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简介

合集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编写简介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编写简介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编写简介一、以课程标准相关论述为依据把握本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阶段学习任务群之一,课程标准对于本学习任务群,作了如下规定: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在必修阶段的8个学分中承担1.5个学分,具有相当的分量。

这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格外重视,也标志着对语文学科性质与特点、目标与内容的认识上的深化。

课程标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指出“发展逻辑思维”是语文学科应完成的重要课程目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是这一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课标的论述,可以看出,本阅读任务群的特点,是阅读与表达并重,突出理性思维,重视对传统文化优秀作品的研读。

阅读与表达并重,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一贯精神,即在继承语文教育重视阅读这一传统的同时,格外强调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达、交流、沟通的重要意义。

与必修阶段的其他一些任务群,如“文学阅读与写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以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相比,本任务群使用“表达”这一概念,又隐含着几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它与“写作”相区别,表明本任务群所要求的,不仅包括书面的言语活动,同时也包括口头的言语活动。

其次,与“交流”和“研讨”等相比较,它又更强调言语活动的主体性,表明表达的内容是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形成的、有一定立场的观点和见解,表明其主要方式是阐释、论证、辩驳与说服等。

突出理性思维,也就是强调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的运用。

思维的训练,从一开始就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中阶段设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突出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体现了语文教育内在的层次性,也符合青少年精神发展的一般规律。

《高中语文教科书》课件

《高中语文教科书》课件
特点
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基础性、 发展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注重培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重要性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教科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 识、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来源。
高中语文教科书承载着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
高中语文教科书
• 高中语文教科书概述 • 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构成 • 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教学策略
• 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使用建议 • 高中语文义
高中语文教科书是按照国家课程 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由教育行 政部门组织专家编写,供高中阶 段学生使用的语文学科教材。
社会影响
社会评价高中语文教科书对社会的影响,如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民素 质、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综合性学习
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 和创新能力。
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
语言知识
介绍作家生平、文学流派、文学风格 等文学常识,帮助学生了解文学背景 和文学发展脉络。
讲解语言运用、修辞手法、文学手法 等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 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文化背景
介绍作品所涉及的历史、文化、民俗 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和背景。
在完成课文学习后,学生应主动拓展 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
及时复习与总结
学生应及时复习所学内容,总结学习 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家长使用建议
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教科 书的内容和要求,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
学习计划。
与孩子一起讨论课文内容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课文内容, 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帮助孩子深入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在版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在版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在版本
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最新版本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和必修5。

这些教材是针对高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编写的。

具体来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最新版本如下: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包括《人生》、《人与自然》、《人生的道路》、《人与社会》等四个模块,涵盖了文学、修辞、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包括《人文地理与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人物形象的塑造》、《人文交流与社会交往》等四个模块,内容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和写作等方面。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包括《人生观的拓宽》、《诗歌的魅力》、《人文精神的传承》、《人文与自然》等四个模块,内容涉及中国文学、世界文学、修辞等方面。

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包括《人的探索》、《人的抉择》、《人的成就》、《人与自然》等四个模块,内容涉及修辞、写作、文学鉴赏等方面。

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包括《篆刻的艺术》、《散文、小说与人生》、《戏剧与人生》、《人类文明的记忆》等四个模块,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和写作等方面。

新高考普通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目录
第一册:
第一单元童年的故事
第二单元我的明星梦
第三单元善恶的辩证——沉默的羔羊
第四单元传记故事中的人生哲理——灵异事件簿第五单元古诗词中的人生智慧——赤壁赋
第二册:
第一单元湘西民俗文化
第二单元白话论语
第三单元文学经典解读——钱钟书
第四单元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
第五单元元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册:
第一单元现代文学中的青春主题——《芳华》
第二单元语文与艺术——京剧文化
第三单元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大屠杀
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论语》
第五单元诗词楹联欣赏——苏州园林
第四册:
第一单元周敦颐与《爱莲说》
第二单元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围城》
第三单元古代文人墨客——王阳明
第四单元当代环境问题——水资源
第五单元儒学哲理——《大学》
第五册:
第一单元王小波与现代诗歌
第二单元人类史上的伟大事迹——长城
第三单元当代中国文学——《红高粱》
第四单元文学名著——《红楼梦》
第五单元儒家思想——荀子
总体来说,新高考普通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分为五册,每册都包含了多个单元,涵盖了文学经典、社会生活、传统文化、艺术体验、哲学思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1.守正出新,突出“综合”型语文教科书的特点本套教科书坚持“守正出新”的编写理念,突出“综合型”语文教科书的特点,充分注意继承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本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

