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杆菌课件

合集下载

破伤风PPT课件

破伤风PPT课件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 改善局部血循环是关键,还可采取人工免疫 (自动、被动)。
治疗原则
✓清除毒素来源:彻底清创敞开引流。 ✓中和游离毒素:TAT早期使用。 ✓控制和解除痉挛:使用镇静和解痉。 ✓防治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1、环境要求:遮光安静 2、减少声光冷刺激 3、严格隔离消毒 4、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5、加强营养
临床表现
• 局部表现:病人开始仅有伤处沉重或包扎过 紧感,随着突然出现这些特征。
• 全身症状: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高热、 脉速、呼吸急促、出冷汗、进行性贫血,严 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 辅助检查:伤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革兰 氏阳性梭形芽胞杆菌,同时可作细菌培养 (包括厌氧菌),亦可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法和免疫酶标组化法快速测定。Ⅹ线检查可 见肋间隙内有透亮的气体阴影。
治疗要点
彻底清创,包括清除失活、缺血的组织, 去除异物特别是非金属性异物,对深而不规则 的伤口充分敞开引流避免死腔存在,对疑有气 性坏疽的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 锰酸钾等溶液冲洗湿敷。
一旦确诊,积极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减少组织的坏死和截肢率。
治疗
• 手术治疗:确诊后立即行彻底清创术,扩大伤口, 切除坏死组织和受累肌肉,必要时截肢挽救生命, 以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 湿敷。
破伤风的并发症
• 骨折 • 窒息:喉头、呼吸肌持续痉挛和粘痰堵塞气管
所致。 • 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 • 肺部感染: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
不能经常翻身等,都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 原因。 • 酸中毒:代谢增加、呼吸不畅 • 循环衰竭
处理原则:
凡有外伤史,不论伤口大小、深浅,如果伤 后出现肌紧张、扯痛、张口困难、颈部发硬、 反射亢进等,均应考虑此病可能性。

破伤风讲课PPT课件

破伤风讲课PPT课件

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法律责任
破伤风疫苗接种: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责任 疫情报告和监测:医疗机构和个人的义务 预防和控制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法律责任追究:对违反公共卫生安全行为的惩罚
破伤风位45岁男性,因右脚被钉子扎伤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伤口情况:伤口小而深,未及时处理 症状表现:出现苦笑面容、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等破伤风症状 治疗过程:经过抗毒素及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破伤风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破伤风概述 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与法律责任 破伤风的案例分析
汇报人员:XX医院-XX
破伤风概述
破伤风的定义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 伤风梭菌引起的感 染性疾病
破伤风梭菌通过侵 入人体伤口并在厌 氧环境下生长繁殖
破伤风梭菌产生破 伤风痉挛毒素导致 破伤风发作
宜接种
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破伤风疫苗接种的年龄和时间
破伤风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注意事 项
破伤风疫苗接种的次数和间隔
破伤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 理
其他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破伤风 疫苗接种,特别 是儿童和青少年。
在受伤后及时清 洁伤口,并尽快 就医寻求专业治 疗。
在特定行业或工 作中,如医疗、 建筑等,定期进 行破伤风疫苗加 强接种。
THANK YOU
汇报人:
案例启示:提高对破伤风的认 识,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教育
类似案例拓展
案例一:某男,因钉子扎伤足底, 未及时处理,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案例三:某儿童,被狗咬伤手指, 未及时处理,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案例二:某女,被生锈的铁丝划伤 手臂,伤口较深,未及时处理,后 出现破伤风症状。
案例四:某工人,手部受伤后未及 时就医,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破伤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破伤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破伤风的护理查房
查房内容
认识疾病 病史介绍
护理 查房后复习
认识疾病
•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 粘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 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 肌肉痉挛的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 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 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
病因
• 致病菌为破伤风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性芽孢 梭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 体外,以芽孢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广泛存在于 灰尘,粪便和土壤中。破伤风梭菌不能侵入正 常皮肤和粘膜,一旦发生开放性损伤,可直接 侵入人体伤口发生感染。尤其是伤口窄而深、 局部缺血、异物存留、组织坏死、填塞过紧、 引流不畅或同时混有其他需氧菌感染等导致伤 口缺氧,当机体抵抗力弱时,更利于破伤风的 发生。
5、用药护理:遵医嘱及时、正确使用TAT,镇静解痉 药物、抗菌药物、降温药等,并观察记录疗效。
6、情志护理:破伤风患者一般神志清醒,易产生焦 躁,恐惧,悲观心理,在控制抽搐的同时应与患者积 极沟通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耐心解释,宽 慰患者医务人员会积极治疗。
健康教育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皮肤受伤。避免不洁 接产,以防止发生新生儿及产妇破伤风等。
痉挛、呼吸道分泌道阻塞有关。
常见护理诊断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水分摄入不足及大量出汗有 关。 6、尿潴留 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 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不能进食、抽搐消 耗有关。 8、潜在并发症 肺部和泌尿系感染。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将病人安置单人隔离病室,温湿度适 宜,保持安静,遮光。避免各类干扰,减少探视,医 护人员说话、走路要低声、轻巧;使用器具时避免发 出噪音。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尽量集中,可在使用 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以免刺激病人引起抽搐。应严 格执行接触隔离制度。所用器械、敷料专用,使用后 予灭菌处理,用后敷料须焚烧。室内定期紫外线消毒, 预防交叉感染。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

