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引言自从1983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
30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30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
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
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30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近30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
为此,我们将内部审计30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考察环境因素变化与内部审计发展。
(一)内部审计建立起步阶段(1983~1992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号角。
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1982年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面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国有资产,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审计范围内的部门和单位都实施审计。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及发展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
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门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
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重新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废止1985年的规定,此次规定是对1985年规定的查缺补漏;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
二、四次规定的比较。
笔者对四次规定中的四个主要的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
(一)定义。
1985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经济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部门(行业)、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并报告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总结和启示
目前我 国 内 部 审 计 规 范 按 照法 律 效 力
由高 到 低 可 以 分 为 以 下 四类 : 第 一 类 是 法 律 , 要 是 2 0 年 修 订 的 主 06 《 计 法 》 审 。
企 业 也 开 始 建 立 内 部 审 计 机 构 , 国 目前 全 第 二类是 部 门规 章 , 2 0年 实施 的《 以 03 审 已 拥有 内审 机 构 8 多个 , 业 人 员 已经达 计 署 关 于 内 部 审 计 工 作 的规 定 》 核 心 , 万 从 为 包 到3 o多 万 人 。 括 其 他 部 门 依据 该规 定 颁 布 的部 门 规 章 。 1 3 内部审计工作范 围不断 扩大 , . 并取得实效 第 三 类 是 地 方 法 规 , 各 省 市 制 定 的 即 目前 , 府 部 门 、 有 企 事 业 单 位 普 遍 内 部 审 计 条 例 或 办 法 。 政 国 开 展 了财 务 收 支 审 计 , 建 维 修 项 目决 算 基 第 四 类 是 中 国 内 部 审 计 协 会 发 布 的 审 计 , 分 单 位 还 积 极 开 展 领 导 干 部 经 济 《 部 内部 审 计 基 本 准 则 、 内 部 审计 人 员职 业 《 责 任 审 计 、 理 审 计和 经 济 效 益 审计 等 。 管 道德规范》 、 部审 计 具 体 准 则 1 7 》 内 —2 号 、 据 统 计 , 前 我 国 内 部 审 计 每 年 完 成 目 内部 审 计 执 业 指 南 1 号 》 行 业 准 则 。 ~2 等 审 计 项 目5 万 个 左 右 , 查 处 违 纪 违 规 、 0 年 损 虽 然 内 部 审 计 规 范 众 多 , 是 层 次 较 但 失浪 费 、 高效 益 所 创 造的 价 值近 l o  ̄ 提 o o L元 低 , 由于 法律 效 力 不高 , 使 各 级 政 府 及 审 致 人 民 币 , 国 民 经 济 建 设 快 速 健 康 有 序 发 计 机 关 对 内部 审 计 的 推 动 工 作 , 到 了 很 为 遇 展 提 供 了有 力 保 障 。 多 难题 和 阻 力 。 1. 形成 了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 内部 审计 工 作 2. 我 国 内部 审计组 织 地位 不高 4 2 的 基 本 经 验 . 从 我 国 目前 的 实 际 情 况 看 , 管 政 府 尽 经 过2 多年 的 内部 审 计 工 作 实践 , 初 部 门 、 业单 位 、 O 已 事 国有 企 业 普 遍 都 设 立 了 内 步 形 成 了我 国 内 部 审 计 工 作 的 基 本 经 验 : 部 审计 机 构 , 内 部 审 计 的 组 织 地 位 并 不 但 是 我 国 内部 审 计 制 度一 定 要 坚持 从 我 国 高, 主要 原 因是 分 管 内 部 审计 工 作 的 领 导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的 国 情 出 发 , 密 联 系 紧 般 是 部 门 或 单 位 纪 委 书 记 或 主管 财 务的 实 际 环 境 , 根 据 的 借 鉴 国 外 的 有 益做 法 ; 副 职 , 有 落 实 审 计 署 内 部 审 计 工 作 规 有 没 二 是 要 建 立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内 部 审 计 理 定 》 明确 的 “ 中 内部 审 计 工 作 应 由单 位 主 要 论 , 部审计工作 要与 中国的社 会主义 民 内 负 责 人领 导 ” 分 管 领 导 职 位 的 降低 直 接 影 , 主 政 治 制 度 相 结 合 , 部 审 计 既 要 接 受 党 响 其组 织 地 位 , 现 在 具 体 工 作 中 , 内 表 就是 权
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编年史
一、古代中国的内部审计(公元前约2000年-公元1840年)古代中国尚未形成现代内部审计体系,但可以追溯到一些内部审计的雏形。
1.公元前约2000年-公元前221年:在商代晚期和周代早期,中国出现了一种称为“祝融”的审计制度。
祝融是商代晚期和周代早期的唯一一种审计手段,它主要用于监督国有财产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国家财税的稳定。
2.公元前206年-公元1840年: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一套监察制度,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内部审计的内容。
例如,在唐代,官员会定期进行账目核对,以查明是否存在财务违规行为。
此外,在明代,也出现了一些类似于内部审计的措施,以检查国家财政的管理和使用。
二、近代中国的内部审计(1840年-1949年)1840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内部审计也随之发展。
1.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势力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内部审计制度。
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的内部审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902年:清朝政府成立了一个称为“审计院”的机构,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院的职责是审查和监督国家财务,确保国家的财政管理合规。
3.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审计院改组为“财政部审计司”,并对整个国家的财政进行内部审计。
4.1928年:国共内战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开始探索建立现代内部审计机构,以应对财政管理的需要。
在此期间,一些地方政府和机构开始自行组建内部审计机构。
三、现代中国的内部审计(1949年至今)1.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名为“国家审计署”。
国家审计署负责对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进行综合审计,确保国家财政管理的合法合规。
2.195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重点也转向对计划经济的审计,以保证计划经济的顺利运行。
3.1978年:开放以后,中国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内部审计在当代的作用与价值
01
内部审计通过提供独立的、客 观的意见,帮助组织识别和应 对风险,确保稳健运营。
02
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结构中扮 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了董事会 、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协 同合作。
03
内部审计通过改进内部控制和 业务流程,帮助组织提高效率 和降低成本,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面临的现代挑战与对策
02
内部审计的现代发展
内部审计的成熟与成长
1
内部审计从简单的财务审计逐渐向更广泛的业 务领域拓展,涵盖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 司治理等方面。
2
内部审计的技能和方法不断更新,引入了计算 机辅助审计、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
3
内部审计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监督转变为更注 重提供咨询服务,帮助组织改善风险管理、内 部控制和治理。
内部审计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 监督转变为更注重提供咨询服 务,以帮助组织实现其战略目 标。
