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供电设计
煤矿供电设计规范
煤矿供电设计规范煤矿供电设计规范是制定和规范煤矿供电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的文件。
其目的是保障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1. 设计规范范围和适用对象煤矿供电设计规范适用于煤矿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工程,包括配电所、变电所、接线间、电力线路等设施。
适用对象包括煤矿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 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1) 安全性要求:煤矿供电系统应符合电力安全运行的要求,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 可靠性要求:煤矿供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保证供电连续稳定,避免因电力故障产生的停电事故。
(3) 经济性要求:煤矿供电系统应具备合理的经济性,包括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运行成本的控制等。
(4) 灵活性要求:煤矿供电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煤矿生产的变化需求,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和调整性。
3. 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煤矿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布置设计,包括配电所、变电所、接线间等设施的位置和布置,以及电力线路的布置和走向。
(2) 供电系统的容量和负荷计算,包括配电系统的总容量和负荷的估算,以及各级变电站的容量和负荷的计算。
(3) 供电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安装要求,包括配电设备、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
(4) 供电系统的保护和配电装置设计,包括过电压保护、电流保护、短路保护等装置的选型和设置。
(5) 运行和维护管理要求,包括对供电系统的运行模式、监控设备和记录要求等的规定。
4. 设计规范的执行和监督(1) 设计规范应由专业设计单位按煤矿企业的需求进行编制,并经复核、审核后发布。
(2) 煤矿企业应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供电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工程,确保设计规范的贯彻执行。
(3)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对供电工程进行监督,确保设计规范的实施和工程质量的合格。
(4)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煤矿供电工程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煤矿高压供电设计报告
煤矿高压供电设计报告项目背景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来源,煤矿的生产活动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关键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煤矿生产所需的电力需求,高压供电系统的建设成为必要的举措。
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煤矿高压供电设计方案,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为煤矿提供持续稳定的高压电力供应,满足煤矿的日常生产活动,并可应对突发的电力需求增加。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 供电系统的安全性高,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强,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连续供电。
3. 供电系统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煤矿的需求进行扩容。
4. 供电系统的成本低,具备经济性。
5. 供电系统的能效高,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设计方案根据以上设计目标,本项目的高压供电系统将采用以下设计方案:1. 高压配电网设计:我们将建设一套高压配电网,包括主线路、支线路和终端线路。
主要设备包括高压开关设备、变压器、电缆、开关柜等,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安全措施:为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我们将在配电网关键节点设置监测装置,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还会配备灭火设备,确保供电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3. 自动化系统:我们将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监控、数据采集、故障诊断等功能,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4. 扩容计划:为了适应煤矿产能的增长,我们将提出一套供电系统扩容计划。
根据煤矿的需求,逐步增加配电设备,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5. 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问题,我们将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设计中考虑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纳入供电系统中,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设计实施为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队伍组建:成立一支专业的设计团队,负责供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调试工作。
该团队由电气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经验和技能。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在煤矿生产中,井下供电系统是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供电系统设计与管理能够确保矿工的安全以及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两个方面来探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重要性和要点。
一、供电系统的设计井下供电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力,确保矿井正常运行。
以下是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设计的要点:1. 电力设备选择:在选择电力设备时,应考虑其性能、质量和稳定性。
例如,变压器应具备过载能力强、容量合适、耐腐蚀等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井下环境复杂而恶劣,设备应具备防爆、防尘、防湿等特性。
2. 电缆敷设:井下电缆的敷设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作业条件和电气负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缆型号,并确保良好的绝缘性能。
