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
关于红外望远镜及夜视望远镜docx
夜视仪相关知识夜视仪原理、夜视仪白天可以看吗?红外成像仪器分类夜视仪使用寿命关于微光夜视仪红外线望远镜、夜视仪望远镜、一、什么是夜视仪?一提到夜视的很多人都会问有没有夜视望远镜,夜视眼镜,红外望远镜,很多网站上也标着红外望远镜,夜视望远镜、夜视镜之内名称,其实望远镜跟就没有什么夜视的,红外的,这些指的都是夜视仪,望远镜和夜视仪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它只能在白天和有光线的条件下使用,而夜视仪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间外瞄准具,其工作时不用红外探照灯照明目标,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标所反射光线通过像增强器在荧光屏上增强为人眼可感受的可见图像来观察和瞄准目标。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
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二、视仪白天可以看吗?经常会有顾客问这么一个问题,夜视仪白天可以看吗?如果不可以的话,那我们怎样试验效果?因为本公司晚上不营业,所以顾客很担心万一买回去产品再不管用怎么办。
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夜视仪本身是不可以在白天工作的,除非yukon 5X42除外别的在白天可以看,但并不是市面上所说的昼夜兼用的,而5X42就算白天可以看,但效果也是很差的,适用价值不是很高(白天的话)。
不过最近新推出了一种夜视仪,统称全天候数码夜视仪,这个在晚上和白天都可以看,它里面是数码CCD管,它内置拍照和录像功能,只需要迷你SIM卡,像我们一般的手机内存卡也可以。
但向其他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视仪,如果想要白天试验效果的话,可以盖上盖子看下,因为盖子上大部分都会有个针眼或者是一个厚厚的和太阳眼镜似的片子,可以直接盖上测试下,因为有盖子的原因,视野会比晚上要小一些。
这样可以模拟晚上的效果,购买的时候你可以看下,心里有个大概即可。
三、外成像仪器分类能够将物体红外辐射(即热辐射)分布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并能进行检测的仪器统称为红外热像仪。
2021年全国天文奥赛试题解析
2021年全国天文奥赛试题解析2021年全国天文奥赛试题解析试题01. 以下恒星中看上去最暗的是()(A) 天狼星(B) 织女星(C) 大角星(D) 北落师门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恒星的星等及辨认。
因此答案为D A选项天狼星位于大犬座,为全天最亮恒星(太阳除外),视星等-2.00等。
B选项织女星位于天琴座,为全天第五亮星,视星等0.03等。
C选项大角星位于牧夫座,为全天第四亮星,视星等-0.04等。
D选项北落师门位于南鱼座,为全天第十八亮星,视星等+1.16等。
试题02. 北极圈的纬度为北纬()。
(A) 63°26′ (B) 66°34′ (C) 73°26′ (D) 76°34′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关系。
地球绕日公转的时候,地球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目前为小熊座α)附近,所以地球是“侧身” 绕日运动,形成的轨道叫黄道。
“侧身”幅度为“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
因此太阳直射能够到达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分别为23°26′S和23°26′N。
极圈与回归线互余,因此北极圈的度数为90°―23°26′=66°34′N。
因此答案为B试题03. 今天的哪个时段适合观测水星?()(A) 黎明时分(B) 黄昏时分(C) 午夜(D) 日落后3 小时解析:本题考查水星汇合与观测时间。
2021年水星将会经历6次大距。
3月7日水星上合日,完全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
上合日过后,水星又转到太阳的东侧变为昏星,日落时由西南方天空转入西北方天空。
4月1日水星到达东大距,此次大距水星与太阳的最大距离为19°,日落时的地平高度约18°,亮度约-0.0等,是今年观测水星的第一次最佳时机。
3月25日观测水星的时间在日落后的黄昏时分。
因此,答案为B试题04. 椭圆星系M87 位于()天区内。
xx012
一、巨型太阳望远镜( Giant Solar Optical Telescope 简称GISOT)GISOT是一个巨型高分辨太阳望远镜方案(椭圆主镜11mx4m),中心子镜4m,两边各有3块2m子镜,8个小子镜填充缝隙(减少了中央峰值以外的衍射光)。
GISOT工作波长近紫外~近红外(380nm~2200nm),采用地平式机架,开放式结构,计划利用自适应光学(Tip/Tilt+变形镜)加事后斑点干涉像复原技术,在可见光处分辨率可达0.01角秒(10km),是太阳物理界的E-ELT、TMT。
瑞典1米太阳望远镜(SST) 分辨率 0.1角秒(可见光处) 德国1.5米太阳望远镜(Gregor)分辨率 0.07角秒(可见光处) 美国4米太阳望远镜(ATST) 分辨率 0.03角秒(可见光处)GISOT采用30m直径可折叠帐篷式圆顶,位于60m高塔架上。
主镜子镜是轻型镜面,镜面背部开有三角形空腔,镜面侧支撑在空腔内(不在镜面边缘),可使镜面彼此靠得更近。
空腔内还有空气冷却系统。
主镜抛物面(11mx4m),焦距18500mm。
次镜抛物面,直径340mm,焦距500mm。
GISOT光学系统图两种工作模式:1):共焦所有子镜元件共焦,需要高精度的指向控制,指向探测系统可采用太阳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系统。
2):共位相这需要对主镜元件进行高精度轴向控制(“piston”误差)。
普通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技术(基于Shackhartman),不能测量“piston”误差,要用干涉测量方法。
有两种方法实现共位相测量a):用几个白光麦克尔逊干涉仪在子镜两两接触区域(有10个这样的区域)测量6个“piston”误差。
b):在曲率中心干涉测量(需要零位补偿)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能探测大气引起的piston误差(在1um处将达10个波长),探测大气引起的piston误差可采用修正型Dame干涉仪。
