楚馆中,身在声色犬马之中,所言所听尽是莺声燕语。
再加上本身与歌妓的情欲纠缠,所以在他的词作中,有许多描写情欲生活的作品。
例如《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在柳永词中,多的是对妇女不幸的遭遇加以刻画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股真挚情感的表现,虽然对情欲有如此露骨的表现,但我们却可从其中看到柳永坦率、真切、毫不矫情的性格。
柳永在北宋词坛的开拓之功
![柳永在北宋词坛的开拓之功](https://img.taocdn.com/s3/m/0742821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7.png)
柳永在北宋词坛的开拓之功柳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在北宋词坛的开拓之功不可忽视。
柳永的词作不仅在形式上革新了,同时也在内容和情感表达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柳永在北宋词坛的开拓之功表现在他对词的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他首创了“长短句相间”的排比结构,使词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这种排比结构使得词的韵律感更强,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柳永还注重运用对仗和变调的手法,使词的音乐性更加突出,更加贴合中国古典文学追求的“音韵悠扬”的特点。
他的词作以“咏物”、“咏怀”为主题,借助细腻的描写手法和精妙的意象构建,令人如痴如醉。
其次,柳永在北宋词坛的开拓之功还在于他对内容的创新和情感表达的独特风格。
他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情感真挚深沉,同时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词作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内敛与细腻,同时也展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关注。
柳永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种种琐事的引咎自责和无奈。
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倡导真情实感,崇尚人性与人的情感交流。
柳永开创的北宋词坛不仅在形式上创新,更重要的是他的词作深深地触动了后世的词人。
他的词风从而影响了南宋以及整个后期的词坛,为后世的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柳永的艺术成就既在于他对词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又在于他对情感的深刻揭示和表达。
他作为北宋词坛的开拓者,为后世的文人树立了榜样,指导着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寻求新的突破与进步。
柳永的开拓之功是不可磨灭的,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才情和创作精神为词坛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也为后来者指明了词的发展方向。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成为北宋词坛的瑰宝,同时也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柳永的成就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源泉,他的开创性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崇敬。
论柳永词对对宋词的影响
![论柳永词对对宋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d5b6d2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a.png)
论柳永词对对宋词的影响论柳永词对宋词的影响摘要宋词在形成新脱圆倩、纤丽峭拔的语体风格的过程中,柳永词在宋代大文化背景的濡染下,由对传统辞章进行历史整合的书卷气、按词体的规定性组合渊雅博炼词汇的音乐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相当稳固的词体语言系统所构成的语体风格,对后世词体特别是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柳永词宋词慢词。
引言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 种词调,在宋代所用八百百十多个词调里,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质始备,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也许只能在小令的世界里横冲直撞,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一.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
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
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二.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柳永对宋词的改革
![柳永对宋词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08553e0102de2bd960588b9.png)
柳永对宋词的改革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词人,对宋代词坛的发展和后来词人的创作影响非常大,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结合柳永所写的《戚氏》,来说明一下柳永对宋词所做的改革:一、大量创制新的词调。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自创词牌,不拘一格,这首《戚氏》就是柳永的首创,前后三叠,二百一十二字,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
二、大力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
唐五代时期,词主要以“小令”为主,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大力推广并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打破唐五代以来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齐头并进,促进了宋词的发展与繁荣。
比如柳永的慢词长调《戚氏》“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望江关。
飞云黯淡夕阳间......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全文长达200多字,因此,作者可以游刃有余的把所表达的内容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
肆意的展开联想与想象,联系到大自然的万物生灵,广泛的描绘到“槛菊”、“井梧”、“飞云”、“蝉、蛩”等事物,因而作者可以更自然地融入感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表现效果。
极大限度的扩展了词的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范围。