此外,电缆应保持良好的揭露长度,方便维修和更换。
3. 电气设备间距与布置:为了防止电气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合理的设备距离和布局非常重要。
各电气设备应具备足够的间距,同时应与通风系统、水灾防治系统等设备相协调。
4. 保护与监控装置:供电系统需要装备足够的保护与监控装置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例如,差动保护装置、短路保护装置和过流保护装置等,用于防止电气设备受损或发生火灾事故。
二、供电系统的管理供电系统的管理涉及供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以下是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管理的要点:1. 设备维护:供电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接地装置以及防护措施等,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供电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供电设备的使用、维修、更换等操作。
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3. 人员培训:提供供电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操作、常见故障处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提高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
版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方案
版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方案煤矿是我国的重要煤炭资源开采地,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规范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矿井的用电需求,还要考虑到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运行安全和节能环保等因素。
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方案。
一、总体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安全是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的首要原则,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2.稳定可靠。
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要确保电力负荷的稳定供应,防止因供电设备故障而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
3.高效节能。
在满足井下照明、通风、提升等需求的前提下,要选用高效节能的供电设备和系统,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4.灵活可靠。
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煤矿生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采用可调节、可控制的供电设备和系统。
二、供电系统设计要点1.矿井用电需求分析。
根据矿井的实际用电需求,综合考虑矿井的规模、生产工艺、设备负荷、用电时间等因素,确定供电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2.线路布置合理。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生产布局,设计电缆和电缆支架的布置方案,确保供电线路的合理布置,方便检修和维护。
3.供电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供电系统的过载、短路、漏电等故障保护措施,并配置相应的自动控制设备,实现对供电设备和线路的监控和管理。
4.地下电缆的选择与敷设。
根据矿井的环境条件和电力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地下电缆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缆敷设,确保电缆的可靠运行。
5.变电站的设计与布置。
根据矿井的规模和用电负荷,设计合适容量的变电站,并在合适的地点布置变电站,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6.防雷与接地。
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矿井地质条件和天气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接地措施,确保供电系统的防雷和接地的可靠性。
7.漏电保护与电源选择。
对于涉及人身安全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同时选择可靠的电源供应,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三、供电设备和设施标准1.供电设备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且经过合格的检测和评估。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一、供电系统的分类根据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情况和电压等级,供电系统可以分为高压供电系统和低压供电系统两部分。
1.高压供电系统:2.低压供电系统:低压供电系统主要为井下照明、通风、监控等非主要设备供电。
具体包括配电箱、照明灯具、电缆桥架、插座等。
二、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可靠:供电系统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供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故障,且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2.合理高效:供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满足设备运行所需的电能供应,降低能耗,提高供电的效率和质量。
3.经济合理:供电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成本问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供电系统的具体设计要点1.高压供电系统设计要点:(1)变电站的选择:变电站应选择可靠性高、运行安全稳定的设备,具备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功能。
(2)高压开关柜的选型:高压开关柜应满足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具备过流、短路等继电保护功能。
(3)高压电缆敷设: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压电缆,并进行正确敷设,保证电缆的绝缘完好性和安全可靠性。
2.低压供电系统设计要点:(1)配电箱的选型:配电箱应选择品牌可靠、结构合理的产品,具备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
(2)电缆的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压电缆,并进行正确敷设和维护,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性。
(3)照明设计:应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照明灯具,并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工作面的照明质量,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
