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精选.]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共5篇)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4c91e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2.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共5篇)第一篇: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授课时间:2013年12月5日第十五周星期三课型:鉴赏课题: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与形式美》一节关于美术鉴赏的美术课。
教学重点是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学难点是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本课是有关美术鉴赏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的一课,在知识与技能这个方面要让学生了解: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3、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体验、评价。
过程与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有机地给合起来,侧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有形象的依据。
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探究相给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给合。
整体遵循从“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美术作品艺术美和形式美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较准确地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和价值判断。
2、通过运用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作品的审美鉴赏,使学生脱离只能分辨“漂亮”与“不漂亮”的自然状态,进入更高的审美阶段,进而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课的难点是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除上述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的异同、关系及其流动与变异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模式:1.专门为本节课制作的ppt课件2.图片引入→发现探讨→深入分析→实践提高→课后拓展3.分组合作学习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看画册或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时,面对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①究竟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一般的作品?②画的一点也不好看,为什么会这么“有名”?③呀!这幅画得漂亮,太像了!而又为什么没获奖呢?④我啥也看不懂,这是艺术吗?诸如这样的疑问往往会困惑着我们。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7c4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9.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艺术美和形式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3.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2.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幅名画,并问学生对这幅画的感受和评价。
2.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感受,是艺术家通过创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形式美指的是作品表面的形式和结构在美学上的组织和表现。
3.特点比较(15分钟)分别列出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和比较两者的异同,并总结归纳。
4.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幅艺术作品,对其进行欣赏和评价。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5.互动讨论(15分钟)6.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四、课堂延伸:1.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写一篇欣赏和评价的文章。
2.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欣赏和评价的作品,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演讲或展板等形式。
3.课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准备:1.一幅名画;2.相关的教学PPT;3.学生可以选择的艺术作品图片。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3.学生的互动讨论和课堂表现。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0ae6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0.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
2. 掌握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区别与联系。
3. 培养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1.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区别与联系的深入理解。
2.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用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感到美的画和感到美的家具有何区别?2. 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10分钟)老师通过PPT或黑板画,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艺术美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感。
它强调的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内涵的美,以及观念和艺术手法的独特性。
形式美是指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和结构的美感。
它强调的是物体外在的形态和结构的美,以及物体的功能和布局的合理性。
3.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区别与联系(15分钟)老师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艺术美强调的是作品的内涵和表达的情感,形式美则强调物体的外在形态和结构的美。
艺术美追求的是独特性和创新性,形式美则注重物体的功能和布局的合理性。
联系:艺术美和形式美都是对美的追求,都在追求审美的愉悦和感受。
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很多时候是相互依存的,艺术作品要通过形式的表达来传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4. 观赏艺术作品与形式美的鉴赏(20分钟)老师选择一些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观赏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分享感受。
5. 学生创作(20分钟)老师给学生准备一些美观的素材,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够既满足艺术美又符合形式美的作品,例如漂亮的手工艺品或装饰品。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思合理的结构,体现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结合。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000f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f.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及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3、培养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感受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
(2)掌握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体会艺术美和形式美。
(2)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能够被称为艺术杰作,它们的美在哪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艺术美与形式美。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艺术美的概念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美,它是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和创造,将现实生活中的美加以提炼、加工和升华,从而创造出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举例说明: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艺术家通过对人体结构和比例的精确把握,以及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深刻刻画,展现了人体的美和力量,体现了艺术美。
2、艺术美的特征(1)典型性:艺术美是对现实生活中美的集中和概括,它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创造性: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3)情感性:艺术美往往蕴含着艺术家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3、形式美的概念形式美是指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的各种要素,如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等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所呈现出来的美。
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计白当黑”,通过巧妙地安排画面中的空白,使画面产生独特的美感。
4、形式美的构成要素(1)线条:线条是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的线条具有不同的情感表现力,如直线给人以刚直、坚定的感觉,曲线则给人以柔和、优美的感觉。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cfc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5.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知与欣赏能力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和形式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通过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定义及区别。
