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公开课
《为政以德》课件
中庸思想
01
中庸思想概述
中庸思想是《为政以德》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主张在处理问题时应该
采取适中的原则,避免过度或不及。
02
中庸思想的内涵
中庸思想认为在处理问题时应该采取适中的态度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
效果。同时,中庸思想也强调在处理问题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ຫໍສະໝຸດ 03中庸思想的意义
中庸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强调平衡和稳定,有助于促
《为政以德》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儒家政治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为 后世的道德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为政以德》的思想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它启示我们 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应注重道德建设,以人为本,实现社 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发展。
02
《为政以德》的核心思想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仁爱思想
仁爱思想概述
仁爱思想是《为政以德》中的重要思 想之一,它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之心对 待百姓,关心百姓的疾苦和福祉。
仁爱思想的内涵
仁爱思想的意义
仁爱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 义,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 的权益和福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 平与正义。
仁爱思想认为君主应以仁慈、关爱和 公正的态度对待百姓,尽可能地减轻 百姓的负担,增进百姓的福祉。
通过道德规范和准则,约束公职人员的行 为,提高政府公信力。
启示:如何借鉴《为政以德》
传统与现代融合
将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政治文明相结合, 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治理模式。
德法并重
在法治的基础上,强调道德教化在治理中 的作用,实现德法互补。
榜样力量
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引领社会风尚 ,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为政以德优秀公开课课件
儒家道德观与现代社会的 融合
分析儒家道德观与现代社会的 契合点,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 中践行儒家道德观。
案例分析与实践探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 为政以德”思想在实际工作中 的应用,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探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 和工作中践行“为政以德”的 理念。
课程总结与展望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展望“ 为政以德”思想在未来的发展 前景,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和探索。
学习成果
学生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了德治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德治理念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同时,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学 习过程,加深对德治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培育“四有”新人
通过课程学习,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传播“为政以德”的理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持 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课程内容与安排
“为政以德”思想的内涵 与意义
深入讲解“为政以德”思想的 起源、发展和内涵,阐述其在 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为政以德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应注重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 企业文化,强调道德、诚信等价
值观念,提高员工道德素质。
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 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树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
建立道德规范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规范 员工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 氛围。
04
为政以德实践案例分析
古代为政以德实践案例
为政以德公开课PPT课件
“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 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 》《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政,就会像北极星那 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 围。”
•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 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 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 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 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表明儒家治 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 故事背景:鲁国的三家(史称“三桓”, 即鲁国三家权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 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 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 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 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 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 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 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 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 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
强调领导人的表率作用
太史公曰:《传》(《论语》)曰“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 也。余睹李将军悛悛quan1如鄙人,口不能 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 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为政以德(公开课ppt)
优秀公务员的德治实践
总结词:公正廉洁
详细描述:优秀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始终坚持公正廉洁的原则,不受利益诱惑和人情干扰,维护公共 利益和社会公正。他们通过自身的清正廉洁,树立起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 任和支持。
优秀公务员的德治实践
总结词:服务群众
详细描述:优秀公务员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群众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 众呼声,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 利益,忽视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给德治建设带来挑战。
德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1 2 3
加强官员道德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官员的 道德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利益观。
完善制度建设
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腐败和不良风气的 滋生。
和繁荣做出贡献。
德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德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在不同历史时期,德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理念一直得 以传承和发展。
例如,在汉代以后,儒家学者董仲舒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德治思想,提出了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等理念,对后世的道德观念和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治目标
社会治理的目标应符合道德要求,致力于构建和谐、公正、有序的 社会环境。
04 为政以德的挑战与对策
CHAPTER
德治面临的现实困境
道德失范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存在贪污腐败、权力寻租等行为,严重损 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强。
为政以德(人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为政以德”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背景;(3)分析“为政以德”对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为政以德”与西方政治理念的异同;(3)结合生活实例,运用“为政以德”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认识到“为政以德”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为政以德”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背景;3. “为政以德”对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内涵;2. 分析“为政以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3. 比较“为政以德”与西方政治理念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为政以德”的含义、孔子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背景;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为政以德”的理念;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为政以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为政以德”与西方政治理念的异同;5. 案例分析法:选取生活实例,运用“为政以德”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为政以德”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本,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3. 讲解演示:讲解“为政以德”的含义、孔子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背景;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为政以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5.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为政以德”与西方政治理念的异同;6.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实例,运用“为政以德”的思想解决问题;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为政以德”的重要性;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践行“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公开课ppt课件
⑧风行草偃: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 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⑨化若偃草:形过草容倒教一育般或。感化偃的草,力草量很被大风,吹如倒风。
完整版ppt课件
26
课后练习五: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
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 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 “用”。“使民以时”中完的整版“pp以t课件”意思是按照。古代的2介2 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④分崩离析:
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 割。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⑤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在多比完整喻版p兴pt课师件 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25 。
⑥祸起萧墙: 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
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 盾造成祸患。
⑦鸣鼓而攻之: 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4、既来之,则安之。完整版ppt课件
17
三、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1、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 “有道”,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
2、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 “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
2024版《为政以德》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2024/1/30
21
个人成长档案袋建设方案
2024/1/30
档案袋内容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计划、课堂表现记录、作业成绩、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 部分。
建设方案
学生可自行设计档案袋封面和内容布局,定期整理并更新档案袋内容,以此记录个 人成长历程。同时,教师可定期查阅学生档案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步, 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4/1/30
9
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向
思想内涵
本文阐述了德治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对比 法治和德治的不同效果,强调了德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国家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实施德 治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如加强教育、提高民众道德水平、 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等。
价值取向