四、供电系统的检验和维护程序1.定期检测:供电系统应定期进行综合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检查,排除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2.配电设备的定期维护:配电设备应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并进行记录,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灯具的定期更换:照明灯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保证井下的照明质量。
总之,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合理的设计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并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
首先,规范明确了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根据井下设备的特点和动力需求,要选择适当的供电电压等级,并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障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在电气设备选择方面,规范要求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并根据不同区域的防爆要求,对设备进行分类和标志,以确保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方面,规范要求井下电缆的敷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对电缆井、电缆桥架等设施的布置和绝缘接地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规范还对井下供电系统的设备保护和维护提出了要求。
例如,要建立健全的井下设备保护装置和系统,确保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气设备的受损和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对设备的巡视、检修和保养提出了要求,以保证井下供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规范还详细规定了井下电力系统的布线方式,包括电力线路的敷设、井下分级变电站的设置等。
规范要求布线应合理、经济,尽可能减少线路的长度和损耗,确保电能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设计一、供电线路设计1.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线路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线路电压为380/660V,频率为50Hz。
2.采用0.4/0.69kV双皮带电缆供电,采用Y型接线方式,配电箱与电缆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保证安全可靠。
3.供电线路应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井下设备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配电。
二、配电装置设计1.采用箱式变电站作为供电系统主要配电装置,箱式变电站应具备防尘、防水、防爆等功能,能够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中正常工作。
2.配电装置应根据井下采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配电装置应具备过载、短路、漏电等保护功能,并及时报警或切断电源,确保井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三、电缆敷设设计1.电缆应采用阻燃、耐磨损的特殊材料,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够在井下恶劣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
2.电缆敷设应避免与锚杆、滚筒等设备相接触,避免外力磨损和机械损坏。
3.电缆敷设应采用固定夹具或线槽等形式固定,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四、绝缘电缆保护设计1.在采区内应设置绝缘保护装置,控制电缆的绝缘电阻,确保电缆与井壁不发生电击事故。
2.绝缘保护装置应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在电缆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事故扩大发生。
3.绝缘电缆保护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以上是一份关于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为确保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煤矿井下采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供电线路、配电装置和电缆敷设等。
只有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保障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1.供电系统的选择和布置供电系统的选择和布置是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的首要任务。
一般来说,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选择交流供电,因为交流电具有输送能量高、输电损耗小、运行稳定等优点。
同时,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应该采用多回路供电结构,以确保在井下故障发生时仍能保持正常供电。
2.供电线路的设计供电线路的设计是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的重点之一、供电线路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线路材质应该选用耐磨、耐张力和耐腐蚀的特殊材料。
同时,供电线路的敷设应该采用优化的线路布局,以避免互相干扰和故障。
3.供电变压器的选型和布置供电变压器的选型和布置是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供电变压器的选型应该根据井下的负荷需求和供电距离来确定,同时还需要考虑供电变压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供电变压器的布置应该采用合理的位置和结构,以避免井下的振动和温度变化对其造成影响。
4.井下配电设备的选购和布置井下配电设备的选购和布置是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井下配电设备的选购应该根据其负荷能力、安全性和可靠性来确定。
井下配电设备的布置应该考虑到易用性和可维护性,以方便井下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检修。
5.井下照明设计井下照明设计是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井下的照明设备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矿用灯具,以确保足够的照明强度和可靠性。
同时,井下的照明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部位的照明需求,以提高照明效果和安全性。
6.电气保护与自动化系统设计电气保护与自动化系统设计是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电气保护系统应该设置合适的保护装置,以保护供电设备免受过电流、过电压等故障的影响。
