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新年的笑声》教学目标1.认识新年的传统习俗,并能通过语言、动作等形式表现出来;2.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笑声,并能通过语言、动作等形式表现出来;3.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们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活动。
教学准备1.紫色布幔;2.红色挂件;3.新年的音乐;4.喜庆的笑声音频;5.画纸、颜料、彩笔、毛笔、水杯、毛巾等;6.班级分组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幼儿们集体跳舞,播放新年音乐,教师手持红色挂件,让幼儿们围成圈跟随音乐进行依次跨过若干次,最后把挂件传递给下一个幼儿,并称出自己的名字和传递的幼儿,让幼儿们热身并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活动一:传递微笑分配班级小组,让每组幼儿依次排成一列。
教师挂上紫色布幔,只露出笑脸的部分,让第一个幼儿进去看一眼,出来后对队友做出笑脸的动作,传递给下一位幼儿,最后看看谁的笑脸传递最快。
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们体会到微笑的力量,同时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二:创造笑声分配班级小组,让每组幼儿一起在画纸上创造自己的笑声,可以用颜料、彩笔、毛笔等自由表达。
完成后,让每个组派出一个幼儿来介绍本组制作的笑声,其他幼儿跟随他的指示模仿。
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锻炼幼儿们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好方式。
活动三:笑声大挑战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模仿教师提供的喜庆的笑声音频,其他幼儿要猜测是哪个组的代表。
可以分为多个轮次进行,最后得分最高的组获得胜利。
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们通过模仿别人的笑声,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情绪,同时也是一种培养幼儿注意力和观察力的游戏。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们表现积极,合作意识强,能够很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活动一和活动三中,幼儿们的反应速度和观察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一部分幼儿在活动二中创画的时候显得比较急躁,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更加细致、耐心的引导,促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新年的笑声》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新年的笑声》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7275f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0.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新年的笑声》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新年的笑声》及教学反思大班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春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说出新年感兴趣的事,根据歌曲结构创编歌词,感受新年的热闹,体验欢快的情绪,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新年的笑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说出新年感兴趣的事,根据歌曲结构创编歌词。
2、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热闹,体验欢快的情绪。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钹、鼓、鞭炮、图谱一张、切分音节奏谱。
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1、运用a,la.等音发音练习。
2、你怎样庆祝新年的?新年里,有哪些声音?(1)出示钹、鼓和鞭炮,认识并模仿它们的声音。
(2)学习节奏型X X X /X X / X X X / X 0A、用钹、鼓和鞭炮的声音表示节奏型。
B、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型。
二、新年的笑声1、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新年的笑声在哪里?新年的笑声在锣鼓里。
集体有节奏地念歌词,掌握切分音节奏。
2、示范唱。
歌里唱了什么?结合图谱幼儿集体演唱。
A、幼儿集体学唱。
B、师与幼儿接唱。
C、边唱边表演。
三、创编歌词。
1、新年里你还听见哪些声音?2、根据幼儿说的示范编歌词。
3、根据歌曲结构创编歌词。
4、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的歌词。
附歌曲:《新年的笑声》2/4 1=E532│31│543│20│521│27│572│20│533│新年的笑声在哪里?新年的笑声在锣鼓里,咚咚咚新年的笑声在哪里?新年的笑声在鞭炮里,噼噼噼15│531│60│5.654│343│234│5—│56654│呛呛咚咚咚呛。
笑得冬爷爷走远了,走远了,留下了雪花啪啪噼噼噼啪,笑得春姑娘走来了,走来了,带来了花瓣322│132│10║银亮亮银亮亮。
香喷喷,香喷喷。
活动延伸:1、以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形式继续交流新年里的见闻。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新年的欢乐氛围。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3.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2.音乐《新年的笑声》。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拉伸操、跳跃等,旨在活跃气氛,为课堂做好准备。
2. 导入新课(10分钟)•老师播放音乐《新年的笑声》,让学生先听一遍,观察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3. 合唱歌曲(15分钟)•学生按节奏齐声唱出歌曲《新年的笑声》,老师指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感。
•学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增强合作和团队意识。
4. 舞蹈活动(20分钟)•设计一组简单的舞蹈动作,与音乐《新年的笑声》配合进行。
•老师示范动作,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跟着做,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5. 创作活动(25分钟)•学生根据音乐《新年的笑声》的节奏和氛围,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创作,每个组演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6. 教学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课堂活动,回顾学生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与学生一起讨论课堂的收获和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音乐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和团结的力量。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的主题为《新年的笑声》,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新年的欢乐氛围,并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整个课堂过程基本按照计划进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合唱歌曲环节,学生能够齐声唱出歌曲,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音准和节奏感的注意。
在舞蹈活动中,学生能够很好地跟着老师的示范做动作,并能够体会到音乐和舞蹈的协调性。
创作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创造力,但有些组别在动作设计上还有待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大班音乐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十分重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的文化底蕴和相关节日习俗。
2.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本能的反应。
