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杆菌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毒素
临床症状
G+/G-,球菌或杆菌
人体的正常菌群,可与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共同存在于口腔、 肠道、上呼吸道、泌 尿生殖道
机体免疫力低下;寄居部位改 变
细菌分离培养
防 治 原 则 类毒素,抗毒素
抗生素,提高免疫力
本章要点
❖ 厌氧芽胞梭菌的共同特性 ❖ 破伤风梭菌的形态特征 ❖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理 ❖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特点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一般情况: 是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通过伤口感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粗大杆菌,有明显荚膜; 芽胞位于次极端,不大于菌体,(很少形成)
第二节 产气荚膜梭菌
❖ 革兰阳性大杆菌 ❖ 卵圆形芽胞(很少见到) ❖ 有荚膜 ❖ 无鞭毛 ❖ 厌氧培养中生长繁殖极
❖ 防治原则
及时处理伤口 扩创、清创 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 抗生素使用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生物学性状:
2.培养:
非严格厌氧: 血平板: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外-α毒素----不完全溶血
内-θ毒素----完全溶血 蛋黄琼脂平板: Nagler反应
( α毒素分解卵磷脂→菌落周围有乳白色浑浊圈) 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2.所致疾病: ⑵食物中毒
❖ 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涂片镜检:
取材:创口深部取材,涂片; 镜检:革兰染色,见G+大杆菌,有荚膜,
且常伴有其他杂菌污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微生物学检查: 2.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坏死组织悬液
血平板,疱肉培养基
注入小鼠或家兔静脉
作用与链球菌溶血素O相似, 对氧敏感; 可溶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等
对破伤风病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免疫性:体液免疫 抗毒素---中和游离外毒素 抗毒素不能阻断细胞内轻链的毒性
❖
极少量毒素即可致病,但不足以引起免疫, 故患病后不易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 毒性作用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 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 骨髂肌强直痉挛
破伤风梭菌
致病机制
痉挛毒素
末梢神经 淋巴液 血液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强直性痉挛
破伤风
脊髓前角 脑干
封闭抑制性神 经介质释放
伸肌、屈肌同 时强烈收缩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⑵.破伤风溶血毒素:
❖ 防治原则: 1.预 防: 避免菌群失调发生; 破坏局部厌氧微环境; 及时正确的外科清创引流; 2.治 疗: 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及灭滴灵敏感; 提高免疫力的支持疗法;
两类厌氧菌的比较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生物学性状
分
布
致病因素
诊
断
G+有芽胞,抵抗力 强 自然界(水、土 等)、动物及人体 肠道中广泛存在
快,产气 ❖ 汹 涌 发 酵 ( stormy
fermentation)多
所致疾病
❖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 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 肿 肿胀剧痛,触摸有捻发感 特殊的臭味 全身中毒
❖ 食物中毒
❖ 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 血平板或疱肉培养 ❖ 厌氧培养 ❖ 涂片镜检 ❖ 生化鉴定 ❖ 取细菌培养液给小鼠或家兔静脉注射
无芽胞厌氧菌属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共同特点:
1.G+杆菌有芽胞,抵抗力强; 2.在自然界(水、土等)、动物及人体肠道中
广泛存在; 3.主要致病因素—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 C. tetani
❖ 一般情况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免疫性 ❖ 防治原则
破伤风梭菌
❖ 一般情况
引起疾病:破伤风 感染方式:创口感染 死亡率:30-50%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杆菌有芽胞, 细菌呈鼓槌状 有周身鞭毛,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厌氧培养 生化反应鉴定
10min后处死,置37℃ 5-8h 动物躯体膨胀
解剖,取内脏/心血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防治原则: 1.预防: 及时扩创 → 破坏厌氧环境 严密隔离病人; 所用器械、敷料彻底底灭菌。 2.治疗: 尽早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必要时截肢); 多价抗血清:早期用 抗生素:大剂量治疗 高压氧舱: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含量达15倍
❖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对人致死量为0.1μg ❖肉毒毒素具有嗜神经性, ❖作用于脑及周围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 接头处,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 肌肉麻痹。