参考文献1:GISOT: A giant solar telescopehttp://dot.astro.uu.nl/rrweb/dot-publications/gisot2004.pdf2004年SPIE Vol.5489二、印度2米太阳望远镜计划(India National Large Solar Telescope 简称NLST)印度天体物理研究所提出在喜玛拉雅山地区建造一个2米级的太阳望远镜。
中国天文界公开争论:“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该怎么建?
中国天文界公开争论:“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该怎么建??资料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新华社记者殷刚摄编者按:公共事件无私议。
然而,中国科学界公共议事空间发展并不充分。
表现在一些信息、甚至是争议,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流传,直至最终决策出来了,很多科学的同行可能才从小道消息,或者窃窃私语中了解一鳞半爪。
而公众,更加不知道决策的过程,自然也无从谈起对科学的支持,对科学家的支持。
这是需要改进的中国科学文化的一部分。
有希望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12米光学望远镜究竟应该怎么建,天文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而且在内部持续争论有日,直到上周五,一封信件在天文学界的微信群里传开,将这一内部争论大白于天下。
《知识分子》尽可能地联系争议的双方,希望如实报道这一影响中国天文学界未来数十年研究的科学决策,以及其中的种种曲折,是非自当公论。
我们将不偏不倚,刊登来自两个方面的不同意见。
来稿请联系zizaifenxiang@。
撰文|邸利会责编|李晓明8月4日,一份4000多字的长信引爆了中国天文圈。
这封信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
信的开头直入正题:这是回应“院条财局”(指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的要求——“沟通关于12米望远镜”而准备的“一份书面意见”。
“沟通”的实质是条分缕析地说明他和另一位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围绕“12米望远镜”各个方面的分歧。
当然,这绝不是什么个人恩怨。
实际上,中国天文学界对于如何建造“12米望远镜”一事,分歧早已存在。
陈建生和崔向群只不过是各自阵营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背后都有强力的支持者。
《知识分子》当天也获得了该信,并第一时间向陈建生求证,他回信确认是“亲笔”。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天文学家向《知识分子》表示,这封信“非常重要,后来被转发给几乎整个天文学界”,此事“在各个层面都闹得特别厉害,情况很严重,甚至暴露出我国体制的许多问题”。
圈内“每人一份”,如此“决绝”的方式将长久以来的早已不是秘密的分歧彻底“公开化”。
贾雨村和高启盛” 材料作文导写及范文
贾雨村和高启盛” 材料作文导写及范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贾雨村和高启盛- 材料作文导写及范文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讲的就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两位伟大先驱—贾雨村和高启盛。
你们一定都听过"钓鱼岛是中国的"这句话吧?这两位可都是捍卫钓鱼岛主权的英雄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贾雨村先生。
贾老爷子从小就特别聪明,他的学习成绩可是棒棒哒!在上大学的时候,贾老爷子就萌生了对航空事业的浓厚兴趣,毕业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攻读硕士学位。
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有多优秀呢?他竟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真是了不起呀!后来,贾雨村先生去了欧洲留学,专门学习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
可就在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贾老爷子当时正在德国,处境可想而知是多么危险啊!但是他并没有胆怯,而是坚持学习航空知识,为将来国家的航空事业打好基础。
大难不死,必有重生!等战争结束后,贾雨村先生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和一众航空专家们筚路蓝缕,终于在1956年10月8日,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火箭,这就是著名的"东方红一号"火箭。
大家应该看过这枚火箭的照片吧?就是一个超级大大的金属筒,很酷炫有木有?贾雨村先生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着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后来,他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一枚枚离开地球,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是太不简单了!那你们知道高启盛先生是谁吗?高叔叔也是航天界的一位传奇人物哦!和贾雨村先生一样,高叔叔从小就品学兼优,学习成绩超级棒。
1935年,高叔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来更是进入航空系深造。
由于成绩实在是太优秀了,高叔叔毕业时直接被聘为航空系的助教,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教书生涯。
可是,和贾雨村先生一样,战争的硝烟也笼罩着高启盛先生。
那个年代环境那么恶劣,高叔叔还是坚持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航空人才。
怎样选购高倍红外线望远镜
怎样选购高倍红外线望远镜1.望远镜的表示方法望远镜的基本表示方法是: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不同类型的望远镜的规格表示方法只有一些细小的差距,但都不脱离这个模式,下面一一说明:1.1、固定倍率的望远镜〔也是最常见的望远镜〕的表示方法: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比方7x3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10×50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为50毫米。
