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建议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需求转移型.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4年为止,我国共发生了两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8——1989年,当时物价上涨率达到18.5%和17.8%;另一次是1993——1996年,当时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2%、21.7%、14.8%。
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总需求的扩张,也有成本推进因素,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第一,总需求的扩张。
首先,财政支出有扩张趋势。
在我国,国家财政具有明显的公共财政功能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即使财政收入弥补不了财政支出,也要通过赤字财政或者发行国债的方式实现对经济较高的投入。
财政支出的扩张造成政府需求始终存在扩张趋势。
其次,企业投资需求扩张。
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投资主体——国有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不自负盈亏。
由于借钱可以拖欠,甚至可以不还,造成企业投资需求膨胀。
再次,银行信贷扩张。
由于企业投资需求膨胀,导致银行信贷扩张,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
第二,生产资料、工资等成本推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所有价格均由市场供求决定,导致价格水平迅速上升。
例如,在1993年,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
另一方面,工资水平大幅增长。
成本的升高,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三,结构性转换引发价格上涨。
首先,工资攀比引发价格上涨。
在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效益好坏不等。
但是由于工资攀比,致使各种企业的职工工资有趋同的现象。
工资的攀比最终引发价格上涨。
其次,产品结构转换引发物价上涨。
由于生产方面的原因,我国产品供给结构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某些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引发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治理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用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为主的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物价上涨率逐年回落。
在抑制通货膨胀中,中国的经验是不宜“急刹车”,而是要“软着陆”。
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
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它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解决通货膨胀的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货币供应过多:当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就会增加,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当人们总体上的需求超过供应能力时,供需失衡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这种需求拉动可以是消费者需求的增加,也可以是政府支出的增加。
3.成本推动:某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例如原材料、劳动力和能源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促使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最终引发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1.消费能力下降: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相对减弱,无法购买到原本能够轻松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能力下降。
2.财富重分配不均:通货膨胀会导致资金从持有现金的人转移到持有实物资产的人,这样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重分配不均。
3.投资环境不稳定:通货膨胀会导致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企业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物价,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手段1.货币紧缩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收紧货币供应,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2.财政政策调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调节税收政策等方式,影响经济运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3.监管市场价格: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监管市场价格,限制价格上涨,保持市场秩序,减缓通货膨胀压力。
4.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抑制成本上涨,减缓通货膨胀的发展。
5.加强国际合作:通货膨胀往往不仅仅是国内问题,国际合作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也十分重要。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共同制定政策、加强监管等方式,共同应对通货膨胀的挑战。
结论通货膨胀的成因多种多样,对经济和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治理手段,包括货币紧缩政策、财政政策调节、监管市场价格、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可以对通货膨胀进行有效的控制。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分析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多个朝代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1. 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
在中国历朝,如果政府过度发行铸币或纸币,就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膨胀,进而引起通货膨胀问题。
这种情况通常与政府为了应对各种开支需要而大量发行货币有关。
2. 军事冲突和战争战争和军事冲突会导致财政紧张,政府为了筹集大量军费常常采取发行纸币等手段。
这种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方式会加剧通货膨胀问题,因为战争导致生产力受到破坏,同时需求增加,形成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3. 经济结构失衡在某些历朝时期,由于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工商业相对较弱,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整体物价的影响较大。
当农业产量下降或价格上涨时,随之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往往严重。
4. 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例如,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的黄金和白银的大规模流入,会刺激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问题。
二、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1. 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政府首先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
合理的货币供应量能够保持稳定的货币价值,降低通货膨胀的风险。
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监管和执法,以防止非法金融活动和欺诈行为。
监管部门需要密切监控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3.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失衡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均衡发展,提高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问题。
4. 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外部因素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一)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1985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比1984年增长6%。
