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一)实践目的和任务学会对本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各种特种文献及西文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检索技术和方法,科学合理地提取检索词、选择对应的检索字段或途径、综合利用多类型检索工具、正确分析和评价检索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生体会从课题选题、信息获取到信息分析与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帮助学生不仅能 “快速、全面、准确”地检索信息,而且能合理、充分地选择利用信息,最终达到加强和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实践内容体系和实践类型实践内容体系:实践一:人文社科类行业信息运用与信息观案例讨论实践二:外文人文社科信息的检索利用实践三:特种文献的检索利用实践四:网络信息的检索利用实践五;人文社科类基于资源的探究学习与讨论实践类型:综合(三)实践项目和内容安排实践一:人文社科类行业信息运用与信息观案例讨论(实践1学时)1.实践目的:熟悉人文社科类行业信息的特点和获取渠道,通过案例讨论,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2.实践要求:在熟悉本馆服务与资源的情况下,掌握人文社科类行业信息的特点和获取渠道。
选择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知识产权制度下,如何合理合法地通过各类渠道获取利用行业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认识本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参考咨询以及科技查新;着重了解获得各信息服务的程序与方法;(演示与观摩)熟悉本馆提供的中外文数据库,并着重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数据库;(演示与观摩) 选择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各类渠道合理合法地获取与使用信息。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专长、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主题确定学习主题,形成兴趣小组(思考与讨论)4.实践作业: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讨论题(/c600/Course/Index. htm)中选择练习。
实践二:外文人文社科信息的检索利用(实践1学时)1.实践目的:熟悉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操作及结果分析处理方法2.实践要求:(1)熟悉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特点与检索方法,重点掌握EBSCOhost 平台中ASP和BSP两个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及字段匹配技巧,利用Visual Search进行直观便捷式检索,学会利用My EBSCOhost提高检索效率;(2)了解电子图书数据库的特点与检索方法,重点掌握Elsevier电子图书的检索与利用及结果的处理;(3)熟悉二次文献型数据库的特点与应用方法,重点掌握Web of Science平台中SSCI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第15章网络信息检索的原则与策略一、学习目标及学时建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原则与策略,并能在实践中熟练应用。
建议学时为6学时。
其中理论讲授3学时,实践练习3学时。
二、讲授内容第一,网络信息检索的原则。
第二,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包括明确检索需求,缩小检索范围、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拓宽检索路径、恰当使用检索项、主题指南与搜索引擎结合使用、提高上网速度等。
三、重点难点重点: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及其应用难点:网络信息检索策略在学生日常学习中应用。
四、作业与考核建议根据学生专业情况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检索某一主题的学术信息,并汇报说明其检索策略与检索步骤。
让学生在汇报比较中得到训练与启示。
也可以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
建议将学生汇报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并做成电子档案进行保存。
五、其它本章内容要求实训和实践,实践练习以3学时为宜。
可以采用任务趋动法进行教学。
第16章搜索引擎一、学习目标及学时建议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及语法规则,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并能在实践中熟练应用。
建议学时为6学时。
其中理论讲授2学时,实践练习4学时。
二、讲授内容第一,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与工作原理;第二,搜索引擎的语法规划;第三,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第四,常用搜索引擎。
三、重点难点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难点:搜索引擎使用技巧的实践运用四、作业与考核建议要求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相关信息,并汇报说明其使用的搜索引擎以及搜索技巧。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搜索引擎。
在选择热点问题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经验,激起学生的搜索兴趣。
建议将学生汇报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并做成电子档案进行保存。
第17章 web2.0环境下的信息源及其搜索一、学习目标及学时建议理解社会性搜索的重要性,了解社会性搜索的特点,掌握并体验几种基于社会交往的网络信息源。
建议学时为6学时。
其中理论讲授4学时,实践练习2学时。
体验活动主要以作业形式完成。
二、讲授内容第一,社会性搜索的重要性,社会性软件的特点与意义;第二,介绍博客、维客、威克、网摘等基于社会交往的网络信息源;第三,Web2.0 搜索特点。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信息检索与利用》(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是辽宁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门科学方法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检索工具书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计算机系统检索有关的中外文数据库及网络信息。
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信息,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会一般文字处理和上网,在大学图书馆利用入门教育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型中外文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计算机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几种重要的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获取原始文献、初步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并初步具有撰写综述性文章的能力。
要求学生理解主题语言及分类语言的特点,并能应用适当的检索语言,根据给定的检索课题分析出相关的主题概念,拟定出相关检索标识,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检索系统,并综合多种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及参考工具书完成检索课题。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与专业相关中外文手工检索工具的编排特点及使用方法,了解与专业相关中外文数据库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计算机检索提问式,并配合专职检索人员完成较复杂课题的检索。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课,学生不仅要学习信息检索的相关理论,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实践环节来熟练掌握手工检索工具、数据库系统及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经过一系列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实践环节,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课题,利用学习本课的机会查找到一些切题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开题报告中综述部分的内容。
《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研究生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面向我校研究生所开设的公共基础选修课。
本课程教授学员从无序的文献信息流中,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情报。
本课程之特点是客观文献信息的广泛性及不确定性。
学员除了听课和自学外,还应注重实践。