三、语言表达方式上的革新。
柳永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绚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如“怎”、“争”、“伊家”、“阿谁”、“看承”、“消得”等等通俗又富表现力的词,从而显得生动、活泼、亲切,贴近市民大众口味。
再比如《戚氏》中的“晚秋天”、“当时”、“度日如年”、“从前”等等都是运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使读者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四、对表现方法进行了革新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
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所以柳永的词作一般都是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事情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试论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试论柳永对宋词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0a29680beff9aef8941e062e.png)
一
、
“ 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 凄紧 ,关河 冷落 ,残 照当楼 。是处 红衰 翠 减, 苒苒 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 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 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 留。想佳人妆楼颓望 , 误 几回 、天际识 归舟 ?争知我 ,倚 阑干处 , 正恁凝愁 。”柳永在词作 中用 “ 对”字起领 全篇显得 干净利落再 以 “ 渐 ”字 自然 的过渡 到下文的描述 ,同时掺 杂着作者浓烈 的感情 色彩 。又 如 “ 想 佳人 妆楼 颓望 ,误几 回 、 天际 识归 舟?争 知我 、倚 阑干处 ,正恁 凝 愁 。”一 句 ,作 者运 用长短 句相 结合 和手 法 ,把感情婉转流畅的表现 出来 ,明净而透 彻。同时在词作中 ,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词 的平仄和韵律的深刻体悟 , 展 现出作者深刻 的文字功底。 2 . 柳 永打破小令统治词坛 的单一局面 。 唐五代时期 ,词主要以 “ 小令 ”为主,慢词
后来 苏轼 、辛 弃疾对 宋词 的进一 步繁 荣开 辟 了道 路 。 三、柳 永词对歌妓 的描写 ,真实表达了 女性的内心世界 。 1 . 柳永 着 重表 达 了女性 真 实 大胆 的爱 情 ,提高 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独立 、平等 、自 主地位 ,展现出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 。。比 如柳永的词作 《 凤栖梧 》: “ 蜀锦地衣丝 步 障 。屈 曲回廊 ,静夜闲寻访。玉砌雕 阑新月 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玉 树琼枝 ,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 春思荡 , 鸳 鸯绣被翻红浪。” 由于柳 永经常流连于市井 烟花柳巷 ,他对世俗女子的描写坦陈真切 , 歌颂 了她们对爱情 自由平等的渴望 ,展现出 她们爽快泼辣 的真实性格 ,符合大众市民的 审美取 向。 2 . 柳永摒弃传 统花间派词人对贵族妇 女 的描写 ,更多 的关注 了他所熟悉的歌妓和市 井 妇女 。 比如 《 忆 帝京 》: “ 薄衾 小枕 天 气 ,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 ,起了还重 睡。毕竟不成眠 ,一夜长如岁。也拟待 ,却 回征 辔。又争奈 ,已成行计。万种思量 ,多 方开解 ,只凭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 ,负 你千行泪 。”他在未脱离表现狭邪的市井现 象 的情况 下 ,更 注重 对歌妓 真实 感情 的抒 发。柳永词 的艺术性 和独创性 ,提高 了词作 的表现力 和生命力 。 四、柳永在词 中首先描写了城市的繁华 风物 。 柳永首先开辟 了对城市风光 的描写 。比 如在 《 望海潮 》中: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 钱塘 自古繁华。烟柳 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市列珠玑 ,户盈 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 嵫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 乘醉 听萧鼓 ,吟赏烟霞。异 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夸。”这首词从最有特色的角度 ,铺叙 ,一步 景,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 了淋漓尽致的描 绘。柳永以绚丽飘洒的笔触 ,把三五都会的兴 旺与繁荣展露无遗 ,拓展 了宋词的表现内容, 对 宋词 的发展 意 义重大 。 五 、柳永 运用 “ 以赋为 词 ”的表 现手 法 ,丰富了宋词的表现形式。 1 . 柳永注重慢词 写作 的铺叙描写 ,往往 以景物描 写和 场景 渲染作 为铺 垫 ,以实践 活 动为叙 述线 索 ,在词作 中时 时透露 着 主 人 公的 内心感 受 。结构疏 放 ,内容连 贯有 序 ,把 所表 现 的情 感生 动流 畅地展 现在 大 家面前。 2 . 在其代 表作 《 雨霖铃 》中 “ 念去 去 、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作者首先描写 场景 ,用铺叙 的手法慢慢展开。
浅析柳永对词境艺术的开拓
![浅析柳永对词境艺术的开拓](https://img.taocdn.com/s3/m/bd0300bd1a37f111f1855b76.png)
大舞台257摘要:开拓词境是柳永在词的创作上的重要贡献。
柳永冲破了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这就使其词呈现出高远深邃、雄阔浑厚的境界,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关键词:柳永;词境;开拓柳永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而其中之一就是对词境的开拓。
他的词冲破了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这就使其词呈现出高远深邃、雄阔浑厚的境界,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从文人词的发展历史来看,花间派多用华丽的辞藻描写女性的美貌、服饰及她们的离愁别恨,所抒之情多为妓情,格调不高;南唐词,开始将词引入歌咏人生的途径,多少表现了一些士大夫的思想感情,格调较高,超过了花间的艳科绮语,成为士大夫词的先驱。
但无论是花间还是南唐,所写之景都多是闺阁庭园,如温庭筠《菩萨蛮》:“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写女子闺中精美的摆设。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写秋日里庭院池塘中的败荷。
与柳永同时代而稍晚的晏殊、欧阳修继承了南唐冯延巳的词风,写景也多限于闺阁园亭,如晏殊《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
”写士大夫在庭园里的闲情逸致;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写女子居住的深宅大院。
