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10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10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028a3280eb6294dd886cf7.png)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估算
一、判断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 31+52 38+39
二、审题不清 小猫19只,小狗41只
小猫和小狗大约有( )只; 小猫比小狗大约少( )只。 “先估算一下”,“再动笔算一 算”
解决问题
一、求比一个数多(少)几 面包车有21辆,小汽车比面包车 多(少)8辆,小汽车有多少辆?
【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找准谁和谁 比,谁多谁少,造成列式错误。要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
10
十位正好满十,要用0占位。
退位减法
. 81 - 49
42
十位没有退位
. 78 -3 8
30
个位够减,十位却退位了。
. 90 -1 6
86
个位按加法做, 十位做减法但没退位。
号,容易算成连加; 73-16+25 容易算成连减。
不良的学习、书写习惯造成的错误: 1、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2、抄错数、抄错符号; 3、忘写得数; 4、忘写进位1,退位点,造成计算错。
面包车有21辆,小汽车再添5辆就和 面包车同样多了,小汽车有多少辆?
【对“小汽车再添5辆就和面包车同 样多”理解错误。】
停车场上有48辆车,面包车有21 辆,小汽车比面包车少8辆,小汽 车有多少辆?
100以内加减法教材分析报告
![100以内加减法教材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b2fc09ad02de80d5d84054.png)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1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的第一课时,因为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
主题图展示了学生在教室中学习、交流、活动的情境,有发书的、有写大字的、有剪五角星的,为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整体概括:教师发书的情境是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素材,写大字的情境是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素材,剪五角星的情境是学习小括号的素材。
例1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在编排中提供了3种不同的直观模型:成包的书、整捆的小棒和计数器,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形成计数单位“十”的丰富表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探索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利于掌握算法。
教材还通过学生的对话形式,展现了学生多样化的计算方法: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的方法、与10以内的加法进行类比的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
在整十数加整十数教学内容之后,教材通过小精灵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整十数减整十数该怎么算,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空间。
“做一做”第1题以一图三式的形式呈现,直观图突出以“十”为计数单位。
让学生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熟悉整十数加减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第2题通过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法的类比,让学生体会整十数的加、减法与个位数加、减法的相同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式题;教学难点是感受整十数的加、减法与个位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2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97eb2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e.png)
十位上的数要 减去退位的1。
十位上的数要 加上进位的1。
53+3=80
61-9=62
35+8=33
() 改正:_5_3_+_3_=_5_6_
() 改正:_6_1_-_9_=_5_2_
() 改正:_3_5_+_8_=_4_3_
gè chē lún zuì duō kě yǐ zhuāng duō shǎo liàng xiǎo qì chē
2.23 个 车 轮 最 多 可 以 装 多 少 辆 小 汽 车?
一辆小汽车要装4个车轮。
23 -4 19 -4 15 -4 11 -4 7 -4 3 口答:23个车轮最多可以装5辆小汽车。
个体练习 巩固基础
tián yi tián
1.填 一 填。
(1)计算54-(17+3)时,要先计算( 加 )法,再算( 减 ) 法,得数是( 34 )。
我擦了6块玻璃, 还擦了9张课桌。
佳佳
示例:小亮比佳佳多擦了多少张课桌? 12-9=3(张) 口答:小亮比佳佳多擦了3张课桌。
当堂练习 及时反馈
suàn yi suàn bǐ yi bǐ
1.算 一 算,比 一 比。
7+6+4= 17
13
12-4+3= 11
8
23-6-3= 14
17
7+(6+4)= 17 12-(4+3)= 5 23-(6-3)= 20
__6__个十,是_6_0__。
5+1=6 50 + 10 = 60
说一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①借助小棒计算
60-20= 40
②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一年级数学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cd51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b.png)
一年级数学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10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2.10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迅速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特别是进位和借位的计算。
教具准备1.黑板。
2.投影仪及教学PPT。
3.教学卡片。
4.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学习情境。
例如: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他买了两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每支铅笔5角钱,每块橡皮3角钱,小明给了店员1元钱,那么小明应该找回多少钱呢?通过这个故事情境,引出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新课(15分钟)1.教师使用PPT展示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过程。
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口头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学习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展示一个简单的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总价;或者展示一个简单的工资单,让学生计算扣税后的工资等。
通过这些例题,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在小组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练习。
这些练习题应该由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先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然后进行进位和借位的计算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684dc826fff705cc170a66.png)
(2) 92
90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0=90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2=92
4.快乐算一算。
30+20= 50
45+10= 55 40+23= 63 15+70= 85
60+24= 84
80+17= 97 63+2= 65 34+40= 74
35+3= 38 2+86= 88 43+50= 93
探究点 2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你还能提出什
小林和小红已经 写了多少个字?
