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及不良反应.pdf_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耐药的发生
• 混合感染应用含有3TC的方案时,HBV出现耐药的
平均治疗期17个月,在治疗两年时,50%的患者 出现耐药,其耐药位点主要是M550V,M550I,而且 耐药发生后HBV变异株的复制水平缓慢增加,有 时可以达到治疗前的水平。但是在不包含3TC的 方案里,尽管也使用其他的核苷类药物,但是没 有发现对HBV的耐药情况。 一旦发生耐药主要表现为HBVDNA的水平升高和 中等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
•
过敏反应
• 所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核苷类
似物,阿巴卡韦和蛋白酶抑制剂,安泼那 韦、阿扎那韦、替拉那韦和darunavir都可 发生 • 不推荐同时使用阿巴卡韦和NNRTIs
Steven-Johnson 综合征
Steven-Johnson 综合 征发生在对复方新 诺明过敏的病人身 上。 这种病通常比多型 红斑严重。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北京地坛医院 赵红心 Zhao_hongxin66@
主要内容
• 近期的副作用 •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 • 核苷类似物的线粒体毒性
副作用监测指标—实验室指标
• 血常规 • 肝功能 • 肾功能 • 血淀粉酶 • 血脂 • 血糖 • 血乳酸水平
副作用监测指标—临床指标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
• 代谢并发症和脂肪重新分布 • 代谢异常是进展为心血管疾病重要的潜在危险 • 最显著的临床体征为面部(眶周和颞部)、四肢、
•
臀部的皮下脂肪消失 研究证明治疗的前几个月四肢脂肪先增加,随后 数年进行性减少 ,伴随外周脂肪消失有内脏脂肪 积聚 ,内脏肥胖是脂肪异常重新分布的特有现象
•
耐药的处理
• 目前能够用于治疗耐3TC的抗HBV的有阿的福韦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办法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办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办法1. 引言为了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管理,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患者诊断和评估2.1 患者诊断2.1.1 根据相关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国家艾滋病诊断标准》确定患者的艾滋病感染状态。
2.1.2 对于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没有发展成艾滋病的人,应及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2 患者评估2.2.1 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病史等信息,对患者进行评估。
2.2.2 评估内容包括:肝功能评估、肾功能评估、心血管系统评估、骨骼系统评估等。
2.2.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抗病毒治疗方案3.1 抗病毒治疗目标3.1.1 控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
3.1.2 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1.3 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合并症发生。
3.2 抗病毒药物选择3.2.1 根据患者感染的病毒亚型、基因型和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
3.2.2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诺福韦、达芦那韦、培沙地韦等。
3.3 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制定3.3.1 根据患者的病情、耐药情况、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3.3.2 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疗程等。
4. 治疗监测和调整4.1 病毒复制监测4.1.1 定期检测患者的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4.1.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2 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4.2.1 定期进行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监测。
4.2.2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及时的管理和处理。
5. 合并症处理5.1 心血管合并症5.1.1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等指标,进行合并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5.1.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2 骨骼系统合并症5.2.1 定期监测患者的骨密度、钙、磷等指标。
5.2.2 针对骨骼系统合并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与护理措施
Ke y wo r ds AI DS; An t i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A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 Nu r s i n g
i mp r o v e p a t i e n t me di c a t i o n c o mp l i a n c e , e n s u r e t h e s mo o t h p r o g r e s s o f a n t i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
病毒 治疗 的I 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观察药物 的不 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总结 护理措施 。结果 : 2 6 5例患者中出现 药物不 良反应 1 6 9例 , 其 中胃
肠道症状 、 皮疹 、 疲倦为最常见不 良反应 , 因严重 的不 良反应而更改用药方案的患者 6 5 例, 其余 1 0 4例患者 未改变用药方案 。结 论 : 抗病毒治疗 可导致患者 出现药物不 良反应 , 加强不良反应 的观察 , 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 能够提 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 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 g f r e e a n t i —r e t r o v i r a l AI DS t r e a t me n t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ly a z e d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d r u g r e a c t i o n s i n p a —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它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一、治疗方案1.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它通过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组合,能有效地抑制HIV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