究其原因,可能是与这些词人的填词观念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这些词人都身居高官厚位、视野多囿于庭园闺阁之故。
柳永则不同,他长期穷困潦倒,为追逐名利,曾到处干谒,足迹几乎遍及大江南北、通都大邑。
其词虽也有不少婉约柔靡的闺情之作,但在其留存下来的两百多首词篇里有很多写其人生落破失意与行踪所及的所见所闻,景物形象寥廓高远,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闺阁亭园的狭小空间。
在柳词中,有很多以高远之景象,壮阔之气势,写士大夫悲秋情意的作品。
如《曲玉管》之“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栏久。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和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和对宋词发展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317968a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d.png)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和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在宋词的世界里,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他对宋词的革新与贡献,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事儿。
柳永之前,宋词大多走的是典雅精致的路线,像宫廷里的贵族,端着架子,讲究格律严谨、用词高雅。
可柳永就像一阵自由不羁的风,吹进了这略显沉闷的宋词天地。
他的词,题材那叫一个广泛,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各种奇珍异宝的大箱子。
他写市井生活,那些街头巷尾的小人物、小商贩,在他笔下活灵活现。
什么青楼女子的情思哀怨,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都能入词。
这难道不是给宋词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吗?就像在一潭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有趣的涟漪。
柳永的词风,那是独树一帜。
他擅长用直白而细腻的语言,像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着情感的艺术品。
他的词里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典故堆砌,就像家常菜,朴实却美味可口。
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简单几个字,把离别的愁绪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能让读者看到那对即将分离的恋人,泪眼婆娑,喉咙像被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来。
这与以往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捉摸不透的词风相比,是不是更能打动人心?就像温暖的阳光,能照进更多人的心里,而不是像遥远的星光,虽美却清冷。
在词的传播上,柳永更是个“营销大师”。
他的词在当时的民间那叫一个火,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大街小巷都有人传唱。
他就像一个明星,粉丝众多。
为啥呢?因为他的词通俗易懂,又饱含深情。
那些青楼女子唱着他的词,就像现在的歌手演唱热门金曲,吸引了无数人的耳朵。
这使得宋词不再只是文人雅士在书斋里把玩的高雅玩意儿,而是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接触到、欣赏到宋词的魅力。
这难道不是把宋词从一个小众的艺术圈子,拉到了大众的舞台中央吗?柳永还大胆创新词的体制。
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这慢词就像一部部长篇小说,而以往的小令则像短篇小说。
慢词有更多的篇幅来铺陈情感、叙述故事。
他在慢词里像一位出色的导演,精心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
比如在《雨霖铃》中,从离别前的场景描写,到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再到离别后的思念惆怅,通过慢词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经典论述】——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
![【经典论述】——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https://img.taocdn.com/s3/m/fb24980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a.png)
【经典论述】——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唐五代以至宋初,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他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对题材的开拓。
首先,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以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其次,写与歌妓来往的歌妓词,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但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要求灵与肉的统一。
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并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再次,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也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
三、以赋为词。
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
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论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论柳永对宋词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ecd7d35b1a37f111f0855b9b.png)
论柳永对宋词的贡献摘要一种文学样式得以发展再至兴旺,要有一批人为之不断的奋斗。
宋初的词坛,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沉寂后,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开始热闹起来。
在欧阳修、晏殊沿袭花间、南唐词传统题材的同时,柳永却为此引入了新的题材,大大丰富了词的内容。
他不断发展慢词,打破了小令的统治。
他开辟的俚俗词派,让宫廷词、士大夫词逐渐走向民间,促进了宋词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以至出现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现象。
