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创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2 学情分析
1. 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2. 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3 重点难点
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力求当堂成诵。
1. “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太守之乐”乐什么?
4 教学过程
4.1 醉翁亭记
4.1.1 教学目标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4.1.2 学时重点
1. “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太守之乐”乐什么?
4.1.3 学时难点
1. “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太守之乐”乐什么?
4.1.4 教学活动
活动 1 【导入】画荻教子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活动 2 【讲授】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他 4 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 岁能作诗赋,21 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
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 ,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
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活动 3 【讲授】背景链接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
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
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
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活动 4 【讲授】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自主学习
1、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琅琊山饮酒抒怀,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 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自读课文。
3. 正音。
环滁(ch ú) 林壑(h è) 琅邪(láng yá) 水声潺(ch án)潺饮少辄(zh é)醉林霏(fēi)开岩穴(xu é)暝(m íng) 晦(hu ì)明变化伛(yǔ)偻(lǚ)提携(xié) 酒洌(li è) 山肴(y áo)野蔌(sù) 宴酣(h ān)之乐射者中
(zh òng) 弈(y ì)者胜觥(g ōng) 筹(ch óu)交错颓(tu í)然树林阴翳(yì)
4.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翼然临于泉上
2. 饮少辄醉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4. 树林阴翳
5. 名之者谁
6. 负者歌于途
7. 觥筹交错
8. 太守谓谁
一字多义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名
卷卷有爷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乐
山水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而年又最高
而不知人之乐
活动 5 【讲授】疏通全文大意。
交流探究,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
活动 6 【讲授】第一段:
第一段:课文分析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1 、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2 、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3 、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4 、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5 、“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6 、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 、划分层次?
第1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空间:远—近;面—点;
第 2 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第二段: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1 、朝暮景色的特点?“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2 、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 、“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第三段: 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描写了哪 4 幅画面?(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概括。)又分别表现出了怎
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