内部审计的焦点已从财务报表 逐渐转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和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的职能已从简单的查 错防弊扩展到价值增值,强调 为组织创造长期价值。
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建议
内部审计应深化对组织战略和目标的了解, 以便更好地提供咨询服务,促进组织价值增
2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与外部 审计、董事会和其他治理机构合作,共同为组 织创造价值。
3
随着新兴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未来研究可 以探讨如何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提 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内部审计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内部审计所面临的 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如何应对全球化、如何有效利用 大数据技术、如何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等。
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一、引言自从1983 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30 年的发展历程。
30 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30 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 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
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 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30 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
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30 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近30 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
为此,我们将内部审计30 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考察环境因素变化与内部审计发展。
( 一) 内部审计建立起步阶段( 1983 ~ 1992 年)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号角。
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1982 年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面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国有资产,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审计范围内的部门和单位都实施审计。
因此,1983 年9 月国家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中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摘要: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战略审计3个发展阶段,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法制化、规范化及职能化趋势。
同时,阐明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内部审计;启示一、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一)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20世纪20—40年代的财务审计阶段。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经营管理跨度增大,经营地点日益分散,一年一度的外部审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迫切需要不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查和评价,从而促使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2.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形成和发展时期。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和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内部经济管理和内部控制,这就迫使内部审计的内容在传统的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地向以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重点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其审计目标已拓展到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分工、企业素质、经营管理决策、资源利用效果、计划方案等各个方面的审查,并针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建设性的审计评价和建议。
3.21世纪至今的战略审计阶段。
如今,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正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内部审计正由管理保障(即管理会计)向风险保障转变;二是由被动审查向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内部审计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建设性。
(二)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1.1983—1993年,内部审计初步建立阶段。
1983年,国务院批准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其中第10条明确规定:“县以上政府部门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1987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审计条例,其中第6章对内部审计作了较全面的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四十年变迁回顾与展望》读后感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四十年变迁回顾与展望》读后感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不同阶段实践和理论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围绕着我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30年的发展变迁中,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机构和经济组织改革。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重要部门,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内部审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越发证明了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这一命题。
同时,内部审计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时期的目标,在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的指导下,积极发挥监督的职能,服务于维护组织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完善组织管理的作用。
(二)立足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经验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不断改革,有效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1983 年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强制性建立以来,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发挥着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但是随着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审计署将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移交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协会作为社会团体,既可以联系国有企事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又可以把集体、民营经济的内部审计纳人行业管理的范围,使内审工作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尤其从2004年开始,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政府监管部门颁布了不同的内部审计规范,形成了目前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政府监管部门相配合的内部审计行业管理架构。
伴随着内部审计行业发展,吸收借鉴国外经验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转型的重要方面。