柳永是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词人,他对宋词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宋词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柳永百折不回的努力。
关键字柳永慢词词境贡献一、推动慢词的发展,打破小令统治词坛的局面1、柳永推动了慢词长调的兴旺(1)柳永注意到了词的特殊特征,特别关注了词的格律与平仄。
加之他在音律方面的非凡天赋,赋予词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加之柳永的一种天生性情,易被美人佳曲所吸引,而慢慢荒废了“正经”文学,也是科考多次落榜的原因之一。
落榜后的柳永长期生活在市民阶层中,接受了当时歌妓、乐工们的影响,大量地创制慢词.他一方面“变旧声,作新声”,将旧调名翻新,由小令、中调衍为慢词,另一方面“奏新曲,谱新词”,不仅维护了词的传统,而且又敢于开拓创新,对领字、对句、长短句综合运用。
柳永大量创作慢词,在他的引领下,词人们开始纷纷效仿,才得以推动了慢词的发展。
(2)比如柳永的代表作品《浪淘沙慢》,这首调是柳永首创。
唐五代的《浪淘沙》词,或是单调二十八字,或是双调五十四字,均是令词小调。
柳永则将其扩展为一百三十三字的长篇慢词,比原调增大数倍。
这首词共有三片,第一片写夜半酒醒时的忧戚,第二片追忆往昔情事,第三片从眼前的相思场景设想相见的幸福。
全词前后呼应,针线绵密,感情深刻。
不仅扩大了思想容量,而且多层次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2、柳永打破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1)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较少,则称之为令词。
到了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
举例说明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举例说明柳永对宋词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a58356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1.png)
举例说明柳永对宋词的贡献柳永(约984年-约1041年)是南宋初期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在宋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柳永的词风清新,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柳派”,对宋代词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就举例说明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一、创作了大量优秀词作品柳永在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词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
他的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矛盾。
例如,柳永的《少年游》、《雨霖铃》、《永遇乐》等作品,表达了爱情的甜蜜、悲欢离合和无奈之感。
柳永的词风清新自然,富有活力和鲜明的个性,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
他塑造了一批别开生面的人物形象,如《雨霖铃》中的梦几丝、《少年游》中的柳絮、《满庭芳》中的庄瑞等,都成为了经典的词人形象,被后人传颂不衰。
二、发展了较为独特的词体柳永的作品风格独特,词体也有一定创新。
他的词小篇短、组织松散,散文句式与韵文结合较为自如,并经常插入白描或引用经典诗文,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于文化内涵。
柳永还开创了骈文词的新格局。
他的《玉蝴蝶·雁丘词 / 全音阙》、《晓镜·冰心词》等骈文词作,既保留了骈文的稳重沉静,又具有词的抒情色彩,强调“骈文合句,合法自成”,不同于以往骈文词的从形式上追求统一的作法,更加注重语言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
三、深入挖掘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柳永的作品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和生活的现实状态。
他的词作中含有丰富的本土民间文化元素,把读者带入到宋代民间生活中。
例如,《满庭芳》中的情景描写,反映了宋代上层社会赏花的流行稀罕程度。
柳永的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工商业繁荣等实际情况,如《秋波媚·谒金门·秋窗阅读》描写的是京城的饮食、风俗、习惯等方面,而《夜半乐·登木雕头》更衣失所的题材和文化内涵,则显示了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审美趋势。
柳永 论文
![柳永 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174cdd26fff705cc170a44.png)
试析柳永“以赋为词”柳永是对宋词变革起重要作用的词人,尤其是在词的题材拓展方面。
在《乐章集》中除了吟诵爱情之外的艳情词,突出的题材还表现在都邑词、羁旅行役词、咏物词之中,而从都邑、羁旅行役、咏物、爱情题材中可以看到柳永向赋的领域所作的开拓。
一种文体有新变革需要从其它文体中吸收营养,词和赋虽属不同的文体,但在抒情、叙事、描写等艺术手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词赋之间交融比较密切。
本文将以柳永为例,试析柳永词的创作与赋之间的联系。
一、都邑词与赋词是从晚唐五代时期开始兴盛的文体,主要借男女爱恋来抒发闺愁相思、离情别绪,体制较小,情感幽微柔婉。
北宋初期的晏殊、欧阳修、张先等人的词沿袭的多是爱情主题,写法上典雅精致、柔婉含蓄,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士大夫的闲雅情思。
自柳永始,借词来写都邑题材,开始关注都市生活,这是之前词人没有尝试过的。
都邑主题最早是由汉代赋家们来定型的。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的朝代,赋家们往往选择京都、宫殿等宏大的建筑物进行大肆的铺排描写以渲染国都的繁盛,一方面满足统治者润色鸿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利于作者陈述创作意图以及彰显汉代经济文化的繁荣。
著名的京都赋如扬雄的《蜀都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等,生动、形象、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恢弘的城市建筑、喧闹的民俗事象,渲染京都的繁盛富庶,将客观描绘和主观说理相结合,同时用力地阐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政治主张,体制宏大,成就突出,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
柳永所处的北宋时期,城市经济尤为繁荣,都市文化十分显著,这对柳永都市词创作影响很大。
柳永一生常常来往于市井里巷,拜揖于各个都市之间,在词中常描绘所到之处的城市风貌。
这类词约占柳词的五分之一,如柳永曾在江浙一带逗留很久,他的词中有描写苏州、扬州、杭州的城市景象。
像描绘苏州的《花木兰慢》(古繁华茂苑)中“古繁华茂苑,是当日、帝王州。
咏人物鲜明,风土细腻,曾美诗流”、《瑞鹧鸪》(吴会风流)中“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词至柳永为一变
![词至柳永为一变](https://img.taocdn.com/s3/m/119d6064561252d380eb6e86.png)