本套教科书所说的“综合”,包括:(一)目标的综合,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二)内容的综合,包括语文学科内各种要素的综合,以及语文学科与跨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三)学习方法的综合,让学生了解多种学习方法,学习运用其中一种基本的方法或者能够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四)课程的实施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综合,不是纯粹从一种概念出发而拘泥于某一种方式,也没有采用现时流行的“生活主题”“人文主题”,而是从学习高中语文所需的各方面要素来考虑构建教科书体系。

必修模块的设计尤其体现“综合性”,即密切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科书内容,有阅读鉴赏性的,有积累性的,有活动性的,有问题探究性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继承的同时,我们又非常强调创新,努力体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高中语文的要求,注重当代高中学生的实际,使本教科书与时俱进,体现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适合当前在多数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

2.按照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设计教科书结构本教科书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必修课教科书的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编为一册。

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总目标”,本套教科书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切入,有利于更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的要素,也有利于体现本教科书对“综合型”的追求,从而更充分地展开各方面的目标。

3.沟通语文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本教科书努力体现开放性。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第一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 2 诗两首雨巷………………………………………………………戴望舒6 再别康桥…………………………………………………徐志摩8 3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0 4 *中外短诗五首断章………………………………………………………卞之琳15 风雨………………………………………………………芦荻15 错误………………………………………………………郑愁予16 回旋舞………………………………………………保尔·福尔16 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17 第二单元5 兰亭集序………………………………………………………王羲之19 6 赤壁赋…………………………………………………………苏轼22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25 8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7 第三单元9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31 10 小狗包弟……………………………………………………巴金36 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40 12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42 第四单元13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4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49 14 包身工………………………………………………………夏衍52 15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61 16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65 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70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73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76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79 朗诵…………………………………………………………………………82 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86 奇妙的对联…………………………………………………………………90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93 名著导读《论语》……………………………………………………………………96 《大卫·科波菲尔》………………………………………………………101 第二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朱自清3 2 故都的秋………………………………………………………郁达夫7 3 *囚绿记………………………………………………………陆蠡11 4 *瓦尔登湖……………………………………………………梭罗14 第二单元5 《诗经》两首氓……………………………………………………………………21 采薇…………………………………………………………………22 6 离骚……………………………………………………………屈原24 7 孔雀东南飞并序……………………………………………………27 8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3 短歌行………………………………………………………曹操33 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34 第三单元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6 10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38 11 鸿门宴………………………………………………………司马迁42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6 第四单元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49 14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52 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56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60 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66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69 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73 想像世界学习虚构………………………………………………………76 演讲…………………………………………………………………………78 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82 修辞无处不在………………………………………………………………85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88 名著导读《家》………………………………………………………………………92 《巴黎圣母院》……………………………………………………………95 第三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4 2 祝福……………………………………………………………鲁迅17 3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32 4 *老人与海……………………………………………………海明威39 第二单元5 蜀道难…………………………………………………………李白52 6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54 咏怀古迹(其三)……………………………………………………54 登高……………………………………………………………………55 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56 8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59 马嵬(其二)…………………………………………………………59 第三单元9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2 10 劝学………………………………………………………《荀子》64 11 *过秦论………………………………………………………贾谊66 12 *师说…………………………………………………………韩愈70 第四单元13 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74 14 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79 15 *凤蝶外传……………………………………………………董纯才86 1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94 