么数学问题?
25+20=?
25+20=
先算20加20是40。
25+20= 45
再算40+5是45。
25+20= 45
20 40
提示: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加整十 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也是运用了拆分法呦!
17
3.看谁能全算对。 90 60 10 20 40 60 30 80
40 0
60
30
18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
业题。
19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R 一年级下册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 你有什么发现?
2.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用整十数加整十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
夯实基础
1.想一想,填一填。
(1)
36
30
2
6
先算个位的2+4=( 6 ),再算30+( 6 )=( 36 )。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习题课件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5dab0b3968011ca30091a3.png)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进位)、整十数
一、复习旧知
仔细观察比这比两看组谁题都目能, 你有什么算发正现确?。
20+20=40 60+30=90 30+50=80
我发现,整十数加 整十数,可以直接 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20+7=27 40+5=45 30+8=38
我发现,几十加 几就Βιβλιοθήκη 几十几。(三)两位数加整十数
25+20=
先算20加20是40。
二、探究新知
(三)两位数加整十数
25+20=45
再算40+5是45。
二、探究新知
(四)对比
25+2和25+20计算 时有什么不同?
25+2=27 20 5
7 25+2是先算5+2。
25+20= 45 20 5
40
25+20是先算 20+20。
三、知识应用
(一)算一算
你有什么发现吗?
34+4=38 42+3=45 62+7=69 86+2=88
23+30= 53 47+20= 67 64+30= 94 76+10= 86
左边的题目都是两右位边数的题目是两位数加整 加一位数,要先把十个数位,要注意十位上的数 上的数相加。 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知识应用
(二)开锁游戏
里填几?
3 4 +20
54
三、知识应用
(二)开锁游戏
里填几?
2 4+2
26
四、布置作业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
小林小和林小一红共已要经写 写了多多少少个个字字??
25+2=0=??
二、探究新知
(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25+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3课时)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e12b85e240c844768eaee00.png)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
(教材第42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2.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难点:能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口算。
3+2=6+3=7+1=4+5=5+4=8+2=6+2=5+5=6-4=8-2=4-2=9-6=7-3=5-1=7-5=10-4=2.复习数的组成。
(1)8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
(2)4个十是();7个十是()。
二、学习新课1.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第42页主题图。
问题:大公共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各有多少个座位?(1)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这幅图的图意。
明确:大公共汽车有40个座位,小公共汽车有30个座位,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明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把两辆车的座位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40+30(3)探讨40+3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十个十个地数:40,50,60,70。
(方法二)数的组成。
因为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7个十是70,所以40+30=70。
(方法三)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因为4加3等于7,所以40+30=70。
教师小结:①这几种计算方法都正确,方法三最简单。
②整十数加整十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再在结果的末尾添加1个0。
2.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70-30=□。
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桌听。
(方法一)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4个十是40,所以70-30=40。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6277a7ed4afe04a1b071de38.png)
训练设计
1.算一算:
68-40= 2+39=64-8=44+6=34+20=
29+6= 90-5=100-60=29+4=37+5=
80-6=82-3=75-5=76-46=68-4=
2.填表。
3、先算一算,再给得数大于50的花朵涂上红色,给得数小于50的花朵涂上黄色。
87-40○33 69+8○77 2+29○36-9
7、干农活。
①米奇拔萝卜,已经拔了6个,地里还剩下48个。地里原来有多少个?
②送给宝宝餐厅50个,还剩多少个?
8、
我跳了62下 我跳了30下
(1)一共跳了多少下?
□○□=□()
(2) 比 少跳了多少下?
□○□=□()
信息窗1:校园护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问:谁来说一说,你先解决的哪个问题?
生:8+22=32,16+9=25(生说师板书)
问:同意吗?有不同意见吗?