词至柳永为一变——浅谈柳永词的创新(一)柳永词在题材上的开拓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主要成就之一就是极有力地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
词作为一种合乐诗,原本是题材广泛的。
从敦煌词的十五首【菩萨蛮】看,题材其实是相当广泛的。
可是到了晚唐五代,受温庭筠的影响,词大多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
与他一肪相承折花间词人,更是受其影响,专写艳情,总离不了“红香翠软”那一套,词的题材范围越写越窄。
柳永则在词的题材上进行了有力的开拓,从他传世词集《乐章集》所写题材看,有描绘祖国壮美河山的;有描写都市生活风貌的;有抒写天涯漂泊、羁旅行投之情的;有描写下层人民生活,表达他们愿望和追求的;有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有抒发自己仕途失意,愤懑不满之情的;另外也不乏秦楼楚馆之作。
一、描写祖国壮丽河山,描写都市风物的。
如【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抓西湖烟柳、钱塘江潮、珠玑罗绮、十万人家等风物,描写了杭州的壮丽、繁华、富庶,湖山胜概,如一幅山水画卷,读之如置身大自然,令人陶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凝练而不雕琢,摄录得神。
据说,金主完颜亮因为读了柳永这首词而动了南侵之念,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
再如【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帝里阴和新布。
晴景回轻照,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叟,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读此词,简直就是欣赏一幅北宋初年的风俗画。
京师的繁华,佳节的歌手,一派喜庆的气氛呈现在眼前。
柳永对词境开拓
![柳永对词境开拓](https://img.taocdn.com/s3/m/5806a5c35f0e7cd1842536e9.png)
柳永对词境开拓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
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前提条件。
2.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趣。
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3.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
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词中的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并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柳永掀开了词史新的一页,对词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开拓之功,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发展了慢词。
柳永常纵游於歌楼妓馆,与歌妓乐工的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把所写内容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又层次分明。
感情的表达用白描手法,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
三、使词由雅转俗。
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了同情。
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
这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
他又把从生活中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
评价:我们可暂不评价俚俗直露与典雅含蓄之间的优劣,而单论写艳情:既然同样是写艳情,柳永敢于在文人雅词方兴未艾、民间俗词濒于断绝之时,大胆地背弃时尚而直承源头,这有什么可非议的呢?有记载说,柳永在少年读书时,偶然得到一首民间流行的俗词《眉峰碧》:"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
论柳永词
![论柳永词](https://img.taocdn.com/s3/m/e2f6a22b4b35eefdc8d33330.png)
柳永——宋词的变革者柳永是词家中的另类,他眠花醉柳,放荡不羁。
然而这丝毫不能减退他在古文学史上特别是词坛上的突出地位。
他为宋词高潮的到来开启了先声。
“变旧声,作新声”,将越来越类型化“代言体式”的宋词,注入了现实的生活,不论是题材篇幅,还是到视野、视角的调整,从多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令词的突破,就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而言,他并不逊色于苏轼和周邦彦这些大家,是宋词当之无愧的变革者。
首先,柳永在词的题材上开始有了新的开拓。
柳词突破传统词以写艳为主的狭窄题材范围,而把笔触移向市井和底层的市民生活,反映了较为宽广的社会内容。
像是表现都市的繁华、山川的壮丽、羁旅的愁思、怀古的叹喟、以及对官场争逐的厌弃,使词都呈现出较为宽阔的画面和较为深刻的情感。
其中以《凤凰阁》(匆匆相见)为代表的一类作品侧重于描写下层歌妓的遭遇,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这些作品在他的整个作品中占有较大比重。
以《望海潮》(东南形胜)为代表的一类词描写了都市繁华景象和社会的富庶。
以《鹤冲天》(黄金榜上)为代表的作品是其言志抒怀的作品,侧重表现对功名的部份否定;以《双声子》(天萧索)、《斗百花》(无限幽恨)为代表的怀古词,以《八声甘州》、《戚氏》为代表的一类词属于羁旅行役的作品,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知识怀才不遇,为衣食所役的悲慨;流露出厌倦游宦生活,蕴含着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心态。
当然在柳永的作品中,以《燕归梁》(轻蹑罗鞋)为代表的大量描写男女情欲的作品。
前人评比他的词多“闺惟淫媟之语”,即指此而言。
此外还有一些颓废情绪流露和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等内容。
总之,柳永的词在内容上突破了前代狭窄的题材范围,有了新的开拓。
其次,柳永词实现了叙述角度的转变,并且完成了第一人称视角于词的定型。
王国维在论词的境界时谓:“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柳永词突破了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体式的形式,开始了抒情自我化。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3fccdd79563c1ec4da715e.png)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在宋词发展史上,柳永是一位有重要艺术贡献的词人。
在内容题材上,他善写繁华富庶的都市风光;在情感上,他怜惜女性同情弱者;他敢爱敢恨,直抒胸臆,在词的艺术加工上可谓是匠心独运,信手拈来。
在语言上,广用口语,俚语入词。
也成就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繁盛景象。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一、柳词在内容方面的开拓晚唐以来,词主要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载体,内容不离离别相思、风花雪月。