此次通货膨胀原因可总结如下: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
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元,增长了2.6倍。
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
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
由于时滞效应,影响在85年集中表现。
3.政治上的热情推动。
1983年确立了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84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二)1988年—198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出现了新一轮暴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
同时,各大中城市出现了抢购物品、提取存款的情况。
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1亿元。
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
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来上涨的最高记录,达到18.5%。
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原因可归结为:1.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量的增长。
2.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
1988年财政收支差额达-133.97亿元,1989年为-158.88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这两年间各项贷款达到了26213.06亿元,M2在1989年也更是高达11949.6亿元,三者相互结合为经济过热提供了必要条件。
1988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建议
稳定通货问题笔谈1988 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建议xx 有1988 年通货膨胀危害深重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现象。
价格总水平指全社会综合物价水平。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而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归根到底是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率一般指物价上涨率。
物价总水平上涨程度一般被认定为通货膨胀程度。
根据西方国家对通货膨胀的一般判别标准,通货膨胀率3 一4%为温和的通货膨胀,7%以上为高通货膨胀,超过10%为危险的通货膨胀,超过20%则表明通货膨胀失控。
根据这个标准,我国19 8 5年以后,就已基本进人了高通货膨胀时期。
发展到1988 年,通货膨胀已经接近失控。
全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达185%超过经济困难时期的1961年(162%)。
其中12月份达26.7%。
全国零售物价上涨较高的广州市,12月份达44.0%。
1 988年通货膨胀程度,为建国以来所仅见。
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持续的通货膨胀使群众对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空前加剧,引发了夏季前后全国性的抢购风潮;通货膨胀并不象有些人所讲的能够实现强迫储蓄、增加积累,而是对储蓄产生了负效应,使储蓄增长率出现多年未见的滑坡现象;通货膨胀导致收人分配不公,群众不满情绪强烈,很多社会矛盾由此产生。
通货膨胀并不象有人说的它本身是一切摧毁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革命”而,是一种可能造成天下大乱的引爆剂;通货膨胀降低了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因为它不但使牌、市价差距拉大,使价格扭曲现象更加严重,使刚培育起来的初具雏型的市场发生畸变,而且由于使劣等产品重新有了生存条件从而使资源配置状况劣化,给改革增加了困难;通货膨胀还是滋生腐败风气的温床,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等等。
总之,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19 88年通货膨胀加剧的原因通货膨胀原因,理论上有多种解释。
但无论如何,它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表现。
1988 年通货膨胀加剧,既有当年新增的供需失衡因素,又有历年总需求膨胀的累积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4年为止,我国共发生了两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8——1989年,当时物价上涨率达到18.5%和17.8%;另一次是1993——1996年,当时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2%、21.7%、14.8%。
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总需求的扩张,也有成本推进因素,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第一,总需求的扩张。
首先,财政支出有扩张趋势。
在我国,国家财政具有明显的公共财政功能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即使财政收入弥补不了财政支出,也要通过赤字财政或者发行国债的方式实现对经济较高的投入。
财政支出的扩张造成政府需求始终存在扩张趋势。
其次,企业投资需求扩张。
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投资主体——国有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不自负盈亏。
由于借钱可以拖欠,甚至可以不还,造成企业投资需求膨胀。
再次,银行信贷扩张。
由于企业投资需求膨胀,导致银行信贷扩张,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
第二,生产资料、工资等成本推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所有价格均由市场供求决定,导致价格水平迅速上升。
例如,在1993年,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
另一方面,工资水平大幅增长。
成本的升高,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三,结构性转换引发价格上涨。
首先,工资攀比引发价格上涨。
在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效益好坏不等。
但是由于工资攀比,致使各种企业的职工工资有趋同的现象。
工资的攀比最终引发价格上涨。
其次,产品结构转换引发物价上涨。
由于生产方面的原因,我国产品供给结构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某些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引发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治理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用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为主的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物价上涨率逐年回落。
在抑制通货膨胀中,中国的经验是不宜“急刹车”,而是要“软着陆”。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过大:当市场需求超过供应,物价就会上涨。
这通常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欲望强烈,导致供不应求。
2.货币供应过多: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政府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而经济体系中的需求不变,就会导致物价上涨。
3.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都会影响生产成本,进而影响物价。
4.结构性因素:经济结构的失衡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例如,某些行业或地区的需求超过供应,而其他行业或地区则供过于求,这会导致物价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出现差异。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1.调整货币政策:政府应密切关注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等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
2.增加供给:政府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增加供给,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3.调整税收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鼓励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市场供给,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4.优化经济结构:政府应积极引导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体系的整体竞争力,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挑战。