1.2、连续变倍望远镜规格的表示方法:连续变倍望远镜是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来表示,如8-25x2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最低倍率是8倍、最高倍率是25倍、在8倍和25倍之间可以连续变换、口径是25毫米。
1.3、固定变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低倍率/高倍率〔/更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有时候也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的表示方法,例如15/30*80指倍率为15倍和30倍固定变倍、口径为80毫米的望远镜。
1.4、防水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P〔Water proof〕,如8X30WP指倍率为8倍,物镜口径为30毫米的防水望远镜。
1.5、广角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A(Wide Angle),如7X35WA指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的广角望远镜一些经销商把前后两数字相乘的积当作望远镜的倍率来哄骗消费者是不道德的,更有一些经销商随意扩大两个数字来欺骗消费者,我曾经见过一款10x25的DCF 望远镜,标注的规格竟是990x99990,天!990倍的、口径是99990mm的望远镜是什么概念?2.望远镜的倍率指的是什么望远镜的倍率是指一架望远镜的倍率是指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如使用一具7倍的望远镜来观察物体,观察到的7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和肉眼观察到的1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是相似的〔当然,由于环境的影响效果要差一些〕。
很多人总认为倍率越高越好,一些经销商和厂家也以虚假的高倍来吸引、欺骗消费者,市场上有些望远镜竟然标为990倍!实际上,一架望远镜的合理倍率是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的: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带支架的的可以比手持的高些。
国内外大型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re Spectroscopy T elescope,LAMOST)LAMOST望远镜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的简称,是1997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的由中国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投资2.35亿元,2001年9月正式开工,2008年10月落成。
LAMOST望远镜是一架视场为5度横卧于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应用主动光学技术控制反射改正板,是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安放于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使我国天文学在大规模光学光谱观测中和大视场天文学研究上居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 elescope,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拟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我国贵州南部的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一个约30个足球场大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预计2013年建成。
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使其突破了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
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命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
它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
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
它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根本上的问题,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
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拼接非球面子镜反衍补偿检测光路设计
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拼接非球面子镜反衍补偿检测光路设计王丰璞 李新南 徐晨 黄亚Optical testing path design for LOT aspheric segmented mirrors with reflective-diffractive compensationWANG Feng-pu, LI Xin-nan, XU Chen, HUANG Ya引用本文:王丰璞,李新南,徐晨,黄亚. 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拼接非球面子镜反衍补偿检测光路设计[J]. 