发病机理
5.毒素与灰质中突触小体膜的神经节苷脂 结合,使它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 酸和氨基丁酸),以致神经系统对传入的刺 激的反射强化,导致屈肌和伸肌同时强烈 的持续收缩
表现: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6.毒素可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动过速,高
血压,多汗等表现
感染方式
1.用未消毒的剪刀或线绳来短脐,结扎脐 带
②苯巴比妥(鲁米那)是治疗新生儿其他惊厥首选
药,止惊效好,半衰期长,副作用少,负荷量1030mg/kg,维持量≤5mg/kg/d,以免蓄积中毒,宜行血 浓度监测。 国外报道:肌松剂帕菲龙+机械通气IPPV,5例均治愈。
(五)保证营养(静脉营养—鼻饲—经口)
口能开一指,可争取经口喂养
内环境稳定、钙、镁补充
(六)其他治疗
用3%过氧化氢或1:4000 PP液清洗脐部,再予 碘酒消灭残余菌。
给氧:缺氧或青紫(新生儿不主张气管切开)
脑水肿:可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脐周围注射(脐封):TAT、PG、普鲁卡因、 注射用水。(缺乏有力证据)
鉴别诊断
低血糖、低钙、低镁、低钠血症、HIE、 颅内出血、癫痫
治疗
尚无一致的标准方案处理新生儿破伤风, 效果受:潜伏期,开始期,痉挛频率及时间, 倂发症的影响. 灵巧的护理可救命:防止吸肺 肺不张 减
2.未消毒的接生、器械及脐部敷料被污染 3.母亲未接受破伤风预防注射
病因
破伤风杆菌的特点
1.革兰氏染色阳性,梭型,厌氧菌 2.长2-5UM,宽0.3-0.5UM,无荚膜,有周身
鞭毛,能运动,其芽胞圆形,位于菌体一端, 型似鼓槌状
3.抵抗力极强,在无阳光照射的土壤中可 存活几十年,能耐煮沸60分钟,需高压 消毒, 碘酒或环氧乙烷才能将其杀灭

课件 破伤风梭菌

课件 破伤风梭菌

防治原则(二)
• 2)特异性预防: • ①人工主动免疫:对于儿童、军人和其他易受外伤的人 群,可以接种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人工主动免疫。一般的儿 童可以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在婴儿出生后第3个月,第4 个月和第5个月连续免疫三次,等到2岁和7岁时各加强一 次,建立基础免疫。 • ②人工被动免疫:而对于伤口较深或有污染的情况,应该 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作为紧急预防手段。但 是在注射抗毒素之前必须要做皮试,因为破伤风抗毒素虽 然是一种抗体,可以抵抗破伤风外毒素的毒性,但是目前 它主要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将免疫后的马血清经物 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对我们机体而言同时又是一种抗 原成分,有时候会引起血清过敏性休克。所以注射破伤风 抗毒素之前一定要先做皮试。皮试阴性的可以直接注射抗 毒素。皮试阳性时,必要情况下脱敏后也要注射抗毒素
致病机理
破伤风痉挛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 有高度亲合力。毒素可由末梢神经沿轴索从神经 纤维的间隙逆行向上,到达脊髓前角,并可上行 到达脑干。 除神经途径外,毒素也可通过淋巴液和血液 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毒素通过重链与脊髓及脑干 组织细胞表面的神经节苷脂结合。毒素进入细胞 后,通过轻链的毒性作用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 释放 , 受刺激时伸肌与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肉 发生强直性痉挛,当全身痉挛时,病人因为胸部 肌肉发硬或喉痉挛妨碍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和致死 性窒息,造成机体死亡。
破伤风的临床诊断主要结合创伤史和 观察特有的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对早期诊 断意义不大,一般不做。必要时可取伤口 渗出物或坏死组织涂片染色镜检及厌氧菌 培养,并以培养物滤液做动物试验,以确 定有无毒素产生
防治原则(一)
1. 预防 1)非特异性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清创扩创,使用双氧 水清洗伤口,防止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破伤风杆菌ppt课件