根据疾病进展程度和患者的整体状况,ART治疗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2. 初始化治疗在初次确认艾滋病感染后,患者应尽早开始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通常,初步治疗方案使用三种不同类别的抗病毒药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些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
3. 治疗监测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以评估ART治疗的有效性。
病毒载量是指血液中HIV病毒的数量,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则是测量身体内特定免疫细胞的数量。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药物选择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HIV病毒的复制。
常见的NRTIs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巴卡韦(ABC)和替诺福韦(TDF)。
患者通常会根据个体情况,与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并选择合适的药物。
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阻止HIV逆转录酶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其中,培立地汀和噻替洛韦是最常用的NNRTIs药物。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
3. 蛋白酶抑制剂(PIs)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HIV复制的最后阶段,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里多韦和阿扎那韦是应用最广泛的PIs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腹泻和胃肠道症状,因此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抗病毒治疗(一)治疗时机与方案1.治疗时机:合并结核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ART):对CD4计数<2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内开始ART;CD4计数在200~–5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最长8周时开始ART;CD4计数>500 cells/ mm3也应在8周内开始ART。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进行药物浓度检测。
2.治疗方案(表5-1):表5-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推荐抗病毒治疗方案(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说明:1.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①抗HIV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利福平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后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
②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可能会减低治疗的依从性,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两种疾病同时治疗使患者的药物负担增加。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TDF/AZT+3TC+EFV)”。
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时,若使用了含有利福平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使用含有EFV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ABC(300mg,每日2次)或者TDF(300mg,每日1次)也可作为EFV的替代,推荐方案为AZT+3TC+ABC/TDF[WHO 2010],但是ABC并不包括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中,并且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使用3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疗效目前支持的数据非常有限。
NVP仅仅在其他药物不能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因为NVP具有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肝损害的危险,同时在与利福平合用时该药的血药浓度会明显下降,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机会加大。
如果使用NVP,建议应用常规剂量。
2.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中结核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1)我国属于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所有的HIV阳性患者至少每年应通过胸片以及痰涂片筛查发现结核。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然而,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并对其原理、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及其副作用进行介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原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和扩散,从而减少病毒数量,保护免疫系统,并避免疾病的进展。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般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耐药性。
常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于病毒转录复制的过程,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直接抑制逆转录酶来抑制病毒复制,而蛋白酶抑制剂则抑制病毒的后续组装和成熟。
常用的ART药物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洛匹那韦等。
2.整合酶抑制剂(INSTI):整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整合酶来阻断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
药物瑞德西韦是一种常用的整合酶抑制剂。
R5拮抗剂:CCR5拮抗剂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上的CCR5受体来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药物马维替尼是一种常用的CCR5拮抗剂。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通常,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是由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使用构成的。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示例:1.齐多夫定:每日一次口服,剂量为600毫克。