中国光学, 2021, 14(5): 1184-1193. doi: 10.37188/CO.2020-0218WANG Feng-pu, LI Xin-nan, XU Chen, HUANG Ya. Optical testing path design for LOT aspheric segmented mirrors with reflective-diffractive compensation[J]. Chinese Optics, 2021, 14(5): 1184-1193. doi: 10.37188/CO.2020-0218在线阅读 View online: https:///10.37188/CO.2020-0218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非零位凸非球面子孔径拼接检测技术研究Research on non-null convex aspherical sub-aperture stitching detection technology中国光学. 2018, 11(5): 798 https:///10.3788/CO.20181105.0798易测量非球面定义及应用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asily measurable aspheric surfaces中国光学. 2017, 10(2): 256 https:///10.3788/CO.20171002.0256大偏离度非球面检测畸变校正方法Distortion correcting method when testing large-departure asphere中国光学. 2017, 10(3): 383 https:///10.3788/CO.20171003.0383基于单次傅里叶变换的分段衍射算法Step diffra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ingl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lgorithm中国光学. 2018, 11(4): 568 https:///10.3788/CO.20181104.0568一种针对超大口径凸非球面的面形检测方法Surface testing method for ultra-large convex aspheric surfaces中国光学. 2019, 12(5): 1147 https:///10.3788/CO.20191205.1147超颖表面原理与研究进展The principl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surfaces中国光学. 2017, 10(5): 523 https:///10.3788/CO.20171005.0523文章编号 2095-1531(2021)05-1184-10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拼接非球面子镜反衍补偿检测光路设计王丰璞1,2,3,李新南1,2 *,徐 晨1,2,黄 亚1,2(1.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2;2. 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2;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摘要:为了实现大口径、长焦距、批量化离轴镜面的高精度面形检验,本文提出了一种零位反衍补偿检测方案,采用计算全息和球面反射镜共同对离轴镜面法向像差进行补偿,检测光路波像差残差接近于零。
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
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
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从第一架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诞生的三百多年中,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最重要的工具,下面就对光学望远镜的发展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折射式望远镜1608年,荷兰眼镜商人李波尔赛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
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
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天文学从此进入了望远镜时代。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
现在人们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形式,天文望远镜是采用开普勒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时的望远镜采用单个透镜作为物镜,存在严重的色差,为了获得好的观测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镜,这势必会造成镜身的加长。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天文学家一直在梦想制作更长的望远镜,许多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1757年,杜隆通过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镜的理论基础,并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造了消色差透镜。
从此,消色差折射望远镜完全取代了长镜身望远镜。
但是,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很难铸造较大的火石玻璃,在消色差望远镜的初期,最多只能磨制出10厘米的透镜。
十九世纪末,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制造较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成为可能,随之就出现了一个制造大口径折射望远镜的高潮。
世界上现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远镜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间建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建成的口径102厘米的叶凯士望远镜和1886年建成的口径91厘米的里克望远镜。
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