表达交流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01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04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学习论证………………………………………………………107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110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113 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117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120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122 名著导读《红楼梦》………………………………………………………………127 《高老头》………………………………………………………………132 第四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窦娥冤…………………………………………………………关汉卿4 2 雷雨……………………………………………………………曹禹18 3 *长亭送别……………………………………………………王实甫29 4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35 第二单元5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46 雨霖铃(寒蝉凄切)…………………………………………………47 6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4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0 7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3 8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5 声声慢(寻寻觅觅)…………………………………………………55 第三单元9 拿来主义………………………………………………………鲁迅58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61 11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周有光65 12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73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74 信条………………………………………………………富尔格姆75 第四单元13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78 14 苏武传………………………………………………………班固84 15 张衡传………………………………………………………范晔90 16 *李贺小传……………………………………………………李商隐93 表达交流学习横向展开议论……………………………………………97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100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104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107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辩论………………………………………………………………………110 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115 走近文学大师……………………………………………………………119 影视文化…………………………………………………………………121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127 《谈美》…………………………………………………………………132 第五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4 2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2 3 *边城…………………………………………………………沈从文18 4 *哦,香雪……………………………………………………铁凝30 第二单元5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2 6 滕王阁序………………………………………………………王勃46 7 *逍遥游………………………………………………………庄周51 8 *陈情表………………………………………………………李密54 第三单元9 咬文嚼字………………………………………………………朱光潜58 10 孟浩然………………………………………………………闻一多63 11 *说“木叶”…………………………………………………林庚68 12 *谈中国诗……………………………………………………钱钟书73 第四单元13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80 14 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86 15 *指印…………………………………………………………丹齐克91 16 *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99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深刻…………………………………………………109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学习写得充实…………………………………………………112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学习写得有文采………………………………………………116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学习写得新颖…………………………………………………121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访谈…………………………………………………………………………122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127 古代文化常识………………………………………………………………131 有趣的语言翻译……………………………………………………………136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41 《堂吉诃德》 (145)11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高中语文教材目录第一篇:诗歌鉴赏第一章:诗与人生第一节:古代诗歌的魅力第二节:现代诗歌的魅力第二章:诗的形象第一节:用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第二节:生动的比喻与隐喻第三章:诗的节奏第一节:韵律与韵脚第二节:韵律与意境第四章:诗的题材第一节:山水田园的诗意第二节:思乡与离别的诗歌第三节:战争与和平的抒发第五章:诗的审美第一节:真实与虚构的诗意第二节:优美与哀婉的诗歌第二篇:古代文学欣赏第一章:古代散文第一节:古代散文的魅力第二节:古代家族的历史与散文第二章:古代辞章第一节:古代辞章的艺术魅力第二节:古代辞章与劝诫教诲第三章:古代词曲第一节:古代词曲的韵律美第二节:爱情与人生的词曲第四章:古代小说第一节:传统小说与言情小说第二节:寓言与魔幻的古代小说第三节:历史与社会的古代小说第三篇:现代文学欣赏第一章:现代散文第一节:散文美的探索与表达第二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章:现代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第一节:新闻报道与纪实文学的边界第二节:纪实文学的真实与艺术第三章:现代诗歌第一节:现代诗歌的多样性第二节:真实与超越的现代诗歌第四章:现代小说第一节:现代小说与社会现实第二节:人性与道德的现代小说第五章:现代戏剧第一节:现实与幻想的戏剧之美第二节:现代戏剧的社会关怀第四篇: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第一章: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第一节:历史与民俗的古代文学第二节:古代文学的审美意义第二章: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第一节:古代诗词与现代语言的融合第二节:经典故事与现代价值观的冲撞第五篇:表达与交流第一章:语言的表达方式第一节:文字与汉字文化第二节:口语与方言的魅力第二章:作文与写作第一节:写作与思维的关系第二节:写作与文化的交流第六篇:文化与人生第一章:文化与人生的关系第一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第二节:文化自信与多元共生第七篇:文学批评与鉴赏第一章: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第一节: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第二节:文学批评与文学价值第八篇:文言文阅读第一章:古代文言文选读第一节: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第二章:文言文阅读与现代生活第一节:古人智慧与现代思维的碰撞第二节:文言文的翻译与解读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目录,涵盖了诗歌鉴赏、古代文学欣赏、现代文学欣赏、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表达与交流、文化与人生、文学批评与鉴赏以及文言文阅读等几个篇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一)诗歌与散文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科书着眼于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量,引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选文突出艺术性、思想性,兼顾趣味性,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和现实生活的需要,尽可能配合必修课教材中已有的古诗文作品和文学史常识。