我国通过申请加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参加IIA年会或地区性的国际内部审计组织会议,以及考察年会承办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或者组织- -些部门或系统的考察团到国外对口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进了与其他国家间内部审计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通过邀请国外内部审计学者、专家来华讲学,接待国外的内部审计代表团访问以及承办国际性的内部审计国际会议,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经验,这些都积极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国家的 IAW,就是对内部各个工作的结果进行一个评价 和分析,从而对是否具有规范性、符合规格等进行一个判断,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我国重视 IAW 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 开始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第一,我 国开始开展 IAW 工作,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会议中 对 IAW 有了一个具体的说明,然后制定了文件,成立了负责 的部门,在实际开展的工作中,对我国当时经济的发展有了 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而且已经将这个工作与研究工作结合 在一起。第二,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 IAW 工作有 了进一步的提高,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期,开始快速地发展, 这个提高是在各方面的,主要的表现就是将 IAW 放在了经济 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要求政府变革自己的职责,IAW 工作开 始在现代的企业中进行。第三,2016 年之前的十年里,原有 的 IAW 需要进行变革,这样才能够更适应全球化和网络的发 展,主要的表现就是我国的 IAW 部门更加完善,制定了符合 当前实际情况的规定,提高了 IAW 的信息化水平,保证了整 体的效果,对于各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关键词: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23-0055-001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 如何能够促进经济日后更好地发展,根据调查发现,只有做 好调节和管理,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都需要做好 IAW。明 确我国三十年来 IAW 发展的各个阶段,总结经验,可以对日 后做好这项工作予以重要的启示,从而做好内部各环节的管 理工作,为我国整体各环节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Accounting Audit 【会计审计】
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一、引言自从1983 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30 年的发展历程。
30 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30 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 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
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 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30 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
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30 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近30 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
为此,我们将内部审计30 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考察环境因素变化与内部审计发展。
( 一) 内部审计建立起步阶段( 1983 ~1992 年)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号角。
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1982 年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面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国有资产,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审计范围内的部门和单位都实施审计。
因此,1983 年9 月国家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中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
内部审计发展阶段及历程和趋势
内部审计发展阶段及历程和趋势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一)内部牵制阶段:保护现金和资产安全及账簿记录的准确性。
(二)内部控制阶段:增加了管理控制以提高经营效率。
(三)内部控制框架阶段:融入了控制环境及控制程序。
(四)一体化控制阶段:形成coso框架,增加了遵从性目标。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1、古代的内部控制在我国,古代内部控制制度始于西周,完善于唐朝,衰落于宋代。
在西周时,就闪烁着内部牵制制度的火花,例如“听出入以要会”,也就是以会计文书为依据,批准财物收支事项。
当时的统治者,为防止掌管和使用财赋的官史弄虚作假甚至贪污盗窃所采用的分工牵制和交互考核等办法,达到了“一毫财赋之出,数人之耳目通焉”的程度。
这段时期上计内部控制制度已有萌芽;秦朝时期,就已形成严密的上计制度和御史监察制度。
在宋朝,已经形成知府与通判联署的做法。
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我国的长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监控主要由官府来负责,主要方式是职务牵制,民间企业发展及其监控相对薄弱。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控制。
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人员配备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簿记系统等来完成。
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组织内部的错误和舞弊,通过保护组织财产来保障组织运转的有效运行。
2、现代的内部控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后,市场经济的提出与全国建设才还企业以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发展蕴涵着加强内部控制健全运营机制。
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开始有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区分,主要是通过形成和推行一套内部控制制度来实施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除了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之外,还包括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等方针。
(1)初次出现1996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对内部控制作出了权威性解释,即“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并提出了内部控制“三要素”,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是否信赖内部控制,以确定审计的性质、时间与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未来尚未降临,过去已不复存在,因此,当我们合上史册的时候,过去了的事情都已是无可改变的了。
然而,这不可改变的过去并不总会到处重复再现。
处于不同的时空之中,它便会异彩纷呈,而我们所获知的信息的增减,也会改变其面貌。
我们对过去事情的相互关系、对它们相应的重要性、对它们的意义的看法,都因现实的瞬息万变而不断改变。
----汤因比《历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83-1999年)2.前期发展阶段(2000-2005年)3.转型阶段(2005-2017年)4.新发展阶段(2018年--)起步阶段(1983-1999年)---1982 年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8月国务院批转的《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拉开了我国内部审计建设的序幕。
---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将内部审计的管辖权下放给审计署。
--1985年12月,审计署首次颁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1987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成立--1988年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期发展阶段(2000-2005年)--2000年1月,中国内部审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章程并选举了理事会,新的里程碑。
----2002 年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标志着职业化的开端”---2003年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4号令)'---2003年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财务审计转变为财务审计和经营活动审计并重转型阶段(2005-2017)--2005 年CIA提出了转型的要求。
--2006年11月CIIA与IIA签署"质量评估协议”--2013年CIA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
--2014年修订颁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2016年11月CIIA与审计署脱钩。