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想看还又看不到的东西。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的特点: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于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高590千米的太空轨道。
哈勃望远镜以时速2.8万千米沿寂静的太空轨道运行,默默地窥探着太空的秘密。
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
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相机可拍摄到几十到上百个恒星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其观测能力等于从华盛顿看到1.6万千米外悉尼的一只萤火虫。
1999年4月,利用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深空图像,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宇宙边缘附近有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遥远的天体;利用全新的近红外仪器,透过茫茫的星际,人们发现了“皮斯托”星,这是至今发现的最大的一个天体。
利用哈勃望远镜的宽视场和行星摄像机,科学家获取了第一张伽玛射线爆发的光学照片;哈勃望远镜上的超级摄谱仪又向人们揭示了超新星的化学成分。
哈勃望远镜所收集的图像和信息,经人造卫星和地面数据传输网络,最后到达美国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中心。
利用这些极其珍贵的太空图像和宇宙资料,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就。
沉寂多年的天文学领域,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哈勃望远镜预计2010年“退休”。
21世纪的太空望远镜研制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
哈勃望远镜的利用:21世纪初叶,将有数台大型天文观测设备送入外层空间,这将是继哈勃望远镜取得的辉煌成就之后的,人类探测太空的又一次大手笔。
新“哈勃望远镜” 美国正在积极筹划研制新一代太空望远镜,旨在接替目前还在轨道运行的哈勃望远镜。
新一代望远镜主镜为口径达7.5米,其观察范围比“哈勃”大4~6倍,清晰度却不亚于“哈勃”。
世界最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
世界最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
截止2021年,世界最大口径红外望远镜是FAST,口径达500米。
FAST台址选定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此洼地位于北纬25.647222度,东经度。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全称为: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
2016年9月25日举行落成仪式,科技基础设施投入试运行调试。
2020年1月11日,通过中国国家验收,正式开通运营。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
建成了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是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
世界十大望远镜品牌
世界望远镜大品牌一、德国蔡司望远镜作为光学领域的领先者和倡导者,蔡司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大到人造卫星的空照镜头,小至眼镜玻璃,Zeiss 对各种光学玻璃的制作乃至光学设计上的突破,都在在的显示她对人类科学的贡献,成就非凡。
蔡司胜利10x25望远镜是蔡司迷你望远镜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款望远镜。
这款望远镜折叠后可以放入口袋中,非常小巧。
蔡司分为胜利女神系列,征服者系列,陆地系列,作为光学领域的领导者蔡司的产品价位相对来讲偏高端。
真要说出蔡司望远镜与其他品牌望远镜之间的差异的话,那可能就是高端,生产的产品都非常高端。
二、美国博士能望远镜美国博士能公司(Bushnell Sports Optics)做为国际上最大的光学制造商、全球第一大品牌于1948年成立,总部设在堪萨斯。
迄今为止已经整整68年,在这68年期间,Bushnell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新兴技术市场的运动光学,将拥有50年的专业镜片制造经验和世界领先的镀膜技术等最新的现代科技应用于运动光学领域。
博士能作为世界专业运动光学产品的生产者,高性能运动光学行业的佼佼者,始终贯彻的指导原则是为市场提供最优质、最可靠、价格实惠的体育产品。
而对优秀的客户服务和强大的零售商合作伙伴的承诺也是无与伦比的。
Bushnell拥有领先的体育光学类别的所有市场份额,作为全球运动光学产品的最佳品牌,主要生产望远镜(Binoculars)、瞄准镜(Scopes)、测距仪(Rangefinde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雷尔相机(Trail Cameras)。
博士能望远镜的产品线涵盖了从高到低,总共近20个系列,近300个产品。
博士能望远镜最为知名的产品系列是 TROPHY奖杯系列和 ELITE精英系列。
博士能望远镜从几百元到上万元的产品都齐全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很多型号很亲民,价格实惠机器效果好。
四、德国徕卡望远镜作为蔡司的最大的“冤家”,徕卡也是望远镜界卓越品牌之一,尤其拥有摄影界更多的爱好者和追随者。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相关新闻
螺旋星云好像一个巨大的眼镜,由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2003年8月25日,斯皮策望远镜发 射升空,负责观测厚厚的尘云、朦胧的银河系核心以及宇宙内的其他隐秘区域。这架望远镜造价22亿美元,装有 3台仪器,能够观测到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宇航局最初认为斯皮策望远镜的寿命为5年。根据科学家2008的预计, 这架望远镜用于将其降至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致冷剂即将耗尽。然而,在2009年5月15日耗尽低温致冷剂之后, 斯皮策望远镜的红外阵列照相机仍能正常工作。这幅展现距地球大约650光年的螺旋星云的照片便由它拍摄。斯 皮策项目组成员、哈佛大学的约瑟夫·霍拉表示:“这个星云内的红外线本质上是来自温暖尘埃和气体的热量。”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空间望远镜