本文所倡导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义廉耻”等 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尊 重长辈和权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等。这些价值取向对于 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文章也体现了对于统治者品德的高标准要求和对民 众利益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儒家思想中“民本”的思想。
25
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设定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教育改革趋势,持续更新教学理念 和方法。
拓展教学领域和课程范围,尝试跨学科教学和综合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
加强与同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22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方向
2024/1/30
23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为政以德》这篇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政治道德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为政以德》是《论语》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是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重要论述。
2. 强调政治道德在古代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为政以德》这篇文章。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政治道德的意义和作用。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政治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二章:孔子的政治道德观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核心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分析《为政以德》中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主要观点。
2. 探讨孔子提出的“仁爱”、“忠诚”、“诚信”等道德原则。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为政以德》中的相关段落。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孔子的政治道德观念。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孔子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三章:政治道德在古代社会的应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中政治道德的应用和实践。
2. 培养学生对古代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分析《为政以德》中关于古代政治道德的应用和实践。
2. 探讨古代政治家如何运用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为政以德》中的相关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社会中政治道德的应用。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古代社会和政治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四章: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析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实践。
为政以德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引言 • 为政以德的理念 • 为政以德的核心价值观 • 为政以德的实践与应用 • 为政以德的未来发展 • 结语
01 引言
课程背景
为政以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强调道德在政治和 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为政以德的理 念对于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修养。
西方政治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也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认 为政治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和节 制等美德。
现代治理理念
现代治理理念也强调道德和伦理的 重要性,认为领导者应该承担社会 责任,秉持诚信、公正等原则。
03
为政以德的核心价值观
诚信
总结词
诚信是为政之本,是建立政治信任和 社会秩序的基础。
深化道德实践
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道德实践中 来,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提升道德教育
推动法律与道德的有机融合,使法治 与德治相得益彰,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和发展。
THANKS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诚信经营
企业应遵循为政以德的原则,树 立诚信经营的理念,遵守商业道 德和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企业
形象。
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 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创新发展
企业应注重创新发展,以德为先, 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 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腐败、 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与政府治理密切相关,需 要从道德和制度层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课程目标
01
为政以德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用。
文本研习(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5
):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通“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 而信:而:表并列;信:守信 使民以时:按;状语后置
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政(政令)和刑(刑罚) 对比
德(道德)和礼(礼教)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 要区别在哪里?
“政”和“刑”:用法令规定人民不能做什么, 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和“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 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小结:孔子通过把法、刑和德、礼治国所带来的结果进行 比较,认为法治,虽然能使人行为规范,但内心不会有羞 耻感,而德治、礼治,能使人感到羞耻,从而心悦诚服的 遵守。
【政治特点】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实际上已
失去掌控诸侯的力量。诸侯们为增强自身国力, 常不惜互相征伐,导致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 安。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 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 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论语>集注》:“富而不教,则近 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仪以教之。”
④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 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 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上行下效”
⑪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 不能,则劝。”
⑫ 14.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 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 人!” • 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 不得善终。这体现了孔子鄙视武力,崇尚道
⑦ 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
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反对过分盘剥百姓,反对横征暴敛。
《礼记》: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似重有忧 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 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 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矫情,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 什么?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 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 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 国家凝聚起来。 ——于丹《<论语>心得》
⑧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 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 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 君孰与 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有若的观点是, 减轻赋税,减轻百姓经济负担。其核心是“富民” 思想。 这里,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 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视行为必将使民不聊 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 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思考: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 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 盾?(P5课后练习一)
先富民后教民,说明孔子认识到富民、足民的重 要性(是教民的前提),这是正常情况下为国之 计; “去食留信” ,是孔子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 想的强调。 一处常,一临变,两者没有矛盾。
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个故事 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
• ★思考:“政与刑”、“德与礼”,两种 施政措施有什么区别?(P5课后练习三)
•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法家政治与儒家政治的 区别:“政与刑”是法家, 主张法治,以惩罚为 手段;“德与礼”是儒家, 主张德治,以教育熏 陶为手段。 • 现实社会需要德治、法治兼用,儒、法并行。
③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 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 • • • • • • • • • • •
第一课: 德政主张 第二课: 礼治主张 1-4:政治主张 第三课: 积极入世的态度 第四课: 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五课: 人生价值观 第六课、第七课: 君子的道德修养 5-9:修身 第八课: 人际交往观 第九课: 言语交际观 第十课: 论学习 10-13: 第十一课: 教育观 学习教育 第十二课、第十三课: 感人的师生关系 第十四课: 社会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14/15: 第十五课: 天道观 哲学
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 存的基本问题。 • 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选 择了“去兵、去食” 而“留信”。 • 这正如后世孟子那个著名的选 择一样:舍鱼而取 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 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⑤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 人,使民以时。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 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 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勤政、守信;节约用度, 爱护百姓;役使百姓应不误农时等。 这是为政以德,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 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 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 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 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 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共之。” • 批语示例: • 这段话是本课的纲领,以下各章都围绕这 一中心展开。 • 孔子用北辰星和众星设喻,说明统治者只 要实行德政,就能 得到臣民的拥戴 , 强调道德对政治的决定作用,
②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德的思想。
• 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 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 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 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 并被视为迂腐,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 列国的采用。
•
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 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 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 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 精神。
⑨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在《论语· 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过季康子: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强调 领导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
⑩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 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 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风,必偃。” 孔子认为,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民众道德、社会 风气有强烈影响,起导向作用,所以说“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孔子告诫季康子施德政、省刑罚,以自己的表率作用 感化民众,体现他“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教材内容梳列
为政以德
自习要求:
• 1、标上章节号,共12章 •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疑难字、通 假字、特殊句式) • 3、结合注解、译文,初识孔子德政思想
“为政以德”课文结构:
• “为政以德”的作用、意义:①、②
• “为政以德”的内容:③ — 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