这本教科书共6个单元,分别是:以意逆志、论世知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把握形象、赏文析义;整散缓急、一脉贯之;贴近生活、体味情趣。

每个单元包括“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部分内容。

另有两篇知识短文,分别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科书力求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总体面貌、表现方式、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

在引导阅读时,着眼于启发学生学会发掘、理解和品味作品的文体特点和审美特性,在接受人文熏陶的同时,培养纯正的审美感受和灵敏的语感。

这本教科书共12个单元。

分别是:“生命的律动”“挚情的呼唤”“爱的心语”“大地的歌吟”“苦难的琴音”“风景的眺望”“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心灵的独白”“一粒沙里见世界”“如真似幻的梦境”“自然的年轮”“在语词的森林中”。

每个单元包括选文、思考与探究以及诗歌散文欣赏要点等内容。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科书精选外国诗歌散文作品,突出经典性和可读性,培养鉴赏外国诗歌散文作品的兴趣和能力,丰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这本教科书共8个单元,分别是:“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像闻玫瑰花一样直接闻到思想”“寻找文字的炼金术”“让故事本身说话”“准确把握人物精神”“与自然为友”“让生命沉思”。

每个单元包括导言、选文、思考与探究等内容。

(二)小说与戏剧4、《中国小说欣赏》这本教科书旨在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中国古今小说的兴趣,了解中国小说发展的大致脉络,初步分辨不同时代、流派和风格的中国小说特征,养成鉴赏及批评的能力;借助细致的阅读,汲取艺术及思想养分,同时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获得某种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统编人教版教材解读〖齐桓晋文之事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统编人教版教材解读〖齐桓晋文之事教材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教材解读一、课文分析孟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古代论辩艺术的代表人物。

《齐桓晋文之事》就有游说的性质,其目的在说服对方。

孟子要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摩他的心理,让他对自己的话产生兴趣,而逐步将话题引向深入。

因此,在文中孟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式,以小喻大,见微知著,循循善诱,堪称我国古代论辩艺术的典范。

文章开头,齐宣王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表明齐宣王意在凭武力称霸。

孟子立场鲜明地回答:自己没听说过齐桓公、晋文公的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

孟子的答语既没有针锋相对地对宣王提出批评,使对话难以为继,又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并顺势把话题引向“王道”。

齐宣王只好问要怎么样才称得上行王道。

对此,孟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远远地从一件小事谈起,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鼓起齐宣王对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说“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更加和谐。

又以“牛羊何择焉”,话锋一转,再为百姓辩解。

到这里,齐宣王已经对孟子心折口服,称叹孟子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于是,孟子趁热打铁,指出齐宣王对禽兽怀有仁慈之心,对百姓却不够仁爱,也即没有行王道。

而从他对禽兽怀有仁慈之心来看,他不能推行王道是因为不肯,不是因为能力不够。

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阐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最终把齐宣王的注意力集中到仁政上。

他追问孟子“不能”和“不为”之间的差别,孟子打了两个比方: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实际上,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以此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

不过,孟子虽然将推行王道说得很容易,齐宣王却并没有真正信服他,而是用自己有“大欲”来搪塞、回避,所谓“大欲”其实仍是他原有的凭武力称霸的企图。

高中语文教材说明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教材说明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写说明一、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

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

为了使它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编者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曾进行了反复思考、充分讨论,并采取了一些新的编排思路。

(一)适应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求。

民国以前,文人科举考试以及公私应用交际、日常记事抒情言志,都离不开用文言形式写的诗文。

对于诗文的学习、探讨,了解其做法,总结其得失,予以借鉴,甚至模仿,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代替了文言,古代文学与读者拉开了距离。

阅读古代诗文,从以往的重在临摹仿效,转为偏重鉴赏和认识。

古诗文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多半在于增进文化涵养,提高审美情趣;至于写作应用上的受益,则不像白话文那样直接。