北宋前期词坛,文人们主要写传统题材内容,风格上承袭了花间、南唐词一路。
柳永和别的词人不同,将城市风光、市民生活和羁旅行役等题材写进词中,打破了以往词作题材传统,为词的内容增添了新鲜元素。
柳词的内容分为五类:女性题材词,103首;羁旅行役词,59首;都市题材,27首;咏物咏史词,13首;颂词,11首。
在内容方面,柳永有着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如在描写女性题材时,能够对歌妓的内心世界进行真实地刻画,把她们的情感生活、个人遭遇及心理感受通过词作向人们细致地传达,而且柳永同情歌妓们的命运,平等地与她们相处,这更增加了柳词描写爱情意识的含量和分量。
不但如此,柳永长期奔波在外,出入于风尘之中,饱尝羁旅之苦,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
此类词冲破传统楼阁庭院的范畴,其视角转向自然、社会,通过选景,烘托悲凉气氛,表现沉郁感情。
其词作内容开拓方面表现如下。
(一)描写繁华富庶的都市风光词柳永的词作在描摹城市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上也着力探索用思颇深。
我们知道柳七郎所处的生活年代,时值北宋盛世,由于战乱纷争刚刚结束,农业和手工业得以发展,商业经济日益繁荣,这便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繁华,于是便出现了一些较为繁华的城市。
柳永正是用他那支灵动神奇的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的汴京、洛阳、益州、扬州、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与市民的'游乐情景。
如在《迎新春》描写汴京的节日盛况:列华灯、千门万户。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9c7f0e8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f.png)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柳永(1004-1054)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多受家庭影响,爱好文学,同时为人放荡不羁,年轻时屡试不第,到晚年才中进士,之后做过睦州掾官、定海晓峰盐场盐官和屯田员外郎等小官。
在北宋的著名词人中,他是官位最低的一个,但他却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现存“乐章集”,他对词的贡献和影响很大,堪称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一、形式上有新的创造在词的发展上,柳永大力并成功地发展了慢词,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从柳永开始,词的发展进入了慢词长调的阶段。
柳永改造创作了七十多个长调词牌,他在唐中叶民间曲子词和少许文人慢词的基础上,特别是学习和吸收了宋初民间乐曲的创作经验,或依新调填新词,或自创新调,写了许多慢词,他的《乐章集》中慢词占十之七八。
柳永精通音律,爱好民间音乐,他和乐工们合作,创作了大量的以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为特色的慢词,尤其引人注目。
(如顾敻的《甘州子》)只有33个字,柳永的《甘州子》增为78个字;牛峤的《女冠子》只有41个字,柳永的《女冠子》增为111字和114字两体;李煜的《浪淘沙》只有54个字,柳永的《浪淘沙慢》增为133个字;晏姝的《雨中花》只有50个字,柳永的《雨中花慢》增为100个字)。
从此,词体的发展开始有了随着乐曲繁衍为长篇的趋势。
虽然长调本不是柳永所创,但长调得到发展并蔚然成为一代的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在北宋时,词的体式便相当完备了,这也是使柳永成为里程碑式人物的主要原因。
二、内容上有新的开拓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用评诗的标准来评诗,通常用“诗言志”来要求词面,未见其长处,而柳永在词的内容题材上有新的开拓。
1.柳永的慢词充分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表情大胆表露,特别是他不顾士大夫的轻视和排斥,在描写享乐与风情传统题材时,以晏殊为代表,专写达官贵人的天地转向、青楼市井,更具有市民文艺的色彩。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e122d7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d.png)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之一,他的词歌唱着爱情、离别、思乡之情,深受后世喜爱。
他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开拓了词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柳永的词以爱情为主题,既表现了“相思之苦”,又表达了“相悦之乐”,打破了以往词歌唱的“清新婉丽”的传统。
他的词不仅在主题上进行了拓展,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进行了变化,运用了众多的比喻、象征、意象等手法,丰富了词的形式和内涵。
二是对词的音乐性和语言的精练性的提高。
柳永的词语言流畅优美,音乐性强,具有强烈的抒情感染力。
他的词追求在短小精悍的篇幅内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让词的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是对词的文学价值的提高。
柳永的词不仅注重词的艺术性,而且注重词的文学价值,他的词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形成了个性鲜明、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
他的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柳永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学家。
- 1 -。
论柳永对宋词的革新
![论柳永对宋词的革新](https://img.taocdn.com/s3/m/d70697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论柳永对宋词的革新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对宋词的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他倡导词的自由化和豁达化,提倡用白描、写景等手法来塑造诗情画意,实现了宋词艺术的新生。
柳永所处的时代是宋朝南唐时期,这个时期的词一般是以“乐府体”为主,其中的题材大多来源于民间,并加入了音乐的元素。
词的感情基础是情爱和离别,体裁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力。
柳永以天生的词人天赋,意识到了这种状态下的词的局限性和内在矛盾,因此决定进行一场词的“革命”。
首先,柳永要求词要具备个性化,即要有独创性和创新性。
他将词与诗进行了对比,认为词应该是一种短小精干的文学形式,而不是像宋诗那样注重词藻和华丽的韵律。
他主张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和情感,这一认识引导了宋词进入了一个更加真实性和生动性的新发展阶段。
其次,柳永提倡白描手法在词中的使用,即以赋、记叙与描写手法来表现情感和景物,取代原来盛行的“乐府体”。
他的代表作《雨霖铃》便是一个运用白描手法的杰出典范,其中运用了写实主义的塑造手法,表现了作者思乡之情,同时还借助了自然景物来衬托和点缀。
这一手法的推广和使用也使得宋词在表达情感和体现心境上更为卓越和丰富。
此外,柳永还倡导了词中的抒情化和趣味化。