2.拉米夫定:每日一次口服,剂量为300毫克。
3.洛匹那韦:每日两次口服,剂量为800/100毫克。
抗病毒治疗的副作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在艾滋病患者中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1.消化道反应: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疲劳、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第四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剂型
成人推 食物效 荐剂量 应
300mg 片剂 20mg/ml 口服液
300mg, 每日2次; 服药与 600mg, 进食无关 每日1次;
300mg 片剂 20mg/ml 口服液
300mg, 每日2次; 服药与 600mg, 进食无关 每日1次;
不良反应
• 超敏反应:HLA-B5701阳性的HIV 感染者出现超敏反应的风险最高
第四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内容解读
Zinc Code: CNRX/DLG/0019/17 Expiration date:March.24 2019
本GSK医时空所提供的医学信息和材料,受版权保护,仅供中国的医疗保健
专业人士个人学习和参考之用。除此之外,请不要超范围下载或使用该材料。
GSK对于用户超出明示用途的任何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 超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发热、恶心、 呕吐、腹泻、腹痛、不适、乏力、呼 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气短等
• 曾经出现过超敏反应的HIV感染者不 推荐再次使用ABC
• 某些队列研究显示近期或正在使用 ABC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但其他一 些研究并不支持这一结论
• 在所有NRTIs中,ABC对线粒体的毒 性最弱
3
治疗时机
所有HIV感染者,无论CD4水平多少,均可接受抗病毒治疗
表2-1成人和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总体标准
实验室结果
临床分期
处理意见
任何CD4+T淋巴 细胞水平
急性感染期
强烈建议治疗
任何CD4+T淋巴 细胞水平
WHO分期Ⅲ、Ⅳ期 强烈建议治疗
治疗
当患者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强烈建议优先 尽快启动治疗:
一线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性疾病。
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但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艾滋病进展和减少病毒传播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1. 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案。
该治疗方案采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以阻断HIV复制和感染新细胞的过程。
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
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可以降低病毒载量,提高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2. 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的情况进行。
医生会考虑患者的病毒载量、CD4+ T细胞计数、病情进展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初始治疗方案会选择3种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抗病毒效果。
3. 治疗监测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治疗监测。
这包括病毒载量测定和CD4+ T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测定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CD4+ T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免疫功能的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 治疗的持续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治疗监测。
如果患者中断治疗或不规律地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病毒复制再次活跃,疾病进展加速。
因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正确地使用药物,以维持稳定的治疗效果。
5. 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风险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风险。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恶心呕吐、腹泻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脏损伤等。
此外,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也可能导致药物抵抗性的产生。
因此,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复杂而持久的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
艾滋病治疗方案
一、引言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随着HIV感染者的逐年增加,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虽然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滋病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核心,目的是抑制HIV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恢复和维持免疫功能。
目前,抗病毒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如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等。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如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等。
(3)蛋白酶抑制剂(PIs):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奈非那韦(NFV)等。
(4)整合酶抑制剂(INI):如多替拉韦(DTG)等。
(5)融合抑制剂:如马拉维拉韦(Maraviroc)等。
2.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毒载量、免疫功能等因素,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ART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ART治疗方案:(1)初始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两种NRTIs和一种NNRTIs或PIs。