这是读者需求上古与今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课本的设计必须从欣赏角度入手,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

(二)采用全新的单元设置角度。

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课本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

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

诗文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地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

尤其是散文的单元设计,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自出主张,从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勾勒散文的整体风格,很有创意。

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

(三)努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步骤上有所创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程把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从单元开头的赏析指导,到课文后的练习与相关资料,均本着加强方法指导的原则作了新的考虑。

高中语文教材-(1990年审查通过)高级中学课本(必修)人教版(全6册)-完整表格版

高中语文教材-(1990年审查通过)高级中学课本(必修)人教版(全6册)-完整表格版
△庖丁解牛
《庄子》
343
单元知识和训练
347
附录
现代汉语词语表
360
文言常用实词表
363
注:篇目前不标符号的是讲读课文,标有*的是课内自读课文,标有△的是课外自读课文。
高级中学课本(必修)语文第4册
序号
课题
作者
页码
备注
第一单元议论文
1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1
2
个人和集体
刘少奇
14
3
*错字小议
吕叔湘
23
峻青
139
单元知识和训练
161
第四单元文言文
12
促织
蒲松龄
169
13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文
179
14
*柳敬亭传
黄宗羲
184
15
△毛遂自荐
高级中学课本(必修)
1990年人教版全6册语文教材目录
高级中学课本(必修)语文第1册
序号
课题
作者
页码
备注
第一单元记叙文
1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1
2
长江三峡
刘白羽
13
3
*难老泉
吴伯箫
23
4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32
单元知识和训练
37
第二单元记叙文
5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49
6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62
7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明湖居听书
刘鹗
244
18
△灌园叟晚逢仙女
冯梦龙
251
单元知识和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系统地研究和探索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新途径,人教社中语室于1983年成立了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写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方案,编写了一套全新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并根据原教育部(85)人教社厅字001号文件和原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从1985年至1997年,先后在全国22个省。

市、自治区, 200多所学校, 800多个教学班,约40000名学生当中,有组织地进行了两轮试教,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表现在:①综合效应显著;②高考成绩优秀;③能力强,后劲大。

因此,受到广大教师和同学的欢迎,也得到语文教育界专家们的好评。

目前,仍在湖北、四川、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和宜昌市继续进行实验,各地要求使用这套教材的呼声越来越高,据统计,非正式使用这套教材的学生累计已超过20万。

在编写这套教材和指导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科研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在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编写,在实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从 1983年至1999年,这16年间,我们先后召开了全国性的研讨会十余次,邀请实验地区的领导和教研员,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各方面的有关专家近一千人次,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状,就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方方面面的问题,反复地进行研讨,不断地加深对语文教材改革问题的理解,不断地提高对高中语文教学规律性的认识。

在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们又紧跟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及时地调整和修改实验教材,使之不断提高,逐步完善。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最近刚刚修订的新大纲,制定教材修订计划,并着手修改高中一年级教材,力求使这套教材完全符合新大纲的要求。

这套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包括教材18册,教学指导书6册,总复习指导1册,共25册,作为体现高中阶段较高要求的语文教材,供全国重点高中以及条件较好的学校和班级自愿选用。

现把新编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的编辑思想简要介绍如下。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这套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体现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知识性与实践性统一、科学性与民族性统一为基本原则。

把握中国青少年学习本国语文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方法,采取能力分级、知识分类、训练分步、教材分编等形式,力求使各项训练在纵向发展与横向配合上,都有相对合理的内在联系。

全书构成一个比较科学、比较系统、比较新颖而又切实可行的语文训练体系,摆脱以"文选系统""文体循环"和"讲读中心"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模式,建立以"训练系统""能级递进"和"自学指导"为基本特征的新模式,在高中语文教材体系的改革上有所突破。

(-)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教学效率,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新体系而奋斗。

(二)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既要适当提高程度,又要适当减少学时;既要适当加大容量,又要适当减轻负担。

这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体现。

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彻底改革旧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全部教学工作(包括教材编写工作)都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起点,是现代语文读写基本训练已经初步"过关"。