二、课程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员具有较强烈的信息意识;收集、管理文献信息的方法;筛选文献信息的本领;及消费文献情报的能力。
为今后终身学习与以后工作的创造发明奠定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员理解与掌握所学的主要检索系统的特征、著录规格、检索方法、能合理地选取应用,能检索到切题的文献,阅读、复习和管理文献,并能有效地利用文献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任务。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要求学员要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文)基础,所以它应安排在专业外语课之后或其后期,并且医药专业基础课已部分学过的情况下再开设。
大学图书馆导读教程、科研设计与创新思维、生物信息学等课程都是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
四、教学内容信息概论,知识、情报和文献,信息源,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系统,文献数据库与计算机检索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步骤。
常用中文网络数据库(CBM、维普、万方、CNKI和读秀)应用,常用外文网络数据库(PubMed、Web of Knowledge和)应用,常用特种文献的应用,常用电子参考工具的应用以及网络检索与全文获取的应用。
信息素养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科技查新工作的定义和查新程序。
五、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6 学时,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习合计信息检索基础、《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8 维普资讯(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读秀、中文特种文献简介 4 CBM、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读秀检索平台的应用4PubMed4 Embase、Web of Knowledge 等4常用外文资源应用4特种文献资源、常用外文医药信息资源的获取应用、常用电子参考工具和其他4常用外文医药信息资源的获取应用及其他4 六、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学员借助多种教学媒体以自学实习为辅。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trieval课程编码:总学时:16 学分:1适用对象: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大纲主撰人:喻华林大纲审核人: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配合培养宽厚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而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旨在通过讲课和上机实习,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加对信息和信息检索的理性认识,培养一定的情报意识;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检索原理,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学习利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知识目标,包括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网络资源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等;二是能力目标,掌握数据库的检索技术、搜索引擎的检索技巧等。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讲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知识授课学时: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认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了解信息资源类型、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掌握信息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2、课程内容(1)一个认识: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认识;(2)两个了解:了解信息资源的类型、信息检索的类型;(3)三个熟悉:熟悉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信息检索的步骤。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索引” 、“文摘”、“目录”等二次文献、十大信息资源、十种检索途径。
(2)领会: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能力提高的途径、信息检索的原理。
第2讲图书馆服务导览授课学时: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同时能通过网络数字图书馆实现自主服务。
2、课程内容(1)图书馆资源介绍(2)如何找到所需图书和期刊(3)图书馆服务项目(4)网络上可获取的其它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介绍(如虚拟咨询等)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领会与综合应用:各种服务项目的内容和获取。
新编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三版课程设计
新编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三版课程设计一、前言信息检索与利用是针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检索、过滤、挖掘、存储与分析的一种整合性操作,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检索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应用需求,突出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围绕新编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三版课程设计,分享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整合。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熟悉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方式,并能使用其进行高效检索;•基于信息检索结果,能够进行信息统计、分析和应用。
三、课程大纲1. 信息检索基础主要讲解信息检索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包括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需求的特点、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组织的原理和方法。
2. 检索工具的使用介绍常用的检索工具,如Web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检索工具等。
并针对不同的检索工具,讲解其使用方法和特点,以及在具体检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检索策略与技巧对于复杂信息检索需求,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检索策略。
本部分将介绍检索策略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定量检索等。
还将介绍在检索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4. 信息统计与分析对于信息检索结果,需要进行信息统计和分析,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和规律,构建信息的知识体系。
本部分将介绍信息统计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分类方法、聚类方法、文本挖掘方法等。
5. 信息利用应用信息检索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因此,在信息检索结果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信息利用的应用。
本部分将介绍信息利用的基本方法,如信息推荐、知识管理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师讲解、案例分享、实践操作等方式,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1. 技术讲解通过组织教师讲解的方式,对于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点进行系统详细的阐述,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整个信息检索和利用过程的框架结构。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18TS1001课程学分与学时: 1分/16学时(课堂讲授16学时,实验实践0学时,自主学习0 学时)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目的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包括的249种专业中,有218种专业在它的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习科学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个人信息需求的一门方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检索系统的内容、特点与使用方法,做到能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独立获取学习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并加以有效地利用,以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3、课程任务1.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了解其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能够通过多种检索途径使用它们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