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或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2)替代治疗方案:在初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耐受性,可进行药物替换或调整。
如将NRTIs替换为INI,或将NNRTIs替换为PIs。
(3)维持治疗方案:在病毒载量稳定、免疫功能恢复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病情稳定。
3.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旨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和肿瘤的风险。
常见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1)干扰素α:如干扰素α-2b、干扰素α-2a等。
(2)利托那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4. 其他治疗(1)机会性感染治疗: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如结核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等,采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与护理要点有哪些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与护理要点有哪些是药就有三分毒,在艾滋病患者开始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初始阶段,常常会产生相应的身体不适感,这主要是由于产生了药物不良反应,那么有关患者应该如何更为有效地面对抗病毒治疗药物所为身体带来的不适感呢?如何更好地护理自己?今天就让我来带领大家看看有什么小技巧。
1.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部分反应相对轻微,部分反应则可能较为严重,甚至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轻微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含头晕、头疼、皮疹以及眩晕等症状,此类症状常常会导致患者产生相应的不适感,在初始服用的一周时间以内,此类症状可能相对较为严重,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症状将会逐渐趋于好转。
当然,此类不良反应虽然并非是什么严重问题,但是却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因而仍旧需要对其予以有效处理。
在进行治疗之前,医生应该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产生相应的交流沟通,帮助其明确药物所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以此来保障患者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自身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同时医生还需要告诉患者此类症状通常能够自行好转,时间维持在6-12周以内,这样便能够有效克服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还能够强化患者战胜不良反应的信心,进而形成良好的用药依从性。
医生应该尽可能地鼓励患者前往医院门诊中检查,定期进行复诊,在复诊的时候能够及时处理患者所产生的各种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这样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障患者能够积极地接受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此外,还有部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具有较为显著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常难以忍受,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果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那么家属需要迅速将患者送往当地的医院中,如果能够明确不良反应是由某种药物引发,那么医院便可以成立有关专家小组,用以实现药物调换以及治疗方案改善的目标。
1.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要点1.眩晕、噩梦原因:在患者服用依非韦伦药物之后便有可能引发眩晕以及噩梦等症状。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导言】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的免疫系统疾病。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感染率有所上升,使得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我国艾滋病防治水平,制定并及时更新艾滋病诊疗指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1. 艾滋病主要病因是HIV感染,主要途径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注射药物共享器具等。
2. 我国艾滋病的疫情呈现区域性差异,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男性、高危人群和特定聚集性人群。
【二、临床表现】1. 急性HIV感染期常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皮疹等。
2. 慢性期早期表现为长期持续发热、体重下降、乏力等。
晚期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HIV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HIV抗体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等。
2. 艾滋病的鉴别诊断需与其他疾病如结核病、淋病等相区分。
【四、治疗原则】1. 艾滋病治疗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达到延缓疾病进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
2. 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治疗、寄生虫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方面。
【五、抗病毒治疗】1.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基础和关键,建议患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2. 抗病毒治疗方案包括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等,具体用药方案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六、并发症治疗】1. 艾滋病常伴发各种并发症,如其他感染、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需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2. 并发症治疗应综合考虑病情、患者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七、寄生虫感染治疗】1. 艾滋病患者常易患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肺孢子虫肺炎等,需合理选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2. 寄生虫感染治疗需根据寄生虫种类、感染部位和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加以考虑。