5.消费者行为调整: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高价商品,合理规划支出,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压力。
同时,消费者还应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购物策略,以降低购物成本。
6.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机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市场供需,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来应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一)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1985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比1984年增长6%。
此次通货膨胀原因可总结如下: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
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元,增长了2.6倍。
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
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
由于时滞效应,影响在85年集中表现。
3.政治上的热情推动。
1983年确立了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84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二)1988年—198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出现了新一轮暴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
同时,各大中城市出现了抢购物品、提取存款的情况。
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1亿元。
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
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来上涨的最高记录,达到18.5%。
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原因可归结为:1.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量的增长。
2.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
1988年财政收支差额达-133.97亿元,1989年为-158.88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这两年间各项贷款达到了26213.06亿元,M2在1989年也更是高达11949.6亿元,三者相互结合为经济过热提供了必要条件。
1988年的大通胀
1988年的大通胀1988年中国通货膨胀的速度已经是建国后的最高程度,官方的零售价格指数比1987年高出了18.5%,1988年下半年的零售价格指数则较去年上涨了26%。
而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真实的通胀率可能更高。
1988年5月,国家进行全面物价改革计划,放开肉、菜、蛋、糖价格。
物价放开后,同一种商品,存在计划内、外的高额差价,这时有群“倒爷”通过有政府背景和资源的人或公司,以计划价格买进,然后再按市场价格卖出,从中赚取高额差价。
随后,人民币贬值,抢购风潮席卷全国。
从柴米油盐到冰箱彩电,凡是能保值的,人们都抢购,直到抢购黄金首饰,把抢购风推到了最高潮。
商店小院外,前来抢购的人们争先恐后攀上铁栅栏。
一些开始有钱的中产者把存款从银行提出来,走后门去换成若干彩电冰箱,给每个子女先囤积一台以备将来婚嫁用。
对于那些没有这么多钱的普通家庭来说,抢购的第一商品就是开门7件: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些人一下子抢购了数十包火柴——每包10盒,也许三辈子都用不了。
许多商店在一天之内被全部买空。
这场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抢购风潮,在一个多月后渐渐平息下来。
而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发现,日常消费品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无足轻重,而那些涨价最厉害的商品,比如房子和教育支出,正是普通人根本没法囤积的。
我也囤积了很多大米,足足吃了一年多,最后大米都生虫、发霉。
一吊一吊米虫挂着丝,虫子排泄物夹杂着霉丝,一股难闻的特殊臭气直冲鼻腔,存贮在大脑深处,无法移去。
房内布满米虫羽化的毛蝴蝶,不时落下它身上绒毛,若落在脸上也不好受。
地面却爬满细细的米螨虫,它爬向房间各处,爬到人身上痒痒的,最后它爬到墙角死了,它前赴后继死了一批又来一批。
其涨价记忆中最令人难忘的还有姜昆相声“着急”。
那一声“听说副食品要涨价了!”急得他第二天早晨赶紧到单位请假,到银行取钱,那个平板车、三轮车、小推车一趟一趟往家拉油盐酱醋。
结果买这么多东西在家搁着,不涨价,光长毛!最后迎来副食品价格下调百分之三十。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11、通货膨胀的成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
1)、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说: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而引起的。
或者说,因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按现价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
3、供求混合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
4、“结构型”通货膨胀说: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生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
5、通货膨胀预期说: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是把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强制储蓄效应
2、收入分配效应
3、资产结构效应
4、产出效应
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需求管理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和增加赋税。
紧缩性货币政策既控制货币供应量,缓减货币的增长速度,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2、收入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指导性为主的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是指在货币性契约中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并且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可行的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1 货币供应过多当货币供应过多时,需求上升导致价格的上涨。
政府过度印钞、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以及银行信贷扩张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1.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生产成本的上升引起的。
例如,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以及能源成本的增加都会导致生产者的成本上升,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推动了通货膨胀。
1.3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需求超过供给引起的。
当需求增加,但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价格就会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这可能是由于人口增长、政府支出增加以及出口增长等原因引起的。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2.1 货币政策调控通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加息和降低货币供应量,可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提高基准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以及收回超额流动性,以抑制货币供应过剩,从而遏制通货膨胀。
2.2 控制成本上涨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来降低成本的上涨速度。
例如,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改善劳动力素质,减少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利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等。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控制企业垄断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等手段来降低成本的上涨。
2.3 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从而稳定价格。
2.4 积极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例如,适度增加税收、减少赤字,提高利润,抑制通货膨胀。