2.掌握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选择数据库、制订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
3.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完成课题的检索。
4.掌握获取原始文献的主要方法及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
5.通过学习文献信息的查找、筛选、鉴别、利用,使学生掌握快速有效获取信息的技能与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生产的能力,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6.掌握学术论文开题及写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以多媒体投影理论教学和演示实验。
2.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讲授法、案例演示操作法、讨论法、采用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少讲多练,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信息资源检索的各种技能。
3.课后有大量操作性作业,考查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的熟练程度。
信息检索与利用 教学大纲1
信息检索与利用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70325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信息检索与利用(理论)(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数字出版
教材、教学参考书:黄如花著:《信息检索(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数字出版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以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教学目标,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增强学生信息意识,使学生在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的同时,掌握检索本专业信息以及古今中外的信息的技能,尤其是计算机检索数字化信息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日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检索相关信息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情报、知识、文献的概念,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出版物的类型及各类出版物的具体结构等,掌握、获取某一专题的全部学术信息的检索方法。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063022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编制人制定日期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063022 凌征强赵俊颜王佳2004年7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1学分/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2/32(16+16)2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3使用专业:3.1通识必修课:三年制文秘(中英文)3.2专业必修课:三年制初等教育(中文)、三年制文化事业管理3.3全院任选课:全院各专业非毕业班学生4教育目标: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掌握通过手工检索方式和计算机检索方式获取所需信息的一门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能自如地利用我院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和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有用资料,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并对丰富信息资源有良好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科学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5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开设,并以实践操作为重点。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面基本要求:●对本课程的一般基础理论有大概的认识,掌握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分类与组织,能够根据检索需求采用相应的检索策略,利用OPAC进行图书馆书目检索;●掌握常用手工检索工具,了解其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能够根据检索需求选择相应的工具书进行检索;●初步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方法,能够使用图书馆网站的各种专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对所学专业的相关数据库能熟练运用;●了解常用搜索引擎的一般技术,至少掌握一种搜索引擎的检索技巧,能在因特网上查找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完成课题的检索。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质及检索基本技能的一门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任务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各类检索工具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信息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32,其中实验或自主上机8学时。
二、学习目标
(一)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原理);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途径、信息检索步骤、信息检索结果的识别);从而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理论知识。
基本技能的重点在于锻炼学生应用基础理论去探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实习环节,要求学生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和因特网信息检索系统,运用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实际操作相关检索系统,完成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具备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
(二)各章节学习目标
三、教学大纲
四、学习计划
五、考核要点。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063022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1学分/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2/32(16+16)2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3使用专业:3.1通识必修课:三年制文秘(中英文)3.2专业必修课:三年制初等教育(中文)、三年制文化事业管理3.3全院任选课:全院各专业非毕业班学生4教育目标: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掌握通过手工检索方式和计算机检索方式获取所需信息的一门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能自如地利用我院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和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有用资料,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并对丰富信息资源有良好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科学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5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开设,并以实践操作为重点。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面基本要求:●对本课程的一般基础理论有大概的认识,掌握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分类与组织,能够根据检索需求采用相应的检索策略,利用OPAC进行图书馆书目检索;●掌握常用手工检索工具,了解其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能够根据检索需求选择相应的工具书进行检索;●初步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方法,能够使用图书馆网站的各种专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对所学专业的相关数据库能熟练运用;●了解常用搜索引擎的一般技术,至少掌握一种搜索引擎的检索技巧,能在因特网上查找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完成课题的检索。
