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被子植物的一生及三大作用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专题复习植物的三大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专题复习植物的三大作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af0f9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c.png)
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如,通过观察植物的三大作用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加深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理解。
2.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如,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如,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植物的三大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实验,学生对植物的三大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评价环节,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提供了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田中的农作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植物为什么能够生长吗?”让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原因。
3.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如,通过动画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
5.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教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3节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3节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4d5833227916888486d7ba.png)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萌发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2、了解有机物在种子萌发时的转化和利用。
3、了解种子休眠、寿命,以及选种、测定发芽率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难点:因为这节课需要学生把种子萌发的实验先在家里做过后再讲,这样学生有了体验后再做,效果会比较好,但很多学生没有做,这样就要先把实验过程讲解,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所以要抓紧时间,把重点、难点讲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时,学生不易理解,这个内容需要多加点时间讲讲,因为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也比较清楚,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概念因为第一次接触,感觉比较难。
而后面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学生易理解,因为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授课最后注意把本节课的内容帮学生做一个整理,让学生把整节课的内容充分回忆、理解,便于他们复习。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沉闷,概念比较多,主要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抽象概念,学生很容易走神,所以这节课我把每个知识点都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式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也学到了知识,印象较深刻,这样课堂不觉沉闷,而且时间在看动画、影片中很容易渡过了。
对于最后的科学技术社会介绍的无土栽培,这个知识点学生较感兴趣,因为他们对这个知识有点了解,但对于为什么无土也可以栽培不是很明白,对这个问题讲解完后可以就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让学生举行一次小小的辩论比赛,使他们更注意身边科学的变化。
初中被子植物教案
![初中被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4d28a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c.png)
教案: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目标:1. 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掌握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被子植物的图片或实物。
3. 种子、植株、花朵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都属于哪一类植物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朵花,提问:你们知道这朵花是属于哪种植物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朵花属于被子植物。
3. 教师提问:被子植物有哪些特征?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被子植物的特征有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等。
三、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颗种子,提问:种子是如何变成一颗完整的植物的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种子经过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等过程,变成一颗完整的植物。
3. 教师提问: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传粉和受精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繁殖和繁衍。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被子植物的图片,提问:这张图片中的被子植物处于哪个生长阶段?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张图片中的被子植物处于开花阶段。
3. 教师提问:被子植物的开花阶段有哪些特点?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被子植物的开花阶段有花蕾的形成、花冠的展开、花蕊的露出等特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3.2.1被子植物的一生.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3.2.1被子植物的一生.doc](https://img.taocdn.com/s3/m/3a50328d87c24028905fc388.png)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
反思、体会课题
知识与
能力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重点
难点
教法选
教学择
策
略学法引
导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推断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种子的自身条
件。
2.举例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
究实验。
4.学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
物的情感。
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
看书中资料分析,分组实验
1。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探究课《西瓜的一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探究课《西瓜的一生》)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aef9b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5.png)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西瓜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西瓜的生长?”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验证假设,获取证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明确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强调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3.总结本节课的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西瓜生长过程的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5.环保意识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重点讲解西瓜的生长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如西瓜植株的攀爬习性、花果期的管理等。
3.结合实例,讲解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4.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强调珍惜资源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西瓜生长过程中,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其生长?”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西瓜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探究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鼓励学生积极评价他人,培养良好的评价习惯。
