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29T15:06:54.6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作者:尹素萍

[导读] 文章针对ASCVD、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展开了分析。

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摘要: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在世界疾病之中具有较高死亡率,其中IHD(缺血性心脏病)、卒中为主要原因,在2013年的临床数据中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47.9人病死,据WHO的预测直至2030年其抑郁症将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残的又一原因。基于此现状,文章针对ASCVD、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障碍;分析

Abstract:ASCV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world of disease with high mortality,which IHD(ischemic heart disease),stroke is the main reason,in 2013 the clinical data average per 100000 people have 247.9 people died,according to the who predicted until 2030 the depression will be another cause of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ased on this situation,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obstacles of ASCVD,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Key words: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ntal disorder;analysis

在2015年对其精神障碍的病群死亡实施“Meta”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为:他们比非精神类障碍病群死亡率高出2倍多,占是全球患者死亡的14%以上,平均每年因精神障碍死亡的患者约达80万。基于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患病机率,它们是可以进行预测的,然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产生抑郁症远远比预期中要常见得多。在研究中发现二者在相关性方面为双向,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结果都是抑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务必要分析患者精神心理上的障碍。

一、双心医学在临床中的发展

国内双心医学是在1995年由其胡大一所提出,而后一直将其致力在精神心理的卫生中作为心脏疾病予以整体性防治的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在不断发展中加快了双心医学应用的步伐。尤其是在2015年的ESC上,更有力说明了双心医学在国内发展的实况。在近20余年中伴随研究的深入,其双心医学获取了较大发展,不单单是临床医生就双心问题的认知得到提升、患者接受心理问题的程度有所增加,还体现在它的构建及其在其中获取的医学利益。

二、分析精神心理障碍为ASCVD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它和血脂、其它异常代谢存在相关性,尤其是在血管炎症类疾病中,是产生心血管疾病一个重要原因。其病理十分复杂,经常和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细胞的渗透性改变、血管壁的损伤存在相关关系。经过数据的分析结果,证实了焦虑或是抑郁症在普通的精神障碍中比正常群体要高很多,对心血管存在的危险因素调整依旧存在,提示了焦虑或是抑郁症和亚临床的动脉粥样硬化实际加速有关。其精神障碍和继发性卒中产生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在吸烟之后患者的抑郁症、卒中产生明显的变化。此外,另一批学者针对台湾人群实施了对照性分析及研究,其结果也显示心理障碍带来的疾病风险比较高。

独立因素

双心医学证明了患者精神心理的障碍为ASCVD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对其ASCVD的预后有不利的影响。在2004年进行了“Meta”分析,其结果为抑郁症是冠心病的患者出现死亡最危险的因素。针对于中年男性存在很多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试验,显示抑郁症和全因的死亡率间存在相关关系,其心血管疾病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卒中比较明显。此外,在“Meta”分析中发现了焦虑患者中冠心病不仅增高了风险,还令心源性的死亡增加了危险。在2011年国内调查数据的评估显示,重度的抑郁症和躁狂症以及焦虑症类患者较早产生心血管类疾病死亡主要风险。在后期上的随访中,抑郁患者IHD的死亡率风险矫正值是3.7,明显比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基于重度的抑郁症、企图自杀、自杀致使IHD死亡率存在的风险其男性约占13%,而女性约占65%,故其在危险因素中表现最强。在2014年发表的建议类文章,也就是ACC提出要将抑郁视为ACS在预后不良后果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它也是此次正式提出的危险重要因素,在之前一直觉得抑郁是一种“可能”,而现在作为里程碑进行认知。

三、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在临床上的表现及其识别

精神心理障碍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症状,它包括心脏疾病的临床症状,例如:胸痛和心动过速及其心悸;在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和窒息感等;在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有:头痛和头晕以及出汗甚至发抖等。这些症状在临床上会难以分辨,在耐心倾听基础上,要借用量表实施评估。此外,依照精神疾病相关诊断及其统计标准的手册对患者精神心理上的障碍进行诊断,包含抑郁和焦虑及其双相的障碍,这足以彰显出多学科下协作进行诊治的临床优势。

总结:

心血管医师在双心医学治疗中属于最佳的启动者、推广者,需要增强心理卫生的培养,并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努力诊断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且实施综合的临床诊治。此外,医院相关体制还需进行深化性改革,增强社区医疗的一体化临床服务,其三甲医院可以在条件允许状况下增设一些心理咨询的机构,进而完善科室间诊治协作,更好的从患者利益去出发,诊治并互治双心。各级医院、社区医院都需完全认知到双心医学在临床领域中具有的意义,令双心理念走向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魏万林,张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10(5):579—581.

[2]夏春晨,段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J].医学综述,2014,20(22):4101—4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