全国各地实验学校的经验证明,在具备中等师资的条件下,只要认真改革教材,改革教法,从小学到初中,用九年的时间,进行严格训练,完成现代语文读写基本训练的任务,是完全可能的。

(四)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严格的语文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文化素养、生活体验、思想品德、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方面),核心是语文能力。

高中阶段的语文能力,重点是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初步研读文化科学著作的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主要是会话、演讲、论辩和专题发言的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是适应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进行各种应用性写作的能力。

(五)语文教材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改革旧的教材体系。

旧教材体系的基本特征是①"文选系统";②"文体循环";③"讲读中心"。

几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不断更迭,体例不断改进,但这三个基本特征始终没有多大改变。

从总体上说,这样的教材体系,不大符合学生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其主要弊病是:①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②缺乏严整的训练计划;③缺乏系统的训练内容;④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不从根本上改革旧的教材体系,就打不开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更无法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语文教材的改革,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必须紧紧抓住这个要害,奋力攻坚。

教材体系的主要特点
这套教材体系的主要特点是:读写分编,内外结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变"文选系统"为"训练系统",变"文体循环"为"能缓递进",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

(一)高中阶段语文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高中阶段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在训练要求、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宜采取"读写结合"的办法,把二者混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否则容易互相迁就、互相干扰,结果是顾此失彼,甚至两败俱伤。

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根据教材改革的总体构想和高中阶段的整体训练计划,把全书分为
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两个部分。

阅读教材是根据高中阶段阅读训练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特点编写的,力求体现出高中阅读训练的规律。

写作教材是根据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特点编写的,力求体现出高中写作训练的规律。

二者统一规划,分进合击,貌离神合,相互为用,共同完成高中阶段语文训练的任务。

(二)理想的阅读教材,应该做到典范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代表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但是要真正做到三个"统一"是有困难的。

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根据高中阅读训练的统一计划,把阅读教材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

课内教材,作为主体教材,是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依据。

必须统筹兼顾,精益求精,使它尽可能保持高度的典范性、代表性和稳定性。

课外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是课内训练必要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巩固课内训练成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凭借。

应该既与课内紧密配合,又能充分放开手脚,使它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这两种教材,虽有主次轻重之分和古时多少之别,但从阅读训练的实际需要来看,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高中阅读训练的任务。

而从阅读教材的总体来看,则大体上可以做到既保持典范性,又具有时代性;既保持代表性,又具有多样性;既保持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

这就基本上做到了上面提到的三个"统一"。

(三)传统的阅读教材,只是注重选文(标准是思想好、文字好、适合教学)和划分单元(或按内容,或按文体,或按作家等),而对白话与文言,语言与文学,文章与文学等性质、要求、内容、方法各不相同的训练项目,往往不加区分,一律采取混合编排和混合教学的办法。

这样做,容易造成各类知识概念的交叉,各种训练内容的交叉,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不能形成一个严整的训练系统。

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吸取了过去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对阅读训练的内容,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并初步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探索科学训练的序列。

例如,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把整个阅读训练划分为文章阅读训练、文学阅读训练和文化科学著作阅读训练三大类,又把文章阅读训练划分为现代文阅读训练和文言文阅读训练两大类,等等。

这些训练项目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如何把它们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训练序列,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我们仔细研究了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发现阅读能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认读能力-释义能力-解析能力-鉴赏能力-研读能力。

这五种能力,既有阶段性
的特点,又有内在的联系。

从总体上来考察,它基本上反映了阅读能力由初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应该成为阅读训练序列的主线。

我们又仔细研究了学生写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发现写作能力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书写能力-用语能力-构段能力-谋篇能力-立意能力。

这五种能力,既有阶段性的特点,又有内在的联系,从总体上来考察,它基本上反映了写作能力由初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应该成为写作训练序列的主线。

我们也初步研究了在母语环境中,学生说话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实际过程,认为学生一般说话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正音能力-复述能力-会话能力-演讲能力-论辩能力。

这五种能力,也是既有阶段性的特点,又有内在的联系,从总体上来考察,它基本上反映了说话能力由初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可以成为说话训练序列的主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