此外,政府还可以增加政府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缓解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担忧,进一步稳定市场。
三、结论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
1988年通货膨胀简介
1988年通货膨胀简介
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
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
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政府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
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
同年5月政府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6月份政府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政府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
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
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
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我国1988[1]通货膨胀
我国1988,1994,2003年通货膨胀的研究引言:4月以来,食用油、面粉和大米的价格不约而同地上涨了10%~20%,同时,肉禽蛋奶等消费品价格也随之上涨。
北京市米价、面价、菜价及主副食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食用油价格上涨一成,面粉价格涨幅超过10%,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产的大米每500克平均上涨6分钱左右。
与此前周期性年末因需求导致物价来去匆匆的上涨不同,这一次物价上涨可能是中国全面通胀的开始。
关键词: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一.1988年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一)特点第一,波及面广。
8月中旬始大城市突起抢购风,席卷全国城市和部分乡村。
第二,涉及50个大类500多种商品,部分地区抢购粮食食油。
大到几千元的高档商品,小到易消耗的便宜货,均在抢购之列。
第三,盲目性大。
消费者不是为消费,而是为保值,购物时不管品种、不管牌号、不问质量、不讲价格,很多商场积压多年的残次商品,也被一抢而空。
第四,各阶层群众普遍产生购物保值心理。
第五,零售商品总额增幅高。
8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3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38.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加13%。
粮食增销30.9%。
棉布增销41.2%,绸缎增销35.5%,洗衣机增销130%。
电冰箱增销82.8%,电视机增销56%。
第六,商品抢购风潮伴随挤兑银行储蓄存款风潮。
不仅挤兑活期存款,且挤兑未到期的定期存款。
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1亿元。
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活期增加1.7亿元。
(二)原因由于宏观调控不到位,1987年中国经济继续过热,增长率达11.6%,1988年为11.3%,预算外投资膨胀无法控制。
1988年7月份,物价上升幅度已达19.3%,创历史最高记录,各阶层群众产生通货膨胀预期。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典型通货膨胀的背景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典型通货通胀的比较分析一、1988~1989年的通货膨胀1988年,CPI同比上涨18.8%,比1987年高出11.5个百分点,1989年CPI涨幅依然维持在18.0%的高位,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次高通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猛增。
为满足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需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央政府从1986年开始加大财政支出力度,1988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0.1%,比1987年提高7.5个百分点,导致社会需求猛增。
二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进,改革旧的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引发高通胀。
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00多种主要商品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商品约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汽油等化工产品。
三是货币信贷高速增长,流动性明显过剩。
1988年人民币贷款增长21.9%,超过GDP实际增速10.6个百分点,流动性宽松。
此次通货膨胀的发生跟通货膨胀预期关系紧密。
当时急于推进价格改革,理顺比价关系,1987年第四季度食品价格持续上升,1988年初又出现“价格闯关”的讨论及宣传,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同时企业也随之涨价,一系列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迅速上涨。
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得到有效引导,过猛的价格上涨诱发了抢购风潮,抢购风潮又推动了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针对当时物价高涨的局面,人民银行在1988~1989年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提高利率、开办保值储蓄,收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减少货币投放。
这次宏观调控使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局面得到控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缓解,CPI涨幅到1990年已下降至3.1%。
但也应该看到,这次采取“急刹车”式的货币信贷政策,力度过大,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1989年和1990年的GDP增速仅为4.1%和3.8%,分别比1988年低7.2个和7.5个百分点。
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分次整理
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分次整理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它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每次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以下是对建国以来主要通货膨胀阶段的分次整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1952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长期的战争破坏导致经济凋敝,物资匮乏,而大量的货币发行使得物价飞涨。
当时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战争导致的财政赤字、货币超发以及物资短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是统一货币发行,整顿金融秩序,打击投机资本。
其次,通过加强物资调配,组织物资供应,稳定物价。
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增加商品供应。
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 1965 年)“大跃进”运动期间,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业生产急剧扩张,农业生产大幅下降,物资供应紧张。
加上错误的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货币发行量过多,引发了通货膨胀。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加强农业生产,控制货币发行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停滞,物资短缺。
同时,由于管理混乱,财政赤字增加,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再次出现。
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虽然相对较为温和,但也对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整顿,通货膨胀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改革开放初期(1978 1988 年)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经济过热、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以及价格改革等因素引起的。
2000年以后中国有几次通货膨胀,这几次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的治理措施是?