2. 艺术美和形式美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体现。
3. 艺术美和形式美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幅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画作或一首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和感受。
探究: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
展示:4.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并解读其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元素和特点。
5. 学生观看并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拓展:6.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选择一个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深入了解其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展示作品。
7.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体验。
总结:8.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9.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艺术美和形式美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作品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
3. 学生的个人反思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
2. 各种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资源。
3.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作品所需的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拓宽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知。
2.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身边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7dfa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7.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说明:本教案以《艺术美和形式美》作为主题,通过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投影仪、教学PPT、绘画作品、音乐作品等。
2.教学媒体:电脑、投影仪。
3.教学道具:装饰品、艺术品、音乐CD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幅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画作和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品味,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几名学生回答,并引导他们了解到这些作品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
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Step 3. 人类与艺术美的关系(10分钟)教师探讨人类对艺术美的需求和追求,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到艺术美对人们的心灵诉求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艺术美如何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生活。
Step 4. 艺术美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1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艺术美,并讨论不同艺术形式中体现的形式美特点。
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欣赏。
Step 5. 形式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示例,如服装、家居摆设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事物中的形式美特点,并探讨形式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更多地去欣赏、体验和创造艺术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道与艺术美或形式美相关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回家写一篇文章,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艺术美或形式美,并举例说明。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59a6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1.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和外延2. 形式美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体现3. 艺术美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要素。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体会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运用。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感悟。
教案内容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艺术美的定义: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美。
艺术美的特征:独特性、普遍性、创造性、情感性。
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美的要素:线条、色彩、形状、质感、构图等。
形式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分析具体艺术作品的形式美要素,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的线条和形状等。
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艺术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分析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艺术美元素。
艺术美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如分析某品牌服装设计中的艺术美元素。
三、教学重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和外延2. 形式美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体现3. 艺术美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要素。
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b296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c.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
2. 艺术品图片或视频剪辑。
3. 艺术品展示区域或画廊。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一些艺术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感受。
探索艺术美和形式美(15分钟):1. 解释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区别。
艺术美强调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而形式美则注重作品的形式、结构和技巧。
2. 分析一幅艺术品,指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例如颜色运用、线条构图、光影效果等。
3. 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让学生辨别其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
欣赏与评价(15分钟):1. 将一些艺术品展示在画廊或展示区域,让学生自由欣赏。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不同艺术品的感受和评价,重点关注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体现。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艺术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
创作与表现(20分钟):1. 分组或个人让学生选择一个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并创作一件作品。
2.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的运用,例如色彩搭配、节奏感、动作流畅等。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鼓励学生将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审美意识。
扩展活动:1. 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进一步欣赏和学习艺术美和形式美。
2.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创作和表现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表达是否准确、有深度。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b5ae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7.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创作实践作品,提升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元素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4. 创作实践:运用艺术美原则进行绘画、设计等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形式美的基本元素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 创作实践:运用艺术美原则进行绘画、设计等创作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优秀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特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其审美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介绍形式美的基本元素。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组优秀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4. 创作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艺术美原则进行绘画、设计等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形式美的基本元素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运用艺术美原则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展示:包括绘画、设计、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