自动化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到井下环境的特殊性,以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设计工作。
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煤矿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供电系统、线路、设备和保护措施,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调整,以确保煤矿井下供电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煤矿采区变电所供电设计
煤矿采区变电所供电设计一、总体设计思路1.稳定性原则:供电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煤矿采区内各设备的正常运转。
2.可靠性原则:供电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保证变电所供电中断的概率极低,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3.安全性原则:供电系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并能够防范电气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4.经济性原则:供电系统设计应兼顾经济性,尽量减少投资成本同时保证供电质量。
5.环保性原则: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供电系统设计内容1.负荷计算:通过对矿区设备的负荷需求进行计算,确定变电所的负荷容量,以保证变电所能够稳定供电。
2.供电方案设计:根据矿区的用电需求和供电条件,设计供电方案,包括输电线路的布置、变电所的布置和容量、开关设备的选择等。
3.供电线路设计:根据输电距离、负荷容量和供电质量要求,确定供电线路的截面、种类、走向和敷设方式,并进行线路杆塔的选型和布置。
4.变电所设计:确定变电所的布置和容量,包括主变压器的容量选择、高压开关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配电装置和保护装置的选型等。
5.供电系统配套设施设计:包括照明系统、接地系统、防雷系统、电力监测系统、安全设备等。
6.供电系统保护设计:设计合理的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短路保护等措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供电系统运维设计:设计供电系统的运维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维护、故障排除、检修计划制定等。
三、供电系统设计要点1.考虑煤矿采区的特殊环境要求,对供电设备进行防爆设计,并选用合适的防爆型号设备。
2.根据供电线路的长度和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输电电压等级,以减少线路损耗和投资成本。
3.合理设计变电所的布置,使其满足矿区用电的需求,并兼顾安全、经济和运维的要求。
4.选用可靠性高的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提前考虑供电系统的扩容需求,合理规划变电所的容量和配电装置的备用容量。
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
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
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主要包括电源系统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和设备安装设计等方面。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煤矿地面设备供电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并满足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1. 电源系统设计
(1)设计合理的电源接入点和电源容量,确保供电可靠性和
稳定性。
(2)根据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供电电源类型,如交流电源、直流电源或混合电源等。
(3)设计供电系统的备用电源和电池组,以应对突发情况下
的断电或停电。
(4)合理分配设备的电力负荷,确保供电系统不超负荷运行。
2. 电缆敷设设计
(1)根据设备布置和工作条件,合理规划电缆敷设路线,确
保电缆维护、更换和修复的便利性。
(2)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和型号,以满足设备的电流、电压
和耐久性要求。
(3)电缆敷设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缆线间距和绝缘距离,
防止电缆敷设故障和电气事故的发生。
3. 设备安装设计
(1)根据设备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和安装位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操作便利性。
(2)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需求,设置合适的维修通道和检
修设施。
(3)设备安装中要注意地面的承重能力和防震设计,确保设备运行时不发生地基沉降或震动损坏。
综上所述,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包括电源系统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和设备安装设计等方面,旨在确保煤矿地面设备供电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并满足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这些标准是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是对煤矿行业负责任的体现。
煤炭工业部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
煤炭工业部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煤炭工业部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是中国煤炭工业部针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煤炭工业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对其生产和安全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该规定的内容、意义和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一、文档的内容“煤炭工业部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分为12章,共103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井下供电系统的分类、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2. 井下开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和选型原则;3. 井下电缆的敷设及维护措施;4. 井下照明及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标准;5. 井下特殊场所(如井下机车车间、提升井、机电设备房等)供电系统的设计及安全管理;6. 井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供电设计原则。
