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优秀PPT课件-10 绿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课件(共84张PPT)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课件(共84张PPT)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三、课内阅读
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 了西湖的绿。写溪水也是为 了绿色,因为只有在一片绿 色的映衬下,溪水才会显得 特别好看。
四、结构梳理
到处是绿 总写
丰富的绿
绿
自然空间的绿 分写
重叠、交叉的绿
飘动的绿
对春天 的热爱, 对未来 充满信 心
五、课堂演练
1.选择题。
《绿》是中国现代诗人( B )写的一首
“绿”词集锦
桃红柳绿 绿肥红瘦
绿草如茵
橙黄橘绿
青山绿水
花花绿绿
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瓶(水瓶) 饼(饼干)
挤(拥挤) 济(救济)
叉(交叉) 又(又是)
挥(指挥) 辉(光辉)
二、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 的……( 比喻、夸张 )
2.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 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排比)
叉挥
二、新课讲解

生字归类 挤叉 挥
左右 结构
独体字
二、新课讲解
识字方法
加一加:并+瓦=瓶 花瓶 水瓶
造句:桌子上有一个美丽的花瓶。
二、新课讲解
归类记忆:“扌”与“手”有关。 挤 拥挤 挤压 挥 挥手 挥舞
二、新课讲解
多音字
dǎo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dào
哥哥正在练习倒车。
二、新课讲解
小练笔
诗人艾青把绿写得多么动人呀!你喜欢什 么颜色呢?仿照课文写一写吧!

好像蓝色的染缸砸破了, 到处都是蓝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蓝: 靛蓝、藏蓝、浅蓝、
水蓝、湖蓝、天蓝…… 蓝得发黑、蓝得出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PPT课件
2022/1/12
2022/1/12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 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 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政治家。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 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著有《韩昌黎集》等。
识字加油站
2022/1/12
你了解下面这些古代文人吗?和同学交流。
qū yuān mèng

屈原 陶渊明 孟浩然 杜甫
hán yù yǔ xī zhòng gōng 韩愈 刘禹锡 范仲淹 龚自珍
2022/1/12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
2022/1/12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022/1/12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 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 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 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 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 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 “三吏”“三别”等名作。
2022/1/12
主要作品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 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 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识字加油站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 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 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 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 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 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 之宗 ”,有《陶 渊明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绿》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绿》PPT课文课件
10.绿
回忆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 了他诗歌上的基本艺术特征和 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是艾青 诗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 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 首抒情小诗。
检查生字词
墨水瓶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集中 交叉 教练 指挥 整齐 节拍
眼前铺满绿色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试着仿写这一小节吧!
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这节诗歌运用了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 比作“舞蹈教练”,语言活泼,生动形象 地表现了绿的生机勃勃、昂扬向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艾青的诗歌《绿》描述了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 颜色,是希望。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绿的 倾慕和向往,表现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 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仿写

)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绿色在风中飘动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思考:
这一小节哪个词用的好? 好在哪?
诗的特点:
想象丰富 诗不是一个具体的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

比喻
舞蹈教练
一阵风
比喻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 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好处是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 特点。
小练笔
发挥想象,写一写,一阵风吹来,“所有的 绿”中的小草、柳条会怎么样?
一阵风吹来,小草摇着脑袋,一起弯下 腰,向风爷爷行礼呢;柳枝扭动细长的枝条, 跳起优美的舞蹈。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圈一圈都有哪些事物是绿的。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绿的宽广 绿指大自然景象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风中的(杨柳 )是绿的 雨中的(荷叶)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水中倒映的(山 )是绿的 阳光下的(森林)是绿的 水中的(水草)是绿的
排比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 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造句:远远望过去,天边的晚 霞和彩云重叠着,如同仙境, 真美!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朗读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作者描写的这么多“绿”,让人感到了勃勃生机。 我被这种类繁多的“绿”陶醉了!我感受到了希望!
圈画出文中描写“绿”的 词语,看看文中一共出现了多 少种绿,你由这些“绿”想到 了什么?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 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 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宗璞 《西湖漫记》
宗璞用重复的手法将绿的特点写得非常 生动优美、富有生气,通过对树木和小径的 描写,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绿”的气势。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故事新编》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故事新编》PPT优秀课件

总 结
哪些同学的故事新颖有趣?