❖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婴儿肉毒病 创伤感染中毒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一般情况 ❖ 致病性 ❖ 微生物学检查 ❖ 防治原则
一般抗生素无效
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注意避开正常菌群,取自正常无菌部位;
2.直接涂片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常用培养基:
厌氧环境培养
牛心脑浸液血平板
巯基乙酸钠培养基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破伤风梭菌
❖ 防治: 1.防: 破坏厌氧环境:及时正确清创、扩创
人工自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
2.治:抗毒素应用:原则-早期、足量 抗生素: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 一般情况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微生物学检查 ❖ 防治原则
肉毒梭菌---网球拍样芽胞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是目wk.baidu.com已知最剧烈的毒素。
食物种类:国外(罐头、香肠、腊肉);
国内(发酵 豆制品占80%,
发酵面制品占10%)。
2.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胃肠症状少见,以运动神经末梢麻痹为主
要表现。
运动神经末梢麻痹:眼睑下垂, 咀嚼困难,呼吸困难与衰竭。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一般情况:
1.种类多,正常菌群中的绝对优势(90%); 2.致病力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无特定病型
,大多为化脓性感染; 3.感染特征:
组织深部感染; 脓及分泌物恶臭,有气泡; 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无菌生长
❖ 种类: ❖ 种类繁多 与疾病相关的约10个菌属 ❖ (P147 表13-2) ❖ 革兰阴性 杆菌 球菌 ❖ 革兰阳性 杆菌 球菌
❖ 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后即不可被抗毒素 所中和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 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
重链识别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促使毒 素进入细胞内形成小泡
❖ 内在化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 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进入中枢 神经系统
❖ 膜转位-轻链进入胞质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 质溶胶
外毒素:种类多,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卵磷脂酶
α毒素 Ca 分解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作用于心肌 血压、心率↓
溶解RBC、WBC、BPC
溶解组织细胞
溶血
血管内皮损伤
组织坏死
促进血小板凝集
血管通透性↑
休克、死亡
(气性坏疽主要死亡原因)
气性坏疽
血栓形成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局部水肿
加剧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2.培养: 专性厌氧,血平板上菌落呈“羽毛”
状(不规则,中心紧密,四周疏松) 微溶血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3.抵抗力: 芽胞的抵抗力强 土壤中存活数十年 ; 煮沸1小时;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致病性:
致病条件:—— 局部厌氧微环境
窄而深的伤口;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 同时伴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感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C. botulinum
❖ 概述: 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海洋沉
淀物中,偶尔存在于动物粪便中,通过 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引起肉毒性食物中 毒。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G+粗大,有芽胞,呈汤匙状 或网球拍状;
2.培养:严格厌氧,血平板上有溶血。
MEDICAL MICROBIOLOGY 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夏佩莹教授
第一篇 细菌学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概述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概述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 是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 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
厌氧芽胞菌属
(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而产生的大量气体将 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凡士林层向上推挤, 气势凶猛,叫~)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外毒素:种类多,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卵
磷脂酶.