师:16+9你是怎么算的?(2-3名)
8+22你是怎么算的?(2名)
师:你们真棒,请你选择一个式子把算的方法说给同位听。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信息窗3:绿色回收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退位)。
2.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新知,复习了统计知识。
3.使学生体会废物利用,资源再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https://img.taocdn.com/s3/m/39e3fe5655270722182ef72d.png)
第五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计划课时】14课时。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6~37页。
【教学目标】1、经历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了解加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过程。
2、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卡片。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1、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复习: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教师谈话引入,创设情境:蓝灵鼠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摆小棒。
大家看他是怎么摆的?课件出示与教材图相似的小棒图(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栶自己摆小棒。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1、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
左边摆了30根小棒,右边摆了5根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列式是教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组内说,再汇报。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e26d47dd88d0d233d46ad9.png)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一)知识数学点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出示口算卡)3+2= 7+5= 9-4=8-2= 5+5= 3+5=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X k b1. Com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1、设疑导入: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
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
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教学板书:新课标第一网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一)口算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著名机构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讲义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著名机构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讲义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cca6fa0002d276a201292e13.png)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难点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学校学习进度。
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困难点。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6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3. 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
4.看图写数。
()()5.口算12+6=29-7=33+2=3+40=15+4=23+5=37+1=29-3=38-3=15-4=导学一: 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讲解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直接用十位相加减,个位不变。
例 1. 看图写式子。
例 2. 妈妈去商场买衣服,一件上衣30元,一条裤子50元,妈妈买一套衣服需要多少元钱?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贵多少元钱?例 3. 计算90-60= 70-30= 50+20= 30-20=60+20= 80-50= 60-40= 40+50=我爱展示1.口算30-20= 40+30= 50+40= 50-10=30+60= 50-30= 60-50= 70-20=2.①一个数由6个一,5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② 32里面包含()个十,()个一。
3. 40+50=(),想:()个十加上()个十是()个十,就是()。
80-60=(),想:()个十减去()个十是()个十,就是()。
知识点讲解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两位数拆成几十的数和一位数(个位),用两位数的个位和一位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再和两位数的“几十数”相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87182dc281e53a5902ff02.png)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第1~3题和练习十九第1,2,3,5,9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归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形成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PPT 课件。
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不退位)、整十数。
减一位数在两位数的个位上减减整十数在两位数的十位上减几。
(进位)。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所得的和再加整十数。
还可以用凑十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十几再用几十加所得的差。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要先计算小括号里的运算题。
先思考问题,再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把知识系统地复习了一遍,知识的脉络清晰,联系紧密,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让学生一目了然。
[不足之处]在设计中没有体现师生的互动,只是呈现整个知识体系和各类型知识的算法。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对复习课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一个科学的教案,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和知识的复习。
整理和复习(2)【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第4题及练习十九第4,6,7,8,10,12,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利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2.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提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利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所给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圆片。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30然后汇报解决,4算出来的。
家解决这【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2)用连加法解决问题用连减法解决问题比多比少,大数-小数(相同的部分)=多的(少的)【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针对各种类型的问题都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很详尽,很细致,学生掌握得更加扎实了,达到了复习课的目的。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843c30af45b307e87197f8.png)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根据连加、连减算式主动思考笔算过程并用竖式计算,学会用竖式笔算连加、连减,掌握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的笔算方式,并能正确地笔算。
2.使学生经历连加、连减笔算方式的思考、计算过程,体会加减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过程,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
3. 利用旧知识的正迁移来学习新知识,能举一反三。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连加、连减的竖式笔算教学准备:课件、电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回忆旧知:说说上学期的加减笔算方法2.先说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5+15= 90-22= 50-18= 17+23=学生可以是用笔列竖式计算;也可以在心里列竖式计算;还可以在计算加法时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在计算减法时运用先减去整十,再加或减去与整十相差的数(如计算90-22,先用90-20=70,再用70-2=68;计算50-18,先用50-20=30,再用30+2=32。
)3.揭示课题小朋友知道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再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内容:连加、连减(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学习例11.竖式笔算(1)教师出示例题,分析题意:先分析题目中知道的数学信息,再分析题目提出的问题。
题目告诉我们三个人折的小船分别是19只、27只和26只;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就是求19只、27只、26只相加的和,用加法计算。
(2)正确列式求三个数的和就把三个数加起来,算式是19+27+26=□(只)。
三个数连加,可以按照加数的顺序依次相加,就是先用19+27=46,再用46+26=72。
竖式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写:1 9 4 6 1 9+2 7 + 2 6 + 2 74 6 7 2 4 6+ 2 67 2(3)提问:后面的竖式和前面的竖式有什么联系?你认为像后面一个竖式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可不可以先用19+26,再加上27?……请学生在课本第1页找到连写的竖式,自己完成笔算,算出得数。
《10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幼儿园数学
![《10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幼儿园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efc3d1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4.png)
通过学习数的分解与组成,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 基础。
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能够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01
我能够熟练掌握10 以内的加减法
大多数幼儿都能够熟练掌握10以 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在实际 生活中进行应用。
家长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许多家长积极参与了课程中的互动环节,与幼儿一起完成数学游戏 和任务,增进了亲子关系。
家长希望加强课程难度