2. 教学PPT:包含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内容。
3. 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讲解形式美的基本元素。
2. 第二课时:分析优秀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3. 第三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艺术美原则进行创作。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地介绍了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无改进的空间。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6732f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b.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让学生理解形式美的内涵,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4. 欣赏与分析艺术作品5. 实践创作:运用形式美创作艺术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 演示法:展示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形式美。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美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图片、案例。
2. 材料:绘画、摄影、设计等艺术创作工具。
3. 场地:教室、艺术创作工作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美与形式美。
2. 讲解:讲解艺术美的定义、特点及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 展示与分析:展示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形式美。
4. 实践创作:分组进行艺术创作,运用形式美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讨论:分组展示创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讨论艺术美的鉴赏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创作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创作环节的作品,关注其对形式美的运用和创意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心得、交流观点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艺术展览:让学生作品在校内或社区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信心。
2. 邀请艺术家讲座: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设计师为学生讲解艺术创作和设计理念。
3. 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场馆、博物馆,进行现场写生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评估:分析评估方式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02b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6.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
2. 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3.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4. 欣赏和分析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3.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展示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相关作品进行分析。
3. 示范:展示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创作练习。
5.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创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创作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搜集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看法和感受,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4. 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相关理论资料。
2. 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集或图片。
3. 绘画、制作工具和材料。
4. 投影仪、电脑等辅助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相关作品进行分析。
2. 第二课时:讲解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相关作品进行分析。
3. 第三课时: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进行欣赏和分析作品。
4. 第四课时:进行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创作练习。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e8c3e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f.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这一问题是在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美术作品鉴赏的核心内容。
艺术美和形式美也是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延续,是整个美术鉴赏活动的核心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
它在美术鉴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反映了艺术作品中“漂亮”与“不漂亮”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适用于鉴赏美术作品的一大支柱。
二、学情分析(一)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美术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美术作品的奥秘;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具象艺术,什么是抽象艺术。
学生很自然地就存在这样的疑问“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并急于得到解答。
这一疑问打破了旧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构成新的知识体系的前提。
在此应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过渡。
(三)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学生受已有的经验和思维影响,在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什么?该怎么理解?(四)解决方案按照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在审美中的本质性、深刻性和有效性。
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加强学生同伴互助,重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分析自己身边的美与艺术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非现实的直接反应。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672f7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5.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让学生理解形式美的内涵,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概念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体现4. 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5. 创作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概念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的理解与应用3.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及关系。
2. 演示法:展示艺术作品,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体现。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艺术美与形式美》相关内容。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艺术作品。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供学生创作实践使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美与形式美。
2. 新课导入:讲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特点,阐述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展示一系列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形式美要素。
4.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看法。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形式美要素。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及创作实践能力。
2.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理解、欣赏能力及创作水平的提高。
3. 教学调整: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内容或难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收集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特点。
2. 完成一幅艺术创作,要求运用所学形式美要素,展现艺术美。
九、课后辅导1. 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2.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自己在艺术审美方面的进步。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cc65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8.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难点:如何欣赏和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图片的观感和认识。