2.所致疾病: ⑴.气性坏疽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1.致病物质:二种外毒素
⑴.破伤风痉挛毒素
化学本质:蛋白质
化学结构:
重链
菌体内:一条多肽链;
S
菌体外:重链和轻链,以二硫键相连; S
重链(与受体结合)
轻链
轻链(毒性中心)
对人的致死量是1ug
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 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 和力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致病性: 1.致病条件:
机械或病理损伤 局部厌氧环境 正常菌群失调 机体的免疫力减退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2.所致疾病:
口腔感染;
感染无特定病型
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多是内源性感染
腹腔感染; 肺和胸膜感染;
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 颅内感染;
临床症状
G+/G-,球菌或杆菌
人体的正常菌群,可与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共同存在于口腔、 肠道、上呼吸道、泌 尿生殖道
机体免疫力低下;寄居部位改 变
细菌分离培养
防 治 原 则 类毒素,抗毒素
抗生素,提高免疫力
本章要点
❖ 厌氧芽胞梭菌的共同特性 ❖ 破伤风梭菌的形态特征 ❖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理 ❖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特点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一般情况: 是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通过伤口感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粗大杆菌,有明显荚膜; 芽胞位于次极端,不大于菌体,(很少形成)
第二节 产气荚膜梭菌
❖ 革兰阳性大杆菌 ❖ 卵圆形芽胞(很少见到) ❖ 有荚膜 ❖ 无鞭毛 ❖ 厌氧培养中生长繁殖极
❖ 防治原则
及时处理伤口 扩创、清创 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 抗生素使用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生物学性状:
2.培养:
非严格厌氧: 血平板: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外-α毒素----不完全溶血
内-θ毒素----完全溶血 蛋黄琼脂平板: Nagler反应
( α毒素分解卵磷脂→菌落周围有乳白色浑浊圈) 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2.所致疾病: ⑵食物中毒
❖ 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涂片镜检:
取材:创口深部取材,涂片; 镜检:革兰染色,见G+大杆菌,有荚膜,
且常伴有其他杂菌污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微生物学检查: 2.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坏死组织悬液
血平板,疱肉培养基
注入小鼠或家兔静脉
作用与链球菌溶血素O相似, 对氧敏感; 可溶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等
对破伤风病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免疫性:体液免疫 抗毒素---中和游离外毒素 抗毒素不能阻断细胞内轻链的毒性
❖
极少量毒素即可致病,但不足以引起免疫, 故患病后不易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 毒性作用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 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 骨髂肌强直痉挛
破伤风梭菌
致病机制
痉挛毒素
末梢神经 淋巴液 血液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强直性痉挛
破伤风
脊髓前角 脑干
封闭抑制性神 经介质释放
伸肌、屈肌同 时强烈收缩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⑵.破伤风溶血毒素:
❖ 防治原则: 1.预 防: 避免菌群失调发生; 破坏局部厌氧微环境; 及时正确的外科清创引流; 2.治 疗: 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及灭滴灵敏感; 提高免疫力的支持疗法;
两类厌氧菌的比较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生物学性状
分
布
致病因素
诊
断
G+有芽胞,抵抗力 强 自然界(水、土 等)、动物及人体 肠道中广泛存在
快,产气 ❖ 汹 涌 发 酵 ( stormy
fermentation)多
所致疾病
❖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 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 肿 肿胀剧痛,触摸有捻发感 特殊的臭味 全身中毒
❖ 食物中毒
❖ 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 血平板或疱肉培养 ❖ 厌氧培养 ❖ 涂片镜检 ❖ 生化鉴定 ❖ 取细菌培养液给小鼠或家兔静脉注射
无芽胞厌氧菌属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共同特点:
1.G+杆菌有芽胞,抵抗力强; 2.在自然界(水、土等)、动物及人体肠道中
广泛存在; 3.主要致病因素—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 C. tetani
❖ 一般情况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免疫性 ❖ 防治原则
破伤风梭菌
❖ 一般情况
引起疾病:破伤风 感染方式:创口感染 死亡率:30-50%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杆菌有芽胞, 细菌呈鼓槌状 有周身鞭毛,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厌氧培养 生化反应鉴定
10min后处死,置37℃ 5-8h 动物躯体膨胀
解剖,取内脏/心血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防治原则: 1.预防: 及时扩创 → 破坏厌氧环境 严密隔离病人; 所用器械、敷料彻底底灭菌。 2.治疗: 尽早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必要时截肢); 多价抗血清:早期用 抗生素:大剂量治疗 高压氧舱: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含量达15倍
❖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对人致死量为0.1μg ❖肉毒毒素具有嗜神经性, ❖作用于脑及周围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 接头处,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 肌肉麻痹。
❖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婴儿肉毒病 创伤感染中毒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一般情况 ❖ 致病性 ❖ 微生物学检查 ❖ 防治原则