新发展阶段(2018年一)--2018年1月,审计署11 号令--2018年1月《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3月19日胡审计长“部长通道"采访---9月11日,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9月底审计署新成立了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摘要: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战略审计3个发展阶段,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法制化、规范化及职能化趋势。
同时,阐明了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内部审计;启示一、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一)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20世纪20—40年代的财务审计阶段。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经营管理跨度增大,经营地点日益分散,一年一度的外部审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迫切需要不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查和评价,从而促使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2.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形成和发展时期。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和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内部经济管理和内部控制,这就迫使内部审计的内容在传统的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地向以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重点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其审计目标已拓展到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分工、企业素质、经营管理决策、资源利用效果、计划方案等各个方面的审查,并针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建设性的审计评价和建议。
3.21世纪至今的战略审计阶段。
如今,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正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内部审计正由管理保障(即管理会计)向风险保障转变;二是由被动审查向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内部审计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建设性。
(二)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1.1983—1993年,内部审计初步建立阶段。
1983年,国务院批准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其中第10条明确规定:“县以上政府部门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1987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审计条例,其中第6章对内部审计作了较全面的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讲解本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要求学生查找文献,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分小组讨论)一、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
1983年月15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审计署。
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
1985年8月审计署颁布了《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5年12月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文件,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起到了规范和一定的推进作用。
1987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审计条例》,其中第6章对内部审计作了较全面的规定;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废止1985年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
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其中第29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准则提供了法律依据;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
这一阶段通过颁布《审计法》及《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促进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内部审计发展的要,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Society;Learn;academy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association。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回顾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和变革,以及分析这些发展对中国内部审计行业的启示。
通过梳理内部审计在中国的起步、发展、成熟和转型等阶段,我们将深入探讨内部审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适应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内部审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理论上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创新。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以期对未来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部审计在中国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内部审计从业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中国内部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内部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内部审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增加,内部管理控制的需求也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机制,逐渐受到重视。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部审计主要以财务审计为主,侧重于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核实,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职能逐渐拓展,不仅涉及财务领域,还延伸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
进入21世纪,中国内部审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方面,随着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审计在维护企业健康运行、保障股东权益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另一方面,随着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近年来,中国内部审计还面临着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等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内部审计历年发展历程
围、主要职权、工作程序、干部任免、职责要求等做了具体的规定,这样就使内部
审计工作的开展有了法规性的依据,取代了1989年的《规定》
--
-中规国定内的部演审变计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协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
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章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作为独立行业有组织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了
》;审计署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
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该指南是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的草拟和制定充分总结了内部审 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经验,适应内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对于进一步规 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表1-1
发展阶段
时期
西周
秦汉
隋唐
宋朝
我国内部审计 元明清萌芽期ຫໍສະໝຸດ 1912年1914年
1918年
1928年 1983年
1985年
1987年 1989年 1994年 1995年
2002年
2003年 新中国内部审
计发展期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10年