01 工作原理
03 科学目标
目录
02 组成部分 04 观测成果
05 拍摄图片
07 退役Biblioteka 目录06 相关新闻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SST),也译作斯必泽空间望远镜,由美国国家航 空航天局于2003年8月发射,是人类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红外望远镜,也是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最后一台空间望 远镜。该望远镜隶属于美国宇航局和加州理工学院。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四大太空望远镜之一。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天体物理学家—莱曼·斯皮策。他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把望远 镜放入太空以消除地球大气层遮蔽效应的建议,这直接造就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诞生。
工作原理
运行轨道
红外波观测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第一台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它计划在太空中服务5年, 但NASA希望它的工作寿命能够延长。
红外望远镜品牌哪家好
红外望远镜是接收天体的红外辐射的望远镜,当用作红外观测时其终端设备与光学观测截然不同,需要采用调制技术来抑制背景干扰,并且使用干涉法来提高其分辨本领。
下文中笔者将详细介绍红外望远镜以及推荐质量优良的几款产品。
成像原理:红外望远镜可以看到红外线也就是波段(波长800—1 000nm)之间的的望远镜。
在军事应用上也是夜视望远镜中的一种。
当然,红外望远镜更多的时候则是被应用到天文观测中。
红外线望远镜通过光电转换,把红外线转换成电子流,再使电子倍增,最后使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变成可见光。
只要有温度就会产生红外线,他就是一个特殊的镜片,能通过并显示红外线特点:红外望远镜能够在极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能探测500米或更远处的人、物体、车辆移动的仪器。
被动红外望远镜的特点是:它们之间互不干扰;可以跟踪,不发射出信号;低功耗、长距离、窄光束;容易安装,快速响应。
应用范围:红外眼在周界防护、边界和围墙观察、战场测向系统、火和爆炸探测、交通计算流量和控制以及高压电线杆保护方面有广泛用途。
接下来笔者将介绍几款大立科技研发的红外望远镜:S240非制冷红外望远镜S240是一款袖珍型红外热成像单筒望远镜,能够在夜晚和光线不足的条件下进行户外观察和目标追踪。
S240能够清晰显示周围状况的红外图像,帮助您看清人形、物体和动物。
S246非制冷红外望远镜S246是一款袖珍型红外热成像单筒望远镜,能够在夜晚和光线不足的条件下进行户外观察和目标追踪。
并且具有IP66防护等级,1米放跌落;支持WIFI 图像传输功能,手机APP实时浏览、录像、拍照;轻巧便携,体积小,可以单手操作。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1984年成立的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改制而成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像仪、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稳健发展,从研究所成长为具有较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且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
大立科技公司研制的核心芯片是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著名的天文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
多通道太阳望远镜
由五个不同功能的望远镜组成 35cm太阳磁场望远镜:能获得光球 (λ=5324Å)和色球(λ=4861Å)的 矢量磁场及视线速度场。 10cm全日面矢量磁场和视线速度场 望远镜,附有带宽0.1A的万能双 折射滤光器。 14cm色球望远镜,有带宽 32ű0.5Å的可调滤光器,能获 得全日面和局部区色球Hα单色 像及色球纵向磁场。 8cm CaII λ=3933Å全日面单色像 望远镜,附有带宽2Å的daystar 滤光片。 60cm多通道太阳望远镜主镜。
新疆天文观测站
目前中国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
即:云南天文台正在 安装调试的2.4米光学 望远镜 (英国TTL公司 制造 ) 该望远镜 主要技术参数: 口径:2400mm;系统 焦比:F/8 具有3个角秒的指向精 度,及良好的跟踪精度
2.4米光学望远镜
• 台址:云南丽江高美古 • 地理位置: • 东经100°01′51″北 纬26°42′32″海拔 3193米 丽江高美古是我国 南方的一个优良台址, 特别是视宁度达到世界 优良台址的水平。
美国夏威夷州莫纳克亚天文台与 美国的凯克( 10米望远镜 美国的凯克(KeckⅠ )10米望远镜
The Keck Telescopes拍摄的图像 拍摄的图像
欧洲南方天文台
欧南天文台(ESO)建造的超大望远镜 建造的超大望远镜(VLT),安放在 欧南天文台 建造的超大望远镜 , 智利海拔2632米的色洛 帕瑞那 米的色洛·帕瑞那 智利海拔 米的色洛 帕瑞那(Cerro Paranal),这是 , 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于红外观测。 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于红外观测。
2007年后光学天文 重要设 备地域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LOT拟配置的科学仪器 .................................................................... 11