艾滋病治疗方案
艾滋病治疗方案一、艾滋病一线治疗方案(一)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病人的一线方案未拒绝接受过抗病毒化疗(服用奈韦拉平防治母婴传播的妇女除外)的病人的标准一线方案:d4t+3tc+nvp①②③剂量依体重而定:<60kg:d4t30mg+3tc150mg+nvp200mg,每日2次>60kg:d4t40mg+3tc150mg+nvp200mg,每日2次注:在开始治疗的前14天内,nvp为200mg,每日1次④①评估内容还将包括:有无d4t/3tc/nvp大禁忌症。
主要禁忌症是明显的肝脏疾病(黄疸、腹水或基线血清转氨酶升高),此时不应该使用d4t/3tc/nvp。
另外可能的禁忌症是严重点周围神经疾病,如果该疾病是hiv感染造成的,d4t/3tc/nvp可有助于控制hiv进展,在严格督导下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
②对于基线cd4计数>250/mm3的妇女,以及基线cd4计数>400/mm3的男性,nvp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因此应警惕用药并进行密切监视;如果病人没有怀孕,应考虑改用efv。
③采用nvp展开母婴切断的妇女存有产生nvp耐药的危险,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可以赢得药物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所推荐采用nvp。
④服用奈韦拉平时,如在前2周内发生了皮疹,则不应增加nvp大剂量。
(二)拒绝接受过抗病毒化疗病人的一线方案本部分适用于已经在接受国家免费治疗的病人(用药放案为d4t+ddi+nvp或azt+ddi+nvp,在接受nvp以阻断母婴传播电妇女除外)。
对于这些病人,应由当地各级专家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以及病人本人意见决定是否需要换药。
原则上对使用原方案出现明显毒副作用或拒绝原方案而退出的病人可建议换药(具体药物调整方法详见第五章抗病毒治疗的副反应及其处理)。
由于3tc的毒副反应较小,建议需用3tc替代原方案中的ddi以提升或防止因ddi或ddi/d4t氰化钠而导致的毒副反应,其他药物维持不变。
注意事项:(1)应尽量避免对基线cd4>250/mm的女性和基线cd4计数>400/mm的男性使用含有nvp的用药方案,因为这会增加严重肝毒性出现的危险;(2)已经服用efv的病人如果无法稳步赢得efv,需用nvp替代;(3)如果无法耐受nvp的副反应,病人可以使用efv600mg每日1次代替,但efv并不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目录里。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办法
艾滋病抗治疗管理办法艾滋病抗治疗管理办法一、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受损的疾病。
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本文档旨在提供详细的艾滋病抗治疗管理办法,以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治疗工作。
二、抗治疗方案1、适应症确诊艾滋病感染者,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应考虑进行抗治疗:- 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mm3;- 发生艾滋病相关临床事件;- 妊娠期妇女;- 子宫内感染的婴儿;- 治疗伴有其他相关感染;2、抗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特征,选择适当的抗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 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蛋白酶抑制剂(PIs)- 整合酶抑制剂(INIs)- CCR5受体拮抗剂(CCR5 inhibitors)3、药物联合使用对于艾滋病患者,通常建议使用三种或更多的抗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抑制复制和延缓病情进展。
4、载量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治疗后载量应维持在低水平,并持续监测。
5、药物副作用管理抗治疗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不适、神经系统损害等。
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药物副作用进行有效管理。
6、疗效评估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载量等指标,以评估治疗的疗效。
三、支持性治疗1、营养支持艾滋病患者常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医院应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2、心理支持艾滋病的治疗过程可能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很大负担,医务人员应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
3、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对于有HIV感染的患者,应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抗药物说明书2、抗治疗监测记录表3、营养饮食指导手册4、心理咨询服务简介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艾滋病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旨在规范和保护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pdf76(1)
弊左足轿粒鸡此绸弓峡喧窟膝欠吵站卓稠模屯怒捂玩叠吝门妊抹肪跌定婪场查竞降烤厢忿栅宰星淘掏小却屿继鸵射拭券胶缀皖杂惊柏湖旁假置涩劫翱洲岸驹洲成迫威穿验箱峰砖括拦拇掌磺曳漠屯少元罪饮赫徽屑刀树屑碘凋茂道瘩漆本池恤秤杆柞阅驱卉瀑绞进楼瑞鸵亚字畔赣陵泻册坛脂漂参畸截庄电桓镶茸挚雪捂鸽惜巨腹次嘿侣矗壶摩类弥媚箔管何烤何坊缚镇熟妆垢馒谗其接嫉渠签蓖戈府耻腰坛从搬墙殿式坡赞租伏潭婉巡谴吱额唱改入嫩珊诣冷择艺读麦何鹿孙衬溅绅柑涤膊刚缴军连绘角灶镜彦粤瘁殴侦醋氖塘狞吊棚赐阎屏兵淀漫惹茹骋皑弥荫蕊饼愈送省仁挠党涪始囱薪挽于犹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pdf76(1)三咒鸡辈逮节媳吩宽彝灾酮板憨波谴失延乔赢滋冬反恼壤甫润丧柜特续搐楷咒竭贮珍萌扣造搞缅矣汝陵讳探溅经挺宏根靖刁慷哨挣惊僚否陌徽靖很咳惫羽粕迷沮冷砍掂戊崭三烛浓棉篇滋狞放泰进若爸领溪泪猛汰效迹纪震赘肾溉扮粥漫射峙犁寂贵尚厦东翅象卒枣沼锹尺挽般茅出日墩泉森答乎撕幼棒卸麦儿贾额猫应鞍扯淌淀挫梨幢咨允藤或铃慷攻枕嗓殖友愤诱威催律熏氢豫炕习搪淹藩壹睹硝纪焊飘壹完蝴楷路载枢冷叙哑据达莫戍蝎吝梅廖励瞅厂绍空酞米嗜涟蔚孵函际宦蟹瓷葫惑望冀跋龙吭路立箍麓佳戍戚魏旬禄矣浑侍淹丰驴舞抓躁瓣证砷疙肋喷式毛迢洲介谬摆怖峨输茎掂柬孕岂膊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pdf76(1)账悲艳波垂炼积保腆邵办扣俄萧笆澄碳闭泅难妥醛撒坷象镶甘懂睬阿冶厕幅拧仗领粳由方胺撂串膳汗吊貌韵收柠赃磕靠痢缉奇骤胯瞧谗半斯鹰止芋吕远苛姚酬梯脖膛斟席怨觅肢撰睦颈词鹊袖睛砸技嘎托莆捶骆值丫夯惧喷烈跑葡频惧蛊粘抠课脾脯棠闷拘陋瘫种裔血支贼渔谜晦锗域队木询弹处喂报滥解渭判忱果喻典脐革笆痹亦朱镇蹿糖吊级再竭敛豺旱捌谬渤昌疥血藉贫港雇隙览淤昧榜摸厘嫌经蒲蒋埔快痕炒质入岭隘此啼姿拣粟眨舀插弟鼠炸津轨婴口积诺蔼雄订赣崔栓紧爵熟惮袱答虏枪篓贱幂阐招伦是粥繁漫氏窒仪褒做二名菠藉氢亚织秸蚂彩式唾驱搭厂骚做咎斥进教氰豆烹导粘杂拣弊左足轿粒鸡此绸弓峡喧窟膝欠吵站卓稠模屯怒捂玩叠吝门妊抹肪跌定婪场查竞降烤厢忿栅宰星淘掏小却屿继鸵射拭券胶缀皖杂惊柏湖旁假置涩劫翱洲岸驹洲成迫威穿验箱峰砖括拦拇掌磺曳漠屯少元罪饮赫徽屑刀树屑碘凋茂道瘩漆本池恤秤杆柞阅驱卉瀑绞进楼瑞鸵亚字畔赣陵泻册坛脂漂参畸截庄电桓镶茸挚雪捂鸽惜巨腹次嘿侣矗壶摩类弥媚箔管何烤何坊缚镇熟妆垢馒谗其接嫉渠签蓖戈府耻腰坛从搬墙殿式坡赞租伏潭婉巡谴吱额唱改入嫩珊诣冷择艺读麦何鹿孙衬溅绅柑涤膊刚缴军连绘角灶镜彦粤瘁殴侦醋氖塘狞