2000年以后中国有几次通货膨胀,这几次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的治理措施是?2000年以后中国有几次通货膨胀,这几次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 *** 的治理措施是?, 2000年以后中国有几次通货膨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4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前两次通货膨胀是1979年-1980年及1983-1986年的通货膨胀,这两次通货膨胀是以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所带有的短缺经济为背景的,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工人工资、农村税收进行了改革,对企业的改革也逐渐展开,扩大了企业及地方*** 的自主权,导致了企业和地方 *** 的投资扩张,再加上 *** 所制定的大规模现代化计划,导致财政支出膨胀,使得价格水平出现了上涨。
当时采取了直接的计划行政调控和控制贷款总额的办法。
第三次通货膨胀是1987年-1991年,这次通货膨胀源于通胀预期的产生,上一轮的通货膨胀刚刚结束,而价格体制改革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使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突然加强,导致1988年居民抢购,消费需求膨胀,对此中央银行对三年定期存款实行了保值储蓄,名义利率大幅提高,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第四次通货膨胀是1993年-1994年通货膨胀,由于当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房地产热和股票热和开发区热,货币领域表现为大投放,金融秩序混乱,乱集资、乱拆借、乱提高利率现象严重,物价上涨幅度1993年为13.2%,1994年高达21.7%。
这一阶段 *** 先是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治理混乱的金融市场,国务院下发6号文件,采取了16条综合治理措施。
随后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信贷规模转向货币供应量,加强金融监管,发展货币市场,成功治理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
2010年至今的通胀。
2008年11月前,我国实施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前的10年间,全国发放了20万亿元的贷款,年均2万亿元。
国际金融危机后,2008年11月—2010年末,两年多的时间,贷款投放了18万亿元,几乎与前10年相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详细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一、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8年,我国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田里的大米和其他主要粮食价格猛涨,导致居民生活负担加重。
此外,改革开放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不力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市场调节,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以稳定物价。
其次,政府加大货币紧缩政策,收紧了银行系统的信贷,控制了货币供应。
最后,政府通过限制价格涨幅和增加商品供应等措施,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速度。
这些措施逐渐生效,1989年通货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二、1994年的通货膨胀1994年,我国再次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投资过热和外部冲击。
由于改革开放后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投资涌入市场,导致资金供应过剩,价格上涨。
同时,境外的经济危机和冲击也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冲击,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为了应对这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和审慎经营要求,控制了信贷扩张。
其次,政府提高了利息率,吸引更多的存款,减少了流动性。
最后,政府加大了对投资项目的调控,限制了过度投资的行业,降低了投资的热度。
这些措施逐渐起效,1995年通货膨胀率回落到较低水平。
三、2008年的通货膨胀2008年,我国再次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通货膨胀源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资源价格的大幅上涨。
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我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我国进口成本增加,进而推高了物价。
针对这一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投资项目的审查和控制,避免了过热投资的产生。
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在经济领域,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指的是货币供应量过大,而商品和服务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通货膨胀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一、货币供应过大货币供应过大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政府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发行大量的货币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就会增加。
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购买力提升,从而导致商品和服务需求增加,价格水平上涨。
二、需求过热需求过热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当经济发展迅速,人们信心提振,消费意愿增加,投资增加,就会导致市场需求过热。