3.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4.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优秀教学案例
![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d77352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8.png)
3.小组合作学习:本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问题导向: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共同探讨被子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4.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
1.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被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感性认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
3.设计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被子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被子植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bafb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7.png)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上所学的被子植物的特征、分类及生命周期知识,选择一种熟悉的被子植物,为其绘制一幅生物图,标注其主要特征和生命周期各个阶段。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被子植物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结合生活实际,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被子植物的分类特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利用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对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较为感兴趣,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实验、观察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合作意识较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他们在小组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生物观念。
2.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对被子植物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9a766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0.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节种子萌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学会设计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做出假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齐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植物生长什么风吹最好?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含义引入本课。
二授新课:(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老师出示资料: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根据情境作出什么样的假设?1、学生阅读资料思考作出假设,老师将三个假设写在黑板上。
2、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思考怎样设计对照实验?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助、教师引导,让学生能自主设计对照实验。
3、学生交流。
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做到种子萌发的实验。
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4、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四个瓶分别为种子萌发提供了哪些条件?并完成课本92页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分析出:瓶子1:没水、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2: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3:适当的水分、寒冷的温度、空气瓶子4: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没空气2号瓶子是用于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对照组。
1,3,4号瓶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实验组。
5、通过展示交流,学生总结出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教师质疑:环境条件都满足了,种子就一定能萌发?。
导学案(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精选全文
![导学案(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0191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b.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题: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3.描述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和茎的增粗过程。
4.明确花的结构,认识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5.理解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明确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及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依据学案,自主复习◆认真复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完成下列各题: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环境条件:、和,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2、举例:(1)大多数农作物在春天播种,是为了满足(2)在播种前要松土,是使种子得到(3)如果长期不下雨,需要浇一些水,是为了给种子提供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自身条件:种子是且胚是,并且度过了。
2、举例:干瘪的种子或胚被昆虫咬坏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胚已经死亡的种子,以及正处在休眠期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三、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计算公式:发芽率=四、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首先后,体积变大。
2、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3、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
4、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5、胚芽发育成和。
◆认真复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完成下列各题:一、幼根的生长1、根尖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
其中属于分生组织,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尖中,伸长最快的部位是,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使细胞体积增大。
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1、芽中也有组织,芽在发育时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和组成,新芽又不断形成新的枝条,使植株的地上部分不断繁茂,形成“万千枝条”。
2、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了有茎、叶和芽组成的新枝条,根据下图的提示,填写芽发育的有关文字。
三、木本植物的茎是怎样加粗的?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内侧部分叫做)、、、。
2、茎的分生组织是,它由几层细胞构成,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向内分裂产生新的,茎才能逐年加粗。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被子植物的一生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被子植物的一生](https://img.taocdn.com/s3/m/05b9c65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5.png)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被子植物的一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被子植物的重要特征和分类;2.掌握被子植物的不同部分及其作用;3.理解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4.学会运用生物学相关知识来解读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笔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教科书等。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下被子植物;2.引导学生思考:“被子植物有哪些特征?有哪些分类?”。