他强调用多元化、嬉笑怒骂等手法来表现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从而使得词的色彩更加深厚多样化。
他的代表作《大德歌》便是一个充满了谴责与调侃,批判与褒奖,感慨与豪情的作品,展现了柳永丰富多彩的写作风格。
总的来说,柳永对宋词的革新不仅突破了原有的形式和风格,还打破了束缚作家思维和写作习惯惯的桎梏,为宋代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和道路。
他的影响在后世甚至远至元、明、清时期,为后世文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
![试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https://img.taocdn.com/s3/m/ed5d2d1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3.png)
试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
1、虽多为舞宴歌席、倚红偎翠之作,但在描写享乐和风情传统题材时,更多地把笔触伸向青楼市井,使他的词更有市民文艺的色彩。
2、部分词还从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市井风情。
3、羁旅行役的感受也是柳词的重要内容。
这类词作,表现出作者独特的生体验和心态。
抒写了才人志士不得志的寂寞悲哀和漂泊流浪之感,但这种失意和流浪的伤感,又常常和男女恋情纠结在一起,多以志士之悲慨开头,而以男女恋情终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3-10[作者简介]倪新(1969-),男,湖北荆州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硕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2007年08月第7卷第4期Aug,2007Vol.7No.4试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倪新(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摘要]文章分析了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认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都市繁华的全面反映,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对歌妓和市井女性思想感情的表现,表现羁旅行役之感,以词咏物。
[关键词]柳永;宋词;内容题材;开拓[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06(2007)04-0103-04自晚唐至五代,受特定的创作环境———“花间”、“尊前”和创作观念———“娱宾遣兴”的影响,文人词在题材内容上形成了两种相近而又有所区别的传统:一是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派,多写男女爱恋相思、倚红偎翠、闺中幽怨、伤离惜别,主要是表现对爱欲恋情的渴望与失望、追求与失落以及由此带来的苦闷、孤独、寂寞、惆怅之情;一是以冯延巳、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由现实人生的不完满上升到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的哲理性思索,特别是李煜,在亡国破家,本人也被俘入宋之后,由于个人命运的巨大转折、荣辱的巨大落差而体悟到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并在他的后期词作中把这种对人生悲剧的忧思表现到了极致。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这些词,摆脱了花间词的情感世界的单一狭窄,拓展了词的情感空间,正如王国维所评:“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
宋初词坛,经历了约半世纪的沉寂后,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开始热闹起来。
在晏殊、欧阳修继承沿袭花间、南唐词的传统题材发展的同时,柳永却另辟蹊径,为词引入了新的题材,丰富了词的内容,并表现了新的思想感情。
一、对都市繁华的全面反映柳永生活的宋真宗后期和仁宗朝,正是北宋盛世。
在结束了前代干戈纷争的分裂状态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经济日益兴盛起来,商业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城市的发达,整个社会,尤其是都城和一些商业中心城市,呈现出一派升平景象,读者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对都城汴京的描述中可略见一斑:“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歌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方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这种都市的繁华,富贵豪侈的生活在柳永之前虽已经有所反映,如潘阆的《酒泉子》“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描绘杭州,夏竦的《喜迁莺》歌颂帝皇生活,李遵勖的《滴滴金》写汴京元宵之景和游赏活动之盛,但数量既少,所反映的内容也窄。
柳永的都市词则大大丰富了这一题材,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数量多,《全宋词》共计收入柳永该题材词作21首,约占柳永全部词作的10%,为同时代词人中所仅见;二是描写的范围广,有对帝皇的歌颂,如《倾杯乐》“禁漏花深”咏京城元宵节,《破阵乐》“露花倒影”咏京城春季赛龙舟,还有对商业中心城市的描103绘,如《一寸金》“井络天开”写成都景致,《瑞鹧鸪》“吴会风流”写苏州景致,《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写扬州景致,《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景致。
柳永用大量的词作歌咏城市风光和承平气象,固然有以词为谀世之具的不太高尚的动机,但不可否认,他的这些词作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日的经济繁荣和城市人民的生活面貌及社会风俗,使词这种本来长于反映狭深心绪的抒情文学,第一次面向了相对而言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应当肯定的。
二、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学而优则仕”,在封建社会,读书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惟一的途径就是踏入仕途。
北宋立国之后,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实行科举取士,又特重文士,对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不仅由皇帝赐诗、赐袍笏、赐宴等加以奖励,而且在经济待遇方面也特别优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柳永的这首《鹤冲天》便有了特殊意义: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词中抒发了在一个政治清明时代,贤士(也即柳永本人)被摒弃不用的失落之感,更重要的是,他公开表示了对被统治者视为千秋大业的科举功名的蔑视,认为在“烟花巷陌”倚红偎翠,“浅斟低唱”,做一名“才子词人”也并不逊色于卿相。
对柳永来说,这种思想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从他的生活中可以找到源头。