收 束 全 篇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 别忘了经常复习哦!
习作: 故事新编
课文导入
从前,有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 互相争辩谁跑得快。于是他们决定进 行一场比赛一决高下。兔子带头冲出, 它奔跑了一会儿,就已遥遥领先。心 想,早着呢,还可以在树下歇一会儿, 放松一下,然后再跑。兔子就在树下 坐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而笨手慢 脚的乌龟则一路不停地爬呀爬,不一 会儿到了终点,成为货真价实的冠军。 等兔子一觉醒来,才发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乌龟也不服气了,它想了一会儿,然后要求再来一场比 赛,但是这一次的路线由乌龟来定,兔子欣然同意。于是, 两人同时出发。兔子飞驰而出,急速奔跑,却在前面遇到一 条宽阔的大河,而比赛的终点就在河的对岸。兔子呆坐在河 边,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候,一路姗姗而来的乌龟却滑入 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到达了终点。
习 么我们可以设计下面这些新的情节:

河流挡道 撞上树桩 掉进陷

阱(路遇不测)

跑反方向 这回比谁跑得慢
(急中出错)
路过一片萝卜地,看到了萝卜
水灵灵(遇到诱惑)
新增了一段下坡路,乌龟头一
缩迅速滚下(赛程变化)
习 作
借助滑板 利用宝葫芦(借助 工具)
指 导
开放思维,大胆想象
你会怎样编写《龟兔赛跑》?
新知讲解
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
乌龟和兔子都赢了。 兔子赢了。
乌龟和兔子都没赢。 乌龟又赢了。
例文引路
①龟兔共赢。 兔子和乌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决定 再来一场比赛!它们一起出发,但是这次 却是兔子扛着乌龟,直奔到河边。在那里, 乌龟下来,背着兔子过了河。 到了河对岸,兔子再次扛着乌龟,两 人一起到达终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秀教案

10绿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绿》一文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抓住“读”这一学习手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对绿、对生命的认识,进行美读诗歌的训练,在读中加深感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查阅与作者相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色。

你见过春天里什么样的景象?2.学生交流看到的春色。

3.小草探出了头,树木发芽,田野变绿,放眼看去,到处都是绿,就好像……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4.今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的《绿》,一起去感受绿。

5.板书课题。

了解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上的基本艺术特征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朴素、凝练、想象力丰富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正确、流利的小节,再仔细读一读。

2.交流自学效果:(1)春风姑娘要考考大家认识了哪些字。

瓶、挤、叉、挥。

①学生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向同学请教。

②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字音,着重读准多音字“叉”的读音。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多音字。

[chā]a.(—子)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鱼~|三齿~|粪~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 2】 (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
谈话导入,出示春
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 天的图片,导入课文的
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2. 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
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 导入 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 () 分钟 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说主要内容 , 一是
为了复习课文,二是为 。
了锻炼学生语言组织
【出示课件 7】
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
感觉:风一吹,就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
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
1. 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
思。
2. 学生汇报,教师明确:
【出示课件 8】
第一段( 1-3 小节):写到处都是“绿”。
一节再仔细读读。
随机:第三小节:
(1)出示说话练习。 【出示课件 16】
说一说:
风中的
是绿色。
雨中的
是绿色。
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
(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2)指名读,全班齐读。 第四节: (1)【出示课件 17】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 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 叉在一起。” (板书:挤、 重叠、交叉)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节: (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板书:按着 节拍飘动) 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 摆动。 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 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 那么和谐,整齐划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秀教案

10 绿【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这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水瓶、墨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起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对比感受《西湖漫笔》中的“绿”,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你们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它?(板书:绿)“绿”这个颜色给我们什么感受?(生机、希望)让我们走进诗歌《绿》,去感受艾青绿的世界。