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价格就会上涨。
三、成本推动成本推动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当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如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企业为了保持利润,就会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从而使通货膨胀加剧。
四、外部冲击外部冲击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上涨,会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此外,当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不可控因素时,生产和运输受到严重干扰,导致物价上涨。
为了有效应对通货膨胀,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货币政策的稳健政府应当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发行量,避免货币供应量过大。
适时收紧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控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二、调控需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需求,避免需求过热导致通货膨胀。
加强投资管理,控制金融风险,抑制过度投资和过热消费。
三、增加供给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增加物资供给,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缓解供需矛盾,抑制通货膨胀。
四、加强监管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操纵、垄断行为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的加剧。
五、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对于抵御通货膨胀也是至关重要的。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减少外部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1988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建议
稳定通货问题笔谈1988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建议戴根有1988年通货膨胀危害深重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现象。
价格总水平指全社会综合物价水平。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因而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 归根到底是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率一般指物价上涨率。
物价总水平上涨程度一般被认定为通货膨胀程度。
根据西方国家对通货膨胀的一般判别标准, 通货膨胀率3 一4 % 为温和的通货膨胀,7 % 以上为高通货膨胀, 超过10 %为危险的通货膨胀, 超过20 % 则表明通货膨胀失控。
根据这个标准, 我国19 8 5 年以后, 就已基本进人了高通货膨胀时期。
发展到1988年, 通货膨胀已经接近失控。
全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达18·5%, 超过经济困难时期的19 61 年(16·2% )。
其中12月份达2 6.7%。
全国零售物价上涨较高的广州市,12 月份达44.0 %。
19 88年通货膨胀程度,为建国以来所仅见。
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持续的通货膨胀使群众对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空前加剧, 引发了夏季前后全国性的抢购风潮;通货膨胀并不象有些人所讲的能够实现强迫储蓄、增加积累, 而是对储蓄产生了负效应, 使储蓄增长率出现多年未见的滑坡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收人分配不公, 群众不满情绪强烈, 很多社会矛盾由此产生。
通货膨胀并不象有人说的它本身是一切摧毁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革命” , 而是一种可能造成天下大乱的引爆剂; 通货膨胀降低了国民经济总体效益, 因为它不但使牌、市价差距拉大, 使价格扭曲现象更加严重, 使刚培育起来的初具雏型的市场发生畸变, 而且由于使劣等产品重新有了生存条件从而使资源配置状况劣化, 给改革增加了困难;通货膨胀还是滋生腐败风气的温床, 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等等。
总之,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19 88 年通货膨胀加剧的原因通货膨胀原因, 理论上有多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通货问题笔谈1988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建议戴根有1988年通货膨胀危害深重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现象。
价格总水平指全社会综合物价水平。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因而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 归根到底是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率一般指物价上涨率。
物价总水平上涨程度一般被认定为通货膨胀程度。
根据西方国家对通货膨胀的一般判别标准, 通货膨胀率3 一4 % 为温和的通货膨胀,7 % 以上为高通货膨胀, 超过10 %为危险的通货膨胀, 超过20 % 则表明通货膨胀失控。
根据这个标准, 我国19 8 5 年以后, 就已基本进人了高通货膨胀时期。
发展到1988年, 通货膨胀已经接近失控。
全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达18·5%, 超过经济困难时期的19 61 年(16·2% )。
其中12月份达2 6.7%。
全国零售物价上涨较高的广州市,12 月份达44.0 %。