1. LOT基本情况简介 LOT是国家发改委“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项 目之一。该项目将优选台址(目前三个候选台址都在西部高海拔地 区),建造一台大型(12米级)光学红外精测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依托国家天文台)于2016年7月 正式发文成立了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前期工作组,全面负责组织LOT各 项前期准备工作。LOT前期工作组组长为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副组长 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和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成员包括近20位 来自各主要天文单位的科学、技术、台址、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前期 工作组实行月例会,讨论决策相关重大事项的工作机制。前期工作组 下设几个工作小组或临时召集人,分别负责LOT科学、技术、台址、 LOT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发改委以及台址所在的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 LOT与国际天文界的联系与合作等。 由于光学系统方案设计是LOT项目最关键起点和基础,LOT前期工 作组委托LOT项目建议书编写组组织光学系统设计方案相关工作(项目 建议书编写组组长为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薛随建研究员)。2016年12月 启动了LOT光学系统设计方案的征集工作;2017年4月,分别收到南京 天光所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两个设计方案;4月19-20日,由9位国际大型 望远镜资深专家组成的咨询专家组对两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咨询评议, 提交了专家咨询报告。 2. LOT总体建造目标 LOT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建造一架通用型的大型(12米级)光学红外 精测望远镜,配备一套多样化的首光科学仪器,以满足多样性的科学 需求。这些科学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宇宙各层次天体起源和演化、极 端宇宙条件物理、由宇宙结构形成揭示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性质及引力 波源光学对应体等。望远镜应具备多目标、暗天体成像和光谱观测的
大型光学红ared Telescope, 简 称 LOT)
整体情况、科学目标和技术需求
目录
1. LOT基本情况简介 .............................................................................. 1 2. LOT总体建造目标 .............................................................................. 1
3. LOT具体的科学需求 .......................................................................... 7
3.1 科学需求提出的背景和理由 ..........................................................................................................7 3.2 LOT的科学需求 ...................................................................................................................................9
2.1 中国的光学红外观测望远镜 ..........................................................................................................2 2.1.1中国的通用光学红外望远镜 ..................................................................................................2 2.1.2中国巡天光学红外望远镜 .......................................................................................................2 2.1.3 LOT建成后的国际环境 ............................................................................................................3 2.2 中国天文光学红外学界 ...................................................................................................................3 2.3 LOT项目本身的约束条件................................................................................................................4 2.3.1 LOT的预算 ....................................................................................................................................4 2.3.2 LOT的时间节点...........................................................................................................................5 2.3.3 LOT台址 .........................................................................................................................................7 2.3.4 红外的探测限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