二、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句子读通顺,并圈出生字。

2.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卡片。

生字:瓶挤叉挥3.学生分小组“开火车”读生字,小组交流识记生字。

教师强调:“叉”在本课中读“chā”。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流利、顺畅。

2.学生分小组接力读。

思考:读完诗歌,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满眼都是绿色)如果让你将它画出来,你会怎样画?(想象绿色的泼洒,理解“倒翻”“到处”)3.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到处都是绿色。

第二部分:(2—5)分写绿的形态、样子。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教师随机抽取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读完之后进行生字听写。

二、学习第二部分1.分小组自主学习第二部分。

2.组内自由朗读,交流问题与理解。

3.班级汇报,教师点拨。

(1)理解感悟第2小节出示: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形容绿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不同的绿的列举)引导学生照样子再说几个词语。

体会“绿”的颜色丰富。

(2)理解感悟第3小节想象画面: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风中的(禾苗)是绿的;雨中的(树叶)是绿的;水中的(倒影)是绿的;阳光下的(田野)是绿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10《绿》优质示范课教案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文是艾青先生的名诗《绿》,体现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本文更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3.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难点】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墨绿嫩绿集中交叉教练指挥整齐节拍2.导入新知。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绿》。

(板书课题:绿)(2)师指名分节读诗。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绿的美,感受不寻常的“绿”。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自由朗读诗歌3—5节,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2.探究活动(1)学习第3节诗歌。

①自由朗读第3节诗歌,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预设1:“刮的风是绿的”这句很奇特。

在生活中,我们是看不到风的颜色的。

预设2:“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这两句很奇特。

因为我们知道,雨和水都是无色的。

预设3:“阳光也是绿的”这句很奇特。

阳光照在事物上本是金色的,在诗人眼中,却变成了绿色的。

点拨:是呀,为什么诗人眼中的风、雨、流水、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呢?请你发挥想象,什么情景,下风、雨、水、阳光这些事物会变成绿色的呢?预设1:春风一吹,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说“刮的风是绿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绿》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赞美祖国的繁荣昌盛。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课文容易产生兴趣。

然而,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诗意的词语和句子,他们可能还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引导他们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课文的美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诗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诗意,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朗读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朗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春天景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色,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春天的美丽。

3.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析课文中的诗意表达。

6.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总结: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课文标题“绿”为核心,配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春天”、“绿色”、“大自然”、“祖国”等,通过板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

10 绿▶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

(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

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10课四字词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10课四字词
9短诗三首 10绿
复习: 8千年梦圆在今朝 1鹏——鲲鹏展翅 3驱——并驾齐驱 5党——党同伐异
2揽——九天揽月 4践——自相践踏
6懈——坚持不懈 7宛——宛然在目 8碑——有口皆碑 9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识字加油站 1宾——喧宾夺主 2吉——吉隆之喜 3咸——不咸不淡 4 兆——瑞雪兆丰年 5廷——宫廷文学
萝——luó-一个萝卜一个坑
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 多余。
膝——xī-促膝谈心 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
10绿
挤——jǐ-挨挨挤挤 挤来挤去。也用以形容人多杂 乱。
叉——chā-四仰八叉
人仰面朝天,四肢分开不雅观 的姿态。
挥——huī-借题发挥
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达自己 真正的意思。
小结:
漫涛繁藤萝膝挤叉挥
漫——漫山遍野 涛——惊涛骇浪 繁——枝繁叶茂 藤——顺藤摸瓜 萝——一个萝卜一个坑 膝——促膝谈心 挤——挨挨挤挤 叉——四仰八叉 挥——借题发挥
感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看
6予——予人口实 7肿——鼻青脸肿 8阶——土阶茅屋 9趾——方趾圆颅 10巩——巩固阵地 11政——各自为政 12浏——浏览器
9短诗三首
漫——màn-漫山遍野 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涛——tāo-惊涛骇浪 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
繁——fán-枝繁叶茂 枝叶繁密茂盛。
藤——téng-顺藤摸瓜 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课件


艾青:原名蒋正涵,出生于浙江
作 者
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被
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
姆》《艾青诗选》等。《归来的歌》
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
秀新诗奖。

习 目
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

个生字,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要表达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你能读准会叉
学写字
本课的会写字你会写吗?
píng

chā
huī
瓶挤 叉挥
瓶 挤叉挥
左右 结构
独体字
提手旁
挤挥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píng 最后一笔是点。