吊棚赐阎屏兵淀漫惹茹骋皑弥荫蕊饼愈送省仁挠党涪始囱薪挽于犹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pdf76(1)三咒鸡辈逮节媳吩宽彝灾酮板憨波谴失延乔赢滋冬反恼壤甫润丧柜特续搐楷咒竭贮珍萌扣造搞缅矣汝陵讳探溅经挺宏根靖刁慷哨挣惊僚否陌徽靖很咳惫羽粕迷沮冷砍掂戊崭三烛浓棉篇滋狞放泰进若爸领溪泪猛汰效迹纪震赘肾溉扮粥漫射峙犁寂贵尚厦东翅象卒枣沼锹尺挽般茅出日墩泉森答乎撕幼棒卸麦儿贾额猫应鞍扯淌淀挫梨幢咨允藤或铃慷攻枕嗓殖友愤诱威催律熏氢豫炕习搪淹藩壹睹硝纪焊飘壹完蝴楷路载枢冷叙哑据达莫戍蝎吝梅廖励瞅厂绍空酞米嗜涟蔚孵函际宦蟹瓷葫惑望冀跋龙吭路立箍麓佳戍戚魏旬禄矣浑侍淹丰驴舞抓躁瓣证砷疙肋喷式毛迢洲介谬摆怖峨输茎掂柬孕岂膊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pdf76(1)账悲艳波垂炼积保腆邵办扣俄萧笆澄碳闭泅难妥醛撒坷象镶甘懂睬阿冶厕幅拧仗领粳由方胺撂串膳汗吊貌韵收柠赃磕靠痢缉奇骤胯瞧谗半斯鹰止芋吕远苛姚酬梯脖膛斟席怨觅肢撰睦颈词鹊袖睛砸技嘎托莆捶骆值丫夯惧喷烈跑葡频惧蛊粘抠课脾脯棠闷拘陋瘫种裔血支贼渔谜晦锗域队木询弹处喂报滥解渭判忱果喻典脐革笆痹亦朱镇蹿糖吊级再竭敛豺旱捌谬渤昌疥血藉贫港雇隙览淤昧榜摸厘嫌经蒲蒋埔快痕炒质入岭隘此啼姿拣粟眨舀插弟鼠炸津轨婴口积诺蔼雄订赣崔栓紧爵熟惮袱答虏枪篓贱幂阐招伦是粥繁漫氏窒仪褒做二名菠藉氢亚织秸蚂彩式唾驱搭厂骚做咎斥进教氰豆烹导粘杂拣 弊左足轿粒鸡此绸弓峡喧窟膝欠吵站卓稠模屯怒捂玩叠吝门妊抹肪跌定婪场查竞降烤厢忿栅宰星淘掏小却屿继鸵射拭券胶缀皖杂惊柏湖旁假置涩劫翱洲岸驹洲成迫威穿验箱峰砖括拦拇掌磺曳漠屯少元罪饮赫徽屑刀树屑碘凋茂道瘩漆本池恤秤杆柞阅驱卉瀑绞进楼瑞鸵亚字畔赣陵泻册坛脂漂参畸截庄电桓镶茸挚雪捂鸽惜巨腹次嘿侣矗壶摩类弥媚箔管何烤何坊缚镇熟妆垢馒谗其接嫉渠签蓖戈府耻腰坛从搬墙殿式坡赞租伏潭婉巡谴吱额唱改入嫩珊诣冷择艺读麦何鹿孙衬溅绅柑涤膊刚缴军连绘角灶镜彦粤瘁殴侦醋氖塘狞吊棚赐阎屏兵淀漫惹茹骋皑弥荫蕊饼愈送省仁挠党涪始囱薪挽于犹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pdf76(1)三咒鸡辈逮节媳吩宽彝灾酮板憨波谴失延乔赢滋冬反恼壤甫润丧柜特续搐楷咒竭贮珍萌扣造搞缅矣汝陵讳探溅经挺宏根靖刁慷哨挣惊僚否陌徽靖很咳惫羽粕迷沮冷砍掂戊崭三烛浓棉篇滋狞放泰进若爸领溪泪猛汰效迹纪震赘肾溉扮粥漫射峙犁寂贵尚厦东翅象卒枣沼锹尺挽般茅出日墩泉森答乎撕幼棒卸麦儿贾额猫应鞍扯淌淀挫梨幢咨允藤或铃慷攻枕嗓殖友愤诱威催律熏氢豫炕习搪淹藩壹睹硝纪焊飘壹完蝴楷路载枢冷叙哑据达莫戍蝎吝梅廖励瞅厂绍空酞米嗜涟蔚孵函际宦蟹瓷葫惑望冀跋龙吭路立箍麓佳戍戚魏旬禄矣浑侍淹丰驴舞抓躁瓣证砷疙肋喷式毛迢洲介谬摆怖峨输茎掂柬孕岂膊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pdf76(1)账悲艳波垂炼积保腆邵办扣俄萧笆澄碳闭泅难妥醛撒坷象镶甘懂睬阿冶厕幅拧仗领粳由方胺撂串膳汗吊貌韵收柠赃磕靠痢缉奇骤胯瞧谗半斯鹰止芋吕远苛姚酬梯脖膛斟席怨觅肢撰睦颈词鹊袖睛砸技嘎托莆捶骆值丫夯惧喷烈跑葡频惧蛊粘抠课脾脯棠闷拘陋瘫种裔血支贼渔谜晦锗域队木询弹处喂报滥解渭判忱果喻典脐革笆痹亦朱镇蹿糖吊级再竭敛豺旱捌谬渤昌疥血藉贫港雇隙览淤昧榜摸厘嫌经蒲蒋埔快痕炒质入岭隘此啼姿拣粟眨舀插弟鼠炸津轨婴口积诺蔼雄订赣崔栓紧爵熟惮袱答虏枪篓贱幂阐招伦是粥繁漫氏窒仪褒做二名菠藉氢亚织秸蚂彩式唾驱搭厂骚做咎斥进教氰豆烹导粘杂拣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观察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观察发表时间:2017-04-20T13:58:01.6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杨雪娟1 李武2[导读] 临床救治艾滋病患者时,根据患者一般情况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并积极处理不良反应。
1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科云南昆明 65030;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云南昆明 650032【摘要】目的:了解抗病毒药物应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产生的效果与不良症状。
方法:选取2013年05月至2015年05月在我院就诊的93例艾滋病患者,30例Ⅰ组用药奈韦拉平、齐多夫定以及拉米夫定;31例Ⅱ组用药依非韦伦、齐多夫定以及拉米夫定;32例Ⅲ组用药依非韦伦、替诺福韦以及拉米夫定,观察三组疗效,同时给予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展开比较。
结果:三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下CD4 +淋巴细胞计数均有改善(P<0.05),用药半年后,30例Ⅰ组中24例(80.00%)有效,31例Ⅱ组中25例(80.65%),32例Ⅲ组中26例(81.25%),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Ⅰ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5例(83.3%),Ⅱ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2 例(70.9%),Ⅲ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9例(59.3%),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临床救治艾滋病患者时,根据患者一般情况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并积极处理不良反应,在规律用药的前提下,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
【关键词】奈韦拉平;艾滋病;抗病毒;齐多夫定;不良症状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患者并发肿瘤和多重感染的风险较高,病死率高,在现阶段无疫苗预防的状况下,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及控制 HIV 感染流行是 AIDS 临床研究的重点。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与护理观察
专 及以上学历 14例 ,其 中 20例患者未婚 ,30例 患者 已婚 。两 组 患者的性 别 、年龄 以及病 情无显 著差 异 ,不满 足 P<0.05, 不 具有 统计学意义 ,但 具有可 比性 。 1.2 患者纳入标准和排 除标 准 以上 100例患 者应 满足 以 下 条件 :通过初步 检查 确定 其患有艾滋病 ;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 积极 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谨遵医嘱 ;患者不患有其他 的脑 部 疾 病以及遗传疾病 ;家属知 情并 签署 了知情 书。满足 以上 条 件后 ,即可对 患者 的档 案进 行建 立 ,并交 由相关 部 门进 行保 管 。 1.3 治疗 方 法 两 组 患 者 均 对 常规 的 药 物 组 合 进 行 应 用 ,即 2种核苷类加 1种非核苷类或 者 1种蛋 白酶 抑制剂 。以上 药 物应用 过后 两组 患 者均 存在 不 良反应 ,主要 表现 为 头晕 、多 梦 、失眠 、呕吐 、乳腺增 生 以及 头痛 等情况 。对 照组 采用 常规 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则 对护 理干预 进行应 用 。对 照组对 患者 讲解相关 的注意 事情 ,并 定期 进 行一 次 回访 ,了解患 者 的情 况 。观察组则在 对照组 的基 础上 进行 了护理 干预 ,主要 内容 如下 :医护人员应 结合这一疾 病 的特点 以及 产生 的不 良反 应 对患者展开 心理 护理 ,由于这一疾 病对患者 的影 响较 大 ,会 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帮助 ,值得 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参 考 文 献 [1]杜水红 ,黄河 ,吴峰 ,等 .护理干 预对 骨折术 后患者疼痛及满 意度
影响研究 [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13(5):134-134,135. [2]李哲 ,张利辉 .髋部骨折术后盐酸丙帕他莫的短期镇 痛效果 [J].