以上规定均是根据煤矿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就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文档涉及的重要意义1. 安全生产保障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是保障生产、防范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因此该规定的制定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文档规定了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要求,同时明确了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使井下供电系统更加稳定、安全、可靠。
2. 提高生产效率井下供电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煤矿的生产效率,高质量的井下供电系统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运转效率,从而提高生产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规定就是为了通过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质量来推动煤矿行业的发展。
3. 保护环境井下供电系统的能源消耗占到了煤矿井下能耗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促进井下供电系统的节能降耗,有利于推进煤炭工业的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三、文档的实施情况自“煤炭工业部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颁布以来,煤矿企业逐渐重视井下供电系统建设,有序地推进了技术改造和提升。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案例:1. 西大社煤矿2015年底,西大社煤矿完成了一次全新的井下电力自动化转型,该矿采用了规定中推荐的先进的PLC控制技术,实现了传统光电式控制向智能化控制的跨越式发展,有效提高了井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人为干扰对设备稳定性的影响。
煤矿井下变电所供电设计
煤矿井下变电所供电设计一、设计目标1.安全稳定供电:确保井下变电所能够正常运行,为煤矿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2.灵活可靠运行:针对井下变电所的实际情况,设计电力设备和配电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能够适应各种工况的需求,并能在电气故障发生时自动切换。
3.节能环保:在供电设计中考虑节能环保的因素,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并合理利用井下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
二、电源系统的设计1.主变电所:选择合适的主变电所容量和型号,根据井下的总负载来确定供电能力。
主变电所应当具备双供电回路,确保备用供电的可靠性。
2.备用电源:选择可靠的备用电源,如发电机组、蓄电池等,以应对主电源故障或停电的情况。
3.电缆线路:选择适应井下环境的电缆线路,采用阻燃、耐张力和耐磨损等特点较好的电缆,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
三、配电系统的设计1.配电柜:根据井下的不同区域和设备的需要,设置适当数量和容量的配电柜。
配电柜应具备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且能自动切换电源。
2.电流互感器:在配电系统中设置电流互感器,监测电流的变化,保证供电的平衡和稳定。
3.自动切换开关:在其中一电源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四、抗干扰和防爆设计1.电磁兼容性策略:采取合理的电源和线路布置,减少电器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减少电器故障的发生。
2.隔爆设计:根据矿井环境的爆炸等级,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确保供电系统在异常情况下不引发火灾和爆炸。
3.接地设计:合理设置接地系统,保证井下的设备与大地之间有良好的接地连接,减少因接地不良引起的电器故障和安全事故。
五、节能环保设计1.利用可再生能源:根据煤矿井下的情况,合理利用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煤矿井下变电所自给自足,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
2.能量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能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消耗情况,合理调整供电负荷,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 GB50417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标准GB5041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标准GB50417-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22 年05月21日发布 2022 年12月01日实施1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标准GB50417-20222022 —05—21 发布 2022 —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417—2022 ,自 2022 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0.1、2.O.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4.5.6)、6.1.4、6.3.1(4)、7.1.1、7.1.2、7.1.3、7.1.4、7.1.5、7.2.1、7.2.8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方案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22]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方案(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
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开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拟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
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8 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那么、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首先,煤矿采区供电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供电线路的布置。
通常,煤矿采区供电线路通常分为主馈线、支线和末端用户线路三个部分。
主馈线是从变电所引入煤矿,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规划,确保供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支线连接主馈线和末端用户线路,负责将电能输送到各个采煤区井下设备。
末端用户线路是将电能输送到井下设备,如提升机、风机、照明设备等。
其次,煤矿采区供电设计还需要考虑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为确保煤矿采区供电的连续性,需要采用双电源供电系统。