中国内部审计历年发展历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8年
中国内部审计历年发展历程
出现审计的雏形 奠定审计发展的基础 审计职能进一步扩大 出现“审计”一词 审计的全面衰退
内部审计进程
北洋政府设立审计处 颁布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审计法典《审计法》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及
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视制度题目。
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分、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视的基础。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分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
1983年9月,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视活动。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分和大中型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视制度。
1985年12月
感谢您的阅读!。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旨在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并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内部审计的初步形成(1978年-1993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逐渐引入。
1978年,国家开始成立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营等方面进行审计,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监督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以及防范失误、不端行为。
在这一时期,内部审计主要集中在财务方面,审计方法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审计程序和技术。
虽然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但仍然存在管理理念落后、审计方法单一等问题。
二、内部审计理论的完善和培养(1994年-2002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内部审计开始注重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为了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内部审计管理和操作规范,废止了审计制度中的一些不合理规定,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内部审计理论也得到了系统研究和总结。
一些重要的内部审计理论成果相继问世,如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此外,内部审计学科也开始在高校设立,为后续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三、内部审计实践的规范和发展(2003年-2012年)进入新世纪,我国内部审计实践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2003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明确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进一步加强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管和管理。
内部审计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涵盖财务、经营、风险管理等方面。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也从单一的审计角色逐渐发展为内部控制和合规性的监督者,更加注重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全方位的管理支持。
四、内部审计专业化和国际化(2013年至今)近年来,我国内部审计正朝着更加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浅析我国内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及发展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
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门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
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5年12月 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重新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废止 1985年的规定,此次规定是对1985年规定的查缺补漏;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 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 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
二、四次规定的比较。
笔者对四次规定中的四个主要的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
(一)定义。
1985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经济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部门(行业)、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并报告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王兵刘力云张立民(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 210093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100086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044)【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立30年以来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大致可分为建立起步、巩固提高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
内部审计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有效指导和管理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关键词】内部审计回顾启示 30 年一、引言自从 1983 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 30 年的发展历程。
30 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30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
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 王志钧和庄恩岳,1987;王志钧,1990;刘世林,1992;何卫红和赵佳,2011 )。
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 (1 )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 30 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
(2) 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 30 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近 30 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
为此,我们将内部审计30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考察环境因素变化与内部审计发展。
(一) 内部审计建立起步阶段 (1983 ~ 1992 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号角。
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1982 年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面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国有资产,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审计范围内的部门和单位都实施审计。
因此,1983 年 9 月国家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中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
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或下属单位较多的主管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审计人员,实行内部审计监督。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自此,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党和政府的重心工作,也成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 (1) 加快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2) 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范,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3) 围绕内部审计任务,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在维护财经纪律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4) 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发挥学会在宣传内部审计,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方面的作用。