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记载:“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
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叶梦得《避暑录话》也记载:“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
柳永凭自己的风流才调,不仅赢得了众多青楼歌妓的爱情,而且能获得不菲的酬金,道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种思想,是前人从未道过的,而且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柳永的这种“才子词人”的生活其实正是商业社会中艺术家自食其力的手段,自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柳永的这首词可视为商品经济条件下艺术家的一篇宣言书,为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指出了除科举功名外的第二条路,尽管这条路少有人走(只是在元代,由于特殊的社会情况,才使得关汉卿等人走上这条路),尽管“倚红偎翠”、“浅斟低唱”格调不高,但我们得承认,它体现了一种新的人生价值取向。
前面提到过,词至南唐,已开始表现人生短暂,生命有限的体验与思索,面对这种人生的大无可奈何,词人只有感伤、喟叹而已,柳永则给出了解脱的答案: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
利名牵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携手同归。
(《看花回》)似此光阴催逼。
念浮生,不满百。
虽然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
一种劳心力。
图利禄,殆非长策。
除是恁,点检笙歌,寻访罗绮消得。
(《尾犯》下阙)在词人看来,人生的最大意义就是及时行乐,而名利都是身外物,应该打破“名缰利锁”,在醇酒美人笙歌中享受一生,方为不虚度光阴。
这种主题,在柳永的词中是反复出现的: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定风波》)鸳衾下,愿常恁,好天良(《洞仙歌》)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雨朝云相见。
(《洞仙歌》)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二郎神》)在这些词中,作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热衷与讴歌,体现了一种新的幸福观,那就是渴望过一种平庸而甜蜜、琐细而快活的生活。
它是新鲜的,却又是相当俗气的,所以才会使正统的士大夫不屑一顾,而在市民中得到广泛共鸣,因为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国家大事、建功立业、出将入相、青史留名之类与他们根本无缘,他们所追求的只能是平常生活中的幸福,柳永的这些词正好反映了他们的心声,也就难怪“流俗人尤喜道之”了。
三、对歌妓和市井女性思想感情的表现词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色艺俱佳的歌妓成为词人吟咏的对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柳永之前,早期的敦煌词、花间词中就有不少吟咏歌妓的作品,这些作品,或从旁观者欣赏的角度,描绘歌妓的容貌、体态、技艺之美;或以代言体形式,以婉转而又富有女性情调的口吻来言情,这种“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体形式的出现,显然是为了适应词作的“助妖娆之态”、“资羽盖之欢”、“娱宾遣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因此,很难说104就是歌妓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毋宁说是男性想象中的女性感情来得更恰当些,对于身份低贱的歌妓的真实感情世界,词人是不屑于去深入了解的,更不用说在词作中加以反映了。
柳永由于经常出入秦楼楚馆,深得歌妓的喜爱(唐宋时歌妓有喜爱文人、倾慕才情的传统),加之科举功名上遭受挫折,只是在与歌妓的两情相悦中才弥补了他内心的失落,因此,他对歌妓的态度就不再是一种狎客的态度,他尊重她们,理解她们,对她们的遭遇、感慨和内心愿望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给予深切的同情。
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在柳永的词作中,第一次真实地刻画了歌妓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她们在情感生活中的遭遇及心理感受。
才过笄年,初绾云鬓,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舜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深,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迷仙引》)这首词的主人公,是刚刚过了十五岁(笄年)的歌妓,她不满意自己的歌舞陪伴生涯,害怕光阴虚度,因而盼望能为她做主的意中人娶她,让她脱离苦境,反映了大多数歌妓希望摆脱歌妓生涯,过正常人生活的朴素愿望。
一生赢得是凄凉。
追前事,暗心伤。
好天凉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
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少年游》)词中的这位歌妓已被王孙公子抛弃了,但她却仍是一往情深,一片痴情,期盼对方回心转意,回到自己身边,真可谓是“痴情女子负心汉”。
作者对这位痴情而又被弃的歌妓充满了同情。
其实,这又何止是某一个歌妓的遭遇,她们的生存方式注定了没有什么好结局,“一生赢得是凄凉”是词人对这个社会群体最贴切的概括。
同样是面对负心汉,下面这首中的女主人公态度就大不一样了。
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
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
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鬓。
几时得归来,香闺深关。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
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锦堂春》)这首词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心理、行动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大胆泼辣、富于计谋的带有浓郁市井气息的女性形象,她不同于以往词作中的女性温柔敦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自怨自艾,而是注重个人实际,无所顾忌,当她发现心上人不再重视她后,不是哀怨自怜,而是策划好步骤,用实际行动逼迫对方回心转意,在词史上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中,可算是非常独特的“这一个”了。
四、表现羁旅行役之感柳永因为个人遭遇坎坷,长期流浪迁徙,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有60余首,约占其词作总数的30%。
从题材上看,这些词属于传统的离情别绪题材,柳永对这一题材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写离情别绪多带有羁旅行役的况味,这类词不单纯是为了娱宾遣兴,而是写出了柳永自己的潦倒经历和辛酸感受,比起以前的写男女花前月下惜别之作,在思想感情上有所深化,初步洗去了“绮罗香泽”、“绸缪婉转”的艳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