一方面,主要电源由变电所供电,主馈线和支线采用环网制,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减少电能中断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备用电源由备用变电所提供,以保证在主电源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切换到备用电源,确保煤矿采区的供电正常。
此外,煤矿采区供电设计还需要考虑井下设备的功率需求。
不同的井下设备具有不同的功率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荷配分和供电容量的计算。
在计算供电容量的同时,还要考虑负荷的平衡和合理性,以提高供电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最后,煤矿采区供电设计还需要考虑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电气设备的选择需要兼顾设备的功能性、安全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井下设备的工作需求。
安装电气设备时,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煤矿采区供电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供电线路的布置、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井下设备的功率需求以及电气设备的
选择和安装。
通过科学合理的供电设计,可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确保煤矿的正常运转。
煤矿采区供电系统设计
02 设备可靠性
选用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电气设备,降低故障 率,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03 备用电源
为确保安全可靠,应设置备用电源,以便在主电 源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
节能环保原则
优化供电系统
通过优化供电系统设计, 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应急预案
制定供电系统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突 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事后分析
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记录 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优化供电系统设计和管理 。
煤矿采区供电系统发展趋势
06
与展望
智能化发展
智能监控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控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 故障预警和远程控制。
智能调度
供电线路设计
01
02
03
线路选型
根据采区环境条件和用电 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电 缆型号和截面,确保线路 安全可靠运行。
线路路径
合理规划线路路径,尽量 避开危险区域,减少交叉 跨越,降低安全风险。
线路保护
根据线路长度和负载情况 ,配置相应的保护装置, 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变压器设计
变压器型号
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处理采区产生的废弃 物,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节能设备
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减 少电能消耗和浪费。
经济合理性原则
控制成本
01
在满足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供电系统设
计的成本。
经济效益
02
提高供电系统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
技术经济比较
简议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方案设计与措施
简议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方案设计与措施一想到煤矿井下,我就想到那深邃的巷道、幽暗的环境和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
供电系统作为煤矿井下的生命线,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设计一套既实用又安全的供电方案呢?下面我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1.供电方式选择:考虑到井下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应选择矿用隔爆型电缆作为供电线路,同时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确保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够及时投入使用,保证井下供电的连续性。
2.供电设备选型:选择矿用隔爆型变压器、矿用隔爆型低压配电柜、矿用隔爆型电动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已经考虑到了井下的特殊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3.供电线路布置:在布置供电线路时,要尽量避免穿过巷道交叉口、皮带输送机等容易发生损坏的地方。
同时,要定期检查线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电缆绝缘老化、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我们来谈谈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措施:1.防爆措施:井下供电系统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防爆规定进行设计,选用矿用隔爆型设备,确保设备在发生故障时不会引发爆炸事故。
2.绝缘措施:提高电缆绝缘性能,选用高质量电缆,减少绝缘老化速度。
同时,定期进行绝缘测试,发现绝缘性能下降时及时更换。
3.防雷措施: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应安装防雷设备,如氧化锌避雷器、电缆终端保护器等,以降低雷击事故的风险。
4.电气保护措施:在井下供电系统中,要安装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电气保护装置,确保供电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减轻事故损失。
5.安全培训与宣传:加强对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电气安全知识,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
6.应急处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组织机构,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处理。
注意事项:1.电缆敷设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不能有任何马虎,一旦电缆敷设不规范,很容易造成绝缘性能下降,增加事故风险。
解决办法: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正确的电缆敷设方法。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简介煤矿供电方案设计是为了满足煤矿的电力需求而制定的计划。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能源,用于驱动机械设备、照明和通风等。
本文将介绍煤矿供电方案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设计要点1.供电容量根据煤矿的规模和设备数量,确定所需的供电容量。