19 88年通货膨胀程度,为建国以来所仅见。
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持续的通货膨胀使群众对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空前加剧, 引发了夏季前后全国性的抢购风潮;通货膨胀并不象有些人所讲的能够实现强迫储蓄、增加积累, 而是对储蓄产生了负效应, 使储蓄增长率出现多年未见的滑坡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收人分配不公, 群众不满情绪强烈, 很多社会矛盾由此产生。
通货膨胀并不象有人说的它本身是一切摧毁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革命” , 而是一种可能造成天下大乱的引爆剂; 通货膨胀降低了国民经济总体效益, 因为它不但使牌、市价差距拉大, 使价格扭曲现象更加严重, 使刚培育起来的初具雏型的市场发生畸变, 而且由于使劣等产品重新有了生存条件从而使资源配置状况劣化, 给改革增加了困难;通货膨胀还是滋生腐败风气的温床, 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等等。
总之,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19 88 年通货膨胀加剧的原因通货膨胀原因, 理论上有多种解释。
但无论如何, 它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表现。
1988年通货膨胀加剧, 既有当年新增的供需失衡因素, 又有历年总需求膨胀的累积因素。
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组成。
统计上, 投资需求主要表现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需求主要表现为社会商品零售额和城乡居民货币收入。
19 84 年以来, 我国经济一直过热发展, 投资和消费需求双膨胀,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
19 8 4一1987 四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 6.3%,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2 6·1%, 城乡居民货币收人年均增长27·5%。
从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的要求来说, 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应该与国民生产总值(总供给) 增长率相适应。
19 84 一1 9 8 7 年,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 %。
投资、消费、居民货币收人三项指标分别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14·7、14·5和15.9 个百分点。
投资和消费增长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部分, 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19 8 8 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 %,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2 7·8%, 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人增长2·2%,农民平均每人纯收人增长17.7%。
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 % 。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额、城乡居民人均收人增长率分别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7. 3、16·6和1·0、6. 5 个百分点。
社会总需求膨胀趋势, 有明显发展。
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 刺激货币发行超常增长。
19 84-19 87 四年, 市场货币流通量年均增长2 8.7% , 比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17.1 个百分点。
货币超经济增长, 必然反映到物价上涨、货币流通速度减缓和刺激净进口上。
19 84 年以后, 随着农村第一步改革基本完成,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新因素已经不多; 贸易逆差(净进口) 1985、1986 两年年均达432·6亿元, 占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 (即影响G NP平减指数达4. 9 个百分点)。
到1987年, 由于外汇短缺, 贸易逆差降为14·2亿元,于是零售物价出现明显上升, 扣除计划调价部分, 由上年的4. 5 % 上升到6.4 %。
19 88 年贸易净进口3 0·9亿美元, 比上年进一步下降, 特别是加七居民价格心理预期加剧, 抢购而形成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因素, 以及价格控制放松等因素, 结果使物价总水平出现飞涨。
投资、消费膨胀和货币发行失控, 是在现行国民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因此通货膨胀的更深层原因应从现行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中去寻找。
(一) 改革和建设急于求成思想, 脱离了国情, 违背了客观规律。
建国以来几次大的经济波动, 都与思想发热有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情况曾经有所好转; 但! 98 4 年以后, 对总需求膨胀重新失去应有的警惕。
19 85、1986 两年主要靠消耗外汇和黄金库存支撑国内经济, 日子还过得去;198 7年开始捉襟见肘, 但思想上仍然将其归结为仅仅是农副产品供应的局部问题,没有充分看到农副产品供应短缺是总需求多年膨胀所造成的结构失衡的典型表现。
于是发展到198 8年思想继续过热, 上半年, 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17.2% 情况下, 仍然有权威人士认为需要保持经济一定增长速度等。
有这种思想指导, 加上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地方利益的强化, 各地互相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198 年工业增长速度过高, 形成对需求膨胀控制的逆调节,是总需求膨胀的重要因素。
在改革进程上, 急于求成的思想也比较明显。
本来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 长期以来实行的又是产品经济体制。