3.通过集体游戏、益智活动、表演等形式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内容•引入:喜庆的氛围让我们兴奋不已,你们猜猜是什么节日?对于新年你们知道些什么呢?•正文:1.介绍新年的由来与文化底蕴,如:春节、除夕、年夜饭、年货、红包、舞狮、放鞭炮等。
2.音乐知识:节奏、拍子、音高、音色。
3.听音乐:播放《新年的笑声》歌曲,在不熟悉的旋律中寻找节奏、音高等元素,并关注音乐与心情的互动。
4.手偶剧表演:通过简单编排剧本,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5.游戏环节:可玩“拍拍乐”游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丰富音乐素养,增强集体凝聚力。
•总结:学生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舞动身体,感受到熟悉的音乐元素,..对于新年的一些习俗和文化背景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伴随着快乐的氛围,我们的音乐大课堂就这样圆满结束了。
教学反思1.教学策略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本课选取了寓教于乐、以“听”为主的教学方式,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本课中结合了许多互动环节,如: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增强了学习体验和集体凝聚力。
3.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4.教学评价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配合选取合适的评价手段,关注每位学生的优点和需要加强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和改善建议。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积极活跃的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并感受春节的欢乐气氛。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合作意识。
3.通过幼儿的身体运动,锻炼幼儿的肌肉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
2.音响设备
3.手中持有物品:舞红疯狂
4.动作指导卡
三、教学过程:
1.入口导入:播放《新年的笑声》音乐,教师挥舞手中的舞红疯狂,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舞动。
2.唱歌活动:教师先介绍歌曲《新年的笑声》的歌词内容,并反复读唱歌词。
然后与幼儿一起唱歌。
3.头肩膀练习:教师将动作指导卡展示给幼儿,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唱着“头肩膀膀膀,膀下肩膀膀”一起做动作。
4.手舞蹈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舞蹈,通过不同的手势和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5.合作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排成一圈,进行合作游戏。
每个小组中的一个人将持有舞红疯狂,其他的幼儿围成圈,跳舞并唱歌《新年的笑声》。
持有舞红疯狂的幼儿在每个段落结束时将舞红疯狂传给右手边的幼儿,直到完整唱完歌曲。
6.结束活动:结束前,教师和幼儿一起鼓掌,并互相致谢。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于歌曲《新年的笑声》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孩子们对于手
舞蹈的理解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
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到练习中,并且进行多次反复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动作
感知和协调能力。
此外,合作游戏的设置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但是
需要注意控制游戏的时间和规则的简单明了,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
与进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新年的笑声》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新年的笑声》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新年音乐的欢快节奏和旋律,知道新年是快乐的。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新年的快乐氛围,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新年的笑声歌曲,并能用欢快的节奏演唱。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曲乐谱、雪花贴纸、红色头饰。
2. 环境准备:布置充满新年氛围的教室,如挂灯笼、贴窗花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进行音乐游戏“抓手指”,让幼儿熟悉音乐的节奏。
2. 教学歌曲(5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新年的笑声歌曲,播放歌曲让幼儿聆听。
b.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节奏和音高的变化。
c. 教师指导幼儿用欢快的节奏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 实践活动(4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如拍手、敲击雪花贴纸等。
b.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为歌曲《新年的笑声》伴奏。
c. 教师鼓励幼儿在伴奏中发挥创造力,添加自己的想法。
4. 总结与展示(2分钟):a.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b. 全体幼儿共同演唱《新年的笑声》,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新年的笑声》让幼儿体验到新年的快乐氛围,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让幼儿分组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幼儿对新年音乐的认知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评价其掌握程度。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一、教案概述本节课音乐教学的主题为《新年的笑声》,适用于大班儿童。
通过教学,旨在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儿童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活动设计,使儿童更好地理解新年的音乐表达和欢乐氛围,同时反思教学效果,提供改进方案。
二、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新年的笑声》的歌曲节奏和歌词。
2.培养儿童对新年音乐的感受和情绪表达能力。
3.培养儿童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提高儿童的听觉注意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录制好《新年的笑声》的音频。
2.准备教案、教具和音乐CD。
四、教学步骤1.导入•利用视频、图片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儿童回忆并谈论自己对新年的期待和喜爱的节日活动。
•鼓励儿童分享自己在新年期间收到的礼物和开心的事情。
2.歌曲欣赏•播放《新年的笑声》的音频,让儿童跟随节奏摆动身体。
•提问引导:“你觉得这首歌的节奏怎么样?它给你什么感觉?”3.歌曲学唱•逐句教唱歌词,带动儿童跟着节奏齐唱。
•分段训练,反复练习,确保儿童能够熟练掌握歌曲。
4.表演排练•将儿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舞蹈、手势表演等)来展现《新年的笑声》的内容。
•指导儿童进行表演排练,并注重团队合作。
5.小组表演•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
•鼓励儿童分享对其他小组表演的欣赏和建议。
6.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歌曲和表演内容,大家一起唱一遍《新年的笑声》。
•引导儿童思考:“通过这次课程,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收获了什么?”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儿童积极参与,表演也有一定水平。
但在教学中也暴露出几个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歌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充分反复练习每个小节的歌词和节奏,导致有些儿童掌握不够牢固。