供电容量应足够满足煤矿的基本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升级。
2.供电方式根据煤矿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电网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
常见的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和变压器供电两种。
–直接供电:将高压电源直接引入煤矿内部,然后通过变压器进行降压分配。
–变压器供电:将电力从外部输送到变电站,然后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再输送到煤矿。
3.线路布局设计合理的线路布局,使供电线路能够高效地覆盖煤矿各个区域。
合理布置变电站和配电柜,以便于电力的传输和分配。
4.电缆选型根据煤矿的工作环境和电力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
电缆的选型应考虑到电压等级、电流容量、耐火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5.电气设备选择根据煤矿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包括开关设备、变压器、发电机等。
设备的选择应满足性能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
6.安全措施设计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包括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等,以及防雷、防爆等附加安全措施。
注意事项1.法律法规在煤矿供电方案设计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电力供应和煤矿安全相关的法规。
2.可行性研究在设计煤矿供电方案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必要的。
研究应包括电力供应情况、设备需求、成本分析等。
3.灵活性煤矿供电方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未来发生设备扩展和升级时能够适应变化。
因此,要预留一定的余量和扩展空间。
4.维护和检修设计时要考虑到供电系统的维护和检修需求。
合理设置检修通道和维护设施,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5.绿色供电鼓励采用绿色能源供电,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除了减少环境污染外,还可以降低能源成本。
结论煤矿供电方案的设计涉及供电容量、供电方式、线路布局、电缆选型、电气设备选择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完整版)矿井供电设计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况 (2)第一节供电系统简介 (2)第二节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及负荷统计 (2)一、G-03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3)二、G-04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3)三、G-05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3)四、G-07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4)五、G-08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4)六、G-09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5)第三节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整定计算 (6)一、计算原则 (6)二、中央变电所G-01、G-06、G-11高爆开关整定: (7)三、中央变电所G-03高爆开关整定: (7)四、中央变电所G-04、G-08高爆开关整定: (8)五、中央变电所G-05、G-07高爆开关整定: (8)六、中央变电所G-09高爆开关整定: (9)七、中央变电所G-02、G-10高爆开关整定: (9)八、合上联络开关,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备用时Ⅰ、Ⅱ段高压开关整定.9九、定值表(按实际两回路同时运行,联络断开): (10)第四节井底车场、硐室及运输整定计算 (10)一、概述 (10)二、供电系统及负荷统计 (10)三、高压系统设备的选型计算 (11)第五节660V系统电气设备选型 (13)一、对于3#变压器 (13)二、对于2#变压器 (15)第六节660V设备电缆选型 (17)一、对于3#变压器 (17)二、对于2#变压器 (18)第七节短路电流计算 (19)一、对于3#变压器 (19)二、对于2#变压器 (20)第八节低馈的整定 (21)一、对于3#变压器 (21)二、对于2#变压器 (23)三、对于1#变压器 (25)四、对于4#变压器 (26)五、对于YB-02移变 (27)六、对于YB-04移变 (28)第二章30104综采工作面供电整定计算 (31)第一节供电系统 (31)第二节工作面供电系统及负荷统计 (32)第三节高压系统设备的选型计算 (33)一、1140V设备YB-03移动变电站的选择 (33)二、660V设备YB-04移动变电站的选择 (33)三、高压电缆的选择及计算 (34)四、1140V系统电气设备电缆计算 (35)五、660V系统电器设备电缆计算 (38)第四节短路电流计算 (44)第五节整定计算 (51)第六节供电安全 (56)第三章 30106工作面联络巷供电整定计算 (57)第一节供电系统 (57)第二节工作面供电系统及负荷统计 (57)第三节设备的选型计算 (57)一、YB-02移动变电站的选择 (57)二、高压电缆的选择及计算 (58)三、低压系统电气设备电缆计算 (59)第四节短路电流计算 (62)第五节整定计算 (64)第六节供电安全 (68)第一章系统概况第一节供电系统简介我煤矿供电系统为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供电方式,一回来自西白兔110KV站35KV母线,另一回来自羿神110KV站35KV母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系统设计一、供电系统的拟定1、地面主供电线路(详见供电系统图)根据《煤矿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规定,结合五一煤矿的实际情况,现拟定矿井供电线路为两条,一是由永安变电站向五一煤矿地面配电室输送的6KV 供电线路;二是由元门坝变电站向五一煤矿地面配电室输送的6KV 供电线路。
2、矿井主供电线路详见供电系统图)根据《煤矿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规定,结合五一煤矿的实际情况,现拟定矿井供电线路为两条,第一条:采用ZLQ50mm 2铠装电缆从地面10KV 站向+510 中央变电所供6000V 电源,电缆长度为1200m。
第二条:采用ZLQ35mm 2铠装电缆从地面10KV 站向+350 中央变电所供6000V 电源,电缆长度为1700m。
第三条:采用ZLQ35mm 2铠装电缆从地面10KV 站向+200 中央变电所供6000V电源,电缆长度为2200m;从+200中央变电所采用VUZ35mm2铠装电缆向南翼采区变电所供6000V电源,电缆长度为2300m。
2、联络电缆供电情况:+510水平中央变电所与+350水平中央变电所联络供电采用ZLQ35mm2铠装电缆,电缆长度为500m;+350水平中央变电所与+200 水平中央变电所的联络供电采用ZLQ35mm2铠装电缆,电缆长度为500m。
二、各中央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1、+510 中央变电所变压容量的计算P510 =》Pe K x * COS pj 其中》P=P l+P2 + P3,P1=130KW 为2m 绞车负荷;P2=75KW 为1.2m 人车负荷;P3=30KW 为照明等其它负荷。
则Xi e=130+75+30=255KW ; K x=0.7, Cos晌=0.7P5io=235>O.7 £.7=235KVA > 180KVA。