破伤风杆菌ppt课件

典型的症状
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致病条件
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伤口局部坏死组织多,局部供血不 足,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的微环境; 同时伴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混 合感染。
总结为,有伤口,有病原菌, 有厌氧条件。
免疫
破伤风为体液抗毒素免疫,抗毒素抗体主要类型 为lgG。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极强,能引起破伤 风临床症状的毒素量尚不足以引起有效的免疫应答, 且破伤风痉挛毒素在轴突纤维间上行,不易被APC提 呈而激活B细胞,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免 疫力获得主要方式是注射抗毒素和接种类毒素。病后 免疫力不持久。 (一)人工主动免疫: 注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毒 素。如战士、建筑工人和易受外伤的人群,第一年注 射2次作基础免疫。第二年加强免疫1次。每隔5~10 年注射1次。受外伤时再注射1次。满三个月--六岁儿 童,用白-百-破疫苗,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4~6周。
破伤风在公元前
460年就有记载
病原菌—破伤风
梭菌直到1884年 才被发现。
形态与结构
菌体细长,长4~8um , 宽0.3~ 0.5um ,周身鞭毛, 芽胞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 是本菌形态上的特征。
培养条件、生长
繁殖体为革兰氏阳性, 带上芽胞的菌体易转为革 兰氏阴性。 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 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7℃ph7.0~7.5,营养要 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 上培养24~48小时后,可 形成直径1mm 以上不规则 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 疏松,似羽毛状菌落,易 在培养基表面迁徙扩散。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有明显 溶血环,在疱肉培养基中 培养,肉汤浑浊,肉渣部
(二)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紧急预防:严格清创,肌肉注射1500— 3000U精致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应作皮 肤试敏试验,防止血清过敏反应。 2、特异治疗:对破伤风患者应早用TAT治疗, 一般用10—20万单位。 (三)抗生素的使用:大剂量的青霉素和甲硝 唑

破伤风汇报ppt课件

破伤风汇报ppt课件
苦笑面容”。
伤口情况
破伤风通常发生在有污染 的伤口,尤其是深部刺伤 或烧伤。伤口周围可能出
现红肿和炎症。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 神志不清、抽搐和牙关紧
闭等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
从伤口或疑似感染部位取样进行细菌培养 ,可以检测到破伤风梭菌。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破伤风抗体,可以 辅助诊断破伤风感染。
3
注射方法和剂量
根据TIG的种类和接种对象的不同,注射方法和 剂量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TIG需要肌肉注射 ,剂量根据体重和年龄而定。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接种率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加强对破伤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完善接种服务
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方 便公众及时接种疫苗。
指导家属观察病情变化
教育家属如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注意患者的神志、 面色、呼吸、脉搏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护 人员。
协助家属应对突发情况
指导家属在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时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如保 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死亡率
破伤风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重症 患者和未及时治疗的患者。
临床表现与分型
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7-8天,也可短至24小时 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
典型症状
破伤风的典型症状包括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 发硬)和阵发性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 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 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前驱症状
破伤风患者在发病前可有乏力、头晕、头痛、咀 嚼无力、反射亢进等前驱症状。