5.1绪论了解《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课程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5.2文献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内容有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信息的特征、功能,文献分类等。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学时:32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6 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掌握通过手工检索方式和计算机检索方式获取所需信息的一门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能自如地利用我院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和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有用资料,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并对丰富信息资源有良好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科学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第一部分信息素质基础1.教学内容(1) 信息素质概论(2) 信息及其相关概念(3) 信息源的类型(4) 十大信息源(5) 信息寻找和信息空间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信息素质的定义、信息素质的内部结构;熟悉:信息源的类型;了解:因特网、传统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源。
3.重点、难点信息和知识的关系,信息源的类型的划分。
第二部分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1.教学内容(1)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2) 检索系统(3) 检索语言(4) 计算机检索技术(5) 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6) 信息检索评价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检索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各种检索语言、计算机检索技术;熟悉:WEB资源检索系统的实现机理、检索结果的相关度;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检索语言的概念。
3.重点、难点本部分重难点是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检索技术,如布尔检索、截词检索、邻近检索、字段限定检索技术。
第三部分中文图书期刊数据库1.教学内容(1) 书刊目录检索系统(2)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3) 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4) “万方”数字化期刊(5)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6) 电子图书系统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维普中文科技期刊、CNKI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数据库的检索原理,基本检索、主题词检索及辅助检索等功能,能运用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中文全文数据库的自然语言检索方法,能运用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并下载全文。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利用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课程类型:通识必修课教材:葛敬民编著,《实用网络信息检索(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参考书目:于双成编著,《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黄如花编著,《信息检索(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杜慰纯编著,《信息获取与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花芳编著,《文献检索与利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二、课程内容简介《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主要内容由两大模块组成:网络重要信息资源和图书馆数据库文献检索。
网络重要资源包括两部分内容:网络检索工具介绍和推荐重要信息资源。
网络检索工具介绍包括搜索引擎的常用功能、逻辑运算检索技巧、翻译工具的使用、实用软件的下载与自学;推荐的重要信息资源有:教育部的免费课程资源、国道数据教学资源平台、精品课程资源网站、新华网和人民网的权威新闻资源、统计局和国研网的数据资源、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知识产权网的专利资源、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标准服务网的标准资源,以及政府各部委网站提供的免费文献。
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包括中文和外文数据库。
中文数据库主要是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华数字书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等,外文数据库主要指各高校购置的EV2、EBSCO、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等常用期刊数据库。
三、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1 课程性质《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通识性课程,主要表现在依赖网络上课、内容时时更新、学生兴趣度高、课程实用性强,有助于提升自学能力,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
2 教学目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介绍网络信息资源概况,讲授通用信息检索规则,推荐重要信息网站,解析掌握常用数据库;组织学生上网实习,掌握检索方法,锻炼检索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学分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掌握通过手工检索方式和计算机检索方式获取所需信息的一门方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能自如地通过互联网查找各种有用的资料,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并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有良好地分析鉴别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课,学分4。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开设,并以实践操作为重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文献检索方法(2)掌握专利及标准检索方法。
(3)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因特网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参考)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概述、文献信息检索、图书馆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应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第一章信息素质培养
主要知识点:
1.1 阅读与使用本书的先行知识
搜索引擎的简单使用;图书馆的简单使用;常用概念。
1.2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信息与知识、文献、情报的关系。
1.3 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的概念与评价标准;信息素养的测试;信息素养的培养。
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社会,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