由生产力水平不高的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 是个很长的时期。
而我们却曾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如“七五”建成新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
结果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 改革措施仓促出台。
一去年某项改革企图单项突进, 由于脱离了国情, 结果被迫调整。
急于求成的思想反映计划上, 是年年计划留有资金缺口。
198 8年信贷计划中, 有关方面压过来的固定资产贷款计划增加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2 5·2 %, 是19 83年以来最高的, 除此而外计划外还留有缺口; 年度财政赤字没有安排来源,由资金本来就不平衡的专业银行承购债券。
实践证明, 专业银行购买债券, 增加了资金占用, 但贷款并不能相应压缩, 结果资金不足, 仍向中央银行要;流动资金缺口, 年初预计就有几百亿元, 这部分资金缺口是“硬”的, 到时候非给不可。
建设和改革急于求成的思想, 反映在财政收支上, 赤字年年发生。
1984 一1987 四年, 按国际惯例剔除债务收人, 累计赤字645·1 亿元, 年均达161·3亿元。
赤字占货币实际发行额的51·9 %。
(二)改革措施不配套, 结果旧的需求膨胀因素未消除, 又增加了新的需求膨胀因素。
农村改革首先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 虽然增加了消费基金支出, 但是由于实行家庭经营新体制, 新的运行机制很快得以形成。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借鉴农村经验, 从放权让利开始。
让利的结果, 使国民收人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由于相应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 结果一方面企业多收很快转化为消费基金大幅度上涨, 消费基金膨胀由此产生。
生产基金不足就大量依赖贷款, 这几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资金总额的比重直线上升; 另一方面地方财政多收,很快转化为地方自筹投资大幅度上涨。
由于政府任期制使地方政府领导人普遍存在短期行为, 自筹投资较多地被用于短期见效的加工工业, 于是进一步加剧了加工工业与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
中央政府被迫增加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投资, 结果社会投资总规模膨胀就在这种很不协调的投资决策气氛中形成。
(三) 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商品经济条件下最有力的宏观调控机构—中央银行力量太弱。
传统经济体制下对宏观经济平衡起决定性影响的是计委, 商品经济体制对总量平衡起最终决定性影响的是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按其本性来说, 它是能够控制住社会总需求的。
但是, 其前提一是要有相应的经济体制, 我国这种体制尚未健全, 金融机制不完备; 二是必须是职能独立。
我国中央银行自19 8 4 年成立以来, 它的职能基本没有改变。
当经济过热发展时, 中央银行基本不能独立进行客观需要的逆向调节。
结果自然是经济愈来愈热。
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由政府出面调节才能扭转局面。
但是, 由于这样决策时间过长, 很容易贻误时机。
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另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
银行不能破产,而从多贷款中又能得到好处, 并且面临的又是各方面强大的资金需求, 结果放款失控就很容易发生。
治理通货膨胀建议我国经济运行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机制, 治理通货膨胀既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更要立足中国现实。
第一, 要真正解决建设和改革中的急于求成思想, 并从制度上解决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
急于求成思想的核心是脱离中国国情。
缺乏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了解, 就难免受各种思潮(包括通货膨胀无害论思潮) 的影响。
解决办法,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 二是决策层多听实际工作者的意见。
关于经济全局的大政方针, 一定要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才作出决策。
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以发展为中心。
改革要为发展服务。
改革措施出台, 一定要首先考虑它对国民经济宏观平衡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旧体制的改革, 要与新体制运行机制构造相结合, 在未找到新的办法之前, 现行办法不要随意革除。
解决改革和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速度和对外开放速度的要求上。
生产速度要与资源供给相适应, 防止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求高速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明年工业增长速度降到10 % 甚至更低一些” , 要切实执行, 决不能靠多占用资金、高耗能源和原材料维持低效益的高速度。
对外贸易的发展要与国内商品供给增长相适应, 要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适当限制国内市场紧缺商品出口, 努力通过提高出口商邑质量和深加工增殖,增加外汇收人。
第二, 要有坚定、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应兼顾经济增长与货币稳定双重目标。
但是经济增长与货币稳定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统一的。
当二者发生矛盾不能兼顾时, 货币政策应坚定不移地以保卫货币为已任。
通过稳定货币, 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制约经济过热倾向。
治理通货膨胀是个长期任务, 货币政策要有中、长期目标。
要用稳定中期货币增长率的方法, 制约货币政策中某种飘忽不定的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