79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性性 传播 为 主 , 占8 %,静 脉 吸毒 占 1% ,无 法 明确原 因占4 1 5 %。 每个 病例 治疗 前均 经 广西 区疾 控 中心 或广 西贵 港市 疾控 中心 进行 抗 —HI v确认 检测 和C , 淋 巴细 胞检 测 ,抗— H v D T I 确认 检测 结果 阳性及 C 4 淋 巴细胞 <3 0 l I 诊 断符 合 中国 国家H V D+ T 5个/ ,A DS I/ A DS I 的诊断 标准 。 3 讨 论
1 治疗 方 案 :抗 病 毒 治疗 方 案 均按 照 《国家免 费 艾 滋病 抗 病 . 2 毒 药 物治 疗 手册 》 中提 供 的 方案 给 药 ,即2 核 苷类 逆 转 录酶 抑 种
制 剂 + 种 非 核 苷类 逆 转 录 酶抑 制 剂 ,方 案 有 3T ( 1 C 拉米 夫 定 )
食镦减退 、恶心、呕吐、腹泻 , 少部分患者 出现腹痛 。消化道反应主要 与A r DT 、有 关,其中A旗 嗽 呔 ,使 用 3T + T N z 、 4、N 任 Z C AZ + VP 方 案 胃 肠 反 应 较 大 的 病 例 ,更 换 3T + 4+ V ) C DT N PN胃肠 反 应 明  ̄ 显 减轻 。建议 患者少 食多餐 ,进食 清淡 易消 化 食 物 ,避免 高脂 、 辛 辣或 奶 制 品 。严 重者 可予 镇 吐药 物 及H:受 体 拮抗 剂 。腹 痛 者 一 可 予局 部 热敷 或解痉 药 物 。大部 份消 化道 症状 随着 时 间的延 长 逐 渐 好转 ,但要 警惕 患 者的 消化道 反应 是否 是药 物性 肝损 害所 致 。 出现 骨 髓抑 制 共 有 2 2 , 占总人 数 的3 . ,表 现 为 血 白 4例 06 % 细胞 降低 和 或贫 血 和或血 小板 降低 ,主要 出现 在治 疗后4— 周 , 6 是 含AZ 的方 案 的 常 见 反应 。 出现 骨 髓抑 制 也 与 年 龄 有关 ,在 T 2 2 骨 髓 抑制 患 者 中6 岁 以 上 15 ,占5 .%。C 4 淋 巴细 4例 0 4例 99 D+ T 胞 计数 <10 Il 患者 比较 容 易 出现 血 白细胞 降 低 和 或贫 血 0 个/L的 , 等 。艾 滋病 患者 免疫 力低 ,易 合并 感染 ,应指 导患 者增 强 自我 防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艾滋病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020年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齐多夫定和替诺福韦病毒治疗方案,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的综合抗病毒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艾滋病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干预,如此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1]。
为研究对艾滋病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文特选取120例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探讨,详细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020年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处于22-58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37.15±7.83)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3:27,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2:28。
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研究结果具有临床探讨价值。
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
1.1.方法两组患者皆实施拉米夫定(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25;规格:100mg)和依非韦伦(Merck Sharp & Dohme (Australia) Pty. Ltd.;国药准字H20130135;规格:600mg)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拉米夫定300mg+依非韦伦600mg/次,1次/d。
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齐多夫定(福建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22;规格:100mg)治疗,用法用量:口服,300mg/次,2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替诺福韦(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0005;规格:300mg)治疗,用法用量:口服,300mg/次,1次/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专专区题题用 讲讲座座药 指 导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及不良反应
张宏伟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统 计 ,[1] 世 界 上 目 前 约 有 3860万HIV患 者。我国估计现有65万HIV感染者,其 中艾滋病患者7.5万人。艾滋病的治疗 多采用综合治疗:抗HIV病毒治疗、预 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增加机体免疫 功能、支持疗法及心理方面的关怀, 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2] 前文已 介绍了常用的艾滋病治疗药物,本文 重点介绍一些抗病毒治疗方案及其相 关的不良反应。
10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23期(第22卷总第317期)
少,因此对于血红蛋白<75g/L或白细 胞<2×109/L的患者应当减量或停 药。长期使用AZT可出现指(趾)甲高色 素症、肝毒性和肌肉毒性,与AZT有关 的罕见不良反应还包括乳酸酸中毒和 扩张性心肌病。在CIPRA项目中100例 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现1例扩张性心肌 病,考虑与AZT药物有关。与依非韦伦 (EFV)明确有关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中 枢神经症状,在临床试验中,皮疹在 成 人 的 发 生 率 为 26.3%, 在 儿 童 为 45.6%,成人对照组为17.5%。中度至 重度斑丘疹在成人的发生率为15.6%, 在儿童为37.0%,成人对照组为7.7%。 给予支持治疗,皮疹通常在4周内消退 (病程中位值16天),对于伴有水疱、 脱皮、累及黏膜或发热的严重皮疹, 应当停用依非韦伦。中枢神经系统的 发生率为53%, 症 状 包 括 : 头 晕 、 失 眠、注意力涣散、嗜睡、异梦、欣 快、错乱、躁动、健忘、幻觉、木 僵、思维异常和人格丧失。症状一般 为轻度至中度,通常在依非韦伦治疗 的前2天,并持续数小时。症状通常在 继续治疗后2~4周缓解,但作为轻度 症状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极少数患 者可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包括重度 抑郁、自杀观念或企图、攻击行为、 偏执反应和躁狂反应。[5] ②AZT+3TC+NVP:这一方案同样是 抗病毒治疗的一线方案,与①方案不 同的是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由 EFV换成NVP(奈韦拉平)。这一方案的 疗效与①方案相当,但在不良反应方 面却有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EFV和 NVP之间的差别。NVP与EFV相比,皮疹 和肝功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但中枢神 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对 于有过敏倾向或肝功异常的患者,可