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反复训练的次数,确保所有儿童都能够熟练掌握歌曲。
其次,在小组表演环节,有些小组的表演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亮点。
大班音乐新年的笑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新年的笑声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大班儿童感受并理解新年节日氛围;
2.听辨不同元素的音效,并形成较为清晰的音乐认知;
3.参与音乐游戏,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趣。
教学准备
1.摆放音乐教具;
2.准备新年节日气氛装饰品;
3.准备音效工具。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步:引入节日氛围
1.向大班儿童介绍本次节日主题:“欢乐新年”;
2.展示新年相关装饰品,如贺卡、灯笼、红包等;
3.点燃一簇香,让现场氛围更加温馨。
讲解完毕,让孩子自由玩乐,让他们沉浸在新年欢乐氛围之中。
第二步:启蒙音效游戏
1.引导孩子们仔细听音;
2.播放一首简短的故事歌曲,如《小兔子乖乖》;
3.告诉孩子们关键词,如车、小鸟、风吹树叶等,让他们模拟出表述的音效;
4.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元素听辨和音效创作,加深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第三步:合唱节日歌曲
1.为孩子们播放新年歌曲;
2.让孩子们自由跳动,感受歌曲的节奏;
3.自由唱,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好奇心。
第四步:有趣六分音符游戏
1.让所有孩子坐成一圈,手拍六分音符;
2.随着老师的音乐引导,孩子们分别拍出、唱出自己手上的六分音符;
3.逐渐增加停顿时间,挑战孩子们的反应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有趣,互动性非常强,小朋友们也很享受。
不过,孩子们在模拟音效的时候,会因为缺乏经验或指导,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加强辅导,提供更多的游戏练习,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快乐情绪,体验新年的欢乐氛围。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感受音乐中的快乐情绪,体验新年的欢乐氛围。
2.学习歌曲《新年的笑声》,掌握歌曲节奏。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现。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新年的笑声》歌曲、音乐播放设备。
2.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话筒。
3.教学辅助:挂图、头饰、玩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新年的景象,引发幼儿对新年的期待。
(二)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新年的笑声》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快乐情绪。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歌曲中的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
(三)歌曲学唱1.教师分段教唱歌曲,注意节奏的掌握。
2.教师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感表现。
(四)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代表歌曲中的一个角色。
2.教师分发头饰、玩具,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教师播放歌曲,幼儿进行表演。
(五)音乐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击鼓传花”、“猜歌名”等。
2.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新年的笑声》有了较深的理解,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在歌曲表演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
音乐游戏环节,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对歌曲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
七、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音乐创作,如创作一首关于新年的歌曲。
2.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共同体验音乐的魅力。
3.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新年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新年的笑声》的节奏与旋律,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新年欢乐的氛围。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3.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音乐节奏,学会歌曲《新年的笑声》。
2.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把握与歌曲的流畅演唱。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音乐《新年的笑声》。
2.教学道具:铃鼓、碰铃、雪花片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布置有新年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新年的笑声》,让幼儿感受音乐氛围。
2.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二)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引导幼儿跟唱。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观察幼儿的演唱表现。
(三)节奏训练1.教师用铃鼓、碰铃等道具,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节奏。
2.教师示范,幼儿跟随模仿,共同演奏节奏。
3.教师与幼儿合作,用道具演奏歌曲节奏。
(四)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快乐氛围。
2.幼儿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五)分享快乐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歌曲表演中的快乐。
2.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
2.幼儿发表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3.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歌曲《新年的笑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演唱和表演。
4.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幼儿的认可,教学效果较好。
5.不足之处:在歌曲演唱环节,部分幼儿的发音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针对幼儿的发音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幼儿的演唱水平。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认为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提高,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大班音乐《新年的笑声》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新年笑声的来历和意义,知道新年是欢乐祥和的象征。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新年的快乐氛围,体验与同伴共同音乐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合唱。
难点:让幼儿理解新年笑声的象征意义,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曲乐谱、雪花装饰、红色道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新年庆祝经验的积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新年的歌曲,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活动。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解新年笑声的象征意义,让幼儿理解新年的欢乐氛围。