点在中间。
chā

巧记:拼掉左手,得来瓦片。
词语解释
到处是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墨水瓶能有多少墨水啊?居然 把一切都染绿了,太奇妙了!
你想到了哪些地方是绿的? 绿指大自然景象
(草地)是绿的
( 山坡)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墨绿
浅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嫩绿
翠绿
这么多的绿
淡绿
粉绿
看到这么多和绿有关的颜色,你想到了什么?
排比的使用能加强节奏感,增强气势,有 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分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条理 分明,节奏和谐,增强了文章的表达 效果和气势,深化了中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语文《10.绿》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合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语文《10.绿》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合集

10 《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感受为何所有的绿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重难点1、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意境。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1)板书课题:10 绿(2)出示课件: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二、精读细品,读中悟绿1、师指名分节读诗。

2、生自由轻声朗读全诗,边读边想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板书: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课件贴出色卡)3、全班交流。

师重点交流以下内容。

(1)课件出示第2小节。

(2)朗读第2小节,注意诗句中含有“绿”的词语,反复朗读。

(3)感受“绿”的多。

(1)想象“绿”的画面,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预设:各种各样的绿)都有哪些绿?(预设:墨绿浅绿……)(2)体会省略号的用法师: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从哪儿可以看出不只是这些“绿“?(预设:从省略号可以看出)师:这么多的绿,都悄悄地藏在省略号中。

难怪作者这么说---(课件出示第一小节)生轻声读,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4、品读第3—5小节(1)师引导: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课文第3—5小节。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轻声自由读第3—5小节(2)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3)生交流,课件出示第3小节。

(1)师小结:很多人都喜欢这节诗,因为这节诗句式相同,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到处充满绿色)(2)师范读后指名读。

(3)引导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一阵风吹来,()是绿色的。

一阵雨冲刷过,()是绿色的。

小溪潺潺流过,()是绿色。

一束阳光射进,()是绿色的。

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学习第4小节。

(1)课件出示诗句。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完整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完整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课件【PPT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入一导入二导入一u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唐代诗人白居易这样评论诗:诗。

导入二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女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其诗歌作品大多短小精悍,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

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说集《超人》等。

者简介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考:这三首短诗分别描绘了哪些事物?《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园中、叶下、膝上星、花、波涛鸟巢、母亲的怀抱繁星 漫灭 藤萝膝上 波涛 躲避繁星 漫灭 藤萝膝上 波涛 躲避词学习我会读倦鸟归巢漫涛我会写繁漫灭藤萝膝涛躲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繁 fán结构:上下部首:糸书写指导:“ ”下不出头,“攵”撇收捺伸。

结构:左右部首:身书写指导:左部第七笔撇不穿过横折钩;“朵”的横稍长。

词语解释漫灭:藤萝:思潮:清响:磨灭,模糊不清。

指紫藤,一种藤本植物,花多为紫色。

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清脆的响声。

再读课文反复朗读这三首短诗,思考下面的问题:u从每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繁星》(七一)课文精讲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幼时与母亲在一起的旧事。

强调印象十分深刻。

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对母亲的深情。

u这首短诗是如何表现母爱的?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排比母亲的膝上。

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母亲的形象,而是列举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

对诗人来说,这些情景是值得回味一生的。

u“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我牵着母亲的手,同她一起在月下散步;坐在藤萝的叶下,和她一起乘凉;趴在母亲的膝头,听她讲故事……u从这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母亲的怀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教学课件

课后作业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仿照课文句式 写一写。
感谢聆听
复习导入
第2课时
墨水瓶 交叉
拥挤 指挥
读一读“阅读链接”,宗璞笔下的“绿” 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这篇文章与课 文相比,两者有什么异同?
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她的散文, 抒真情,写真意,常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 的自然景物中体验、感受人生,而后将深沉的 思索诉之于笔端,朴实无华却又感人至深。
第四小节:读好动词, 读出景象的变化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第五小节:读好风到来的“突然”,读出诗人 对美好世界的热爱与赞美。
仿照《绿》的第二、三小节,写一写你心目中的 秋天。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黄:/金黄、__鹅__黄__、_浅__黄___、
挤 重叠 交叉 所有的绿
整齐地 飘动
喜爱、赞美
主题概括
本文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 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拓展延伸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 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 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 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仿佛置身于绿色的世界中,心中无比宁静。
品读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送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送全册知识点总结)