破伤风的预防及救治措施 ppt课件

破伤风的预防及救治措施  ppt课件

ppt课件
3
概 述
破伤风的病原菌是破伤风杆菌。但引起临床症状
的不是菌株,而是破伤风杆菌繁殖时所产生的外毒素。
所以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伤口,只在具有此菌繁殖的无 氧条件,同时人体又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时,才能发生破 伤风。战时火器伤的伤道较深、多发伤的机会较多。伤 道内的无氧状态、坏死组织、异物、死腔和需氧菌的存 在。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都为破伤风杆菌造成适 宜的繁殖环境。
在肌肉紧张的基础上,外界轻微的刺激如噪音、亮光、
触摸、饮水等,都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痉挛。
ppt课件 16
发作时,伤员神志清醒,感觉无其他异常。表情痛苦、 皱眉、口吐白沫、握拳、肢体扭屈、牙关紧闭或磨牙、 头向后仰、躯干和下肢向后屈曲呈角弓反张状、手足抽 搐不止、大汗淋漓、面唇青紫、呼吸困难或暂停。由于 各肌群的收缩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可见不同扭屈动作所 造成的姿态。
ppt课件
13
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差异很大,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 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 7~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潜
伏期的长短,常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潜伏期短的,
病情多严重,预后较差。
ppt课件
14
早期症状
破伤风的前驱症状有全身乏力、 头痛、 头晕、失眠,
ppt课件
19
在此时期仍可突然出现强烈的全身和膈肌痉挛,并
有生命危险。因此,仍应十分警惕,不使伤员受到任何强
烈刺激;流食,易于下咽,而且每次的量不可过多。恢复 期伤员有时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视、 幻听、谵语、躁 动等,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完成消失。对声、光震动、 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剧烈抽搐和大量出汗,严 重的患者还会引起呼吸的麻痹,导致死亡。

破伤风完整版ppt课件(2024)

破伤风完整版ppt课件(2024)

细菌培养
将伤口渗出液或脓液接种于血平板 上,37℃培养24-48小时,可观察 到破伤风梭菌的典型菌落。
动物接种试验
将伤口渗出液或脓液接种于小鼠腹 腔内,观察小鼠是否出现破伤风症 状,以判断是否存在破伤风梭菌。
15
免疫学检查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TAT)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的滴度,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破伤风梭菌。一般情况下,患者感染后破伤风抗毒 素滴度会升高。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表明患者具有 免疫力。
2024/1/28
16
影像学检查在破伤风中的应用
X线检查
对于怀疑有骨折或关节 脱位的破伤风患者,X线 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024/1/28
CT检查
对于怀疑有颅内病变的 破伤风患者,CT检查可 显示脑组织病变情况。
鉴别诊断
需与狂犬病、化脓性脑膜炎、脑血管 意外等疾病相鉴别。鉴别要点包括病 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
13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方法
2024/1/28
14
细菌学检查方法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取伤口渗出液或脓液,直接涂片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发
现大量破伤风梭菌繁殖体。
2024/1/28
破伤风完整版ppt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破伤风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方法 •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策略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破伤风-又被称为强直症PPT课件

破伤风-又被称为强直症PPT课件

病猪腹肌卷缩,四肢强直
病猪:四肢肌肉痉挛性收缩(强直),尾竖起,倒地者角弓反张

根据本病的特殊临诊症状,并结合创伤史,即可确诊。对于轻症病例或病初临诊症状不明显者,要注意与马钱子中毒、癫痫、脑膜炎、狂犬病及肌肉风湿等相鉴别。
诊断
预防注射 在本病常发地区,应对易感家畜定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牛、马等大动物可在阉割等手术前一月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本病。对较大较深的创伤,除作外科处理外,应肌肉注射破伤风抗血清1~3万 IU。 防止外伤感染 平时要注意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防止家畜受伤。一旦发生外伤,要注意及时处理,防止感染。阉割手术时要注意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防制
创伤处理 尽快查明感染的创伤和进行外科处理。清除创内的脓汁、异物、坏死组织及痂皮,对创深、创口小的要扩创,以5% ~10%碘酊和 3%H2O2或 1%高锰酸钾消毒,再撒以碘仿硼酸合剂,然后用青、链霉素作创周注射,同时用青、链霉素作全身治疗。 药物治疗 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疗效较好,剂量20~80万 IU,分3次注射,也可一次全剂量注入。临诊实践上,也常同时应用40%乌洛托品,大动物50ml,犊牛、幼驹及中小动物酌减。
毒力因子
各种家畜均有易感性,其中以单蹄兽最易感,猪、羊、牛次之,犬、猫仅偶尔发病,家禽自然发病罕见。实验动物中豚鼠、小鼠均易感,家兔有抵抗力,幼龄动物的易感性更高。人的易感性也很高。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多为散发,但在某些地区一定时间里可出现群发。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畜粪便都可带有,尤其是施肥的土壤、腐臭淤泥中。感染常见于各种创伤,如断脐、去势、手术、断尾、穿鼻、产后感染等,在临诊上有些病例查不到伤口,可能是创伤已愈合或可能经子宫、消化道黏膜损伤感染。
破伤风 又被称为强直症
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tetani),是一种大型厌气性革兰氏阳性杆菌,多单个存在。本菌在动物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其芽胞在菌体一端,似鼓锤状或球拍状,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荚膜。 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但芽胞体抵抗力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