b. 教师教授歌曲《新年的笑声》,指导幼儿掌握旋律和节奏。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
3. 巩固部分: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新年的快乐。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演唱,让幼儿在合作中提高音乐素养。
4.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本次音乐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音乐活动,观察幼儿对新年笑声的理解、歌曲旋律的掌握以及合唱能力的表现,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新年笑声的象征意义。
3. 采用分组合作、合唱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年笑声的主题,让幼儿分享自己对新年的印象。
2. 第二步:讲解新年笑声的象征意义,让幼儿理解新年的欢乐氛围。
3. 第三步:教授歌曲《新年的笑声》,指导幼儿掌握旋律和节奏。
4. 第四步: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其中的习俗。
2.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美。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提高他们在舞台上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新年的笑声》歌曲的学唱和演奏。
2.了解春节和其中的习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新年的笑声》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打拍子,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氛围。
2. 歌曲学唱(1)教师介绍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简介,并展示歌曲的歌词。
与此同时,教师要画蛇添足地告诉学生这个绕口令是什么意思。
(2)分部学唱教师让学生分两组,分别学唱歌曲的两个部分。
在分部唱完之后,教师可以让两个小组相互合唱。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还可以让小组间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3)全曲练唱在学生掌握了两个部分之后,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唱歌曲。
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表达的情感和音乐的感染力。
3. 歌曲配乐在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后,可以引入音乐配乐。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编排简单的乐器演奏,使得歌曲更有节奏感和氛围感。
4. 春节习俗介绍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其中的习俗,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节的舞狮、放鞭炮、贴福字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5. 小组表演在学生掌握了歌曲和春节习俗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
让学生用音乐和舞蹈等形式,来展示他们的深度体验和理解。
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节奏、才艺和团结合作等方面。
6. 班级音乐会在所有小组都表演完毕后,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举行一个简单的音乐会,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通过音乐会,学生不仅能够展现自己的表演和才艺,还可以感受到团结合作、和谐共处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将歌曲和春节习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通过音乐和舞蹈等形式来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到歌曲和文化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一、教学背景及目标1.1 教学背景教学班级为大班,学生年龄为4-5岁。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声音和音乐的感知能力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听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并且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传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能够理解和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1.2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新年的节日及其代表音乐;2.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新年的笑声》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唱、跳、演示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于新年的祝福和期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2.1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播放《新年的笑声》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情感;•歌曲跟唱:老师带领学生跟唱歌曲,并适当进行动作配合,让学生深入体会歌曲的意义;•歌曲表演:学生自发组合小组,进行短暂排练,表演《新年的笑声》。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歌曲欣赏播放《新年的笑声》的音频,让学生依据歌曲的节奏和音效,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步:歌曲跟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跟唱《新年的笑声》这首歌曲,适当加入动作,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深度体会歌曲的情感,同时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新年这一节日的寓意。
第三步:歌曲表演学生自发组合小组,进行短暂排练,表演《新年的笑声》。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适当进行编排和表达,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有所收获。
通过歌曲欣赏以及跟唱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音乐的感知状态,并能够通过动作配合,深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在最后的表演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进行自主编排和表达,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有趣。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细微反应和身体语言,通过对学生情感表达的指导,让他们更加自信、热情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情感的引导和管理,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和表达,从而充分发挥音乐对于情感和思维的引导和作用。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_1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新年的笑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2、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鼓、钹、鞭炮的声音。
活动过程:1、练声根据533|15|531|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
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