2.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教师简要介绍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定义和特点。
3.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分类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4.欣赏和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分析结果。
5.实践活动:创作艺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布置2.学生尝试创作具有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欣赏和分析艺术美的能力,关注生活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教师展示艺术作品,如一幅油画,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幅画美在哪里吗?”学生可能回答色彩、线条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很好,那这些色彩和线条是如何构成美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59ec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5.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第一章:艺术美的概念与内涵1.1 艺术美的定义1.2 艺术美的内涵与外延1.3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1.4 艺术美的价值与功能第二章:形式美的基本要素2.1 线条2.2 色彩2.3 形状2.4 质感2.5 空间第三章:形式美的组合与构图3.1 形式美的组合原则3.2 构图的基本方法3.3 构图的形式法则3.4 构图的创新与实践第四章:艺术表现的技巧与方法4.1 观察与感受4.2 创意与想象4.3 表现与技巧4.4 风格与流派4.5 批评与鉴赏第五章:艺术美的欣赏与评价5.1 艺术美的欣赏角度与方法5.2 艺术美的评价标准与原则5.3 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点5.4 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实践第六章:绘画艺术的美感探索6.1 油画的艺术特征与美感6.2 水彩画的表现力与美感6.3 素描的线条与质感美感6.4 中国画的笔墨与意境美感6.5 绘画艺术的美感实践与创作第七章:雕塑艺术的形式美感7.1 雕塑的材料与形式7.2 雕塑的空间感与立体感7.3 雕塑的情感表达与美感7.4 现代雕塑的创新与实验7.5 雕塑艺术的美感鉴赏与批评第八章:建筑艺术的美学原理8.1 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关系8.2 建筑的比例与尺度美感8.3 建筑的材料与质感美感8.4 建筑的空间组合与景观美感8.5 建筑艺术的美感实践与评价第九章:音乐艺术的美感世界9.1 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美感9.2 音乐的节奏与速度美感9.3 音乐的情感表达与美感9.4 音乐的形式与风格美感9.5 音乐艺术的美感实践与鉴赏第十章:舞蹈艺术的美感魅力10.1 舞蹈的姿态与动作美感10.2 舞蹈的节奏与空间美感10.3 舞蹈的情感表达与美感10.4 舞蹈的风格与流派美感10.5 舞蹈艺术的美感实践与评价第十一章:摄影艺术的美学追求11.1 摄影构图与视觉美感11.2 光线与影调的美感表现11.3 色彩还原与创意色调11.4 摄影视角与风格探索11.5 摄影艺术的美感实践与鉴赏第十二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12.1 影视作品的叙事与视觉美感12.2 影视镜头语言与节奏感12.3 影视音乐的配合与情感表达12.4 影视艺术的美学风格与流派12.5 影视艺术的美感实践与评价第十三章:民间艺术的美感传承13.1 民间艺术的材料与技法13.2 民间艺术的象征意义与美感13.3 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与传承13.4 现代民间艺术的美感创新13.5 民间艺术的美感实践与鉴赏第十四章:现代艺术的美学突破14.1 现代艺术的形式实验与创新14.2 抽象艺术的美感与视觉冲击14.3 装置艺术与空间感探索14.4 行为艺术与观念表达14.5 现代艺术的美感实践与批评第十五章: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培养15.1 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15.2 艺术创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15.3 艺术批评与鉴赏能力的提高15.4 艺术与生活、社会的关联性认识15.5 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实践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艺术美的定义与价值功能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空间)3. 形式美的组合与构图原则4. 艺术表现的技巧与方法(观察、创意、表现、风格、批评)5. 艺术美的欣赏与评价角度6. 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美感特征7. 摄影、影视、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美学探索与创新8. 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培养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2. 形式美要素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和搭配3. 艺术表现技巧与方法的实践掌握4. 不同艺术门类美感特征的区分和欣赏5. 摄影、影视等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理解6. 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创新与传承7. 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在个人艺术修养中的应用。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https://img.taocdn.com/s3/m/3982b6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7.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理解艺术美与生活美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2. 形式美的概念与表现手法3. 艺术作品欣赏与分析4. 生活中的美与创新5. 实践练习: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本质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2.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及其运用3. 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4. 将艺术美融入生活的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理论。
2. 示范法: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价值。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艺术美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艺术美的定义、特点,以及形式美的概念和表现手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更多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4. 实践练习:分组进行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将所学艺术美理论应用于实际。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的基本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艺术美的感受和理解。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艺术创作经验和心得。
3. 开展艺术美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摄影比赛、绘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创作实践: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关注他们对艺术美的理解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交流、合作等方面。
八、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f6e7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d.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于全体学生得全面发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多样得教学方式,使学生全体、全面、全过程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获取知识,感受情感价值,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鉴赏基础得中美术语言与鉴赏方法得学习内容,就是在理解了艺术作品得具象、意向与抽象三种艺术语言得基础上,进行得美术鉴赏得专业知识学习,即:美术作品得艺术美与形式美以及美术作品得艺术美与形式美得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得主要表现、同时,为接下来得各时期、各类美术作品得鉴赏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高一阶段就是学生学习心理发展上得一个关键时期,有自主、自立、自强、自信心理品质迅速发展及其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得特点,结合这些特点,主要采取“对比鉴赏”法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2、由于在初中时期很少接触美术鉴赏内容,对国内外美术作品了解甚少,而第6课《艺术美与形式美》就是培养学生鉴赏基础,带领学生进入专业审美层面得基础课,向专业鉴赏迈进一步,为以后得学习打下基础。
心理调节得方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得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她们查找资料,大胆想像与发表自己得意见并能体会美术作品得美术语言与形式特征。
知识建构得方法指导:从作品得对比入手,结合具体美术作品得艺术美与形式美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得主要思想与内容。
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得艺术美与形式美得认识,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与相互讨论得方式来促进学生得思考。
三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得基础上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美术作品艺术美与形式美得概念、基本原则与在作品中得主要表现。
让学生脱离简单分辨“漂亮”与“不漂亮"得自然状态,进入更高得审美阶段。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欣赏、探究促进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感受理解。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d70b0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e.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引言】美,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是一种令人心情愉悦的状态。