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监督的开始。
1983 年9 月 15 日,在审计署成立大会上,田纪云副总理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起来。
随后,审计署开始落实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审计机关要下大力量来抓,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在 1985 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于明涛等,1999)。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组建和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一系列内部审计规范相继出台。
1985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5 年 12 月,审计署发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
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1989 年 12 月审计署根据形势发展,重新修订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界定了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而非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报告关系上,内部审计也不再向本单位负责人之外报告工作,职能回归到服务单位管理的需要。
创建阶段的内部审计机构贯彻边组建边工作的方针,积极进行试审,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
在这一时期,“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审计工作必须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因此,内部审计也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导思想,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或者实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其他审计。
1987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要围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和深化改革、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工作。
1992 年,审计署关于印发《改进内部审计制度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要求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围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积极开展经营决策审计、成本费用审计、资金使用效果的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财务收支审计以及继续搞好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除审计署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业务外,为适应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国际间的内部审计学术交流,1987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
学会从成立伊始便确定了加强内部审计宣传,开展内部审计学术活动,协助有关单位培训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参加国际内部审计学术组织等任务,这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时代特征。
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地考察或者利用在西方学习的机会,了解西方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通过撰写年会综述,调查报告和体会,将这些理念在国内传播 ( 如葛明,1984;文忠等,1985;苏锡嘉,1986)。
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开始将西方的内部审计论文和内部审计著作翻译到国内。
早期发表的翻译论文如《内部审计》 ( 徐政旦,1983),《内部审计———昨天、今天、明天》 ( 徐玉棣,1986),《内部审计的发展》 ( 黄义潮,1986),《扩大政府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 孙宝厚,1988) 等。
著作方面如 1990 年劳伦斯·索耶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等。
另外,改革开放早期,国内学者对西方内部审计的研究也保持着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发表了有关介绍西方内部审计发展、专业教育和国外内部审计准则的学术论文 ( 如陈今池和沈小凤,1981 ;陈今池,1985;李爽,1985)。
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内部审计理论的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积极探索我国内部审计的理论特征和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和重点。
例如,管锦康(1984) 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的性质和对象,徐政旦 (1986) 论述了社会主义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罗青育和刘正光 (1986) 探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双重身份。
也有学者对我国过分扩大内部审计作用,强制通过行政干预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内部审计双向服务等问题提出了批评 ( 卢新国,1992;阎金锷和秦荣生,1993 )。
在著作方面,1988 年杨树滋和鲍国明合作完成《内部审计概论》,1989 年徐政旦出版了《内部审计学》,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发表的内部审计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 王光远,2006)。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在成立后,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的研讨活动,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建立起步阶段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例如 1987 年开始组织关于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的职能、任务及其在部门、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开展效益审计,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两个方面的研讨。
1990 年,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有: 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作用;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三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及评价;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企业单位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实施与完善等。
(二) 内部审计巩固提高阶段 (1993 ~ 2002 年)从 1978 年到 1993 年,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 年 11 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这些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总的基调。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 (1 ) 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发生重大转变;(2)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在发展中经历波折;(3 ) 随着非国营经济组织发展,内部审计规定进一步修订;(4) 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展开。
审计署成立初期,内部审计指导职能归属于工业交通审计局,随后,其职能依次由交通审计局、法规局、审计体系指导司和管理司负责1。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在 1998年审计署的“三定方案”中撤销了管理司。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受审计署委托承担起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工作。
1998 年审计署向民政部申请将学会更名为协会。
至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从组织上完成了性质转变,形成了以国家审计为指导,以内部审计协会为行业管理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1998 年政府部门改革之后,部门所属企业被剥离,除少数部门外,大多数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被取消,政府部门的审计立法进入了调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