3.2 讲解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10分钟)1.解释被子植物的特征:有根、茎、轮叶、花和果实;2.介绍被子植物的分类: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3.3 讲解被子植物的不同部分及其作用(20分钟)1.根的结构和功能;2.茎的结构和功能;3.叶的结构和功能;4.花的结构和功能;5.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3.4 讲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20分钟)1.从种子开始,讲解其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2.介绍不同生长阶段中植物的特征和作用;3.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水分、光照、温度等因素的重要性。
3.5 导入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找一种被子植物的图示,画出其不同部分的形态、特征和作用;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作业要求,并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四、教学反思学生在本课程中成功地了解了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掌握了不同部分的形态、特征和作用,理解了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同时也提高了应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d7ad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2.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过程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方案一: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方案二: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演示、启发学生调动经验储备,进行大胆假设。
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
3.制定计划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438a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7.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掌握被子植物的种子结构、萌发过程、生长发育、繁殖等基本知识,理解被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被子植物生命过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等科学方法,研究被子植物的生命现象,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分析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新课讲解:结合教材,采用讲解与实物、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被子植物的种子结构、萌发过程、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知识。
(3)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种子结构、种子萌发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被子植物生命周期中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2.思考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被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从生态保护、人类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撰写一篇小短文。
"希望你们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被子植物的价值,将你们的思考成果写成短文,与同学们分享,共同提高我们的生物学素养。"
3.实践作业:利用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制作一个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模型。要求形象地展示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阶段,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3节)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3节)](https://img.taocdn.com/s3/m/b0e9adb1d1f34693daef3e27.png)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知识目标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难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教师:同学们曾经学过这首诗吗?(出示课件)那我找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诗。
这诗句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那么植物一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在我国很多地方清明节前后农民伯伯都在忙着春耕播种,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那为什么要在清明节前后种瓜点豆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师生互动,理解新知活动1:展播《种子的故事》配音短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主人公的种子未能萌发,引出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是熟的、死的都不能萌发,说明种子必须是活的,才能萌发)活动2:启发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讨论提纲如下: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2.实验探究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3.怎样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4.怎样设置实验对照组,对照组应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光和空气等条件?对每一对照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一样?5.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6.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观察并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外界环境,老师不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设下悬念鼓励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3.2 被子植物的一生 复习学历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
![3.2 被子植物的一生 复习学历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5b5083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e.png)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学历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一.复习目标1.能识别和描述根尖、芽、枝条、花的结构及功能,掌握各个结构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能描述种子萌发过程及其中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能够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并阐述子房发育成果实过程,归纳总结被子植物一生的发育过程,认识生物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探究实验,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能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明确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结论,加强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践,思考如何提高作物产量。
掌握抽样检测方法测定种子发芽率、了解合理施肥的重要性、人工辅助授粉的应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 学习过程任务一:整体感知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活动1:小组内推选优秀思维导图全班展示,描述被子植物的一生★★★★★★自评得星思维导图清晰完整美观,能正确描绘种子的结构,萌发过程,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过程,并能配文叙述,有整体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清晰完整,能正确叙述被子植物的一生,整体逻辑性有体现,但图文不够美观。
思维导图清晰,能够大致描述被子植物的一生,但部分细节内容不能准确表达,整体逻辑不够清晰。
完善思维导图,详细描述被子植物的一生。
活动2:全班PK,快速问答评价标准★★★互评得星能够快速准确回答问题并及时提出有效问题。
回答问题过慢迟疑或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快速提问。