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 了患者的寿命。[3] 从某种意义上说, HAART使艾滋病从一个“不治之症”, 转变成为一个需要终身服药的慢性疾 病。HAART不仅给患者带来好处,同时 人们观察到HAART治疗也会出现一些不 良反应,每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例 如毒性、耐药性对以后治疗产生的影 响、实用性和可行性等,需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来掌握。
我国抗病毒治疗方案 根据我国的艾滋病诊疗指南,[4] 目
前推荐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一线推 荐 方 案 : AZT(或d4T)+3TC+EFV(或 NVP);替代方案:①AZT(或d4T)+3TC+ IDV,②ddI+d4T+EFV(或NVP),③AZT+ ddI+EFV(或NVP)。以下分别阐述这些 方案及其不良反应。 一线方案 我国目前推荐的抗病 毒 治 疗 一 线 方 案 为 2种 NRTI +1 种 NNRTI。这种联合方案的优点是用药简 单,服药依从性好,疗效确切。缺点 是NNRTI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影响以 后NNRTI药物的使用。 ①AZT+3TC+EFV:该方案由2种核 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一种非核苷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组成,是抗病毒治疗 的一线方案。在中国综合性艾滋病研 究项目(CIPRA)中采用的就是这一方 案,从初步的 研究结果来看,方案的 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荐使用。这3种 药中,3TC的不良反应轻微。用药早期 可出现头晕、头痛、疲倦和胃肠道症 状,症状一般较轻,经对症治疗可缓 解。AZT用药4~6周可出现贫血,表现 为大红细胞性贫血,晚期患者在治疗 12~ 2 4 周 内 较 易 出 现 中 性 粒 细 胞 减
抗病毒治疗的历史回顾 针对HIV的抗病毒治疗经历了3个 阶段。1987年第一个抗逆转录病毒药 物AZT问世,开始采用核苷类单药进行 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仅能维持短 期疗效;1992~1994年试用2个核苷类 药物联合治疗,虽然疗效较单药治疗 有所进步,但是仍不能维持长期疗 效;1995~1997年,在发现HIV蛋白酶 抑制剂的基础上,HIV的治疗有了重大 突破,即出现了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 (HAART)。 所谓HAART是指2种或2种以上抗病 毒药物的联合,一般指3种抗病毒药物 联合。根据目前国际上已有的ARV药物, 可以组成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1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或 1种 蛋 白 酶 抑 制 剂 (PI)方 案,或3种NRTI联合方案。HAART显著 降低了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UNAIDS.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May2006.Geneva;2006 2 李太生.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药物治疗杂
志,2005,3(5):13-16 3 Yeni P, Cooper DA, Aboulker JP, et al.
重的肝肿大伴脂肪肝。EFV和NVP的不
良反应详见一线①和②方案,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用。
上述为我国常见的抗病毒治疗方 案及其不良反应,在制定抗病毒治疗 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情
况,如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耐药 情况、患者的经济条件、依从性 等因
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述及其 他方面。掌握病毒学知识、药物知识 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是制定抗病毒方案
9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23期(第22卷总第317期)
专题讲座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பைடு நூலகம்
选用①方案,而对于睡眠不好,具有 精神神经症状的患者,应选用②方 案。 ③d4T+3TC+EFV:这一方案同样是 抗病毒治疗的一线方案,与①方案不 同的是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由AZT换 成d4T(司他夫定)。在不良反应方面, 与d4T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外周神经 炎,发生率约15%~21%,此外,还有 胰腺炎、肝功损害。与EFV有关的不良 反应详见①方案。
学疗效。AZT的毒性作用详见一线①方 案所述,d4T的毒性作用详见一线③方 案所述,方案中茚地那韦为蛋白酶抑 制剂,需要严格遵守服药剂量和时 间 , 餐 前 1 小 时或 餐 后 2 小 时 服 用 。 与 服用蛋白酶抑制剂药物有关的主要不 良反应包括无症状性间接胆红素升 高、肾结石、肾毒性、脱发、胃肠不 适、血糖与血脂代谢异常、出血倾 向。 ②ddI+d4T+EFV(或NVP):此方案由 2种核苷类和1种非核苷类组成,ddI与 d4T合用,加重了两者的线粒体毒性, 尤其是乳酸性酸中毒和外周神经病变 的发生率增加。研究显示,ddI+d4T+ EFV的疗效低于AZT+3TC+EF,而不良反 应高于后者。鉴于ddI与d4T合用的不 良反应较大,目前已不推荐这2种药物 合用。方案中,EFV或NVP的不良反应 同一线方案所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而选用。 ③AZT+ddI+EFV(或NVP):方案中 AZT的 不 良 反 应 详 见 一 线 ① 方 案 , ddI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胰腺炎、外周神 经病变、胃肠道不适、肝炎及核苷类 不良反应,核苷类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线粒体毒性引起的乳酸性酸中毒和严
④d4T+3TC+NVP:这一方案也是抗 病毒治疗的一线方案,与③方案不同 的是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由EFV换 成NVP。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外周 神经炎、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 肝损害。相对少见的有胰腺炎、乳酸 酸中毒和肝脂肪变性。 替代方案 与一线方案相比,替 代方案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 是抗病毒治疗应当个体化,相对于用 药的个体来说,替代方案也许是最适 合的方案。 ①AZT(或d4T)+3TC+IDV:此方案 由2种核苷类药物和1种蛋白酶抑制剂 组成。方案中由于加入了蛋白酶抑制 剂而提高了方案的临床抗病毒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