一些家长希望加强课程难度,让幼儿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提 高数学思维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设计有趣的问题和游戏,让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答加 减法相关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 反馈和评价,肯定他们的进步 和成绩。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 详细的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 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知识。
05
拓展知识与应用场景
Chapter
生活中算
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们计算购买的商品的 总价和找零,锻炼他们的加减运算能力。
《10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幼儿 园数学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回顾 • 100以内加减法详解 • 练习题与互动环节 • 拓展知识与应用场景 • 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课件背景及目的
背景
针对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数学学习 需求,设计一款互动性强、易于 理解的《100以内加减法》PPT课 件。
通过举例和演示,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简 化计算过程。
学生自主练习
提供大量的10以内、20以内、 50以内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 题,供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练习。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件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98afe167ec102de3bd899c.png)
20+40 > 50
40 = 20+20 20+60 < 90
30+50 = 40+40 70+10 > 70 60+20 = 20+60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看作几个十, 整十数加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 字相加,再在结果后边添上一个0即可。
西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2.整十数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字 相减,再在结果后边添上一个0即可。
西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4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练习七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复习旧知
整十数加整十数
整十数看作几个十,整十数加 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字相 加,再在结果后边添上一个0即 可。
整十数减整十数
3盒月饼
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10个装 10个装
月饼 月饼
10个装 10个装
10个装
月饼 月饼
月饼
23+30 = ?(个)
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10个装 10个装
月饼 月饼
10个装 月饼 10个装 月饼
10个装 月饼
23+30= ?53(个)
十个十个
地数。
从23开始,再数三个十,即:33、43、53。
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看图写算式。
求一共是多少,用 加法计算。
(2)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40 ○+ □20 =□60 (棵)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提出的问题符合 题意即可,可以 提出加法问题, 也可以提出减法 问题。
4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c03f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2.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目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
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62页)时,借助发书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一共有多少本书”“左边有多少本”等计算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da440fb50912a216147929ae.png)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既是对已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还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作了铺垫。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第61~62页的内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和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小棒。
师:同学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生:发新书。
师:今天有一个班的老师就正在为学生们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主题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1.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师出示教材第62页例题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看到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
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交流,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f00f8581b6bd97e19ea32.png)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8---P10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
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学生说想法及理由。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1---P1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7b6626763231126edb11e6.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重点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巩固加减法意义。
我设计了口算、列竖式、改错、看图解答问题,提问题并解答等几个环节。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
但如何上好这枯燥无味的练习课呢?大家都清楚,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谈谈这节课设计的几个想法。
一、注意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
例如:我设计的第四关,看图解决问题,再找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三、以“小老师”为动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索。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当小老师,以雪亮的眼睛观察题目,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小老师的形式,让他们帮小马虎改作业,学生积极性可高了,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向前一位借的意义就更明确了。
四、在闯关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低年级的学生好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竞争意识。
不足之处:1、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发挥得很好。
2、教师的评价较少,大多都是让学生鼓掌。
3、最后都是五朵智慧花,讲的不好,应该鼓励他们说“都很厉害,都很聪明”,而不是说“怎么办?”《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但学生在实际做题中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看题不够仔细造成的,有的是计算方法还未完全掌握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策略与方法: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
情境
1、出示课本第8页“参观博物馆”情景图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提问:通过观察画面内容,你知道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
3、组织班内交流
4、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并在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提问
探
究
体
验
探
究
体
验
实
践
应
用
一、引导学生探究乘车方法
1、谈话:
2、组织学生讨论乘车方案。
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二、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谈话:大家想出了这么多乘车的办法,这些方法行吗?应该怎样验证。
(2)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2、请学生口算 36+30
3、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6+30
(1)提问:计算36+30除了直接口算以外,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
(2)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小组内讨论乘车方案。
学生口述算式
学生口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a) 出示第9页的小棒图。
b)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c)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
d) 组织班内交流。
教师板书竖式。
(3)引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a)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b) 组织学生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c)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用竖式怎样计算。
4、引导学生比较笔算结果和口算结果的计算方法。
请把前面口算的得数与笔算结果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组织分组讨论。
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小棒图并思考竖式的写法。
学生组内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竖式的写法。
学生独立操作,并思考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4 30+35
1)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3) 引导学生结合算式36+34,思考: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
2、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a)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b)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二第1题
1)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4、布置作业:练习二第2题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
学生在书上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
学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