活动3:易错混淆,快速填图任务二:云游农业公园,解决实际问题轩轩周末参观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他被用各种蔬菜粮食搭建的建筑给震撼住了,原来植物的生长过程这么神奇,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轩轩拍的图片来一次云游览吧!第一站:辉煌中国馆本馆以沂蒙优质蔬菜、瓜果、五谷为材料,通过创新园艺精心打造的《辉煌中国》主题大型景观。
轩轩大为震撼,原来种子还可以制作这么精美的建筑。
尤其是玉米,在这些“建筑”中最常用。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d9e58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0.png)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1课时)备课教师课时安排总第 23 课时,实际授课时间:第周,星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探究活动,培养严谨规范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难点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辅手段PPt课件板书设计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问题探究“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诗句。
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不但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也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我们这一章就来详细地认识一下“被子植物的一生”。
出示主题: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感悟诗句明确主题自主质疑合作探究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请分析如下的资料:资料1:“春种一粒粟”,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资料2:播种前要给土壤施水,保持土壤潮湿,但是水分过多又会使种子霉烂。
资料3:播种前要疏松土壤,使土壤有足够的间隙,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以上三个资料分别说明了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激趣质疑根据资料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质疑合作探究●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制定方案:选种→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怎样设计探究实验呢?请阅读教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说出该如何进行探究活动。
出示讨论题,布置分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1)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来做实验?(2)你们所探究的环境条件是哪一个?如何设置变量?(3)实验过程中可将种子分成几组?每组多少粒种子?仅一粒种子可行吗?(4)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5)每一个实验组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应该如何设置?(6)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每个实验组是否同时观察?●实施方案:定期观察→记录结果●得出结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如果事先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2)1号瓶和3号瓶是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思维拓展:(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条件呢?你能设计探究实验来进行探究吗?(2)当外界环境条件都适宜的时候,种子一定能够萌发吗?合理推测作出假设分组讨论制定方案表达交流分析实验思维延伸总结转化引申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体会。
初中植物三大作用实验教案
![初中植物三大作用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2db4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3.png)
初中植物三大作用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各生理作用的原理和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2. 呼吸作用实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3. 蒸腾作用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三、实验材料1. 光合作用实验:绿叶植物、酒精、碘液、载玻片、显微镜等。
2. 呼吸作用实验:盆栽植物、澄清石灰水、滴管等。
3. 蒸腾作用实验:盆栽植物、透明塑料袋、温度计、湿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光合作用实验:(1)暗处理:将绿叶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以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2)叶片处理:用刀片将叶片切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3)染色:用碘液染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判断光合作用的产物。
(4)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
2. 呼吸作用实验:(1)暗处理:将盆栽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以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2)实验操作: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盆栽植物的盆中,用滴管吸取盆中的石灰水,滴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呼吸作用的产物。
3. 蒸腾作用实验:(1)暗处理:将盆栽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以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2)实验操作:用透明塑料袋将盆栽植物包裹起来,确保塑料袋紧贴植物表面。
(3)观察:定时观察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记录水珠数量,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度。
五、实验总结1. 光合作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植物提供能量。
2. 呼吸作用: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消耗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能量。
3.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蒸气,调节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促进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六、实验拓展1. 探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
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e177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6.png)
3.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如提供食物、药材、观赏等。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各阶段的特点,特别是种子萌发、开花、传粉、受精和结实等环节。
2.被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3.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阶段的特点。
4.根据课堂练习的题型,教师设计适量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总结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5.布置一个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小游戏或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设计实践活动,如种植被子植物、观察种子萌发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被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使学生懂得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感悟生命的伟大和宝贵。
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七上被子植物的一生及三大作用学案
![七上被子植物的一生及三大作用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3af7ef01dc281e53af08c.png)
八年级生物复习学案三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化结果)一、考点扫描:1、绿色植物的分类及各种植物的特点。
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3、根和枝条的生长过程。
4、花的结构和功能、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二、基础知识梳理:1、列表比较各类绿色植物的不同2.种子的结构(1)玉M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和________。
不同点是:玉M种子有,有片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里;菜豆种子无,有片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里。