由于考虑到1.2m绞车是专提升人员用,故该变电所采用两台变压器分别向2m 绞车和1.2m 绞车供电。
即一台180KVA 和一台100KVA 的变压器。
因此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2、目前+350水平中央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P350 前=SP e K x £ COS pj其中》P=P l+P2 + P3+P4 + P5,P i=250KW 为D280X43X5的主排水泵负荷;P2=155KW 为150D30X7排水泵的负荷;P3=130KW 为压风机负荷;P4=110KW 为1.6m 人车负荷;P s=15^2=30KW为充电设备及照明等其它负荷;则XP=250+155+130+110+30=675KW; K x=0.85, Cos 恼=0.8P350前=675X).85 £.8=717.8KVA 。
由于该中央变电所,目前有比较多的大容量设备,因此,选用三变压器,两台320KVA 和一台200KVA 的变压器。
其中一台320KVA 的变压器供200D43X5的水泵250KW 电动机的电;另一台320KVA的变压器供压风机130KW 和1.6m人车130KW 电动机的电;一台200KVA的变压器供两台150D30X7的水泵155KW电动机的电,两台水泵一台排水,一台备用。
3、南翼投产后+350 中央变电所变压器的容量计算由于南翼投产后两台压风机已搬至南翼采区变电所,因此,+350中央变电所的负荷发生变化,其变化后的情况如下:P350 后=XP e K x £ COS pj其中》P=P l+P2 + P3+P4 ,P i=250KW 为D280X43X5的主排水泵负荷;P2=155KW 为150D30X7的排水泵负荷;P3=110KW1.6m 人车负荷;P4=15^2=30KW为充电设备及照明等其它负荷;则XP=250+155+110+30=545KW ; K x=0.85, Cos 晌=0.8P350 后=545X).85 68=579KVA 。
由于该中央变电所有比较多的大容量设备,而且又有主排水设备,因此,选用两台320KVA 变压器。
其中一台320KVA 的变压器供200D43X5 的水泵250KW 电动机的电;另一台320KVA 的变压器供1.6m 人车110KW 电动机的电和两台150D30X7的水泵155KW 电动机的电;两台水泵一台排水,一台备用。
4、+200 水平中央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P200 = XPe K x 6 COS pj其中XP=P l+P2 + P3,P i=250KW 为D280X43X5的主排水泵负荷;P2=155KW 为150D30X7 的排水泵负荷;P3=70KW 为充电设备及照明等其它负荷;则XP=250+155+70=475KW ;K x=0.85, Cos 恼=0.8P200=475X0.85 60.8=504.7KVA 。
由于该中央变电所担负着南翼主排水任务。
因此,选用两台315KVA 变压器,其中一台315KVA的变压器供200D43X5的水泵250KW 电动机的电;另一台315KVA的变压器供两台150D30X7的水泵155KW 电动机的电,两台水泵一台排水,一台备用。
5、南翼采区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P 南翼=XP e K x 6 COS由其中》P=P I+P2+P3+P4+P5+P6 ,P1=130KW 为压风机负荷;P2=40X2=80KW 为两个采煤工作面40 型电刮板运输机的负荷;P3=30疋=60KW为两个采煤工作面泵站的负荷;P4=17疋=34KW为两个掘进磧头装岩机的负荷;P5=25疋=50KW为两个掘进磧头内齿轮绞车的负荷;P6=70KW 为各工作面和掘进磧头的干变、水泵、煤电钻、局扇以及硐室照明等其它负荷;则XP=130+88+60+34+50+70=432KW; K x=0.7, Cos^pj=0.8P 南翼=432X0.7 £.8P 南翼=378KVA 。
由于该采区变电所担负着南翼主生产任务。
因此,选用一台320KVA 变压器和一台180KVA 的变压器,320KVA 的变压器供压风机及充电设备的电;180KVA 的变压器供两个掘进磧头和采煤工作面所有设备的电。
三、按经济电流密度校验各主输电电缆载面1 、+510 中央变电所主输电电缆截面的校验①、+5 1 0中央变所两台压器无功功率的计算Q510=Q1+Q2Q l=l o%X P e£OO+U x%X P e ( P£P e) 2£00 式中:I o%=6, P e=180, u x%=4.5,P=130Q1=6X180£100+4.5X180(130£180) 2£100=10.8+4.225=15.025Q2=l0%X P e£100+u x%X P e(P£P e) 2£100 式中:l0%=6,P e=100,u x%=4.5,P=75Q2=6X100£100+4.5X100(75£100) 2£100=6+2.53=8.53Q510=Q1+Q2=15.025+8.53=23.56(千乏)②、计算+510中央变电所的最大长时负荷电流I g510=V(P102+Q5102) £ (V3X U ) 式中:P510=235KW, Q510=23.56 千乏,U=6I g5io =V(235+23.562) + ( V3< 6)=236 -40.39=22.7(A)③、按经济电流密度校验电缆截面S510=I g5104J n 式中:I g510=22.7A,J n =1.15S510=22.7 41.15=19.7(A)根据计算电流19.7A查电工手册可选取电缆截面为10mm2电缆,允许电流为65A,而现使用的电缆截面为50mm2,允许电流为135A,能继续使用,但不经济。
2、目前+350中央变电所主输电电缆截面的校验①、+350 中央变所三台压器无功功率的计算Q350 前=Q i +Q2+Q3Q i=l o%X P e4OO+U x%X P e (P4P e) 2400 式中:l o%=5.5,P e=320,u x%=4.5,P=310Q1=5.5 為20400+4.5 逸20 (3104320) 2400=17.6+13.5=31.1Q2 = l°%XP e400+U x%XP e (P4P e) 2400 式中:1。
%=5.5,P e=320,u x%=4.5,P=260Q2=5.5 為20400+4.5 逸20 (2604320) 2400=17.6+13.5=31.1Q3 = l°%XP e400+U x%XP e (P4P e) 2400 式中:1。
%=5.5,P e=200,u x%=4.5,P=185Q3=5.5 邀00400+4.5 100 (1854200) 2400=11+7.7=18.7Q350 前=Q1+Q2+Q3=31.1+31.1+18.7=80.9(千乏)②、计算目前+350中央变电所的最大长时负荷电流I g350 前="(IP50 前2+Q350 前2 ) * ( “3X U ) 式中:P350 前= 717.8KW ,Q350 前=80.9 千乏,U=6I g350 前="(71 7.8+80.92) * ( V3< 6)=69.52(A)③、按经济电流密度校验电缆截面S350 前= l g350 前*J n 式中:I g350 前=69.52A , J n =1.15S350 前=69.52 *.15=60.5(A)根据计算电流60.5A查电工手册可选取电缆截面为16mm2电缆,允许电流为65A,而现使用的电缆截面为35mm2,允许电流为105A,能继续使用,但不经济。
3、南翼投产后+350 中央变电所主输电电缆截面的校验①、南翼投产后+350中央变所二台压器无功功率的计算Q350 后= Q〔+Q2Q1=l°%X P e*00+U x%X P e ( P*P e) 2*00 式中:1。
%=5.5,P e=320,u x%=4.5,P=280Q1=5.5 為20*00+4.5 逸20 (280*320) 2*00=17.6+11=28.6Q2 = l o%X P e*00+U x%X P e ( P*P e) 2*00 式中:1。
%=5.5,P e=320,u x%=4.5,P=260Q2=5.5 為20*00+4.5 逸20 (260*320) 2*00=17.6+13.5=31.1Q350 后=Q1 +Q2=28.6+31.1=59.7(千乏)②、计算投产后+350中央变电所的最大长时负荷电流I g350 后="(lp50 后2+Q350 后2) * (“3X U ) 式中:P350 后=579KW ,Q350 后=59.7 千乏,U=6I g350 后="(579+59.72) * ( V3^6)=56(A)③、按经济电流密度校验电缆截面S350 后= l g350 后*J n 式中:I g350 后=56A , J n =1.15S350 后=56*1.15=48.7(A)根据计算电流48.7A查电工手册可选取电缆截面为16mm2电缆,允许电流为65A,而现使用的电缆截面为35mm2,允许电流为105A,能继续使用,但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