10绿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作者介绍】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主要作品《归来的歌》《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愿春天早点来》《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走向胜利》《欢呼集》《艾青选集》《新文艺论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彩色的诗》《落时集》《雪莲》《海恋花》《启明星》《域外集》《向太阳》《吴满有》《黑鳗》《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雪的早晨》《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2.《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急春 鸣上 生独
应 物

潮 带 草 涧 边

( 唐
西
)涧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绿的摇曳、 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体现了绿是 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的主题。
说话练习。
一阵风吹来,小草(
柳条(
),树枝(

)。
), ),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① 自由练习读全诗。 ② 分小节配乐读。 ③ 全班齐读。
阅读链接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 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 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 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 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各种各样的绿色。
都有哪些绿? 墨绿、浅绿……
只有这些绿吗?从哪儿可以看出不只这 些绿? 从省略号可以看出。
你还知道哪些绿? 橄榄绿、苹果绿、黄绿……
难怪作者这样说——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眼前各种各样的绿,在作者眼里是什么 样的?
绿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片郁郁葱葱的
森林;一片一望无际的麦苗田……
读诗题,读出对绿的美好感受。
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全诗共有几节?
5节。 小组分节比赛读,要求:正确、流畅、
声音洪亮。 全班齐读。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诗歌描述了春天无处不在的绿色景象。
)是绿色的。
一束阳光射进,(
)是绿色的。
全班齐读,读出诗的韵味。
学习第4小节,关注“在一起”的句式, 读出节奏。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注意表示动作的词,你读出了什么?将这 些词语读得重一些,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绿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深的、浅的、浓的、淡的…… 满眼都是绿。 一个“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 形象地描绘了绿色集中在一起的画面。
仿写练习: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
生机,充满了绿意,你能写一写“所有的
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校园里(
)在一起,
公园里(
)在一起,
田野里(
)在一起。
学习第5小节。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 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活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参天的古木、 蜿蜒的小径、潺潺的流水,它们都以美的 身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生活中不是缺 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通 过学习这首现代诗,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 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绿色的墨水瓶
色彩 墨绿、浅绿
生机勃勃 歌 赞
绿
风、雨、水、阳光
颂美 希春
主要作品:诗集《大堰河》《向太阳》 《北方》等。
初读课文
听朗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pínɡ
墨水瓶
chā
交叉

挤在一起
huī
指挥
“瓶”读后鼻音。 “叉”读翘舌音“chā”,不要读成了
“cā”。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标注拼音的字的? 顺口溜记“叉”:又字多一点就是叉。 偏旁相同:“挤、挥”。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自由朗读,交流读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灵隐“绿”的特点, 善于联想、想象。从“绿意扑眼而来”“苍 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这 些词句中可以读出。
示例2:作者着重写层层叠叠的树木和 青苔的绿。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 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形态 挤、重叠、交叉 动静结合 望 天
按着节拍飘动
日积月累,古诗词。
让学生课后带着记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日积月累,古诗词。
让学生课后带着记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春日
(宋)朱熹(xī)
胜日寻芳泗(sì)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1课时
第2课时
看到这样一组 图画,你想说 些什么?
第1课时
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10 绿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 的眼睛看世界。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 江金华人,中国诗人。其诗作突出表现了对 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 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这首 诗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 再而读动全。诗,在读中理解。
第2课时
分节读诗。 自由读全诗,寻找“诗韵”。
读第2小节,注意诗句中含有“绿”的词 语,反复朗读。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绿得发黑
绿得出奇
绿的程度深。 特别,不平常。
轻声地自由读第3~5小节。 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
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句式相仿, 流的水是绿的, 朗朗上口。
阳光也是绿的。
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
一阵风吹来,(
)是绿色的。
一阵雨冲刷过,(
)是绿色。
小溪潺潺流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