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活动结束:教师:“我们一起去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活动反思: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活动主要表现的是新年的笑声,也就是把节日里喜庆的气氛以及快乐的心情说出来、唱出来。
整个过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够掌握活动的重点:鼓和鞭炮的声音(切分音)节奏。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新年笑声的意义,知道新年是快乐、喜庆的。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新年氛围中感受到快乐,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新年的笑声》2. 动作: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新年的笑声》,并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2. 教学难点:歌词的理解和动作的创编。
四、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图片、道具等教学材料3. 空场地,便于幼儿进行动作练习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新年歌曲,营造新年氛围。
2. 教学歌曲:《新年的笑声》(1)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3)幼儿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动作创编:(1)教师展示动作,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3)幼儿分组,每组创编一个动作,展示给其他同学。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新年的快乐和喜庆。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新年主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新年的氛围。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新年氛围,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新年的快乐。
2.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道具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学习歌曲:《新年的笑声》(1)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3)幼儿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动作创编:(1)教师展示动作,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的笑声》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新年的喜悦和快乐的感知。
2. 启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与创作教学准备:1. 打印好《新年的笑声》歌谱。
2. 准备鼓、铃铛等乐器。
教学步骤:引导导入(5分钟):1. 与幼儿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美好瞬间,如生日、节日等,引导他们回忆快乐的时光。
2. 将话题引导至新年,询问幼儿对新年有什么期待和愿望。
音乐欣赏(15分钟):1. 布置幼儿围成圈,坐在地上。
2. 准备好音乐《新年的笑声》的录音,播放给幼儿听。
3. 欣赏完音乐后,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对这首歌的感受和想象。
乐器合奏(15分钟):1.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如鼓、铃铛等。
2. 以《新年的笑声》为基调,先由教师示范演奏。
3. 可以分组进行合奏,也可以全体一起演奏。
创作活动(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编写一段歌词,与音乐《新年的笑声》相配。
2. 引导幼儿思考新年的主题词汇,如欢乐、快乐、笑声等。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创作的歌词,并与音乐合奏。
小结(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课程,复述他们学到的知识和经历。
2. 学生和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这节课中,幼儿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活动,增强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的感知。
他们通过演奏乐器和编写歌词,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指导者,更应该是启发者和引导者。
通过合作和分享,学生们互相学习和促进了彼此的成长。
未来可以在音乐活动中加入更多的创作和表演元素,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感体验,给予肯定和支持。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

活动目标:一、能说出春节里感爱好的事,并依照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二、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把握好切分音。
3、培育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舞幼儿斗胆说话和踊跃应答。
活动预备:钹、鼓、鞭炮等。
活动进程:一、谈话:小朋友们是如何庆贺新年的?。
"教案来自:屈;教师教;案网."新年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二、学习新歌《新年的笑声》。
(1)出示钹、鼓和鞭炮,仿照它们的声音。
(2)学习节拍型:X X X X X X X X X 0A、用躯体动作表示节拍型。
B、用钹、鼓和鞭炮的声音表示节拍型。
(3)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明白得歌词。
A、教师示范演唱。
B、提问:你听见歌里唱了什么?C、幼儿有节拍地念歌词:重点把握切分音。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A、幼儿集体学唱。
B、师与幼儿接唱。
C、边唱边演出。
3、创编歌词。
(1)交流:在新年里你还听见哪些喧闹的声音?(2)师依照幼儿说的示范编歌词。
(3)幼儿依照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4)师率领幼儿演唱新的歌词。
4、律动:幸福鼓掌歌。
活动延伸:一、利用晨间或游戏时刻,启发幼儿以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形式继续交流新年里的见闻。
二、在区域里用其它的节拍来表现钹、鼓和鞭炮的声音。
(景艳华)活动反思:要擅长发觉幼儿感爱好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机会,提供适当的引导。
活动要紧表现的是新年的笑声,也确实是把节日里喜庆的气氛和欢乐的心情说出来、唱出来整个进程都超级地投入,能够把握活动的重点:鼓和鞭炮的声音(切分音)节拍。
小孩们在活动中对新年的那份向往使得他们超级乐意用自己的各类感官来表现新年的欢乐,在说说、唱唱、跳跳的进程中自然完美展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教案《新年的笑声》含反思活动目标:
1、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2、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鼓、钹、鞭炮的声音。
活动过程:
1、练声
根据533|15|531|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
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
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
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教师:“我们一起去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活动反思:
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活动主要表现的是新年的笑声,也就是把节日里喜庆的气氛以及快乐的心情说出来、唱出来。
整个过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够掌握活动的重点:鼓和鞭炮的声音(切分音)节奏。
孩子们在活动中对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们非常乐意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表现新年的快乐,在说说、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自然完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