美有许多种,如自然美、人文美、审美美、形式美等等,其中艺术美和形式美作为两种最为典型的美学感受,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中。
对于美的感受,人类历史上一直在探索着,而形式美和艺术美的涉及,必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主体部分】一、艺术美的基础所谓艺术美,它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来实现的美。
艺术美所展现的是艺术作品的主题、形式、色彩、构图、节奏等等,都是作者经过反复表现和推敲的结果。
而艺术作品的美感,则从作者的作品中所传递出的情感和思想中汲取灵感,这是艺术美的根基所在。
二、形式美的重要性形式美则更强调的是形式的美感,形式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形态、轮廓等感性方面的特性。
人们可以通过色彩、质地、纹理、形状等形式要素来感受到从粗犷到细腻、从扭曲到流畅、从急促到平稳、从明亮到昏暗等等情绪和氛围。
在很多领域中,形式美被广泛运用,例如建筑、设计、广告和影视等。
三、形式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有时候,形式美和艺术美会有点混淆,但实际上它们的确有不同。
艺术美所强调的不仅是形式美的感受,还包括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意念等方面,并且艺术美的感受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它所传递的信息通常是隐性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体验来逐渐体会。
而形式美则更重视通过形式要素去感受美,并且形式美所涉及的範围相对而言也较为简单。
四、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教学方法由于艺术美和形式美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法:1. 形式美教学的原理是阐扬美的表现形式,例如色彩、纹理、形状等等,因此需要通过示范和练习来感受美。
2. 在艺术美教学中,则需要先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与意境。
带领学生感受艺术家表现出来的巧思与思想,同时在分析艺术作品时需要注意整体性思维,即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整体观察艺术作品的能力,从而在完整而细致的理解下,实现艺术美的感知。
五、教学设计案例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教学内容很广泛,以下是其中两部分的教学设计案例。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0f3e4033687e21af45a94d.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
教学目的
第一:知识目标是: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第二:能力目标是:了解美术作品形式语言的表现,能在生活中发现、欣赏和运用艺术美
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提高赏析艺术美的意识与审美修养
重点
1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涵义
2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关系
难点
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
三、形式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是:【自主合作】
给出两幅美术作品,分组把以下作品进行形式语言分类,再选其一张进行赏析
赏析作品形式上的美感及艺术美感是什么,和给你的感受,让学生一一填空,再选代表展示交流。
第四个环节是:【自主发展】
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
第五个环节就是:【总结】
艺术美:1)典型性2)时代的精神和审美理想3)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取向
二:形式美
1、照片对比引导什么是形式美
2、美术作品形式美主要由什么构成的?照片引导得出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元素:(点、线、面、色)语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语言规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变化与统一
老师演示完,学生也来点小练习巩固形式语言的知识点。
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两方面来进行作品赏析活动来加固本课的重点内容艺术美与形式美感的赏析形式
符合形式美的法则生活中还有很多,散发思维
板书设计
艺术美与形式美
一:艺术美:1、典型2、个人取向3、时代审美
二:形式美:点、线、面
三:关系
作业设计
赏析作品形式上的美感及艺术美感是什么,和给你的感受
教学后记
1、艺术美和形式美是评价艺术作品永恒的话题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d024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b.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第一章:艺术美的概念与内涵1.1 艺术美的定义1.2 艺术美的内涵与特点1.3 艺术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形式美的原理与表现2.1 形式美的概念与内涵2.2 形式美的基本原理2.3 形式美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第三章:艺术美的形式要素3.1 点、线、面的形式美3.2 色彩的形式美3.3 空间与构成的形式美第四章:艺术美的表现手法与技巧4.1 绘画艺术的形式美表现4.2 雕塑艺术的形式美表现4.3 建筑艺术的形式美表现第五章:艺术美与审美心理5.1 艺术美与审美心理的关系5.2 艺术美对审美心理的影响5.3 提高审美能力与欣赏艺术美的方法第六章:传统艺术中的形式美6.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美特征6.2 中外艺术形式美的比较与借鉴6.3 传统艺术形式美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第七章:现代艺术与形式美的创新7.1 现代艺术的形式美特点7.2 形式美在现代艺术创新中的作用7.3 当代艺术形式美的趋势与挑战第八章:艺术教育中的形式美教学8.1 形式美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8.2 形式美教学的方法与策略8.3 形式美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第九章:艺术美与生活美9.1 艺术美与生活美的联系与区别9.2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9.3 提升生活美与艺术美的融合方式10.1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意义与影响10.2 艺术美与形式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0.3 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研究与教学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艺术美的概念与内涵难点解析:艺术美的定义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艺术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教学中的重点,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形式美的原理与表现难点解析: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是教学的重点,需要通过图示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形式美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是难点,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三、艺术美的形式要素难点解析:艺术美的形式要素是教学的重点,需要通过图示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亮是艺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高中美术
3、课时:1课时完成
4、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材分析:
本课代表学生进入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体现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专业性、层次性和选择性。
拓展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年龄大概在16-17岁之间,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思想比较敏感,强调自我个性,但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上,凭借自己的直观感觉来分析周围的美术作品和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艺术美的概念,理解和把握形式
美的元素和手段,掌握形式美的语言规则。
尝试应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分析几件典型作品,从中学会鉴赏美的形式法则,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规则,实现更高层次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到艺术美和形式美带来的美的冲击,并能够运用自己以往的观察、经验来描述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应用艺术美与形式美鉴赏典型作品的全过程,并从中发现鉴赏的乐趣和成就感,能够与他人交换自己的观点,养成正确的审美取向。
教学重点:
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相关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
通过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美和美术作品的描述和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画和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图片。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总结归纳
2、探究问题与合作交流
3、个人展示与课堂评价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
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教学过程:
环节一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教学策略:通过导入两组不同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出新课何为艺术美并通过名画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何为“艺术美”,进而引出形式美。
教学媒材:课件、投影
导入新课:幻灯片欣大海的图片、自然风光图片和美术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让学生分析、判断图片中艺术自身的“美”。
师:生活中有许多形态的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等,有些是我们能直接欣赏的,有的是需要我们间接地体味的。
我们再来看看大师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和作品《行走的人》
我们要怎样欣赏罗丹的《欧米艾尔》呢?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幅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呢?