2024破伤风ppt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破伤风ppt课件课件完整版
及时接种疫苗
孕妇应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注意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妇女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破伤风梭菌。
儿童青少年防治策略
普及儿童计划免疫
儿童应按照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提高免疫水平。
加强学校卫生管理
学校应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减少破伤风 梭菌的滋生。
实验室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01
02
03
04
早期诊断
通过实验室检测,可在早期发 现破伤风感染,为后续治疗争
取时间。
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体内TAT或TIG水平 变化,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
治疗效果。
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通过检测接种破伤风疫苗后体 内抗体水平,可评价疫苗接种
效果及免疫持久性。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可用于破伤风疫情 的监测和预警,为防控策略制
2024破伤风ppt课件 课件完整版
目 录
• 破伤风概述 • 破伤风预防措施 • 破伤风治疗方法与策略 • 特殊人群破伤风防治策略 • 破伤风实验室检测与评估方法 • 总结与展望
01
破伤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感 染性、中毒性疾病。
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 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毒素 ,引起肌痉挛。毒素也可通过淋巴或 血液途径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状。
一旦出现皮肤破损,应立即清洗伤口 并消毒,避免感染破伤风梭菌。
宣传教育普及
公众宣传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多种渠道 宣传破伤风预防知识,提高公众 对破伤风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学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对人致死量为0.1μg ❖肉毒毒素具有嗜神经性, ❖作用于脑及周围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 接头处,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 肌肉麻痹。
❖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婴儿肉毒病 创伤感染中毒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一般情况 ❖ 致病性 ❖ 微生物学检查 ❖ 防治原则
外毒素
临床症状
G+/G-,球菌或杆菌
人体的正常菌群,可与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共同存在于口腔、 肠道、上呼吸道、泌 尿生殖道
机体免疫力低下;寄居部位改 变
细菌分离培养
防 治 原 则 类毒素,抗毒素
抗生素,提高免疫力
本章要点
❖ 厌氧芽胞梭菌的共同特性 ❖ 破伤风梭菌的形态特征 ❖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理 ❖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特点
❖ 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后即不可被抗毒素 所中和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 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
重链识别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促使毒 素进入细胞内形成小泡
❖ 内在化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 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进入中枢 神经系统
❖ 膜转位-轻链进入胞质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 质溶胶
一般抗生素无效
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注意避开正常菌群,取自正常无菌部位;
2.直接涂片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常用培养基:
厌氧环境培养
牛心脑浸液血平板
巯基乙酸钠培养基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破伤风梭菌
❖ 防治: 1.防: 破坏厌氧环境:及时正确清创、扩创
人工自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
2.治:抗毒素应用:原则-早期、足量 抗生素: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 一般情况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微生物学检查 ❖ 防治原则
❖ 毒性作用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 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 骨髂肌强直痉挛
破伤风梭菌
致病机制
痉挛毒素
末梢神经 淋巴液 血液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强直性痉挛
破伤风
脊髓前角 脑干
封闭抑制性神 经介质释放
伸肌、屈肌同 时强烈收缩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⑵.破伤风溶血毒素:❖ 防 Nhomakorabea原则及时处理伤口 扩创、清创 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 抗生素使用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生物学性状:
2.培养:
非严格厌氧: 血平板: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外-α毒素----不完全溶血
内-θ毒素----完全溶血 蛋黄琼脂平板: Nagler反应
( α毒素分解卵磷脂→菌落周围有乳白色浑浊圈) 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
2.培养: 专性厌氧,血平板上菌落呈“羽毛”
状(不规则,中心紧密,四周疏松) 微溶血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3.抵抗力: 芽胞的抵抗力强 土壤中存活数十年 ; 煮沸1小时;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致病性:
致病条件:—— 局部厌氧微环境
窄而深的伤口;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 同时伴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属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共同特点:
1.G+杆菌有芽胞,抵抗力强; 2.在自然界(水、土等)、动物及人体肠道中
广泛存在; 3.主要致病因素—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 C. tetani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致病性: 1.致病条件:
机械或病理损伤 局部厌氧环境 正常菌群失调 机体的免疫力减退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2.所致疾病:
口腔感染;
感染无特定病型
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多是内源性感染
腹腔感染; 肺和胸膜感染;
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 颅内感染;
(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而产生的大量气体将 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凡士林层向上推挤, 气势凶猛,叫~)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外毒素:种类多,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卵
磷脂酶.
2.所致疾病: ⑴.气性坏疽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 一般情况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免疫性 ❖ 防治原则
破伤风梭菌
❖ 一般情况
引起疾病:破伤风 感染方式:创口感染 死亡率:30-50%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杆菌有芽胞, 细菌呈鼓槌状 有周身鞭毛,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作用与链球菌溶血素O相似, 对氧敏感; 可溶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等
对破伤风病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免疫性:体液免疫 抗毒素---中和游离外毒素 抗毒素不能阻断细胞内轻链的毒性