一般抗生素无效
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注意避开正常菌群,取自正常无菌部位;
2.直接涂片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常用培养基:
厌氧环境培养
牛心脑浸液血平板
巯基乙酸钠培养基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破伤风梭菌
❖ 防治: 1.防: 破坏厌氧环境:及时正确清创、扩创
人工自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
2.治:抗毒素应用:原则-早期、足量 抗生素: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 一般情况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微生物学检查 ❖ 防治原则
肉毒梭菌---网球拍样芽胞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是目wk.baidu.com已知最剧烈的毒素。
食物种类:国外(罐头、香肠、腊肉);
国内(发酵 豆制品占80%,
发酵面制品占10%)。
2.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胃肠症状少见,以运动神经末梢麻痹为主
要表现。
运动神经末梢麻痹:眼睑下垂, 咀嚼困难,呼吸困难与衰竭。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一般情况:
1.种类多,正常菌群中的绝对优势(90%); 2.致病力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无特定病型
,大多为化脓性感染; 3.感染特征:
组织深部感染; 脓及分泌物恶臭,有气泡; 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无菌生长
❖ 种类: ❖ 种类繁多 与疾病相关的约10个菌属 ❖ (P147 表13-2) ❖ 革兰阴性 杆菌 球菌 ❖ 革兰阳性 杆菌 球菌
❖ 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后即不可被抗毒素 所中和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 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
重链识别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促使毒 素进入细胞内形成小泡
❖ 内在化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 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进入中枢 神经系统
❖ 膜转位-轻链进入胞质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 质溶胶
外毒素:种类多,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卵磷脂酶
α毒素 Ca 分解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作用于心肌 血压、心率↓
溶解RBC、WBC、BPC
溶解组织细胞
溶血
血管内皮损伤
组织坏死
促进血小板凝集
血管通透性↑
休克、死亡
(气性坏疽主要死亡原因)
气性坏疽
血栓形成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局部水肿
加剧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2.培养: 专性厌氧,血平板上菌落呈“羽毛”
状(不规则,中心紧密,四周疏松) 微溶血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生物学性状:
3.抵抗力: 芽胞的抵抗力强 土壤中存活数十年 ; 煮沸1小时;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 致病性:
致病条件:—— 局部厌氧微环境
窄而深的伤口;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 同时伴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感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C. botulinum
❖ 概述: 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海洋沉
淀物中,偶尔存在于动物粪便中,通过 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引起肉毒性食物中 毒。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肉毒梭菌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G+粗大,有芽胞,呈汤匙状 或网球拍状;
2.培养:严格厌氧,血平板上有溶血。
MEDICAL MICROBIOLOGY 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夏佩莹教授
第一篇 细菌学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概述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概述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 是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 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
厌氧芽胞菌属
(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而产生的大量气体将 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凡士林层向上推挤, 气势凶猛,叫~)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外毒素:种类多,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卵
磷脂酶.
2.所致疾病: ⑴.气性坏疽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 致病性: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1.致病物质:二种外毒素
⑴.破伤风痉挛毒素
化学本质:蛋白质
化学结构:
重链
菌体内:一条多肽链;
S
菌体外:重链和轻链,以二硫键相连; S
重链(与受体结合)
轻链
轻链(毒性中心)
对人的致死量是1ug
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 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 和力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致病性: 1.致病条件:
机械或病理损伤 局部厌氧环境 正常菌群失调 机体的免疫力减退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
2.所致疾病:
口腔感染;
感染无特定病型
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多是内源性感染
腹腔感染; 肺和胸膜感染;
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 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