探究:我们所能感受到得是她既不“漂亮”也不“好看”,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
他用那种悲哀、绝望,通过畸形、丑陋来表达对生命的强烈
那么“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我们要首先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展开新课: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通过我们欣赏的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是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分析引导:衡量艺术作品的美丑的标准主要不是看作品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而是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
艺术家反映事物,由于自己主观条件的影响,可以是作品成为美的,也可以使作品成为丑的。
《欧米艾尔》这个人体雕塑是丑陋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的深沉的同情,罗丹用其丑无比的肉体形象,表现了当代人的罪恶、堕落、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当代人的批判、同情、歌颂。
思考:什么是美术形象
教师活动:幻灯片放多媒体图片《艾普色姆的赛马》和《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
画家热里柯的《艾普色姆的赛马》,描绘的是生活中一个赛马的情景。
通过欣赏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他只不过是表现出了马奔跑的感觉,同时还靠低矮、翻滚的云层和阴暗的光线来营造赛马的紧张气氛。
这就是艺术美和形式美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魅力。
举例图片
我们接触到的美术形象,它们并不是与生活完全等同的,而是艺术家利用美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法则和规律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的结果,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小结:艺术形象源于生活中的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
艺术形象其实就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
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环节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教学策略:让学生看书找出形式美的内容,再转以图片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形式美的语言的理解,让学生逐步尝试用形式美的语言鉴赏艺术作品。
教学媒材:课件、投影
导入: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了表现自己在自己的身上纹身来引起异性的爱慕,他们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幻灯片图片),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来乞求神赐予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
它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这就是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广义地说:它是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狭义地说,它是大量具体美得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式所具有的美。
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美。
提问: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看书后提问)
语言元素:点、线、面——构成形态变化
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构成审美意象
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构成审美关系。
(板书)
学生看幻灯片作品欣赏:潘天寿的中国画《雄视》和吴冠中的国画《春雪》。
法国画家卢奥《老国王》。
师:我们看看《雄视》这幅作品,整幅画面构图大气险峻,在语言的运用上,山石的长线条与鹰的墨块形成对比,期间以点来造成过度。
这一切就构成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对比与平衡,即对立与统一的变化。
学生看幻灯片作品欣赏:吴冠中的国画《春雪》
提问:请用形式美角度分析吴冠中的国画《春雪》和法国画家卢奥《老国王》
(目的:让学生初次尝试用形式美的语言鉴赏作品)
师:几位同学们都说地不错,基本运用到了形式美的语言来赏析作品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片。
探究:语言规则:(幻灯片欣赏美术作品)
变化和统一: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对比与和谐:林风眠的《静物》和潘天寿的《水仙》。
比例与尺度:雕塑《维纳斯》
对称与均衡:(蝴蝶、人体、螃蟹、花瓣);马蒂斯的《静物》。
节奏与韵律: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和音乐等。
(目的:使学生对形式美的语言从抽象的名词转为画面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艺术实践:给出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
分析、交换结果并派一名代表说明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课堂小结与回顾:
1.点评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予支持与肯定。
2.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同学鉴赏结果的看法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漂亮不是美术鉴赏的唯一标准,形
式美的法则不仅仅存在于美术作品当中,在我们的生活中
很多事物也是符合法则的,也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审
美取向和生活内容,希望同学们更多的发现周围事物的美
感,并学会再创造它们。
作业设计
收集生活中的美,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并说说他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发则?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