(2)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它由、、、组成。
3.种子的萌发(种子到幼苗)(1)萌发条件:①外界条件:一定的、充足的、适宜的;②自身条件:。
(2)萌发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发育成和。
所需营养来自或。
4、植物的生长(幼苗长成大的植物体)(1)、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区。
(分生区是分生组织)(2)茎的生长:枝条是由发育的。
在左图中连线芽中也有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茎中的,还使茎加粗生长。
(3)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
其中水分和无机盐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根完成这一功能的主要部位是、特点是,意义是。
5、开花结果:(1)花的结构:花的主要部分是和,前者由和组成,后者由、和组成。
花粉在里,胚珠在里。
(2)传粉:花粉传到雌蕊的______上的过程,传粉的方式有的靠传粉的,如桃花、油菜花等;有的是靠传粉的,如玉M、杨、柳等。
当自然授粉不不足时可进行弥补传粉不足。
(3)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受黏液刺激萌发出。
该结构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
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与结合,形成。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柱头和花柱:雌蕊子房壁→子房珠被→果实胚珠种子受精卵→三、典型例题1、图A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B是桃的果实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结构[④]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图甲是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乙是用大豆培育的豆芽菜,请据图回答
(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这个结构发育成幼苗的。
(2)F中的1和2是种子的发育的。
(3)、我们吃的豆芽菜的主要部分(白色部分)是由种子的发育的。
7、空气污染程度备受关注,下列各类植物中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2)玉米种子的结构6外还包着,因此严格的说玉米种子应该被称为。
(3)图甲结构中,[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4)两类种子的主要部分是都是不同点是:乙图中有[ ],子叶片,甲图中子叶片。
三、检测反馈
1、据几种常见植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以上植物中,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2)当黄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
(3)分析曲线b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4)在大棚里种植黄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b的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
5、右下图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两个烧杯中号种子萌发了,
(2)甲烧杯中的1号种子不萌发的
(2)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3)植物A和D的主要不同点是。
(4)植物E的传粉方式是靠。
(5)请你把以上五种植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进行排序。
2.如图是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示意图,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A萌发时所必需的外界环境条件是。
。
(2)B的主要部分是_____和____。
(3)C中的___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8、小英很喜欢吃奶奶家的板栗、甜玉米、蕨菜和银杏,她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她不可能得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A.板栗B、玉米C、蕨菜D、银杏
八年级生物复习学案四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一、考点扫描:1.水的吸收运输(根尖的结构、茎的结构)2.蒸腾作用(气孔的结构、蒸腾作用意义)3.光合作用的实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1)花的结构:花的主要部分是和,前者由和组成,后者由、和组成。花粉在里,胚珠在里。
(2)传粉:花粉传到雌蕊的______上的过程,传粉的方式有的靠传粉的,如桃花、油菜花等;有的是靠传粉的,如玉米、杨、柳等。当自然授粉不不足时可进行弥补传粉不足。
(3)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受黏液刺激萌发出。该结构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与结合,形成。
(4)D中能发育的部分发育成图中的。
(5)E是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它一生中共有六种器官,其中和生殖有关的器官是。
3.观察右面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可表示桃花的_______过程。花谢以后要结桃子,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是。
(2)图中序号3、4、5所示结构共同组成。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区。(分生区是分生组织)
(2)茎的生长:枝条是由发育的。在左图中连线芽中也有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茎中的,还使茎加粗生长。
(3)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其中水分和无机盐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根完成这一功能的主要部位是、特点是,意义是。
5、开花结果:
(3)我们平时所吃的桃子,其食用部分是由图中的[ ]____发育而来的。
(4)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有一个______
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曲线a中,幼苗体积增大时花的迅速发育的结果,
原因是。
3号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
(3)乙烧杯中5号种子不萌发的原
因是。
(4)请说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烧杯中的2号种子不在休眠期,如果没有萌发,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所以实验时只用一粒种子会出现误差,解决的方法是。
(6)如果用这个实验装置探究光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只用甲、乙烧杯中哪个种子的位置,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柱头和花柱:
雌蕊子房壁→
子房珠被→果实
胚珠种子
受精卵→
三、典型例题
1、图A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B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结构[④]是。
(3)花粉从[5]落到[1]上的过程叫做。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4]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2)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它由、、、组成。
3.种子的萌发(种子到幼苗)
(1)萌发条件: 外界条件:一定的、充足的、适宜的;
②自身条件:。
(2)萌发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发育成和。所需营养来自或。
4、植物的生长(幼苗长成大的植物体)
(1)、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
3、根和枝条的生长过程。4、花的结构和功能、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二、基础知识梳理:
1、列表比较各类绿色植物的不同
种类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常见种类
根
茎
叶
辅导组织
共同点是:
藻类植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共同点是: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2.种子的结构
(1)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和________。
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有片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里;菜豆种子无,有片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里。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⑦]是图A中[ ]发育来的,结构[8]是由图A中[ ]发育来的。(填图中代号)
(5)某种桃的果实个大、味甜,要保持这一优良特性,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2.根据右图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乙是将浸泡的玉米种子从中间切得到,向此切面上滴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说明该部位的主要成分是。
七上被子植物的一生及三大作用学案
———————————————————————————————— 作者:
———————————————————————————————— 日期:
ﻩ
八年级生物复习学案三
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化结果)
一、考点扫描:1、绿色植物的分类及各种植物的特点。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