极少量毒素即可致病,但不足以引起免疫, 故患病后不易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快,产气 ❖ 汹 涌 发 酵 ( stormy
fermentation)多
所致疾病
❖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 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 肿 肿胀剧痛,触摸有捻发感 特殊的臭味 全身中毒
❖ 食物中毒
❖ 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 血平板或疱肉培养 ❖ 厌氧培养 ❖ 涂片镜检 ❖ 生化鉴定 ❖ 取细菌培养液给小鼠或家兔静脉注射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C. botulinum
❖ 概述: 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海洋沉
淀物中,偶尔存在于动物粪便中,通过 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引起肉毒性食物中 毒。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G+粗大,有芽胞,呈汤匙状 或网球拍状;
2.培养:严格厌氧,血平板上有溶血。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1.致病物质:二种外毒素
⑴.破伤风痉挛毒素
化学本质:蛋白质
化学结构:
重链
菌体内:一条多肽链;
S
菌体外:重链和轻链,以二硫键相连; S
重链(与受体结合)
轻链
轻链(毒性中心)
对人的致死量是1ug
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 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 和力
厌氧培养 生化反应鉴定
10min后处死,置37℃ 5-8h 动物躯体膨胀
解剖,取内脏/心血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防治原则: 1.预防: 及时扩创 → 破坏厌氧环境 严密隔离病人; 所用器械、敷料彻底底灭菌。 2.治疗: 尽早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必要时截肢); 多价抗血清:早期用 抗生素:大剂量治疗 高压氧舱: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含量达15倍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一般情况: 是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通过伤口感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粗大杆菌,有明显荚膜; 芽胞位于次极端,不大于菌体,(很少形成)
第二节 产气荚膜梭菌
❖ 革兰阳性大杆菌 ❖ 卵圆形芽胞(很少见到) ❖ 有荚膜 ❖ 无鞭毛 ❖ 厌氧培养中生长繁殖极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2.所致疾病: ⑵食物中毒
❖ 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涂片镜检:
取材:创口深部取材,涂片; 镜检:革兰染色,见G+大杆菌,有荚膜,
且常伴有其他杂菌污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微生物学检查: 2.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坏死组织悬液
血平板,疱肉培养基
注入小鼠或家兔静脉
肉毒梭菌---网球拍样芽胞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剧烈的毒素。
食物种类:国外(罐头、香肠、腊肉);
国内(发酵 豆制品占80%,
发酵面制品占10%)。
2.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胃肠症状少见,以运动神经末梢麻痹为主
要表现。
运动神经末梢麻痹:眼睑下垂, 咀嚼困难,呼吸困难与衰竭。
外毒素:种类多,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卵磷脂酶
α毒素 Ca 分解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作用于心肌 血压、心率↓
溶解RBC、WBC、BPC
溶解组织细胞
溶血
血管内皮损伤
组织坏死
促进血小板凝集
血管通透性↑
休克、死亡
(气性坏疽主要死亡原因)
气性坏疽
血栓形成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局部水肿
加剧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一般情况:
1.种类多,正常菌群中的绝对优势(90%); 2.致病力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无特定病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